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2100000082

第82章 人物专访类(9)

他强忍着几天前手臂和肋骨骨折的疼痛,反反复复与学生对话,耐心劝说他们保持冷静,维护大局,号召在场的党、团员站出来做好工作。经过艰苦的说服和教育,到次日凌晨学生情绪逐渐平静并陆续离去。通宵未眠的他一早又召集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善后处理事宜。事后,冷静下来的学生600多人联合签名,给张浚生发来一封公开信,表达了学生对学校处理意见的拥护和对学校爱护学生的感激之情,信的最后写道:“张书记,您永远是我们的好书记,我们永远是您的好学生。 ”看到这里,张浚生的眼里噙满了泪水。这眼泪,既是为广大学生的信任而感动,更为学生们的可爱和进步而高兴。

2000年8月11日第9条

汪生:煮酒做学问

本报记者徐澜

【院士名片】

汪槱生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电力电子技术专家。1928年生于杭州。1958年参加我国第一台双水内冷发电机的研究开发:1970年完成我国第一台并联谐振式晶闸管中频电源;1984年建立我国第一个电力电子技术博士点;1990年担任浙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浙江大学国家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

差点当了律师

1945年抗战胜利,浙大回杭后只有新成立的法学院在杭招生。

汪槱生下决心以同等学历报考浙大法学院。当时考试的题目是“徒法不足以治国、徒善不足以为政”论,他学习苏东坡写《刑赏忠厚之至论》的办法,参照历史,加以发挥,取前后汉对比,说明刘邦入秦,约法三章,以宽待民,废除秦时严刑酷法,因而得民心,得天下。而后汉末年诸葛亮入蜀,一洗刘璋滥施仁政、民性刁蔽的局面,蜀得以治。说明宽严之道在于适时应势,法律和道德不可偏废。这样一篇讲得头头是道、引经据典的文章得了高分,成了进浙大的敲门砖。

读了一年后,他才知道自己非学法政之才,就重新考入浙大电机系,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虽然教法律的老师替他可惜。但汪槱生不这么想:“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要是我现在真成了所谓的大律师,也是一位痛苦的律师。”

从汪先生的性格分析,他在工作中喜欢多出新花招、新尝试,有时是多吃苦头,而且还喜欢瞎想。尽管明知幻想离现实生活很远,便可能正因为这点禀赋,使他与律师一行失之交臂。

把酒吟诗话短长

瘦瘦长长的汪槱生长得像相声演员马三立,满嘴的“空洞”,门牙缺失大半,颇有几分冷幽默。爱人揭发说,他平时不锻炼、不抽烟、不爱出门,生活没啥规律。

但有两大爱好是屡教不改的。

一是喝酒。这从名字上就可看出上辈的传承。汪先生的父亲是个酒徒,给爱子起名字的这个“槱”,就是指酒炉架在木炭上微煮至飘香的意思。汪先生年轻时爱白酒,现在则抿一点黄酒。书房角落堆有好几只女儿红的纸板箱,兴致来时买几只大坛子黄酒放在床底下,搁上三五年,便成正宗“五年陈”。

喝点酒后,在微醺中幻想、说大头天话、做诗文是他的第二爱好。这时,老爱人是忠实的听众,尽管有些故事已经听过多遍了,她知道,这时老伴最高兴了,神经莫名地兴奋,便不忍打扰他,强迫自己再听一遍。譬如五月份浙大50年老同学开同学会,他一激动,就喝酒,就写词:《江城子》

当年风雨共寒窗,少年狂,最难忘。慈水钟山,学子共朝阳。记得西斋昏灯下,多少夜,断人肠。

死生师友两茫茫,天一方,总惆怅。回首人生,剩有发如霜。难得今朝聚首,西湖畔,诉衷肠。

这首词让老同学们再三玩味,复印后人手一份带回去留念。

胡说八道也有理

汪先生说,幻想虽然离开现实较远,但想起来还是津津有味,谁能说今天的幻想不是明天的现实呢?

