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72300000035

第35章 作为“经略”的“修好”(15)

我曰:本大臣奉命聘问贵国,因乐与贵中堂晤谈之所以者无他,种臣在国忝承宠任,亲履外务,愈精于外事愈知两国紧邻之谊不可不厚,欲以此番倾心剖胆为表平生也。本来,我国起初疏于外情,以仿照贵国之例而与西人结约。后得以自行研究欧西各国互相交通之理,观之而知贵国不明西洋之事情。以堂堂中华而受彼之欺侮不少,欧人之视贵国,简直如同土耳其埃及之类耳。夫土耳其之一国跨东南西三大洲,古称强大为欧西所畏。而其俗顽固,竟然为欧人所征服,至而今为可怜之极者也。我国知之,不得已万分悔悟自怨。遂求欧西之法,幡然改变国俗,要剔正其约例,在于将来更张我国之主权。兹种臣任外务以来,于交通上,读彼国公法内政等书,虽处事亦揆情度理,未有如贵国经史之明白快通者。今也日月所照,殆知孔子之言,无不以为圣人。苟为政者,中外同一理也。种臣读汉籍一万五千余卷,本此而施外务、而治外事,外人不从其妙契,焉能到此?现在承我皇上之信任弥深,各国之所倚望弥重,谏则听,言则行。比之昔日,大有改观。是以外人视余,谓日本为文明之机器。种臣内承圣恩,外荷知望,从事至此,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耳。试请(让我)评论贵国之往事。文王西夷之人也,其后武成而君临中国。若周公早倡率诸侯开发西域,则土耳其以东以南之地,尽属中华。同为君子之国,且亦有抚欧西之势。而乃矜华鄙夷,独谓君子之国,以至今日与欧人交,反而与其所鄙之土耳其以东之蛮种视为同类。事之相反何其如此之甚哉!昔日遽伯玉耻于独为君子,何故以中华教化夷狄,亦不能为君子?自古以来于兹数千百岁,自夷出迁夏而为君子之国者多,用夏变夷而为君子之国者少。予由是以知夷之于中华常耻勉故强而能兴,中华之于夷自矜怠故弱而必亡。

彼皆色变。

我曰:是真话也。诸公莫怪。夫夷亦人国也。以君子待之则为君子,以蛮夷待之则为蛮夷,皆由我为之也。今天下之列国皆有伦常,以其御家邦,推施于蛮夷,唯恐不及。是亦尧舜禹汤文武之新有其道也。此时如我儒不苏,必有难对古圣之事。而贵政府既与各国交通,独不讲究西洋之事,其可乎?贵国不究洋理之说,盍诒予者乎?座上董大人所序之万国公法,于贵署之同文馆所翻译刊刻,钦使各等之品乃至款待之制,判然无不明白。而尚得谓中国未知公使之等级乎?本大臣始至天津,于与李中堂会晤前,曾论如宾有礼,主则以选之也。今我皇上既敬贵国如此,则本大臣固信必以贵国皇上之有所选,冀贵中堂三思之。

彼曰:闻贵大臣之高论,句句针砭,殊为佩服。顾我中国从来与各国交,未尝不推诚致敬。然有所嫌者,西人之弊在甲国请得其一,则乙国又望其二。营营其来,惟利是图。揆之情实由各为本国而贪奏奇特,故我中国务杜无餍之求,以至于不得已而仅执公平,约略容之而已。如近日商定觐见之仪,亦为防止他日彼等别开生面也。是以今日如为贵大臣更制款待之礼,甚有碍难,奈之何耶?

