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89900000007

第7章 审美的功能与美育(2)

(五)审美消除主客对立的协调作用

审美还可以消除人与世界的冲突,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在现实世界,主体与客体对立,人与自然、社会发生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由于现代性的发展,科学主义导致技术异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紧张,人文主义导致自我的扩张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疏远化。主客对立表明人还没有获得自由,还受到主客对立关系的制约,还受到异己的世界的压迫。实现自由,必须解决主客对立的问题。但解决主客对立,并不是以主体征服、吞没客体。虽然启蒙主义伸张主体性(现代性的核心),企图通过主体征服客体来获得自由,但现代性的实践表明,这不能获得自由,反而导致人与世界关系的紧张。主体性的扩张虽然有其现实意义,是社会发展所必需,但并不能消灭客体,它仍然作为主体的对立面存在,并且抵抗主体的扩张。要消除主客对立,获得自由,必须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也就是说,变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为主体与主体的和谐关系。审美作为主体间性的充分实现,消除了主客对立,从而使人与世界的关系和谐,实现了自由。在审美活动中,世界不再是异己的客体,而成为另一个主体。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现象还是艺术的现象,都成为审美意象,有了生命,有了灵魂。它们是自我主体的朋友,与自我主体交往、对话、沟通,最后达到充分的一致,完全的同一。在现实生活中技术与人的对立,在审美活动中也得到克服,人摆脱了工具理性的奴役,恢复了人与世界的血肉联系,世界重新成为人的世界,人重新成为人。在自然审美中,就会出现情景交融、物我不分的状态。在社会生活审美中,就会出现对人的充分同情、理解,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状况。在艺术审美中,就会出现我与艺术形象同命运、共悲欢的状况。此时,世界失去了单纯的有用性,成为我的知己,成为理想的世界。审美消除了人与世界的对立,实现了人与世界的和谐,虽然只是在审美活动中,但它会对人的现实意识和现实活动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有助于促进人与世界关系的和谐。审美会影响人对自然的态度。在现实世界中,人对自然的态度是实用的、功利的态度,对自然征服、利用、索取、占有,结果是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环境,毁坏了人的生存家园。以审美的态度来看待自然,就会克服狭隘的功利主义,转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近年来兴起的生态美学就体现了这种立场。审美也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在现实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它是建立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的,是一种功利的关系,虽然有友谊、亲情的存在,但受到社会关系的限制,还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功利的关系。这种功利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人与人关系的疏远化,甚至像霍布斯说的“人对人是狼”和萨特说的“他人便是地狱”。审美活动创造了主体间性的审美关系,由“我与他”的关系变成了“我与你”的关系,达到充分的亲和、协调。以审美的态度来调节人际关系,就会克服狭隘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人与人就多了几分友爱、同情和理解,少了几分仇恨、冷漠和隔膜。虽然审美的态度不能完全取代现实态度,审美世界不会完全取代现实世界,但会影响现实态度,向现实世界渗透,从而使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改变,变得更协调、更融洽。

(六)审美陶冶心灵的教化作用

运用审美手段对人进行教育,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角色,这就是审美教化。审美教化功能基于审美与道德的一致性,因此可以通过审美手段达到人的完善和提高。通过审美体验,使人的片面的现实个性升华为全面的审美个性。虽然这只是暂时的,审美活动结束后,人又回到现实中来,恢复现实个性,但是这不等于审美对人不起作用。当人回到现实中来后,他的现实个性已经发生了不知不觉的变化,因受到审美个性的提升,变得更美好了。因此,审美也可作为一种教化手段。狄德罗说:“只有在戏院的池座里,好人和坏人的眼泪才融会在一起。在这里,坏人会对自己可能犯过的恶行感到不安,会对自己曾给别人造成的痛苦产生同情,会对一个正是具有他那种品性的人表示气愤。当我们有所感的时候,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这个感触总是会铭记在我们心头的;那个坏人走出包厢,已经比较不那么倾向于作恶了,这比被一个严厉而生硬的说教者痛斥一顿要有效得多。”(《狄德罗美学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版,第137 页。)

