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79200000006

第6章

想到了力群

和许许多多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永远值得人们尊敬的老同志一样,延安是力群心中的一块圣地,在这里他度过了“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六个年头。当1940年初他怀着一腔热血,带着木刻刀跨过延河时,虽年仅二十八岁,却已经是被鲁迅多次称赞过的木刻家了。他是在鲁迅影响下走上木刻道路的,并因此而坐牢。一年多的牢狱生活对一个热血青年来说是难得的锻炼。综其收获,可说有两方面:一个是将有些女气的原名郝丽春改得现在这样更像一个男子汉;二是意志更加坚强,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木刻道路算是走定了。从此,“力群”这个名字就和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紧紧连在了一起。这个结果恐怕是国民党当局不曾料想到的。

在延安,力群从一开始就是“鲁艺”美术系的教员,然而他却感到“我一走进‘鲁艺’的大门就深感自己在各方面的空虚,不论是在马列主义方面,还是在艺术理论方面,都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因此他像一名学生那样,经常拿着一个小板凳去听周扬、宋侃夫、周立波等人的课。但对他的艺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年前,他在一次国际性的赵树理学术讨论会上说:“我也是参加了30年代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人,从1933年开始从事木刻创作时,就曾以‘为劳苦大众服务’而标榜,但由于作品的欧化风未能被劳苦大众所喜闻乐见,仅仅在部分知识分子中流行,因此这美好的标榜就未曾兑现。直到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后,我们才注意到向农民喜爱的剪纸、年画学习,从而创作出为工农大众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这类作品,除了被周扬赞赏的《帮助群众修理纺车》外,还有《伐木》《丰衣足食图》《延安鲁艺校景》等二十多幅。当然也还有离开延安后创作的《织布》《选举图》《林茂羊肥》《抗旱浇麦》等。

除了木刻,力群晚年的文学创作也是值得称道的。刻刀和钢笔是两件不同的表现工具,力群之所以在操刀向木之余还常常拿起笔,大概是受了种种为刻刀所无法表述的情感的驱使,而且似乎越到晚年这类情感越多。这只要看看去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力群散文选——马兰花》就可明白。在这本二十三万字的集子中,有四分之三的作品是他七十岁以后的创作。对多数人来说,七十岁意味着什么?是“古道、西风、瘦马”,是“无边落木萧萧下”。而对于力群来说,七十岁是一次转折,是一个契机。

如果说,在这之前,力群只是一名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版画家,那么从七十岁开始,他就用笔向世人揭示了他作为版画家的另一个重要的侧面,即他还是一位有特色的散文家。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我最喜欢的要数《我的乐园》了。这一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有两万多字,是力群七十岁那年即1982年应《小学生》编章部之约写下的。摘茹茹、打酸枣、看圪羝打架无非是惯见的农村儿童的生活小事;丢胡胡、黄鹂鹂、毛犵狸、串山林也无非是荒山野岭里一些普通的小生灵,但在力群的笔下变得多么有趣、可爱啊!请看:

当春天来到的时候,我的乐园充满了无限的生机。柳条在和暖的春风中开始放发出新绿的芽,蒲公英在绿草中开出了小黄花。……好像石鸡们也为之高兴,它们在山岗上咯咯咯地笑着,震荡得从严冬中苏醒了的山峦也报之以回声。

粉红色的杏花开了,蜜蜂在花间嗡嗡地唱着,茹茹的灌木丛也开出小白花来,在杏树下悄悄地放出清香。

红艳艳的桃花也开了,桃园的绿草中点缀着蓝色的猫眼花和紫色的荞璐璐花。我和小姑娘们一面采摘一面唱着童谣:荞璐璐花,登登镲,好女嫁给老鼠家。

读这样美妙动人的描述,就仿佛眼前摆着一坛沉埋了多年的老酒,被主人缓缓启封后浓香四溢,真能把人醉倒。那打开陈酿的主人呢,自然更是醉得可爱。继《我的乐园》之后,力群一口气写出了《失乐园》《煤窑的旅行》《我的奶妈和奶爹》《我的第一位老师》《官道的故事》《一次难忘的劳动》和《我的高小》等七篇散文,他把这七篇散文连同《我的乐园》寄给上海少儿出版社,很快就精装出版了,并被评为当年度上海市优秀作品,获“儿童文学园丁奖”。次年,即1985年,中国作协吸收力群为正式会员。

