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82100000036

第36章 通讯类(6)

金庸说:“我平时一有空闲就翻看《资治通鉴》,不能说背得出,但下面说什么故事都已经知道了,我看《资治通鉴》大概和各位的看金庸的小说差不多的喜欢。要说‘用处’的话,整个历史学当然很有用处。我自己就是学历史的,影响我一生中最大的也是书。我现在钻研的目标也是历史,我只知道历史上有些不清楚的地方,一直查到清楚了,不明白的地方一直想到明白了,这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

金大师告诫学子们,研究有两个要点,一是要讲真话,哪怕杀头也绝对不讲假话,就像流传千古的齐国史官,就是被杀也要说真话;二是要有开放的思想和观念。

提到自己的作品,金庸说他有如多子女的父母,自己的孩子个个喜欢,但总是最偏爱比较弱小而有不足的,因为这样的孩子总是最可怜的。但他没有透露他认为“十六个子女”中哪一位是“可怜儿”。他说写小说重要是写人物,每个人物有自己不同的人生理想。世界上的人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要尽量真实一点,不能脸谱化。

他认为过去中国京剧中的人物所以会有代表身份的脸谱,是受当时照明条件的限制,为了让无法看清演员脸部表情的观众理解剧情而诞生的一种手段,人生却不是这么简单的。对武侠小说来说,更有一个情节构架问题和逻辑的合理性问题。

他说他能尽力把小说写得合乎逻辑,大大得益于过去学得很好的几何学和逻辑学,因而他认为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很重要的,学文科的人有很好的科学环境,学理工科的人掌握了文史知识才会有大长进和大成就。

谈到浙大的新职,金庸说,浙江大学的人研究很有自己的特色和成就,他不会做太多的干涉,而行政事务自有常务副院长负责处理。一年之间他会有一定的时间在浙大和牛津工作,因为他在牛津也任有固定的研究工作。

他谦逊地说他会是一座桥,一座连通和加强浙大人文学院和国际间交往的桥。他想做的事是鼓励和促进开放的学术交流,开放的学术精神。他说,浙江大学要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至少我们要努力。我们的眼光应该是国际化世界化的,要知道国际上先进的学术潮流和成果、学科发展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到“并驾齐驱”。

金庸还回答了学生们提出的“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对待情、理、法的不同态度”、“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出路如何”、“如何寻找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你对考试制度怎么看”等问题。

(通讯员 单泠)

2000年3月24日第5版

器官移植创佳绩——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本报记者丁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刚刚走过50年创业历程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高新尖的医疗技术,给众多的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走进院长、移植专家郑树森教授工作的肝胆胰外科病房,你会看到加床把走廊挤得满满的,那些等待手术的病人热切期盼的目光中透露着对该院医疗技术的高度信任。90年代初,郑教授完成在香港的学习后,谢绝了导师的热情挽留,放弃了优厚的工作生活待遇,回到了浙一医院,在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开展了肝脏移植、胰腺移植等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在1993年初成功地开展了浙江省首例肝脏移植之后,又开展了胰十二指肠肾一期联合移植、肝肾一期联合移植等高难度的大器官移植工作,从而使浙一医院跃入了全国大器官移植的先进行列。迄今为止,胰十二指肠肾一期联合移植的病人仍保持亚洲健康存活最长的纪录,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在全国较早开展异体肾移植单位之一,该院近年来在肾移植的质量和数量上有了突破。全国优秀医生、肾移植血液净化中心主任陈江华副教授是一位在事业上有着执着追求的肾脏病专家,他和同事们一起开展了肾移植的分子配型、抗排异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使移植肾的存活率和病人存活率都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近三年来,年肾移植例数跃居全国前三位,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肾脏移植基地之一。

人们也许还清晰地记得1998年年底众多媒体所报道的国际着名的血液免疫学专家、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主任李政道博士几经周转,千里送骨髓到杭州的感人报道。李博士对以该院血液科黄河博士为首的骨髓移植小组的评价是:人才济济,团结合作,具有相当高的职业水准,很具活力和潜力。血液病科在早些时候已成功地开展了异基因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并成为常规治疗项目。去年,在与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后,又成功地完成了6例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所有的病人都获得了良好的康复。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而病死率高达85%以上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更是成为重点的攻关难题。卫生部病毒性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该院传染病专家李兰娟主任医师和她的同事们,在这一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十年磨剑,喜获成果: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挽救了众多病人的生命,使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分别下降到20.6%和51.2%。这一临床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同期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年4月28日第1版

为浙江打开一座“宝库”——浙江大学帮助我省企业技术创新纪实

本报记者张继东

被我省企业誉为“创新摇篮”的浙江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之余,又在“悄悄”地酝酿和实施一个宏大的计划——用2800亩地建设一个更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浙大科技园”,规划到2010年孵化400家高新技术企业,以期加速产品的成片开发,形成规模效应,最终建成“杭州硅谷”。

