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44200000011

第11章 最初的记忆(2)

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来!”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曾祖母“汉子、汉子”地叫我,引得过路的人狂笑不止。这个细节一直没有忘记。我跑到她身边,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一进大门,有一间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精”。当年的麦秸有股浓馥的太阳味儿,我自小觉得凡太阳晒过的东西都有一股暖暖的甜味儿。在收割季节的庄稼叶子上能闻到,地里的土坷垃上能闻到,熟透的“灯笼红”香瓜散发出来的太阳味最浓。

曾祖母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来。”我心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早闻到了诱人的灯笼红的香味。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麦秸里沉聚着芬芳的太阳味儿被扬了起来,刺得鼻孔直痒痒。她终于掏出三五个“灯笼红”,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递给我,把剩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家乡话中的“寄”是藏匿的意思)在麦秸里面。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了瓜皮。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一闻到香味就等于看见红烁烁的瓜瓤了。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上坐着,曾祖母眼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

我连曾祖母的姓和名字都不知道。她留给我的只有上面说的一些梦一般的事迹,隐约地记得她个子很矮小,穿的祆肥而长,宽大的袖口卷起半尺来高,里面总寄放些小东西,她会从里面给我掏出几个醉枣或麦芽糖。对曾祖母的手我还有记忆。她总用干涩的手抚摸我的面孔,晚上当我钻进被窝,她的手伸进被窝久久地、缓慢地抚摸着我,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口里念念有辞:“长啊,长啊!”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觉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别的,关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她早已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大地一般深厚的历史的内腔之中了。

听说曾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烈,说一不二,村里有个姓王的武举人(是全县有名的摔跤场评判),都怕她三分。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她从人世间隐没了,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

祖母的呼唤

在一篇文章里,我说过“鼻子有记忆”的话,现在仍确信无疑。我还认为耳朵也能记忆,具体说,耳朵深深的洞穴里,天然地贮存着许多经久不灭的声音。这些声音,似乎不是心灵的忆念,更不是什么幻听,它是直接从耳朵秘密的深处飘响出来的,就像幽各的峰峦缝隙处渗出的一丝一滴叮当作响的水,这水珠或水线永不枯竭,常常就是一条河的源头。耳朵幽深的洞穴是童年牧歌的一个源头。

我十四岁离开家乡以后,有几年十分想家,常在睡梦中被故乡的声音唤醒,有母亲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有祖母深夜在炕头因胃痛发出的压抑的呻吟。几十年之后,在生命承受着不断的寂闷与苦难时,常常能听见祖母殷切的呼唤。她的呼唤似乎可以穿透几千里的风尘与云雾,越过时间的沟壑与迷障:“成汉,快快回家,狼下山了!”

童年时,每当黄昏,特别是冬天,天昏黑得很突然,随着田野上冷峭的风,从我们村里许多家的门口,响起呼唤儿孙回家吃饭的声音。男人的声音极少,总是母亲和祖母的声音。喊我回家的是我的祖母。祖母身体病弱,在许多呼唤声中,她的声音最细最弱,但不论在河边,在树林里,还是在村里哪个角落,我一下子就能在几十个声调不同的呼唤声中分辨出来。她的声音发颤,发抖,但并不抄哑,听起来很清晰。

有时候,我在很远很远的田野上和一群孩子们逮田鼠,追兔子,用锹挖甜根苗,祖母喊出第一声,只凭感觉,我就能听见,立刻回一声:“奶奶,我听见了。”挖甜根苗,有的挖到一来深,挖完后还要填起来,否则大人要追查,因为甜根苗多半长在地边上。时间耽误一会,祖母又喊了起来:“狼下山了,狼过河了,成汉,快回来!”偶而有几次,听到母亲急促而忿怒的呼吼:“你再不回来,不准进门!”祖母的声音拉得很长,充满韧性,就像她擀的杂面条那么细那么有弹力。有时全村的呼唤声都停息了,只有耍野成性的我还没回去,祖母焦急地一声接一声喊我,声音格外高,像扩大了几十倍,小河、树林、小草都帮着她喊。

大人们喊孩子们回家,不是没有道理。我们那一带,狼叼走孩子的事不只发生过一次。前几年,从家乡来的妹妹告诉我,我离家后我们家大门口,大白天,狼就叼走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狼叼孩子非常狡猾,它从隐密的远处一颠一颠不出一点声息地跑来,据说它有一只前爪总是贴着肚皮不让沾地,以保存这个趾爪的锐利,所以人们叫它瘸腿狼。狼奔跑时背部就像波浪似的一起一伏,远远望去,异常恐怖。它悄悄在你背后停下来,你几乎没有感觉。它像人一般站立起来,用一只前爪轻轻拍拍你的后背,你以为是熟人跟你打招呼,一回头,狼就用保存得很好的那个趾爪深深刺入你的喉部。因此,祖母常常警戒我:在野地走路,有谁拍你的背,千万不能回头。

