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10500000024

第24章 犯罪类型划分与犯罪形态(2)

由于犯罪分类的学者在犯罪原因与属性方面的观点的分歧,或出于学者研究的需要,有些学者仅从犯罪乃个体自然行为的角度划分犯罪类型(如龙勃罗梭对犯罪人的分类),有些学者仅从犯罪乃个体社会行为的角度来进行犯罪分类,有些学者则从犯罪乃社会现象的角度划分犯罪。笔者认为,概述而言,对犯罪类型的划分应当遵循有助于探究犯罪原因的目标性原则,这是以研究犯罪原因为核心内容的犯罪学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只要是对探究犯罪原因有较大裨益的犯罪分类方法,就应当认为这种分类标准及由此而形成的犯罪类型是具有犯罪学的学科意义的。在某一划分标准下,则同一类型的犯罪具有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犯罪原因,不同类型的犯罪之间在犯罪原因上存在较为显着的差别,否则,这种对犯罪类型的划分方法就丧失了犯罪学的学科意义。从一定程度上说,多元的犯罪分类标准对于犯罪学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促成了犯罪现象和犯罪原因研究的多维度视角,有利于更全面、更有效地解析犯罪现象和探究犯罪原因。综观各种对犯罪类型的界定方法,它们大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该原则,只是在为达到有助于探究犯罪原因的目标的远近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然而,对犯罪的原因与属性的已有研究揭示了犯罪主要是一种社会现象,与之相适应,犯罪学的犯罪分类研究则应侧重于犯罪的社会现象视角进行。

第二节 犯罪形态及其发展变化

一、犯罪形态

1.刑法学中的犯罪形态

犯罪形态应当如何定义?我国刑法学界的犯罪形态理论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1985年我国刑法学界将“故意犯罪的阶段”的提法改为“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这是我国刑法理论界第一次正式使用犯罪形态的概念。同时,这也是我国犯罪形态理论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犯罪形态局限在“故意犯罪过程中”,还是一个范围十分狭窄的概念。这表明,当时的刑法学界认为只有在“故意犯罪过程中”才产生犯罪形态问题。

第二阶段:犯罪形态作为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罪数的总称。虽然我国刑法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对共同犯罪和罪数问题进行研究,但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并未提升到犯罪形态的层次,而是单独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在我国刑法学体系中,一般都把罪数问题放在刑法论的“数罪并罚”中加以研究。近年来,有些学者把罪数问题作为犯罪形态专门加以研究,这就使我国目前的刑法学体系更趋完善、合理。共同犯罪和罪数问题进入犯罪形态的研究视野,使得犯罪形态的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有了新的飞跃,从而从单薄趋于丰满。

第三阶段:犯罪形态的一般概念的形成。随着刑法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刑法学界对犯罪形态的理解和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姜伟所着《犯罪形态通论》是这一阶段的标志性学术成果之一。该专着通过对犯罪形态的特征的揭示,以及对犯罪形态与犯罪概念、犯罪构成的关系的阐释,提出“犯罪形态在刑法理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与犯罪概念、犯罪构成并称为犯罪论的三大问题”,从而完成了对犯罪形态在刑法学犯罪论中的科学定位。此外,学者吴振兴等也对犯罪形态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们同样肯定了犯罪形态研究的重要性,但对姜伟教授的主张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他的观点过于宽泛,因为若将犯罪形态与犯罪完全等同,犯罪形态这一范畴也就没有任何特性,还不如直接采用“犯罪”。根据刑法学定罪量刑的基本任务,吴振兴等人主张犯罪形态应与定罪量刑相关,必须以犯罪构成为中心,犯罪形态是与定罪量刑有关的犯罪构成特定特征的类型化,它既不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个罪,也不是类罪;而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具有特定共性的犯罪进行相应分类形成的形态。

