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98600000024

第24章 元杂剧的体制、脚色与音律(4)

再次,其它各种戏曲因素也在各种艺术形式中不断发展,并最终走向融合,成为戏曲成熟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也成为了戏曲成熟的重要保障。其中傩舞傩戏中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的妆扮,汉代傩舞中的“有衣毛角”的头饰,魏晋南北朝傩戏中胡公头和金刚力士的骇人形象,隋唐傩戏中的“假面,赤布袴褶”、“赤帻、赤衣,麻鞭”、“皮衣,执棒”等妆扮,以及宋代傩戏中的“假面披发,口吐狼牙烟火”、“面涂青碌,戴面具金睛,饰以豹皮锦绣看带之类”、“假面长髯,殿裹绿袍靴简”等化妆形式,不仅对戏曲中的面具、行头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傩舞傩戏中的表演形式歌唱、舞蹈、打斗、传火等盛大场面,以及“鼓、角各十,合为一队”等伴奏乐器的配合,更为戏曲表演所借鉴,成为了戏曲后来重要的演出因素。傩舞傩戏的演出形式在宋代发生极大变化后,也终于完成了由娱神向娱人的转变,并被宋金杂剧所吸收,与歌舞、表演等因素一起成为了戏曲的有机成分。

再次,一直在我国民间流行的百戏也为戏曲的成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我国的戏曲与西方的歌剧与话剧在表演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自有其一套独特的综合性的表现方法,这也就是被后人所概况的“唱、念、做、打”,即歌唱、舞蹈、动作、说白、武打等表现手段的综合。中国从汉代以来兴起的百戏,从一开始就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戏曲因素,比如歌舞、杂技、武术、杂耍、娱乐等成分,其中以角抵戏影响较大,甚至在汉代就出现过戏曲的雏形《东海黄公》。《东海黄公》那些“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并和老虎对打的表演,已经有了假定的情境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当然,这还只是戏曲各因素偶然的融合,不足以形成真正的戏曲,所以我们有理由把其看作是戏曲的雏形。

魏晋南北朝时期,百戏的种类增多,有了“鱼龙、烂漫、俳优、侏儒、山车、巨象、拔井、种瓜、杀马、剥驴表演项目,比较著名的是左慈的幻术“空竿钓鱼”、“金盆种姜”、“酒脯搬运”、“飞遁远去”等。这相对于汉代,可以说是有了很大发展。

南北朝以后,百戏的内容又增加了很多,在过去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角抵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参军戏等新的形式,而起水平有了极大提高,而且观赏性也大大增加了,并开始出现将多种技巧糅和在一起的趋势,如《秦王破阵乐》就是融歌舞与武技、走索、顶竿、马术等为一体的经典之作。这些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综合艺术——戏曲的发展。

百戏在宋代几乎发展到了极盛,已经出现了百戏汇演的形式,而且,各种技艺已经开始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并出现了角色的分工,因而戏曲在宋代也开始具备了形成的条件。

此外,我国的傀儡艺术的演出也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有了很大提高,不仅在内容上逐渐丰富,而且还出现了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表演,如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等等,而且傀儡戏的音乐、服饰、脸谱和表演程序、代言体演出等诸多方面无疑具备了比较完备的戏剧因素,至少为戏曲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营养。特别是在依相叙事思维模式上,更是对戏曲产生极大的影响。

如果说以上这些戏曲因素还只是间接因素的话,那么诸宫调和宋金杂剧就是戏曲成熟的直接源头,诸宫调有曲、有白,可说、可唱,以琵琶、鼓板、笛、锣、界方等伴奏的形式,以及在同一宫调下所演唱的若干支不同曲牌的曲子组合成一个歌唱单位(即“套数”)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的形式,从故事情节与音乐体制上确定了戏曲的故事因素与音乐因素,而宋金杂剧在表演形式分为艳段、正杂剧一、正杂剧二、杂扮的形式,以及末泥色、引戏色、副净色、副末色和装孤的脚色分工,为元杂剧的演出体制、脚色类型、戏曲结构等方面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借鉴,而且,宋金杂剧中的服饰与装饰也为元杂剧形成程式化的行头提供了模式,也为戏曲的最终成熟奠定了最直接基础,我们甚至可以说,首次成熟的元杂剧正是在诸宫调与宋金杂剧相互融合并借鉴了其它戏曲因素的基础上成熟起来的。