他说故事的本事很好,以前读大学,因家贫给人当家庭教师,学生对他讲授的课认真又着急地听,一心想着老师快快上完课,开聊八大名着。汪先生解释说:“那时年轻,都是胡说。”

但有些也不见得就是胡说八道。我们常常从名人的传记中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新概念,开始是异想天开,最后居然实现了。

汪先生注意到火力发电是用煤、油、天然气等燃料经过燃烧变成热能再变成机械能、电能,其效率即使在大发电厂也只有40%左右,更不用说像火车头那种小型动力装置,将燃料的化学能燃烧转换成热能。他想,这种能量转换很可惜,而且环境污染严重,如果能将化学能通过其他手段直接变成电能该多好!

诸如此类的幻想也许是可笑的,但这种超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新想法,如能脚踏实地地运用于我们所从事的学科领域,有时却可能解决大问题。

家庭实验室

由于近年不是天天到校坐班,汪先生又不想耽误做实验,就在家中书房别出心裁地辟出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平日里,他就关在里面捣鼓仪器,不明白的人还以为他怎么对一堆废铜烂铁一往情深呢。

汪先生说,就像这个简陋的实验仪器,代表了我们这一代的执着和科研水平,科技的发展后劲要靠青年人,正所谓“万紫千红科技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但令我感慨的是高才生的流失,为此我还写过一首诗:“不知为谁作嫁妆,年年金线镇寒窗。西风不与娘亲便,送尽女儿更送郎。”我希望这个局面能在这几年有所改变。

汪先生坦然地说,现在我对过去的恩怨、荣辱已经不太在意了,姑妄言之,只求淡泊名利,多多发扬求是校风,教出一些争气的学生来。

2000年9月6日科教版

四十年的潜心探索——记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燃气发动机专家

夏来庆教授

沈云才

七八月份,是杭城最热的时节。在杭州公交一公司的停车场上,一辆刚熄火不久的后置式发动机大客车的引擎盖开着,一位头发有点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正蹲在发动机旁捣鼓些什么,滚烫的发动机使老人难以下手。一会儿工夫,满是汗水、油污和灰尘的老人从车上下来,对司机说:“再发动试试看。”

汽车发动了,老人左听听,右看看,并不时和司机交谈。这位老人就是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66岁的夏来庆教授。这天,他在公交液化气汽车上调试燃气动力提高装置。

80年代末,夏来庆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气体燃料发动机的研究。至1993年,他终于和研究生一起,通过反复试验和创新,解决了生物质可燃气的不正常燃烧问题,可燃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研究在实验室取得重大突破。也就是这一年,他和他的研究组获悉福州市的两个“菜篮子”工程要上沼气发电工程。夏教授带领他的研究组七赴福州,住在养猪场,用六个月时间完成了沼气发电交钥匙工程。

该工程各项指标先进,可靠运行至今,给农场带来了很大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1996年,国家能源部领导给夏教授出了个题目:不但要将全沼气发动机的排气温度降下来,而且要求1立方米沼气发两度电。该项目经省科委立项后,他和研究生们全身心投入了研究。由于气源在地处城郊的杭州灯塔养殖场,为了方便试验,夏教授将实验室搬到了养殖场。每天做5-6小时实验就得闻5-6小时的猪粪味。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过一千多小时的反复试验,这个科研项目达到了预定目标。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不但气缸内燃烧完全,排气阀与阀座的磨损也都在正常范围内,发动机经济性指标达标,而且耐久性与寿命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该成果的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

在固定式燃气发动机发电机组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后,1998年,夏教授主动向省长请缨,开始向可燃气体在变工况的车用发动机上应用和性能提高方面探索。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他们先后研制出“燃气动力提高装置”

和“两用燃料发动机点火提前角切换装置”,解决了汽油机燃用气体燃烧时的动力下降问题,使燃气时的动力接近或达到燃油时的水平。这两个装置的效果,得到一汽集团发动机厂的试验证实,并正在杭城的公交大客车和桑塔纳出租车上进行试验验证。

最近,夏教授又向车用柴油机混燃液化石油气的研究领域发起了进攻,并初步得到了可喜的成果:车用柴油机通过他们研制的燃料供给装置掺烧30%左右液化气后,碳烟的排放降低了65%,平均排气温度降低30℃。这一成果为城市公交车告别“黑龙”带来了希望。

夏教授从教43年来,从未停止过向科学高峰的探索与攀登。他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在一级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有30余篇。他还主编了4本、合编了2本大学教材,多项科研成果都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

