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77900000013

第13章 现代新文学史上一大公案(1)

——高鲁冲突

郭瑞福

高长虹与鲁迅的冲突,有澄清的必要。

我们从《鲁迅全集》中可以发现,在鲁迅日记中涉及狂飙社人的竟达166处之多,其中关于高长虹的记载就有85处。在鲁迅杂文中提及高长虹的有十余篇,三十余处。还有在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中有二十封书信提到高长虹,在鲁迅的其他书信中也有二十多件,或直接或隐晦提到高长虹,或者提到高长虹的狂飙社。足见高长虹在《鲁迅全集》中所占的分量,也显见高长虹对鲁迅生活的影响。

高长虹与鲁迅,从友善始,继而二人反目成仇。最终,双方冷静之后,又尽释前嫌,互有赞誉。

然而,建国之后,在二人地位显著悬殊的情况下,高长虹背负了一生的骂名。在特殊年代还波及亲朋,使他们深受其害。

高鲁冲突,这个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大公案,如不能澄清,不仅不能还高长虹以清白,也很难很好地去理解1924年以后的鲁迅。所以说高鲁冲突,很有澄清的必要。

高鲁的相识。正是“五四”运动落潮时期。

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鲁迅更说得明白:“在北京这地方——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自从支持着《新青年》和《新潮》的人们,风流云散以来,1920至1922这三年间,倒显着寂寞荒凉的古战场的情景……”

突然,这“沙漠”,这“荒凉的古战场”出现了战士,而且是不怕死的勇者。这就是1924年11月9日,高长虹的《狂飙》周刊在北京的出现,引起鲁迅的关注。长虹在《走到出版界》中说:“狂飙周刊在北平出版了不到几期,居然在北平的文艺界取得它的地位,而最予以重视的,郁达夫之外尤其是望重一时的大小说家鲁迅。”

同样,当时长虹的思想,也极度苦闷,认为社会如“暗夜”,但他却树立了坚强的抱负,要与之“作战”。

他在《狂飙》周刊上发表的《本刊宣言》上说:“黑沉沉的暗夜……于是有几个人从黑暗中醒来,便互相呼唤着……软弱是不行的,睡着希望是不行的。我们要做强者,打倒障碍或者被障碍打倒。我们并不惧却,也不躲避……”宣言最后点明所以称为“狂飙”的原因:“一滴水泉可以作江河的始流,一张树叶之飘动可兆暴风之将来,微小的起源可以生出伟大的结果,因为这个缘故,我们的周刊,便叫作狂飙。”

高鲁二人革命思想的一致性,导致二人的必然结合。

就在这一年的12月10日,在一个大风的冬夜,高长虹与鲁迅相会了。从此高鲁二人往来频繁,关系融洽,成为忘年之交。

鲁迅发现这微弱的光之后,非常欣喜。于是他想到了要“联合”这光。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我又无拳无勇,真没有法,在手头的只有笔墨,能写这封信一类的不得要领的东西而已。但我总想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于将来有万一之希望。而且留心看看,居然也有几个不问成败而要战斗的人,虽然意见和我并不尽同,但这是前几年所没有遇到的。我所谓‘正在准备破坏者目下也仿佛有人’的人,不过这么一回事。要成联合战线,还在将来。”

当鲁迅的“要成联合战线,还在将来”计划之中的时候,《狂飙》周刊出到第17期停刊了。停刊的原因,高长虹说:“这时,狂飙社内部发生问题。这时,狂飙的销路逐期递降。这时,办日报的老朋友也走了,印刷方面也发生问题。终于,狂飙周刊到第十七期受了报馆的压迫便停刊了。”

也正在这时,鲁迅不失时机地,即在1925年4月11日,邀长虹协商成立莽原社事宜。二人一拍即合,双方为能有如此好的默契,均感兴奋,以致在祝酒间皆酩酊大醉。参与的人还有培良、有麟和依萍。这次五人的吃酒,标志着莽原社的成立。

事隔仅12天,4月24日,《莽原》周刊创刊。可见,高鲁二人的相识,双方的会合,是时代的必然。那种谁先找谁的议论,是远离时代的说法,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矛盾的产生。高长虹确实为《莽原》周刊付出了他最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以生命赴莽原了”。

此时,他住在沙滩银闸17号一个公寓里,常常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呕心沥血,为莽原写散文,文风极似鲁迅的文章,以致连许广平也都把长虹的文章误以为是鲁迅的。

一次鲁迅给许广平的信中就曾提到长虹:“长虹却不是我,乃是我今年新认识的,意见有一部分和我相合……他很能做文章。”不只长虹一个人为莽原撰稿,他还要所有狂飙社人都积极撰稿,因此刊物办得非常成功,在当时是唯一最具战斗性的刊物。

