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99000000036

第36章 建设学校课程与教学资源(4)

(1)撰写研讨课程纲要。我们要求开学前一周,每位教师必须写出该学期所教模块的课程纲要,并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由教研组集中审核执行。通过这一活动,大家明白了本学期自己要教什么,怎么教,其他教师怎么教,最终形成共识,明确了模块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教学策略与学业评定。

(2)开发研讨学案。开学第一周,教研组讨论本学期的学案开发计划,将每一课时的学案具体落实到人,并规定至少应在学案使用的前一周做出初稿,交教研组集体讨论,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学习目标(表现标准)、学习策略、课后习题,根据讨论结果,做出第二稿并分发各位教师,若无意见即付印。学案使用后,教师汇总学生使用情况并提出修改意见,备课组收集修改意见,建立错题库,交教研组存档进入资源库,以供大家分享和日后研究利用。

(3)研讨课后反思材料。课堂观察与学案开发使用中的课例反思报告、教学故事、教后感,是教研组交流研讨的重要资源,通过反思的反思,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建设活动,我们力图使教师清清楚楚地教,学生明明白白地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保障。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吴江林)

二、教学资源建设活动的开展

分析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教学资源的形式,主要有支持教师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课堂实录、课堂视频、课件、积件、素材、信息等,以及支持学生学习活动的习题、试卷、读物、学习软件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学资源的呈现也是丰富多彩,更有利用网站将各种资源集成起来的各类主题网站。

概括来看,校本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活动就是:集体备课,形成支持教的资源;编拟作业,形成支持学的资源。然而,怎样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既支持教,又支持学的资源呢?余杭高级中学的“学案”与嘉兴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的“教学稿”是异曲同工的两项探索。

案例5.7“教学稿”的尝试与推广

(一)研究缘起

上学期,很多备课组围绕“精讲多练”,加强了集体备课。在学校的一次调研中,偶然地翻到了本校尹教师的一则“学案”,发现他把课本相关内容剪下,旁边注了针对课文提出的6个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发给学生。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由此想到:教材上的内容比较精炼,学生学习比较困难,尹教师在“用教材教”,即把教材内容设计成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这样做还可以将学生的认知过程完整地呈现、保留下来。同时他的教学实绩也一直居于前列。于是,我们在集体备课中引入学案,开始新一轮的研究。

(二)调研阶段:“教学稿”的收集、展示、宣传

我们收集了尹教师、初三科学、初二数学、高二数学的“教学稿”,以及东庐中学“教学稿”的编写要求、编写原则、编写过程和实例,汇编成册,下发给教师,让广大教师自己去讨论,自己去理解,然后组织教研组讨论。这次开放式的讨论,使我们大致了解了“教学稿”的基本框架,那就是以问题串为载体,把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巩固过程、扩展过程等完整地体现、保留下来,并且作为文本形式留在学生的手上,以利于学生的课后反思。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整理确定本校对“教学稿”应该包含的内容的要求。

(1)教材的重新设计。通过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解释性的阅读引领,能引领学生的思维,问题指向应该是教材的内涵;

(2)教师关注的是重难点的突破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3)教案中的教学目的、重难点等的表达改为“你应该学会什么?”“你对什么有疑问?”等直截了当的有助于学生思考的措辞;

(4)教学稿中应含有“精练”的习题和精选的课后作业;

(5)教学稿中应留有学生的疑惑部分;

(6)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教学稿中是否应该有预习的内容;等等。

(三)制定“教学稿”推进方案

从教学稿的交流会议及会后收取的反馈意见看,教学稿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关注,而且其价值基本得到了肯定,并有部分教师在尝试应用;有些教师已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有一些困惑和改进的思考。于是学校顺势推出了“教学稿推进方案”。

(四)尝试阶段

1.中层干部的交流

为使中层干部提高对此项研究的认识,同时也为该工作争取更多的支持,我们安排了与中层以上干部的沟通交流环节。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一是学生方面。由于“教学稿”改变了学生的听课习惯,从“听”到“动手做”、“用脑思考”,这些都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任务加重,这样的转变学生能否适应是个问题。

二是教师方面。由于“教学稿”可能会导致教师备课任务与心理压力的增大。特别是优秀教师长期以来已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他们会怎样思考和融合?薄弱教师可能会简单理解为“上课增加练习题和练习时间”。其实,平时教师们习惯的是“有教案无学案”,而现在强调的“学案”,要求教师的备课方向从“怎样教”,变为“怎样学”。备课思路的转变,对习惯于用“教案”的教师来说,需要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

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使我们以后工作的开展有了心理准备。

2.全体教师会议上的初步交流

在各学科组织尝试后,有成功有失败。于是我们安排了一次全体教师会议。下面是交流中的一些观点。

(1)有些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效果好,学生是有差异的,但其他学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时是不是需要“教学稿”了呢?

(2)课堂上有的学生匆忙、杂乱、无序地记笔记;有的却什么也不记,过后掌握了实质,但有可能不完整,这时是不是需要“教学稿”了呢?

教学稿是不是起到了有效的笔记、过程的重现的作用呢?

