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3800000029

第29章 神宗朝的政治与煕、丰年间的改革(1)

治平三年(1066)十二月,英宗病重,“不能语,凡处分事皆笔于纸”。时皇子未立,朝野甚以为忧,在宰相韩琦多次奏请下,英宗同意立长子、颍王赵顼(1048-1085)为皇太子。次年正月,英宗去世,赵顼继位,是为神宗,改明年为煕宁元年(1068)。八月,葬英宗于巩县皇陵,陵名永厚陵。

韩琦乃北宋着名大臣,曾与范仲淹等人一起积极参与“庆历新政”,后来长期在地方为守臣。随着庆历年间所出现的党争逐渐淡化,仁宗嘉佑元年(1056)七月,韩琦再次被召回朝廷,出任工部尚书、三司使,次月,进拜枢密使。嘉佑三年六月,代文彦博为相。韩琦辅相三朝,立两天子,自英宗朝起,遂专国柄。由于他遇事敢作敢为,颇受一些人的猜忌。神宗既立,台谏屡次上疏攻琦,以为君弱臣强,不利社稷,要求将他罢免。韩琦遂称疾求去,治平四年九月,出任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判相州。此后,韩琦思想渐趋保守。煕宁八年(1075)六月病卒,谥忠献。

仁宗朝后期,参知政事欧阳修与韩琦协力辅政,这位曾经参与过“庆历新政”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秉性耿直,疾恶如仇,遇事不苟合,尤其因为在“濮议”中坚持反对英宗称其生父为“皇伯”的立场,既得罪了曹太后,也得罪了众多官员,所以反对派总是千方百计地搜寻他的“罪证”,“欲击去之”。神宗即位后,先由监察御史刘庠劾其上殿时“衰服下衣紫衣”,继则由御史中丞彭思永、殿中侍御史蒋之奇利用“许御史风闻言事”的特权,以捕风捉影的手法,劾欧阳修帷薄不谨。治平四年三月,彭思永等人虽以弹奏失实贬官,欧阳修也被罢去参知政事,以观文殿学士、刑部郎中知亳州。煕宁四年六月致仕,翌年八月病卒,谥文忠。

神宗刚即位时还只有二十岁,他年轻有为,血气方刚,在位十九年,力求实现富国强兵。在其前期,任用王安石为相,锐意改革,出现了煕宁年间的变法运动,史称“煕宁变法”。至其后期,变法虽停顿而不废,转而改革官制,史称“元丰改制”,并继续开展较大规模的拓边活动。改革和拓边虽然都取得了一些成效,也暴露了某些弊病,甚至遭到严重挫折。由于变法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使仁宗以来时断时续的党争在新形势下变得更加尖锐和激烈,并一直影响到整个北宋后期的政局。

第一节 王安石和“煕宁变法”

一、“煕宁变法”的历史背景

神宗即位后,摆在他面前的北宋国家是一副“积贫积弱”的烂摊子,“三冗”更加严重。以军队人数来说,英宗治平末年有禁、厢军约一百十六万二千人,从表面上看,比仁宗庆历三年(1043)的养兵数少了十万余,但那时候北宋正处于对西夏用兵的时期,辽朝又趁机恫吓,农民起义也不断发生,军队人数必然要大幅度增加。而治平年间(1064-1067),国内外都相对显得平静,军队人数却仍然居高不下,足见冗兵之严重。

官员人数,也是直线上升,仁宗皇佑年间(1049-1053)是二万余人,嘉佑八年(1063),据司马光奏称,当时官员已是“十倍于国初之时”,可是到英宗治平年间,又增加到二万四千人。

冗费的增加也丝毫没有停步,以郊费为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为六百万,皇佑年间为一千二百万,至治平又增加到一千三百万。至于四五年间,连续两次因治仁宗、英宗之丧,起山陵,行丧仪,赐群臣,消耗财物更是惊人。这些都给宋朝财政带来极为沉重的负担,据《宋史·食货下一》记载:治平二年,内外收入一亿一千六百十三万余,支出一亿二千三十四万余,非常支出一千一百五十二万余,年赤字达到一千五百七十二万余。早在嘉佑八年(1063),据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司马光奏称,“切以国家用度素窘,复遭大丧,累世所藏,几乎扫地。传闻外州军官库无钱之处,或借贷民钱,以供赏给,一朝取办,逼以捶楚”。到煕宁之初,北宋“积贫”的程度更是可想而知。

