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1300000015

第15章 四川农业的低碳发展战略(1)

§§§第一节低碳时代农业发展的特殊地位

1.基础地位更突出

“民以食为天”,作为衣食之源的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人类生存乃以维系的基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

1.1经济功能扩大

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升高,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根源。大力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成为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随着生物质能的异军突起,农业不仅为人类提供生活必须的食品和衣着,而且为人类提供必不可少的能源,其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经济功能进一步扩大。

一是生物质能前景广阔。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biomassenergy),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物质能主要通过沼气、压缩成型固体燃料、气化生产燃气、气化发电、生产燃料酒精、热裂解生产生物柴油等,转化为满足人们需求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根据生物学家估算,地球陆地每年生产1000~1250亿吨生物质,海洋年生产500亿吨生物质。据测算,我国可开发为能源的生物质资源到2010年可达3亿吨。随着农林业的发展,特别是薪炭林的发展,生物质资源还将越来越丰富。

二是四川具有资源优势。在沼气方面,2008年四川户用沼气池累计有420万户,总量居全国第一。全省养殖场累计新建沼气工程1701处,总容积43万立方米,年处理畜禽粪污能力达到1151万吨。建立了以县级沼气协会(沼气物业管理合作总社)为支撑、乡镇沼气服务站(沼气物业管理合作社)为纽带、村级服务网点为基础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全省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达到5500个,覆盖35%以上的沼气普及村。在生物柴油方面,以麻疯树为原料,提取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系列产品的性能指标均优于国产普通柴油标准。在以甘薯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方面,四川已经取得了成果或突破。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发展生物质能,存在与粮争地的突出矛盾。美国、巴西等率先大力开发生物质能的国家,主要以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主要原料。自从产区竖立起一座座的乙醇汽油加工厂,玉米、大豆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粮食,而是能源供应体系中的一员,能源安全从此与粮食安全相联系。随着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生物燃料与粮食作物之间的可替代性,将造成生物燃料“与粮争地”。国际粮农组织报告指出,近期生物燃料生产会消耗近1亿吨谷物,其中消耗量最大的是美国。一些被粮食短缺困扰的发展中国家愤怒指责,用粮食作物开发生物质能,是犯下了“反人类罪”。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3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主要粮食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四川的人均耕地又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开发生物质能面临的与粮争土地矛盾更为突出。即使是主要利用非耕地种植的麻风树,其育苗基地也需占用一定的耕地。如形成10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就需建设180万亩的育苗基地。

1.2生态功能凸显

以前,人们只把农业当成衣食之源。现在,人们发现农业是人类与自然界的一个巨大的接口,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广阔平台。1999年法国颁布的《农业指导法》提出“多功能农业”,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强调农业不仅是一个产业部门,而且与国土整治、动植物保护、生态优化息息相关。稍后日本也提出“农业的多样化机能”,即农业不仅生产农产品,还有保护自然、稳定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机能。可以说,农业同时具有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和提供生态系统支持的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同发达国家一样,我国也越来越注重农业生态功能的发挥。

一是发挥种植业的生态功能。在因地制宜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我国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四川自1999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成效显著。截至2007年10月,全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336.4万亩,占全国总量的9.6%。退耕还林不仅有效改善了四川的生态环境,而且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令人振奋的是,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的相互促进,为发挥种植业的生态功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例如,水稻田作为湿地的一部分,具有净化污水、抗旱抗涝以及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独特的生态保护功能。目前,稻田保护在许多国家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如日、韩立法明确规定不许废除水稻田。四川是全国的水稻主产区之一,水田面积高达3122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2.5%。充分发挥水田的经济和生态双重功能,对确保粮食安全和建设生态四川都具有重要意义。依托都江堰拥有大片自流灌溉水田的成都市,近年已明确提出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水田的环保功能。城市组团布局,是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科学发展模式。形成组团布局的关键,是在组团间建设封闭的快速通道。四川若能凭借良好的资源条件,更多地依靠水田和林地对快速通道进行自然封闭,不但可以显著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