我是去年才结识力群的。他戴着一顶旧的黑呢帽,穿着一身同样旧的黑呢制服,身材瘦小而硬朗,精神健旺。我去的那天是星期二,他告诉我,晚上他还要去河西网球馆打球。

“每天吗?”我问眼前这位年届八旬的老人。

“一周两次,周二和周四。”他微微一笑,平静地说。

《太原晚报》 1992年7月30日、31日

访钟叔河先生

我有幸两次在长沙“念楼钟寓”拜访过钟叔河先生。

第一次是2003年11月。因为有大哥卫建民的介绍,钟先生没有任何客套,平和地把我让到客厅的沙发上。宽大的客厅里摆着一张台球案子,想来是老人平时编书、写书累了,便打上几杆,舒活筋骨吧。地板是锃亮的黑色大理石,墙上挂着沈从文、黄永玉的字。

紧靠沙发是一个躺椅,老人就靠在躺椅上,用极富韵味的湘音跟我聊起来。此前我已读过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走向世界》,深深折服于钟先生的思想和文采。书中收集的是他为《走向世界丛书》里每一部书写的叙论,他给这本书加了一个副标题:“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钱锺书先生“主动”给此书作序,称首次在《读书》杂志看见这些文章,“就感到惊喜”;又说,“我的视野很窄,只局限于文学,远不如他眼光普照,察看欧、美以及日本文化在中国的全面影响”;“叔河同志的这一系列文章,中肯扎实,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很能够引导我们提出问题”。

钟先生早年饱历苦难,一双眼睛却依然那样清澈、纯净。我们谈了两个多小时,钟先生腹笥之广和惊人的记忆力让我叹服。临走时钟先生引我到“念楼北屋”,指着满书架他的著作,问我要哪几种。我选了《念楼集》和《书前书后》。老人坐在书桌前签名,又找了一个信袋,把书装进去递给我。几天后我就把《念楼集》读完了,特别喜欢书中那些浇胸中块垒、“多言外意”的钟氏风格的文字。我给钟先生写了一封信,很快就收到回信,我从回信里真切感受到钟先生虚怀、求是、谨严不苟的风范。

八年后,即2011年3月,我第二次去长沙,住在岳麓山下的枫林宾馆。我有个愚见,人跟书一样,有的人似中外古今的名著名篇,滋味绵长,常读常新。在我眼里钟先生便是这样的人。于是下榻后来不及盥洗,就跟钟先生电话约好,公事结束后去念楼拜访。电话里钟先生的声音中气十足,语音清晰,全然不像年过八旬的老人。

那天是个周末,出租车在橘子洲大桥遇堵。接连两天都在下雨,现在雨停了,天还是灰暗阴沉。从车窗看出去,橘子洲、长沙城笼罩在蒙蒙云雾之中。下午5点钟才来到营盘东路38号那座高层住宅楼下。物业很好,楼道、电梯洁净如洗。上到二十层,出电梯左拐,迎面看见防盗门上铸铜的“念楼钟寓”。保姆小谢应着铃声跑过来开门,钟先生已站在门厅了。

与八年前相比,钟先生脸上多了几颗老人斑。钟夫人已经去世,我感到念楼里不免有些孤清。客厅靠窗多了一张书桌,上面摆着正在校阅的书稿。那张台球案子依然摆在客厅中央。

落座后,钟先生顺手拿过一张校样给我看,是胡适手书的长卷。一边说:“这是前些年出过的一本书,现在要重印。”又递过一册已出版的《林屋山民送米卷子》,说:“原来印得不好。本来是长卷,印的时候分开了,这次重印就印成长卷。”

我俯身看胡适那个手书的长卷,见上面密密麻麻、但又是整整齐齐地用红笔标明校正的字、标点和各种符号。这是钟先生一贯的风格。

书桌上有一个中国社科院的牛皮纸信封。钟先生告诉我,这是百岁老人杨绛先生的亲笔信,说着取出信来,指给我看那一笔不颤不抖、不歪不斜、娟秀清丽的小字。钟先生还念出声来,对一些内容做着注解。征得钟先生同意,我用相机把信封正面拍下来,留作纪念。

钟先生念完信,重新折好装进信封。他似乎想起什么,站起来,一边走向客厅靠墙的书柜,一边说:“我要送给你和你哥哥卫建民一套书。”书拿来了,是两套,放在我面前的小方桌上。一套装在硬纸盒子里,一套没装盒子,码得整整齐齐。原来是湖南美术出版社新版的《念楼学短》,五个分册依次为,《逝者如斯》《桃李不言》《月下》《之乎者也》《勿相忘》。书的体例和版式与前些年出版的《学其短》《念楼学短》一样。钟先生扭过身伏在靠窗的书桌上,给两套书分别签了名。

