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77300000046

第46章 当自己的钟纳

我和刘梧一起从总公司驾车回来,两个星期以来,我们每天都要跑一趟。我们的心情实在不太好。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事业部现状的所有相关细节,而整个情况实在不怎么妙。唯一表现出色的是我们的工厂。不,我现在应该习惯把它看成唐纳凡的工厂,而且工厂的表现也不只出色而已,这样说实在太轻描淡写了,我们的工厂简直像是个救世主。

唐纳凡成功地在客户抱怨之前,就控制住整个局面。他还需要多花一点时间赢回业务员的信心,但是有我在旁边加一把劲,不必多久,就会万事OK。

这座工厂太出色了,结果有一段时间,害得我和刘梧都走错了方向。我们根据事业部的报告得到的印象是,情况还不错。但是当我们把唐纳凡的工厂剔除开来,深入分析事业部的情况时,真实的图像才浮现出来。这个图像一点也不美,简直就是大难临头。

“刘梧,我想我们做了我们都知道不该做的事情。”

他说:“你在说什么呀?你根本什么事情都还没做。”

“我收集了一大堆资料,上吨的数据。”

“对,而且这些资料都有一个问题。”他说,“老实说,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散漫的地方,每一份报告都漏掉具体的辅助性资料。你知道我今天还发现什么吗?他们甚至没有一份报告说明逾期的应收账款有多少。资料倒不是完全没有,但是你相信吗,资料居然散布在至少三个不同的地方。你怎么可能以这种方式营运呢?”“刘梧,这不是重点。”

“这样吗?你知道,只要留心一点,我们可以把逾期的应收账款期至少缩短四天!”

“这样就可以挽救事业部吗?”我嘲笑他。

“不行,但是会有一点帮助。”他微笑着说。

“这样吗?”刘梧没有搭腔,我继续说,“你真的相信这样就帮得上忙吗?刘梧,我们到目前为止,学到了什么?当你要求这个职位时,自己说过什么话,你还记得吗?”

他生气地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难道不希望我把明显的错误改正过来吗?”

我要怎么解释给他听呢?我紧接着问:“刘梧,就算你成功地把逾期的应收账款缩短四天,但是有效产出、库存和营运费用又会因此改善多少呢?”

“只会有一点点改善。”他说,“但是最主要的效益还是在现金上,你不应该看轻四天的现金。除此之外,要改善整个事业部,必须要靠很多小小的步骤。假如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加起来的力量就足以成事。”

我默默地开车,刘梧说的话不无道理,但是不知怎么的,我认为他错了,绝对错了。

“刘梧,帮帮我。我知道改善事业部需要靠许多小小的改善集合而成,但是……”

“但是怎么样?”他说,“罗哥,你太没耐性了。你知道他们是怎么说的,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

“我们没有几百年的时间。”

刘梧说得对,但是我不应该焦急吗?我们过去是靠耐性来挽救工厂的吗?然后我明白了。对,我们需要很多小小的改善措施,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可以就此满足。我们必须谨慎选择我们要专心致力的项目,否则……

“刘梧,我问你,如果单纯为了适应内部需要,必须改变我们衡量库存的方式,你需要花多少时间?”

“实际作业不是大问题,只要几天的工夫就够了,但是假如你指的是需要解释所有的细节,告诉主管改善措施会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决策,那又另当别论了。假如采取密集作业的话,大概几个星期吧。”

现在我可以理直气壮了:“你认为我们目前衡量库存的方式,对事业部现有的成品存量,冲击会有多大?”

“很大。”他说。

“多大呢?”我逼他,“可以给我一个数字吗?”

“恐怕不行,恐怕甚至连给你一个有意义的评估都办不到。”

“我们一起试试看。你有没有注意到事业部成品增加的情况?”我说。

“注意到了,但是何必大惊小怪呢?本来就会这样,销售量下降,利润压力越来越高,所以他们生产库存成品,制造虚假的库存利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们可以把成品增加作为一个指标,借此衡量我们评估库存价值的方式会带来多大的冲击。”

“很好,拿这个和你应收账款缩短的四天相比,你应该专注在哪一项工作上?”我穷追猛打,“更重要的是,对有效产出会有什么影响?”

“看不出来。”他回答,“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对现金、库存、营运费用的影响,但却看不出对有效产出的影响。”

“这样吗?为什么他们没有推出新产品?你还记得他们提出的理由吗?”

“记得。”他慢慢地说,“他们相信推出新产品会逼他们宣布目前库存的旧产品已经过时了,因此对他们的盈亏数字是致命的一击。”

“所以,我们就继续销售旧产品,而不是新产品。我们不断丢掉市场,但是这样做总比将旧产品在会计账上报销要好得多。你现在明白评估方式对有效产出的影响了吧?”

“对,我明白了。你说得对,但是罗哥,你知道吗?只要花一点点额外的力气,我想我们可以鱼与熊掌兼得。我可以研究我们评估库存价值的方式,同时也要他们多花一点心思在应收账款上。”

他还是不明白,但是我想我现在知道该怎么应付了。

“工厂的指标又要怎么办呢?”我问他。

“那才真是大麻烦。”他叹了口气。

“这件事会造成什么损害呢?比四天稍微严重一点吗?至于业务部还是根据正式的‘产品成本’和理想利润来判断市场机会,又怎么说呢?更糟糕的是,他们会寻找任何能以高于变动成本的价格卖出去的东西,这里又会带来什么损失呢?而我们和其他事业部之间的移转价格(transfer price)又怎么说呢?那才是真正的致命伤。你还想再多听一些吗?”

