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54400000020

第20章 生命哲学与人生

杨矗

近几年真正开始认真地思考有此一生的人生(海德格尔习惯称为终有一死的“此在”)的真正意义,由此我们发现人的存在及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课题,生命哲学、生命美学应是人类所有科学中最为重要的科学。但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又不得不认识和掌握人之外的外部世界,因此在不经意间本来应是最为重要的“对象的人”却于暗中渐次滑落到了人类文化舞台的幕后或幕侧,成为隐而不彰的虚无之在。也因此才会有西方近代的生命哲学、生命美学的崛起。

其实若从根底上看,传统中国哲学、美学正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哲学、生命美学,或曰是人学、人生学、人性学,如道家的自由超越之学和儒家的修身养性之学。它们虽被学人们名之为“天人之学”,实则是把人提升到天的高度来思考、要求和追求的大境界之人学。而西方也早在苏格拉底时代就呼吁:认识你自己。他的学生柏拉图也身体力行地要践行一种接近“理式”的生活,这与一心体道的庄子很相似。可见中西哲人们一开始就很重视人的问题,如何做人都是他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比如柏拉图就主张应该做“哲学王”。到了中世纪人的问题又被曲折地置换成一个神学的原罪修行问题,其实是把人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用宗教尺度来拉高哲学对象;把此岸世俗纳入彼岸之超验境界)。可是随着科学价值的迅猛走高,科学问题无形中压倒和遮蔽了“人”,西方文化逐渐成了“见物不见人”的科学,致“人”成了似有非有的一个空名、符号或“虚无之在”。因此,近世生命哲学、生命美学的反抗就成了一种逻辑转型的必然,只是它仍未在根本上扭转和颠覆科学的“霸主地位”。人的问题仍被挤在历史的一角。

生命哲学对人的看法

1.未特化、未完成、不确定和否定性的生存

人不像蜜蜂天生会酿蜜、蜘蛛天生会结网、鱼天生会在水里游;苍蝇、蚊子、蜻蜓、蜜蜂等天生具有“复眼”,如蜻蜓的一只眼睛是由28000千只表面是六角形的独立的小眼组成的。

德国的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说:“与动物形成对比,人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就是说,人的生活并不遵循一个预先建立的进程,而大自然似乎只做完一半就让他上路了。大自然把另一半留给人自己去完成。”在一定意义上,人是一种“早产儿”,幼年的哺乳期、发育期都比较长。也是法国萨特说的“存在先于本质”。而德国的海德格尔认为:“对于现在,只有过去是确定的,对于未来,只有死亡是确定的——死亡就是回到过去、回到物质的无机状态。”他把人的这种存在称为“向死而在”,即面向死亡的存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说:“从个体发生学和种系发生学来看,人的诞生本质上是一个否定事件。他缺乏对自然的本能适应,缺乏体力;他生下来就是所有动物中最无能的,他比任何动物都需要更长时间的庇护。人失去了与自然的一体性,但又没有得到完全脱离自然而生存的手段。他的理智是很幼稚的,他不清楚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也没有工具取代他失去的本能。”

必有一死的生存就是否定性的生存。否定性的生存,目标是“死亡”,有死的生、必死之生。无论谁,结局都是被否定的、悲剧性的。到头来一切重新归零。

2.被决定和被限定的生存

人生具有某种偶然性,它似乎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时间被抛入这个世界,不商量、无选择。因而又是被决定和被限定的生存,亦即必须按照自然和社会、灵和肉、必然性和自由律的矛盾结构来生存。

这种被限定意味着人有自由意志,但又必须依赖自然和社会来生存,这在德国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那里被称为人的“在世”限定,海德格尔认为人要以世界为依托。他在《存在与时间》里提出人的基本存在形式就是:“在世”、“在世界之中存在”,“依寓世界而存在”、“消散在世界之中”。或者说是:“某个‘在世界之内的’存在者在世界之中,或说这个存在者在世;就是说:它能够领会到自己在它的‘天命’中已经同那些在它自己的世界之内向它照面的存在者的存在缚在一起了。”他认为这就是人的存在论的“基本建构”和生存论样式。1“依寓”于世界好理解,就是说人依赖世界、无法离开世界。而“消散”在世界之中又恰恰是因为你过分依赖世界了,所以就为世界所撕扯、所牵绊、所分解,故而会“沉沦其中”,会成为离散化的、碎片化的“非独立的单体人”。这又恰恰需要警惕,需要以足够的自觉、抗力来对付,以使自己能坚守住自己独立的“主体自我”,这就涉及人的反沉沦、反离散、反碎片化的自由和超越追求了。

