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18900000013

第13章

团队管理:

公司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整个组织

摆脱平庸管理,摆脱人才困境

在管理学中,有一条著名的定理—“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能够把每一个员工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是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的高度体现。在这方面,李嘉诚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

在创业之初,李嘉诚非常需要能够忠心耿耿、埋头苦干的人才,而李嘉诚自己也能够身先士卒,在工厂里不分昼夜地设计图纸、生产制品,甚至还带着产品走街串巷地进行推销,为员工们做出了榜样。

来自上海的盛颂声和来自潮州的周千和,从创业之初就一直跟随在李嘉诚的身边,可谓是兢兢业业、劳苦功高,算得上是公司的元老。

对于这样忠诚的一批人,李嘉诚当然十分器重,但是当他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开始要面临“人才困境”了,建厂之初跟随着自己的这批人,文化水平普遍都低,大多数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这样的人自然难以担任技术管理人员,工厂的技术管理人才奇缺。李嘉诚认为,这些曾和他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元老虽然经验丰富,但是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已经达不到目前企业的发展要求了,并且他们缺乏进一步的闯劲,作风易偏于保守,如果自己仅靠这样一支队伍来发展企业,最终的结果无疑是死路一条。

李嘉诚曾说:“创业之初,忠心苦干的左右手,可以帮助富豪‘起家’,但元老重臣并不都能跟得上形势。到了某一个阶段,倘若企业家要在事业上再往前跨进一步,他便难免要招揽人才,一方面弥补元老们胸襟见识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利用有专才的干部,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于是在发现问题之后,李嘉诚果断面向社会进行招聘,起用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专业人员,为自己的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对于那些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元老,李嘉诚也没有放弃。在进行新老交替的基础上,他制定了若干用人措施,比如:开办夜校培训在职文化水平低的员工,送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出国深造,并且他还以身作则,专门请了家庭教师讲授知识,并自学英语。这些措施深得新老员工们的欢迎,使得他们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也使他们更加喜欢自己的企业。

在李嘉诚庞大的商业帝国中,只要是人才,就能够在企业中有用武之地,可以说,李嘉诚在用人方面的确称得上是慧眼识才的伯乐。

唐太宗曾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结果过了很久他也没有推荐人选,当唐太宗责问他的时候,他却说当今找不到杰出的人才,唐太宗因此说了这样一段话:“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意思是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一样,各取它的长处。古代能治理好国家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正是因为唐太宗深知“人尽其才”这一用人之道,才造就了“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同样,在现代社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企业管理的一种较高境界,在企业中,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够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人才,并让他们各尽其才,发挥最大的能动作用,企业就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清朝有一位将军叫杨时斋,他认为军营中无不可用之人,很善于把士兵放在合适的位置。耳聋的人,安排在自己身边做侍者,这样可以避免他偷听到军事机密而泄露出去;哑巴可以派他去送信,即使他被敌人抓住,除了信件会被搜去,敌人也无法知道更多的军情;腿脚有毛病的人,可以命令他去守护炮台,这样他就很难逃跑,能够长时间坚守阵地;眼盲的人一般听觉都非常好,可以让他担负侦察任务,在战前伏在阵前听敌军的动静。杨时斋的观点固然有夸张之嫌,但也足以说明,在一些人眼中的短处,或许在另外一些人眼中就会变为长处,前提是要把人放在适合他的位置上。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不但要能吸纳人才,还要善于用人。在一个企业中,有的人适合推销,有的人适合理财,有的人适合管理,只有通过优化组合,把各种能力的人都放在适合他们的工作环境里,他们才能生存成长,发挥出他们的最大能动力,从而与企业获得完美双赢。

经常去寺庙的人一定知道,当我们走进庙门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笑脸相迎的弥勒佛,在他的背后,则是黑脸的韦陀。但是相传在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并不在同一座寺庙,他们分管不同的庙宇。

由于弥勒佛对谁都是笑脸相迎,所以前来上香请愿的人非常多,但是由于他心胸宽广,不拘小节,做事情大大咧咧,总是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账目,因此自己所管理的寺庙经常入不敷出。韦陀虽然账务管理得很明白,但是由于他成天阴沉着脸,让人感觉难以接近,所以到他庙里上香的人很少,以至于香火断绝。

后来佛祖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把他们安排在同一座庙宇中,由弥勒佛在前边负责迎客,韦陀则在后边负责管理账务,两个人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因此整个庙宇香火旺盛,欣欣向荣。