(3)动笔后的思考与口答有区别吗?从课堂的参与度上看,明显是“教学稿”占了上风。

(4)对优秀生来说,是思维的完善和补充;对后进生来说,则是思维的凭借和参考。

(5)教学稿怎样才能使学生完整保存下来,这时是不是需要“错题本”(重新设计)的补充?

(6)有人说,“教学稿”的实施保证了真正、有效的集体备课,这其实也是“教学稿”的内涵之一——集体备课的捆绑形式。

(7)英语教师提出了教学稿纯粹是应试教学,因为我校的英语向来提倡功能法和交际法相结合,它们是不是一个对立面?

(8)最棘手的问题是:教学稿到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具体设计教学稿应该写点什么?学生在课堂操作时什么时候填?

(9)“教学稿”显示、多媒体显示、黑板显示的区别在哪里?

(10)只是简单地把例题设计为“问题”(这是教师的主要设计方法),那么和以前的教案本质性区别在哪里?

……

(五)行动阶段

1.行动计划草案——运用“课例研究”方式研究改进“教学稿”

为使“教学稿”的编制和使用更有效(不求整体解决,只求一些具体的问题的改进),经过商讨,我们提出的行动思路是:对校内采用“教学稿”组织课堂教学较早的备课组或个人,根据自愿的原则,以他们现有的经验和成果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课例研究的方式,以改进课堂教学为目标进行研究,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经验(不是范本)。

要求教科室负责此项工作,组织部分教师共同研究。具体步骤是:

①学习“课例研究”的意义、流程和方法(教科室组织学习活动);②归纳整理校内教师对“教学稿”的思考(意见、建议、困惑、期望);③分组初定研究的视角(寻找具体的研究点);④分组制定“课例研究”计划;⑤开展“课例研究”。

2.继续开展公开课形式的研讨活动

此时最迫切的任务是,用怎样的方式推进“教学稿”的研究。我们对试点相对比较成熟的初中数学进行了课例研讨活动。让大家观摩研讨他们根据事先编写的教学稿进行的公开课,然后比较教师们的教学稿,结合课堂效果分析教学稿的编写方法与操作策略,提炼出实用有效的教学稿的框架及初步使用方法。

(六)回顾小结阶段

从推广教学稿一个阶段后,我们又策划了一次教研小结活动。请九位教师就以下三个主题阐述自己的思考与经验:①教学稿是什么?

(可用例子来说明) ②教学稿有什么作用和功能?③编写或使用教学稿的过程中的困惑与优点。然后在教师们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具体研讨,再行归纳与提炼。

经过讨论整理,我们形成以下认识:教学稿是以教与学的任务作为基本元素构成的认知地图。而这个任务特征表现为:结构化、适合认知规律、可操作、交给学生一张清晰的地图,让学生利用这张地图经历知识的形成、巩固等更有利于学习的过程。而这张地图可以详细也可以简略,并且也不一定是书面的。

在第一个主题“教学稿是什么”的讨论中,每位教师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用实例来辅证。有教师认为教学稿是载体,有认为是工具的,有认为是手段的,有认为是教学方法的……不同的看法是争论的前提,也是教研活动进入实质性的关键。尽管每位教师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是我们发现核心的内容或者说是中心思想没有改变,那就是按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稿是教学稿的灵魂,而教师们理解差异的视角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本学期开始,我们又进入了深化研究阶段,我们尝试着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教学稿的推广。

(嘉兴市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沈其豪 俞玉军)

案例点评

在一堂课中,怎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的要求?怎样给予学生必要的预习“支架”?怎样清楚呈现课堂学习活动的基本结构?怎样紧扣学习内容,借随堂作业落实学习效果?怎样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随堂笔记……从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出发,提供简便的支持,是教师的责任,是教师教学准备的关键,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教学资源。嘉兴21世纪外国语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提出这一想法,又通过多样化的深入细致工作,使想法转化为教师们的行动。是基层学校最需要的、基础性的校本教研形式之一。

案例5.8基于“课时锦囊”的校本教研模式

所谓“课时锦囊”是指以课时(或课)为单位,由一线教师自创与收集有关教案、案例、课件等,通过研讨交流并借助网络实现共享,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这是我校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自行开发建设的新课程教学资源库。

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这个课程资源库,为教学服务,如何通过“课时锦囊”的开发、建设、运用和改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效率,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显着成效的校本教研模式,是我校这两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重点。

(一)操作模式

(二)优势和作用

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课时锦囊”使用的底线是每位教师都能用,但用好、巧用乃至重组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却是对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的挑战。对“课时锦囊”使用的针对性、有效性的研究使教研工作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使教师们专题研讨的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更有方向。这种教研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大家探讨、交流与分享,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

促进教师有质量地反思。这种教研模式的运行,使教师的教学反思更有深度,更有针对性,使反思对教学实际更有帮助,并澄清了“反思就是冥思苦想”的误解,建立了“反思与行动密不可分”的新认识;澄清了“反思就是自己独立思考”的误解,建立了“反思离不开教师之间的合作”的新认识;澄清了“反思必须全方位思考”的误解,建立了“反思可以是小口切入、放大局部指向性思考”的新认识。这种与行动紧密联系、与同伴积极合作、舍大取小的有价值的反思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行动跟进,让教师觉得对教后反思与行动跟进的统一更可及可行。

