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96900000018

第18章 不合逻辑(4)

上面例(1)的大前提不充分、不正确。爱看课外书籍的人,只要安排得当,不仅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反而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只有放弃学习功课,沉迷于闲书的人才会影响学习成绩。由于大前提不充分、不正确,根据这个不充分的前提推出的结论,自然也是以偏概全、不正确的。全句可改为:“学好功课又爱看课外书籍的人学习成绩都不错,李文在学好功课的基础上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看课外书籍,所以,她的学习成绩是不错的。”例(2)是由特殊的前提推出一般的结论的归纳推理。尽管这种推理是以一些个别的事例为前提,但也必须占有充分的材料,摆出充足的理由和事实,才能从中推出普遍性的结论。这例两个前提都是真实的,但两个人并不能代表全班同学或大部分同学,因此,说“我们班都是共青团员”,就是犯了主观武断的逻辑错误。全句可改为:“方芳是共青团员,白兵是共青团员,还有晓毅、光辉、乐伟、郭妮、刘扬等也是共青团员,他们都是我班的同学,所以,我们班的共青团员不少。”例(3)的大前提不严密,推理不合理。“运动员必须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这是对的,但是,坚持体育锻炼的,并不一定都是运动员。因此,全句可改为:“运动员必须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我虽然不是运动员,也应该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例(4)中的“小说是文学作品”,似是前提,其实是中词不周延的表现。“小说”只能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文学作品还包括诗歌、戏剧、散文。“这篇文章”是文学作品,同样也只能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因此,这句话的前提和结论都是错误的。可改为:“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这篇文章是小说,所以,这篇文章也是文学作品之一。”

二根据不充分

推理,无论是演绎推理还是归纳推理,都必须有正确而充分的根据,否则,就会犯理由不充足或毫无理由的逻辑错误。例如:

(1)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他没有取得好成绩,可见他是不努力学习的。

(2)我见他经常到邮局,这才知道原来他是邮电局邮递员。

(3)有些人工作缺乏热情,个人利益斤斤计较,是由于他们工作方法不对头。

(4)刘沙的父亲是老师,所以他学习成绩很好。

(5)由于我校深化教学改革,因而忽视了抓学生的纪律,结果今年的升学率下降了。

上面例(1)理由不充足,结论不可靠。“努力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有取得好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一定就是“不努力学习”。应将句中的“可见”改为“可能”,去掉第二个“他”,在“的”后面加上“结果”。例(2)根据不足,因而结论也是不可靠的。“见他经常到邮局”,于是就下结论:“他是邮电局邮递员。”未免主观武断。“经常到邮局”的人,可能是邮局的职员,也可能是邮递员,还可能是外单位经常来此联系工作或办事的人,可能性是多种的。所以,应在“这才知道”前边加上“后来到邮局一打听”之类的话。例(3)因果失联,造成根据不充分。“工作方法不对头”,不是造成“工作缺乏热情,个人利益斤斤计较”的原因。应把“工作方法不对头”改为“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例(4)中刘沙“学习成绩很好”和“刘沙的父亲是老师”没有必然联系,所以,这一句犯了因果失联,根据不足的毛病。全句可改为:刘沙学习努力,再加上当老师的父亲的帮助,所以他学习成绩很好。例(5)中的“深化教学改革”与“忽视了抓学生的纪律”不是因果关系,犯了因果失联的逻辑错误。把“升学率下降了”的原因,归结于“深化教学改革”,理由站不住脚。可将全句改为:“由于我校大力抓了教学改革,又狠抓了学习纪律,结果今年的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了。”

三推理过程不合规则

为了使语言简洁明快。明显的、不至于造成误解的推理步骤,或大前提,或小前提,或结论,其中某一项往往被省略。但是,哪项步骤可以省略,哪项必不可少,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以让别人能看懂为准。如果推理过程不合规则,就会出现语病。例如:

(1)玲玲虽然是南方人,但是却喜欢吃北方的莜面。

(2)他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进步很快,我们的学习也完全可以搞好。

(3)英语老师都会说英语,我妈妈不是英语老师,所以她不会讲英语。

(4)《没完没了》、《不见不散》、《甲方乙方》、《千里走单骑》等影片深受群众喜爱,所以冯小刚拍的大部分电影是受群众欢迎的。

(5)咱们班的同学都要去公园参加植树劳动。其他班的同学不是咱们班的同学,所以,他们不要去公园参加植树劳动。

上面例(1)是个转折关系的复句。偏句中陈述一种事实,正句转到同偏句相反的意思上去。既然“是南方人”,就应该喜欢吃大米。“莜面”是北方的一种主食,为什么在南方吃不上莜面的人却喜欢吃北方的莜面?这里的特殊原因要加以说明,否则,不能顺理成章,令人费解。应该添上必不可少的推理步骤,把具体情况交代清楚。譬如改为:玲玲虽然是南方人,但因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雁北工作多年,所以喜欢吃莜面。例(2)推理过程不合乎规则,把不该省略的推理步骤省略了,造成了前后不连贯,意义不明确。应在“我们的学习”前面加上“只要我们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样,就能讲通了。例(3)不合乎三段论推理的规则,结论超出了前提的范围,可将“所以”改为“不见得”,变必然性判断为可能性判断,这样,就合乎情理了。例(4)违反了不完全归纳法推理的规则,前提不真实。所举《千里走单骑》并非是冯小刚拍摄的,所以,不能得出这一结论。应将其中的《千里走单骑》去掉。例(5)推理的形式不合乎规则。大前提只说自己班里的事,而结论却说其它班的事,两者毫无逻辑联系,因此,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应将“不要”改为“不一定”。

思考与练习(十二)

一、推理是由已知的判断推出来的判断。要使推出的新判断正确无误,推理有逻辑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二、推理过程不合规则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面的句中有什么错误?请修改并说出理由。

1.古代文学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阿房宫赋》是古代文学作品,所以《阿房宫赋》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2.他的眼睛高度近视,因为他经常看书。

3.一个人工作没做好,或者是由于工作方法不当,或者是由于工作态度不好。他的工作没有做好,是由于工作方法不当,不是工作态度不好。

4.“三好学生”是德、智、体什么都好,没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他是个“三好学生”,没有什么可以让别人批评的。

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一)

一、(略,参见本书)

二、1.“体裁”和“明显”这两个词用错了。“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句中指的是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现象,所以要改为“题材”。“明显”是“明白、显露在外”的意思,形容人物性格各有不同的个性,应该用“鲜明”。

2.“鞭策”是“严格督促、促进进步”的意思,不能用于坏人,应该把“鞭策”改为“鞭笞”。

3.“诗情画意”是名词短语,句中误用为动词,应在“诗情画意”前边加上“有”或“富有”。

4.“牢骚”是名词,不能受副词“还”的修饰,也不能带时态助词“了”。这里作者把名词误用为动词了。应把“牢骚了一番”改为“发了一番牢骚”。

5.“正确”是形容词,这里误用为及物动词,应该改为“端正”。

6.“声洪”不能跟“体大、须全、色鲜”并列,因为“大、全、鲜”这几个字是可以独立运用的单音词,而“洪”则是语素,只能在洪亮、洪大、洪水等双音词中担任构词成分,用在“声洪”中,显得生硬而费解,应改为“叫声洪亮”。

7.“公事”是指公家的事,句中说的是军队发挥火力和隐蔽安全的建筑物,如壕堑、地堡、交通壕等,所以“公事”应改为“工事”,作者把同音词弄混了。

8.”顽强“指勇于克服困难,能坚持下去,是褒义词。句中说温仔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虚心,表示的是一种厌恶的感情,这是犯了褒词贬用的毛病,所以,“顽强”应改为“固执”。

