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77900000001

第1章 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1)

——山西三次小说创作高潮再审视

傅书华

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山西的小说创作,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以成一、李锐等为代表的“晋军”群体,以张平为代表的“晋军后”创作,程度不同地影响过中国文坛。“山药蛋派”的小说创作,因时间的沉淀,已经成为具有“史性”意义的话题;“晋军”及“晋军后”的小说创作,现实意义更为突出。但无论“史性”意义还是现实意义,二者之间又是血肉相连一脉相承的。山西小说创作之所以能够如此,有着其内部与外部各种各样的原因,值得我们认真地探讨,本文的写作,就是基于此的努力。

在上述山西小说创作对中国文坛的三次重要影响中,“山药蛋派”的小说创作无疑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一次。

让我们先从根据地文学说起。

相对于国统区、沦陷区文学形态而言,根据地文学形态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形态,直接影响了其后的共和国文学。其中,从真正体现了根据地文学形态、创作实绩方面给以考察,以“山药蛋派”小说创作为主体的山西根据地文学占有重要位置。

首先,陕甘宁边区是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根据地文学的中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里的文学在表现文艺思想的冲突方面,在“五四”文学谱系进入根据地之后的演化方面具有突出成绩,如对王实味、萧军等的批判,丁玲文艺思想的转变,《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等作品的出现等等。此外,贺敬之等的《白毛女》、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柳青的《种谷记》、欧阳山的《高干大》等也是陕甘宁边区根据地文学的丰硕成果,且这些人的创作,在建国后,在根据地文学与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一脉相承上,也仍然属于体现实力、实绩的代表性作家。特别是柳青,其《创业史》堪称根据地文学与新中国十七年文学一脉相承的集大成者,而在根据地时期,上述这些丰硕成果,毕竟是归属在赵树理的“方向”、“旗帜”之下的。

其次,孙犁等人的创作,体现了冀中区根据地文学的成就,但在创作队伍的阵容方面,却不能与山西根据地已成形的“山药蛋派”的创作队伍相比,且孙犁在建国后50年代中期,已基本停止了创作。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文学创作,在新中国的文学格局中,其分量也是不及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就是说,在体现根据地文学对新中国文学的影响上,冀中区的根据地文学是不能与山西根据地文学相比肩的。

再者,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根据地文学的代表性成果,但前者已不好说是单单归属于哪一个根据地了,后者即使归之于东北解放区,但无论从根据地文学创作历史的长短上,还是从根据地文学创作的整体实绩上考量,东北解放区的文学创作,是远远不及山西革命根据地的文学创作的。

如果上述描述尚能成立的话,那么,就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在那么多的根据地、解放区中,在体现根据地文学形态、创作实绩方面,为什么单单山西革命根据地能够首屈一指,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呢?是根据地文化与山西地域文化的亲和性使然?是革命文化与内陆文化的亲和性使然?亦或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从文艺思潮、文艺运动的角度来考察。

根据地文学形态及新中国十七年文学形态,集中地体现于工农兵文学思潮、运动中。工农兵文学思潮、运动,上承“五四”、30年代的左翼文学,以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理论旗帜,以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为创作旗帜,正式地崛起于20世纪40年代初。以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为代表,兴盛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以柳青的《创业史》,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以及曲波的《林海雪原》为代表的革命传奇小说,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为代表的短篇小说等为标志,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达到极盛、高潮。以浩然的《艳阳天》、陈登科的《风雷》等为代表,在1963年后,进入停滞期,在“文革”中最终消亡。工农兵文学思潮、运动的这一发展、演化轨迹,与“山药蛋派”的发展演化轨迹,可以说是完全地同质同形同步的,或者说,“山药蛋派”自身的发展演化轨迹体现了工农兵文学思潮、运动的发展、演化轨迹。“山药蛋派”的第一代作家是赵树理,其早期创作始于1928年,上承“五四”、30年代左翼文学,而于《灵泉洞》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至40年代初,作为“一位在成名之前已经相当成熟了的作家”,[1]赵树理以自己成熟的小说创作如《小二黑结婚》等,与“山药蛋派”的第二代作家,直接汲取根据地思想资源成长起来的晋绥五作家马烽、孙谦、西戎、胡正、李束为最初的小说创作,如《吕梁英雄传》等,标志着“山药蛋派”的形成。“山药蛋派”的兴盛期大致在建国初至1957年,这一时期,赵树理的创作高潮一直延续到1955年的《三里湾》,以马烽为代表的晋绥五作家的创作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创作风格。以1958年晋绥五作家全部调回山西工作并相继担任山西文艺界的高级领导职务,《文艺报》推出《山西文艺特辑》,山西文联的《火花》杂志集中体现“山药蛋派”的文艺思想,马烽等晋绥五作家的创作达到高峰以及韩文洲、义夫等“山药蛋派”第三代作家的加盟为标志,至1962年“大连会议”对赵树理及作为“山药蛋派”人物塑造特色的“中间人物论”的高度肯定,“山药蛋派”小说创作达于极盛、高潮期。之后,随着对“中间人物论”的批判,“山药蛋派”的小说创作进入停滞期,终于在“文革”中消亡。