这个故事说明了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的重要性。法国著名企业家皮尔·卡丹曾经说:“用人上一加一不等于二,搞不好等于零。”如果在用人中组合不当,就会失去整体优势;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在这方面,李嘉诚以其洞明世事的眼光,使老员工得以保留,新员工得以补充,化解了“人才困境”这个难题,将企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知人善任、唯才是用是关键

知人善任是必需的,对公司有建树、有归属感、忠诚努力的员工,应使其有良好前途,并成为公司的核心分子,不分种族籍贯。

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的长处、部分的短处,就好像大象食量以斗计,蚂蚁一小勺便足够。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这就是说一个公司需要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发展公司的大业。就如在战场,每个战斗单位都有其作用,而主帅未必对每一种武器的操作都比士兵纯熟,但最重要的是首领亦十分清楚每种武器及每个部队所能发挥的作用。统帅只有明白整个局面,才能做出出色的决策统筹并指挥下属,使他们充分发挥最大的长处,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李嘉诚

2000年5月,李嘉诚来到汕头大学参加同学们的沙龙。在沙龙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向李嘉诚提问,其中一名同学问到李嘉诚是靠什么办法为公司吸引人才的。李嘉诚想了想回答他:“亲人不代表亲信。比如说你有个表弟,当然是很亲了,但如果只是因为这样,你就重用他,事业就可能出问题。而一个人和你共事一段时间,如果思路、人生方向跟你比较一致,那就可以委以重任。”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说过:“不知贤者,害霸;知贤者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这句话概括了领导者在用人时应注意的四点,即知、用、任、信。在当今社会,这句话仍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知人善用的前提是任人唯贤,如果一个领导者对任何外人都不信任,总是任人唯亲,那么这个企业必然不会走得长久。

在李嘉诚的企业中,他一贯秉承的是任人唯贤的原则。他经常说:“唯亲是用,必损事业。”任人唯亲,是中国传统家族式管理的习惯做法,这无疑是表示对外来员工不信任,必然会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20世纪80年代,有很多潮州老家的侄辈亲友向李嘉诚提出要到他的公司工作,结果都遭到李嘉诚的婉拒。在公司里,即使他的老乡和亲友,也没有得到他特别的照顾,所有员工都是靠实际能力获得评价和对待的。有能力,你就会得到重用和升职,没有能力,那么你就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要再想着擢升了。

李嘉诚曾说:“在我的两个儿子加入公司之前,我的公司并没有聘用亲属的先例。我认为,亲人并不一定就是工作上的亲信。假如有一个与你长期从事相同工作的人,在你与他工作过一段时期之后,如果你发现他的人生方向,包括对你的感情都是正确的,同时他会认真完成你交给他的每一项重要工作,那么你便可以将这个人看作自己在工作上的亲信。反之,假如有一个具有杰出能力的人,但是你却要派出更多的人每天来看守着他,这样怎么会将自己的企业做好呢?其实,企业就像一座大厦,而忠诚就是这座大厦的支柱,尤其是那些高级行政人员。在我的公司中,无论那些行政人员是什么国籍,只要他们对公司忠诚,有归属感,并且在工作上有所表现,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考验之后,定能够成为公司的核心人员。”

在李嘉诚组建的“智囊团”中,既有彰显出勃勃生机的年轻有为的年轻人,也有作风严谨、善于谋划分析的外国人,只要是人才,李嘉诚都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纳入旗下。李嘉诚曾说:“我做生意,不靠投机取巧,而靠自己的一帮有才能的人。”正因为李嘉诚唯才是举而不任人唯亲,才让他揽尽天下英才,同时又保持了团队的稳定与团结,赢得了广大股东和职员的信赖和支持,让长实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就这样,李嘉诚从一个打工仔成为知名的富豪,而他的企业,也从一个小厂成长为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

诸葛亮曾说过:“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其实,治理国家和治理企业相似之处很多。在人事任免问题上,作为领导者,一定要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千万不能任人唯亲,搞小圈子,否则必然会失去大多数,而一旦失去大多数,失败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亲信小人,弄得生灵涂炭,这时周武王起兵造反,一时间群雄呼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灭掉了商朝。等到天下太平的时候,周武王分封功臣,姜子牙和周公因为功劳最大,所以被分到最富饶的地方,在这两个地方形成了后来的齐国和鲁国。

临行前,两个人就如何治理国家展开深谈,周公对姜子牙说:“我会提拔有血缘关系的人来协助我治理国家,毕竟他们是我的宗亲,不会背叛我。”

