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75500000024

第24章 现行农村公共财政体系的区域比较(4)

相对于东部的浙江省和中部的江西省,贵州省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最为薄弱,抗御水旱灾害能力较差,耕地质量差,生态环境脆弱。目前,全省尚有2/3的耕地没有灌溉设施,7万多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需要治理,农村有近400万人饮水困难需要解决,水利设施标准低,老化失修严重,险病水库多,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为了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贵州省多方筹资,整合各项农业专项资金,增加投入。截至2005年底,该省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4.4亿元,其中群众投资3427万元,修复水毁工程1681处,除险加固山塘水库759处,新建“三小”①工程31048处,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1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30.2万亩②。尽管经过农村公共财政的大力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相比,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5.3.农村教育的区域比较

九年制义务教育堪称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在国外,义务教育也被称作“强制教育”、“免费教育”或“普及教育”,世界各国都将其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1986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多年来,经过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国的义务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00年底,全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初中入学率达到88.6%,分别比1985年提高3.2和51.84个百分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已居于9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埃及、孟加拉国、尼日利亚)的前列。

5.3.1.东、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投入的现状

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显着的教育发展差异。根据蔡昉①等对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全国按照教育水平的差异可以分为五类地区:第一类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和天津,是全国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区,文盲比例低于6.5%,初中人口比重高于67%,而大专以上的人口比重高于9.4%;第二类地区是东部省份、除安徽以外的所有中部省份以及西部的新疆和陕西,这些省区的文盲比例在5.1%~11.6%之间,初中以上人口比重在48.2%~62.8%之间,大专以上人口比重在2.5%~6.6%之间;第三类地区是西部的四川、重庆、宁夏和华东的安徽,这些地区的文盲比例在8.9%~15.8%之间,初中以上人口比重在42.7%~47.3%之间,大专以上人口比重在2.4%~4.2%之间;第四类地区是西部的云南、贵州、甘肃和青海,这几个地区的文盲比例在15.4%~25.5%之间,初中以上人口的比重在31.7%~39.8%之间,大专以上人口比重在2.1%~3.6%之间;第五类地区是西藏,文盲比例达到47.25%,初中和大专以上人口比重仅为12.65%和1.45%,为全国最低。

按照现行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要抓好中小学的规划、布局调整、建设和管理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负责中小学校长、教师的管理,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要承担相应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根据国家规定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①可见,县、乡两级政府负有最主要的经费保障责任。中央和省市一级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高等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比重很低。2001年,财政预算内农村教育支出738.6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农村教育支出97.32亿元,仅占13.17%。国家对普通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逐年递增的,只不过比例在逐年下降。虽然比例在下降,但仍旧维持在50%左右,也就是说,国家承担了普通高等教育一半以上的经费。由此可见,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依靠县、乡级财政。在这一制度的安排下,县域经济越发达,财政实力越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越高,其相应的教育财政拨款也越多。同时,经济发达的县,一般来说其经济成分较齐全,产业结构较合理,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比较高,企业、社会团体和学校校办产业的活动空间与盈利能力都要远远大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县,所以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征收较后者要相对容易且更有保障,其他来源的教育经费也拥有筹集的渠道。而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经济落后,财政十分困难,这就造成经济发达县在教育经费总额上明显大于经济欠发达县,而且前者教育经费的来源广、总额大,后者的来源少、总额小,所以财政拨款的比重前者低于后者,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其他来源经费的比重前者高于后者。

我国区域间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扩大是长期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辍学率和人均教育经费两个方面。

以上研究的结果表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初中、小学辍学率都明显低于经济落后中、西部的内陆地区,辍学率基本上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梯度递增态势。人均教育经费在地区之间的差异更为显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人均教育经费远高出全国的平均水平,而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均教育经费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教育经费基本上遵循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梯度递减态势。有关数据表明,中国中、东、西三地区人均GDP比从1978年的1∶0.67∶0.54扩大到1995的1∶0.53∶0.42,并进一步扩大到2004年的1∶0.51∶0.34;人均教育投入从1978年的1∶0.63∶0.43扩大到1995年的1∶0.52∶0.38并进一步扩大到2003年的1∶0.51∶0.36。教育投入对地方政府的依存率不断提高,从1990年的90%上升到1996年的92.6%,再到2004年的93.8%,这使得西部和中部地区总体上落后于东部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仍然相当紧张。