我因为过几天就要调往大同工作,便请钟先生赐教。钟先生随手拿过一张白纸,稍加思索,写道:“为政不在多言,但力行何如耳。”又在一旁注明,“这是知堂最喜欢引用的一句古人言”。

钟先生吩咐小谢多蒸米饭,留我吃了晚饭。

我在返回枫林宾馆的车上端详着《念楼学短》,这套书真是漂亮。让我感到好奇的是,每本书的厚度几乎完全一样。回到宾馆逐册查验,果然除第五分册“勿相忘”是二百一十一个页码外,其余四个分册全都是二百一十三个页码。全书共计五百三十篇。这是多么考究、清爽、益智的一套书啊!

略说流沙河

尝对人言:平生喜读“两河书”。“两河”者,就是流沙河、钟叔河两位先生。元月30日,在文汇报电子版“笔会”上读到流沙河《为奥运福娃寻根》,愿略为之一说,兼及杨朔。

大约有十四五年了,我对流沙河先生的书,碰到就买,文每见必读。我读流沙河,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连标点符号也不肯放过。窃以为流沙河先生的文章,不是一句一句地写,乃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不逐字去读,绝难参悟其文字妙处,似乎亦对不住老先生。

《为奥运福娃寻根》,一千八百字,字字有来处,纳中外,贯古今,吐真知,富意趣。从除夕到大年初一,手机短信铺天盖地,初二便能咀嚼这样好的一篇文字,谁说不是福气。

文中提到北朝鲜某处老宅院的一副汉文对联,出自杨朔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引起我的兴趣。对联是:“应天上之三光,备人间之五福”。

流沙河先生五十年前看的《三千里江山》,应是1953年初版本。我生也晚,读这小说比他晚了三十年,情节、人物早忘光了,遑论区区一副对联。经他提起,我想,杨朔小说旨在弘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把对联所体现的五福观念写进去,想必是借中国独有之文化传统(包括对联这种形式),来深化主题吧。

我尊敬杨朔。他真诚而有才气,散文虽因思想局限,每为论者惋惜或诟病,但巧于安排,亦自成一格,颇宜初学者仿作。我久已不读杨朔了,这次因流沙河先生提及,便还想知道,除了引录对联,杨朔对传统文化还说了什么。不想却出乎意料。

正月初六我去书店,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新版的《三千里江山》。粗粗翻了一遍,在一百一十四页找到这副对联。流沙河先生记忆惊人,过了五十年,联语记得精准。稍稍有点出入的是,小说中,在老宅院看到这副对联的,是火车司机吴天宝,不是“团长武震”。武震也非团长,是援朝大队的大队长兼政委。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对这副对联,以及对联所代表的愿景,杨朔的认识与流沙河迥异。我之出乎意料者在此。容我将小说原文抄在下面:

吴天宝今天太兴奋,一时也睡不着。几只蟑螂好大胆子,大模大样爬进他脖领子里,弄得他好痒痒。他翻了个身,仰脸躺着,望着屋梁。梁上怎么还题着中国字,写的是什么:“伐千山之佳木,造万世之宝,后世子孙满堂,富贵功名,应天上之三光,备人间之五福。”完全和中国老规矩一个样子。

小说里吴天宝爹妈死得早,他对未来的岳母说:“爹妈一死,我住的是黄连寺,吃的是曲麻菜,喝的是栀子水,三伏天,蚊子跳蚤都不叮我,嫌我的肉苦。”“风吹雨打,不知怎么就长大了。”(原书第七、第八页)显然,这位火车司机即便识字也极有限,程度尚不到可以读断屋梁上那段文字。按情理,小说中不该出现吴天宝看字这个细节;既然有了,只能理解杨朔是要借吴天宝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句“写的是什么”,一句“完全和中国老规矩一个样子”,仅从语气上可知,杨朔对邻国屋梁上这一行汉字,是不以为然乃至鄙弃的。

我多少有点遗憾。时当建国之初,政治还算清明,胡风长诗《时间开始了》很能代表知识分子的心情。杨朔赴朝,创作,小说中加入上述细节,没人逼他。他是自觉如此,真诚所驱。唯其自觉真诚,使我敬之而又哀之。敬他诗心如火,哀他取舍失准。他那些自成一格的散文,大多写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初。而其“思想局限”,早在被敌机轰炸震得乱摇乱晃的朝鲜小茅屋里,就已投下了长长的影子。

