登陆注册
49359800000032

第32章 生态经济文化与中国可持续发展(4)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即是以天人关系为坐标来探索宇宙及人间万象,这在中国哲学、宗教和艺术领域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天人合一”的观念代表了儒家那种既尊重自然规律,又自强不息,进而达到天人协调境界的天人观;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其“天地与我并生,物与我为一”、“天地大美”等思想,都表现出道家对天人和谐、物我同根境界的追求;中国古代艺术更体现出人对自然的衷情和爱恋,充满灵气的山水田园一直是中国古代诗话词曲所吟咏和表现的主题。总之,对自然的亲近,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观念,只要我们认真发掘整理并加以现代化转化,就可以使之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中国文化基础。

4.制度安排的及时跟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制度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纵观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历程,每一种文明的发展都必然伴随着相应的制度创造和建设,而且这些制度又总是围绕着当时最稀缺的要素产生发展的。工业文明时代人们依靠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形成了征服自然、向自然攫取一切的世界观,使得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所面临的稀缺要素,已经从农业文明时代的土地、工业文明时代的市场交易,转变为生态稀缺。而造成生态稀缺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制度。

因此,为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要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及相应的上层建筑 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对人类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这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

1.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生态化转型

如前所述,文明与经济发展方式是内在统一的,文明的发展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文明的升华。因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路反馈式循环过程,形成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的“三低一高”处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初次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在农业生产上,坚持系统工程学原则,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栽培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在工业生产上,要把握从矿物炼制向生物炼制过渡的时代发展趋势,在注重矿物炼制系统升级改造的同时,逐步加强生物炼制这一新兴发展方向,以废物炼制为重要补充,有层次、系统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同步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适应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部门合作协商制度、完善环评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监督检查机制和构造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决策机制,以推动和生态文明相关的重大立法、政策和计划等宏观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的法制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中的管理约束作用,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滥用生态资源的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民参与

社会意识是社会心理的高级形式,而新文明的诞生和成长,是以社会心理的变革为前提的。因此,加强公民生态意识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生态文明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在人类、环境与发展这三者之间只有人类是主动的,能动性最强的,而人类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因而首先必须通过生态教育,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让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实现在全社会的普及,使处在任何社会实践中的人们,都能自觉调控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地球生态系统的有限承受力,保护所在层次上的良性生态运行。同时要通过信息交流途径的完善,使公众享有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4.充分发挥中国智力和人力资源优势

世界文明史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文化的推动,一国竞争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独立发展了自己的高新技术,这正是21世纪中国可依赖的优势条件。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需要通过全面贯彻执行科教兴国战略,改革科技体制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中国的智力和人力资源优势,打造、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加强生态经济文化协调整体建设,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的高速起步时期。经历了一百多年贫穷、落后和受尽凌辱的中国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气概实现着强国之梦。但是,同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的发展与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更多,也更复杂。当代人类面临的某些尖锐矛盾在中国都有所体现。

1.人口总量巨大

中国的人口已超过13亿,每年净增约1500万人口,新增国民收入的1/4被新人口所消费。即使严格执行人口政策,在未来50年内仍会增加4—5亿人口。人口膨胀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己成为中国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人口增长一直是中国发展和限制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的硬约束。

2.资源相对短缺

中国拥有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就显得相对不足了,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关系到人类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和草地四类资源,中国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消费,更加剧了资源短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始终受到资源相对短缺的制约。

3.生态变化态势堪忧

人口膨胀、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生态的失衡。据统计,中国有大约4600种高等植物和400种动物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3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遭受水土流失的威胁。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削弱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

4.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在中国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酸雨的程度和范围日益扩大,己由华南、西南地区向华中、华东、华北等地蔓延。中国每年排放污水360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惩恶化。中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有86%水质超标。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日增,大部分未经妥善处理,垃圾围城现象仍在发展中。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和途径

发展经济、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寻求一条使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必须选择。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确立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并具体提出战略目标,主要是:

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

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

逐步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建立可促进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

