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61000000035

第35章 传统节会(3)

第二节 祭日民俗

一、社巴日

1.概说

社巴日是土家族的祭祀祈禳节日,又叫做摆手。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六(有的是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七)土家族举行规模盛大的摆手祭祀活动。从摆手舞表现的内容来看,主要是祭祀土王、八部大王等。土家族普遍信仰土王。在土家族人居住的山寨,都修建有土王庙或土司祠。有的地方建有万寿宫、三抚宫、三抚庙等。湘西。

鄂西、黔东北地区的土家族人还信奉八部大王。土王与八部大王的神像就设在摆手堂内,每逢年节都要祭祀他们。

2.节俗

在每年春节期间举行的大型摆手舞祭祀活动。祭祀规模大、祭祀时间长的为“大摆手”,祭祀规模小、祭祀时间短的为“小摆手”。

大摆手在摆手堂举行。摆手堂是土家族人举行重要祭祀活动的场所。酉阳县后溪长潭的摆手堂又名“爵主宫”,是祭祀彭公爵主的场所;秀山县宋农土王庙就是当地土家族人的“摆手堂”,是祭祀土王的场所。摆手堂前宽坪中竖一高24米的旗杆,两面龙凤旗迎风招展,顶端一只白鹤振翅欲飞。小摆手一般在寨内坪场举行。内容一致,场面较小。届时还穿插表演“茅古斯”舞。

大摆手活动中,祭祀人员在土老司的率领下进入摆手堂。届时,各寨按姓氏组成摆手排,每排为一支摆手队伍,各排人数不等,一般都设有摆手队、祭祀队、旗队、乐队、披甲队、炮仗队等,他们首先要点燃香烛纸钱,念起咒语,扫除邪魔歪道;其次才高唱请神歌,请各路神祇及列祖列宗于堂上就座;再次是举行祭祀仪式,把美酒。

糖果、饭菜等摆放在神龛前面,供列祖列宗享用。供品上写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等吉祥语句。各队依次“闯架进堂”、“扫邪安神”、“祭神献供”后,在排炮、吆喝声和春雷般的大锣大鼓中引出全场沸腾的大摆手舞。

小摆手是土家族人在平时节庆活动中祭祀土王和进行农业祭祀时的活动。一般以某一姓或某一寨为单位,由族长或德高望重者来主持,多在宗族的祠堂举行,时间多在春节以后。据白新民主编的《土家风情录》记载:“过年时背着猪头去敬,摆手时抬着整个猪(杀死去毛)去敬。轮到哪一家族摆手祭祖,这一族人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便主持摆手祭祖事宜,非常隆重、肃穆。长者率领这一家族的男女老少,将各种祭祀物品……如猪头、猪肉、糍粑、糖馓、豆腐、五谷、家禽、野兽和酒饭等抬的抬,背的背,高举着龙凤旗……来到摆手堂祭祀祖先。由长者斟酒,高唱‘舍巴歌’(民族史诗)行三拜九叩大礼,然后跳摆手舞。”

土家族人跳摆手舞时有音乐伴奏,人们演唱的歌词叫摆手歌。

摆手歌分祭祀歌和伴舞歌两部分。祭祀歌有《长马辞》、《短马辞》。

《梭尺卡》、《嘎墨翁》等,用于“排甲祭祖”、“闯驾进堂”、“纪念八部”。

“送驾扫堂”等。

二、庙会

1.概说

庙会又称“庙市”或“香会”,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寺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内在庙内及其附近举行,故名庙会。庙会历史悠久,对城市的繁荣都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一类庙会是以宗教活动为主;而另一类是以商业活动为主。

作为一种民俗,庙会比单纯的集市更具社会色彩,它把商品交换、社会交往、宗教信仰、问医求药、积善修德、娱乐看热闹、会亲看友等等活动集于一身,真可谓五光十色,缤纷热闹。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到集市交易活动中。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集市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但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2.节俗

在重庆土家族地区,历史上有大小寺庙数十处,遍及各区乡:后溪乡金龙山寺,沙田乡和尚堡、新溪乡背子岩观音庙、偏柏乡万灵山寺、柏溪乡天龙山寺、五福乡福山观音庙,可大乡天予蛇观音庙、石堤大溪乡金龙山庵、兴隆庵,等等。这些寺院、庙观,大都有不同形式的结社和定期的祭祀活动,其主要形式有摆设道场、开堂打醮、坐夜诵经、祭神拜佛、行灯出会或演社戏等,俗称庙会。

酉水三区寺庙大多主祀观音菩萨。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相传分别为观音菩萨诞生、成道、涅架之日)赶庙会,酉阳、秀山两县及湘鄂来朝圣者很多,都是成群结队,一步一拜地上山敬香。