三、文人的参与是元杂剧得以成熟的直接动力

科举制度从隋朝建立以后,就为中国文人铺好了一条最好的实现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的理想道路,从而也吸引了无数学子投入到了科举事业中去,他们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古训深信不疑,他们对高雅文学与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延续。然而,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优越感在促使从小受儒家礼乐规范影响的古代文人对通俗文学的漠视,他们对民间艺人报以根深蒂固的轻视,更不屑参与民间艺术的创作,也不可能接近百姓,不可能了解百姓真实的生活与人民的生存状态,从而也不可能写出大量反映黑暗的社会现实、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杂剧作品,这就造成了我国戏曲虽然起源很早但成熟很晚的局面。

然而,这种状况在元代却难以为继。处于“四民”之首的士——儒生,却在游牧民族的统治下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元一代,自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举行了一次“戊戌选试”以后,科举制被中断,直至仁宗延祐元年(1314)才重新恢复科举考试,但也是时断时续,加之,蒙古统治者在考选人才上又制造了种种民族不平等,如蒙古和色目人可以只考两场,而汉人和南人则需考三场;再如,录取名额比例相差及其悬殊。以致陈高《感兴诗》中发出:“如何穷巷士,埋首书卷间;年年去射箭,临老犹儒冠!”的感叹。科举制度的废止……它卸下了广大士子死钻儒家经典的沉重包袱,加上蒙古族入主中原所带来的具有新鲜活力的文化“异质”,知识分子的思想较多地摆脱了传统规范的束缚,思想获得了较大解放,元曲也因此突破了传统文学“温厚”、“中庸”的审美习惯,表现出受异族文化影响的自由、豪迈的特质,因此保证了杂剧剧本题材、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此时的文人不仅在精神上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他们已经顾不得去考虑如何实现人生理想与生命的价值,迫在眉睫的是能够生存,如何获得必要的生活来源。在极度痛苦中,他们不得不振作起已经垮掉的精神,开始艰难地寻找新的生存方式。可以说

科举制度的中断,使这些士子文人们一夜之间失去了人生方向,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他们对人生和未来变得迷茫。唐宋以来儒生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人生变成了一个远去的神话,而现实留给他们的是“儒人颠倒不如”的残酷。“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戏言虽不可尽信,但士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为了生存,文人们不得不放下了最后那点可怜的尊严,艰难地抛弃了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抬起那双曾经专门用来踏入仕途的高贵的脚,迈着沉重而无奈的步履,走向烟花深处……于是,在梨园的名单上,在《录鬼簿》的册子里,出现了“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的关汉卿,出现了“得青楼,薄幸名”的白朴,也出现了“姓名香,贯满梨园”的马致远……

迫于生存的压力和低下的社会地位,文人不得不纷纷投向杂剧这个曾经为他们所看不上眼的行当,毕竟,这还算是一种与文字有密切关系的职业,毕竟,他们对文字、音律、唱腔有着深厚的基础,而且,还可以把自己的愤懑与苦痛倾泻在那些富有强烈战斗性的作品中去。而对社会的否定和敌对情绪,使元杂剧作家们远离了中国传统的温柔敦厚,而是在笔尖上刻意发掘着种种社会阴暗的主题,借以渲泄他们对那个冷酷生活环境的不满和仇恨。