杨朔不会知道,小说中那个细节——确切说,应是细节中那一副对联——却“深深感动”了一位苦恋传统文化的读书人。这个读书人比他小了整整二十岁。

流沙河先生在引述那个细节后,深情写道:“五福观念传三千年而不衰绝,远播邻国,深沁民间,真是文化奇迹。”

我想正是因为被“深深感动”了,流沙河才记得那么准,那么深。“深深感动”不久,他即在“阳谋”中遭难,“赤脚裸身锯大木”,“晚来关门读禁书”。不光自己读,还编字典,教孩子读。最可惊羡者,1966年7月至8月,这个“戴罪”的解匠,被上帝赐予的爱火燃烧着,他趴在一条木匠用的长八尺、宽五寸的马凳上,写了七封情书。那是怎样的坚贞,怎样的元气淋漓啊!七封情书劫后复还,冠以诗意氤氲的《七只情雁》发表。木匠马凳上,脱胎了一部20世纪的爱情经典,可称“史无前例”。

左妖滥施淫威,祸延九州。然几十年锯齿啮痕,亦摧不毁流沙河对邻国屋梁上一副汉文对联的记忆。孰坚孰荏,不是很清楚吗?

近年流沙河先生自陈“愿做职业读书人”,附和者甚众。毛西河曰:“天下能文之人可遇,而读书之人难遇,往往数百年不得一焉。”雄于一世的桐城派古文大家方苞,心惮何义门,常把新作放到友人处,阴访何氏评论,以何氏评论为定。何义门有《义门读书记》传世,流沙河先生愿做的,应是何氏这样的“职业读书人”吧。

所以我赞成冉云飞说的,“真正算得上读书人的,以我有限的交往和观察,唯流沙河能当之。”

2006年3月9日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

    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绝唱天宇的中国诗歌(下)

    绝唱天宇的中国诗歌(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 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选讲

    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选讲

    本书是专为普通高等学校一年制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而编写的文学赏析教材。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文学水平的实际情况,结合预科阶段语文教学的实际特点,本教材在高中阶段学习内容的基础之上,对预科学生应当掌握的文学知识进行补充并强化。我们的主旨是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原典精选,力图尽我们所能“选”出真正能够反映中国文学轮廓、代表文学精粹的精品来。本教材共有十个单元,前四单元为古代文学范畴,由赵谨编写,后六单元为现当代文学范畴,由马瑜编写。
  • 外婆家

    外婆家

    《外婆家》是一部关于80年代乡土社会的散文集,再现了一个叫堰头镇的南方乡镇旧时光,记录了作者的少年成长,表达了离家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与感人至深的祖孙之情。乡村往事,童年影像,成长记忆,路上风情……在作者自由率性的叙述中,闪烁着诗意的光芒,对中国南方乡镇的伦理风物、经济活动、民间信仰、传统习俗等作了细腻深沉的描画,具有诗性品质和人文情怀。
  • 浪潮曲

    浪潮曲

    作者从创作的散文中选收了三十一篇文章,散文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部队的斗争生活,语言清新、朴实,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
热门推荐
  • 树皇

    树皇

    千叶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成了一棵化形的树,具备调动周边植物的能力。偏偏此时他发现一个娇美的兔女郎正向自己扑来,他该怎么办?识海中的一枚晶核竟然能长出十大灵根,瓜熟蒂落,居然结出了一本书,可推天道,可衍万物。碗中世界,自成乾坤,伴树成仙,踏遍三界,铸就无上树皇。———————————————————————————修真等级:凝气、化龙、金丹、元婴、灵台、合道、元体、化境……新书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喜欢本书的朋友请支持老不!
  • 我的高冷总裁未婚妻

    我的高冷总裁未婚妻

    王者归来,只为还她一个人情!犯她者,虽远必诛!这是王者叶凡的宣誓!
  • 绝世吟潇:傲世舞风云

    绝世吟潇:傲世舞风云

    命格转动,时空错乱,她降临在了一个充满着玄气的世界————二十一世纪的杀手奇才夜风吟莫名穿越,不妙成了一个废柴?心气高傲无比的她决定就此出击,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却不知一张大网悄然的铺张开来,而她,正是这张大网唯一变数。本以为这一世可以一心一意的为强大而努力,可是不巧……【经典剧场】某位霸气女“款款”的走到腹黑男身前,脸上有着标准的30度微笑,突然,脚一踩。“今天我睡上面,你?想得美!”腹黑男顿时反击,却遭到了霸气女的再次攻击。“怎么,不服?”霸气女头一扬,凶神恶煞道。“不服!!!”“不服?不服给我憋着!”接着便把腹黑男一推......
  • 超优质魔王殿