三、清明节

1.概说

清明最初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于是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古谚语“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清明时节,大部地区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生机勃勃,故称之为清明。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其源头与寒食节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晋太子重耳被骊姬所害而遭贬,被当时在朝拜相位的介子推保驾逃了出来,途中重耳染病,数日不食不饮,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搬下土地庙堂大匾,燃火煮食,重耳吃后痊愈。重耳说,将来登基后,一定给介子推高官厚禄,但登基后他并没有兑现诺言,介子推于是背上母亲,躲进四川绵山。重耳派人追至绵山,千呼万唤无人答应,便下令烧山,认为山一烧人就出来了,然而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出现,等火熄灭了,人们才发现介子推背着他母亲,已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重耳见了十分懊悔,便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百姓禁止用火,寒食一天,只吃冷食物,以纪念介子推的忠诚。

2.节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的扫墓习俗,有这样一个故事: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为天下之归属而大战,刘邦终于取胜得天下。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刘邦找不到他父母的坟墓,于是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将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清明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香烛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点燃香烛、将纸钱焚化,对死者进行祭祀。

同时,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挂上“坟标”(用白纸做成,染上红绿颜色)表示这座坟有子孙祭扫。凡是新近安葬的父母坟,子女们要带些冷盘、软荞粑,蒸一甑鲊菜送到墓前野餐,请一些相好的人到坟前聚会,不相识的人路过,也要请吃,称为“砣子会”。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青年男女则多相约到山地、河边唱山歌或者游玩,通过对歌而增进彼此的了解,在游玩中表达彼此的情感。

在土家族的禁忌中,“清明日禁止使用耕牛”的禁忌人人皆知。

他们认为在这一天用牛耕地,牛就会生病。

四、六月六

1.概说

相传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是土王遇难血染战袍之日。为纪念土王遇难,土家族人这天放下农活,家家户户都要晒“龙袍”,翻晒衣物,直到第二天早晨天大亮才收进屋,表示给土王送衣服。为了过好这个节,有的地方全寨人共同喂养一头猪,这天杀后按人分肉。

也相传为禹王生日,禹王庙集会祭祀。禹王庙为湖广移民的会馆,这一天,凡湖广来的移民,都集会于此。重庆土家族的禹王庙几乎遍及各乡,这种集会,清末民初当地人不参加。有的地方农作物成熟较早,就在六月六这天“吃新”,用新谷新菜祭祀土王。

2.节俗

(1)晒衣服。

有钱人家则晒衣服,民间有“六月六,晒衣服”的口头禅;读书人之家则翻晒书籍。

(2)尝新。

这天,人们用酒肉瓜果祭祀五谷神,同时,把新成熟的包谷、蔬菜等做好,以此来祭祀祖先,请他们尝新。

五、祭祖节(过月半)

1.概说

七月十五日(又称“七月半”)为祭祖节,祭祀土王和自己的祖先。

农历七月十五,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和道教的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佛教所举行的盂兰盆会,起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人口,即化为烈焰,疾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做盂兰盆以救其母。”目连于是招请四方僧众,在这一天广设“盂兰盆会”,超度“饿鬼道”众生,目连的母亲因此得脱“地狱”缧绁之灾。“盂兰盆”是梵语的音译,其义为解倒悬,即以此解脱先亡之人的倒悬之苦。

道教认为七月十五中元节是地官(“地官”,乃道教传说中掌理赦罪的神官)的生日,也是审定善恶的赦罪日,世人若能在当天举办“玄都大醮”的斋仪,将供品献给地官(道教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则人们平日所犯的无心之过,将有机会得到赦免。

随着佛教在中国大地的流传,汉语系佛教地区的佛寺庵庙,在每年七月十五都要举行盛大的佛教仪式,设水陆道场,以超度亡魂。

“中元节”的应节礼仪繁多,除了设水陆道场、兴诵经法会、营盆供诸佛、施斋供众僧外,还要施放焰口、扎法船、敷演《目连救母》的戏剧。

土家族非常重视过月半,有“年小月半大”之说。虽然一般是农历七月十五为月半节,但因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姑娘,这在时间上就有“婆家过月半走不脱,娘家过月半必须去”的矛盾,于是订七月初一至十五,均为过月半;有的则认为由于当年祖宗为逃避仇家,躲进深山,被大火烧死,因不能确定日期,故七月十二至十五都作为月半节。黔江区石会在七月十二日过月半,蓬东杨姓人家则七月初十过月半。

2.节俗

(1)放河灯。

夜晚,人们纷纷来到水边,将一盏盏内装燃烛、用竹篾编织而成的各式各样的灯笼(多数为莲花灯)船,缓缓放入水中,任其顺水飘荡,流向远方,相传,它可以为屈死之冤魂照冥引路,使其早日得以超度,这就是被称之为“中元节一大景观”的“放河灯”。土家族很多地方都有放河灯纪念死者的风俗。

