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0500000016

第16章 审美价值体验与生命和艺术的联系(3)

画中右边一妇女从燃烧的屋顶摔下来,另一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是母亲和死去的孩子,地上有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死马,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变形的鸟,左上方,有一只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整个血腥场面。在这一切上面,则是一只闪亮的夜之眼,眼瞳是灯泡,全画用黑、白和灰色构成。严格地说,对《格尔尼卡》的解释,完全不能用通常的人和动物之类的述谓词,因为他画中的一切都变了。不同于审美原型,完全打破了人们常规的视觉效果和审美观念,正是这幅画,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的残酷和惨无人道,整幅画,包容着作者的无数隐喻、无限的愤怒。两幅不同的画,表现了哥雅与毕加索的不同的美感心理。我们观赏这两幅画时,又显示出两种不同的美感效果,按照桑塔耶纳的看法,“以囊括取得的统一给予我们以美,以对抗、孤立而取得的统一给予我们以崇高,两者都是美感。”

观赏哥雅的画,借助于视觉效果,运用一般人类经验,便会收到美感效果。毕加索的画,仅依靠视觉效果是不够的,必须借助特定的文化、历史、哲学、艺术背景加以观照,否则,无法破译画中富有象征意味的密码,毕加索完全把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在美感中统一起来。这一比较,是移情作用的典型实例分析,确实,移情作用成为美感生成的力量,因为在对象上,不融注饱满的情感,决不会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把浓烈的情感投射到对象之上,必然产生强烈的美感。

三是文化感官的作用。所谓文化感官,是指社会化的人,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五官感觉日益发达,人能够以审美的文化的眼光去观照审美对象,赋予审美对象以文化社会的意义,因为人不单具有感性冲动,更重要的是感性冲动中渗透着理性冲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审美与悟性相统一,人的耳朵逐渐成为感知音乐的耳朵,眼睛逐渐成为能感知形式美的眼睛。人类感觉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劳动的直接产物,因此,文化感官以形式为中介,以实践为主要环节,积淀着人类文明的审美意识,这样,文化感官影响着人们对审美对象的选择,对审美形式的感知和创造,对审美价值的判断和评价,应该承认,文化感官孕育的判断力和创造力推动美感的生成,正因为如此,每一新环境必然会给我们打开美的形式的新宝藏。在对每一新的对象的审美体验中,正是文化感官的自由运用,使得无定形的作品,使得模糊的、暗示的、支离破碎的、模棱两可的东西显示出特殊的魅力。文化感官善于赋予无定形的东西以意义,从无定形的作品感受到美,但是,“它们不是想象从感觉得来的各种形象的数学平均数,它们是感觉遗留在脑海中的兴奋扩散的结果”。

这些兴奋,能够不断地花样翻新,赋予对象独特的艺术形式,以致心灵因慧眼看到举世无双的美而惊叹不已。因此,通过暗示和象征,无定形的效果,往往比任何有定形的效果更高、更美、更有意义。正是这无定形的效果,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宛若狂风吹动密林丛莽,感情的疾风所带来的异乎寻常的生机之自觉和灵魂的渴望,使得我们在对象上认出独特力量和神秘意义。桑塔耶纳指出:自然风景是无定形的东西,它几乎时时都气象万千,可以让你的眼睛有大量自由去取舍、突出和组合它的种种因素。也就是说,无定形的风景,由于文化感官的作用,能够赋予它以形式,其实,审美对象世界莫不如此。文化感官,指导人把山川景物当作有意味的形式,赋予它以美的意义。进一步地说,当我们学会了领悟,当我们逐渐喜欢琢磨轮廓和展望远景,尤其是当山川景物的美感成为对象的意味深长的表现,此时,我们的内心世界便升腾起美感。一旦我们的梦想又给对象加上诗情画意,我们的幻想,又把对象化为洞天福地和缥缈传奇的许多寓意,那么,便置于美感体验之中,领悟到宇宙的韵律和人生的意义。在此,之所以反复提到:文化感官赋予对象以形式,并且是“有意味的形式”,这就要求,欣赏者和创造者的心灵,要能够成为“存放美的形式的仓库”;如果仓库中根本没有这种形式,它就不能给予无定形的作品以形式,就失去了创造的动力和激发美感生成的动力。由于文化感官的特殊作用,对象世界一旦引起我们的审美注意,主体就会以形式赋予对象以美感色彩。更重要的是,文化感官使审美形式有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正是如此,文化感官以对形式的发现和理解为动力,促使美感诞生。文化感官是人类特有的,这也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文化感官把艺术世界的广度和深度、艺术体验的广度和深度显示出来,因此,审美素养需要积累,美感能力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欣赏诗,要有欣赏诗的能力;欣赏画,要有欣赏画的眼光。