同联合国《2l世纪议程》相比,《中国2l世纪议程》所确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体现了中国国情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与传统的发展战略相比,《中国2l世纪议程》报确定的战略有了本质的进步,在总的发展目标中,既包括了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也包括了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坏境这些影响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中国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也对未来数代人的责任,如何结合国情、有效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还需要探索。当前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生态经济文化整体协调发展战略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历史任务。而人口众多。资源与劳动力结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地区生态经济水平差异大,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特点。同时,在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体制双重根本变革的关键时期,来自传统的或现实的各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价值观正影响着经济健康发。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选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通过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来推动和实现。

同类推荐
  •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以文学的视角观察中国南北文化之差异,用思想的方式探触当下人群内心之秘境。一个新疆人向南方的生活转变及再扎根的现实遭际,一个诗人离别空旷边疆进入喧嚣沿海的精神疼痛史。本书系作家丁燕汇聚两年南方生活经历,倾情写作而成的一部真实鲜活的非虚构佳作。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持续农业初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持续农业初探

    持续农业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率先提出的,它概括了当代农业的一系列先进思想,代表着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思想,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全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普遍接受的理想发展模式。然而,由于各国或不同地区自然的、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差异,以及持续农业发展本身内涵的广泛性,不同背景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学者对持续农业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
  • 珞珈兰台文集(武汉大学档案工作研究)

    珞珈兰台文集(武汉大学档案工作研究)

    本书收录39篇论文,主要围绕武汉大学的档案工作,展开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到档案馆的基本建设、人员的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以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等。
  • 罗山思踪——温州大学学术沙龙(第一辑)

    罗山思踪——温州大学学术沙龙(第一辑)

    书稿以场记的形式记录温州大学近两年举办的学术沙龙内容。主题有:1.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性。2.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治理模式追寻;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温商的机遇与挑战;4.当代具象表现主义绘画漫谈;5.社会进步与体育发展;6.:道德力与社会进步;7.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热门推荐
  • 我猥琐的大学

    我猥琐的大学

    大学,多么美丽而邪恶的字眼,在柏拉图创建了第一所学院之后,他以后的所有人都因为柏拉图伟大的行为而得以延长了混蛋的青春,我们挥霍青春得以延长快乐。
  • 第九大陆进击的C9小爱原创

    第九大陆进击的C9小爱原创

    当游戏乱入到现实,面对威胁人类的可怕“生物灾难”游戏玩家也纷纷掌握了C9异能,开始自己的非凡道路。曾经无数次幻想过的拥有超能力这种事的小爱,真正拥有了能力。而奇幻而真实的现实也让小爱感受到痛苦和打击,逐渐成熟。面对种种势力的威胁,小爱的阵营能否冲破一切困阻化解世界危机呢?敬请期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做衣服

    做衣服

    山本耀司是世界时装界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他被时尚界奉若神明,却称自己是“反时尚”的:“我对时尚并无兴趣,我只对怎么剪裁赶兴趣”;无数人渴望拥有以他之手设计的衣服,他却拒绝制作主流的西服,更愿意为各种边缘人士做衣服:“我只给自己的同伴——那些坏家伙们设计衣服”;本书首次详尽地阐述了他的造衣理念和方法,他对美的服装和女人的独到见解,对背影的迷恋,对剪裁的坚持,对快时尚的厌恶……温情回忆了他的童年、母亲,和友人。收录了对山本耀司的100个问题,披露时装大师背后的人生细节,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中的山本耀司。
  • 顾少的人间四月天

    顾少的人间四月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景夫人满意的点了点头,细细的品别有一番韵味。顾寺盛用手指轻轻的点了一下景芳菲的小鼻尖,“在人间四月里百花都凋零,唯独我顾寺盛是你唯一盛开的桃花。”“你就是我的人间四月天。”
  • 系统之暗夜孤影

    系统之暗夜孤影

    以黎明与黄昏为界,一面光明,一面黑暗。是宿命还是选择。。。。。。ps:新人新书,更新不会太快。如有写的不得当之处请多多指教,但请不要骂。
  • 附掠者

    附掠者

    如果这一切都是一个梦,为什么会这么逼真。如果这一切都是真实的,那么我希望是个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空间之女神归来

    空间之女神归来

    身世坎坷的仙二代,一步步解开身世之谜,成功蜕变为强大的仙二代的故事。#女主重生的和其他所有人重生的不是同一世##重生并没什么帮助##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