(2)放焰口。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做的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3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3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放焰口既是祭祀活动,也是一种祈祷活动。其用意在敬奉死者,同时也祈愿顺利。

(3)布田。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做“布田”。

(4)赏孤。

民谚“七月半,鬼成串。”夜间不准小孩子出门。本过月半的主要活动是祭祖,以纸钱封包,写已故亲长名字,焚于户外,扬声呼名哀悼,以示敬送银钱,并以香、烛遍插小径,谓之路烛;对无嗣的“孤魂野鬼”泼水饭,表示“赏孤”。此表现了土家族的祖先崇拜,也表现了土家族人淳朴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5)洒“鬼稀饭”。

在祭祀节日习俗中,土家族祭鬼节的祭祀不是在传统的七月半进行,而是在七月十四。这一天,土家族人会把田里采回来的新谷碾成米后,煮成稀饭,再烧些纸钱在里面,到了傍晚,在大门外远点的地方去洒稀饭。这个习俗,土家族人叫做洒“鬼稀饭”。七月十四洒“鬼稀饭”,源于本民族信仰和传说。《中国土家族习俗》中载有这么一段传说:传说古时候由于战乱,部分土家族先民流入云南,终身不归,成了在外的亡人、野鬼。他们的家人对他们万分怀念,每当稻谷、包谷等所有大秋作物即将成熟时,对家在外的故人和亡者更加思念。

(6)赶云南大会。

土家族人把七月十四又称为“赶云南大会”。这一天,先到村外向云南方向烧纸钱、焚香,并同时呼唤亡灵:“老人家,你回来吧。”等请亡灵回家的语言。边喊边朝家走,一直走到家门口。土家族有野魂(在外死了的人)不能进家门上神龛的传统规矩。因此便在大门外的坪里备好酒肉,新鲜的稻谷、包谷供奉,再烧些香纸,以示亡人回到家乡“吃新”了。到了傍晚,才备好稀饭,拌上烧过的纸钱灰在远点的地方洒稀饭。表示请亡灵回云南,家里人在给他们送路上的粮食和盘缠。亡灵们也就会去“赶云南大会”。

(7)食新。

在这天,人们用新收获的玉米、稻谷等祭祀祖先,请他们“食新”。表示随时不忘记祖先,一有新鲜东西必先请祖先品尝,表现出土家族人对祖先的敬重。

六、冬至祭祖

1.概说

在每年冬至日这一天都要在本族祠堂聚会,祭祀祖先,商议族事,名为“冬至会”。有些宗族也增加春分日为祭祠日,即所谓春秋两祭。如《冉氏家谱·祠堂祭祀》曰:“每岁春分、冬至,族中父老子弟举行祀事,咸集其中,少者有事以为荣,长者主鬯而有恪,彬彬然,肃肃然,昭穆以序焉。”

2.节俗

“冬至会”由宗族集体举办,费用出自祠堂公田一年的收入,会期1-3天不等。头人一般要提前通知,杀猪宰羊,做好相应的安排,到冬至日这天,本族族人都穿着整洁,聚集到祠堂。祠堂为族众备有茶水,谓之“开茶”。时间差不多时,头人或几位族首率领族人,点燃香纸蜡烛,摆上刀头酒礼,鸣放鞭炮,开始朝敬祖宗。敬祖很有讲究,族人两边排立,由族长领拜,语之“奠酒”。敬祖宗牌位,也叫敬菩萨。祭祀结束后“摆席”款待族人,席后,由族长或管家向族众公布公家账目,然后,进行公举,推选下一年或者不定届期的管家。

“冬至会”除祭祀祖先外,也处理宗族内部重大事务,如公布宗族账目、公举族长、执行家法、处理纠纷等。

七、过小年

1.概说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在夏朝,灶君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礼记·礼器》云:“颛琐氏有子重黎,为祝融,祀为灶神。”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

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祭灶的时间,有“官三民四船工五”的说法,即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普通民众在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腊月二十五祭灶。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

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

管人住宅,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300天,小罪要减寿100天。“彭水县《陶志》:井灶之祀,神尤灵验,如经年不祀,辄有崩崖破锅伤人等应,其奉礼最虔,以一人扮舞咒诵,并非寻常经忏,似有神物凭依之,仅令一人工其事,不至经传习者。”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2.节俗