9.“盘问”,语意重了。“盘问”是“仔细查问、深追到底”的意思,这句里的意思只是打听、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所以,“盘问”应该改为“询问”。

10.“时代”,范围大,是指以历史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这句里指的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词义的范围较小,所以,应该把“时代”改为“时期”。

11.“树木”是表示集体意义的名词,可是句中在这个表示集体意义的词前面,加了数量词“十几棵”,表明个体有多少,这就错了。所以,应该把“树木”改为“树”。

12.旬中的“男”、“女”不适合使用对象。“男”、“女”指人的不同性别,不能用“男”、“女”去说明动物,应该分别改为“公”和“母”。

13.“生能”指机械或其他工业制品对设计要求的满足程度。句中指体某部分器官的功效、作用,应该用“功能”。

14.“别的”和“其他”,词义重复,可以删去一个。

15.“响震”属生造词语。这种生造词语非但不能加强语意,反倒使语意模糊不清,可改为“回荡”。

16.“图画”一词容易使人误解,由于在后一分句说清了,才使人明白“图”和“画”是两个单音词。为了使“画”这个“骑马字”不使人误解,可把“的”字改为“把”字,语意也就清楚了。

17.“她”和“李英”是同一个人,但是句中先出现人称代词“她”,后出现人名“李英”,这违反了通常代词的用法,应该把“她”和“李英”对调一下。

18.前一句只是描写奔走的“车子”,根本没有提到开车的“人”,后一句突然用上一个人称代词,不知所代。有两种改法:一是在“他们就是……”前面添上一句:“要问开车的是谁?”这样,后面用“他们”来代“开车的”人,意思就明确了;二是在“汽车”前面加上“机械学校的学生开着”几个字,“他们”也就有所指代了。

19.句中两个“两”字应改为“二”,才符合语言习惯。

20.“民品”应明确写出“民用产品”,滥用简称,人家看不懂。

思考与练习(二)

一、(略,参见本书)

二、1.既然用“一样”,就不能再用“更”,否则,就自相矛盾了。可把“更”改为“很”。

2.“已经”,用于某种行为、动作过去时间不久的场合;“曾经”,则用于某种行为、动作过去时间较久的场合。他今年又获得第一名,跟去年获得第一名,时间相隔已经一年,应该把“已经”改为“曾经”。

3.介词结构“在……上”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的条件、范围等,这句中的“在……上”不起这种作用,可删。

4.介词结构“在……下”,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的条件,中间必须插入名词短语,而“极端困难”是形容词短语,不能插进“在……下”这种格式中。应在“极端困难”的后边加上“的情况”,变成名词短语,就可以插入“在……下”中间了。

5.介词“当”经常跟时间词语组合,构成介词结构,表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句中“当”不能单独存在,应在“国庆节”后边加上“的时候”。

6.“但是”用得不当。连词“但是”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不能跟“尽管”搭配起来表示无条件的关系。“尽管”和副词“总”互相呼应,构成“尽管A,总B”的格式,才能表示条件关系。所以,句中的“但是”应该改为“总”,放在“成绩”后边。

7.“和”所连接的成分一般是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动词跟动词、形容词跟形容词要用并列连词(“如、跟、与、同”等)连接,得有一定条件;要有共同的连带成分,或者共同充当别的词的连带成分。这句中的“流利”和“准确”在句中单独充当谓语,不能用“和”连接,应该把“和”改为“而”。

8.“如果”用得不当。“如果”一般用在假设复句里,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后一分句根据假设推出结论,这一句表示让步关系,应改为“即使”。

9.“刮”这一动词不能单用,后面必须带有表示完成或结果的趋向动词“跑”或“走”。

10.一般不说“怕着生病”,不合语言习惯,“着”应删去。

思考与练习(三)

一、1.这句主语本来是“他”,由于“他”包含在“当……的时候”的介词结构里,这句反而没有主语了。所以,应该删去“当”和“的时候”。如果保留“当……的时候”的结构,应该把“他”移到后一分句“不料”的后边。

