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68700000026

第26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二)(1)

——《华严经》:

从“光明普照”到“入法界”的理论体系《华严经》的全名为《大方广华严经》,现存有两个译本。其一是六十卷本,三十四品,由佛陀跋陀罗于晋、宋之际(418—421)译出;另一个是由唐实叉难陀等于证圣至圣历年间(695—699)译出,八十卷本,三十九品。

《华严经》形成这样庞大的部头,从翻译史上看,是经过一个很长历程的。最早见诸东汉支娄迦谶译的《兜沙经》,相当于今六十卷《华严经》的《如来名号品》;三国吴支谦译的《菩萨本业经》相当于它的《净行品》和《十住品》。到了西晋竺法护,译出《华严经》的成分骤然增多起来:其《菩萨十住经》相当于六十卷《华严》的《十住品》,《渐备一切智经》相当于它的《十地品》,《如来兴显经》相当于它的《如来性起品》和《十忍品》,《度世品经》相当于它的《离世间品》,《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相当于八十卷《华严》的《十定品》,而六十卷《华严》不收。此外,西秦圣坚译的《罗摩伽经》,相当于六十卷《华严》的《入法界品》,而姚秦鸠摩罗什共佛驮耶舍译的《十住经》,后即被全部移植成为它的《十地品》。其他还有一些失译的散品经。到了唐宋,仍陆续有单行的重译本出现,像唐玄奘译《显无边佛土功德经》,相当于《华严》的《寿量品》,宋法贤又重译为《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唐尸罗达摩译的《十地品》,相当于《华严》的《十住品》;唐般若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亦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则是《入法界品》的再一次扩展,增添普贤行愿的内容,强化了普贤崇拜。据此可以认为,大部《华严经》不是一时一地的产物,而是在华严经学流传中产生的多种散本的最后结集,像当今流通的两种《华严》的《入法界品》,还都有法藏的新增成分。

关于《华严经》的最早底本,从翻译史上看,可能就是《佛说兜沙经》。此经仅有一卷,但已经具备了这一经籍的基本框架和一些主要特点,例如“十方佛刹”的提法;佛为菩萨所示诸法,皆以十数表示,如“十法住”、“十法所行”、“十法海”、“十道地”、“十镇”、“十所居处愿”、“十诘”、“十三昧”、“十飞法”、“十印”等,就是《华严经》的格式。而其中关于“佛放光明”的描述,更是《华严》的特色。

《兜沙经》的译者支谶来自月支;此前介绍《华严经》散品最多的竺法护,世居敦煌,通晓西域三十六种语言;六十卷《华严》的原本为“胡文”,系支法领得自于阗;八十卷本是实叉难陀自于阗携至长安所译;至今除《入法界品》和《十地品》之外,尚未发现《华严经》的任何梵文本。由此种种现象推断,《华严经》当是2—7世纪流传在西域,最后在于阗编纂成集的,而且不止一个定本。

此中六十卷本分“七处八会”,即佛在七个地方,主持八次集会。大体上,每一集会就是一个主题;八十卷本分“七处九会”,篇幅大了些,扩展旧译首品为五品,补进了《十定品》等,但内容没有实质性区别。相比之下,唐译的文义更加流畅,而就其影响,尤其是作为华严宗据以立宗的经典言,那还得算六十卷本。我们这里考察的,就是六十卷《华严》。

§§§第一节思想结构与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华严经》把这许多分散的单行经集成一大经典,无疑是经过一番组织的。在总体上,好像结构松散,但内容上,却自成系统,前后逻辑相当严密。它以卢舍那佛为开展思想和信仰的核心,以普贤菩萨作为创造并实践此佛教旨的代表,以文殊师利菩萨作为沟通与大乘般若理论的代表,由之将全新的菩萨行贯穿于全经。这全新的菩萨行大致可分三部分:其一是“地前”的菩萨诸行,从“信敬三宝”开始,配合修习十波罗蜜,分别讲述“十住”、“十行”、“十无尽藏”、“十回向”,止于“十地”。这是对开始立志修习菩萨行者讲的修行步骤。其二是“入地”的菩萨诸行,开端于“十地”之初,修行至此者,称“初地菩萨”,是全部修习中最重大的转折,标志着从此“过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在佛家”。其三是升入“佛界”的菩萨诸行,即十地修行圆满而至入“佛界”,由此获得诸佛神通(“十明品”)和智慧(“十忍品”),并为普救众生而兴显出世(“如来性起品”),深入一切世间众生(“入法界品”)。这三大阶段,正体现着佛教如何把“凡夫”训练成“菩萨”而进至佛位的全过程。

