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89900000021

第21章 音乐审美教育的意蕴(8)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认为创造性的源泉和动力的产生来自深层心理。“对于理解创造力(以及游戏、爱、热情、幽默、想象和幻想)的源泉来说,深层心理是人的一切欢乐、热爱和能力等的源泉,而且也是创造的源泉。”(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8页)可以说,音乐审美教育在对开发和培养创造性,激活人的创造性的深层源泉,为创造性发展提供活力这一优越性上,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人类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是由创造—表演—欣赏组成的,让我们来按照音乐审美教育中的音乐创作、音乐欣赏活动和音乐表演的不同活动形式和内容,分析一下审美中的创造性因素吧。音乐创作,是一种艺术创造。它既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又是一种表达自我和他人内心的精神升华活动;既是一种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也是一种把内心体验改造成为音乐形式的创造性想象活动。创作者们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积累起来的创作情绪的基础上,首先要依靠直觉和想象力的支持,在内心、心灵中构思一幅幅音乐的画面,并在逻辑思维的作用下,建造音响的模型。这种精神创作过程中,创作性、想象成为有意识的主动性行为。之后,才是进入音乐符号化形成阶段-产生音乐作品阶段(物质创作),这意味着,在音乐审美教育的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需要依靠广阔的想象力来完成建造音响大厦的工作。这期间,想象力是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尤其是在音乐创作中,因为创作者没有现实模本,只能在空白的听觉空间,以想象为中介,进行音乐表象的创造,因此,创作者的丰富的生活体验(现实体验),和出自其心灵深处、包括在潜意识中储备的各种本能、冲动、情感记忆等等提供的内在体验以及由审美活动提供的日积月累的艺术体验,都成为音乐创作的源泉。

同时,在特定情境中,创作情绪、创作激情都为创作者提供了音乐想象的动力,由此,创作者通过音乐音响动态结构的特点,表现生命经验的形式、情感、情绪、运动和生命状态,构成了音乐创造的内在意义。

作为对音乐创作的接受和反馈环节,音乐欣赏也是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又一项重要创造性活动,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欣赏。没有音乐欣赏,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也就失去了根本存在的意义。事实上,一个社会的音乐听众群体的水平、质量都会影响着一个时代的音乐生活的发展。音乐审美教育中的欣赏不仅是音乐审美活动的基本形式,也应该是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出发点和归宿。

有人会问,音乐欣赏,顾名思义,不就是通过听觉对音乐作品或音乐表演进行聆听的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吗?事实上,“无论是欣赏之前对音乐对象的选择,还是欣赏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表明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它同时还是一种积极的,具有运动性的创造性活动。”(张前,王次昭等著《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第226页)

人所共知,同其他艺术比较,音乐审美中的欣赏活动,通过声波向人们提供了想象的资源。想象是人类的一种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是以联想为基础的对真实现象或不真实的现象的一种观念。音乐的想象力使欣赏者不受任何限制去进行情感思维,去自由的与任何体验沟通交流。“音乐又是一个纯情感的心理世界,它直接诉诸人的感觉。在乐音组成的时间的河流中,人们不由自主得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音乐的形式中去,并且有力地折射出来,每个人在音乐中听到的其实都是自己的情感和心跳。当‘这个’音乐恰好于‘这个’人的情绪同一节奏同一调子的时候,这个人就会很惊奇地发现这个音乐击中了自己的心脏。所以,尽管在音乐中没有任何具体的呈现,它却能表现我们内心世界中难以言传的东西。”(易中天陈建娜董炎郭勇健徐强:《人的确证—人类学艺术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页)

说也奇怪,欣赏对象,如一个曲调或一段旋律,是以音响声波形式感性地向听者展示,而欣赏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感情,个性特征,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将所感受到的音响转化成了一种意识性的心理感受,并不可避免的要将自己的主体意识渗入到欣赏对象中。因此说,有一千位听众,就会有一千个“梁祝”。当然,音乐表现的主情性、概括性特点,可以将个体在欣赏过程中的不同感受通过经验内省的方式得以验证。这正像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所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使自己感觉到一个主题或整首乐曲所表达的特性,如果那是一首艺术巨作,每当你再听到它时,不要期望它都意味着完全相同的事物。”(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这就是说,任何音乐作品的文本由于表现手段的局限,不可能将现实生活的具体形象用具体的音响传达出来,因此,都具有未定性,对它的意义补充的实现要靠欣赏者(也包括表演者)的个体独特的感觉、知觉经验和积极主动的创造活动将其完成。这也正是我们讨论音乐欣赏中创造性的理论依据。当然,这种创造性是在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和接受基础上,在其带有一定情感指向的制约下的主体欣赏活动的进一步发展的充实,而不是无根据的,任意的。

音乐审美教育的欣赏活动中的想象与联想的激发和培养,一般可以由三个主要方式来实现:

第一种方式,由描绘性(或造型性)音乐而引起的联想,这主要是由对现实音响的艺术模拟所引起的相关生活形象和意境的联想。如《百鸟朝凤》、《空山鸟语》、《云雀》、《雷雨》等等,使欣赏者联想到现实生活场景,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正是基于声音的现实存在的联系,通过对现实音响的艺术模拟,而唤起的联想。同时,也包括用声音与视觉形象的类比关系,即运用感觉器官之间的通感所引起的联想。与前面说的联想不同,这种联想更具不确定性。这是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类比关系来进行的。创作者是“将客观事物的色、形、线转化为声音,即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而欣赏者则是把由听觉得到的音乐音响再转回到由色、形、线所构成的视觉形象中去。”(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59页)。

第二种形式,是由情节性音乐引起的联想。这主要是基于文学、戏剧题材内容,带有标题性的解释和说明。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当然,音乐不是文学,不是剧本,不可能对戏剧情节和人物形象做细节描述,而是要着力于戏剧人物内心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因此,欣赏者必须要发挥情感体验的心理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形象的联想。

第三种形式,是由音响感知与情感体验引起的自由想象。一般指无标题音乐。因此,它不具备对现实生活的形象描绘或情节暗示,主要基于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抒发,一般又称为纯音乐,即不借助任何现实音响或文学戏剧内容这些非音乐因素而创作的作品。如《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C小调钢琴奏鸣曲》等等。这时,欣赏者的想象活动就是呈现出比较自由和随意的状态,它“有时可能是随着乐曲发展而展开的连贯而鲜明的形象画面;有时可能是瞬间的,片段的生活场面的显现;有时也可能只是与某些形象相关的词语或意念的想象。从总体上看,它带有自由和随意的性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往往因人因时而异。”(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66页)如贝多芬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本来没有文字标题,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听了这首乐曲之后为其命名“月光”,并将第一乐章喻为“湖畔夜色”,而俄国作曲家兼钢琴家鲁宾什坦则认为“月光”这个标题是荒唐,甚至滑稽的,因为月光应该是用朦胧、梦想、平和、沉静的方法表现的,相反,《#C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一和末乐章都是狂暴、热情的。可以认为,对这种无标题纯音乐的欣赏,在不同的欣赏者那里会有不同差异,也可能完全不同,往往由于个体生活体验及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不同,明显地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当然也正是由于这种主观差异和不同,才使音乐欣赏更具有发挥联想和自由想象的空间,也为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利用音乐欣赏活动培养人的联想、想象和创造能力的说法提供了一个理由。

作为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没有音乐表演,作品本身只是一个乐音符号文本,只能是乐谱。“音乐是写下来的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亨利·伍德:《论指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指挥家不只是总谱的执行者,而且是赋予总谱以生命的人。”(《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4年第1期第33页)表演者的对艺术的理解,体验和表达处理越细致越有创造力,见解越高,就能越充分地转达作品的艺术意境和内涵。因此,音乐表演又被称为第二度创作。在音乐审美教育中,音乐表演活动不只是歌词背唱,音调准确,发声自然,音色优美,不光是在演奏中的动作方法规范,速度、力度表达正确,更重要的是,表演者对作品富于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演绎诠释,甚至对于原作的丰富和补充。

当然,这并不意味抛弃原作而随意表演。音乐表演中的创造性是以原作为基本依据的,如忠实反映创作者的直接记录-乐谱,把握音乐作品的形式特征和内涵的规定性。但这远远不够,因为音乐表演不是原作的忠实镜象和机械显影。要圆满实现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目的,必须是在对原作真实反映的基础上,将其与表演者的创作个性结合,实现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在音乐表演和创造中,必须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每一次表演就是一次再创造,既有对原作的阐释,又有表演者个性的体现。因此,同是一部作品,不同的表演者会使其产生不同的艺术质量和效果。

3、发展

这里所要讨论的发展,广义上说指审美教育在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中所起的积极影响:狭义上说,是指通过音乐审美教育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和心理发展,即促进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合理建构和完善,获得人作为人的本体价值实现。可以说,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影响个体的审美和心理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课题。有人认为,“审美发展是情感与理智相结合的情感认知力的发展。”(《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47页)还有人认为“审美发展是对世界的鉴赏力的发展,是我们对事件的关联感的发展。”(桑塔耶那《美感》,中国社科出版社1983年版,第52页)还有人认为,审美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价值的提升,并具体表现为感受性的发展。英国的海弗龙还认为审美发展概念的内涵主要涉及个体性的学生有特征的知觉与体现于艺术品中的一般规范之间的关系。诚然,个体的审美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心理事实。每一个健康的人都有审美发展的潜能和内在需要。人不仅有理性发展的需要,还有感性发展的需要,这是确认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重要指标。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说,通过音乐审美教育的方式寻求人的审美发展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就是音乐审美教育必须要完成的使命。对其研究,其实要涉及到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如音乐审美教育中涉及到的个体音乐审美发展,即个体审美发展的研究,常常与音乐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有相同之处。特别是音乐审美教育通常运用的从个体审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来考虑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方法使用的研究方式,常常与音乐审美心理学中的从审美经验考察入手,进而涉及美的本体研究,构成一种由主体到客体,由内向外的研究方式相似。因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问题不仅仅是涉及理论和方法的教育,音乐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对个体审美经验、心理机制及过程的描述分析,都为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支持。从本质上讲,审美发展问题,就是构建和完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问题,审美就是对人的建设,对人的教育。