二是发挥畜牧业的生态功能。我国西部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地80%以上,不仅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而且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的天然绿色屏障。长期以来,超载过牧和过度垦殖是造成草原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通过退耕还草和建设人工草场,可以显著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四川的草原面积多达3560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五大草原之一。广袤的草原主要由草甸和沼泽组成,是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四川突出草原畜牧业的生态功能,对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2.增产压力更显著

全球气候变化,一方面使农业的经济功能扩大和生态功能凸显,另一方面也使农业面临的增产压力更加突出。

2.1自然灾害增加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我国的自然灾害将明显增加。

一是气候灾害更为极端。受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都将上升,冬季极冷期可能缩短,夏季炎热期可能延长,极端高温、热浪、干旱等气象愈发频繁。特别是在东南地区的福建和江西西部,以及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部分地区,气候有呈恶劣化的趋势。长江流域出现连续大旱的可能性较大,部分地区的干旱程度、范围、持续时间还将进一步加剧。

二是威胁水资源安全。冰川融水是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西北的冰川面积将显著减少,预计到2050年还可能再减少27%。受气候变暖影响,除松花江上游和黄河上游的径流有所增加外,其他主要流域的径流量都呈减少趋势。我国西北各大湖泊绝大多数水量入不敷出,向萎缩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消亡,每年平均有20多个湖泊消失。

三是海平面持续上升。由于全球变暖,近50年我国海平面每年上升1~2.5毫米。使许多海岸区遭遇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赤潮、咸潮、风暴潮灾害趋于频繁。

四是病虫害和土地退化加剧。气候变暖使农作物气候适应性脆弱,农业病虫害加剧。蒸发量和干燥度的增加,还将导致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在现有的种植制度、种植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生产潜力可能会下降5%~10%。

2.2生产成本提高

气候变化的引起的各类自然灾害,还导致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一是水利投资增大。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2700立方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88位,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不均衡。水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建设是花钱最多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涝灾害,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水利的投入。由于农业长期使用大锅水和水价偏低,加之城乡供水体制分割,片面依靠财政支撑的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若要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势必在推进体制改革的同时,适当提高水价,这必然增加农业生产的灌溉成本。

二是生产成本摊高。除了灌溉成本呈上升趋势外,由于气候变化加剧病虫害,农业防止病虫害的生产成本也将明显增加。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既可以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显著减少农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又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但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将显著摊高农业的单位生产成本。特别是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迅速减少的大背景下,使用人力相对较多的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其生产成本的上升会更加明显。

三是抗灾投入增大。极端气候灾害频发,将使抗灾投入显著增大。尽管大部份投入是由财政和城镇企业及居民承担,但也间接加大了农业的生产成本。

2.3市场需求扩大

一是人口增加的需求。尽管计划生育取得显著成效,我国的总和生育率长期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和年龄构成的惯性作用,总人口仍将在2030前后达到15亿左右的峰值。由于人口总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净增加1.7亿左右,其相应的农产品需求将增长12%以上。

二是结构升级的需求。201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4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水平。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人均GDP增长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左右。按此速度,我国人均GDP将在2030~2040年间超过即时的世界平均水平,提前10至15年实现达到中等发达水平的现代化建设第三步目标。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的衣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食品消费中,肉、禽、蛋、奶的比重明显提高,相对于直接食用粮食,显著增加了对粮食的间接消费。衣着消费中,天然纤维的比重明显提高,相对于化学纤维和人造纤维,显著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间接需求。

三是产业替代的需求。我国是石油生产大国,2009年石油产量预计达到1.89亿吨,超过伊朗居世界第四位。尽管如此,相对于高速的消费需求,我国石油的供求缺口仍然不断扩大,每年都必须大量进口海外石油。目前,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50%以上,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在供需缺口不断加大,以及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的大背景下,生物柴油的发展难以完全遏制,客观上将加大粮食原料的需求。