文人的加入,其意义不仅是在杂剧的体制、音乐、结构、题材、内容等艺术形式方面有了质的提高与飞跃,而且,当他们放下所谓的尊严开始走进群众的生活当中后,他们对下层人民的疾苦与真实的生活开始有了深刻的了解,体会到了他们生存过程中的悲愤、怨恨、苦闷、追求与艰辛,更多地了解了下层人民的疾苦,熟悉了他们的生活,并把他们所见到的诸如巧取豪夺、霸人妻女、夺人财物、权豪横行、势要不法、贪宫污吏等等人间百态与世间不平当做创作的素材,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心志,把满腔的愤怒化作反抗的工具,以下层百姓的身份对社会、对人生发出一系列的呐喊,从而让元杂剧这种具有浓厚民间色彩艺术形式具有深刻的影响。狄君厚《晋文公火烧介子推》中更是以一段又一段的血泪唱词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百姓的痛苦生活:“百姓每怒嫉能妒色,损臣僚重宰;力假三市诸侯恨荒淫好色,布八方四海;史官每骂轻贤重色,传千年万载。那其间正值着饥岁时,凶年代,普天下并役当差。”“比及垒起基阶,立起梁材,百姓每冻饿死的尸骸,成山握盖。那座摘星楼兴工了数载,不曾动分毫府库资财。”马致远借戏中儒生之口抒发了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希望能有“明君”出来改朝换代。所有这些,都表达了元代文人特有思想内涵与创作心态,正如奚海先生所说:

知识分子作家在民间文艺的宝库中饱吮营养以后所创造出来的杂剧艺术,几乎成了当时最为魅人、最具生命力的文艺样式。它那健康、充实、明快、鲜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不仅赢得了市井细民的欢迎,就连那些自命清高的封建士大夫,位尊权重的达官显贵和皇亲国戚,也为之击节叹赏,并予以积极扶植,有的还奋然投入杂剧艺术的创作中来。这就形成了上下结合、文化氛围十分热烈浓郁的良性循环,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投入杂剧创作,从而形成了一个几乎是全民性的杂剧创作运动。

文人的参与,使杂剧艺术提高到一种新的审美层次,不仅保证了戏曲在思想内容上的深刻性,同时也使元杂剧无论在体制、音乐、表演等各个方面得以全面完善,并最终成为了中国戏曲史上首次成熟的戏曲。

§§§第三节元杂剧的作家作品

我们说元杂剧是成熟的戏曲,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元杂剧在元代这个不足一百年的朝代里。不仅产生了为数众多的优秀作品,而且出现了众多优秀的作家,甚至产生量几个比较集中的作家群,如以关汉卿(关汉卿本文山西人,但主要活动与创作在大都一带,故把其归于大都作家群)、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杨显之、石子章、梁进之、王仲文、庾天锡、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费君祥等为代表的大都作家群,以侯克中、李文蔚、史樟、尚仲贤、戴善夫、江泽民等河北作家群,以高文秀、张时起、张寿卿、顾仲清、汪继学、赵良弼、徐琰、陈无妄、李显卿等为代表的高平作家群、以石君宝、狄君厚、赵公辅、孔文卿、李潜夫、于伯渊、郑光祖等为代表的平阳作家群。据钟嗣成《录鬼簿》载,元代杂剧作家152人,元代共有戏曲458种。《录鬼簿》经过两次修订,最后成稿于至正五年(1345),书中所载作家分为7类:有两类属于散曲作家,其中所谓“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包括董解元等31人;“方今名公”,包括郝新庵等10人。杂剧作家包括五类,其中“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包括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等一流戏剧大家56人;“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包括宫天挺等19人;“已死才人不相知者”,包括胡正臣等11人;“方今才人相知者,纪其姓名行实并所编”,包括黄公望等21人;最后一类是“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包括高可通等4人。书中对杂剧作家的里籍、生平、著述情况,大都有简要的介绍,它是现存元人记述元杂剧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分“乐府体式”、“古今群英乐府格势”、“杂剧十二科”、“群英所编杂剧”、“善歌之土”、“音律宫调”和“词林须知”等七个方面。其中“群英所编杂剧”收录元杂剧作家作品篇目五百三十五种,这个数目对《录鬼簿》有所增补。“杂剧十二科”即“一曰神仙道化;二曰隐居乐道,又曰林泉丘壑;三曰批袍秉笏,即君臣杂剧;四曰忠臣烈士;五曰孝义廉洁;六曰叱奸骂谗;七曰逐臣孤子;八曰钹刀赶棒,即脱膊杂剧;九曰风花雪月;十曰悲欢离合;十一曰烟花粉黛,即花旦杂剧;十二曰神头鬼面,即神佛杂剧。”

