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31100000023

第23章 “新时期”伊始的现代性困惑(9)

对我而言,韩少功这一时期作品最大的讨论价值,便在于它们呈现了一个作家思想意识逐步转变的过程。虽然大量的评论资料都关注了韩少功在1985年左右的创作突破和转型,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这一转变的描述,普遍依赖一种简单化的对照批评模式:比较韩少功1985年之前和之后的创作,分析文本内涵和形式的差异,对转型给予肯定。比如刘绍铭在将韩少功的早期作品与《爸爸爸》等寻根小说相比之后,高度评价了这一创作的转型意义:在持续一段时间的较少的政府干预下,一个有才华的作家可以在自我超越中创作许多令人惊讶的作品。很少有新时期的作家经历了这样根本性的转变:从既有观念的腹语者、重复者向个人焦虑的独语者的转变。他为我们提供了当客观环境允许下的一种成长的可能性。

刘绍铭的概括切中了韩少功创作转型的关键点,然而我认为,这种考察和评价所透露出的是一种断裂的批评方式。该方式将早期作品默认为转变前的创作,作家在经历一个抽象的“超越”过程后,呈现了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创作。这种批评方式忽视了文本本身所传达的转型信息,作家的转型不应被视为一种跳跃,而是一个充满真实苦痛的渐进过程。韩少功的早期创作所展示的正是一种“转变中”的写作状态。在困惑和矛盾的书写中,作家如实记录了自己的思考轨迹。而在我看来,作为批评者,只有切实把握这一点,才能完成对韩少功这一时期作品的完整描述。

我们首先来看看韩少功在这种转变之前的书写。1975年第5期的《湘江文艺》上,当时还在当知青的韩少功发表了一篇短论《从三次排位看宋江投降主义的组织路线》,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可奇怪的是,《水浒》这本露骨的鼓吹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在过去不少评论文章中,却把它吹捧为一本“农民起义的史诗”,把宋江美化为一个有“卓越的领导和组织才能”、“有贡献”的“农民起义领袖”。请问:宋江的“贡献”在哪里?“组织才能”是一种什么样的才能?显然,他的“贡献”是断送革命,他的“组织才能”是组织一支反革命的别动队、使革命队伍改变颜色的才能!古今叛徒,一脉相承。他们正是要用这种“才能”夺去无数革命志士的生命,把亿万劳苦大众推到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怎能把这种“才能”称之“卓越”呢?

这样的极左思维模式下的文字,便是韩少功的学步习作。可以想见,和韩少功同代的大多数作家都是在如此的极左话语默写中开始学习写作的,学习这样的思维、这样的语言、这样的文体,学习如何遮蔽、扭曲自我来迎合话语的制造者,而之后只有极少数得以从这种畸形的状态中挣脱出来。曾镇南谈到韩少功1976年前创作的《红炉上山》、《七月洪峰》等作品时说,“作家韩少功尚未问世”。因为这些歌功颂德的作品仍然只是在复制那个时代的声音,而非真正的创作。

韩少功“文革”后初期的小说创作,向我们呈现的便是一种转变以及转变的艰难。刚刚从批判《水浒》的极左思维中有所挣脱,在多种价值标准的取舍面前,在响亮的官方话语引导下,在“新时期”“如何现代”的诸多新问题的缠绕中,这个头绪纷繁的思考过程必然伴随着困惑和迷茫。无论是摆脱、寻找,还是确立,都尚处于未完成之中。

质疑与佐证并存,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文本现象。矛盾的表达,同样也是韩少功创作转变中的特征之一。在逐渐萌生的个人意识和不容置疑的官方话语之间,作家的立场游移不定,在对官方逻辑有所怀疑的同时,伴随着同样强烈的自我怀疑。因此在阅读这些意味暧昧的小说时,文本表层所直接传达的信息有时并不可靠。创作于1978年的中篇小说《战俘》便是这样一个有待重新解读的作品。