3.转型发展更迫切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更突出,增产的压力也显著。作为农业大省,四川实现农业转型发展的要求更迫切。

3.1供需缺口较大

一是总量严重不足。四川尽管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但由于人均耕地少,加之白酒、饲料等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较为发达,长期以来一直从省外净调入大量粮食。近些年来,每年净调入的粮食平均都在五百万吨左右。凭借劳动力量多价廉的优势,四川的纺织工业有一定基础,但棉花生产条件较差,每年需从净调入棉花十多万吨。除此之外,四川拥有一定优势的皮鞋、家具等农产品加工业,也都要从省外调入大量的皮革和木材等农产品。从省外净调入大量农产品的现实,一方面表明四川的农产品加工业确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表明四川的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作为农业大省仍然对省外农产品依赖度较高。

二是结构矛盾突出。四川对省外农产品的依赖,不仅是由于总量上的缺口,而且是因为结构方面的差异。受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除生猪、油菜籽等少数农产品外,四川农产品的品质难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产品加工的要求。城市居民消费的高档大米和水果、酿酒用的高粱、食品加工用的小麦等,都需要依靠省外供给。

3.2面临双重任务

一是工业化任务繁重。四川尽管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2008年四川与全国工业化进程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仅就人均GDP看,按照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年均增速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推算,在2008年的基础上也要再用18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四川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任务十分艰巨。工业化进程滞后,在农业领域突出反映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相对缓慢,农村仍然积压着近千万富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仅4.1亩,比全国平均水平6.0亩约低三分之一。加之,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后,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更为困难。在工业化进程中,面对劳动力的逐步减少,需求总量的不断增加和需求结构的迅速升级等多种挑战,以社会化大生产取代小农经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具有客观必要性。

同类推荐
  • 普京八年

    普京八年

    普京执政八年。是俄罗斯对外政策逐渐成熟、地缘战略日臻明晰的阶段,也是俄罗斯对世界政治和国际格局影响不断增强的时期,因而这段时期的俄罗斯外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00年初,普京面临的国际环境相当恶劣,科索沃战争使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关系降至冰点。围绕美国企图部署全国导弹防御系统和退出苏美《反弹道导弹条约》问题的外交斗争进一步加剧了俄美紧张关系.而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等问题上的分歧也更加恶化了俄欧关系;美国的渗透加剧了独联体地缘政治多元化,俄罗斯在其传统势力范围的领导地位遭到严重的侵蚀;俄罗斯在“第三世界”的传统盟友因为此前俄罗斯奉行的“自动放弃”政策而疏远离弃……
  • 商务经济学

    商务经济学

    本书揭示了商业经济的核心概念与核心知识,演绎经济学与商务领域基础知识,可适用于经济管理学生的学习与参考。重点阐述的对象之一就是影响经济决策的经济支撑框架,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作者直奔当今商业中重要的核心。从全球化到绿色经济、从市场到货币,主题广泛、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一本商务经济学的入门经典著作。
  •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政治是分配财富、经济是创造财富;第二章历史不可重现、人性亘古不变;第三章增长不等于发展;第四章财富不等于幸福;第五章一切从“头”开始;第六章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第七章勤俭与奢靡: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第八章公平与效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第九章市场的帝王:诚信法则;第十章树与草:人治与法制;第十一章消费商品化;第十二章商品的品牌等。
  • 财政风险概论

    财政风险概论

    许正中编著的《财政风险概论》主要介绍了财政风险与财政风险的化解,国债风险及其防范,社会保障性财政风险及其防范,金融性财政风险及其化解,非金融性国有企业引发的财政风险及其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建立平准基金,阻断风险系统性触发等内容。本教材主要面向国家公务员,按照“党和国家的事业需要什么就编写什么、干部履职尽责需要什么就编写什么”的要求谋篇布局,以帮助各级公务员提高素质和行政能力。教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对学科基础理论、前沿理论作简要介绍,又对实践案例进行理论分析和提炼,有益于公务员改进工作、提高能力。
  • 阅读革命