“山药蛋派”小说创作的演化轨迹之所以与工农兵文学思潮、运动的演化轨迹完全一致,是因为“山药蛋派”的审美观、审美形态与工农兵文学思潮、运动的审美观、审美形态完全一致,且其内在矛盾及与外界、历史运行之间的矛盾形态、性质也完全相同,如农村题材、对现实的关注、理想化结局、大众化写法等等,对这一审美观、审美形态,对这一内在与外在的矛盾形态、性质,许多论者已经多有阐释,这里不拟展开论述,只想从“山药蛋派”之所以会在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创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谈三点:

第一,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在革命根据地之外,私有经济的恶性膨胀,贫富之间极端的悬殊与对立,垄断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尖锐矛盾,权力机关的腐败堕落等等,都使广大民众将希望的目光投向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众多有志之士潮水般地涌入根据地、解放区,根据地、解放区的迅速扩大并最终完成了新的共和国的成立,就是最好的历史的证明。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根据地及其后新中国的十七年,这一全新的社会形态,可以说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种种弊端、弊病的有力制衡,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螺旋上升的一个必然阶段。工农兵文学思潮、流派,是这一全新社会形态、生活形态、情感形态的形象反映,因此,较之国统区、沦陷区的文学,自有其在历史上领潮流之先的位置与意义,“山药蛋派”则又站在工农兵文学思潮、运动的潮头,因而,其位置与意义的重要,自然一目了然。

第二,工农兵文学思潮、运动最主要的素质、品格、特征,在“山药蛋派”身上有着最为集中、纯正的体现。“山药蛋派”作家与丁玲、周立波、艾青等从上海现代都市进入根据地的革命作家不同,丁玲等所经历过的现代都市文化与根据地文化的矛盾、冲突、磨合是“山药蛋派”作家所没有的。“山药蛋派”作家与在新的共和国土壤上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如王蒙、高晓声、陆文夫、刘绍棠等也不同,王蒙等在生命成长期的青春性与共和国在成长期的青春性的同步形态以及王蒙等对新的社会矛盾的敏锐感受是“山药蛋派”作家所不能充分体现的,“山药蛋派”作家也较少遭受王蒙等的“右派”厄运。“山药蛋派”作家的这一命运形态,有助于他们与工农兵文学思潮、运动共始终。

第三,在根据地时期,“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赵树理及马烽等晋绥五作家,分属太行边区与晋绥边区,他们虽然与工农兵文学思潮、运动气脉相通,马烽等晋绥五作家还在延安学习过,但他们毕竟不在根据地的权力中心,这就使得他们不会直接受到根据地权力中心的政治风雨,有着相对稳定的创作空间。建国后的十七年,虽然赵树理、马烽,特别是赵树理,曾长期生活在北京,但其主要创作活动却是在山西,这与他们在根据地时期的创作空间有着某种类似之处,即都是在创作内容上,与政治文化中心高度一致,但在创作空间上,却又与政治权力中心有着一定的距离。这样的一种创作时空及创作主题上的创作状态,就使得“山药蛋派”作家既能不身处政治文化中心,但其创作却能进入政治文化中心,甚至还能领时代文化的潮头。

