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2100000074

第74章 人物专访类(1)

1998年9月15日A4版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访新浙江大学筹建小组组长张浚生

本报记者田志伟

身在浙江大学求是园,话题还是从香港展开。谈起香港,谈起大公报,原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的张浚生都是充满感情。而我首先紧盯的是很多朋友都开心的“续缘”问题:浙大出,回浙大,出任新浙江大学筹建小组组长。

离开香港回到杭州

张浚生回忆说,真正有人开始提起要我参与四校合并的筹建工作是去年的十一月。当时我从杭州市委副书记的任上去香港工作已有十二年多。去年七月一日香港顺利地回归祖国,我也参与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我向组织上提出回到内地,这时候有人提出建议希望我参与四校合并组建新浙大的工作。当时,我有点犹豫,一方面感觉这项工作很重要,很有意义,另一方面感觉难度很大。当时我也没说不愿意接受,也没有很干脆地答应下来。对大学工作特别是四校合并可能遇到的困难,由于我曾任浙大党委副书记,心里是有数的。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张浚生四月二十七日离开香港,晚九点到达杭州,二十八日就开始工作,二十九日看了四所学校。

张浚生告诉记者:我曾在浙大工作多年,但这些年的变化也很大,其他三所学校以前去过,但印象也不太深了。我没有通知有关学校领导,“微服私访”,但在农大被两个学生认出来了,叫了一声“这不是张浚生嘛”。我便问他们如何认识我,他们说在电视中见过,也知道我来负责筹建工作。我还问他们“同学中对此事欢迎不欢迎”,他们说“欢迎”。我听了以后很高兴。

新世纪来临前,国务院决定将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战线上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意义重大而深远。

张浚生认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切实加快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四所规模相当而且都有较强基础的高校组建成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在前一阶段的高教改革中还尚未有过。这是中国百年现代高等教育对新世纪挑战的有力回应,是切实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重大步骤和具体体现。

四校合并,强强联合,组建新的浙江大学,这是一所真正有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张浚生提请记者注意,新浙江大学的学科覆盖到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学科的有机组合,交叉渗透,优势互补,加上好的管理和有效的投入,将更加有利于承担一批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对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项目,有利于出一批高层次,高水平成果,有利于把民族优秀文化和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结合,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张浚生满怀激情地引用古诗后说,新浙江大学应当有这样一种雄心,也就是在二十一世纪,可能还需要整整一代人的努力,把浙大办成一所世界闻名的一流大学。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的伟大时期,浙江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比较先进的地区,新浙大完全可以立足浙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创造一流。

要使四校融为一体

据介绍,今年四月三十日新浙江大学筹建大会召开以来,参加筹建工作者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亲切关怀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四校合并的批示精神,四个多月来做了大量的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四所学校师生员工人心稳定,思想逐步统一,教学科研秩序正常。筹建小组就新浙江大学学科设置、管理机构、校区名称、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资产财务、成立大会等作出若干决定。八月十二日,四校合并工作领导小组在北戴河召开会议,领导小组基本同意新浙大机构设置初步方案。整个筹建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八月十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北戴河接见四校合并工作领导小组和筹建小组全体成员,他在听取了新浙大筹建工作情况后作了重要讲话,对新浙大筹建工作顺利进行十分高兴,并给予充分肯定。

对记者“要使新浙大真正融为一体的关键在哪里”的提问,张浚生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使全体师生员工从一个高起点、高目标来看待合并。中央为何决定四校合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组成一所高层次,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到现在为止,国内还没有这样的大学。自一九五二年院系调整以来,清华、浙大、交大、天津大学等都是以工科为主,发展为理工结合,后来又组建了一些人文经管等学科。以前所谓的综合性大学,实质是以文理为主。现在也已合并了一些大学,但像浙大这么高层次的合并,还是第一家。

现在世界上真正高水平的一流大学,都是综合性大学。新浙大就是为了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看,就不会去计较细小的矛盾和利益,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

第二,在处理具体问题上一定要十分慎重。对于有把握的问题要坚决办,有些问题在探索过程中还没有看得很透,就要多等待一段时间,多听各种意见,反复商讨,最终作出决定。比如学科建设,我们也要请“德先生”、“赛先生”,即一要发扬民主,二要作出的结论是科学的。所以新浙大将十分慎重处理,切实做到科学、合理,富有前瞻性,使四校已有的学科专业相互依托,各展所长,并得到发展壮大。同时,学科的设置必须符合教育部最近下发的专业目录,成熟一个,调整一个,不急于求成。机构设置要有利于四校融合,有利于人、财、物和教学,科研的统一,合并后只有一个法人。考虑到四校地理位置分散的实际情况,新浙大还将实行校区管理(分玉泉、西溪、华家池、湖滨、之江五个校区)。校区管理将是长期的,但其功能不介入人、财、物、教学、科研这五个方面。

第三,从领导的角度来说,工作作风要好,为人处世要公正公平,要严守纪律,以身作则。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群众信任你,各项工作就好办。在这一点上,我们筹备组十分重视,从来不搞吃喝,统一吃盒饭。并且把我从香港带回的一瓶洋酒拿出来请客,从此以后,每次会议都吃盒饭。我的办公室安排在浙大,但筹建小组会议在四所学校轮着开。如果说能把这三点做好,则过一段时间还是能融合好的。