    阅读革命

    本书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农村为研究,以“黄土·革命与日本入侵”为架构,通过对“张闻天晋西北兴县农村调查原始资料”等大量一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提出对华北“边缘”地区农村社会或“革命”中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性解读。
热门推荐
  • 无极神主

    无极神主

    青衫新书《叶帝独尊》开始连载了,欢迎新老读者支持。
  • 重生之锦绣流年

    重生之锦绣流年

    重生之前墨筱雨的人生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操蛋”,这个21世纪的网络名词完美的诠释了她短暂的一生。重生后的墨筱雨,呵呵,不好意思,宝宝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宝宝要做学霸,宝宝要扑倒盛世美颜团长大人,宝宝要走上人生巅峰。宝宝一直奋斗在路上,从未被超越。
  • 最后的二零一九

    最后的二零一九

    一个源自真实故事的人物传记类小说。林诺?从失去十年创业的一切和众叛亲离中倔强的站起身,却在改变的生活里,遇到了一种最珍贵的平凡。
  • 鸿蒙天玉

    鸿蒙天玉

    血染长锋,生死与共,只为宏图霸业,主宰天下云散风流间,谁能只手擎天伫立,执剑落定传说!正魔争锋,太古混沌势力觉醒,三界六道的宿命将由谁来改写!天下生灵的命运将由谁来主宰,一切的一切尽在鸿蒙天玉。
  • 狂后:皇上的杀手妃

    狂后:皇上的杀手妃

    21世纪头号被通缉的杀手云蓉美丽勇敢,手段凌厉,一身功夫异常高强。后来因为被各国的特种兵围追堵截,客死异乡。再次醒来之后,神秘杀手云蓉就变成了大赵国不受宠的皇后云蓉。云蓉接受了那个身体正主的一系列记忆,最终在那个世界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并且俘获了许多美男的芳心!!
  • 我的专属邪魅王子

    我的专属邪魅王子

    你说我们只能分道扬镳,最后沦落天涯。我不信,所以当我以一个全新的女孩站在你面前,你还是一样被我征服。可是这次轮到我放手了,最后的最后以你所见,分道扬镳然后沦落天涯。时光到尽头时我身边的人,不是你。【我淋过最大的雨,是你烈日下的不回头。】
  • 万物随我用

    万物随我用

    这是一个男孩偶然发现自己有超能力的故事。
  • 月光洒在白云上

    月光洒在白云上

    一个时而高冷时而温柔的帅气学长,一个时而机智时而迷糊的严重脸盲症小学妹——“我相信就算脸盲症很严重的人也会遇到一个让她一眼便能记住的人”“我只是想大胆而直接地喜欢我喜欢的人”“我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我愿意为了他而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的”“我就想做那个最特别的”——“我不是什么好人”“我不是他们传的那么完美”“我......不是不喜欢她”
  • 傻王爷的腹黑逆天妃

    傻王爷的腹黑逆天妃

    凤怜寒,一个从小被捧在手心里的嫡女,性格温柔,却不成想,一位温柔的大小姐却在生辰时,变的狂妄,嗜血,一位性格温柔的大小姐怎会变的得如此冰冷,狂妄···他痴傻,是邻国的皇子,却受尽人欺负,直到她的出现,让他不在受人欺负,受人迫害,而他的痴傻也并非是天生的痴傻,而是另有隐情···
  • 快穿之男神带我去吃鸡

    快穿之男神带我去吃鸡

    “这是我相公赠予我的发簪!”“小生的花伞还落在你家!”“你是魔鬼中的天使!”新人新文,不喜请绕道,快穿类型,1V1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