《红炉上山》、《七月洪峰》、《夜宿清江浦》等作品创作于1974到1977年间,是韩少功创作最初期的应声之作,绝大多数评论文章谈及这些作品都一笔带过。小说《战俘》从表面上看,也属于同一阶段的创作。在我翻阅的有关资料中,没有一篇提到或分析过这部小说。可以猜测,在评论者的先决判定中,《战俘》和上述作品一样,已被认定是一篇毫无探讨价值的官样文章,从而被忽视。

《战俘》以国共战争为背景。国民党旅长赵汉笙被红军俘虏之后,受到了良好的待遇。虽然起初报以强烈的敌视态度,但他最终被红军种种优秀的作风所感化,加入到红军的队伍之中。第二年,在他带兵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因缺乏支援,战败被俘。在国民党的审判中,他拒绝了劝降归顺的要求而被杀害。

小说主题鲜明,通过一个敌军将领的投诚故事来佐证“我军”优越的俘虏政策以及颠扑不破的正义立场。虽是敌方将领,赵汉笙却是一个正面的角色,作风正派、体恤下属、富有气节,还多才多艺。通过这些刻画,赵汉笙的投诚便被渲染成一种必然。他加入敌军是因为出身穷苦、误入歧途,其本性的正直必然促使他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感化下归顺“我军”。而小说尾声,赵汉笙宁死不屈,被国民党军队杀害,这一情节更突出了“我军”感召的成功,以及敌军的凶残。可以说,这是整部小说的论证线索。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赵汉笙两次被俘的故事中,红军一方绝对的正义性与其说是小说论证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小说预设的先决条件。同一个故事,投诚还是背叛,牺牲还是受惩戒,不同政治立场的书写面目全非。很显然,《战俘》对于故事的表现完全处于“我方正义”的前提之下,这个主题先行的作品以明确的态度宣扬了官方意志。

然而,当我们来重新细读小说的细节安排,却可以发现一处关键性的设计,透露了与小说主旨明显矛盾的信息。小说开篇交代了赵汉笙的被俘原因:

国民党军队内部钩心斗角、各图私利,在他受困之时,另一支部队按兵不动、隔岸观火。而有意思的是,赵汉笙归附红军之后,同样是因为无援兵支援而被俘受害。小说在篇尾揭露了有关内幕:在红军内部的权力斗争之中,一个中央代表加以罪名将庇护赵汉笙的红军师长杀害,并拒绝派兵支援。无论是否是作家有意识的安排,这都是个很有反讽意味的情节。虽然作家一面倒地将绝对的正义赋予红军一方,但是赵汉笙的两次被俘,根本原因如出一辙。尽管有关叙述只有短短的一节文字,在一笔带过之后,紧接着便是赵汉笙英勇就义场面的激情描绘,然而这一段看似节外生枝的补充,却彰显了作品在逻辑上的裂隙——红军的正义性并非如文本表面所展示的那样不容置疑,在作家的观念中,龌龊的权术操弄存在于一切政治之中,而非敌方专有。

由此可见,小说《战俘》在佐证的层面之下暗含着某种质疑,这种质疑是作家的刻意用心还是其内心矛盾的潜意识体现?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1978年的创作中,韩少功已开始了一种反省,对某种政治合法性及绝对正义性的反省。与早先批判《水浒》及其他初期作品相比,这一反省是一种异质的声音,尽管微弱模糊,但仍是转变的开始。

《战俘》之后的作品中,质疑和佐证并存成为一个突出的文本现象。比如《回声》有关“文革”成因的探讨中,通过受攻击干部丁老倌的发言,将“文革”的颠倒黑白归因于“中央出了奸臣”,“造反派中有阶级敌人”,“好好一个国家被那些见风使舵的党员叛徒搞烂了”。这种“奸臣当道”的论断正应合了“新时期”官方话语对于“文革”的总结。可以看到,类似的思路和反思的尺度,在《西望茅草地》、《月兰》、《道上人匆匆》等作品中也屡见不鲜。小说往往通过叙述者和人物的反思,来表达对某一官方逻辑的质疑,但并不触及其延续性及合法性问题,相反,在其他部分的叙述中,小说则会对此加以进一步的佐证和巩固。

