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75500000016

第16章 我国农村公共财政体系的特征分析与实证(1)

4.1.现行农村公共财政体系的一般分析

运用SSPCI分析范式从理论上分析我国现有的农村公共财政体系的基本目标、资金来源渠道、支出制度、管理分配及主要支出特征、结构及支出的阶段性划分。

4.1.1.农村公共财政政策及演变

农村公共财政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其中,狭义农村公共财政仅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以及《中国财政年鉴》中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主要包括: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林牧副渔事业费、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广义的农村公共财政投入除了包括狭义的农村公共财政投入以外,还包括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公共卫生投入、农业补贴等方面的投入。

本研究通过描述我国财政性农业和农村投资结构现状,然后分析狭义农村公共财政投入,接着分析广义的农村公共财政投入。

按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实际受益情况等客观标准来评价,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有关农村与农业的公共财政一系列政策具有三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①1979-1985年,公共财政政策对农民利益表现为利益倾斜与硬性照顾;②1986-1996年,国家公共财政政策对农民利益表现为利益收敛与软性剥夺;③从1997年开始,国家公共财政政策对农民利益表现为利益调整与软性照顾(郑有贵,2001)。

(一)公共财政政策对农民利益表现为利益倾斜与硬性照顾(1979-1985)

1978年12月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指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因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些年来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因此,“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证他们的民主权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改革的重大措施,逐步在全国广大农村推广、实施。以家庭承包制为核心,以农民多种经营为补充的农村改革,迅速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使广大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说,家庭承包制、农村多种经营形式的实施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体制性原因,那么这一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满足、保护农民利益要求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则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背景。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全国粮食征购指标继续保持在1971-1975年的水平,并且从1979年起减少50亿斤,以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以利于发展生产,各地不允许擅自征购过头粮。一直到1984年,中央为减轻农民负担,一再用中央文件、决定的形式,防止各方面向刚刚解决温饱的农民进行摊派。198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强调:“制止对农民的不合理摊派,减轻农民额外负担。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部署的农村教育、计划生育、民兵训练、优抚、交通等各项民办公助事业,都要逐项进行认真清理和改革。今后对这些经费,各地可根据农民的经济状况,由乡人民代表大会定项限额提出预算,报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基层统筹使用,一年定一次,中间不得任意追加,也不得再从集体提留内开支。”此外,该通知还要求,各地领导人不得滥建与本地财力不符的工程项目。群众无力办的事,不要勉强去办。 (二)公共财政政策对农村的利益收敛与剥夺(1986-1996)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基于这一判断,从1985年起,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迅速转到了城市,并且产生了一系列连锁性政策反应,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国家的公共财政政策发生偏转。

从1986年起,政府收缩了农村的公共财政政策,对农业、农村的投入逐年减少,特别是国家公共财政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不仅相对额减少了,而且绝对额也下降了。1979年,国家公共财政支农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13.7%,到1989年下降为7.8%,下降了5.9个百分点。1979年,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为62.41亿元,1988年下降为47亿元。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减少,明显导致了农业抗灾抗风险能力的下降。

与此同时,农村公共财政的管理政出多门,缺乏统筹安排,使用效益不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村公共财政资金长期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公共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分散化,必然导致农村公共财政使用的分散化,使有限的资金不能集中起来、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形成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同时,在一些地方又存在分散投资与重复投资并存的不合理格局,使农村公共财政资金的效益下降,也造成国家农村公共财政政策效用难以显现。

不仅如此,这一时期还存在地方政府的实际行为与中央政府农村公共财政政策目标的矛盾。农村公共财政政策是一个完整的政策系统,它要求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密切配合与切实贯彻。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财政政策上的实际行为上看,1987年同1981年相比,中央财政支农支出额增长了199.7%,而地方财政支农支出额仅增长59.4%;1981年地方财政支农支出额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18.7%,1989年这一数字下降为9.3%。

导致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财政行为上如此明显差异的原因,关键在于这一时期实行的“分级管理、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这一体制与政策的实施,使地方有了相对独立的财政权与自主财力,但是地方政府在财力增长的情况下,并未承担相应的支农职能。这段时期,地方政府由于局部利益的驱动,将资金大量投向具有短期效应的产业,而不愿投向农业等基础产业部门,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短期化与中央财政支农政策的根本目标与要求是相悖的,无形之中把支农支出的压力大头抛给了中央。而中央恰好在放权让利、扩大地方自主权的这几年里财力有限,无力驾驭全局,这就造成农村公共财政资金的短缺局面。