2000年10月30日第10版

研究湍流的后起之秀——记流体力学专家林建忠教授

郭志平

湍流由于错综复杂,是流体力学研究中难度最大的科研方向之一。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院长林建忠教授,却毅然投身其中二十余个春秋。

林建忠对湍流的研究起兴于1978年。那年,他读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在生命的旋涡中》,我国着名力学专家周培源的生动事迹深深吸引了他。当年高考他以优秀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力学系,从此与湍流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他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工业流体力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林建忠与导师一起,参加了国家科委关于风机更新换代的研究,合作撰写了有关叶轮内射流——尾流结构与效率及性能特性关系的学术论文,编制了叶轮内正问题位流场的计算程序,参加了部分风机产品的开发,这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的一等奖。

研究湍流十年之际,林建忠考进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有幸成为力学大师周培源的关门弟子。周培源建立了准相似性理论。然而,在1988年以前,这个理论中的某些关联函数在国内外还很少被人知晓。林建忠遵照周培源的要求,对自由剪切流场脉动速度关联函数进行了测量,在国内首次得到三阶关联量和国际上首次得到四阶关联量,这不仅完善了周氏理论,也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控制湍流场奠定了基础。

林建忠的努力,博得了周培源和其他教师的高度赞赏。周培源想要挽留他在北大工作,但林建忠毕业后坚持回到浙大任教,并继续深入研究提高风机效率问题。1992年,他和课题组全体同仁一起,否定了国内外长期认为的风机磨损只由固体的冲蚀磨损造成的说法,提出了风机磨损的新思路。他负责研制的耐磨风机,涉及覆盖全国燃料消耗三分之一的工业锅炉、工业炉和工业窑炉三大系统。此类风机不仅性能提高,寿命也为原风机的2~5倍。

近年来,林建忠在晋升为浙大力学系主任的同时,又出任了杭工院院长。

如今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和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成为全省同时获得六项荣誉称号的第一人。

2001年3月9日第9版

孙优贤:快乐的大忙人

本报记者张亮

【院士名片】

孙优贤 工业自动化专家。生于1940年12月,浙江诸暨人。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浙江省委主委、浙江大学控制工程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是我国制浆造纸自动化工程技术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在现代控制工程技术领域取得过创造性重大研究成果。

“小生”六十整

“对!我就是!”电话里的孙优贤中气十足,让人想不到是一位年满60的长者。及至见了面,才知“声不虚传”:他一头黑发,动作敏捷,言谈直爽,握手的一瞬,让人感到“颇有膂力”。尽管戴着省领导、院士、教授这些闪光的光环,可却让人闻不到一丝官气和书生气。

对于自己的好身体,孙优贤十分自豪。出身于浙江诸暨农家的他,从小喜欢运动。在浙大念书时当过好几年的系体育部长,篮球、田径、游泳样样在行,留校任教后还保持过浙大教工十几年的跳远纪录。

不过,如今的他却很少有时间运动了。孙优贤说,他一周的安排是这样的:四天半在浙大的研究所里,两天半用来忙省人大和民盟的事,整整一个星期,从早到晚全排满。想来也是: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浙江省委主委、浙大控制工程科研院院长、求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这一长串职务,也真够他忙的。

精疲力竭的时候,孙优贤喜欢放一段越剧,一边听还一边唱,他最拿手的是徐派小生。出差时也不忘带上越剧磁带,一路走一路听,几百公里的长途,在宝玉黛玉的缠绵中如白驹过隙。

孙优贤的这个爱好出了名。在不少场合,都有人把他推出来,让他“来两句”,孙优贤倒是来者不拒,有一年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他还和茅威涛合作了一回。

生当做人杰

去年年底,牛群来杭拍院士。到了孙家,看到墙上挂着一个飞镖盘,便让孙优贤摆个投镖的姿势,可连飞了几镖,都没有命中靶心,孙优贤很不满意,趁牛群忙着换胶卷,悄悄走到靶前,将镖插在正中,把周围的人乐坏了。