音乐审美教育是感性和理性统一的感受和表现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生存方式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在创造和欣赏音乐美之中,使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协调、活跃。具体体现为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和谐构建。它包括:“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培养透彻的(透明的或直觉的)理解力。”(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5页)讨论审美能力的获得和发展,可以作为音乐审美教育方法论的内容。美育是一个历史概念,它的内涵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当我们强调的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内涵时,则更侧重分析的是它的现代意义和赋予其新的使命。

同类推荐
  • 顾丞峰自选集

    顾丞峰自选集

    《顾丞峰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顾丞峰自选集》所收录的文章分“理评”“批评”“艺评”“杂评”四部分。
  • 世界原始艺术(下)

    世界原始艺术(下)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表演兴趣观摩

    表演兴趣观摩

    本书主要讲述有关青少年表演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舞台表演、舞蹈表演、曲艺表演、军事故事演唱表演、乐器表演等内容。
  • 世界戏剧艺术(上)

    世界戏剧艺术(上)

    这套24卷本的《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合在一起。
  • 音乐之最

    音乐之最

    本书由98篇短文组成,介绍了许多情趣盎然的音乐知识和意味深长的音乐史料。
热门推荐
  • 鬼术师

    鬼术师

    我是一名淘宝差评师,因为差评道士宝器,故而恶鬼缠身……陪着鬼爷的日子,我经历了常人所不能经历的种种快乐与磨难,一路喜忧参半,感谢那些有鬼爷的日子,让我走进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感谢有鬼爷的日子,让我做了一辈子也不会做的梦。为了探寻鬼术师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我探秘金沙江,潜入黄河底,深入苗疆禁地,走访大兴安岭,甚至我远至国外的哥斯达黎加丛林、犹他州沙漠、太平洋群岛、婆罗洲,探访当地的神秘部落,寻找遗失的真相。
  • 无双之志

    无双之志

    有人说:“这世界虽大,可却好比是棋盘,而我们仅为棋子,哪怕上蹿下跳,也无法摆脱那只执棋之手。”洛凡却不信!“那我便去毁了这棋盘,砍了那只手!”
  • 三国之铁骑南下

    三国之铁骑南下

    东年末年,群雄争霸。曹操你有贾文和,我韩成有李文优;刘备你有关云长,我韩成有张文远;孙权你有甘兴霸,我韩成还有陆伯言。待我铁骑南下,一切皆可统一。
  • 时光与他恰似正好

    时光与他恰似正好

    30个爱情故事,或喜悦,或悲伤,或欣慰,或失望。在爱情里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爱的不够深,而是种种缘由,使得我们最终错过了彼此。而一旦错过,你就变成了一张老旧的照片,一段只能拿出来回味的记忆。而记忆,是回不去的。
  • 恶魔王子的撒旦公主

    恶魔王子的撒旦公主

    当冷酷妖娆的她对上暖心邪魅的他;当腹黑调皮的她遇见花心叛逆的他;当人前是乖乖女实际是笑面虎的她碰上阳光小萌男的他,擦出的火花究竟有多激烈呢?南宫绯颜刚从浴室出来,身上带着一丝丝雾气,乳白色的浴巾裹住了她的娇躯,水珠顺着她的长发滴落在地板上。夜非墨侧躺在她的床上,单手撑着头,嘴角勾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南宫绯颜吃惊地看着躺床上的夜非墨,道:“夜非墨!你怎么在这里!?”“我为什么不能在这里?”夜非墨站起身,朝南宫绯颜走去,“小绯颜......”“你想......啊!”南宫绯颜话还没说完,就被拉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毫无防备的粉唇被压住,“唔......”
  • 无限之英雄传说

    无限之英雄传说

    这是一个类似古罗马竞技场一般的巨大建筑,宽阔平整的操场,数百个穿着囚衣的人三五成群的低声交谈,还有人在做运动,引体向上,打篮球。操场的尽头是一座高达十米的围墙,围墙墙体极厚,上方站着十多名身着制服的警员,他们全身武装举着枪警戒的望着围墙下的众人,将整座操场完全的监视起来了。
  • 巨龙与霸斩

    巨龙与霸斩

    安平是一个和谐的小青年,然后他就穿越了...嗯。-----------------------------------------------------这是一个巨龙、精灵、魔族、阴阳师、未来科技混合的大陆这是一个希望与绝望并存、风云欲起、暗流涌动的年代这是属于强者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看安平和他的小伙伴们如何从低阶小菜鸟一步步成长为大陆最强欢迎来到97区
  • 梦幻花仙子

    梦幻花仙子

    一个女孩离家出走,碰到了一朵会发光的花,回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仙子冒险即将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凌川物语

    凌川物语

    ——我欲成就大道,谁也阻拦不住,天要灭我,我变封天,人若辱我,我变弑人!此话一出,众人哗然……谁人不知,苍莽国的凌家大小姐,乃是文武不通,不能修炼舍丑陋无言之人,那么,眼前这位相貌粗鄙且大言不惭的人,真的是那位懦弱无能的大小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