(三)公共财政政策对农村的利益调整与照顾(1997-2005)

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根据这一目标,“十五大”提出和重申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若干条政策性措施,主要包括:①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②大力推进科教兴农;③积极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④综合发展农村牧副渔各业,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⑤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⑥改革粮棉购销体制,实行合理的价格政策;⑦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⑧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使广大农民从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郑有贵,200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的税制改革,今年又采取了三方面的重大措施:第一,农业税的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第二,取消农业特产税;第三,要求加快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等配套改革。2004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家从2004年开始全面实行粮食收购“直补”政策,将对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4.1.2.农村公共财政支出制度及分配管理

由于狭义农村公共财政仅限于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林牧副渔事业费、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因而可以把国家农村公共财政总投入分为三大块:“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服务”、“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牧副渔事业费”。

其中支援生产支出①主要是指国家财政支援农村集体(户)各项生产的支出,包括:对农村举办的小型农田水利和打井、喷灌等的补助费,对农村水土保持措施的补助费,对农村举办的小水电站的补助费,特大抗旱的补助费,农村开荒补助费,扶持乡镇企业资金,支援农村合作生产组织资金、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农村水产补助费,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

科技三项支出主要指各项农业科研的新产品试验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资金比较少,仅占财政性农业支出的1%。

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指国家财政用于农垦、农场、农业、畜牧、农机、林业、森工、水利、水产、气象、乡镇企业的技术推广、良种推广(示范)、动植物(畜禽、森林)保护、水质监测、勘探设计、资源调查、干部训练等费用,园艺特产场补助费,中等专业学校经费,飞播牧草试验补助费,营林机构、气象机构经费,渔政费以及农业管理事业费等。

农业基本建设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行业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建设一般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从经费划拨到项目投入、产出需要一定的周期,加之农民并不能从中直接受益,农民急切需要的是与生产和生活成本相关的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村与村、镇道路连接、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的便利。因此,国家应该合理划分基本建设资金的结构,除了继续支持大型水库、道路等重大项目的投资外,应将更多的目光集中于与农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极强的连带效应的中、小型农村基本建设投资。

以上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主要针对狭义的财政性农业支出而言,然而无论是《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还是《中国财政年鉴》对国家财政支农的统计都不够全面,很多可以纳入财政性农业支农的统计项目都没有统计进来。例如,大专院校以及高等学校用于农业科研项目的投入应计入农业科研投入,但现有年鉴均没有将之纳入。财政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和农村医疗卫生的支出也没有体现在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投入的统计口径中,而是作为全国文教卫生开支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广义的财政性农业支出应该包含农村教育、卫生投入等。

广义的农村公共财政投资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水利支农资金投入、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农业专项资金投入、农村公共卫生投资等方面。一直以来,水利支农资金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55%~65%之间;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中央财政所占份额不到10%;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全国教育投入比重为30%左右,而乡镇财政负担60%,县负担9%,省负担11%,中央财政的支出不到2%,虽然近年来,农村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体制,但实际上只是工资发放由乡财政变为县财政、乡镇财政筹集经费格局并没有改变;农村卫生资金投入主要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的卫生事业拨款补助①。农村卫生人力培养费却只占1.35%,而且主要用于人员经费。从总体看,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目前维持着“养人”状态(樊胜根、张林秀,2003)。

(一)国家财政预算内支农支出的绝对量持续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公共财政支持主要体现在:农业基本建设投入,推广农业科技,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农业价格补贴,发放救济以及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其中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水平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

从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值来看,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增长较快,1998年为1990年的2.4倍,年均增长21.26%。1980年到2000年,国家用于财政性农业支出由149.95亿元增加到1231.54亿元,年均增长11%。按照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04年财政支农资金至少增加到1500亿元,约比2003年增长300亿元,即财政支农的规模有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同时,2004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林特产税和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公共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农业科研支出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公共财政对农业科研投入总量增加比较快,项目类型也根据需要不断增加。从1980年到2001年,国家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由64.59亿元增加到703.26亿元,增长了10倍,其中农业科研支出的比重呈上升态势。1995年农业科研投入为13.55亿元,1996年增加到52.38亿元,增长了近3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年均增长率2.5%。