祖母最后的呼唤声,带着担忧和焦急,我听得出来,她是一边吁喘,一边使尽力气在呼唤我啊!她的脚缠得很小,个子又瘦又高,总在一米七以上,走路时颤颤巍巍的,她只有托着我家的大门框才能站稳。久而久之,我家大门的一边门框,由于她几乎天天呼唤我回家,手托着的那个部位变得光滑而发暗。祖母如果不用手托着门框,不仅站不稳,呼唤声也无法持久。天寒地冻,为了不至于冻坏,祖母奇小的双脚不时在原地蹬踏,她站立的那地方渐渐形成两块凹处,像牛皮鼓面的中央因不断敲击而出现的斑驳痕迹。

我风风火火地一到大门口,祖母的手便离开门框扶着我的肩头。她从不骂人,至多说一句:“你也不知道肚子饿。”

半个世纪来,或许是命运对我的赐予,我仍在风风雨雨的旷野上奔跑着,求索着;写诗,依我的体验,跟童年时入迷地逮田鼠、兔子,挖掘甜根苗的心态异常地相似。

祖母离开人世已有半个世纪之久了,但她那立在家门口焦急而担忧地呼唤我的声音,仍然一声接一声地在远方飘荡着:

“成汉,快回家来,狼下山了……”

我仿佛听见了狼的凄厉的叫声。

由于童年时心灵上感触到的对狼的那种恐怖,在人生道路上跋涉时我从不回头,生怕有一个趾爪轻轻地拍我的后背。

“旷野上走路,千万不能回头!”祖母对我的这句叮咛,像警钟在我的心灵上响着。

祖母的忧伤

祖母心灵里有忧伤,埋得很深很深,我不知道她究竟因为什么,只感觉到她心上一定有很沉很沉的东西压着。那沉重,从她走路的沉缓姿态,凝滞的眼神,甚至喘吁吁的呼吸,都能觉察出来。祖母从清早忙到深夜,很少说话,听不到她的笑声,也听不到她一声叹息。她跟左邻右舍奶奶辈的人都不一样。人家的生活仿佛有四个季节,她只有冬天一个季节,她的心上总结着一层厚厚的冰。

祖母偶尔也能笑出一点声音,大都是我逗引出来的。每天早晨,炕上并排睡着的四个孩子,由我带头,学狗叫,学公鸡打鸣,学“九岁红”唱的《走雪山》,在炕上扭扭捏捏地学。水上飘上演《樊梨花》飞快的台步。只有这时,祖母才快活一阵子,笑得眼泪花花。流泪和叹气都能使她的心舒畅点。我学得最像的是小栽根儿卖黄酒的吆喝声,有时我在小巷里学小栽根儿,人家以为是真的小栽根儿挑着黄酒担子来了。年纪怕已到五十的小栽根儿,声音却很清脆洪亮,用童音学他,一学就像。我们那里有句谚语:“人小声洪,一辈子受穷”,小,不是指年龄,说的是个头,这谚语就是编的小栽根儿。祖母说小栽根儿家境牺惶,娶不起媳妇,栽不了根(生儿育女),他只为别人准备喜酒。

等到我从崔家庄小学转到实验小学上三年级时,天天得进城。才晓得城里商贩的叫卖声真多,方方的城似乎是个鸡笼子。最好听的是那个卖热包子、压面的吆喝声,说叫唱也可。这卖热包子、压面的人,个子高得出奇,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很远很远就看到他晃晃悠悠地在走,就像谷子地里冒出一棵出穗的高粱。他头上垫着一块湿白布,顶着个木盘,木盘里一半包子,一半压面,他并不用手护着木盘,木盘仿佛焊在头顶上。

没有多久,我就学会了这卖热包子压面的吆喝声,但我觉得学不像,他的声音宽阔,像站在城门洞里呼喊一般,让人想到晋剧北路梆子须生的唱腔,不是小栽根儿那种男扮女装唱秧歌的投盐的味道。

有一天,我在家里可着嗓门儿得意地学城里那个卖热包子压面的叫卖声。我一边学,一边问祖母:“学得像不像?”祖母一声不响,不耐烦地说了一句:“我不愿听。”