2.犯罪学中的犯罪形态

在犯罪学视野里,从微观层面看,犯罪是一种个体的反对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这时我们称犯罪为个体犯罪行为;从宏观层面看,犯罪则是一种严重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的社会现象——这时我们称犯罪为社会犯罪现象或犯罪现象。

犯罪现象在本质上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正常的管理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的行为。从现实情况来看,犯罪所危害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主要包括政权统治秩序、社会管理秩序、社会生活秩序、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公共安全关系、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关系、市场主体财产关系、国防利益关系和国家廉洁制度等社会关系。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形态”,即“事物的状态或表现形式”。英文为configration,意为构造、结构、配置、外形等。因此从字面上理解,“犯罪形态”

便是指犯罪现象这一特定事物的状态或表现形式或其外形。具体地讲,它是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一个社会中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类型、犯罪手段和方法等各方面的基本状态或基本表现形式。犯罪形态在一定时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犯罪类型自身间的比较以及某类型犯罪之犯罪人的年龄分布、犯罪人的组织状况、犯罪地域分布、犯罪手段使用状况等。刑法理论中存在犯罪形态的概念,主要指犯罪的故意、过失形态和犯罪的既遂、未遂、中止形态。在犯罪学中提出犯罪形态的概念,显然应与刑法中的不同,因为概念、范畴应为学科建设服务,而这两门学科的目标与任务存在明显的差异。刑法中的犯罪形态的划分和界定是为确定犯罪主体的主观过错以及犯罪行为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服务的,从而为定罪量刑提供依据。犯罪学中的犯罪形态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揭示犯罪现象,研究犯罪原因,寻求有效的犯罪预防对策服务的。

与犯罪的性质相对应,犯罪形态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划分。从个体行为层面上看,犯罪形态是指个体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即个体犯罪形态,如该个体的年龄、智力、学历、职业以及犯罪实施的手段与方法、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等方面状况。从社会现象层面上看,犯罪形态即社会犯罪现象的状态,简称为社会犯罪形态。社会犯罪现象的形态由整个社会的个体犯罪行为的形态聚合而成,个体犯罪形态是目前社会犯罪形态的组成部分。社会犯罪形态关注社会整体的犯罪现象,反映出超越于个体犯罪行为的形态的整体性,其视界远非个体犯罪行为的形态所具有。其形态主要表现为社会犯罪数量、犯罪率、犯罪类型结构、犯罪人的年龄分布、犯罪时空分布、组织状况、犯罪实施手段等。基于犯罪学的学科目标,更多关注的是社会犯罪形态以及各种犯罪类型的变化形态。当然在研究社会犯罪形态时,不可避免地要以个体犯罪行为的形态为分析基础,可以说,对个体犯罪行为的形态的分析仅是研究社会犯罪形态的一个中介、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对犯罪形态的研究,使犯罪的结构、手段、对象等状况明了,能为制定犯罪预防对策指明犯罪防控的方向和重点。在发掘出形成犯罪形态的深层原因之后,我们就能以之为基础提出针对该犯罪形态的具体调控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可见,犯罪形态的研究作为犯罪现象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对于揭示犯罪现象、制定犯罪预防策略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3.犯罪类型与犯罪形态

如前所述,我们对犯罪及其分类作了必要的分析。犯罪学中的犯罪分类与刑法学中的犯罪分类有所不同,这与其自身的学科性质有关。

因为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兼跨刑法学与社会学两个领域,是个相对独立的范畴,其犯罪概念并不与社会学中一般的越轨行为相混淆,又不仅限于刑法学中因犯罪构成要件的完备而成立的犯罪。犯罪学所界定的犯罪含义要比刑法学意义上的宽泛得多。犯罪学研究的目的是描述犯罪状况、研究犯罪原因关系,进而提出预防措施,而要达到这种目的,必须在对广泛的犯罪现象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犯罪形态的划分和研究。