早在10年前,浙大就开始强化科技服务社会意识,冲破“围墙”,直接面向企业,积极寻求智力资源与生产的有效结合。他们在全国率先创建“杭嘉湖绍科技开发试验区”,先后在这一地区建立40多个产学研基地,累计转让科技开发结果1600多项,其中39项重点推广项目已为我省创造效益130多亿元。与此同时,浙大还积极投身于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参与一些行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企业联建技术开发中心等,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9年,浙大和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多达940多项,投入的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使我省近千家企业增强了产品开发和市场竞争能力。

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使高校不仅要担负传授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职责,同时也要担负起帮助企业技术创新和孵化新兴产业的历史责任。近两年来,浙大一批科研人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教授领衔的浙大有史以来最大的科技攻关项目——“工业自动化控制软件包”是当今国际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关键技术,在其开发的同时即完成了科技成果的产品化过程,在全国20余个省市的钢铁、炼油、化工、造纸、建材生化等企业得到应用,每年不仅使企业产生超亿元的经济效益,其系列产品也已形成产业化,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

——由浙大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颜钢锋教授领衔的“机织提花织物CAM 系统”攻关项目,实现了提花织物过程的自动化,已被1000余家企业采用。仅对其中71家企业的统计,就已新增产值49亿元。其价廉物美之优势,已迫使国外同类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大幅度下降,有的甚至退出了中国市场。

——由胡协和副教授领衔的针对大中型企业生产进行监测管理的新技术“工艺能源计量管理系统”,在衢化电工厂试运行两年来,已为企业取得14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是该项目投额的几倍。企业在应用当年就获得双倍的赢利,创造了一个投入少、产出高的范例。

类似事例在浙大的产学研活动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要人才、要成果,找浙大!”现在,这句话不仅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更成了浙大人用科技报效祖国的心声。在骄人的成绩面前,“浙大人”并未满足,而是不断思考怎样更高效、更全面地为社会服务。他们又集中发展旅游、财政金融、国际贸易、环境科学、计算机运用等一批应用学专业,使学校的专业结构能够覆盖浙江省跨世纪发展所确定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浙大也因此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综合型大学,人才培养的范围之广、种类之全,堪称全国第一。因而,省内外诸多企业对浙大倍加关注。去年底该校毕业的一批学生,受到600多家企业的“争抢”,令许多兄弟高校羡慕不已。有媒体看到企业纷纷涌入浙大的盛况,高度评价浙大齐全的应用学专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意义,称浙大为我省众多企业的“外脑”。

而今,这个拥有14名院士、3200多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和一批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着名学府,正在实施“高科技产业推动”的第4个创新计划,力攀技术创新高峰。浙江大学正构建的创新体系和“杭州硅谷”,必将带动起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从而成为我省经济最为活跃的增长点。

2000年5月12日第1版头条

1998年9月15日,在四所大学合并的基础上,新的浙江大学诞生,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在近两年中,这所大学是否显示出了预想中的规模效应?是否产生了新的优势?是否出现了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景?近日,本报记者对新浙大进行了采访——新浙大:新优势是这样产生的

本报记者刘华蓉

合并后的新浙大在学生规模、学科数量上居于全国首位,有教职工近10000人,附属医院医职人员5000人;在校全日制学生36000余人,其中硕士生4500余人,博士生近2500人,外国留学生近500人;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学生25200余人;拥有除军事以外11大学科门类。但是,面对宽大的投影屏幕上显示出的各项学校发展指标,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对记者说,新浙大的理想并不在于变成全国最大,而是要让规模产生效益,使学校在质量上成为一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两年来,新浙大合并后的融合工作按照预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过程中,学校各项事业已经得到了新的发展。

理顺关系后出现的效应:管理能力增强

规模扩大后,如何加强管理,成为摆在新浙大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学校合并之初,成立了4个校区工作领导小组,按原各校的运作关系,负责本校区的全面工作,各校区原有的党政工作机构暂时全部予以保留,干部职责不变,切实保证了全校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和大局稳定。但这种局面只能是暂时的,在随后一年左右时间里,新浙大着力进行班子调整和建设,在进行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能力大大增强,达到了精简高效的目的。

组建机关部处和直属单位首当其冲。根据机构精简和干部合理分流的要求,新浙大组建了33个部处、13个直属单位和4个校区党工委、管委会,任用中层干部179名,为原相应部门中层干部总数的56%,部分岗位实行了公开竞争上岗,合并后,学校机关人员编制比原来4校精简1/3左右。

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的原则和院系组建边界清晰、有利于不同学科交叉渗透的要求,新浙大组建了20个学院、70个系,聘请7位院士和校内的4位院士、4位知名学者、专家以及4位原校级领导担任院长、常务副院长。

现在,绝大多数学院已初步制定了建设与发展规划,院址的确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学校组建了理工农医类研究所135个,人文社科类研究所48个。为便于对外交流,学校还组建了社科、人文、理、工、信息、农、医等7个学部,并设立了学部一级的学位委员会。6家附属医院有5家的党政班子也已组建。