“庆历和议”签订以后,边境形势虽然有所稳定,但这并不反映北宋军事力量的加强,只是表明辽和西夏的统治者在权衡和战两者的利弊以后,暂时不想对宋用兵而已,因此,治平末年,“积弱”的局面可谓丝毫没有改变。

总之,“煕宁变法”的历史背景,与“庆历新政”时期几乎没有两样,只是它多少吸取了“庆历新政”失败的教训,并显得更加有进行改革的迫切性而已。

二、王安石及其变法思想

煕宁年间(1068-1077)的变法运动是北宋中后期的重大政治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政治改革之一,这次变法运动的最高领导人是宋神宗,但提倡者和具体执行者则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王安石,因此,后人又将它称为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1021-1086),抚州临川(江西抚州)人,字介甫,号半山,后来又封为荆国公,故人称王荆公。父亲王益,终官殿中丞、知韶州,是一个正八品朝官,属中下级官员,死时,王安石才十八岁。仁宗庆历二年(1042),二十二岁的王安石考取进士第四名,进入仕途。庆历七年,改知鄞县,他主持兴修水利,贷谷与民,出息还官,颇有政绩。后来又历官通判舒州、知常州、江东提刑。嘉佑三年(1058),入朝为度支判官,再迁知制诰。嘉佑八年八月,因母亲吴氏病故,辞官回江宁府(江苏南京)守丧,其间授徒讲学,后来拥护变法的龚原、陆佃、李定、蔡卞、李清臣等人都是王安石的学生,其中蔡卞还成了王安石之婿。在历史上,王安石具有多种身份:一是着名的思想家。他的学说,被人称为荆公新学,是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统治宋代思想界长达半个世纪以上,《三经新义》和《字说》是其代表作。二是文学家,他被后人公认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造诣很高,别树一帜,如《泊船瓜洲》诗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文字清新隽永、朴实自然,被人千古传唱。

但是,王安石最主要的身分,还是以一名政治改革家而广为人们所知。

作为一个政治改革家,他不仅具有坚定的信念,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首先,王安石视富贵如浮云,易退难进。他在庆历三年殿试时,本是第一名,因仁宗嫌恶试卷中有“孺子其朋”一句,被换成第四名,但他根本不当一回事。

在英宗朝,朝廷多次要他出来做官,都被他拒绝。熙宁三年(1070)冬天,王安石由参知政事拜相,官员纷纷上门祝贺,他借口尚未向皇帝谢恩,一律不见,而顾自在小阁中作诗,其中有一句诗云:“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也就是说,他尚未出任宰相,就已经作好了归隐的准备,后来他两次主动辞相,最后闲居金陵十年,忠实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其次,王安石的生活十分俭朴,无声色之好。丁母忧居家时,一次有人送来一信,“见一人席地坐,露头瘦损,愕以为老兵”。不料那人拿到信拆开就看,送信人为之大怒,以为老兵不当擅拆主人之信。有人告诉他,这位就是舍人(知制诰),送信人不禁连声称赞:“好舍人、好舍人!”又据《邵氏闻见录》卷一一载: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荆公见之曰:“何物女子?”

曰:“夫人令执事左右。”

安石曰:“汝谁氏?”

曰:“妾之夫为军大将,部米运失舟,家资尽没,犹不足,又卖妾以偿。”

公愀然曰:“夫人用钱几何得汝?”