刑法学的犯罪分类标准的划分和界定主要是从定罪量刑的需要出发的,而犯罪学则是以犯罪现象、原因、对犯罪进行预防的社会控制政策以及影响犯罪现象的解决方法的因素为其研究对象。因此在犯罪学中,犯罪分类应有利于我们揭示犯罪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的多样性并有利于预防犯罪。所以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根据犯罪行为特征、行为对象特征、行为人特征、行为人动机特征等来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如前所述,那种以犯罪行为的性质为划分依据的分类方法在犯罪学研究中被普遍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统计各种犯罪现象,阐明各类犯罪的特征。但由于同一犯罪可能具有多种特征,所以我们在使用不同的标准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时,必然会出现同一犯罪可能归入不同类型的情况。如在前述刑法学和犯罪学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下,伤害罪在第一种分类标准下是属于侵犯公民生命的犯罪行为,而在第二种分类标准下则属于暴力犯。事实上,每一种犯罪行为均具有多种特征,我们在进行分类时,只能依据某一分类标准统一划分,因此任何一种犯罪类型都是若干具有相同特性的犯罪行为个体的集合。而这些犯罪行为个体之间又有不同的表征,使之相互区别,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社会发展,不但会产生新的犯罪类型(如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而且同一犯罪的类型也会发生相应表现形式的变化,即在同一犯罪类型里发生犯罪形态的变迁。

例如同是恐怖主义犯罪,形态可能有所不同,其犯罪主体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犯罪集团;手段可以不同,如人体炸弹、汽车炸弹等;其所侵害的对象可以不同(可以是重要人物、流动人口或某个重要的场所、建筑物等);危害程度也不一样(如有的伤亡轻微,有的则十分严重,像2004年9月初发生在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学校的人质案件共造成包括172名儿童在内的331人死亡,其中26人经抢救无效死在医院,还有76具尸体尚难以得到确认)。犯罪现象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相联系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里,犯罪现象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即便是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里,由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以及经济文化的差异性,也会影响犯罪现象的产生、发展以及预防。随着社会各个方面逐渐向高级化和复杂化阶段发展,社会现象日益呈现出复杂多变的趋势,犯罪现象作为社会现象的成员也不断出现应接不暇的犯罪行为和犯罪手段,新的犯罪形态有时会让研究者们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将这些新兴的犯罪现象归于何类,预防这些犯罪就更成为难题。根据这些新情况,对犯罪形态的研究目的是在原有的犯罪类型的框架基础不变的情况下,将新兴的犯罪行为按照原有犯罪类型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使具有同样特征的犯罪同归于一种犯罪类型之下,以有利于对此类犯罪的发展变化进行整体的研究和分析。

而对同一犯罪类型下的各种形态各异的犯罪行为在历史上的产生或是逐渐的消亡过程进行研究,则有利于研究社会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个人从而产生犯罪现象以及随着社会文化结构(由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组成)的变化所引起的犯罪趋势和犯罪规律的变化情况。

对于犯罪形态究竟如何进行界定,学术界并未达成一致认识。大多数学者是从刑法学的角度出发,因此现在人们所说的犯罪形态一般是指在刑法学中的犯罪形态。有的认为,犯罪形态所反映的是犯罪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行为状态,即将犯罪形态等同于犯罪停止形态。有的认为,犯罪形态就是犯罪的同义语,在某种意义上犯罪形态就是某一种犯罪的状态。还有的认为,任何犯罪现象都呈现为一定的犯罪形态,犯罪形态实际上就是犯罪构成要件的具体表现形式。或认为犯罪形态是指行为成为犯罪之后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犯罪主体与犯罪客体双向作用过程中动态的统一。以上学者的论述均将犯罪形态理解为犯罪的不同表现形式。体现在刑事立法上有犯罪的预备、既遂、未遂和中止,共同犯罪的主犯、从犯、胁从犯及教唆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累犯以及危害较大或情节较重的犯罪等。这些是刑法中具体形态的犯罪在其行为已构成犯罪前提下的不同表现形式。

