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2100000041

第41章 通讯类(11)

【编后】2000年新春之后,一批美国水果和肉类悄然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市场上。雄心勃勃的弗吉尼亚农夫代表团也飞抵中国,洽谈农畜产品交易额将达20多亿元。我国是农业大国,但高效、优质的家畜产品供给量却永远不足。随着中国进入WTO步伐的加快,国外农畜产品对我国农业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将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们应怎样来迎接挑战和机遇将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浙大全价饲料产业化成果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做的贡献,在入世后更加突显出来。

2000年10月11日第4版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新浙江大学的组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不仅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等学校,而且国家和教育部把它作为高考改革示范,它的成功与否因而令世人瞩目。如今两年过去了——院校合并之路 新浙大走得怎样

本报记者杨建平

9月15日,本是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对浙江大学的师生员工来说,由于在两年前的这一天,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浙江大学,这个普通的日子也就成了一个隆重的纪念日。虽然历时两年,但浙大人还清晰地记得两年前,教育部门对浙大的希望:“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面向21世纪在我国组建若干所规模大、层次高、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浙大人也在努力通过改革为创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探索一条成功的经验。

两年后的今天,能够向世人说的是:浙江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扎实的基础性工作使浙大从形合到神合

并校是为了什么?并校之初,浙江大学通过不同途径,在各种场合反复说明并校的意义和发展目标,以及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用15-20年时间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的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位,成为师生员工的共同信念和实现实质性融合的重要思想基础。

并校后不久,校方管理人员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首先确定了用1年左右时间抓好四项基础性工作。

组建机关部处和直属单位。根据机构精简、高效和干部合理分流的要求,组建了33个部处、13个直属单位和4个校区党工委、管委会,其中部分岗位实行了公平竞争上岗,各部门内部机构人员编制比原四校精简1/3左右。与此同时,学校陆续成立了各类相应的委员会和领导小组。现在这项工作已进入第二轮调整。

组建院系和研究所。按照学科调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的原则和院系组建边界清晰、有利于不同学科交叉渗透的要求,通过反复酝酿、广泛征求意见和多种方案的比较论证,组建了20个学院、70个系,并聘请了贺贤土、洪德元、沈家骢、李国杰、汪懋华、吴常信、陈宜张等7位院士和校内岑可法、董石麟、陈耀祖、曹楚南4位院士,查良镛、高尚全、王洛林、李农和严晓浪等5位知名学者、专家,以及4位原校系级领导中的专家担任院长。各学院相继制定了建设与发展规划,较快地进入了运行状态。学校组建了理工农医类研究所135个,人文类研究所48个。为了便于对外交流,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学校还按大学科分类,建立了社科、人文、理、工、信息、农、医等7个学部,并设立了学部一级的学术委员会。学校还先后组建了6个附属医院的领导班子,完成了学院院址的确定工作。

逐步统一和调整校内政策。按照既保持原四校政策的相对连续性,又有利于促进学校稳定和长远发展的要求,并充分考虑学校的经济承受能力,逐步统一和调整了财务管理、经济分配、经费开支、机关岗位津贴发放、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教职工退休、公费医疗、职称评聘、教师分流、人才聘用等政策,各类学生的管理也渐趋规范。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通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经反复修改,制定了《浙江大学中长期发展纲要》和《1998年-2002年浙江大学建设与发展规划——部分重点建设项目》、《1999年启动项目可行性报告》等。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办学的动力和活力之源

在对一些基础性工作加强和理顺的同时,新浙江大学乘合并的有利时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使办学的动力和活力大大增强。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学校在并校后第一次精简机构和机关人员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强化岗位意识、注重实绩、注重贡献、政策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基本思路,于去年10月制订了全校定编和考核办法。接着,又制订了岗位设置和人员聘任办法,以及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和聘任津贴发放办法。从学校实际出发,全校共设教学、科研岗位4500个,直属单位、党政管理、图书资料等岗位1500个。聘任工作于今年5月全面启动,进展顺利。目前,学院的聘任工作已陆续完成,调整后的机关职能部门减至25个,中层干部从100多人减至88人,精简率将达到25%左右,机关总人数由原来的843人减至550人以内。

为有效地解决管理链条过长的问题,较大幅度地增强学院的办学自主权,促进各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为地方服务方面跨出更大的步子,同时,也为学校领导班子集中精力进行宏观的、高层次的决策研究创造条件,最终形成有利于学校快速、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学校在机关机构调整和人员聘任的同时,认真开展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的调研,其方案将在广泛征求学院和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试行。

后勤社会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1999年1月,原四校后勤实现了实质性融合,组建了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公司。两年来,公司按照行业组合条块结合的原则,建立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新型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定并逐步理顺了甲乙方关系,形成了良好的监控、合作、互助机制,初步实现了从模拟企业化运作向企业的真实运作的跨越。后勤集团公司营业总收入大幅度增加,1999年接近2亿元。目前,公司的资产规模达5000万元,大大增强了参与社会竞争的实力。