从义务教育生均经费的构成看(表511),财政拨款占的比例仍然相当低,老百姓的义务教育经费负担率在东、中、西部之间有较大的差距。中部地区的小学和初中人均经费,政府财政投入分别只占70%和62%,老百姓的经费负担率占30%和38%;西部地区小学和初中人均经费,政府财政投入分别占79%和77%,老百姓的经费负担率仍占21%和23%。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但是贫富的差距和地区差异仍然在扩大,贫困地区仍然集中在资源匮乏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给当地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至2002年,我国已经在占人口91.22%的地区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的目标。那些没有“普九”的县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未实现两基人口覆盖率最高的省、区包括:西藏(82.44%)、贵州(55.94%)、宁夏(43.24%)、内蒙古(30.39%)和广西(29.96%)。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由于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生活在人烟稀少、贫困落后的高山荒漠地区,贫困现象的地理分布也反映出民族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少数民族儿童面临着双重劣势:教育的基础设施更落后;承受教育开支的能力更脆弱(从春侠,2001)。在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下,教育投资的制度安排不利于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世界很多国家教育投资的政策来看,中央政府都基本承担了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投资的责任。因此,我国政府应该改变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加大中央财政对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通过对农村的教育经费进行分析发现(表512),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小学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仅为东部地区农村小学的21%和36%,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初中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仅为东部农村初中的18%和30%,个别地区甚至为0。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作为教育投资主渠道的国家财政性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杨丹芳,1999)。这就使得本应是主渠道作用的财政预算内拨款的作用日益弱化,更加重了教育投资不足的问题。其次,国家教育投资结构不够合理,政府本来应该在基础教育中起主导作用,但政府最近10年对初等教育的投资比对高等教育的投资相对萎缩。再次,地区间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由于地方财政投资不足,又得不到上级政府的有力支持,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事实上,政府公共教育投资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对基础教育的“公共需要”,是为了实现基础教育的机会均等以及弥补在此教育阶段上个人和企业教育投资不足,保证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范先佐,2000)。但是,现实中政府并没有按照社会基础教育需要进行必要的公共投资,一些地方政府与政府的职能部门为了追求政治上的声誉等原因,存在着较强烈的扩展中、高等教育的倾向,而基础教育发展却不受重视。

一般来说,教育经费的来源包括政府财政投入的办学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学校的事业收入及其他教育经费的来源。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即通常所说的“财政拨款”)、政府征收用于教育投入的税费附加(主要是城市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费等)、企业出资的办学经费以及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收入中,财政拨款所占的比例最大,占总收入的50%~60%;其次是农村教育费附加,占总收入的10%~15%;再而是杂费,占总收入的10%左右。3项合计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收入的85%以上,其中后2项都是由农民负担的教育经费,占20%~25%左右;而财政拨款这项,其投入主体并非是中央和省、市级政府,而是县、乡两级基层政府。因此,政府财政虽然承担了大部分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而实际的负担者仍然是农民。现在的农村税费体制改革,为了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停征了集资和教育附加费,将对今后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切断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两大来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只剩下财政拨款和收取杂费2项了。产生的缺口中央政府并未制订有力的政策给予制度化的保障,农村教师工资的发放上收到县财政,强化了工资管理力度和保障机制,这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但实际上并未缓解乡财政的负担。因此,税费体制改革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对县乡财政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长远来看,义务教育经费的解决要靠发展乡村经济,而短期的解决办法是要把中央和省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建立制度,资助的目标要直接瞄准乡办初中和农村小学。近两年,中央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虽有明显效果,但从总体上看,因力度不够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农村义务教育依然面临着投入保障不力的困难。

5.3.2.浙江、江西、贵州三省农村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分析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近9亿在农村。据统计,2001年,农村小学占79.5%,农村小学生占65.4%;农村初中占62.7%,农村的初中生占55.6%。到2004年,农村小学学校数为33.7万所,占全国小学总数39.4万所的85.53%;农村小学学生数为7378.6万人,占全国小学生总人数11246.2万人的65.6%;农村初中学校数为38095所,占全国初中学校63060所的60.4%;农村的初中生学生数3168.3万人,占全国初中生学生数6475万人的48.9%。可见,无论学校数量还是学生数量,农村都占有主要比例,对义务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发展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就是投资不足,学校的教育经费在东、西部之间差距愈来愈大。对2001年农村人均教育经费支出较高的浙江省和最低的贵州省进行比较:浙江省农村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3048元和4273元;而贵州分别为376元和471元,前者分别是后者的8倍和9倍左右②。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研究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研究

    十年前,在一次课堂教学上,同学们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一些同学认为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却犯了一些错误,认为毛泽东是不主张对外开放的。一些同学认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虽然犯了一些错误,但是毛泽东是主张对外开放的,并且有其开放的思想和理论,只是由于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没有能够得以实施罢了。两种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由于当时备课不充分我也没能给同学们以满意的答案。
  • 韩国行政改革的神话与逻辑