若以暴力犯罪为例,暴力犯罪本身非刑法学可界定或是用刑法学的理论可解释,而暴力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形态(不是新的犯罪类型,而是表现出的状态或表现形式不同,但却同属于暴力犯罪这一类型)。因而,在犯罪学中研究犯罪形态的含义对于我们如何认识这些新出现的暴力犯罪表现形式以及研究暴力犯罪的发展趋势并对犯罪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对犯罪形态的含义进行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犯罪形态既不同于刑法学中的犯罪类型,也不同于刑法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中的“特殊形态”如惯犯等,而是一种使现代类型犯罪的犯罪范围从传统的“犯罪化”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趣味心理学

    每天读点趣味心理学

    本书精选125个趣味心理学话题,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复杂难测的人心,层层揭秘不可思议的日常现象。
  • 男人女人心理咨询

    男人女人心理咨询

    魅力是不可抗拒的。有魅力的女人宛如芝兰,身旁的人莫不沉醉于其阵阵幽香之中。对于男人来说,生活处处都是竞技场。虽然人人都在苦苦拼捕,但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男人毕竟只占少数。竞争也许是残酷的,但对社会来说去是绝对必需的。只有在残酷的竞争面前,最杰出的人才会脱颖而出。“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竞争使优秀男人更为优秀。本书作为指导男人女人生活与事业的实用读本,不仅拥有最新的知识、最新的观点、最新的思路,而且为男人女人创造性地设计出了开发自身能量的指导方案。
  • 探梦手记1:揭开我们梦里那些人生的真相

    探梦手记1:揭开我们梦里那些人生的真相

    梦境是一种真实。梦境的真实是基于我们潜意识层面的,是一种体验的真实,是一种内心世界的真实,存在于心灵世界,并且真正主宰着我们的生活。无法感知心灵世界的真实,我们就无法完整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人性,认识世界。
  • 经营人生的心理策略

    经营人生的心理策略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进行理性规划和管理,并用心去经营。如果你不懂得经营职场,你将为“怀才不遇”而苦恼;如果你不懂得经营亲情,你会为“代沟”而烦闷;如果你不懂得掌控自己的情绪,你的生活会为其所累……可见,幸福、美满的人生需要管理,需要经营。其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林林总总,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策略,许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而且你还会发现,曾经一度困扰着你的问题,此刻已是豁然开朗。
  •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

    知就是知觉,知识,知己,知心;知就是入德之门。知,便是明道悟道的最基本的作用。无知的,就如木头石块,与道无关。知虽重要,但并非表示心性道体无上妙法。知,不是道的本体。不是“能”只是“所”只是由一个能知而所生起的一个最初作用而已。
热门推荐
  • 谛焰圣域

    谛焰圣域

    黎源大陆自古以来,有着人,兽,魔三族,各族之间大小战争不断,兽族有着强壮的体格,力大无穷;人族的智慧无可比拟;魔族的狡诈,黑魔法诡异至极;而大海的深处,或许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种族……
  • 中国远征军(上)

    中国远征军(上)

    中国青年学生在二战期间,跨国征战,抗击日寇,以血肉之躯保卫战时中国国际运输线的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展现了中国远征军从出征、失败到大反攻的艰苦卓绝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中、美、英青年军人的战斗友谊和爱情生活,显现了二战中史迪威、孙立人、戴安澜、杜幸明等一大批中外将领的个性和风采。书中宏大的战争场面及中西方文化的冲突细节,还有对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集历史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炉,引人入胜,颇具收藏价值。
  • 神耀冥殇

    神耀冥殇

    天赤黄,地浩荡。我昂迎血雨腥风,脚踏荆刺大地。斩尽天下阻我之人!独闯源界万般强地。【荣耀之路,天神之殇】
  • 千叶宠物店

    千叶宠物店

    外表一个高中生,其实已经两千岁的千叶,离开了她一直生活的地方,在古枫小镇里,找了一个继承人:千小凡。还认识了除魔师幽静和季天云。她开始觉得,她的生活有点不一样了呢!
  • 快穿之男神碗里来