赵树理与“山药蛋派”的关系,主要是赵树理与以马烽为代表的晋绥五作家的关系,一直是学界的关注焦点,如新时期之初,刚刚公开对“山药蛋派”给以正式命名时,戴光宗就从描写重点(赵树理重在写人物,马烽等人主张写新人新风尚)和对待传统的态度(赵树理强调继承传统,马烽等则不同)两个方面,论述了赵树理与马烽等没有共同的理论主张,因而认为“山药蛋派”并不存在。[2]近期则如张恒认为“事实上,却很难说赵树理与‘山药蛋派’有什么实质上的瓜葛”,“只是到了80年代初,某些‘山药蛋派’理论家为了证明‘山药蛋派’的显赫,才把这位含冤屈死于自己故乡的作家生拉硬扯了进来。‘文革’前,在‘山药蛋派’作家中,有所谓西、李、马、胡、孙一说……这时是没有赵树理的”,“将赵树理强行裹挟进‘山药蛋派’这个日落西山的地方作家队伍,乃是对这位文学大师的最大贬低”。[3]虽然学界大多数论者是将赵树理作为“山药蛋派”的盟主,但在具体论述中,却也是将赵树理与马烽等人作分开论述的,如席扬,虽然那么肯定地将赵树理归入“山药蛋派”的“旗手”位置,但在对“山药蛋派”的具体论述中,又常常将赵树理排除在外,如在《“山药蛋派”艺术选择是非论》一文中,是“把赵树理作为‘山药蛋派’中一个独立的特殊存在,本文以后的论述除个别地方外,一般不再包括他”。[4]之所以如此的深层原因,我以为是涉及到了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如此发展嬗变的诸多重大因素,是一个很值得深究的问题,在这里,我只能极简略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赵树理与以马烽为代表的晋绥五作家之间,有着许多不同与相同之处,譬如:以农民为本位,赵树理是站在“存在”的层面来写农民的“生存形态”的,马烽等人却是站在时代社会的层面来写农民的“生存形态”的;赵树理作品中,对作品内容的理想化处理,其理想是一种民间理想,马烽等人对作品内容的理想化处理则是一种社会理想;同样作为农民的儿子,赵树理是以本土的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进行文学创作的,马烽等人是以农村干部的身份进行文学创作的;赵树理的精神资源是“五四”理性与民间情感的融合,马烽等人的则是经过根据地文化选择过的“五四”理性与民间情感的融合,如此等等。但上述种种各自相对的两个方面,却又是相互渗透、交叉、重合甚至是相互融合的,上世纪40年代及50年代前期尤为如此。但相互渗透、交叉、重合甚至融合,并不等于二者相同,二者之间在相似而不相同之中所形成的艺术成就的巨大落差,正是众多论者对赵树理与马烽等人关系的困惑所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上述种种各自相对的两个方面愈益分离。如是,马烽等人的文学创作与赵树理的文学创作,也就伴随着这种互渗性、重合性、融合性及其后的愈益分离的流变轨迹,而从“形神相似”愈益趋向于“形似神不似”;至于“山药蛋派”的第三代作家,则从一起步相较于赵树理的文学创作,就只是徒具其“形”而无其“神”了。需要稍稍多说一句的是,“荷花淀派”前三代作家创作的演化轨迹也基本上是如此。如是,这样的一种演化轨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嬗变历程中,就颇有代表意义了。

同类推荐
  •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本书作者在重庆市移民局“卧底”近7年时间,跑遍了三峡库区各区县、乡镇、村组,多次亲历移民第一现场,了解并掌握了许多移民过程的第一手资料,通过长篇报告文学的形式对库区20年来“移民、安民”的艰辛过程作了客观、理性的描述,披露了三峡工程百万移民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着重采写了三峡移民之后的生存状态,道出了移民资金的幕后故事,歌颂了各级政府和移民工作者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精神。读来令人震撼、感动,又发人深思。它是一部既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 啸天说诗四:此情可待成追忆

    啸天说诗四:此情可待成追忆

    在古典文学的各类文体中,“诗词”是篇幅很短小,语言很精炼,技术含量优选,从而被人们认可为很难读懂,很难鉴赏的一类文体。鲁奖得主、《唐诗鉴赏辞典》主撰稿人周啸天先生应我社之约,将其历年精心撰写的古典诗词鉴赏文章汇编出版,本书为其一。周啸天先生对古典诗词研究精深,他的鉴赏心得可谓字字玑珠,如此精彩的古典诗词鉴赏文集,必将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其传世是必然的!从沉博绝丽到轻倩秀艳,用丽语写悲哀, 以心象融铸物象,看晚唐诗人如何吟咏衰老孤独、乡愁羁恨。
  • 荒凉的白纸