审美教化使人具有道德的自觉性。美与善是相通的,应此审美可以成为教育的手段。道德教育往往是外在的道德信条的灌输,它也往往依靠舆论的压力管束人。而审美是激发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它具有充分的内在性和自觉性。因此,审美教化使人变得有内在的道德要求,自觉地去做好人、做好事。他做好人好事,不是抱其他目的,而是因为觉得那样很美。他不做坏人坏事,也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觉得那样很丑。因此,审美教化比外在的道德灌输更有效,更容易被接受。

审美教化也可以开发人的智力。美与真是相通的,审美意识是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自由发挥,因此审美活动有助于开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教化使人的智力得到培育。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左脑分管逻辑思维,右脑分管形象思维。审美是形象思维,它能开发右脑,从而使人的想象力、直觉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审美教化是不可取代的,不能用其他教化手段代替,道德教化和知识灌输等都不能取代审美教化。因此美育具有独特的作用,德育和智育都不能替代。审美教化是一种形象感染,它不像意识形态教化用抽象的道理进行灌输,因此更生动、更容易被接接受。审美教化是一种情感熏陶,它不同于意识形态的理智的说教,它不以利害关系了进行开导,而是打动人的感情,激动人、感化人,让人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思想,因此更有效力。知识的学习和意识形态教化是共性的培育,它培养人的共同的理性思维、共同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规范,审美教化是个性的培育,他发展人的独特性和创造力。审美教化是长期的熏陶,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因此更需要持之以恒。

二、审美作用的特点

(一)审美作用的不可抗拒性

审美是一种有特殊魅力的精神活动,它通过自己的吸引力对人发生作用,因此具有不可抗拒性。这是审美与其他精神活动的不同点之一。

审美的魅力是强烈的、深刻的、持久的。它表现为:第一,审美是无理由的喜好,具有超理智的神秘性。人们为什么从事审美活动,不是出自实际需要,而是出自纯粹的喜好。这种喜好不是理智的选择,而是无理由的,不知其所以然。实际上,这种神秘的喜好出自生存本身的超越性需要,它超过了功利的需要和理智的选择,从而对人有更巨大的吸引力。现实的喜好往往出自实际需要,是理智的选择,因此是有条件的、附加的价值。而审美的喜好则是无条件的、不受理智支配的,因此具有巨大的魅力和绝对的价值。第二,审美具有巨大的动情性。这种动情性是自由的体验,是解放的感觉,因此是难以抗拒的。第三,审美是超现实的高峰体验,使人获得身心和谐的愉悦感。审美的快感不同于生理的快感,也不同于其他的心理的愉悦。生理的快感是有限的,不会带来精神的愉悦。其他精神的愉悦也是有限的,因为它们是实际需要的满足,如求知欲的快乐和道德感的快乐。审美的快感是精神的愉悦和生理的快感的和谐一致,而且这种快感超出了日常的、有限的快乐,是超现实的高峰体验,是一种最幸福的感觉。第四,审美是灵魂的渴求和慰藉,是精神世界的升华,因此是最高尚的。审美满足了人的最高的精神需要,达到了最高的自由境界。因此,审美的魅力是超凡脱俗的,是无可比拟的。第五,审美体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启发人反思生存的意义,因此是最深刻的、持久的。现实的快乐可能不会引起思想的深化,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但深刻的审美体验会引发思想的波澜,导致对人生的思考,并且令人难以忘怀,特别是伟大的艺术作品的体验,往往是终身难忘的。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高更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高更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雕塑:知道这些就够了

    雕塑:知道这些就够了

    沉静的思想者、健美的大卫、美轮美奂的维纳斯……神秘的雕塑仿佛常人无法企及的艺术。然而,作者戴尔·沃勒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揭开了雕塑过程的神秘面纱。从材料选择到工具选用,从涂色到上釉,从初级到进阶,从技法到文化……雕塑并非遥不可及。快快下载此书,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新的乐趣!
  • 世界戏剧学