高鲁二人的合作,可谓心心相印,得心应手,足见鲁迅之慧眼识人才。高长虹也愈加得到鲁迅的器重。鲁迅常将外边的稿子,让长虹过目后,征求其意见再行定夺发否。很明显狂飙社作家群成为了莽原社的主力军。随着莽原的不断扩大,安徽作家群的加入,便也带来派别的产生,造成滋生派别感情的条件。矛盾由此而生。

安徽作家有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等。他们是在“莽原社”成立初期加入的,他们专事翻译,翻译很受冷落,与《莽原》周刊热烈的市场需求呈鲜明对比。而鲁迅对高长虹及狂飙社作家的倚重,使安徽作家产生了一种嫉妒心理,派别感情,双方的摩擦、冲突便接踵而来。

最初的矛盾,是由嫉妒而来。

在莽原初办时,安徽作家群中,就有人在鲁迅面前攻击高长虹和他的二弟高歌。因高长虹没有生活来源,鲁迅每月给高10元、8元钱,而其他人没有。安徽作家群曾一度为此罢稿,不再来稿。为了给韦素园在《民报副刊》谋一编辑之职,鲁迅托高说情,不料却落个“好管闲事”的骂名,诸如此类的小摩擦,其原因确如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所说:“他们自己之间也掩不住嫉妒。”

冲突的公开化,是由退稿事件引起。

当时对于同仁的稿件,都遵守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一般不能退稿。莽原虽然已经改组,长虹也谢绝了鲁迅要他担任《莽原》半月刊的编辑,鲁迅对于狂飙社人的稿件还是照登不误。问题出在鲁迅离京南下之后,1926年8月26日,鲁迅为躲避北洋军阀的迫害,离京去厦门大学任教。此时,长虹已先赴上海,李霁野也早已回安徽老家,之前鲁迅不得不将编辑一职交韦素园担任。这个职位,非同一般,它维系着“联合战线”的安危,应有驾驭两个作家群的气量、能力和声望。韦素园不具有统率人的气质,而且最主要的是心目中根本没有“联合战线”的思想意识,只考虑他们安徽作家的译作的发表,这就给以后的“莽原社”潜伏下危机。

1926年8月15日,《莽原》半月刊第15期,韦素园正式行施编辑大权。果然,韦素园上手就排挤“狂飙”作家群,立即中止了应按期给高长虹所寄《莽原》半月刊的惯例,退了“莽原社”创始人之一向培良的剧本《冬天》和核心成员高歌的小说《剃刀》,这就开创了同仁间刊物退稿的先例,制造了轰动一时的“退稿事件”。

公开信的抛出。韦素园的不公,明目张胆的挤压,引起狂飙作家群的不满,向培良便去信给在上海的高长虹诉苦。长虹见信,沉思良久,想到过去韦素园的诸多事端,现在又停了他的《莽原》期刊,他也有两篇稿子交鲁迅,很久了没有发表,认为韦素园此举是“径将《莽原》据为私有”的化公为私行为,不说青红皂白剥夺了高长虹、向培良、高歌以及“狂飙”作家群在《莽原》应享有的正当权益。

为挽救“莽原”破裂,为了“联合战线”生存和发展,为了向狂飙人有个交代,长虹感到自己都有责任站出来说话。长虹先给鲁迅去信,而鲁迅却“一声不响”。于是,长虹便在上海1926年10月17日出版的第二期《狂飙》周刊上,发表了《给韦素园先生》的公开信,对这种“偏私”行为予以谴责。同时发表了《给鲁迅先生》的公开信,还是希望鲁迅说几句话,来共同挽救“莽原”这残破的局面。

然而,鲁迅的“一声不响”,拒绝对公开信的答复,就把安徽作家群与狂飙作家群的矛盾、冲突,演变成了高长虹与鲁迅的冲突。

长虹维持“联合战线”的希望落空。

长虹《给鲁迅先生》和《给韦素园先生》的公开信发表后,鲁迅给韦素园信中先是发一顿牢骚:“要鸣不平,我比长虹可鸣的要多得多;他说以生命赴《莽原》了,我也并没有从莽原延年益寿,现在之还在生存,也是自己寿命未尽之故也。”然后鲁迅对长虹采取了一声不响的态度,并且阻止和批评了韦素园向长虹写的一个陈述和认错的所谓《广告》的发表。

鲁迅在《261107,致素园》信中说:“长虹的事,我想这个广告也无聊,索性置之不理也好,不成什么问题。他的种种话,也不足与辩,《莽原》收不到,也不能算一种罪状的。”