    超优质魔王殿

    想要变成绝世美少女吗?只要签订一份《魔王殿超优标本收集契约》,就能心想事成哦!可如果才与恶魔签下契约,守护神使就出现了,那该怎么办?是继续执行恶魔的契约,变成绝世大美女,还是听从神使的命令,恢复为平凡小女生?当固执自私的透明少女对上冷血无情的守护神使,谁会占据上风?充满爆笑和吐槽的恶搞魔幻恋爱,活力四射热闹开演!
  • 尸仙记

    尸仙记

    一朝入道迷途海,绝壁荆棘艰险路。世间万物稀如愿,苦心尽智化刃行。得道长生为哪般,时光若回着青衫。
  • 红药水与黑咖啡(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红药水与黑咖啡(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她们充满疑问,却不需要冰冷的科学,她们渴望共鸣,也希望能有所为。通过这份专栏,我希望能穿过文字,温柔地触摸她们的灵魂,缓解她们的焦虑,解答她们的疑问。
  • SCP基金鬼方奇谈之一

    SCP基金鬼方奇谈之一

    当我从无尽的黑暗中醒来时,迎接我的却是一间幽闭的密室,惨白的灯光以及食物糜烂的气息。两个穿着类似于安保的人员命令我离开了这个房间,从他们的对话中,我知道了一些关于这个地方的信息,这是一个叫做scp基金会的组织,它的分布绵延至全世界,而我所处的是中国的一个分部,他们都建于几百米深的地底,即便是异星者降临(虽然更喜欢将之称作鬼方,因为鬼方一词有"异类的意思)也仍然运作着,这里收容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存在,每一个收容物都被叫做scp一编号,而我成为了实验的小白鼠,也就是D级人员,我不知道我做了什么,因为近一个月的记忆在一次B级记忆清除中化为了飞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庆幸的是,在Scp173实验中,整个基地的电力系统出了问题,借此与幸存者逃离,在与无数未知但却强大恐怖的存在的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发现了惊天的秘密,一切都不只是那么简单,全世界只剩下原来的1/3人类们是否能及时的进化改变自己,以逃过这一次劫难
  • 误惹戏精大人

    误惹戏精大人

    新生代实力女星,一朝穿越,竟成了被扫地出门的大家闺秀。这是拿了宅斗剧本?不对啊,没有极品亲戚、恶毒后妈、塑料姐妹,怎么斗?姜云芷大手一挥,干脆换了个经商剧本。喂,她不过是想多挣点钱,怎么就被牵扯进一个阴谋中了呢,还无端招惹了一只小绵羊。而这还是一直三观如此清奇的小绵羊,还动不动就喊打喊杀!小绵羊:这群人夺人之子,危害百姓,当诛!小绵羊: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如此尸位素餐的官,杀了也罢!小绵羊:此人贼眉鼠眼,一直盯着你,一看就不是好人,杀了吧!.....姜云芷:???后来姜云芷才发现,这哪是什么小绵羊,明明是一只腹黑狼。
  • 胖天鹅遇圆记

    胖天鹅遇圆记

    別人是丑小鸭进化的天鹅完美体,而她在10年前的变故中,由天鹅进化成了丑大鸭究极体。倒霉了十年,许是霉运量变发生了质变,她偶然进入了另一个阶层。虚伪的好友、和蔼可亲的邻居姐姐、变态正太和甜点达人、窥见‘阴谋’一角的天然妹控竟然是我失散多年的龙凤胎哥哥?!还有魄魅魍司徒三胞胎鬼鬼一家,甚至还有无底线的耽美坛主大人。这些以前不可触碰的一切突然四面楚歌。偏这时指腹为婚的对象,从国外留学回来,还带了一个所谓的‘女性朋友’周围一切瞬息万变,埋首于动漫界,执笔以腐漫为生的胖天鹅,终于不能呢个在保持鸵鸟姿势,画地为牢。从校园到社会,胖天鹅际遇一波三折,杀出的另一匹‘竹马’,抛出平凡的人是否注定善良,这个论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