积累充实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基于“课时锦囊”的教研活动,必将为学校积累许多校本教研案例和教学资源,许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可以在案例中得到引证。通过日积月累,学校可形成系统的“课堂教学常见问题集成”和“课堂教学常见问题解决的多媒体手段集成”

等成果。通过“课时锦囊”的教研模式的教学研究,促进了“课时锦囊”的动态管理,使“课时锦囊”更贴近富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实际,更贴近教师专业能力实际,更有利于形成教师的教学特色。

(三)问题和难点

教师整体素质制约该模式的有效运行。在此教研模式的运行中,许多教师过多地依赖引领者的作用,个性化反思不多,个性化的预期不强烈,个性化的行动不快捷,从而显得在教学实践中对“课时锦囊”的依赖性过大,也使“课时锦囊”的二次开发缓慢、低效。

“课时锦囊”使用的局限性也制约该模式的有效运行。“课时锦囊”只是提供了“教案、课件”等课堂教学要件,并不能涵盖课堂教学的全部,因此在此背景下展开的教学研究必然也存在局限性,从而必然也使研究结果对课堂教学实际指导普遍价值大打折扣。

(平阳县中心小学 池昌松)

在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充分的交流研讨,资源建设的质量与作用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把资源建设视作教师合作完成的静态成果,那么交流研讨活动,则是一个期待动态生成的教师合作过程。因此,两者常常彼此结合,成为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的重要方面。

同类推荐
  •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谈·自我保护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谈·自我保护

    某初中刚刚举行了一次如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讨论会。在这次讨论会上不仅看到了未成年人的理想,还肃清了他们思想上的一些不良的因素。他们认为学校应该组织一些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联系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把理论上升到实践的高度。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悦读MOOK(第五卷)

    悦读MOOK(第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为领导干部以及各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事文书写作与文书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让读者能轻松应付工作中的文书写作诸多难题,为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这是一部既有严格规范标准,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工具书,一本在手,书写公文无忧!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你真的是爱我吗

    王俊凯你真的是爱我吗

    因为她的好朋友,她遇见了他,他起初见到他,由于她和他初恋特别相像,导致他很愿意接近她,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女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爱上了他,可是并不是每一段感情都特别顺利,他们走散了………
  • 弑神君

    弑神君

    辱我家门,驱我处境。此仇不报,我非君子。完美世界,必有我席。断剑重铸之日,骑士归来之际。
  • 重生之相府嫡女风华绝代

    重生之相府嫡女风华绝代

    杀神帝国的首领白晓柒被未婚夫和闺蜜害死后,穿越到了古代相府嫡女身上,什么?八个哥哥?要抢着抱?皇上驾到?不见,滚滚滚
  • 踩破纯阳不朽

    踩破纯阳不朽

    浩瀚玄奇的仙侠世界,丹武纵横在王朝战场、神师在猎夺灵兽元神、真仙渡破天劫、天仙叱咤星河道场。至尊仙王追求长生大道、元始纯阳炼化星球、不朽者问鼎永生!一个全球虚拟游戏玩家,意外穿越而来,踩破规则!徐飞觉醒游戏天赋,再次踏上王者巅峰之路!!修炼等级划分:丹武、神师、真仙、天仙、仙王、元始纯阳、不朽永生......
  • 铁血奇侠传

    铁血奇侠传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说到底不过是那些充满野心的少数人的游戏而已,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将大多数无辜的百姓当做草芥任意玩弄!但是,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求名不求利,为了毫不相干的人挥洒热血!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Federal Procurement Ethics

    Federal Procurement Ethics

    A Comprehensive and Easy-to-Use Guide to the Federal Procurement Ethics Requirements! Revised to include recent changes in procurement ethics rules, such as the significant additions to the False Claims Act made by Congress in 2009, this book is a complete, all-in-one resource.
  • 从何而谈

    从何而谈

    一些小想法,结合平时喜欢一个人是的经历而写。
  • 倾尽三生缘

    倾尽三生缘

    她,是天魔女。他,是人间的王爷。她下凡落入他怀中,便恋了他三生。他说:“从你落入我怀中那天起,我的脑海就再没离开过你”;她说:“爱了你三次,偏偏还上瘾了”(短篇小说)
  • 咸鱼提督与他的镇守府

    咸鱼提督与他的镇守府

    欢迎来到咸鱼求生,我是幕云.格里尔斯,正如你所见我穿越了,现在我正处于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之上,我的任务便是在这座岛上生存下去以及重建我的镇守府。毒蛇毒虫、潜伏在暗中的狩猎者、寒冷、食物匮乏……这些都是阻碍我完成任务的敌人,但是最让人绝望的是我的手里没有任何工具一切都要靠我自己,呵这看起来是份十分艰巨的任务。不过还好,我有我的着舰娘相助。嘿这样看来,事情似乎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但是情况真的如此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