我曰:现在驻京各国公使皆二等以下也,独本大臣以头等而来,而贵国以头等接待,何碍难之有?昔春秋之时,列国互遣使者,以会盟聘问而通两君之好,若接之而无等级,何以别上文夫中大夫乎?本大臣当外务,常拟之以春秋,尤觉得当。方今天下万国之诸君,结义同心,以事上帝。比之周时,上帝天王也;万国之君,诸侯也。故各国当遣其大夫会盟聘问。贵国自为诸侯之国,接之则可;若欲以天王自居,则不可也。扇上所作,此意具在,惟贵中堂察之,速奏定谒见之期。

彼曰:必俟王爷上署商议之,而可回复。

我曰:本国外务之事猬集于我一身,现在虽有代任之人,遇有大事则必来关会本大臣。惟海路往复甚远,每多不便,是以促余早归,无事不可久留。如贵中堂且与王爷议,请转致余向贵中堂所陈之言,速为奏定。且望贵国皇上能体认接待日本国使头等全权大臣,以答我君敬礼聘问贵国之谊。

彼曰:且容王爷之议定回答。《大日本外交文书》第6卷,第147—153页。(史料③)6月21日,副岛派柳原前光、郑永宁到总署说明台湾生番事件,总理大臣毛昶熙、董恂及孙士达接话。柳原曰:我副岛大臣谒见贵国皇上之议于昨日已谢绝,即促归装。然我大臣愈益冀望两国和好之巩固,特命某等报告贵政府也。

彼曰:愿闻其旨。

柳曰:贵国广东省玛港之地,闻今为葡萄牙人占据,不知果然乎?

彼曰:葡人自明末假寓此地,我国初仍其旧贯未改,至咸丰末年,照各国结约之例,议立条约,因揭以葡人纳地租之事,是以彼国至今物议纷延不决,本约互换未遂。

柳曰:现今自葡国派遣官吏专自督民行政,然此地为彼国之属领者乎?

彼曰:否。所谓久借不归者,焉得为彼之所有哉!

柳曰:然于玛港发生有关我人民之事件时,贵国能够承诺为我政府会同办理否?

彼曰:此非我政府所能办理,彼尚借未归故也。

柳曰:玛港之事既得闻命。兹朝鲜介立于贵国与我国之间,两国往来已久。前年,美国驻京公使将有事于彼国之前,托书信于贵衙门,请求寄与朝鲜之时,贵国有答曰:虽称彼为属国,至于内政教令皆不干预。由是亦果然乎?6月18日,副岛率平井访美国公使。美国公使为其出示1871年清政府就朝鲜问题致美国方面的一封信,全文如下:“迳启者。本年正月十七日准贵大臣照会称本大臣,今年派充出使朝鲜之公使,往议交涉事宜,拟先致函于朝鲜,请待寄至该国等语,本衙门以朝鲜虽系属国,一切政教禁令,皆由该国主持,中国向不过问此信。即由本衙门奏,交礼部转达该国,有无回音,难以预度。已与贵大臣言明,当于正月二十二日具奏,请由礼部备文,将原函转交朝鲜,并知照礼部去后兹准礼部覆,称已于二月初二日具奏,将原函封固,送交兵部由驿转递,并声明中国于所属各邦礼部旧章,实无待递书函之事,现虽奏请办理,乃一时权宜之计,通融格外,以后不能再递等因,相应奉闻。专此佈泐,顺颂日祉。二月初八日。”《大日本外交文书》第6卷,第175—176页。

彼曰:称属国,为循守旧例,存册封献贡之典而已,故如此回答也。

柳曰:然如彼国之和战权利,自贵国亦绝不干与乎?

彼曰:然。

柳曰:以彼国亦我近邻,我大臣现望与彼交友,故于此最为注意也。又贵国台湾之地,往昔为我国人及荷兰人、郑成功等占据,而归贵朝之版图。而贵国仅治岛之半偏,其东部土蕃之地,全然为政权所未施及,蕃人自为独立之姿。前年冬,我国人民漂泊于彼地而遭掠杀,故我政府将欲出使而问其罪。惟蕃域与贵国之政府犬牙接壤,我大臣以为未告知贵国而兴此役,万一聊有波及贵辖之事而无端受其猜疑,忧虑两国自此伤和,故预先说明也。