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和“历史”。马克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3.对死亡的恐惧(终极焦虑)

法国17世纪思想家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说:“让我们想象有一大群人披枷带锁,都被判了死刑,他们之中天天有一些人在其余人的眼前被处决,那些活下来的人就从他们同伴的境况里看到了自身的境况,他们充满悲痛而又毫无希望地面面相觑(qù),都在等待着轮到自己。这就是人类境况的缩影。”

4.人的伟大在于思想

帕斯卡尔又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但是人又是高级的智慧生物,他有思想、有灵性,如帕斯卡尔所说的是“能思想的苇草”,“由于思想,我们却囊括了宇宙。”“人显然是为了思想而生的;这就是他全部的尊严和他全部的优异;并且他全部的义务就是要像他所应该地那样去思想。而思想的顺序则是从他自己以及从他的创造者和他的归宿而开始。”他还说:“人的伟大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一棵树并不认识自己可悲。因此,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为可悲,却是伟大的。”“人的伟大——我们对于人的灵魂具有一种如此伟大的观念,以致我们不能忍受它受人蔑视,或不受别的灵魂尊敬;而人的全部的幸福就在于这种尊敬。”“人的最大的卑鄙就是追求光荣,然而这一点本身又正是他的优异性的最大的标志,因为无论他在世上享有多少东西,享有多少健康和最重大的安适,但假如他不是受人尊敬,他就不会满足。他把人的理智尊崇得那么伟大,以致无论他在世上享有多大的优势,但假如他并没有在别人的理智中也占有优势地位,他就不会惬意的。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位,无论什么都不能转移他的这种愿望;而这就是人心之中最不可磨灭的品质。”

5.人生开放性、可能性和待解释性

海德格尔认为人生是朝向未来的开放结构、可能性结构。人生的意义就在这可能性的过程之中,而意义则需要解释。他的学生伽达默尔就完全走向了对解释哲学的研究。当然解释又依赖于特定的文化价值模式,比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等对人生意义的解释就会不同。

6.“四大结构”、向道学习与“四方关联体”、自成与互成的统一

《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海德格尔把老子的“四大结构”改成“天、地、神、人”之四方关联体或曰四方圆舞结构,强调它们之间的自成与互成的有机关联性。或者说是:四方关联、互相转让,并自由游戏。

也就是说事物的本质的生成和显现是在四方的关联性架构中自然也他然地成就和涌现的,或如有论者所说是在“相互占用中的成已发生”、“相互占用中各成其是”,或在“相互占用中自行显现并各成其是”。再或者,也可以说成是他成、互成与自成的天然统一,它既是关系性的,又是自己自然自为的,因此也就是敞开和遮蔽、澄明与阴影、显现和锁闭,或解蔽与聚集的统一。

关于这“四方关联体”,海氏还有更为形象的解说,比如他曾以希腊神庙、桥、壶等为例进行的阐释,特别是通过与荷尔德林的诗进行“思与诗”的对话就更是精妙之论:“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但同时,人也得以在此区域内,从此区域而来,通过此区域,去仰望天空。这种仰望向上直抵天空,而根基还留在大地上。这种仰望贯通天空与大地之间。这一’之间‘(das Zwischen)被分配给人,构成人的栖居之所。我们现在把这种被分配的贯通——天空与大地的’之间‘由此贯通而敞开——称为维度(die Dimension)。……维度之本质乃是那个’之间‘——即直抵天空的向上与归于大地的向下——的被照亮的、从而可贯通的分配。……据荷尔德林的诗句,人以天空度量自身而得以贯通此尺度。……人之为人,总是已经以某种天空之物来度量自身。……所以,接着的诗行(第28~29行)说:’人……以神性度量自身。‘神性乃是人借以度量他在大地之上、天空之下的栖居的’尺度。唯当人以此方式测度他的栖居,他才能够按其本质而存在。人之栖居基于对天空与大地所共属的那个维度的仰望着的测度。”