母亲听到我学的声音,对我说:“千万不要学这个卖热包子压面的吆喝声。”我莫名其妙,问;“为什么不能学?”母亲瞪我一眼说,“你不要问。”自此以后,我就不学了。我母亲的脾气很暴,我要再学,她说不定会扇我一巴掌。我从母亲的眼神中看出了这个信息,不会错的。但是我心里憋得慌,总想学。我只有在上学的路上学着吆喝,过城门洞时,总要多喊叫几声,嗡嗡的回声好听。奇怪的是,这位卖热包子压面的只在城里转悠,有时也到上西关,可从来不到我们下西关来叫卖。

我上学下学,天天听到卖热包子压面的吆喝声。我跟这个叫卖的人常常面对面地碰到。他当然不会认识我。但敏感的我觉得祖母对他叫卖声的冷淡和母亲对我的警告,这中间似乎有着什么我不晓得的内情。我走过他的身旁,个子只能到他的腰部,传说他顶着沉重的木盘转悠累了,不是把木盘放在地上,而是搁在就近的平房顶上。可见他的个子之高了。有人问他:“为什搁到房上?”他说:“放在地上,狗会扑过来吃肉包子。”他说的是实话。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总归是一年半载之后,在西城根一条人少的小巷里,我碰到了他。他忽然走过来摸摸我的头,问:“你这小后生姓甚?”我说:“姓史。”他笑笑,从头顶上抓了个包子给我,我从他亲切的声音和温和的态度感到不能不要·我自小善解人意,家里人都这么说。因联系到祖母和母亲上面说的那一番话,我心里琢磨,这个给我包子的人,十有八九和我祖母有些沾亲带故的什么关系。后来每次见到他,他总是对我很亲近,但我远远地望见他,拔腿便跑,生怕他再给我包子。他冲我喊:“包子不咬人,你怕什么呢?”后来我还是吃过几次他给的包子,主要是我的嘴馋。冬天,他头顶上的包子,冒出袅袅的白色的热气,远远地就闻到了香味。我相信。包子为什么要顶在头上,是因为人的头顶有三尺火,如若端在手里,包子早冷了。

那位卖包子的送我包子的事终于传到我祖母的耳朵里。不是谁故意传的。街道上的人都亲眼目睹,很难说是谁说的。一天夜里,我半夜醒了,一向失眠的祖母对我说:“以后别人给你吃的,都不能要。”她说的很含糊,但我知道地指的是谁。我憋不住,对她解释,“不是我馋,我不晓得他为什么给我包子吃,他对我特别的好。”祖母没有进一步追问我,但黑沉沉的夜色里,我看到她眼里一闪一闪地噙着泪花,我听见祖母坐在炕头上深深地叹了几口气。她常常头歪在胸口,在热炕头上坐一整夜。

不久,母亲告诉我,“那卖包子的大个子是你奶奶的弟弟,也就是你的老舅舅。”我问:“他为什么不来我家看看祖母呢?”

母亲说:“你祖母跟她娘家绝交了。”为什么绝交母亲没有对我说明,我不好追问。

直到半个世纪之后,妹妹从家乡来北京看我,才把祖母跟娘家绝交的事,以及祖母为什么总那么忧伤对我说明白。

大约是我曾祖父和祖父相继谢世的前几年,我家还趁大车和骡子。祖母娘家的兄弟正做什么大生意,通过我祖母,我家给刘家(祖母娘家姓刘)投资不少。听说曾祖父从蒙古的经棚带回不少的元宝,新盖了三问东房。投资总是想发点财。祖母为人一向可靠,不会有闪失。谁料几年以后,生意亏了大本,不但没有分红进项,连投入的老本都蚀完了。祖母为这事承受极大的羞辱。说一千道一万,总是因她的关系才惹出这次灾祸。她恨自己的兄弟诓了她。听说我祖父的埋葬费都是借的高利贷,到期钱没法还上,把十来亩水浇地抵押给城里的大财主戴玉堂。从此以后,我们家的生活境况就越来越困难。祖母心灵上的负担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没有我们这几个第三代需要她养育,她说不定早已弃绝人世。祖母三十几岁守寡,中年又失去幼子:就是我的叔父。我见过她到村北头的苦水井边哭过几回,母亲让我陪她去,她总对我说:“不用担心,我不会寻死。”真的,她哭过之后,很平静,回家照常做饭,不慷有些女人,哭一回,几天不吃饭,不下炕。