今天举行成立大会

据悉,本着隆重、节约、俭朴的原则,国家教育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共同举行新浙江大学成立大会,时间为九月十五日上午,地点在现浙江大学邵逸夫体育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及浙江省领导将出席大会并讲话。张浚生和潘云鹤正式出任新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浙江电视台将转播成立大会实况。

张浚生说,成立大会前后还将举行一系列相关活动,主要有:九月十五日,新浙大四校区分别同时举行校区揭牌仪式;省政府举行庆祝酒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新浙大师生作形势报告;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行学术报告会等。

张浚生最后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见端倪。新浙江大学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难得的历史时期,浙江大学的全体师生员工一定不辜负国家和人民寄予的厚望,同心同德,团结奋斗,把浙江大学办成一所高层次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大学,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1998年9月15日

把新的浙大办成世界一流大学——访新的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

本报记者马瑛瑛

新的浙江大学的成立,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对这所学校的发展,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非常关注。日前,记者采访了新的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

记者:为什么要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

张浚生:知识经济时代已开始展现在世人面前,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将主要表现为以经济竞争为核心的国力竞争,其本质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我们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创造的硅谷奇迹,英国剑桥大学科技园区形成的产业化优势中看到,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培养、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尤其在产学研结合、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新技术产业兴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因此,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与知识的不断创新,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四校合并,强强联合,组建新的浙江大学,这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新的浙江大学的学科覆盖到除军事以外的所有各个学科门类。学科的有机组合,交叉渗透,优势互补,加上好的管理和有效的投入,将更加有利于承担一批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对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项目,有利于出一批高层次、高水平成果,有利于把民族优秀文化和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结合,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如何把新的浙大办成世界一流大学?

张浚生:新的浙大应有这样一种雄心壮志。我认为,未来浙江大学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几个字。所谓综合型,就是学科门类齐全,办成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所谓研究型,就是要在搞好本科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尽量多承担科研任务,特别要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多承担高层次、新兴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并使这些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成为国家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高科技研究开发基地;所谓创新型,就是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承担责任,不仅完成一般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开发任务,而且能在引导全社会科技发展和思想文化进步中有所创造、有所建树,成为文化创新、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我们如果能在这三个“型”上下功夫,创一流,我们就能跻身世界先进学府之林。

记者:新的浙大地处浙江,如何为浙江省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张浚生:整个浙大的建设要为全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而她处在浙江省,首先就应当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服务。将来无论是培养人才方面,还是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以及接受科研任务等,首先要为浙江省服务。在筹建过程中,我们就提出成人教育主要为地方服务,已形成了的渠道不变,该做的还要做。

新的浙大将在各方面对浙江省产生辐射作用。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地处加州,它就把硅谷发展起来了,如果加州没有斯坦福大学,发展硅谷就很困难,甚至不可能。如果新的浙大通过艰苦创业,真正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就可以带动杭州市乃至整个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此,我满怀信心。

1998年9月15日

大学是知识经济的引擎——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访谈录

本报记者冯颖平

当一些人在争论“知识经济究竟离我们有多远”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的回答是:知识经济就在我们面前。从这个角度看,浙大对科教兴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不久前,潘云鹤在一个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大学是知识经济的引擎”的讲话,内中的思路颇得与会者好评。合并后的浙大正好对潘云鹤的观点作出了诠释: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要承担新的职责和功能,要从过去单纯培养人才进展到培养人才和知识创新相结合。

合并后的浙大,博士生学科培养点就有106个,在全国所有高校中名列第二,仅次于北大。这无疑得益于四校强强联合的优势。过去分开在四校的某些优势学科,现在交叉联合起来,就呈现出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比如被誉为21世纪前沿学科的生命科学,原浙大和原杭大在基础研究上有很强的力量,原医大和原农大在应用方面非常出色,四强联合,优势互补,就会出现一片新天地。再如食品与营养科学学科、信息技术领域等等,合并后的浙大都已形成具有国家级水平的学科优势。知识创新的关键正是要占领关键领域的制高点,在多个高技术领域形成新的优势。

潘云鹤告诉记者:“时代给中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中央决定四校合并是科技发展、培养人才的需要。中央还要求浙大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就使浙大在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了大显身手的难得机遇。”

作为一所名牌大学的校长,潘云鹤非常重视教学、科研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他认为大学的教育、科研一定要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结合。

浙大在学科调整时,也要以科教兴国、科教兴省为目标,确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机制。他提到:浙江的制药行业产值居全国第二,但目前制药行业里理工科和医科分离,制造药、分析药和使用药的学科之间不相往来,造成不少问题。合并后制药学科可以成为浙大的优势学科,为浙江、为中国的制药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浙大正在酝酿三个计划:4W 创新计划(人才创新计划、知识创新计划、技术创新计划、产品创新计划)、蒲公英计划、校网计划,以充分发挥大学在发展知识经济中的引擎作用,而其中最首要的还是人才创新。