人望天而带出天地“之间”,这“之间”正是人之栖居之所;人测度天空又带出了居天者——神,这“神”又正是人测度天地“之间”的尺度。就这样,天、地、神、人四方靠人—神结合的维度、尺度,形成了一个存在的圆舞、游戏。这圆舞、游戏同时也就是海氏所谓的存在、世界、命运、道说或天道。一句话,是他对人的存在的存在论的一种形象化的论定。

7.老庄的审美人生论

如《庄子》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通为一。”“通天下一气耳。”主张“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或者“乘物以游心”、“虚己以游世”。

要诗意地栖居,要创造和建设。

世界上几种重要的人生方案

1.多元的信仰

犹太人有信仰。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都是犹太人。《圣经》旧约与《塔木德》都是重要的智慧典籍。犹太人人手一册《塔木德》。《圣经》另名《新旧约全书》,包括犹太教的《旧约》和基督教的《新约》,《旧约》主要是上帝和他的特选子民以色列人的圣约;《新约》则是耶稣基督和他的信徒们的圣约,这都是伟大的心灵约定,是神圣的信仰约定。人是需要这种伟大而神圣的心灵约定的。保有自己的神性(神性、英雄性、人性、兽性结构)。

(1)信仰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如此定义信仰: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人大教授周孝正认为信仰是:“对大自然的心灵仰慕、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心情、对社会公正的内心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情感寄托。”

信仰,又作仰信。信,指可信,可相信、可依赖;信奉。仰,指仰望、仰慕、崇拜、敬畏。

信仰属于信念和人的意识,或者说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通俗地说,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或真理。信仰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仰的对象可以是人、事、物、理,某种理论、主张、风俗、习惯、宗教等。

(2)信仰的来源

信仰是人的心灵被某种主张、说教、现象或神秘力量所震撼从而在意识中自动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

(3)信仰的本质

信仰的本质来自于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存在,它的根源是敬畏和崇拜,具有神话的非理性的基因。它的最典型的特征是相信其正确,甚至宁愿相信其正确,不在于其是否真实和正确。当然,它也可以是科学的和正确的。

(4)信仰的意义

信仰是人生的目标、依靠、支撑和归宿。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它使人有所追求、有所寄托。信仰是灵魂的导航仪。

信仰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假定。人,就其本身来讲没有意义,人的意义就在于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一个意义,不同的人设定有不同的意义,没有统一的公认的普遍的人生意义。设定的人生意义的丰富性,决定了信仰的丰富性。

信仰是人生结构的必须,我曾指出:生活是大地,信仰是天空。这是人的本体性的结构。

(5)信仰的层次与类型

信仰的内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例如可以有共产主义信仰、天人合一信仰、上帝信仰、神佛信仰、科学信仰,对权利、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等的痴迷和崇拜也是信仰,“及时行乐”、“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等也是信仰。

有神论信仰与无神论信仰。

1)“丛林法则”信仰

这是思维仍处在动物层面上的一种信仰,“胜者王侯败者寇”、“无毒不丈夫”、“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等就是这种信仰的代表。

2)“有钱便是爷,有奶便是娘”信仰

这是浑人、俗人的信仰,目光聚焦的永远是眼前和当下的利益,只要诱惑足够大,政府官员可以贪污渎职,警察可以庇护罪犯,知识分子可以颠倒是非,处女可以“赴汤蹈火”,恩爱夫妻可以反目,手足可以相残。