《华严经》的单行经品,在哲学理论的论述上,并不相同,及至被组织到整部《华严经》中,就变成了四个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关联的统一的体系。这四个哲学体系是:一、 以光明崇拜为中心,确立卢舍那的法身地位,构成遍在于世间一切事物的客观唯心论;二、 以文殊师利为理论代表,采取“般若性空”的怀疑论,而与当时盛行的大乘思潮接轨;三、 明确“三界唯心”的主观唯心论,开唯识学的先声;四、 提出“心性本觉”的“性起”论,经华严宗的发挥而成为中国佛教哲学的主流。在信仰上,则完成了普贤崇拜的教义。

如果说《维摩经》的中心任务是在解决佛教出世间与世间的统一问题,以便完全彻底地融入世俗世界,那么,《华严经》的庞杂体系就在论述佛与众生的关系问题,把深入众生、利益众生和向众生学习,定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在说明佛与众生的关系,以及众生与众生的关系上,它发展了普遍联系的观念,将时间的瞬间和无限、空间的最小与最大,事物之间你我彼此,都相互容涵、相互渗透,“相即相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地联结起来,形成了广阔无际、层层无尽的普遍联系的世界之网,而每一事物就都是反映着这网的全体及其个别的一个纽结;在实践上,则提倡“深入法界”的“普贤行”,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泛佛论”哲学体系。

应该讲,在所有汉译佛经中,卷帙如此浩大,内容如此丰富,而逻辑又如此紧密关联的,《华严经》当首屈一指。它的编纂者,一定是位大家。

为了便于我们以后的陈述,有必要先看看它在风貌和用语上的一些特色。

一、 用幻想和神话构造世界、表达教义

上述《维摩》、《法华》等大乘经经籍,已经在通过隐喻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教理了,所以触目皆是神话。但佛讲道的地方,毕竟还在人世间,如《维摩》是在毗耶离庵罗树园,《法华》是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听众也是以人为主体。《法华》虽有天龙鬼神的参与,不过佛一再解释,他所说的事相,全是“因缘譬喻”,属于方便假说,是不可以执著戏论的。但到了《华严经》情况为之大变,全经,不论是六十卷还是八十卷,全部事相悉出于幻化,连篇皆是神话,置读者于仿佛恍惚中间,加上处处光明闪烁,佛来神往,使人昏昏然几乎不知身之所在。佛集会说法的地方有多处,其中就包括欲界忉利天的“帝释天宫”、“夜摩天宫”、“兜率天宫”以及“他化自在天宫”。在天上的集会,当然不会有人世间的众生参与,而在地上的人世间集会,至少也得取得“大声闻”、“大菩萨”的资格才有条件参与。如果说《维摩》、《法华》等大乘经的基调,是佛徒必须深入社会各个层面,与普通民众打成一片,《华严经》则竭尽其能地制造光怪陆离的神秘氛围,与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隔离开来。

古人有言:“欲知佛富贵,请看《华严经》。”《华严经》对佛世界富贵气象的描述,可谓极尽想象之能事。例如《世间净眼品》形容佛坐道场、始成正觉的形象:其地金刚,众宝杂华,以为庄饰;无量妙色,宝幢幡盖,光明照耀;妙香华鬘,周匝围绕;七宝落网,弥覆其上;雨无尽宝,显现自在;诸杂宝树,华叶光茂。佛以神力故,令此场地,广博严净,光明普照;一切奇特妙宝积聚,无量善根庄严道场。(《华严经》卷一,下同)赞其菩提树:高显殊特,清净琉璃以为其干,妙宝枝条庄严清净,宝叶垂布犹如重云,杂色宝华间错其间,如意摩尼以为其果;树光普照十方世界,种种现化,施作佛事,不可尽极,普现大乘菩萨道教;佛神力故,常出一切众妙之音,赞扬如来无量功德。赞佛之座:不可思议师子之座,犹如大海,众妙宝华而为严饰:流光如云,周遍普照无数菩萨大海之藏,大音远震;不可思议如来光明逾摩尼尊,弥覆其上,种种变化施作佛事,一切悉睹无所挂碍;于一念顷,一切现化,充满法界,如来妙藏无不遍至。无量众宝庄严宝台。佛之所在,总是珠光宝气,流光溢彩。到了此经着重渲染的“华藏世界”,那神异得令人若处梦幻中的气象,达到了极致。

由神异和富贵制造的这类氛围,看起来是远离社会现实,脱离众生实际生活的,而其实,这也正是一般宗教能够吸引普通信众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应该成为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也因为其中特别夸张的艺术描绘过多过滥,致使文字烦琐冗长,往往使论议的主题湮没在辞藻的海洋中,变得模糊起来。