    快穿之男神碗里来

    女配有三大特征:颜值高,家世好,死的早。苏瑾就在开启人生新一个起点时,挂了。“宿主大人,游戏就要开始了。”哦不,这是个什么鬼。“宿主大人,我是生产于2103年的高科技产品,女配逆袭系统”。。。。苏瑾不得不穿越各各位面,攻略各各男主。冰山校草,黑面国师,邪魅教主,血腥伯爵,霸道总裁。。等你一一开启
  • 呆萌萝莉:校草的腹黑甜心

    呆萌萝莉:校草的腹黑甜心

    什么?!学院最帅的校草是个断袖?全校女生要哭死,夏潇潇却眼睛发亮,并且热情高涨的要帮校草大人找女朋友。“沈大人,你是要身材火辣型?甜美清纯型?还是波涛汹涌型?随你挑,保你满意”“…………”“沈大人,你再拒绝就单身一辈子吧!再不然就继续断袖,其实同性也是真爱”“…………”“沈大人,我交男朋友啦~终于要摆脱单身汪的状态了~”结果第二天一早,在众目睽睽之下,夏潇潇被校草大人强吻了。“你……你难道不是断袖吗……”校草大人轻笑一声“:傻丫头,前天我们在床上的事……不是足以说明一切了吗?”【宠文+爆笑,过程微虐,结局幸福,推荐完结文《圣夏学院的四大校花》】
  • 幸福最浓郁

    幸福最浓郁

    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温暖的洒下,将正在冥想的女孩笼罩在一片光晕中。杰仔放下手中整理的行李,用手臂将娜娜环住。“娜娜,既然舍不得,就留下吧,炅哥他们都在。”原本的蜜月因为他的工作突然提前而不得不结束,任何人都不会开心的。“哪有夫妻在蜜月还分开的?”转过身,将头深深埋在杰仔的胸口,“只是时间太短。”虽然决定和他回国,可娜娜的心里仍然堵得慌。“宝贝,等下次有空我们再来,就当补过蜜月。”她的心思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伸出手抚摸着她松软的头发。两人就这样抱着,静静地享受着他们的美好。
  • 浣梦记

    浣梦记

    修仙?是否真有仙道,不过是痴者一梦,梦里寻仙。无论有仙与否,这梦里的爱恨情仇,刀光剑影,真真假假却值得咀嚼、值得品味。异世孤儿,身世成迷,历艰难万险,得奇遇,修仙缘,终解开重重迷雾,得成仙道。
  • 一生初心

    一生初心

    这是一个关于守护和珍惜的故事。五年磨砺,楚心终于悟得生活真谛:懂得与珍惜;五年守护,陈翌生终得美人心,当然其中少不了“耍贱”与“小聪明”。总之,这是一个充满曲折但终得圆满的故事。生活中充满遗憾,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幸,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但是幸福往往就在身边。如果自己不懂珍惜,幸福就会像流沙般从自己手指缝里流走。生活贵在坚持,坚持就像闪闪的光辉终会照进人的内心。陈翌生的坚持与楚心的觉悟造就一段佳缘。自己的文采不好,曾一度想要放弃。所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虽文采欠佳,但终究表达出了自己心愿,就像陈翌生和楚心的名字:一生初心!“从我懂事起我就对你生出一心:要永远守护你。”“翌生,翌生,我一生都是你的医生,虽不耀眼,但是不可或缺。”“我最后悔的事就是在你最痛苦的时候,没能陪在你身边。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永远陪在你身边。你笑,我陪着你笑;你哭,我替你哭。”这就是陈翌生一生对楚心的初心!永不改变!
  • 军震撼心灵的爱情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军震撼心灵的爱情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本书精选了最优美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让青少年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梦想与憧憬,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绝望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让青少年在面对一切感到木然时,心中涌起无限的亮色;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