    韩国行政改革的神话与逻辑

    本书是一本对政府正在推行的改革的重要一部分——行政改革的基调和方向、行政改革的逻辑和有效的推进方法加以整理的书,对韩国新政府所推行的行政改革的基调和方向、内在逻辑和有效地推进方法进行了梳理,内容丰富,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作为一个基层工会工作者,无论是基层工会主席,还是普通基层工会干部,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工会工作的一般知识,比如基层工会的日常工作、基层工会的建家工作、基层工会的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基层工会的文体娱乐活动工作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搞好基层工会工作。
  • 走进怀仁堂(上卷)

    走进怀仁堂(上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董保存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闹市观潮

    闹市观潮

    我之《闹市观潮》,与名家名作不同之处在于:力求鸟瞰人间,以史为鉴,究兴衰之因;力图洞幽烛微,言人未言,探人间正道;力争引领视听,促进和谐,尽匹夫之责。目的:在依托事实的基础上,就一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存在问题或丑陋现象,就事论理,举一反三,寄几许担当之意,慨几分家国情怀,发几句忧患得失之词,张几条天下仁义之理,议风气,论是非,辨善恶,扬正气,树新风,为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摇旗呐喊,彰显正能量,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信心、进取心、自尊心。
热门推荐
  • 洛克王国之黑暗中的光明

    洛克王国之黑暗中的光明

    在人类世界,有一个叫糜麒的男孩想成为迪莫,后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聘

    斗聘

    *****千尺寒玉,温润容颜依旧,女子轻抚那嘴角不变的弧度,心下决然,踏出玄冰丈的那一刻起,轮回异变,命理交隔。【她】一朝决心,江湖朝野皆随之异动,不改初心,但命已入轮回,身不由己。在那嬉笑人间的形容姿态下是一步一步的成长,一点一点的改变,唯独不变的,就是那爱笑的容颜。【他】前世逍遥,却在遇见她后,倾世相护,玩笑态度下,是千分固执、万分真心,只为一人,谋天下、弃逍遥,只因那人,是她。【他】救济众生,却放弃自己,将无奈化成悲悯,只是无奈,直到遇见她。看她巧笑盼兮,看她肆意为之,自己却只能在闭眼之前将所有眷恋化作一缕笑,好在她需要的时候,看的见。【他】人生初见,因她那般守护姿态,便在少年心中种下一世牵挂,倔强的守护,让他站成最忠诚的骑士,就算最终万人敬仰,手腕那条蓝线,也变不成红颜。【他们】只为各自心中所望,谱出绝世潇歌。
  • 若有一天我不在

    若有一天我不在

    这是我们三个人的友谊,三个人的爱情,三个人的一生,这场爱恨纠缠中,内有谁对谁错,谁输谁赢,只有你,我和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套娃世界

    套娃世界

    不同的星球,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社会,不一样的路程,世界有我们改变!
  • 盛世云上

    盛世云上

    白如烟五年前穿越到这个地方,成为知府家的二小姐。她生性自由,豪放不羁,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本以为姐姐温柔可人知书达礼,父亲慈爱,谁知一切竟都是假象。姐姐为了太子不惜毒死了她的婢女,父亲一味的偏向姐姐。好在,遇见了一堆可以携手前行的伙伴,最重要的是,遇见了他,当朝太子。他不顾身份的阻拦,费尽心机,想要与她携手终于,她被他的锲而不舍而打动,对他倾心,喜结良缔,心甘情愿的和他走在了一起。她和他一起,携手并进,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只要彼此在身边,又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跨越。开赌场,探迷案,从此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异世之旅。大婚之夜,他掀起她的盖头,一个俊朗,一个柔美,相视一笑,彼时无声胜有声。
  • 巅峰兵皇

    巅峰兵皇

    莫欺少年一时穷,总有一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都会臣服在他的脚下。为了美女,他铤而走险,为了兄弟,他两肋插刀,没有什么是他办不成的,他靠的不是吹牛皮,只是靠着一双铁拳!一双铁拳,打遍天下无敌手,一对眼眸,看到美女也发愁!
  • 叛逆骑士终将为王

    叛逆骑士终将为王

    诸位!为王的诞生献上礼炮!好吧,其实只是一只永远不会成为王的人的历程……
  • 我爱上一道疤痕

    我爱上一道疤痕

    随着社会节奏不断跟进,人们的普遍价值观趋于相近,并且代代沿袭。对于大部分家庭出生的人来说,他们的生命并没有太多秘密,只是随着人流和社会的潮水不断奔涌向前,最终汇入大海。写这部小说的源头就来自于,在快节奏的国家建设里,用文字的形式留存一些很多人将会错失的美好,用简而浅出的语言让读者有身心灵的震动和感慨,这是我开始下笔的动力,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