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74300000040

第40章 1960年代日本政府的对华认识与对策(8)

与此同时,佐藤政府也通过外交官、亲华派人士等渠道进行私下沟通,寻求改善中日关系的出路。日本驻香港总领事冈田晃就是其中的一位。1971年9月11日,佐藤召见冈田。冈田力陈自己的“中国政策”,认为“中国加入联合国,今年秋必定会实现。在尼克松访华后,从国内外的形势来看,日本与中国不实现邦交正常化已经不行了。因此,日本本年应尊重承认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不提出阻止驱逐台湾的逆重要问题方案,弃权阿尔巴尼亚提案,积极发挥中介作用,提议联合国内北京与台湾实行统一。”。佐藤听后表示:你说的或许是对的。作为个人,我原则上同意你的看法,然而,作为自民党总裁、作为日本政府首相,现在立即实行你的方案,日本国内政治不允许,党内也通不过。自己今天作为日本政府总理,能够最大限度说的,如下所示:

(1)作为本人,我也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一个省。

(2)不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

(3)中国应该停止干涉日本国内政治。

(4)台湾的联合国席位是过渡性的,但不赞成今年立即驱逐蒋介石政权。这是日本人的道义。不好说出口,是“日本人的道义”啊。因此,本年不赞成阿尔巴尼亚方案。

(5)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准备,可以考虑让外相或(自民党)干事长访华,中国能接受吗?佐藤特命冈田,直接向自己或干事长联系、汇报,完全不必通知外务省事务当局。回到香港后,冈田通过各种关系,试探中国的态度,结果中方先后于10月8日和11月8日回复,表明拒绝与佐藤接触。

冈田晃:《水鸟外交秘闻——某外交官的证言》,[日]中央公论社,1983年版,第146—147页

事实上,在改善中日关系,恢复邦交正常化方面,佐藤表面上显示了积极的姿态,然而,实际上没有顺应形势发展,缺乏主动谋求解决的意愿,而是将其定位为长期的政策课题。进而,在实践中,亦缺乏实质性的具体政策,特别是在关键的原则问题上,仍固守“两个中国”的旧有思路,抱着“边走边看”的心态,就核心的“台湾问题”态度暧昧,以求维持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平衡,而自己坐收渔利。

1969年12月25日,佐藤在横滨市表明:“现在还不想取消政经分离的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永远将该原则保持下去。北京政府也说,‘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双方都忌讳这个问题,还是不碰它为好,等将来碰它也没有关系的时候再考虑解决。”一周后,在1970年元旦的新春记者招待会上,佐藤明确指出:“中国问题不是‘1970年’即可解决的问题,而是‘70年代’有待解决的问题,(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现在不能单方面地改变我国一贯采取的方针,但是现在到了重新研究我国迄今采取的方针究竟行不行的时候了。”1月27日,佐藤“(被问到关于中国问题的一系列发言的真实意图时说)我现在只讲到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必须友好相处,我认为(中日问题)还没有到马上要决定如何去解决的阶段。”

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45—1970》,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906页。

1970年10月、11月,加拿大、意大利相继与中国建交。此时,佐藤依然固守旧态,12月2日,“与(外交调查会长、原外相)小坂善太郎谈论了中国问题,感觉这个人稍微有些着急”。9日与卫藤沈吉博士亦谈论了中国问题,“结论是不应太急”。1971年1月14日,在研究首相施政方针演说时,“关于中国问题,佐藤首相特别慎重,认为没有必要改变现今的方针。”在佐藤看来,“比起中共加入联合国,更重要的是如何确保台湾的席位。”于是,就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日方对“重要问题案”、“逆重要问题案”和“双重代表制”反复研究,5月11日,佐藤的结论是:(1)努力确保国府的联合国席位。

(2)为此也可采取双重代表制(DR)方案,但不能把安理会席位交给中共。

(3)照此日美统一意见,立即开展争取多数派的工作。

(4)因明确写着Republic of China,所以宪章问题也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应进一步商讨如何解释。