而《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书信第604页,将“这个广告”注释为(1)广告指《新女性》月刊第一卷,第八期(1926年8月)载《狂飙社广告》,高长虹等人在《广告》中冒称与鲁迅合办《莽原》,共编《乌合丛书》,暗示读者,似乎鲁迅也参与了他们的所谓“狂飙运动”。

此注释与鲁迅所指韦素园的《广告》,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鲁迅在《忆韦素园君》一文中说得更清楚:“同时社内也发生了冲突。高长虹从上海寄信来,说素园压下了向培良的稿子,叫我讲一句话,我一声也不响。于是在《狂飙》上骂起来了,先骂素园,后是我……然而素园却很认真,他不但写信给我,叙述着详情,还作文登在杂志上剖白。在‘天才’们的法庭上,别人剖白的清楚的么?——我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想到它只是一个文人……”鲁迅这里说的“还作文登在杂志上”,就是指给韦素园信中的所谓意在陈述的“广告”。

长虹急盼着回信,却使他大失所望,鲁迅的“一声不响”,促使长虹认定韦素园排挤狂飙作家群鲁迅起码是知情者,甚至是直接授意者。于是痛心地在《呜呼!〈现代评论〉化的〈莽原〉半月刊的灰色的态度》中说:“北京朋友来信说,未名社对于我们的质问,听说不答复了。呜呼!《现代评论》化的《莽原》半月刊的灰色的态度!我们的《莽原》周刊已经死了。我们的《莽原》周刊是不曾有过这样态度!”

“我本来也知道他们未必能答复的。第一,他们找不到说话的理由。第二,诚恳地认错,他们没有这样的精神。然我是希望他们答复的,希望他们好。”这个“他们”自然是指韦素园们,但也包括了鲁迅的。长虹认为鲁迅是知情者的推断是否正确呢?我们且来看有关的一些资料。

拒任编辑。1925年11月,《莽原》周刊被《京报》砍掉,《莽原》周刊改组。鲁迅再三向长虹解释,力劝长虹担任《莽原》半月刊编辑,长虹予以谢绝。后来他解释说:“我当时畏难而退。虽经你解释,然我终于不敢担任,盖不特无以应付外界,亦无以应付自己;不特无以应付素园诸君,亦无以应付日夕过从之好友钟吾。”(按,即后来的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尚钺)而婉言谢绝,很使鲁迅失望。

其实鲁迅一眼就看穿长虹拒绝担任《莽原》半月刊编辑的理由是一种托词,他早有扩展《狂飙》的打算。

十年之后,鲁迅还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提到长虹不愿接任《莽原》半月刊编辑的原因时说:“所谓‘狂飙运动’,那草案其实早藏在长虹衣袋里面的,常要趁机而出,先就印过几期周刊;那《宣言》又曾在一九二五年三月间的《京报副刊》上发表,但尚未以‘超人’自命,还带着并不自满的声音……”

重振狂飙。对于《狂飙》的复刊,长虹虽然知道鲁迅并不赞成,但也未反对。他说:“1926年夏天,我从北京到上海。我的此行,他不十分赞成,但也没有反对。对于在上海出版狂飙的事,他当然应允赞助。”而实际鲁迅对长虹重振狂飙事业,是并不赞同的,希望他安心留在莽原做编辑,至于“应允赞助”之说,那也只是敷衍而已。长虹认为的“当然”只能说明他的天真。在此之后,一连串的事件,更能说明鲁迅的态度。

退稿先例。在韦素园退掉培良和高歌的稿件之前,已有压稿先例。长虹谈到自己的稿子也曾被压时说:“我在上海寄给他(鲁迅)两篇稿子,给莽原半月刊,是关于郭沫若和周作人的批评文字,好久没有发表出来,我去信问一个少年朋友,并叫他到鲁迅那里去看怎样回事,鲁迅说是,交给韦素园了。韦素园说,鲁迅交给他的时候,说:‘就说你们不发表吧。’那个少年朋友给我的信上很惊奇地说:为什么鲁迅也这样呢?”这就给退压狂飙作家群的稿子开了先例。韦素园自然心领神会,也正合其意,长虹的稿子尚可不发,何况他人。

同类推荐
  • 把手指放在伤口上

    把手指放在伤口上

    本书收入了我国第一位在以色列获希伯来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的钟志清女士在过去十余年间发表的38篇学术随笔、文章与论文。
  • 解放临沂