彼曰:本大臣等只闻生蕃掠杀琉球国民,未知系贵国人之事。本来琉球国是我藩属,彼时琉民自生蕃脱出者,由我官吏救恤而渡福建,由总督加以仁爱,送还本国。

柳曰:我朝抚字琉球尤久,中叶以降附属萨摩。况今大政日新,以一民亦莫非其臣而弥务抚恤,见以野蛮而害我王臣,我君不得不用保民之权专伸其冤。而谓琉人为我国人何妨?且问贵国官吏既云救恤琉民,不知其如何处置其行暴杀之生蕃?

彼曰:此岛民有生熟两种。此前谓服我王化者为熟蕃,置府县以治之;谓其未服者为生蕃,置之化外,不甚为理。

柳曰:此说我国人皆知。彼蕃掠杀他国漂民之事凡有多次,贵国一直未曾处分,蕃日益暴横,故今若他国征之,岂惟蕃地,即便置有府县,亦或不为贵国所有。此后以杀人之故而此岛为外国占据,如自安南之法领、广东玛港香港及俄之所得黑龙江一带,波及我国北虾,而我南海中复滋一患害,导致诸岛之危,因此我政府谋直往征之。然我大臣为保重两国之友好姑且控制众诤,因此奉使之便,明告贵政府以避免猜疑。然复理外化之地,完全不干涉贵国,可无优越之忧。此事我政府本不欲告知贵国,惟我大臣以外务之重任,若因惩一小丑而至失邻国之和,何以对天下?且我国勇敢胆略之士,闻琉民遭害之事,皆为之切齿而愤懑填胸,策动政府问罪,若不令此气消散,势必引起滔滔激乱而不能防。越境为寇,日不可待。是亦为两国无端伤和之源,其断不可不防。万一至此而伤两国之和,则我皇帝今日遣我大臣聘问贵国皇帝而换约缔好,究竟何用?是发自我大臣公心而来之一团好意也,请谅察之。

彼曰:未制止生蕃之横暴,虽为我政教之所不逮,然生蕃杀琉民时,福建之总督救护难民,因有报奏之文书,再检查以待他日答复。

柳曰:贵大臣既云生蕃之地为政教所不及之处,又有旧来其证迹,为外化孤立之蕃夷,则只归我独立国之处置而已。福建总督奏报之书,已据贵国之京报等知晓,故今不愿再见。今我大臣归心似箭,惟思两国之好而以一言告明而已。故今日自我等之报告及贵大臣之答议,归馆后须一一复命于我大臣。话毕乃别。《大日本外交文书》第6卷,第177—179页。又见《副岛大使适清概略》,岛善高编《副岛种臣全集》第2卷,慧文社,2004年,第162—164页。(史料④)当天晚上,孙士达于其舍下招来郑永宁,史料记载如下:(孙士达)问曰:柳原氏言论峻烈,使人愕然。生蕃之事日来不曾说及,今日突出此言,故老衰之大臣等率尔答话,甚为迂阔。我颇为伤心也。且问如玛港朝鲜之问,究竟何意?

郑曰:奉我副岛大臣之命某等向贵政府示谈,故柳原之言,即副岛大臣之言。出自一团好意,何峻烈之有?今日所有之质问,终究为我大臣爱国爱民推己及人之实也。质以贵国干与朝鲜内政与否,亦因我国屡次遣使致书以求友好,事已及五六年,然而彼不仅未曾接答,反加谩骂,若更逞鹅骄,我政府之义务乃不得已修正之。只因彼地与贵国毗连,故有此问。