二、 有关数量和世界的观念创新

“阿僧祇”(asamkhya)是一般佛籍用以表示数量无限多的一个词,意译“无数”,“无央数”。《华严经》不满足于这一表达方式,认为这个词还不足以表示无限的含义。《阿僧祇品》用“百千”做基数,以平方进位的方法,把“阿僧祇”只作为通向“不可说转”数列的一个中间数:“阿僧祇”个“阿僧祇”叫做“一阿僧祇转”,“阿僧祇转”个“阿僧祇转”叫做“一无量”,“无量”个“无量”叫“一无量转”,如此类推,“无分齐”、“无周遍”、“不可称”、“不可思议”、“不可说”等都成了无限大于“阿僧祇”的计量单位。

与“阿僧祇”相应,一般佛籍还用“恒河沙”的譬喻表示无限多,而《华严经》则用“佛刹微尘”或“佛世界尘数等”来表计量。“一佛刹”等于一佛教化的世界;一佛教化的世界大都指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粉为灰尘的数量,比起印度一条河的沙子来,那多得当然是不可思议了。

“海”与“藏”也被当做计量单位。像“莲华藏庄严世界海”这个词中,用做“世界”后缀的“海”,就是个量词,表示这是一个广袤无际的世界群:上下八面各有十方世界,这十方世界之外,还有不可数世界,故世界之多,范围之广,唯有用“海”可以譬喻,而“海尘”也可以连为一个计量单位。“莲花藏”的“藏”,即是仓库,这里也作计量用,以示这样的世界中,莲花充满,只得用“库”表达。通常所谓佛经“三藏”的藏,也是如此。

此外,云雨的“云”,有时也用于计量,多表示珠光宝气,花色香浓,妙声缭绕等程度,以至于弥漫太空。如形容某些大菩萨,能够兴发“宝色光明华云”、“妙宝楼阁藏云”、“妙音声云”、“妙香现众色云”等,“各兴一佛世界微尘数等妙庄严云”,悉皆弥覆充满虚空。

《华严经》中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数量是“十”:“十住”、“十行”、“十无尽藏”、“十回向”,“十地”、“十明”、“十忍”,诸如此类。从该经的品名就会发现它对“十”持有特殊的兴趣。除《入法界品》外,其他各品的内容,也大都通过“十”的分类加以敷演。《佛不思议法品》由二十个“十种法”组成;《离世间品》约由二百个“十种法”组成。这种不顾思想内容如何,总是用十分类加以陈述的方法,使《华严经》变成了各种名相和断语的平铺罗列,显得既笨拙又烦琐。但是,这部经反复强调的“十”,已经不能单纯地看做数学上十进位的“十”,而是有了别样的意义:它象征着全体、圆满与和谐。这与《华严经》主张世界万物既有无限的差别,同时又是和谐统一的思想密切相关。

与“十”相对的是“一”,也是一切数的基数。“一”或表示个体、部分,故有“一”与“多”这对范畴;“十”或为“一切”的代称,故又有“一”与“一切”的范畴。所以“多”与“一切”等,也是《华严经》常用的数量词。

《华严经》提出的这类计量方式,大大丰富了人们关于数量观念的想象力。它力图用数量揭示“无限”的外延,将世界之大、众生之多、佛及佛法之无量,尽可能具体地显示出来;它把“一”与“一切”等当做认识世界和说明事物关系的范畴,在佛教哲学上是一大创举,一直影响到中国华严宗创制自己的理论体系。在用无限性说明世界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广袤性以及物类品种的多样性上,不只在教义上,为佛教确立了佛力的神妙莫测、佛教法门的浩瀚无际,以及菩萨诸行的无尽多样等宗教境界,而且在认识论上,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供了思维和想象的全新空间,这是传统佛教上的“三千大千世界”无法与之相比的。

同类推荐
  • 当代妙用

    当代妙用

    本书阐述了作者对当下诸多文化和学科如超心理学、科学、哲学、人文、医学、文学、社学会等等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怀。本书分为“对学者说”、“对学生说”、“对读者说”、“对都市精英说”四个部分,讲述了西部心灵文化在文化、信仰、人生、生存等诸多层面的“妙用”。这“妙用”,包括看世界的目光,包括应世的技巧,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包括对人生选择的阐释,包括一个人追求成功时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等等,包罗万象。
  • 《神圣家族》导读

    《神圣家族》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首先介绍了《神圣家族》的写作缘由及其成书过程,然后分析该书的文本结构及其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要旨,随后依照原著结构逐节进行解读。书稿主要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变化脉络和理论发展逻辑,描绘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初始形态,进而指出《神圣家族》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影响,提倡真正理解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无死的金刚心