姜子牙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说:“像你这样治理国家,所选择的人才范围必然缩小,很难找到栋梁之材,长此以往,对国家是不利的。”

周公于是问姜子牙,他又会怎样治理齐国,姜子牙说:“我必然不会任人唯亲,我将张榜挑选天下的人才,不管他们出身和地位如何,只要有才能,就会得到我的重用,有他们辅助,即使我百年之后,也不会为子孙后代担心。”

听了姜子牙的话,周公紧锁眉头,轻轻摇头说:“你这样选拔人才,或许会找到贤能人士,但是你的子孙后代不可能都像你一样有才能,如果哪一天君弱臣强,就会有被篡国的危险。”

就这样,姜子牙和周公都认为自己的治国理念是正确的,谁也没有说服谁。后来,齐国任人唯贤,许多有能力的人才都前来投奔,国力逐渐强盛,到春秋时,齐桓公便成为一代霸主,号令天下。而鲁国由于任人唯亲,很多有才能的人因为得不到重用纷纷出走他国,导致国力一天天衰弱,只能靠依附其他强国苟延残喘。

在现代社会成功的家族企业中,大多数家族成员都只占有股份,而并不在企业内部担任高层职务,高层管理人员多是外聘的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理智、更好地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团队建设时不能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就必然会严重危害企业的发展。

所以,能否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是检验企业管理者胸怀和智慧的重要标准。聪明的管理者可以把贤人变亲人,愚蠢的管理者则会把贤人变“闲人”、管理者想成为哪种类型的管理者,这就需要自己做出选择了。

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核心人物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个人能力比任何其他资产都更为重要。真正的人才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当然这片天地是靠自己闯出来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竞争,人力资本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

—李嘉诚

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身边必然会有一批在创业初期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元老重臣,但是如果这个企业想要继续发展壮大,光依靠老员工是不行的,必须要不断地引进新鲜血液,大胆起用年轻有为的人担任要职。李嘉诚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因此他虽然十分感激那些元老重臣在自己创业之初的帮助,但并不一味地依赖他们。在事业小成之后,李嘉诚决定开始起用新人,为企业输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嘉诚旗下企业的管理层基本上实现了新老交替,各部门负责人大都是30岁到40岁的少壮派。

在这些少壮派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霍建宁。霍建宁毕业于著名的香港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又赴美深造。1979年学成归来,被李嘉诚招至旗下,出任长实会计主任。在工作期间,霍建宁仍然没有放弃学业,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考取了英联邦澳洲的特许会计师资格证。

对于霍建宁的才学,李嘉诚是非常赞赏的,1987年就提升他为董事、副总经理。当时的霍建宁才35岁,如此年轻就担任香港最大集团的要职,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同类推荐
  • 杨仁山传

    杨仁山传

    《杨仁山传》记述了晚清著名佛学家杨仁山的一生。杨仁山生长在一个进士家庭,在战争中度过青春岁月,战后跟随曾国藩参与南京城的修复建设,壮年随曾纪泽、刘芝田两度出使英法,回国后辞官不受而投身中国佛教复兴事业,一生融刻经、弘法、取经、教学、研究于一体,培养了谭嗣同、桂伯华、梅光羲、李证罡、欧阳渐等一大批门下弟子。该书揭示了杨仁山投身佛学的心路历程,阐述了杨仁山为佛教复兴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贡献,同时也展现了杨仁山从出生到去世75年中晚清风云变幻历史的一个侧面,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场景和细节。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书立方4-刘邦草根皇帝

    书立方4-刘邦草根皇帝

    他出身草莽,生性喜欢酒和女人。但性情放浪的他却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力挫群雄,成为九五之尊——大汉的开国皇帝。他就是刘邦,中国历史上一个传奇。
  • 远牧昆仑:盛彤笙院士纪实

    远牧昆仑:盛彤笙院士纪实

    本书记述了盛彤笙院士的生平事迹。内容涉及家世渊源、求学之路、执教生涯、建业西北、广揽英才、筚路蓝缕、教育大家、鼎盛时光、科学巨子、落难之后、战略构想、晚年岁月等。
  •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本书是在台湾和台湾问题日益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焦点的时刻出版的一部有关蒋介石、宋美龄及其他台湾高层人物在内的传记作品。作者在广泛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详细记述了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及台湾“第一家庭”生活、工作、娱乐的实情,介绍了其后辈目前各自的境遇;书中也记录了台湾高层政治斗争和权力更迭的内幕,介绍了蒋介石和蒋介石之后的台湾和台湾问题。本书自1999年8月出版以来,受到各界好评。根据各方要求,我们对书稿进行了部分修改和增加,以使其更加完善。
热门推荐
  • 世间美好的事情,是爱有回应