    解放临沂

    许世友,这位在共和国将军的行列里,以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性格而闻名遐迩的特殊人物,以其貌似粗犷,其实缜密;嫉恶如仇,大智大勇的性格,曾经征服过他属下的无数将土。山东的解放战争,就是在他领导的胶东军区,首先拉开的帷幕。
  •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若将飞而未翔(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若将飞而未翔(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若将飞而未翔是曹植《洛神赋》中的一句话,阿城说“这个转换的临界状态最动人。”对于文学评论而言,依托于具体的作品而又不粘附于此,最有韵致。
  • 风衣里藏着的爱

    风衣里藏着的爱

    本书是一部启迪读者心灵的故事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曲折生动的情节,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友情、亲情等故事,或赞美,或鞭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更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愿我们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这也是编著本书的初衷。
热门推荐
  • 斗破苍穹之道焱

    斗破苍穹之道焱

    简丹穿越到斗气大陆,成为传说中的道焱,这里有一个叫萧炎的“废材”,也有着药老、薰儿……他(她)会与他们碰撞出怎样的火花?ps:变身嫁人男主萧炎不拆原配
  • 南柯一梦平安京

    南柯一梦平安京

    晴明大人,天天都要担心顾兮,会不会被各路妖怪拐去当新娘,所以基本都寸不不离顾兮身边,最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一天在庭廊中,他问坐在自己腿上的顾兮:“兮子,你想让那些妖怪来骚扰你吗?”顾兮想了想说:“长的帅可以考虑一下,长的丑的就算了吧!”晴明有些吃醋的说:“可是,我不想让你被骚扰。”顾兮疑惑的问:“你有办法?”晴明站起公主抱着顾兮走向房间,“狐狸!你干嘛?!”顾兮炸毛的叫道,“办法就是,标记你,让你有喜。”
  • 异世重生之我的帝国

    异世重生之我的帝国

    丛林中一个厌倦了战争的佣兵教官,意外异世重生,成为了王府赘婿,为在豪门斗争中自保,他再次走上了征伐之路。自此他种下工业文明,开启科技的魔盒,盘踞一县之地,逐鹿天下群雄,与帝王一较高低,将修者奴于脚下。任你修者上天入地,手段莫测,我有科技之剑,将你斩落凡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弦华录

    弦华录

    古籍记载,天生邪剑名弦华,百年一落神州溃,苍玄悲泣九州泪,剑藏不世武学,得之得天下,百年之期,弦华归至,北域三殿受命出山,魔教大军倾巢而出,中原武林联手抗衡,动荡纷乱之际,谁人可问鼎武林王座?
  • 一品萌妃

    一品萌妃

    传闻号称‘混世魔头’的宣王世子是个断袖!一夜之间,消息传遍整个大街小巷,百姓议论纷纷,世子看上谁了?不就是他身边新收的那个小侍卫嘛,长相清秀,个头又小,看着就是一副被欺负的模样,众人眼中冒起了精光,原来宣王世子好那口呀!王府内院,小侍卫眨眨眼,拽了拽身边的男人,“主子,有人说你是短袖。”男人没理她。小侍卫又拽了拽他,“主子,短袖乃何意?”男人睨了她一眼。“主子?”男人终于有反应了,一把拽掉她的爪子,“别烦我,给你洗脚呢。”小侍卫消停了,反而是男人颇为心酸了瞅了她一眼,遇上这么个女扮男装的傻媳妇咋办呀?答:爱之!宠之!
  • 校园神级特种兵

    校园神级特种兵

    神级特种兵退伍了做什么?学生?保镖?老大?总裁?还是再客串一下大明星?你的一生注定不平凡……每天能泡妞还要啥不平凡?
  • 道馆最强弟子

    道馆最强弟子

    只因连续肝了三天三夜的游戏,徐清风莫名其妙穿越到了以修真为尊的平行世界。这里一切的科技都与他生活的地球一模一样,名叫风云大陆。天道崩塌,灵气泄漏,进入全民修真时代,这便是武者。而在千百名武者当中,只有一两名武者能够觉醒体内的血脉之力,召唤出神将,成为武者中最为荣耀的职业——天选者。随着越多的墓葬和遗冢被发现,许多武者从中发现能够帮助普通武者成为天选者的宝物,取名为遗天冢。于是乎,大掠夺时代开始了。徐清风因为一次意外,成为一家道馆的陪练,在几位师傅日以继夜的“照料”下,成为道馆唯一且最强的弟子。当中二少年来到风云大陆,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 仙狂

    仙狂

    先天道根缺憾,只余十年寿元,为争朝夕,林凡遍寻三千大域,走遍六大荒域,为求真仙!顺天道?逆天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舞铃天下

    舞铃天下

    她以为再也找不回那些美好了,只能守着回亿念念不忘,却忘了其实时过境迁却依然依旧,人的感情才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时间瓦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