    世界戏剧学

    本书为余秋雨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的首次修订版,作为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曾经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在使用十年之后,1992年又获得国家文化部颁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推荐教材之一。内容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和该方案对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进行编写,重点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本教材主要作为高职二年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岗位培训教材或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元杂剧本体论

    元杂剧本体论

    本著作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发生、发展、形成、成熟以及元杂剧演出体制、脚色扮演、唱腔声律等方面的专论,通过对元杂剧的发生、发展、生成以及体制、音律、演出等方面的论述,旨在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元杂剧文化与艺术的重新思考,揭示元杂剧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能为古代戏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能够成为古典文学、古典音乐爱好者与研究者的参考书目,同时也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与研究者提出一些新的研究空间与思路,从而达到对传统戏曲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热门推荐
  • 我不想当秦桧

    我不想当秦桧

    “把前些天南海古沉船上打捞上来的那些文物登记造册了,别忘了晚上值守的时候多长点心。”大腹便便的主任秦辉头也不回的走了,出门的时候仍旧不忘嘱咐木子林。。。。死胖子,真够心黑,这两年来就知道让我干这干那,工资却低的可怜,既要看守仓库,又要整理文物,还的做文保修复的伙计,博物馆财务处每年拨的那些维护费用哪去了?要不是被你黑吞了,打死我也不信,,,,。。。。。。这个宋代瓷器的造型真独特,雕刻的花纹也是头次所见哎,,,,,
  • 斗罗之无双大蛇

    斗罗之无双大蛇

    沐子枫来到了这个不一样的斗罗大陆,希望拥有一群可靠的家人,但怎么会和本应成为姐姐的比比东成为了恋人关系!又怎么和唐三成了兄弟!好吧!其实在这里这两人不是对立关系!
  • 来自主神的逃兵

    来自主神的逃兵

    在我还是个穿越新人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残忍。在这个世界,我永远在想一个问题【怎么活着】那个时候,我还只是一个连配角都算不上的龙套,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可能,而如今诸天万界,众神之国,那永恒的王冠,却安稳的扣在我的头上。如今,我,才是主角!我是萧景桓~~,我是一个穿越众,我为自己带盐
  • 重生做个大魔王

    重生做个大魔王

    清百演只是一个相貌、才华、智商比普通人高那么几点的普通地不能再普通的人,同样是补习完回家给妹妹买零食,为什么他却意外死亡穿越到了异界,还莫名其妙做了一个魔王?
  • 快穿之他不是官配

    快穿之他不是官配

    夏酥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穿书了,但不是穿成炮灰或恶毒女配。而是穿成了有天道庇护的女主。然后…………(三观不怎么正哈)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睦:睦邻相处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睦:睦邻相处

    “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其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大智大慧的深刻哲理。将“睦”用于人际关系,以宽和的态度待人,将会得到众人的信任;用于政治,则能政通人和,促进历史发展,文化繁荣;用于经济,则能促进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用于外交,则既能维护世界的和平,又能促进社会的共同发展;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则将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 时空魔环

    时空魔环

    为了救治唯一的亲人柳爷爷,少年小乔启用了“时空魔环”,穿越时空去寻找散落在不同时空的魔晶石碎片——如果能够凑齐魔晶石,就会让人起死回生。与时间机器不同,魔环仅能让小乔的意识穿越时空,附在那个时空的动物身上,借用动物的身体行动。
  • 重生之全能天帝

    重生之全能天帝

    天帝重生回到少年时代,玩转一切,道符,炼丹,铸器,无一不能,引得百花竞相追逐,打爆一切神魔,笑傲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细节的力量:从细节中发现人生机遇

    细节的力量:从细节中发现人生机遇

    行走时昂首阔步,言谈举止会变得很有自信;与长辈交谈加上“您”字,姿态就变得十分尊敬;万丈高楼平地而起,起决定作用的是最不起眼的地基。小改变,大影响。这就是细节的力量!本书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从细节的角度出发,向读者揭破细节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支点作用,教导读者通过掌握细节发现人生中稍纵即逝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