质疑与佐证并存的文本现象,与小说的困惑面貌一样,一方面体现了韩少功这一时期意识形态反思的限度,另一方面也确保了这一反思处于官方允许的界内。而我们也可以猜想,这些文本特色同样也是作品受到官方和读者好评的原因之一:对社会的思考并不通过态度尖锐的现实批判来传达,而是向内转,在自我省审和自我追问中探讨问题的根源,这样面目柔和而内涵丰富的表达更易被官方接受,也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评论者的探讨。

重读韩少功在文学道路上的起步作品,我所感兴趣的并不是他在这一时期所做出的文学成就,而是他在这些文字中所透露的写作状态。考察这一写作状态,需要将作品放置到具体的创作语境中加以解读。这里的创作语境,包括横向的时代语境,即“文革”后初期的政治文化语境,以及在纵向上,韩少功贯穿前后的创作脉络。把握前者,可以厘清那个时代共同的政治影响,从而避免在今天的眼光中,对那些尚显幼稚粗浅的文字妄加鄙薄。而后一方面的考虑,则有助于深入作家创作流变的过程,更切实地描述出作家特定阶段的思想境遇。

“文革”后初期,国家正经历全面的转型。作为一个刚刚具有自觉意识的思考者,韩少功也经历着思想意识上的震荡。他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与其说清晰传达了他对新时期现代性状况的思考,倒不如说,真实记录了自己在这一内外互动过程中的思想轨迹。在我看来,一个作家的创作特质,虽然集中体现在他高峰期的代表作品中,但在那些不成熟的早期作品中往往已可窥见一斑。

韩少功在他“寻根”前的创作中,已展示出了理性思考上的偏重及优势,而更为重要的是,对待自身的写作,他从一开始就保持着清醒和坦诚的态度,而正是这一点使他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上始终把握着自己的方向。

同类推荐
  • 欧游杂记(经典悦读)

    欧游杂记(经典悦读)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其间漫游欧洲五国,写下数篇游记,后结集为《欧游杂记》一书,由开明书店于1934年出版。其中收录游记10篇和附录《西行通讯》,记录了作者1931年在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柏林、巴黎等地的游踪和见闻。这些文章以记述景物为主,但在写景时“也费了一些心在文字上”,构思精巧,动静结合;同时又寓情于景,自然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生活民俗等,堪称游记散文的典范。本书以开明书店1934年版本为底本,保留时代特色,保证作品的原汁原味。
  • 地粮(小经典系列)

    地粮(小经典系列)

    《地粮》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纪德的随笔,影响力持久的经典作品,青年知识分子着迷的读物,被称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书中讴歌个人的努力,讴歌献身精神,认为人应顺天性之自然,重视获得强烈的感受和丰富的经验,使自己不断完善,在最大程度上创造新人。
  • 云之美

    云之美

    《云之美》辑录了苗族诗人原嶂的一百余首诗歌,分云之美、情之美、悟之美、景之美四个部分。诗作题材广泛,诗思开阔,语言优美,时见哲思。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作者简介原嶂,本名熊荣元,苗族,1968年12月出生于中越边境一户贫困家庭。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传播学硕士,现供职于文山学院。曾做过中小学教师、共青团干事、政法干警、纪检干部、大学教师,历任丘北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富宁县县长、县委书记,文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出版有政论随笔集《感动》、诗集《云之心》。
  • 周作人论文学(套装共三册)

    周作人论文学(套装共三册)