3)“贫贱不移,富贵不淫”信仰

这种信仰者看重的是人格和尊严。“不吃嗟来之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其代表。

4)“忠孝”信仰

儒家的全套说教都属于这个信仰范畴。

5)“为家、为民、为国、为党、为教”信仰

这是典型凡人的信仰。也是政党组织的信仰。

6)“天人合一”信仰

这是以道家为主的信仰,包括“独善其身”、“无为”、“不欲”等等。

7)“神佛”信仰

以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为主的信仰。

8)“真善美”或人性“完善”的信仰

德国18世纪的古典主义哲学大师康德认为人的认识(理性能力)是有限的,那个“物自体”或有限之外的“无限”需要人的道德和信仰来把握。他在《实践理性批判》最后的结论部分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对世界的观察发轫于这样一种壮丽景象,这种景象人类感官总是能够将它呈现在面前,我们知性总是能够克己追寻其广大,而终结于——占星学。道德学发轫于道德本性的高贵性质,这种性质的发展和教化指向一种无穷的益处,终结于——热狂或迷信。”其墓志铭:“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信仰与道德)

2.富贵荣华与大希庇阿斯的终极理想

富贵荣华——富,财多为富;贵,禄位高为贵;荣,光荣,荣耀;华,光彩,光辉。“富贵”:财多位高;“荣华”:荣耀光彩。

今天,有人富而不贵,有人贵而不富,也有人既富且贵。理想的价值目标是富贵统一,荣耀光彩则可以不考虑,应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贵”可来自权力、地位、品德或文化。在品德修养、文化内涵或文化形象上下功夫可能是大多数人更容易也更应该努力实现的价值目标。

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中写希庇阿斯对苏格拉底说:“我说,对于一切人,无论古今,一个凡人所能有的最高的美就是家里钱多,身体好,全希腊人都尊敬,长命到老,自己替父母举行过隆重的丧礼,死后又由子女替自己举行隆重的丧礼。”

3.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中国原始儒家提出了做人做事的“三纲领八条目”,即《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传为曾子所作)里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译文:大人之学的宗旨、原则,在于使人内心的光明德性更加显明,在于使民众不断地求新、向善,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是其“三纲领”,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它的“八条目”(译文:穷究物理,推至知识;心诚意实,即始终忠实于自己的道德理念;使心地端正;修养个体、整顿家庭;治理国家、平定天下)。三纲是根本,八目是具体的实施措施。这就是儒家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做人方案。这也是其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格致诚正”的成果是“内圣”,“修齐治平”的结果则是实现“外王”。其总目的则是实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目标。“明明德”是个人的内在心性修炼,10.见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亲(新)民”是推己及人的社会建设,“止于至善”则是最后的、总的、最高的完满境界。

4.道家的出世哲学与自由审美之路

对于如何做人的问题,中国道家开出的方案是:向自然学习,祛除世俗的功利之心、机械之心,与大化同道,以自然为友,做在世又超世的心灵之游,即乘物以游心,虚己以游世。比如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庄子提倡“乘物以游心”、“虚己以游世”。

纯粹而堂正的人生价值观

我想由繁归简,提出一个更简便易行之道:做一个纯粹而又堂堂正正的人。何谓纯粹?纯粹者,专一、精一、心无旁骛之谓也。即对自己之所爱比较专一、虔诚、投入且持之以恒。堂堂正正是指对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学术,是行正途走正道的,即遵从规律、规范,或曰是按人间正道、世所公行之大道而行事的。我认为这是做人的一个“元标准”,一个常人若能达乎此,就是一个不平常的人了。而反过来说,这也是一个常人容易达到的境界,它知易行易,所贵者只在“专”、“正”、“恒”三字。