(1)扫扬尘。

从这天开始,人们就要为过年而忙碌了。要彻底清扫室内外环境,即使平时很少光顾的犄角旮旯,这一天也要特别认真地打扫干净。做清洁卫生,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家,清理箱、柜上面的尘土,除去房间内的蛛网,扫除院坝里的垃圾,粉刷墙壁、糊花窗等等。因“尘”与“陈”谐音,于是,扫扬尘含有“除陈(旧)布新”的意思,表现了人们寄希望于来年的美好愿望。

(2)理发。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3)贴福字。

“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一般民间要写大大的“福”,倒贴于门上,意思是“福到”。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历史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传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再现古代中国社会的生活景观,让现代的生活状态找到它的每个历史渊源。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中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中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识

    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识

    追本溯源,知古鉴今,民众禁忌无声的述说着人们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细心读之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升华境界,丰富自己对生活现象的客观认知,同时增强我们的判断能力。
  • 印象美国

    印象美国

    本书为一部文化散文随笔集,主要内容为作者留美期间对美国文化、社会管理、民众生活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整理成二十三个“印象”主题,如“民众精神积极乐观”“公共秩序井然和谐”“经营理念新颖独到”“以人为本理念至上”等,对读者了解美国社会具有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武魂霸主

    武魂霸主

    百年前,十大封号霸主之一的时空霸主秦风,在成就“武神”的那一瞬间,遭同父异母的兄弟,美艳绝伦的后母暗害,如流星一般陨落。百年后,偏远小镇,一懦弱少年,于十六岁之际,觉醒前世记忆,誓要再踏巅峰,以三生武魂,席卷天下。
  • 鸿天剑

    鸿天剑

    手持一把鸿天剑,闯荡江湖,经尽磨难,最后猛然间发现自己不知何时竟已经踏上了一条逆天之路!为何大宋皇陵供奉着他的神位?为何家家户户都奉他为神?他何德何能竟能得举国敬仰?他有何不凡竟能震慑天下?…………华山论剑有何蹊跷?地下幽洞有何奥妙?红尘秘境有何机缘?天外天之战有何辛秘?其中惊险你可知晓?其中隐秘你可知道?
  • 重生甜妻很嚣张

    重生甜妻很嚣张

    一朝重生归来,余馨薇洗心革面,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好妻子,从此开启幸福无限宠模式。明明生活甜蜜蜜,为什么偏就有人想尽办法要她和老公离婚呢?
  • 萌魂时代

    萌魂时代

    我叫司弓,是一名天天向下的学生狗,据说情商是负数,青梅叫我丧男,表姐称我傻·逼,然而这样的我依然坚强的活到了现在。直到那一天,我的生活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 钉子户拆迁指南(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钉子户拆迁指南(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寡居多年的顾老太,其祖屋被列入拆迁规划;无厘镇动迁组穷尽手段,甚至请来算命大师,发动“人民战争”,拔掉了这枚“钉子”,最终实现“和谐拆迁”。一部视角独特的以拆迁为主题的小说,其技术性含量,非亲身经历不能书写。作品颇具人文情怀,极富悲悯色彩,其近乎绝望的黑色幽默笔触,剥掉意识形态的伪装,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世界。
  • 都市不败

    都市不败

    品味孤独,无敌一生。纵横天下,此生不败。看今生,谁可与我一战?望来世,谁又能挡我无双纵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叶罗丽精灵梦公主殿下

    叶罗丽精灵梦公主殿下

    “我等你回来……”“等我……你要等我……”蓝水辰看着白雪默,看了很久很久……然后,他缓缓的低下了头,额头抵着她的额头……过了很久很久,他的头一路下滑,最后埋在了她的项窝。“你不许喜欢上别人!”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白雪默愣了一下,然后笑了:“我才不会呢!”顿了顿,她说:“你也不许!”“等我回来,娶我!”…她含泪看着他:“我回来了……”他们抱住彼此,紧紧的抱着。…【爽文宠文甜文!本文不黑任何人,包括曼多拉文茜,所以不管是谁的粉都可以来看,当然如果很不喜欢一个人,可以不看,因为我不会让你恨起来任何一个人的,很不喜欢的话看着也会不舒服,所以就别看啦】
  • 云溪的轮回仙途

    云溪的轮回仙途

    末世木系异能者林云溪偶得神器碎片,开始轮回之路。寻找她的前世之谜。不一样的穿越故事
  • 都市之长生天帝

    都市之长生天帝

    【修仙七百载,一夕魂归来】长生天帝叶凡,本为三千大宇宙中最为耀眼无敌的盖世强者!怎料生死劫中,道体崩碎,神魂破灭,却机缘巧合之下回到了那魂牵梦绕的华夏故乡!这一世,他脚踏昆仑,傲视寰宇!这一世,他泰山封禅,加冕称帝!这一世,他不敬神佛!不奉天地!不涉因果!不入轮回!超然一切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