    世间美好的事情,是爱有回应

    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诗歌选集,作者选取了二百多首中国二十世纪以来的新诗,带领读者走进一个玫瑰色的梦境,体会如画风景、隽永哲思、蓬勃的梦和纯真的情。选取的诗歌,以爱情为主题,呈现蓬勃生机的爱的追求。有的野性豪迈,有的含羞柔情,有的真挚温暖,有的苍凉感人。但共同的是,它们都充满爱,充满年轻的激情,字里行间充斥着幸福的呼唤和欢乐的想象。民国时期著名文人如徐志摩、朱自清、沈从文、朱生豪、郭沫若、林徽因、胡适、汪静之、卞之琳、臧克家、闻一多、艾青、郁达夫、胡也频、戴望舒等的诗歌作品均有收录。
  • 明日故事

    明日故事

    起风了,千纸鹤起飞了。那些梦啊,实现了吗?
  • 淮安知我意

    淮安知我意

    第一次见到乔淮,林跃希惊鸿一瞥,从此沦陷。第二次见到乔淮,对方是她的同班同学,于是,林跃希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向对方告白了。乔淮:“对不起,我目前没有谈恋爱的打算,况且我是不可能喜欢上你的。”林跃希却不放弃,开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撩男神之路。事实证明,没有追不到的男神,只有不努力的舔狗。在林跃希的软磨硬泡下,乔淮终于成了她的男朋友。。别问,问就是真香。初见时,惊鸿一瞥是你,重逢时,一眼沦陷是你。短篇,7w字左右,1v1,甜宠。高冷闷骚学霸&作天作地小作精
  • 晚唐盛歌

    晚唐盛歌

    功名利禄皆浮云,只为继承老师遗愿,恢复心中大唐盛世的梦想。。
  • Nona Vincent

    Nona Vinc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饿狼BOSS,别过来!

    饿狼BOSS,别过来!

    一次意外,她睡了高冷男神大boss,从此被他日夜纠缠。终于,她怒,“为什么总缠着我?”他笑,“因为睡了还想睡。”不久,她慌,“有人说,我靠睡你上位,怎么办?”他仍笑,“我可以陪你领本结婚证,让你正大光明地睡。”所有人都说,向暖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这辈子才嫁了高冷男神大boss,只有向暖自己清楚,大boss白天有精力,夜晚有体力,是只怎么都喂不饱的饿狼!
  • 淘妃嫁到:王爷手下留情

    淘妃嫁到:王爷手下留情

    穿到荒山野岭穷困潦倒?她忍。政变打仗颠沛流离?她再忍。好不容易遇上个美男,弯的?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面对这种暴殄天物丧尽天良的行为,她决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要时候亲自上阵以身试教解救美男于基世界的水深火热之中。美男闻言,乖乖躺下,一脸娇羞:“来吧,不要怜惜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狐蛊

    妖狐蛊

    从小到大宠自己的哥哥,在一次出行后,一回到家族却灭了全门,唯留她一人。“哥哥,为什么?""我不是你的哥哥了,你不配。"那所谓的哥哥将她逐出了家门,让她独自背负着沉重的仇恨。她身为狐妖,拥有魅惑的容貌,她靠着这副皮囊魅惑了一个有一个有权有势有貌的富家子弟,但她拥有两个自己,一个与男人们谈笑风生,一个在心里冷冷的看着这一切。她恨那个人,她要杀了他。她恨他。“我是狐妖。”“我没有心。”“我不要哭。”“我要变强。”
  • 密林镇魔女

    密林镇魔女

    高考前夕,伊家隔壁搬来了一个年轻人,他成为了小镇姑娘伊若的同班同学。谁也没有料到这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伊若之后的人生。那之后,伊若身边频频发生奇怪的事情。她隐约感觉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果不其然,高考结束后,小镇发生了命案,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多年前,小镇上有一起命案——死者是伊若的亲生母亲。人们都以为,伊若或许就是凶手的下一个目标。
  • 都市之至尊狂神

    都市之至尊狂神

    一代狂神,嚣张崛起,逆着死,顺着昌!这一生,我狂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