人生问题的一个实质性内涵是如何把庸常的人生变成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即于平凡中活出不平凡来。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人生矛盾、人生课题。因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喝玩乐拉撒睡,人所难免;而英雄、伟人、先知、神也是一般人所艳羡渴求的境界。亦即身为常人恋英雄,活在人间想成仙,那么如何做到超凡脱俗、由常入圣呢?我认为一个简便易行之途就是做一个纯粹而又堂堂正正的人,达乎此也就脱俗入圣了,就是一个伟大的人。至于,一个人在社会中实际获得的名利地位、身份职务,我认为那都是特定的社会因素、历史条件附加在人身上的外在的东西,是身外之物,即不是最根本或最本真的东西,好像一个商品的美丽的包装物,它不是一个个体的人最真实、最永恒的本质,而且它取决于特定的社会因素、历史机遇,往往非个人所能强求。所以我主张对一个人的伟大和成功与否的评判,只需就个人的最真实的“本真存在”来衡量就可以了,或曰裸身评价,祛除掉一切来自于社会的外在包装来考量即可。因为那些拥有不平凡社会身份的人,如果还原起来其实最终也不过是满足了纯粹与堂正这两个基本规定而已,更何况其中很多人剥掉那身行头后,还远达不到这两个标准呢,那则属于古人所一再不齿的“欺世盗世者流”了。因此,做一个纯粹而又堂堂正正的人就是所有普通的人都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做人之“圣经”。它不限于是何种领域、行当、专业、学科、部门、业态,只要有益于人类和社会,即都可为圣为伟大。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吗——人到六十,官大官小一个样;人到七十,钱多钱少一个样;人到八十,男人女人一个样;人到九十,活人死人一个样。因而裸身考量或做到纯粹而堂正就是最真实、最实际也是最为靠谱的量人标准、做人之“真经”了。

就做人的态度而言,那句老话“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或“不求利达显贵,但求问心无愧”可能与纯粹而堂正的为人之道最为相契符合了,因为从生命美学的价值态度来看,纯粹、堂正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做人的“价值”和“目的”,即它本身既可令人赏心亦可让人栖身,成为一种别样的心灵依托安顿之所。或者说它完全可以是一个个体之人的自我宗教、自我之天国圣地。

《菜根谭》有言:“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围炉夜话》也云:“山水是文章化境,烟云乃富贵幻形。”一个人只要做到纯粹而堂正,也就进入了一种人生的自由之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时外在的名缰利锁,甚至一己之喜悲,全都可被你那“纯粹堂正”的价值所置换和超越了。你会感到你在无意中就忘我了,你把自己升度到了一个“天地大我”之境,你会觉得宇宙即我,我即宇宙,我与宇宙没有分差。此时,伟大、神圣反而亲你、归你、属你。就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本无意于伟大、神圣,而伟大、神圣反而要爱我、恋我。《老子》言:“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巍巍乎,纯粹而堂正!

做人做事18字方针

受中西圣贤哲人的影响,同时也是我多年来做人处世的体会,我总结出了做人做事的18字方针:忠于天,诚于事,敬于业,和于人,勤于学,精于工。

1.忠于天

“忠”在中国古代汉语里原不光有“负责”、“尽心尽力”的意思,同时还通“中”,即还有“符合”的意思。因此,在这里就主要是“遵守”、“尊重”、“遵从”或“遵循”的意思,而“尽心尽力”之意也就内含其中。另外,在我的用法里还赋予它一种宗教性的“敬畏”意思在内。就是要有所敬、有所怕,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忠”,也才能真正做到“忠”。这不是“愚忠”,而相反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大智慧,是一种知道“天高地厚”的“智忠”、“智敬”、“智守”。这一条是说做人做事要符合天地间的正道,按照自然的法则和道理来做,不能随意妄为,否则迟早是要为自己的“不正道”埋单的。

“天”在这里是指“天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天地之正道。毛泽东有诗句曰“人间正道是沧桑”,意思也如此。《道德经》上讲:“道可道,非常道”,也是此意。孔子在《论语》中也有这样的标举:“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也是说要遵从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比如要维护阴阳平衡、维护生态和谐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首先要“忠于天”(天地正道)。

康德(1724—1804)是一个鞍马匠的儿子,出身于社会底层。家境的贫寒、生活的困顿,使他很早就失去父母双亲,13岁时母亲去世,22岁时父亲去世。他兄妹九人,只活下来五人,两个姐姐、他、一个妹妹和弟弟。由于生活的变故,他大学毕业时未进行论文答辩就到格尼斯堡郊外的乡下做家庭教师去了,一干就是9年。后来31岁时才重返格尼斯堡大学进行论文答辩,并在母校取得了一个编外讲师(私讲师,只挣学生交的听课费)的资格,一干又是15年,直到46岁时这才被正式任命为教授,生活才逐渐好起来。