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中发展自己

浙江大学作为国家重点研究型大学,在浙江省的高等教育事业和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等方面为浙江提供了科技、智力和人才支持,起到了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

近年来,学校培养的研究生大部分留在浙江省工作,其中医农科的90%、理工科的50%留在浙江省;每年从外省招收的优秀研究生中,毕业后有40%以上留在浙江省工作,成为浙江省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最重要的“人才泵”。

学校与杭州市政府、省邮电局合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1999年招生452人,2000年增至1500余人。学校已与宁波市签订协议,创办一所高质量、具有一流水平的本科院校,近期发展规模为在校生一万人。

四校合并后,学校不断加强以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1999年浙大对浙江省有关企业的技术开发或技术转让项目为575项,合同经费7275万元,分别比1998年增加60%和22%;2000年1月至8月合同690项,合同经费8604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113%和130%。研究成果也为浙江省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如学校的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在遥感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取得了很多成果,为浙江省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中,求得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如浙大中控公司的高技术产品SuPCON系列集散控制系统,在镇海电厂、巨化、龙山化工厂、杭钢、华东药厂等行业骨干企业推广应用中,为企业新增产值5.4亿元。浙大在推动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杭嘉湖绍区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占半壁江山,对科技需求非常迫切。浙江大学创建的杭嘉湖绍科技开发试验区,已有156所高校的2000多项科技成果在开发试验区开发,项目实施后,新增产值61亿元,创利税6亿元。在国家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已有24个高技术企业扎根落户。

新浙大两年: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良好开端

合并之初,许多教育界人士以及部分社会各界人士认为浙江大学被“稀释”了,原本大名鼎鼎的浙江大学变得徒有虚名了,“中国之最”仅仅是一件“皇帝的新衣”。然而事实是新浙江大学这颗明珠两年后更加夺目了。

——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为本科生实行宽、专、交的培养模式。学校承担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牵头项目29项、参与22项,承担“九五”攻关项目CAI(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6项,省部级重点教改项目61项,一般项目100余项,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999年浙大学生获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中的最高奖,成为亚洲地区首获此奖的代表队,2000年浙大6支参赛队均获一等奖,列全国高校之首。

——学校大力实施优质生源工程,本科生和研究生生源质量显着提高。

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激增,连续两年居全国高校之首。1999年和2000年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665人,年增幅分别达53%和30%,今年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数,分别为全国高校第一位和第二位,目前,在校研究生已达9862人。

在一、二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浙大分别入选4篇和7篇,列全国高校第三名和第二名。

——科研工作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1999年全校科研经费超5亿元,比1998年增加30%,列全国高校第二。1999年新上基础性项目432项,批准经费3330万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5项,批准经费2240万元,获青年科技基金28项,经费343万元,均列全国高校首位。今年上半年,科研经费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1999年,全校鉴定科技成果176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11项;国际水平的81项;国内首创和国内领先水平的61项;获奖成果236项,申请专利87项。2000年度国家科技奖初评揭晓,浙大5个项目评为二等奖,名列全国高校首位。

从一个百年走过来的浙大今后的路还很长。但从这两年的合并之路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浙江大学不会辜负国家的重托,将会在改革发展之路上走得更快。

2000年10月27日

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人才成长的好办法,还是新的“浮夸风”在浸染学术界博士生下乡挂职引出的议论

“博士生下乡挂职”利大还是弊大?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人才成长的好办法还是新的“浮夸风”在浸染学术界?近日,这成了浙江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1999年至今,浙江大学先后有12名博士生在全国率先下到浙江省建德农村挂职服务,当起了当地的乡、镇长助理或厂长助理。浙江大学还与建德市建立了“浙大博士生建德市科教兴农实践基地”。博士生此举,在浙江教育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产生了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

博士生下乡的得失不少博士生下乡,的确尝到了企业的甜头。浙江大学果树专业博士生祝庭耀在建德市航头镇当上镇长助理后,帮助航头镇完成了320国道两旁绿色果园的建设开发规划,引进了浙江大学张放教授承担的桃大棚无风险栽培研究项目,对航头镇5000亩绿色果园工程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另一名博士生和他的导师开发的一种酶制剂被绍兴的一家饲料厂看中,准备建设上千平方米的车间进行生产。

然而对于下乡的博士生来说,下基层所带来的并不只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喜悦。曾经有一名材料与化工学院的博士生,在绍兴一家纺织机械企业挂职任总经理助理。一年后,这家企业有了很大起色,他也被董事会推举为总经理。但是,这位博士生却受到导师的警告,告诉他再不集中精力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将无法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据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吕淼华介绍,到基层挂职服务所需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博士生做学问的时间。此外,博士生在基层帮助解决的问题往往层次不高,与导师布置的科研项目和论文要求不一致,甚至是两码事。一些下乡的博士生也承认,频繁的基层工作确实对他们的学业和研究工作产生了影响。

埋头钻研与成果转化

正如余旭平的例子所示,在博士生该不该下乡挂职的问题上,博士生的学业侧重点是人们分歧的真正焦点。

浙江大学一位教授说,博士生是科研领域一支强大的力量,但到农村去当一名助理,又能有多大的贡献呢?