孙曰:贵国将有事于台湾,早已阅新闻纸而知之。抑生蕃舌狼性,常居深山之中,有据险负隅之势,见人即杀,以为快事。美国前年讨之而不胜,此其覆辙,岂不可鉴。

郑曰:我国之士闻生蕃嗜杀之事,一为悯恻,一为惧虑。其悯者为教化之不施而不知人道也,其惧虑者以杀人之故而他日被外国占据彼地,则我南海中滋一患害,恐致诸岛之危也。故勇敢胆略之士,闻琉民遭害之事,皆为切齿,问罪之议日夜不措,其公愤义气虽曰可励可劝,政府若失统圉调济之方,则势必激乱越境,迹寇涉扰。政府忧之,新闻之说诚然有之。我副岛大臣秉总理外务之全权,之所以欲将此事据两国之好谊加以镇抚者,无他,因舌之野蕃以言谕不能化,故假威武尤为切要。今用我济济男士而行问罪,则皆得其平,非仅以乐于开导野蕃也。若徒以压抑为事,则士气一旦至于激发,则滔滔乎不可防,越境为寇,日不可待,是两国无端伤和之源。副岛大臣之畏固不在生蕃,在我国之士气,此乃发自爱国爱民之公心。我想生蕃虽据险负隅,然天兵一下,则石卵难敌,谁能御之?

孙曰:今日柳原氏归后,总署诸大臣之会议曰:日本使节起此论,由觐见之议不成熟欤?若成满足其意之仪,遂为谒见,则生蕃问罪之说或为可寝。然不好谒见,若断然归国,则不可不奏闻此事。

郑曰:我副岛大使为成两国之好而来,何有不好谒见之事?但以贵国接见之式不合,不得已而不敢辱命也。假令觐见之仪满意而遂拜谒,今日对贵政府表明之事,岂可废耶?归后必有问罪之举,何拘于谒见之有无?其表明之各条奏闻与否,责在总理大臣,非为使节所知。《大日本外交文书》第6卷,第208—209页。(史料⑤)6月23日,文祥派孙士达来致意副岛,说明日亲自来请改议觐见事宜,孙士达进行婉转劝慰。其详细情况如下:大使曰:大臣言出必行,否则不能以统外务。今既催促归装,不可再留。孙曰:士达以不才而忝承李中堂之知遇,行走于总理衙门,襄办外国事务。前年伊达大臣在天津议约后欲入京城,李中堂为此自江南呼士达上,令陪随之,今年又在京城,因阁下襄办使务,皆李中堂敬重贵国,深望以厚交谊而有所委也。阁下前月以来,每与总理大臣议觐见之事,士达必将消息通于李府,而李中堂窃为阁下再三封事上疏,今文中堂闻阁下之归装,悔悟而不知所措。转托士达仰祈劝解阁下,即允文中堂之请,成全两国之好,以遂李中堂之志。大使曰:余固深信李中堂爱君国,好念贵道之诚志,明日接待文中堂。然而前日对贵政府说明伐蕃一事,即便遂得觐见,亦不可废也。贵道必致此意于中堂。孙唯唯而去。同上书,第179—180页。(史料⑥)6月29日,觐见之后,副岛即致函三条太政大臣,报告谒帝及台湾事件等相关交涉结果。其中关于谒见说到分三班进行,自己为单独谒见,排在首班。接着报告说:“台湾生蕃处置一件,本约廿日遣柳原大丞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进行谈判,清朝大臣以土蕃之地,政教政令不相及,为化外之民相答。别无他辞,情况克相济。其时问及清政府之政权是否推及朝鲜,其确答以止于循封册叡贡之旧例,更无国政关系。如前件,成就了奉命之用意。”《大日本外交文书》第6卷,第160页。

同类推荐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学科创新教育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学科创新教育

    1916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率先提出了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学说。美国教育学家特尔曼从1920年开始探讨创造力和智力之间的关系。
  • 鲁迅作品里的教育