康德的家庭又是一个不凡的家庭,全家信奉路德新教,追求心灵的纯洁、工作的投入、充满爱的善意和合乎道德的行为,以此作为服侍上帝的方式和赎罪的方式。康德从父母身上感受到了“上帝之善”,形成了高度自律的主体人格精神。同时受卢梭的影响,又非常崇尚自由。这好像比较矛盾。但康德却非常智慧地把二者统一到了一起,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这自律和自由的完美统一。

康德的伟大在于他是人类走向现代的一座桥梁,他综合了唯理派和经验派,创立了主体论的批判哲学。他解决了时代赋予他的三大难题:人的认识从哪里来,真理普遍性的范围和界限问题,人的本质是什么。他的结论是:人的理性只能认识现象,物自体的本体世界只能靠道德和信仰来把握。人的本质主要是由道德和信仰领域来规定的。现象世界服从的是自然律和必然性,而本体世界则遵从道德律,才有真正的自由和超越性。他在《实践理性批判》之结论部分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对世界的观察发轫于这样一种壮丽景象,这种景象人类感官总是能够将它呈现在面前,我们知性总是能够克己追寻其广大,而终结于——占星学。道德学发轫于道德本性的高贵性质,这种性质的发展和教化指向一种无穷的益处,终结于——热狂或迷信。”

后来其中的两句话被作为墓志铭刻在他的墓碑上:“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一个指信仰,一个指道德。(其墓碑上还刻着:“在这里,伟大的导师将流芳百世,青年人啊,要想想怎样使自己英名永存!”)后来,格尼斯堡年轻人在举行婚礼之前都要先到康德的墓前献花、祭拜,视康德为自己人生的导师。

康德像柏拉图那样终身未婚,把自己的生命和智慧都献给了人类伟大的哲学和科学事业。他不愿做宗教徒,但却有着高尚的宗教精神。他的宗教就是人的哲学,而他的人的哲学又是道德和信仰的哲学。他想说:人啊人,你高于动物的地方正在于你有道德和信仰!

今天我们已深陷于一个高度物质化的生活之中,康德的结论正是今天的时代良药。我们应该向康德学习——我们都可以向他学,因为他出身微贱;我们都值得向他学,因为他道出了人类学、人类本体意义上的真理。

2.诚于事

要“诚于事”,即要虔诚地对待事情,要认真做事。要有点宗教性的真诚情怀。易中天有句名言我是很赞成的,即:“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你真诚地、诚恳地、认真地对待生活、工作和一切“事情”,你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对待)。你若欺事,事就会欺你。你对事负责,事也会对你负责。这应该是成正比的。也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吧。

3.敬于业

“业”是指专业、专长,同类的事连起来就成了专门的、系统的“业”了。中国古人早就强调要“敬业”。老百姓也知道一个人要有“一技之长”,这“一技之长”也就是“业”。有了“业”,一个人差不多也就可以安身立命于世了。因此,要敬重自己的“业”。

4.和于人

“和为贵”是中国的传统理念,道理很简单,“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人力资源、深广的人脉是你成事的重要依托。因此,要与人为善,要尽量与人和睦。

5.勤于学

今天我们已进入学习型时代和学习型社会了,知识爆炸,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都已是常情常理。因此,不勤于学也不行。

6.精于工

最后是“精于工”。“精于工”的意思是要讲求工作的质量,做事要高要求、高水平、高质量,要精益求精。你把事做到最优最好了,试想“谁可争锋”?你就是第一,是胜者、强者。要知道今天已是典型的竞争社会了,不能靠恩赐,靠天上掉馅饼。那种“靠这个”、“靠那个”而成功的人,其实毕竟不是可学可仿的普遍之道。要救自己者最终还是自己。如何“自救”?最终还得靠自己的“工作质量”。

同类推荐
  • 基因和转基因

    基因和转基因

    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一个基因组中包含一整套基因。相应的全部细胞质基因构成一个细胞质基因组,其中包括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等。原核生物的基因组是一个单纯的DNA分子,因此又称为基因带,通常也称为它的染色体。
  • 揭秘神奇的宇宙