然而,在祝庭耀眼中,科研与实践的脱节是一种对知识的浪费。祝庭耀说,作为一名农业专业的博士生,不了解农村、不熟悉农业生产的现状、不知道农民的需求,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是完全不行的。

同类推荐
  • 低碳学习法——与大自然的对话

    低碳学习法——与大自然的对话

    本书内容分五卷,包括:九条法则、打开心门、定点观察、见微知著、生态“阅读”等。
  • 媒体制造

    媒体制造

    本书作者运用媒介责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新闻实务界近年来大量经典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全书既涉足理论前沿话题,又有实务界鲜活案例,引证详实规范,为新闻学子必读。
  • 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校法律法规大全

    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校法律法规大全

    校长是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工作,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校长是学校的“校魂”,一所学校办得如何,是否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校长的正确领导。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英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英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英国中小学教育概况,课程设置——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师与学生——民主和谐,教学方法——在玩中学等。
热门推荐
  • 穿越小说当城主

    穿越小说当城主

    报城主!南阳城第一商铺想与我们建立友好关系友好什么他是想要我的水泥配方!报城主!敌国名将想要归顺城主,归顺什么他是馋我的上古龙王!报城主!帝国公主派来与城主和亲,和什么亲那是想刺杀!刺杀!来了就放乱箭!
  • 倒霉小姐遇上糊涂王爷

    倒霉小姐遇上糊涂王爷

    古代穿越到现代,前所未有啊!小说的剧情不是这样的啊?半夜在马路上捡到一个奇葩!“喂!我可是不会养你白吃白住的,等警察找到你的家人就会带你回家的!”“。。。。。”“喂!你有没有听到我说话啊!”“。。。。”“你怎么连澡都不会洗啊!,吃饭还挑食有你吃的就不错的了,快点吃完洗碗”“。。。。。”“难道我捡了一个哑?"他一次次的救了她,而她一次次的误解他。当矛盾再次升级他们该如何解决。他们的命运是否真的命中注定呢!男主角是回到古代,还是留在现代和女主角生活呢?嘻嘻嘻,小编我就卖个关子,想看的就进来吧!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 末世之灾厄

    末世之灾厄

    你死了,我活着,这便是这世间最大的道理。与我而言,活着本身就没有道理,也无需任何理由,活着便是活着。——苏帆
  • 雪从云落下

    雪从云落下

    学渣与学霸的故事。白雪:你不要过来。蒋云哲:我偏不!
  • 招摇旧草

    招摇旧草

    九州大陆,招摇山扶云城,是仙是妖,一念之间......“白洛鸢,你在天之灵不要怪姐姐,我与二殿下两情相悦,作为白族嫡女,我比你更适合与皇族缔结姻缘”......“鬼叫什么,死人怎么会动!”......“慢着!蔻儿姐姐不是要说给我厚葬吗,我倒想知道是怎样的厚葬”(夜安新书,欢迎入坑,看洛鸢小姐姐如何打贱人,虐渣男,在变强的路上一去不复还。)
  • 负重前行阿卡丽

    负重前行阿卡丽

    穿越到德玛西亚的将雨林,披荆斩棘一切阻碍,在诺克萨斯还未全面侵略的时候,打起来就连女朋友都不放过。
  • 从僵尸先生开始签到

    从僵尸先生开始签到

    穿越到港片僵尸世界,却成为九叔座下的憨批弟子文才。身怀每日签到系统,修正统茅山道术!步罡踏斗、捏符念咒、笔墨刀剑、金光神咒、御鬼赶尸、拘灵遣将……一代至尊天师!
  • 废材女县令:降服土匪相公

    废材女县令:降服土匪相公

    此身貌美却是草包一个。某天成县令,百姓个个是刁民,拖她游街还毁容。土匪相公要作乱,还宣称什么,方圆百里他最大。相公竟是负心汉,抢走她娃踢她走,好绝情啊!一朝浴火重生,貌丑却好厉害哦!从此治刁民,杀毒妇,还要狠狠虐残负心男。“娘子,你丑我残,乃是绝配。”“姐虽丑,却很厉害,美男手到擒来。你个废人,姐才不稀罕呢!”(男主是好滴,超级好哦!)
  • 宇辰传说

    宇辰传说

    莫名来到这个世界,凌宇辰举步维艰。层出不穷的敌人,玩不转的阴谋诡计,漫漫无尽的武道之路,这是强者的世界,想要活下去,就要变强、变强、变强!布阵、炼丹、制器、驯兽……斗气、玄气、玄元……荒兽、魔兽、圣兽、神兽……神之左手、神之右手、神之头脑、神之心脏……特尔霖夫、灭魄殒神珠、灭世剑灵……“你凭什么变强?”“就凭我是凌宇辰!”如果有一日,我真正站在了巅峰,届时,请记下我的名字——凌宇辰。这是属于我的传说!
  • 红楼之反派

    红楼之反派

    我不是好人。我做不了好人。我也不想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