    鲁迅作品里的教育

    本书内容包括:只有改造社会,才能改造教育;批判封建旧礼教和旧教育;让儿童活泼自由发展;读有用的书,走自己的路等。
  • 和谐社会论纲

    和谐社会论纲

    本书为学术性专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亦成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之后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如何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深化和谐社会理论,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提供可能的理论支撑,是我和我的学术朋友们近年来共同探讨的问题,这本《和谐社会论纲》就是我们思考的结晶。和谐社会理论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实践意义重大深远,我们的思考还是表层的、初步的,是谓"论纲"。如果它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能将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引向深入,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是一个多年项目的成果,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当代中国急剧的社会变动,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事实,从理论的角度认识文化与社会转型间的关系,转型的性质和动力,特别是实现转型的机制和未来走向,足资借鉴。
  • 玩味

    玩味

    娄义华:现任职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香江》文学杂志执行总编。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先后在《当代诗坛》杂志任编辑;《湖南人口报》记者、新闻摄影记者、编辑;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任编导;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东方新报》社任编辑、首席记者、主编等职。
热门推荐
  • 回到霸总老爸十七岁

    回到霸总老爸十七岁

    身为霸道总裁的女儿陶笑,出生既罗马的人生赢家,一路躺赢到十六岁。直到穿越回二十二年前,十七岁的老爸身边……那个杀马特造型,正在调戏妹子的傻叉怎么那么像她爸?说好的品学兼优、校园男神的老爸,竟是个性格乖张暴戾的学生。陶笑:“我太难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叛逆少年陶云海一夜之间喜当爹,多了个小自己一岁的亲生女儿,成天像块狗皮膏药似的甩都甩不掉。他琢磨着,还能怎么办,宠着呗!男主纠结了,对着大一岁的岳父叫爸爸,实在叫不出口啊!【治愈系暖文,欢乐向】
  • 卷思良

    卷思良

    轻轻,落在我眼中以后世间多繁华也不似一个你悄悄,打开我心房从前入世三千也寻不得一个你君知否鬓虽残,心未死愿与君共乞白头君不知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
  • 将来的你 一定感谢现在拼搏的自己(醉美文摘)

    将来的你 一定感谢现在拼搏的自己(醉美文摘)

    本书的故事都具有深刻的生活内涵和丰富的教育功能,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对社会、人生多角度的思考,还可以点燃我们内心深处的智慧火花。什么是事在人为?也就是说,只要你勤奋努力,一定会有所作为。人生需要的是勤奋,成功需要的是奋斗。只要我们怀揣感恩的心去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看最美的风景,做最好的自己,经历最好的人生。
  • 琐碎生活中的青春历程

    琐碎生活中的青春历程

    这是一部青春慢悬疑小说。这个故事中的那个人我认识,你未必;那个人你认识,我未必。记录下他的故事,就是记录下你我的故事
  • 痣瞳

    痣瞳

    长善的世界是挽歌构造的…挽歌是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为故事里的事伤神,故事里的人执念太深。
  • 告别的日子

    告别的日子

    本书写了在香港工作的程小咚因为一次爬山活动遇见了在香港读博的冯鑫,便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暗恋。虽然两年间两人一共只见了四次,但是程小咚始终对冯鑫念念不忘。因为工作的原因程小咚要回内地发展,她知道这次离开之后可能再也见不到冯鑫,所以决定整理自己的心情。但是越想说服自己结束这段暗恋,却又更加舍不得冯鑫…这本书记录了程小咚如何度过在港最后一段日子,以及她在心里一次次的和冯鑫告别的心情。
  • 天外天临

    天外天临

    天道五十,演化天地之妙。五行、五相、五态、五诡与七维天道筑天地之基;三无、五界与五领天道显天地万物之卓越;七绝天道绝天地之伦;三极天道护天地无极。天道五十,生灵得悟其一可为神灵。一段神旅,一海记忆。若天外天路可行,愿一去无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尸王炼愧

    尸王炼愧

    神秘世界海沧天的炼尸秘籍,低级位面崛起的赵启星能否成为异世界强者。甲尸与各个势力之间的战争,赵启星与各个大能的勾心斗角尽在于此。
  • 题松江驿

    题松江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