这种能力和眼光,不是天生的,是人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继承和创造获得的。文化感官,把感性动力和理性动力结合在审美意识系统中,意味着艺术世界永远是敞开着的,人与对象世界打成一片,人可以不断地开掘美感源泉。

以上,从三个方面对美感的动力源泉作了初步的分析。如果把这三个方面完整地统一起来,那么,可以说,美感的动力源泉从根本上看仍然根源于人类的需要或特殊的需要,即审美需要。当然,审美需要的关键在于人类劳动,“劳动产生了美”,劳动发展了人类的审美需要,是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开掘出广阔的艺术空间和审美领域,这就把审美需要的满足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统一起来了。

2.1.3美感与快感的功能价值及生命自由价值理解

从对美感与快感进行的动态和静态分析中,已经可以看出:美感与快感的审美价值体验,根源于主体的需要和需要的满足,进一步地说,美感和快感的审美价值对人的生命存在具有重要价值。前面已经指出:“人体的一切机能都对美感有价值”,现在,又提到“美感与快感对人具有积极价值”,这不是简单的“解释循环”,而是采取辩证的、运动的观点来观照这两种快感的功能价值。从审美快感与一般快感的生成分析到这两种快感的功能价值分析,我们的理论视野就显得雄阔有力了。

一看快感的功能价值。快感的审美价值体验,对于人来说是不可忽视的情感力量,它能够产生最有效和最普遍的社会性刺激,成为人际关系的纽带。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快感使身心处于松弛状态,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人的能量。通常人们所说的益寿之方或养生之诀,正是引导身心进入快感状态的方式。“笑一笑,十年少”,正是对快感这一功能价值的形象说明,相对而言,非快感的人易于形成抑郁、焦虑的习性,这无疑增加了心理的负荷,影响了人体机能的生理平衡,相反,快感的人性情开朗、豪放豁达,心理保持和谐、宁静,人体机能处于平衡协调状态,所以,富有价值体验快感的人对待人生总有乐观的情绪。值得注意的是,追寻快感,满足欲求,一旦超过生理的极限,快感便转化为痛感。

越过极限的快感,就会显示出低劣情调,更不符合善的原则,只要符合善的原则,快感对人有百利无一害。从伦理学角度看,快感总是符合人的天性,并与一定的伦理道德相适应,因为人不仅有感觉,而且有理性,人对快乐和痛苦作出的反应,总是要经过理性的中介,总是与感觉思维活动交织在一起。处于快感状态,人的创造力能够得到自由发挥,人的天性中最善良的火花迸发出来,把伦理的东西凝聚在社会活动中,真正体现出道德的作用,各民族的狂欢节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节日的快乐”,不仅激发着每个人的快感,而且影响到每个人的行为,即必须符合“至善的原则”。节日仪式的庄严,在每个人心中升起庄严和欢愉之感;节日欢庆的锣鼓,更能张扬和激发人的欢乐昂奋情绪;节日游行、舞蹈的人群,更能使人们在游行状态中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节日仪式中,美与崇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人心中既充满优美感又充满崇高感,由此,我们可以对快感的伦理社会价值获得普遍性解释。

从社会学角度看,快感的发生离不开个体,而个体总是处于群体之中,因此,快感能够创造和谐的生活、工作气氛,激活人的最大创造力,这充分体现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个体价值与社会性评价的一致。在“掌声响起来,我站在这舞台”的抒情中,审美价值体验的主体,正好能够领悟个体与群体之间快感交流的迷醉和幸福。更主要的是,快感能够使主体保持自信心和优越感,因为快感总是主体对自我的肯定性评价,主体总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和创造之中。古代兵法中,经常谈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快感正是一鼓作气,其中蕴藏着勇气、斗志和力量,特别是在竞技性活动中,个体一刻也不能离开兴奋,否则,便会失去快感激活的创造力。个体在群体之中,以快感作为推动力,极容易焕发出热情,激发出不可阻挡的力量。人皆渴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快感的社会价值正在把这种潜力激发出来,这样,保持最佳生存状态和通过快感激活创造力便统一起来。快感的社会价值是绝不可低估的,简而言之,快感始终具有积极的功能价值。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不断激活人的创造力,所以,亚里士多德说,人的快感,本质是人的自我觉识。