在建设队伍的同时,新浙大逐步统一和调整了校内政策。按照既保持原四校政策的相对连续性,又有利于促进学校稳定和长远发展的要求,逐步统一和调整了财务管理、经济分配、经费开支、机关岗位津贴、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教职工退休、公费医疗、职称评审、教师分流、人才聘用、教职工待遇等政策,各类学生的管理也渐趋统一和规范。

1999年11月,教育部和浙江省政府决定重点共建浙江大学,对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速学校发展正在产生重要影响。学校一方面较大幅度地精简了机关人员,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质量的提高。学校新增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一批特聘教授两人,第二批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1人,第三批获准聘教授岗位5个,荣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6人,获准享受1999年度国家政府特殊津贴27人,引进学科建设迫切需要的优秀留学人员17人,学术新人不断涌现。

在建设新的后勤管理队伍的同时,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建立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新型企业管理体制和动作框架。学校成立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并形成了相关文件,企业的改制工作正逐步开展;完成了浙大企业集团的改组,成立了浙江大学海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

同类推荐
  • 武威通志·古浪卷

    武威通志·古浪卷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居住着汉、藏、土、满、回、蒙古等25个民族。辖凉州区和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丝路重镇,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佛教圣地,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驰名的白牦牛产地。
  •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崛起的宁夏新闻出版业

    崛起的宁夏新闻出版业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借助文化体制改革的强势推力,宁夏新闻出版业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传统新闻出版业迅速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传统新闻出版产业规模、生产能力持续扩大,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网游和数字印刷等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增长速度加快。大发展成就大事业。宁夏新闻出版产业的崛起,新闻出版企业的壮大,促进了宁夏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不断走向大发展大繁荣。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比较分析

    中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比较分析

    本书主要研究中俄在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变迁,特别是退休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失业和再就业保障制度。内容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养老保障问题研究、医疗保障体系中国家的作用、转型期劳动力市场与失业人员保障、国家就业政策以及经济危机条件下面向就业的教育体系转型等。
热门推荐
  • 邪君的祭品新娘

    邪君的祭品新娘

    (原书名《幻花弄月》)一曲缠绵歌谣,一个月神传说,开启了叶幻花一生的迷梦,亲人成了仇人,仇人变成亲人,噩梦般的诅咒始终如影随形。这是谁布下的迷局?这是谁设下的阴谋?她该如何长袖善舞,她该如何绝地反击,为自己,为自己所爱赢得一片朗朗晴空?
  • 宫阙天下

    宫阙天下

    家世清贫的清冷学霸与与家世富裕的小太妹关系一日比一日好了。然而就在小太妹温心狂明白自己喜欢上他了,要去表白的时候,清冷学霸路清突然消失了。温心狂去找他,却发现他只留下一张红玫瑰贴画。根据提示,她将贴画贴在自己的心口处,红光闪过,她穿越了。她知道她要去找路清,但她也知道她必须为家族复仇。她开始寻找灭族的原因,又碰见了一个和路清很像的人,她在他的帮助下激活了王的血脉,成为灵皇,她很感激他,也怀疑他到底是不是路清。为了证明,她认他做哥哥,和他一起游历。可后来,她发现了他就是路清,可他又让她寒了心。面对家人的假死,朋友的背叛,婢女的死亡,以及路清的对立。她黑化了,阴阳表尽黑,她也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女魔头——邪皇。那日,血染凌雨大陆,染红了他的衣衫。那日,红玫瑰异常耀眼,像是对她痴情的讽刺。……“小路清,你知道吗?我至今还记得那句话呢——”“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至少,宴席后你还在我身边。”“有些人,错过了就真的是一辈子么?”
  • 洪荒世界我能无限进化

    洪荒世界我能无限进化

    一本好书是不需要简介的????,当然,一本烂书也不需要????
  • 从不说出的话

    从不说出的话

    有些事情,需要分享,我愿意分享出来,试图让自己更轻松一些,积压了太多的回忆,人也显得笨拙。
  • 文苑撷英

    文苑撷英

    大学的功能内涵是随着大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元11世纪,在博洛尼亚大学等世界最早的大学建立之初,大学没有今天的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诸多功能,它似乎仅仅是一个谈天说地、海阔天空的地方,人才培养的目的很微弱。
  • 月待圆时花正好

    月待圆时花正好

    少年得志的职场精英,突遭重大变故。情感受挫的男主角,又遭无妄之灾。在远离尘嚣的海岛上,邂逅了一份没有烟火气的温馨。遁世的他,索性抛却一切。所有的一切都失去的时候,却因为内心的平和,却又在事业和生活上都得到了更多。他不由万千感慨:此心安处,方是吾乡。
  • 鲜衣怒马仗剑行

    鲜衣怒马仗剑行

    十六年前止阳山上,一场旷世大战,引起的江湖上的百年风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夜王殿下的冰山女友

    夜王殿下的冰山女友

    她被亲情伤的遍体鳞伤,冷血无情。他是令女生痴迷的校草,也是身价千亿.令人闻风丧胆的夜氏继承人。两人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