2.这句主语本应是“我”,由于前边滥用了动词“使”,于是全句就缺少了主语,可删去“使”。

3.“催她赶快睡觉”的主语应是“母亲”,但是,“母亲”和介词“被”组合,构成了介宾短语,充当“阻止”的状语。于是前句的主语“她”,就暗换成了“母亲”并充当了“催她赶快睡觉”的主语。这样,关系错了,句子的意思也完全错了。可在“催她……”之前补出主语“母亲”。

4.这句的主语是“经验”,可是,“经验”怎么样呢?缺少谓语加以陈述,应该在“我们”的前边加上介词“对”,这样,“有”就可以成为全句的谓语了。

同类推荐
  • 树人文库-机智一生的妙答故事

    树人文库-机智一生的妙答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韩非子》的教育智慧

    《韩非子》的教育智慧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揭秘人类的智力与开发之谜

    揭秘人类的智力与开发之谜

    本书介绍了智力的社会文化背景、智力与经验、智力的成分、流体智力:归纳推理、流体智力;演绎推理、晶体智力:言语理解力的获得、大脑发展等内容。
  •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社会与文明》精选胡适先生的著作或者演讲整理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说社会,下篇说文明。全书选编的篇目既能够很好地体现胡适思想,又照顾到了大范围受众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入大量图片,对于《社会与文明》内容上的无形扩展,以及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增加,具有很大的作用。
热门推荐
  • 总裁一抱误终身

    总裁一抱误终身

    一夜醉酒,几乎全城都知道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把江城最有权有钱有颜的男人给睡了。所以他亲自上门美其名曰要她负责:要么赔人要么赔钱!他捧她上天宠她入骨,只有她知道他的无耻程度究竟有多深:“知道自己在吃软饭,那晚上干活就卖力点!”她一脸无辜,假装自己听不懂的样子:“卖力干活,是不是发工钱?”“嗯。把我发给你了。”呜,请问霍大少我能嫌弃你吗?
  • 太上三五傍救醮五帝断殟仪

    太上三五傍救醮五帝断殟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花大人求饶命

    校花大人求饶命

    她,是赤焰顾家的二小姐,一个傲娇的校花爱上了一个傲娇的校草。
  • 一口气读懂南北朝史

    一口气读懂南北朝史

    本书内容包括:南北分裂的开始、差点儿统一天下的君臣、改变历史进程的淝水之战、南朝盛世的草草收场、“千古第一后”文明太后、荒淫残暴的宋末皇帝、和尚皇帝萧衍等。
  • 天神道尊

    天神道尊

    苍茫河山,朗朗乾坤。执天一道,万道沉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溺爱GameOver

    溺爱GameOver

    毁掉一个人最狠的办法就是把他捧到最高,然后松手。简称“捧杀”,对他溺爱,让他沉浸其中,然后收回所以的宠爱,让他迷惘,将他溺毙。
  • 我家医圣太妖孽

    我家医圣太妖孽

    【都市热血爽文】六年前,他被父亲追杀,生死不知。 六年后,他霸气而归,带来焚天怒火。 去你的天煞孤星鸟命,从今往后,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 若这世界不公,我便焚了这天,掘了这地,我要这个世界因我而颤抖。 而你白帝城韩家,在我眼里只是蝼蚁。
  • 血玉妖灵记

    血玉妖灵记

    一个拥有妖与神血脉的少年,一段被封印了十多年的情缘...十年后的今天,是否依旧如昔?那份纯真与热血是否已被岁月消磨殆尽?妖神之战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一切,皆随石碑的碎裂,缓缓揭晓。
  • 星武战神

    星武战神

    十年寒窗,一朝功成,临了却换得欺君罔上,永世为奴。有志难伸,有才难施,没落少年意外遭逢绝世败家女,咸鱼翻身,借势而起,修星武,研星纹,创神通,御美女,凭至宝星罗万圣图,掌运星河,武御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