这就是说,人在观照客观事物时,同时,能观照自己。也就是说,客观事物,既是人认识和欲求的对象,又是自我观照的对象。正是由于快感与人的认识活动和伦理活动紧密相关,所以,人往往把至善当作生活的目的,以快感原则和幸福原则从事人类实践活动,只有人才能享受由此而造成的精神上的乐趣。而且,人的快感总是寓于能够体现自我的动作之中,越是能看到自我就越能给人以快感,实际上,这是社会化的人自然天性的发展。我们要顺应这一天性的发展,而不是扼杀它或抑制它;从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可以看到,快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重视它并且不断地激活它,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如果说,快感的功能价值具有普遍的意义,那么,美感的功能价值则可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审美价值体验中的美感的功能价值,对人来说是持久的、敏捷的、超越性的、具有补偿作用的。

二看美感的功能价值。美感价值,表现为社会化的人进行人类实践活动和人在世界中确证自己的本质的综合意义。一切价值,皆是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美感也是如此,我们主要讨论美感对人类的实践意义和社会意义。从心理学来看,美感培养了人的审美敏感性,因为美感少不了发现美的眼睛,感知美的耳朵,而这些生理感官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样是人,如果没有美感,绝美的画也可认为是胡涂乱抹,动听的音乐只当一连串的噪音;相反,如果具有美感,生理感官就会变得敏锐,能够一眼从无数作品中发现杰作,能够轻松地感受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等乐曲的优美旋律。人所具有的这种敏感性和自由的审美判断力,直接受惠于人的美感训练和艺术实践,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对伪作恨得咬牙切齿,对不熟练的演奏和演唱感到刺耳揪心,对肮脏的环境忍无可忍。美感,使人对审美对象具有极其敏锐的选择性,“敏感,一方面涉及存在的直接的外在方面,另一方面也涉及存在的内在本质”。具体地说,敏感性,是审美主体的感知与审美对象的刺激之间矛盾关系的表现。主体感知的审美倾向愈强,对于对象就愈具有选择性和判断力。如果对象的刺激有序、有力、有创造性,那么,主体的感知和体验就变得和谐、迷醉、冲动;相反,对象的刺激无组织、不协调、贫乏,那么,主体的感知和体验就变得焦躁、痛苦和愤怒,因为具有独创性的审美对象往往是合规律合目的性的统一。饶有趣味的是,人所具有的这种敏感性,不自觉地影响了人的审美趣味,趣味在审美实践中的形成受到美感的引导。作为心理定向的审美趣味,综合了无数次的美感经验。如果审美者的感知和体验符合被评价的对象的客观审美意义,那么趣味参与审美感知活动便逐渐成为主观判断力,同时,成为区分美与丑、崇高与卑下、悲与喜的可靠标准。这样,“趣味”,不仅作为感知真正审美价值的能力,而且作为感知它们的需要,在每一个体发展的独特条件下形成;趣味的独特性本身,根源于人的敏感性。美感培养了人的敏感性,影响人的趣味判断力,对象使主体感到悦耳悦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长期的艺术熏陶。

同类推荐
  • 孟子学院

    孟子学院

    如今是一个管理的时代,钻研经营管理之道,已经成为任何一个致力于拓展业务的管理人第一要务。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有人说,管理很复杂,确实如此。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纪律管理、团队管理、后勤管理……也有人说管理很简单,其实,如果把所有的整合在一起实行,也确实很简单。这两种说法都正确,但关键是要能实施成功而有效的管理,把工作程序合理化、科学化,减少不必要的阻碍,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系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名作。本书主体部分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本书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隔代的心灵交流,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纪德关于陀氏的这些论述带有浓厚的法国阅读经验,早已被公认为是研究陀思妥耶犬斯基的珍贵文献。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自然辩证法新编