曰:“九十万。”公呼其夫,令为夫妇如初,尽以钱赐之。

在宋代士大夫中,特别是身居执政以上的高官,哪一个不是妻妾成群?类似王安石的情况,据笔者所知,除了司马光及南宋时候大臣崔与之等少数人以外,可以说罕见其匹。复次,王安石学习非常勤奋,精神十分可嘉,史言他“性酷嗜书,虽寝食间,手不释卷,昼或宴居默坐,研究经旨”,对儒家学说的研究可谓孜孜不倦,心无旁骛,即使在接见客人时,也常因冥思苦索而走神,显得毫无笑容。他在知常州的某一日,与官员们一起参加宴会,有伶人演戏,他忽然大笑起来。大家感到奇怪,就重赏了那个伶人,以为他能使太守开颜。后来有人问王安石,那天为何发笑?王安石回答道:“畴日席上,偶思《咸》、《恒》二卦,豁悟微旨,自喜有得,故不觉发笑耳。”当然,王安石也并非完人,他最大的缺点是固执己见,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拗相公”的谑称。另外,他惯于以人划线,而不善于化解矛盾,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容易使自己陷于孤立,这就给后来的变法运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作为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的王安石,他很早就有改革法度、富国强兵、压抑兼并的思想。仁宗皇佑五年(1053),三十三岁的王安石在通判舒州时,作有《兼并》诗一首云: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咍。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才。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稍后,他在《发廪》诗中又云:先王有经制,颁赉上所行。后世不复古,贫穷主兼并。非民独如此,为国赖以成。筑台尊寡妇,入粟至公卿。我尝不忍此,愿见井地平。说明他后来所推行的一系列压抑兼并的变法措施很早就有所考虑,其出发点主要不是为了替国家掊克财富,而是要借政府的力量来摧残兼并,保障一般百姓的基本生活,以缓和社会矛盾。嘉佑五年(1060),他由江东提刑召还朝廷担任三司度支判官之时,已形成了系统的变法思想,这一年王安石向朝廷上了一篇奏疏,即有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因全文长达近万字,故又称《万言书》。

在这个奏疏中,他提出改变法度,培养人才,以及理财、改革科举等一系列主张,大略谓:国家财力日以困穷,在于不知法度,朝廷法令虽多而严,在于不知改变法度以合先王之政。要改变法度,却遇到人才不足的问题。人才需要陶冶,就是要“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其道而已”。教之之道在于广设学校,使士皆习有用之学;养之之道在于厚其俸禄而约之以礼,裁之以刑;取之之道在于审其德行,因才而用之;任之之道在于久于其任,讲实绩而不讲资序。

王安石本来就以文章高雅、淡泊名利为世所重,文彦博、欧阳修等人先后推荐他到朝中做官,都遭到他的婉拒。“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俾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上《万言书》后,其中的改革主张虽然没有为仁宗所采纳,但是他的声名却更加远播,正如司马光后来给王安石的信中所说,当时王安石独负天下盛名三十余年,才高学富,难进易退,人们都认为只要王安石执政,“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矣”。英宗虽多次召他入京为官,但王安石借口患病而不肯赴任。王安石素与前宰相王旦之婿、韩亿之子维相友善,神宗在藩邸时,韩维为记室友参军,每讲说见称,则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神宗由是很想见其人,即位后,因曾公亮之荐,王安石出知江宁府。治平四年(1067)九月,又擢为翰林学士。

煕宁元年(1068)四月,王安石应召赴京师,神宗问他:“方今治,当何先?”王安石说:“择术为始。”退而再上札子,回答神宗所问“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的原因,札子首先分析了北宋开国以来的形势,肯定了加强皇权的某些措施,指出“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所造成的恶果。认为:“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忧勤而国不强,赖非寇敌昌炽之时,复又无尧、汤水旱之变,故天下无事,过于百年。虽曰人事,亦天助也。”最后正告神宗:“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则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劝告神宗居安思危,利用时机,下定决心实行变法。

三、“煕宁变法”的内容

煕宁二年(1069)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从而揭开了由他领导的变法运动。应王安石奏请,宋廷建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制订和领导变法的机构,以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和王安石两人领其事,苏辙、程颢等皆为属官,并起用吕惠卿、章惇、曾布、李定、吕嘉问等年轻官员作为推行变法的骨干。煕宁三年初,判大名府韩琦认为:“条例司虽大臣所领,然止是定夺之所。今不关中书而径自行下,则是中书之外又有一中书也。”五月,遂罢归中书,改称中书条例司。十二月,王安石升任次相,当时虽然还有首相韩绛,但主要权力已在王安石手中,所以他直接领导了所有新法的制订、审议和颁布工作。