    无死的金刚心

    神秘伏藏本书前身是《琼波秘传》,用空行文字记录,千年来以神秘伏藏的方式存在着。在某年的某个神秘时刻,作家雪漠跟它相遇了。依托二十多年瑜伽修行的生命体验,雪漠于光明境中穿越历史,与北宋时期的雪域玄奘琼波浪觉对话,向世人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
  •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出家人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阶层,对我们常人而言一直有其神秘的一面,但该书却以风趣的文笔和详实的图文,向我们描绘了出家人寺院生活的世俗性。他们朴素、简约和体现着人性本真的生存观念,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热门推荐
  • 妃不自居

    妃不自居

    原本以为离开云莲宫是幸福的开始,却没料到是逃亡的开始躲进皇宫本就是为了躲避追杀却没想到卷进了后宫的明争暗斗凭她的聪明才智外加一身绝世武功岂会将那些女人放在眼里只是没想到那个高高在上的人竟然也为她动了心上天厚爱,没想到她今生还能再爱人谁料甜蜜过后又是分离上次是因爱而逃,这次是为爱而离只是令她没想到的是一转身却是以万水千山再回首早已是物是人非
  • 我醒后回到16岁

    我醒后回到16岁

    16岁的刘逸,没长相,没背景,喜欢的人不喜欢他。就在一次昏迷中,居然穿越到了未来,那些没有经历过的事却在未来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都会让我们成长,慢慢变得成熟。
  • 世界上只爱你

    世界上只爱你

    念念是个孤儿,被养父母收养后,遇到了那个一生只爱她的人
  • 婚情危机,总裁离婚请签字

    婚情危机,总裁离婚请签字

    原本为了庆祝结婚三周年,可没想到她却看见自己的丈夫在外有染。一场车祸,毁了一切。“顾莫言,我这辈子爱错你了。”她闹离婚,那他闹复婚。她说不爱他了,那他说这辈子更爱她。“说好的离婚呢?”“离婚等以后再说!”-----萌宝宝篇-----“爸爸,妈咪说你喜欢男人,是真的吗?”某宝宝一脸呆萌的问道。某男的脸早已黑了,他看着身后的某人,“妈咪觉得不'性'福,所以才说我喜欢男人。”这次换来某宝宝问某女,“妈咪,妳不'性'福吗?”某女的脸红透了,她没想到自家萌宝宝会来问这种问题!“是啊,老婆,妳昨晚不是一直喊着要吗,怎么就不'性'福了?”某男邪笑的问道。
  • 因果名单

    因果名单

    “自古情字多磨难,比翼鸳鸯难成双。”他们是天地最特殊的一群人,执掌因果,履行天意,凡是出现在因果名单的人,他们都不是将其杀死,甚至庇佑其安全,直至结下因果后,会给其补上一击。他们所攻击的,并不是万物生灵的躯体或是灵魂,而是他们一声所作所为结下的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被击碎因果的人,终将自食其过,善者自逢奇缘,恶者必造天谴。这样的一群人,皆出自同一个家族,因其家族的一种能力的关系,这一族在修真界又被成为“借天一族”。
  •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罗伯特·德尼罗(1943-)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之一,他所塑造的一系列银幕形象不仅成为世界电影史的不朽经典,也让更多的人喜爱并迷恋上了电影。秉承方法派体系的德尼罗独创了“获得授权”的表演理论,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挑战不同的角色,其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使他当之无愧地得到同行的尊敬和钦佩。
  • 都市武神

    都市武神

    一个悲摧青年,在人生最失意的一天里,突遭雷击,竟意外拥有了神秘力量,开始踏上一条铸就都市王者的传奇之路。他有贵人相助,凭一双拳头打出武神名号;他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他一身正气,伙拼特工杀手;他有情有义,深入龙潭虎穴,展开千里大营救;他加入敢死队,境外执行任务,杀气漫天;他在战斗中成长,一生充满传奇……
  • 快穿之攻略男主一百法

    快穿之攻略男主一百法

    秦婉婉进入了快穿系统,不做傻白甜,怒打白莲,运用百种方法的目的就是攻略男主,而男主的唯一原则便是,宠宠宠。“婉婉,爱你这件事从我第一眼看到你时便确定了。”“婉婉,虽无江山为聘,但有赤诚之心,做我一辈子的王妃可好?”(1V1,甜宠文,放心入绝不坑。)
  • 这个世界不简单

    这个世界不简单

    世界并非如你所想的那么简单,武术界的不简单,道家玄学的伟力,异次元裂缝内那未知的一切,那里究竟有什么?让我们主角莫双带你进入次元裂缝,带你走进真实与幻想交界的世界。此书渣渣,再写一本。
  • 月亮下的你和我

    月亮下的你和我

    谢乐婉的初恋给了郭毅锡,可一个月不到就被郭毅锡删好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