    自然辩证法新编

    本书在内容结构上,采取从观念、理论、方法到实践的逻辑,分为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方法、技术创新方法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6个层面。在具体写法上又将知识分层结构原理和方法贯彻始终,不仅使读者能够理解理论本身,还能够知晓理论形成的条件和根据,以及如何应用具体原理分析和认识科学、技术、经济及社会现实问题。另外,注重案例分析和关系分析也是本书的特点。关系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案例分析更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方法。
热门推荐
  • 重新编剧的人生

    重新编剧的人生

    我于无意间得到了死亡,很痛苦,朦朦胧中我来到了异世界...
  • 大魔术师

    大魔术师

    我相信奇迹,但从来没有想过,奇迹会真的发生在自己的眼前,2009年的一天,我受邀参加一个电视魔术秀的评选,当评委,这并不是因为……
  • 余生有你才伟大

    余生有你才伟大

    诸葛大力前往德国留学,张伟面临抉择,他会如何抉择呢?在爱情道路上,总有磕磕绊绊,他们的故事又何尝不是呢?他们又虐又甜的爱情,敬请期待吧!伟大春秋,专属于张伟与大力的春秋……进入春秋秘密世界:718518065(QQ群,偶而有福利)
  • 中华武帝

    中华武帝

    在这一片无穷更大的世界里,世间万物,万众生灵。修炼,是为何?为的无非就是,逆天命、掌生死、得长生!几千年前,一代强者剑帝突破斗神,统一南方大陆,武破虚空而去。之后,佛教古佛阿弥陀佛,统一了西方大陆,再破虚空,宣扬佛法!青年强者辰羽统一北方大陆,手刃虚空,却留下一滴不解的泪,消失在凤舞大陆上。而后,大陆乱世渐起……本书境界:后天六阶、先天境界、先天圆满、荧惑境界、辰星境界,镇星境界、岁星境界、金曜斗仙、太阴斗神,太初斗神十个大境界!ps:嘿……朋友,既然来了,那就先加个收藏吧,没有收藏的话,那就点击一下吧,然后去读读看,假如合您胃口的话,那给张推荐票呗!假如都不合您的心意,厄……那就当我没说吧…………!!!
  • 混沌仙帝

    混沌仙帝

    什么是凡?庸庸碌碌便是凡!什么是仙?潇洒自由便是仙!凡欲成仙!必须逆天而行!少年韩峰,登仙梯,入仙宗,学仙法,与命争,和天斗,成就无上混沌仙帝!
  •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2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大败局2

    18岁登基,少年天子崇祯,谈笑间铲除祸患多年的太监魏忠贤,一时间朝野为之振奋;随即起用大将袁崇焕,一举扭转辽东战局;他大权在握,励精图治,财色酒气不沾,阿谀奉承不信,每日上朝,勤奋工作,在位17年,堪称劳模皇帝的典范;衰败多年的大明帝国似乎出现了中兴的转机。但皇太极的一招反间计,诱他错杀忠臣袁崇焕;重新起用阉党为官,导致内官和外廷相互勾结;性格多疑,频频调换前线将领,导致军心涣散;出尔反尔,对起义军反复安抚又反复剿杀……机智与愚蠢,胆略和刚愎,高招与昏招,在崇祯皇帝身上融合得浑然天成;他以帝王之尊,在与皇太极、李自成、张献忠等旷世枭雄的斗争中,将时局的必然与人性的弱点演绎得淋漓尽致。
  • 崛起从山谷开始

    崛起从山谷开始

    主角光环:佩戴主角光环可让敌人智商下降百分之三十,士气下降百分之二十以上。主角可冲破三次必死之局,士气提升百分之十以上。读者群:674342298
  • 临葬者

    临葬者

    它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当我们知道时,地球已经遭受威胁。
  • 永生血歌

    永生血歌

    大道煌煌,道法自然,世俗凡人顺则昌,逆则亡。而修真问仙以证大道者,逆则仙,顺则凡。自古以来,大凡世间修真者之所欲求,其意莫不在于得道成仙,修得永生不死。然则,即使炼得了永生不死之躯,那又能如何?还不只是看似潇洒地在世间挥舞了一场凄怆神话的起始、高潮与败落。脱离了诸天轮回,最终,还是摆脱不了那永世的孤独与苍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