同类推荐
  • 26岁必读书:无产者如何成为有产者

    26岁必读书:无产者如何成为有产者

    人在22岁时候了解一点人生道路和人生规划,对将来的人生方向有帮助。社会现实是一个金字塔,顶尖上只有少数人可以建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话固然鼓舞人心,却不能对所有人管用,因为人的能力可以被提升,却始终有高下之别。因此,如果22岁时读本书,你未必要选择本书中所讲的人生道路,却可以作为人生的一种备选方案。毕竟22岁还很年轻。不过,到了26岁,就必须对我们的人生有所考虑和选择了。而27岁~35岁之间,对人生竟有绝对性的影响。大器晚成始终是少数。因此,26岁前后,是人生道路的第一个分界线。你的决定不再由父母和家长决定,而完全靠自己做主。
  • 祝酒辞集锦

    祝酒辞集锦

    本书囊括了迎宾、生日、婚宴、节庆、乔迁、开业、庆功、聚会、送行、答谢等所有日常酒宴所能用到的祝酒辞。
  • 爱弥儿

    爱弥儿

    陶红亮编著的《爱弥儿--教育实施者的反思之道(白金版)》是世界教育经典书系之一,《爱弥儿--教育实施者的反思之道(白金版)》讲述了:《爱弥儿》是西方世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之后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理论名著。此书对后世的教育学说以及幼儿们的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许多教育思想和理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它的脉络和根系。例如,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一场关于幼儿教育革命的、近年来在国内较为盛行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亦发端于这本《爱弥儿》。
  •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不仅是学术大师,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的一生笔耕不辍,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散文、小品文、游记等,都蕴含了季羡林先生深厚的写作功力。本书收入了季羡林先生谈写作方面的文章,相信对广大读者提高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我的丧尸手记

    我的丧尸手记

    如果你是同类,那么十分欢迎来找我;如果你是人类,那么就把这当做是一本异想天开的小说吧。
  • 武行天书

    武行天书

    主角李柏因车祸身亡,太可惜了.......难道主角就这样命丧于这个可悲的社会了嘛,可恶,孤单一人的离开,真是让人可怜而又不愿相信,但..........要是能给我再来一次生命的话。李柏:啊啊啊啊!!!什么!?我.....我......我居然穿越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就这样,李柏展开了异界之旅.........他的命运与这个世界的运行交织在了一起..........
  • 洛克王国神宠战记之龙之子的冒险

    洛克王国神宠战记之龙之子的冒险

    洛克、可丽西亚、菲尔特、洛奇等人组成冒险先锋队,开辟出全新的冒险境界。黑暗势力不断袭来,面对各种神秘事件、精灵王唤醒、光暗抉择等重重考验,龙之子冒险小分队是否能净化所有的黑暗,再创洛克奇迹?面对着伙伴的危机,他们是选择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还是勇敢踏出那一步,伸手帮助,展现友谊的真谛?光明和黑暗之间的战争是否真的永无止境?经过重重的磨练,焕然一新的冒险小分队将正式展现出正义的神圣,创造宇宙中最纯洁最强大的力量——友情!
  • 散了,回忆淡了

    散了,回忆淡了

    散了,回忆淡了在最好的年纪我们相遇了!不定期更新呦!
  • 真仙之城

    真仙之城

    世上的城如天上的星,都知道有很多,却没有人能数的清。不知从何时开始,城内和城外成了两个世界,人们只能生活在城中,出城等于自寻死路。为探寻身世之谜,为报血海深仇,刘凝刻苦修炼,他能否成为一代真仙之城的霸主,一切都是未知数。
  • 洪魔:逆转

    洪魔:逆转

    这是一个被老人传说的世界:宇宙空隙,“时钟”。两位贵族学生在一次游玩中误入其中,发现了这个世界,但是他们发现自己回不去人类世界,为了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展开........
  • 读懂戴望舒

    读懂戴望舒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戴望舒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戴望舒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异世最强主播

    异世最强主播

    “啥?我打你了。”“打的就是你。”“不服?那很抱歉,我只能把你打服!”唉,今天又是无敌的一天。
  • 不良王妃之异世为凰

    不良王妃之异世为凰

    她二十一世纪某杀手组织的女皇,被亲姐姐陷害重生异世,从此拐神兽,泡美人,丹药什么的当糖吃,神器什么的练着玩,“什么?各路美男都跑来提亲?不见不见!什么?冥王?妖王?人皇?天帝都来了?!愣着干嘛?跑!!!!”某妖孽素手一挥笑的十分灿烂说:“卿卿,为夫带你隐居山林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可好?”“一生是多久?一世又是多久?要是今天你就挂了呢?”“······看来卿卿还是不长记性呀”说完某妖孽压倒某小女人·····
  • 只是路遥远

    只是路遥远

    一个人如果舍得让你伤心,就根本不会在乎你是否流泪。北风一圈卷过一圈像海水蔓延进鼻孔一样,刺激了神经,抽搐的样子像蜷缩着身子的老鼠,没有人会理睬!脆弱了,请赶紧收起脆弱的心,藏得严严实实的!不要在乎那些你根本不值得去在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