以上是《录鬼簿》的统计,这个数据与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中的数据有所出入。而今人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则收录了有姓名可考的元人作品五百三十六种,又附元无名氏作品四百一十九种,共有近千种杂剧名目。可见,当时元剧之盛。以至于明代戏剧理论家王骥德发出这样的感叹:“此窍由天地开辟以来,不知越几百千万年,俟夷狄主中华,于是诸词人一时林立,始称作者之圣,呜呼异哉! ”

同类推荐
  •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雪球专刊第018期:影视梦工厂

    虽说电影行业历年都起码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看看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年年小于利润,甚至经常为负。钱都被存货和预付款给占用了,没有办法电影电视得先投钱去拍吧,而电影院电视台都得先收到钱才延期支付给它们,因此,只要想继续成长,经营性现金流就不会好看。华谊上市没几年,募集资金就用光了,还借了很多借款,盈利能力也才10%左右的ROE,而且影视风险还不低,现在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大片集中,投入需要越来越高,连续几部票房毒药就可将公司陷入泥沼之中。国外影视巨头无不被收编到巨型传媒集团里,估计就是想用多元化来平衡影视的高波动性。
  •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定位为交响乐知识普及型书籍,收集了各种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名曲,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其中包含了交响乐名曲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以及名曲诞生的历史,以及音乐人创作的背景、故事等。其中囊括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的许多世界名曲。本书文字浅显易懂,并包含了一部分曲谱,能指导读者怎样去了解欣赏一部交响乐名曲,适合大众阅读,阅读价值高。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 印刷品设计与制作

    印刷品设计与制作

    印刷品是平面广告设计中最主要的展现形式。印刷品设计和制作是平面设计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将设计思想通过印刷技术得以完美实现所必须掌握的必要基本专业技能。本书从印刷的历史,印刷工艺的基础知识等基本理论为基础,并以DM宣传单页、折页、宣传册、书籍装帧、包装模切品等印刷品设计项目案例作为实训练习,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印刷品设计与制作》的学习,了解印刷技术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地位,基本懂得印前图文处理和印后加工的技术及相关知识,初步掌握印刷技术再现设计效果的基本方法和工艺特征,能熟练地运用印刷媒体表达设计语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印刷技术的完美表现。
  • 现代生活百科: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代生活百科: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热门推荐
  • 大道重来

    大道重来

    无数次重生后,永宣帝终于成功摆脱死循环……噢,原来他不过是个上门女婿,一次又一次重生全因没撩对人现在,他带着记忆来到修仙世界了呵呵呵,女主她也在这里呢——陛下,冷静冷静什么!你打算女主一生黑?不不不,陛下,咱们再商量商量……本文其实应该叫《女主一生黑》#今天又黑了女主呢,感觉自己萌萌哒#
  • 从宠物开始创造凶兽时代

    从宠物开始创造凶兽时代

    刚毕业进入动物园当实习生的陈凡,被绿茶欺骗了感情,结果遇见了人形凶兽金豆。从此之后,棒打偷狗贼!从此之后,坐拥美人兽!从此之后,成为万人迷!……即便如此,陈凡非常清楚没有系统的自己,想要在助人为乐、帮女性寻狗道路上越走越远。“不好意思,我摊牌了,我身后这个小家伙是只凶兽。”在全球五百强企业新闻发布会上,陈凡指着身后由之前少年变回萝莉的金豆,对着看他笑话的记者媒体们无奈地说道。他将开创凶兽的时代!
  • 除夕夜