楠田实:《楠田实日记——佐藤荣作首相首席秘书官的2000天》,[日]中央公论新社,2001年版,第536、546、535页。

伊藤隆监修、佐藤荣作著:《佐藤荣作日记》第4卷,[日]朝日新闻社,1997年版,第216页。

佐藤进一步强调指出:让中共加入安理会的话,国府当然会退出。美国也许不会因此而到了废除美台条约的程度,但是这对日本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事态。说是追随美国也好,说什么都没关系,要与美国齐心协力,尽快开展争取多数派的工作。尼克松冲击发生后,佐藤考虑的重点仍然是如何保住台湾。他在7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尼克松访华“自然是件应该庆贺的事情,然而今后台湾的处理是个问题,变得更加困难了。”同年8月25日,当中日友协副会长王国权以中方代表身份参加松村谦三葬礼的时候,佐藤通过亲信斡旋,希望会见王国权,结果被中方拒绝。正如古川万太郎先生指出的那样,“在这个问题上,即使为时已迟,如果首相承认1971年7月公明党同中国方面达成一致的复交原则,采取具体保证措施,并表明想会谈,那么也许形势会发生变化。但一点也不触及中国反复提出的对日原则,仅表示想会谈,那无论如何是办不到的。中国能相信任职7年、一贯坚持反华政策的佐藤首相吗?要求会谈这件事本身,再次暴露了首相等人对中国、对两国关系的认识不足。”。为解决台湾问题,周总理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中日复交三原则”,中日复交三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蒋条约是非法无效的,应予废除。并把承认这些原则作为中日复交的前提条件。

然而,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1971年9月22日,佐藤依旧固执己见,追随美国,决定共同提出所谓的“双重代表制”和“逆重要问题”议案。可以说,佐藤由此而丧失了与中国恢复邦交正常化的最后机会。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美日等的企图宣告破灭。

同上书,第584—585页。

伊藤隆监修、佐藤荣作著:《佐藤荣作日记》第4卷,[日]朝日新闻社,1997年版,第377页。

古川万太郎:《周恩来及其对日原则》,日本纪念周恩来出版发行委员会编,刘守序等译《日本人心目中的周恩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26页

为了打开对华关系,自民党干事长保利茂与佐藤商谈后,委托10月25日访华的东京都知事美浓部亮吉带了一封信给周恩来,是为“保利书简”。其主要内容如下:仔细想来,同处亚洲的贵国与我国的关系,为国际形势所左右,十分不幸成为最为接近亦最为遥远的关系,但今天已不允许对这种不自然状态置之不理了。尽快消除这种状态,建立新的两国关系的时候已经来到。为此,我的理解和认识是,中国历来只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政府,台湾是中国国民的领土。同时,日本应该坚持走和平国家、福利国家的大道,探索和实行把余力贡献给亚洲的方法。11月10日,周恩来在会见美浓部亮吉时指出,该信件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唯一”二字。信件还说“台湾是中国国民的领土”,这是为策动“台湾独立”留后路,因而这个信件是骗人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台湾已经归还给中国。“日台条约”必须予以废除。日本政府只有真心真意而不是虚情假意地考虑这些条件,才能开始谈判。

岸本弘一:《一诚之道——保利茂与战后政治》,[日]每日新闻社,1981年版,第145—146页。

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史1945—1995》,中国社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8页。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佐藤仍通过各种渠道与中方联系,并在各种场合表明愿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想法,然而在关键原则问题上依然是缺乏明确态度,摆弄着“两面派”的手法,顽固地坚持着“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立场。

1971年11月1日,佐藤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表明,“我已认为应早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我此前主张积累的方式,但是,如今,在阿尔巴尼亚提案通过之际,我们不用考虑以往那样积累的局促方式,而应从正面推进邦交正常化。这样的时期已经到来”,“佐藤内阁的寿命究竟如何,姑且不论,我将在任期内积极推进邦交正常化。”但是,“如今,不能简单地无视、或简单地认为日台和平条约无效”,“而是要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来处理日台条约的问题”。[日]第67届国会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录第2号,1971年11月1日,国会会议录检索系统。同样,在12月31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佐藤重申了类似主张,他说:“即使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邦交,也不能无视同台湾缔结的条约,而且也不能无视在台湾有一个叫做中华民国的政权”。

田桓主编:《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71—199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1972年1月29日,佐藤在第68届国会上发表了在任期间的最后一次施政方针演说。他指出:

同类推荐
  • 守望学生成长

    守望学生成长

    本书稿作者陈美彬是中学高级教师,现在仍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他根据自己近三十年的教学经验撰成。本书稿运用散文笔法,采用案例叙事的方式,按时间顺序,详近略远,选取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个个精彩案例(集中在16个孩子身上,涉及自尊、压力、厌学、追星、网隐、早恋、体罚、管理、评教等方方面面),展现作者从教历程,探寻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此表现教育的真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本书分时光碎片、县域观察、乡村走笔、青川纪行、人物素描、编采札记六部分,收录了《思念如潮慰忠魂》、《湖州工业园区完成“格式化”》、《长兴民企兴无限投资》等文章。
  • 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

    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

    全书分为上篇、下篇和比较篇三篇,以时间顺序为纲:上篇按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阐述和分析1860—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历程、模式和促使这种形态产生的不同大学社会价值取向;下篇则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发展进程,阐述和分析1949年至当前中国现代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历程、模式和其对应的社会价值取向;最后本书以中国近现代大学演变进程为坐标,比较同时期基于不同国家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因素中不同大学社会价值取向引导下形成的中西方大学校园形态。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几番增添,越来越有点自传的意思了。其中有自己的检讨,当然说不上是自我解剖,更不敢说是老实人的宣言书。但是,热爱、老实、讨论、比较几节写得都较充分,对毛泽东和鲁迅谈也较多,引用也多,以至有朋友建议删削一番。
热门推荐
  • 墨水大佬的穿越日常

    墨水大佬的穿越日常

    异界大佬(小姐姐)被群殴之下,被动穿越到现世。被一个不知名的小主播(小姐姐)收养。看她在这残忍(缺钱)的现实中度过。
  • 极品女帝:太傅总挡朕选妃

    极品女帝:太傅总挡朕选妃

    朕想回去当土匪,朕想去秀明河边的大草地撒欢,朕要下旨选妃,叶爱卿,你总是挡着朕……
  • 泷晟

    泷晟

    丹蔓槿是个三流的业余画家,一流的叉叉女司机,专业负责地为乘客提供优质的叉叉快车服务。泷晟是个一流的专业画家,还是个腿脚不便、身有残疾的美男子。到底泷晟是故人,是双生之子的影子,还是她的偶然遇到的美男子呢?这是一个三流叉叉女司机和一流画家纠缠不清的故事。
  • 将女无颜

    将女无颜

    京城里有段佳话:那护国惊世的大将军府唯一的女儿,是位可歌可泣的奇女子,年少时的她,有着和她爹爹一样的轻逛傲骨,披上盔甲守卫家园。所以她叫无颜,一场华丽的阴谋幕后,那至高无上的皇权,深宫里的埋藏最深秘密。一步一步揭晓。她问:你到底要什么,老谋深算的狐狸。他答:我替你颠这天下,天下我不要,可我要你。如何?他想,你知道吗。从我们第一次见面,我就已经知道,我这辈子裁了。哪怕这天下,在你面前都会失了颜色。
  • 大渔农

    大渔农

    告别城市快节奏的生活,选择回家去过着捕捕鱼,种种田的悠闲生活。
  • 稀奇古怪的人和事

    稀奇古怪的人和事

    风土乡情,怪异人生,酸甜苦辣,真情假义,尽在笔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追妻:娇妻别想逃

    总裁追妻:娇妻别想逃

    他是称霸黑白两道的帝王,星夜集团的总裁。她是名门千金,调香界的奇才墨玥。三年前,他们深爱着对方,却因他的轻狂负了她她心碎离去并发誓此生再也不会爱。三年的沉沦终换来与她的相遇。醉酒,他拽着她的手对她说:“我会弥补所有的错,不会再给你机会逃走.....”可当真相步步逼近时,终会是爱还是恨主导一切?
  • 九世轮回霸主

    九世轮回霸主

    叶萧一个人修炼强大的九世轮回决,经历九个不一样的人生修炼成功成为了霸主。
  • 环游世界大探险:意大利大冒险

    环游世界大探险:意大利大冒险

    莱恩和伙伴们一起来到了意大利,从走出飞机场的那一刻起,米娜就有些不对劲了,似乎是犯了什么毛病;几个人刚准备躺下,却意外地从床下发现了一张或许能从中找到什么宝贝的藏宝图;之后几个人登上厄尔巴岛开始了一段传奇的经历,没想到他们在这里未找到想象中的宝贝,却意外地找到了A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