    《近代欧洲文学史》是《欧洲文学史》的姊妹篇,是周作人继《欧洲文学史》后为北京大学国文门二年级开设的“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史”讲义的整理。内容从中古到十九世纪,尤其对影响五四一代学人甚深的十九世纪欧洲传奇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有重点介绍。周著文学史洞见深邃、文词典雅、深入浅出,被称为开启“中国启蒙文学”之作。《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周作人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的系统总结之作,说理透彻,文笔精妙,身为中国的读书人,不可不细读之。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源流,经过,和它的意义,据周作人所知道所见到的,加以说明。“文学是用美妙的形式,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出来,使看的人能因而得到愉快的一种东西。”
  •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凭借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情实意,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夏邱镇柳沟村的田园小景和当地纯朴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透过泥土的芳香,不仅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而且蕴含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十年之约我们来完成

    TFBOYS十年之约我们来完成

    三只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了深爱的三人,但是十年之约他们还没有完成,他们能走下去吗
  • 净琉璃净土标

    净琉璃净土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医萌妃之王爷宠上天

    神医萌妃之王爷宠上天

    〖1vs1甜宠文〗来自二十一世界的医学女博士顾揽月,因为一场车祸而穿越到大楚朝同名同姓的顾三小姐身上,她又怎样在这封建的大楚朝生活下去呢?巧遇腹黑王爷后一段爱情奇缘开始:“王爷,王妃打翻了你最心爱的青花瓷瓶。”“人没事吧!没事在去寻一个更好的让她砸!”“王爷,王妃烧了你的院子!”“人没烧着吧!没烧着赶紧去帮王妃烧院子!”“王爷,王妃要杀了四公主!”“愣住干什么!准备好剑,本王亲自去帮忙!”
  • 重生香港警察

    重生香港警察

    穿越重生1986年的香港电影世界,从卧底警员做起,一步步爬上了香港警队警务处长的位置。PS:小说以香港电影剧情为基本框架,其中会根据需要改变一些原剧情里面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等。
  • 锦绣凤途:夫君,轻点爱

    锦绣凤途:夫君,轻点爱

    一朝穿越到明朝!张明月车祸醒来,却发现居然身处大明朝的太子府内,什么情况?穿越?我居然穿越了?原以为自己是官宦家嫡长小姐,生活起码富足,没想不贪不腐的明朝公务员家,竟然一片赤贫!悲催的张明月,很快就又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那个穿越后第一眼见到的人:太子!登基之路何其艰辛,他们一路互相帮扶,能否迎来属于他们的天地?谁说帝王无情?谁说深宫寂冷?他爱她至深至切,他宠她空前绝后!从此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如何伪装一朵小白花

    如何伪装一朵小白花

    贵公子林余楠出访一趟,从外面捡回来一个漂亮乖巧的医疗助理,又娇又软活脱脱一朵纯情小白花,小助理来了以后,林余楠腰也不酸了,头也不疼了,越看越顺眼,越看越喜欢。于是贵公子和贫民窟的小白花谈起了甜蜜蜜的恋爱,直到有一天,小白花白嫩嫩的马甲掉了,芯子白里透着红,红里透着黑。贵公子:难怪后来再也没有人能刺杀我…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女杀手,天天踩着敌人的狗头来撩我!伪白花:每天都要假装小白花真的!好!累!啊!一个贵公子捡到伪小白花杀手的故事~星际+异能,带点脑洞,轻松甜文,男主设定不算霸总,是个清贵优雅的小公子,女主设定是假装娇憨的靠谱大佬。总之新手上路请多多关照呀!
  • 有幸再次遇见你

    有幸再次遇见你

    夏沫永远都能记住当时的场景,那一刻,不仅是她的眼,她的心都像盈满了泪水,那盈满的感觉,叫幸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足球场上的上帝

    足球场上的上帝

    国内低级别联赛的角色球员魏秋,重新回到了四年前的那个夏天。他懊恼地发现一切并没有任何不同,直到他救起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路人,曾经的轨道开始偏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