    除夕夜

    发生在精神病院的一个离奇的故事,一个频临死亡的女教师叶茵竟然发动了一场保护受害女孩陆小桑的殊死斗争,结局是出人意料的,“死去”40年的苦恋爱人竟奇迹般出现在叶茵面前。
  • 黄沙飘飘与我重叠

    黄沙飘飘与我重叠

    仿古文风的西域权谋战争记(其实是言情文)+西域王室八卦野史(考古专文),同学们快来追番呀,阅读是一种语(精)文(神)复(娱)习(乐)。话说西域高昌国被灭,安西都护府成为了当地最高军事行政指挥中心。没有打不死的女尊,只有低微的侍妾,不是和正室夫人争宠夺嫡,而是陪郎君流放边地,柴米油盐伴风沙。这还是一部亡国公主求爱记,别以为貌美家世好,男人就爱你.....世间哪有这么多一生一世一双人,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我就要一场轰轰烈烈的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的铃兰花

    总裁的铃兰花

    铃兰花,一直是他的最爱。铃兰花的花语,代表着幸福再来。太夸张了,布这么大的局,就是为了证实她的心。其实她的心一直都在。而他们的爱情,是否可以重新再来?
  • 夜夜静夜美人

    夜夜静夜美人

    她是个拥有恶魔戳记的卑贱奴隶,在塞雷斯皇帝的大屠杀下幸存的那一夜,一个神秘的声音指引她逃离死亡。对他孜孜不倦抓捕围堵的新皇塞瑟,一心求死的前朝王子闪弥尔,逃犯梅瑟,鸽笼队长婴之白,宰相桑阶……当皇帝和奴隶的命运逐渐交至在一起,当上古的邪恶再度被释放,所有人的命运都被经历翻天覆地的震动——谁是爱人,谁是敌人?是阴谋还是真相?她还要经历多少血雨腥风才能找到她从未谋面的新郎?
  • 静静的下野地

    静静的下野地

    开荒拉犁,了妹成了花木兰。想当干部,了妹去学识字。没想到,同时学会了爱,了妹不想当干部了,只想去爱。干部不愿意,想法不让了妹得到这样的爱。了妹就自己给自己举行婚礼。了妹被捉奸床上,了妹成了坏女人,了妹想当好女人,怀了孩子还挖大渠,累倒在雪地上,血像鲜花开放在冬季。爱人被大树砸死在天山上,了妹疯在渠水旁。丑汉子老古用羊奶,让了妹青春又得灵性;乱了欲念的老赵,害人害到最后,把自己吊在了房梁上;杀了人的春妮,展示了女性完美的温柔;成了寡妇的周青再不嫁人,心中藏着一个什么秘密;韩队长还有绢子和花子,演出的却是权力和性交易的老戏。
  • 我在私服疯狂刷钱

    我在私服疯狂刷钱

    ***新书《我要花光10万亿》已上传【轻松爽文】***马腾飞下载了一个游戏,打出来的游戏币竟然能换真钱。“是否消耗50根金条,提现100万RMB?”“立即提现。”“恭喜您提现成功,一百万已到账,请查收。”孝敬父母,结交兄弟,泡妞,做慈善,自身消费,都能提升VIP等级,让赚钱比喝水还简单。当VIP等级达到一定程度,还可以提现更多物品。红药瓶包治百病,蓝药瓶强化身体,太阳水能延长寿命。还有储物腰带,麻痹戒指,召唤神兽技能书……
  • 绝色杀手:穿越来的绯闻女友

    绝色杀手:穿越来的绯闻女友

    她,是沧澜国的顶尖杀手,却因一次失手毙命于敌人刀下,穿越到了现代,做起了武打演员。他,是商业帝国的龙头继承人,却为一己之私,甘愿与她这种三流花瓶女明星大肆传出暧昧绯闻。当穿越来的冷酷女杀手与高颜值霸道总裁相爱,会有怎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