    揭秘神奇的宇宙

    本书介绍了天文学的知识和观测方法,神秘的宇宙、太阳系、壮丽璀璨的星空、天文观测常识、天文观测活动等。
  • 探究式科普丛书-干旱缺水的荒漠:沙漠

    探究式科普丛书-干旱缺水的荒漠:沙漠

    本书从各方面对世界各大沙漠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知识平台,让广大青少年朋友更全面地了解沙漠。
  •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体育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体育

    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本丛阐述了气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影响。
  • 求知文库——动物部落

    求知文库——动物部落

    本书为青少年读物,主要介绍了各种昆虫群落、陆地动物、水生动物、飞禽动物等,让人们更加了解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概况。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培育企业持续营销力

    培育企业持续营销力

    本书作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的调查、实证研究,结合系统分析法,深入探讨企业持续营销力的内涵、系统结构、动力作用机制以及培育策略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危情绝恋:嗜血总裁轻点吻

    危情绝恋:嗜血总裁轻点吻

    本是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因为她的一场意外,毫无防备的闯入了他本是波澜不惊的世界,被爱人伤透的她,几乎看任何人都戴着怀疑的眼镜,特别是他,她怕他,惧他,在他面前总是唯唯诺诺,可他……似乎她越是躲在他,他越是逼近她……宠她、爱她。
  • 穿越之种田小娘子

    穿越之种田小娘子

    别人穿越不是非富即贵,就是官运亨通。唯独她,成了一个可怜的农家女。这就算了,还是一个混账的农家女,吃喝靠兄长,还把嫂子气得落胎,可谓是人人喊打。许亦初觉得自己太惨了。还好隔壁的小林同学,跟她一样,一个奔权,一个为钱。这是一个小农女的发奋图强之路
  • 我的特种兵男神

    我的特种兵男神

    一个玉佩?一个人?改变了他的生活?还是靠他自己呢?
  • 诸天冥海

    诸天冥海

    我成道时,身化冥海,流遍诸天万界!……穿梭世界:射雕英雄传——主世界——诛仙——主世界——三国和魔戒——地球宇宙(PS:十三年老白读者首次动笔,朋友们多支持一下呗。)
  • 实不相瞒我全家都是大佬

    实不相瞒我全家都是大佬

    与其说宋子烟从第三份工作玩脱之后,人生才偏离轨迹,不如说宋子烟一开始就没在轨迹范围之内! 作为一个富二代,本应该好好花钱,不务正业,却偏偏热爱劳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作为一个女明星,本应该光芒万丈,日常闪耀,却偏偏不注重形象,常常半夜撸串被挂上热搜。 作为一个超能力者,本应该开启外挂模式,却偏偏自己被排除在外挂之外,预料不了自己的未来。按理来说,宋子烟身披多个马甲,戴着祖传神技,绝非一般人。 结果混得差的时候连一般人都不如。真当宋子烟没点家底?不不不,她老公的家底可能就要上天了,她家底抖出来更是吓死你啊! [甜宠文+男女主身心双洁1vs1+女主可盐可甜+女主家底厚马甲多+女主天生携带超能力外挂+男主撩妹技能满点+男主情话技能满点+男主自带鉴婊能力+小奇幻+思维跳跃求收藏,求五星好评,求推荐票,求指点!谢谢大嘎,么么么!]
  • 龙先生你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龙先生你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影后不详克死无辜人,这事你怎么看##今天的影后出事了吗##全民祈祷影后别出事#看着网上围绕她不变的话题,江虞皮笑肉不笑看向龙先生:“我什么时候能克死你?”传闻不详的江虞,没嫁给龙先生之前心心念念就是嫁给他!当嫁了之后,离是离不了,从此只能想着什么时候能克死龙先生,因为…
  • 精灵or魔法

    精灵or魔法

    现实中没有魔法,只有想象,但在水蓝星,这里你想到的都有,一位少年,没有任何帮助,一次偶然,让他踏上魔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