但同世界水平相比,我国的农业科研支出水平仍严重偏低。1996年,我国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0.36%,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70%~80%,而我国仅为40%。农业科技含量低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价格和质量,使其国际竞争力减弱。同时,由于经费不足,也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已取得9000多项重要农业科技成果,但实际转化为生产力,投入使用的不到40%,转化率很低,真正形成规模的尚不到20%。与此同时,我国的农业课题研究经费不足,所占比例较低。按1985年不变价计算,农业科研课题研究经费从1985年到1996年下降了近1/3。研究课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愈来愈低,下降幅度很大,研究机构课题经费投资只占农业科研投资的11.8%,而且近90%的经费支出不是直接用于科学研究。农业科研课题经费年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1996年仅为3600元,远远低于非农业科研单位课题研究经费的年人均占有量8084元(现价)。1996年以后,农业科研课题经费虽不断提高,但2003年也只达到23.53%。

相对较而言,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农业科研投资总量从1985年的11.04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69.33亿元(按现价),增长了近6倍多,年均增长率为11.4%,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率为3.8%。

近年来,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稳定增加,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新的历史最高水平。2004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1095.3亿元,比上年增加150.7亿元,增长16%,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8%。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中央财政科技拨款为69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为8.8%;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402.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0%。2004年,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1966.3亿元,比上年增加427亿元,增长27.7%,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普查后调整数)之比为1.23%。按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17.1万元,比上年增加3万元。然而比较我国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后就可以发现,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小于我国平均科研投资强度。我国科研投资强度1996年为0.6%,以后各年逐步提高,2000年上升为1.0%,2002年达到1.23%,是农业科研投资强度的4~5倍,这说明农业的科研投资远远低于其他行业的科研投资强度。

同类推荐
  •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知识竞赛600题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知识竞赛600题

    本书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再一次回顾了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包括革命战争年代的严峻考验、建设道路上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时期的伟大实践,我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领导的卓越贡献,优秀的人物事迹,重要的经验教训和理论精华等。全书内容完整,逻辑严密,结构合理。全部题目按照时间排序,采用问答形式,方便读者重温历史,进一步熟悉掌握党的相关知识。该书是广大党员和群众学习党史、记住传统、汲取历史精华的重要载体,也是广大机关团体和社会群团组织进行纪念活动、开展知识竞赛的必备参考书。
  •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出版于1986年,我们是根据原作者提供的1988年平装本译出的。我社请原作者、译者进一步修改后再次公开出版。作者在本书中总括回答了五个方面的问题:(1)对逆境进行考查的方法论。(2)把高质量的政策制定作为应付逆境的重要手段。(3)逆境中政策制定的原则。(4)逆境中政策制定的素质要求和必要条件。(5)政策制定系统和统治方式改进与重建的方法论。在本书的末尾作者还向各国高层决策者提出了九点建议,使得本书的主题能得到具体的实现。作者在本书中所阐明的逆境中政策制定的方法论,以及对政策制定系统重建的方法论对我国是有现实意义的。
  •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
  • 公务员制度教程

    公务员制度教程

    一般来说,公务员是指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在各国,它有不同的名称和范围。公务员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尽管它在各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都是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正日益完善。
  • 本届政府的承诺

    本届政府的承诺

    《本届政府的承诺》作者在平时研究的基础上就政府承诺的各改革事项进行阐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初期一些被小心翼翼绕开的问题,现在已到了必须面对并解决的时候,大到行政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财政金融等改革,小到吃的住的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系列改革,其难点何在?出路何在?
热门推荐
  • 子不曰花期

    子不曰花期

    叛逆青春里的她,激烈、执着、孤独而不善争辩,在茫茫人群里从来都是“透明人”的一类,只是她仍然坚持梦想逆风奔袭,纵然“被迫”背对最亲近而孤独的母亲,也从未想过放弃。直到母亲突然因为人为车祸去世,再归来时她已经只剩自己,还有那一只她坚持养的小狗,突然陷入孤立无援的世界,十六岁的她又该何去何从?直到他父亲以“被救者”身份出现在她面前,一切都在莫名其妙朝不可预期的方向发展,她按照约定住进那一座奢华豪宅里,像不速之客闯进自小生活富裕奢侈的他的世界,莫名其妙与他开始同进同出的别样生活。只是性情冷漠的她到底能不能改变任性娇纵的他,还是她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直到她准备离开,他才幡然醒悟,原来一切早已超出自己的预期,她对于独立的坚持,就像她对孤独的习惯一样深,所以离开或许早已注定,可面对自己她真的至始至终毫无留恋吗?那些关于冲突、梦想、亲情、苦难、选择、责任和孤独等等青春议题的苦苦冥想到底又塑造了谁?懂得她的伤口,始终不懂该如何治愈她的他,到底还有没有勇气追上她,追上重新走入平凡人生的她?
  • 第六只尸虫