妹妹告诉我,自从1937年秋,父亲带着我逃难离家后,经过亲友的劝解,祖母娘家人向祖母和我们家认了错,祖母才跟她的亲兄弟们和好了。

同类推荐
  • 清谈墨子

    清谈墨子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我都为你加油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我都为你加油

    韩国第一畅销书作家孔枝泳,写给读高三的女儿蔚宁的24封信,感动韩国千万年轻人,成为他们夜深人静时阅读的枕边书。这24封信中写满妈妈对女儿的期许和理解,无限关爱,浸透信纸。既让迷茫中的年轻人受到启示,鼓起勇气重新出发,又让无数颗孤独的心灵得到有人在一旁加油的安慰。信中,孔枝泳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对女儿说着发自肺腑的话,文字亲切而贴心,字字可见一个母亲的深情。无条件支持,无止境付出,无限度理解,这是妈妈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珍惜这份此生不再的宠爱吧!本书自出版以来,再版多次,屡创畅销奇迹,被誉为韩国版的《傅雷家书》。
  • 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的130篇散文、随笔,共分为四辑:第一辑“认识你自己”主要是对于自我、人性、人生的思考;第二辑“紫藤花开”是对于人间真情的礼赞;第三辑“社会广角”是对社会热点问题及各种社会现象的思考;第四辑“走近自然”通过对自然的体悟和描写,抒发对于生命的热爱。仰望星空,可以使我们在面对浩瀚的宇宙和不确定的人生时多一份理性、宽容和自适。
  • 20世纪重庆文学史

    20世纪重庆文学史

    本书比较全面地叙述、分析了从1901年到2000年重庆文学的发展状况,并对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了介绍和评析。
  •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热门推荐
  • 保卫地球之铠甲归来

    保卫地球之铠甲归来

    一万年之后,世界再次发生了大灾难,人间出现怪物,开始疯狂杀人想要统治地球,土星,火星,海王星,再次发生动摇,一束金光射向地球,瞬间镇压所有怪物,这到底是什么?又是怎么一回事?
  • 太子妃

    太子妃

    她,天界唯一的公主,绝色倾城,风华绝代,因不满自己的婚事,在人间百年未曾回过天界。他,养在宫外的皇子,七岁那年,一次暗夜的绝杀,他遇上了她,脑中便再也忘不了她的身影……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花树下的少年

    花树下的少年

    校园的天空是梦一般的蓝色,操坪葱葱盈盈地把绿铺展开。风裹着阳光游走,象打着节拍――它经过时,槐树花便在空中漫天飞舞,象翻滚的云层。花瓣雨随之落下。
  • 她说人间未有光

    她说人间未有光

    此书献给我所有的书粉,愿你们热爱生活,熬过那段没有光的青春。——爱你们的憨憨。【以下简介】小时候,阿嬷说,人长大了,是会越来越疼的,那时她不明白为什么,只咬着糖看着年迈的阿嬷。后来春去秋来,光从她身边绕开,她想过死亡,想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可她终究没有下手。她在等……等一个人朝她伸出手来告诉她,人间有光【此书缘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乞丐也成王

    乞丐也成王

    狼麒麟,赤觞冥龙,炎火神龙。秦广王,阎罗王,魔界。阴阳道,阴阳果,阴阳人。种种的危险,处处的危机,多舛的命运!能不能一一化解恩怨,会不会屈服命运?
  • 划地为王的主播

    划地为王的主播

    捡到被通缉的三无主神,林云非常苦恼,生怕哪天遍布宇宙的仇家找上门。为啥他会苦恼呢?那可是主神诶,捡到了能放手?就在他一腔热血准备硬钢全宇宙时,三无主神却先怂了。“前任意识体早就破碎,我是新生的,凭什么要背锅!”胸无大志混吃等死的娅丽娜愤愤不平。“小祖宗,你别啊,你要怂了我的灰黄人生可就没啦。”林云表示自己是有梦想的热血青年,肿么能够坐拥宝山而不用。实干男遇上消极怠工还贪生怕死的主神娘,神话就这么诞生了!只要还有气运之力,我就是全宇宙的王!想要封地,很好,看本王直播,贡献气运,达到一定程度,就能给你一块封地,还可以在里面无所不能,想不想要?想要那就对了,点进来看!
  • 无主之物

    无主之物

    每一滴水属于喝到它的人每一粒米属于吃到它的人每一份爱情、尊严、忠诚或力量属于创造它的人土地、海洋、知识、秘密等永恒价值,皆为无主之物!
  • 忌城

    忌城

    从来都不敢去想,当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有一天,不再是我已熟悉的世界了。可是,命运就是这样,无论你想与不想,它都会把自己的轨迹强塞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