同类推荐
  • 神话之恋

    神话之恋

    穿越神话的爱恋,爱恋时空,携手千年不变的爱。
  • 三国之武耀山河

    三国之武耀山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争锋天下。这是一个英雄豪杰层出不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武将炼体魄,兵戈舞动,一击可开山断河;文臣修灵魂,谈笑间可呼风唤雨,魂游九天。来到这个与记忆中不一样的汉末三国,且看袁耀如何扫八方,定山河,掌天下权,卧美人膝。交流群:麒麟军(678246952)
  • 逍遥硕师

    逍遥硕师

    我的故事里,有平头百姓,也有乡绅贵族;有山野之村,也有繁华之都;有驰骋商场,也有纵横武林。我不做官,但却与官为伍;我不入教,但却与百家有着丝丝缕缕的牵连。……好吧,三言两语,无力解释。看官们且不妨看看去--
  • 昙花帝王

    昙花帝王

    一个毛泽东高度关注的历史人物,一个进入美国中学教材的中国人物。他从驿卒到帝王,然后又从帝王到高僧。他传奇的一生,既让人热血沸腾。又让人感叹唏嘘。他改变了历史,却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是英雄,他是盗贼。他不贪美色,却一生与美色相伴。他无意功名,功名却和他不离不弃。他的人生是个谜,他的结局是个谜。他是个短命的帝王,他是个长寿的高僧。他带我们走进波澜壮阔的画面,他带我们走进刀光剑影的历史。这就是昙花帝王——李自成。
  •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皇后,用智慧改写着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也改写着封建王朝的命运。如果说,《甄嬛传》是一个女人的一场精彩,那么,这里就是一堆女人的一堆精彩!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不了解皇后,也就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
热门推荐
  • 横行在万千时空

    横行在万千时空

    这是一个不死不灭的灵魂横行在诸天万界的故事。
  • 天魂之殇

    天魂之殇

    天魂大陆,魂者为尊南蛮,西沙,东海,北雪,异界,天界踏破千山万水只为寻求心中的梦境?
  • 夭年

    夭年

    少年清晰的眉目还在眼前,他像是哭了,原因我却忘了。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还能不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自己。可是时间让我忘了自己的名字。湛蓝天空下的小山上我们的互相许诺,时间让我们记忆更深。你好,我叫夭年。
  • 末世手链空间

    末世手链空间

    近年来地球天灾人祸频发,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人们不得不想尽办法来抵御,人们不知道的是,另一种更大的灾难,也在悄悄临近。李沫,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在末世意外获得手链空间,在末世中艰难生存...
  • 总裁的俏新娘

    总裁的俏新娘

    裴若琳,一个性格内向、高挑的女孩儿,拥有姣好的面容,其实那副厚厚的眼镜的下面是一双美丽、勾魂的眼眸,掩饰了她的妩媚,她的妖娆。宁凝,一个外表帅气的亿万总裁,冷酷惜情,内敛,是无数女孩儿的梦中情人。当两个闷葫芦爆发激情的时候,他们之间又将怎样展开爱情的追逐!
  • 生财又道

    生财又道

    这是一个小天兵与财神爷的故事,且看在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的天庭,小天兵与财神爷如何生财“又”道(到)
  • 精灵战士之保护精灵星球

    精灵战士之保护精灵星球

    几位英雄少年通过神兽的帮助成长,并帮助神兽打败大魔王塔拉,重返精灵星球
  • 快穿之这届女主不行

    快穿之这届女主不行

    慕筠是只绑定系统的妖开始了玩乐(划掉)做任务的旅程。不过这些男女主真的不行。
  • 苍兰巷

    苍兰巷

    「周更」苍兰巷,本意幸福,却满悲伤“这是你所剩余的时间。”难以置信的开头,豪无厘头的原因专门大远而来只是为了告知自己的死期?本应有的幸福被无情拆分仿佛被诅咒的厄运巷子里,有一个无数人知晓又无数人毫不知情的店——
  • 宠妻无度:高冷燕少,轻点撩

    宠妻无度:高冷燕少,轻点撩

    风华绝代,佳人回归!她从一个弃妇成为一个王牌杀手特工,她!是来复仇的!抛弃之痛,弑子之恨,她要一一讨回来!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个锲而不舍撵都撵不走的“大型蠢萌动物”是哪来的吗?四年不见,她那个高冷的前夫呢?(小虐怡情,大宠怡人,欢迎各位父老乡亲们前来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