同类推荐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辅导员手记

    辅导员手记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组编的《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丛书:辅导员手记》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辅导员工作和成长的真实记录;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辅导员工作和成长的思考体会;没有超凡的创造,有的只是辅导员工作和成长的创新经验。在这本书里,您将看到他们的无私付出和积极心态,触摸到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创新动力,体会到他们日常面临的各种挑战和令人称赞的智慧才华,感受到他们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正能量”,从而进一步准确把握当代北京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思想和心理状态,深刻理解他们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并油然而生崇高的敬意!
  • 发展观的变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观的变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本书就如何从发展观变革的角度来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问题做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构成、和谐世界构建等。
  • 你才神经

    你才神经

    这是一本颠覆你世界观的非常态人群心灵访谈书。书中收集了国内最离奇的非常态人群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22个经典案例。包括透视眼、多重人格犯罪、不眠人、潜意识训练、楔齿蜥眼、世界末日论、自我变性人、灵魂存在、智商转移、心脏移植与记忆跟随、阅读强迫症、四维空间的蚂蚁、人卵说、梦境控制、预测学等许多目前科学无法解答的行为和现象。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乾魂异迹

    乾魂异迹

    忘川秘事——今生篇:忆恋成殇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夭夭,为什么你眼里只有色呢”?“臭和尚,哼!”“哈哈,向阳!奴家真的好饿,就吃一只好不好”?“向阳要是有一天,我迷路了,回不了家,怎么,嗯···!”“夭夭,任你上天入地下,为君赶你到天涯”。“你为什么这么傻,我真的不认识你”。“夭夭,不管你认不认我,我都要你知道,这世上只有我可以吻你,我不许,你身上有别人的味道”。“向阳,真的要说么”?“嗯,温柔点”。“咳咳,本夭爱过你,是我做过最美好的事,若是就此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喂!又亲”。“嗯···既然来了,就不用走了。”
  • 乏味的橙子君

    乏味的橙子君

    有些人生来平凡,有些事乏味至极,人间处处是平淡,越长大便越体会人情淡薄,越是感叹无法事事尽如人意。日子要慢慢来过,喜欢的人也要慢慢去喜欢……
  • 魔仆

    魔仆

    他,逆转时空,他,历经磨难,九天十地无容身之地,他,一个天生注定不平凡的凡人。然,他言传世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边缘掌控者

    边缘掌控者

    当人们抛弃对众神的信仰探索宇宙的时候,却发现众神真的存在。本书讲述的是,一个重生之人在探索宇宙中,不知不觉成为大佬的故事。众神的棋局,文明的战争,为生存,更为野心!ps:魔幻世界和宇宙世界的结合,故事型小说,为更好的讲故事,主角升级速度会很快!新书《都市圣骑士的神圣物语》
  • 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重生八零之蜜婚俏佳人

    重生八零之蜜婚俏佳人

    后妈居然撕了她的通知书?重生前那些虐她害她的,重生后她一个都不会放过!不过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只不过做好本职工作救了一下人,就成了甩不掉的黏包了?居然还对她隐瞒身份?对外霸气无敌,到她这装什么温顺乖巧的小奶狗?!某男:.......
  • 我的王妃总是想杀我

    我的王妃总是想杀我

    她是无情杀手,他是冷酷王爷。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看似无所交集的二人终是相遇。他是她的任务。多次交锋均以失败告终,她也有完不成的任务?一次,她潜入他的房中,想一举结果了他,却不想被他紧紧圈进怀里。轻叹:“幻儿,我的妻,你终于回来了。你让本王等得好苦。”干涸的眼眶再度氤氲,她原以为此生不会有泪。他终是认出了她。她,无心吗?为何独独对他下不去手。他,无情吗?为何对她柔情似水,为她一等数年。他,有情?不,他绝情,冷眼看着她被毁容,为了别的女人,对她不屑一顾,甚至亲自扭断她的双手。可她才是他的妻啊。多年后,二人谈起旧事,问他可曾后悔。他答:“从未!”(过程是纠结,结局是喜,双洁!)
  • 三界主播

    三界主播

    我要做网红!我要做有钱人!这是我的梦想,但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有一天会成为三界带货主播。。。。。
  • 绝世狂妃:邪王独宠倾城妃

    绝世狂妃:邪王独宠倾城妃

    面对着这个冷面邪王,我们的冷血杀手该如何自处,是沦陷还是逃离,看他们谱写出绝世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