    第六只尸虫

    传说人间与地狱之间有一扇门,当最后一只尸虫重见天日,这扇门将被打开……我发誓自己真的只是想好好度过最美妙的大学时光,但是自从那一觉醒来……这是一个很真实的故事,因为每一个听到它的人都会用事实去打破所有的谎言……所以……生人勿进……小心有鬼……
  • 宅女侦探程大半

    宅女侦探程大半

    祖上三代都平凡至极的程大半,一觉醒来居然成了把前同事推进腊八醋缸活活浸泡了八天,这一惨绝人寰凶杀案的头号嫌疑犯!好不容易结束了漫天通缉令下东躲西藏的日子,还以为那个提供关键证据洗白自己的杨革革是命中救星,谁想这家伙才是个真正的案件制造机。恋爱没谈上,倒是一起又卷入了话剧社真假cos案、阁楼夫妻日光陷阱案、梧桐小学纪念品杀人传说案等等惊险搞笑的事件中。在连串案件中,程大半意外发现,自己此前虽说是平凡又纠结,总算还是平安的人生里,似乎每个关键的节点,都有人在巧妙推波助澜。程大半的身世好像没那么简单。。
  • 重生之贵女毒妃

    重生之贵女毒妃

    莫云昭费尽心思,把心爱的男人推上那个至尊之位,谁知等待她的却是无尽的黑暗。当她再次见到光明的时候,已经身在刑台。重生回她刚及笄那一年,莫云昭救小弟,护母亲。至于那个来求亲的渣男和渣爹,哪凉快哪呆着去!喂!将军请留步,对!说的就是你,可有兴致与小女子丽湖一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夏藏

    夏藏

    一场被杀的噩梦虚幻和真实逐渐相连一个经营千年的局藏起了什么又埋葬了什么“你”想知道么那就走下去
  • 三界狂少

    三界狂少

    太子,出生以后就被他的母亲送到了贫民窟,与一位名叫彭德的老人相依为命。太子成年后彭德将一切告诉了太子,偶然一次意外,弄巧成拙,让他有机会拜入大势力学习,在追求武道的路途,太子越来越想知道,他自己到底是谁。
  • 重生之痞凤诱君心

    重生之痞凤诱君心

    上一世她是叶氏集团的掌权人,被最亲的人谋杀,魂穿异世,成了西楚国叶太傅家的九小姐。虽有神机鬼算之才却仍旧逃离不了这诛心的城府。他是驰骋沙场嗜血成性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待她却狡猾腹黑而又温润如玉。她被许配给九王爷时,他们方是相识。两人已经熟识到一同逛青楼喝花酒时,她还未倾情于他。他出事,她不顾一切去找他,两人一吻定情。她为他一人放下上一世的怨念,而他只为她一人收起心中城府。两人私奔相守,她欲浪迹江湖,他却为她踏平天下,只为给她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归宿。他说,“我打了一辈子仗,以前我不怕,可如今我怕了,我怕失去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来都不只是说说而已,他用热血洒天下,从此,无人不知他爱她。
  • 多维文明跨越

    多维文明跨越

    从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角度,分析多维时空,融入从小学到大学的基础知识。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 从重生开始改变世界

    从重生开始改变世界

    当他苟成一代大帝时,世界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至交离世,妻儿丧生,世间一切被天道掌控者把控压榨……在无尽痛苦和黑暗中游荡万年后,终于让他抓住了天道轮回的规则,星火般渺小的希望让他拼出燎原之势!因为执着,因为不甘!他是天道把控者巨大阴谋下的牺牲品,也将成为震撼他们统治最大的意外!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阴阳鉴横空出世,逆转时光回归一切开始之前!他将从这一刻开始改变世界!
  • 西游之牛行天下

    西游之牛行天下

    一个花样作死的牛魔王,用牛眼看世界,看到怎样的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