    荒凉的白纸

    《荒凉的白纸》收到高维生发来的10卷《独立文丛》电子版,我躲在峨眉山七里坪连续阅读了三天。三天的白天都是阴雨,三天的夜晚却是星光熠熠。我在山林散步,回想起散文和散文家们的缤纷意象,不是雾,而是山径一般的韵致。
  •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在人类生活中,爱的出现,或爱的信仰的出现,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在很多时候,爱情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忧伤、孤单、仇恨,甚至毁灭的前夜。
  • 老人仓

    老人仓

    《老人仓》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的主人公、退居人大主任的原西峰县委书记郑江东是一个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干部。当年他雄心勃勃、以雷神爷的脾气和铁一般的党性原则在全地区县委书记中闻名。为了解决西峰县的旱情和一百多里外的海滨城市的供水问题,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在西部山区修建了老人仓水库。他也做过错事、冤枉过一些好人。也受过“左”的影响,在“文革”中也吃过苦头、遭受过挫折,渐渐地,他的党性原则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尤其是从县委书记退居人大主任以后,他觉得自己老了,该以真正老人的标准重新判断世界上的一切。
热门推荐
  • 跳舞的木偶

    跳舞的木偶

    残酷的现实与艰难的自我成长,愤怒、逃避或摧毁一切重新开始,一场奇异的冒险就此开始,而答案就在你心中。
  • 仙君劫

    仙君劫

    一个从21世界现代社会走出来的独行修仙者,他的修行道路注定是孤独和无助的,当他知道他原来的身份后,他还敢踏上寻找记忆的道路吗?他是为他自己还是为了她。他为什么愿意放弃他今身所有在为她轮回二十亿年,和她轮回在这万千世界之中。
  • 爱有天意我有你

    爱有天意我有你

    为了能离婚,她作天作地作老公,甚至玩自杀。他终于肯放手时,她却不干了。“封总,我要做你的妻子,给你生猴子。”“这可是你说的!”封少宠她爱她,捧在手心里呵护。传言封少冷酷邪魅,却有一个女人是他的心尖宝,说不得碰不得。简欢笑问:“封总,他们都说我是母老虎,不好惹,是真的吗?”封总:“我宠出来的母老虎,谁敢有意见?封杀!!”
  • Boss强势归来

    Boss强势归来

    落魄千金携霸道傅总强势归来!力压A国企业,闻名大街小巷!
  • 因恨成爱:虐心少爷放过我

    因恨成爱:虐心少爷放过我

    带着资料回到病房,看着床上躺着的人。这一切是他的错,都是他的错。看见冷沫沫躺在床上,还有身上的伤,眉头紧蹙,好心疼。他不会放手的,虽然,她不是冷依依,这是事实。但是,他觉得如果让她走了,他一定会后悔的!他好像做了一场梦,在梦里,因为误会,遇见了冷沫沫,虽然是梦,可是他不想醒来,他想继续梦下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三也有真爱

    小三也有真爱

    她以为她找到了真爱,她用生命爱着的王子。当他搂着她在怀里,温柔的说:“我们谈两年恋爱就结婚吧!”她像只猫咪一样温顺的享受他怀里的温暖,点头答应他的话。脑海里憧憬着他们未来的样子,相夫教子,为他生儿育女。殊不知,唯一不变的都在变。当她最需要他陪伴的时候,他的回答都是:“忙!”终于她发现了蛛丝马迹却比从他亲口承认更加残忍,原来他早就结婚生子,这一切都是谎言,自己用生命在爱着的人却是一个十足的骗子。这事实对她来说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她愤怒、伤心、颓废,不知道应该痛恨他是花心还是痛恨自己的愚蠢。她应该何去何从....
  • 一阵成神

    一阵成神

    冷眼看世界,坐观风云起。圣境强者穆易重回九岁那年。这一世,我不要再在做棋子。不要再受人摆布。天要压我,踏碎那天。地要覆我,踩碎那地。阁下,既已邀我入局,那不碾碎你的棋子,掀翻你的棋盘,我又怎会善罢甘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