“停,停,停!”他举手投降,“你说得够清楚了。我一直想解决应收账款的问题,只不过是因为关于这个问题,我很清楚该怎么办,而其他的问题……”

“害怕吗?”我问。

“老实说,的确有点害怕。”

“我也害怕,我也害怕。”我嘀咕着,“我们应该从哪里着手?接下来该怎么办?应该把哪件事列为优先,哪件事第二?简直是吓坏人了。”

他说:“很明显,我们需要有个流程。真糟糕,我们开发出来的那五个步骤结果居然不对。不……等一等,罗哥,不是这样。到最后,问题不是出在到处乱跑的瓶颈,而是我们对现存的瓶颈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或许我们还是可以利用那五个步骤?”

“我不觉得可以,不过还是不妨试试。我们应该回工厂去试试看吗?”

“当然。我需要打几次电话,不过没什么问题。”

我说:“不行,今天晚上我有事情。”

“你说得对。这件事很重要,但是不紧急。我们可以等到明天再做。”

刘梧读出白板上写的字。“找出系统的制约因素。要把这个当做第一步吗?”“我不知道。先考虑一下这个步骤原本的逻辑吧。你还记得当初是怎么得出这个步骤的吗?”

他说:“大概记得。好像和我们把有效产出当成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有关。”

“我想这样还不够,至少就这初步的分析而言,还不够。我们再试试看,从基本原则开始想起。”

“我举双手赞成。”他唉声叹气,“但是你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东西呢?”

“我不知道,大概是我们毫不犹豫就接受的道理吧。”

“好,我想到一个了。每个组织都为了某个目的而创办,我们不是只为了组织的存在而创办了我们的组织。”

“对。”我大笑,“尽管我认识一些人,他们似乎完全忘掉了这点。”

“你是说华盛顿那些人?”

“他们也是。不过我刚刚想到的是我们公司,但是管他呢,我们继续讨论。另外一个基本事实是,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由一群人组成的,否则就不能称为组织了。”

“对。”刘梧说,“但是,我不明白像这样的讨论有什么用处。我可以列出很多关于组织的正确叙述。”

“没错,你或许可以这么做,但是看看我们已经得出的结论。假如任何组织都有它最初创办的目的,而且任何组织都是由一群人组成的,那么我们可以推论,必须综合众人的努力来达到组织的目的。”

“这么说有几分道理。”刘梧说,“否则我们就不需要创办组织了,单靠个人的努力就足够了。然后呢?”

我继续说:“假如我们需要综合众人之力,那么任何个人对组织目的的贡献有多大,有很大部分要视其他人的表现而定。”

“对,这点很明显。”然后他苦笑了一下,“对每个人而言都很明显,但是我们的衡量系统除外。”

尽管我完全认同他的意见,我还是不理会他的最后一句评论。“假如需要综合众人之力,而且一个环的贡献要依赖其他环的表现,我们就不能忽视一个事实,组织不只是把一连串的环堆在一起,而且应该把组织看成一个环链(chain)。”

“或至少是个网。”

“对,但是你看,我们可以把每个网看成由多条各自独立的环链组成。组织越复杂,也就是各个环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越高,各自独立的环链数目就越少。”

刘梧不想在这上面花太多时间:“你说是,就是吧。但是这点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刚刚证明了我们应该把组织看成环链。我可以从这里引申,既然环链的强度是由最弱的一环来决定的,那么改善组织的第一步,就要从最弱的一环开始做起。”

我纠正他:“或是最弱的那几个环开始做起。别忘了,组织可能是由好几个各自独立的环链所组成的。”

他很不耐烦地表示同意:“对。但是正如你刚才所说,在复杂的组织里,各自独立的环链不会太多。好吧,罗哥,你想拿衡量指标怎么办?”

“衡量指标?”我惊讶地说,“你怎么会突然提到衡量指标?”

“我们昨天不是都同意,错误的衡量指标是事业部最大的制约因素吗?”

唐纳凡说得对,刘梧对衡量指标简直有一种偏执。

“衡量指标绝对是个大问题,但是我还不认为它是制约因素。”我心平气和地说。

“这样吗?”刘梧大吃一惊。

我肯定地说:“对。我们大部分的产品都已经落后于竞争者了,这难道不算大问题吗?工程部门把计划永远不可能准时完成看成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态度难道不是更严重的问题吗?而营销部门又怎么说呢,你看到了任何一份足以扭转乾坤的营销计划吗?”

“没有。”他笑着说,“事实上,我所看过的所有长期计划,都是一派胡言。”

我滔滔不绝,今天和我谈问题,简直就像打开了水坝的闸门一样。“等一等,刘梧,我还没说完。总公司到处弥漫的心态,又要怎么说呢,就是自以为是,委过于人的心态。你有没有发现,每次我们问到不太妙的状况时,每个人几乎都立刻责怪别人?”

“怎么会没有注意到,罗哥,我明白你的意思。到处都是严重的问题,我们的事业部似乎充斥着一堆制约因素,而不是只有几个制约因素。”

“我还是认为只有少数几个制约因素。刘梧,你难道不明白,我们提到的每件事情之间都有紧密的关联吗?缺乏合理的长远策略、衡量指标有问题、产品设计落后、生产时间过长、推卸责任的心态、冷漠,所有这些都彼此相关。我们必须从核心问题着手,找出所有问题的根源,找出制约因素的真正意义就在这个地方。重要的不是把害处依照严重性一一列出来,而是要找出所有问题的根源。”

“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要怎样找出事业部的制约因素呢?”

我说:“我不晓得,但是如果我们在工厂办得到,我们在事业部一定也办得到。”

他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不这么认为。我们在这里很幸运,面对的是实物上的制约因素,是生产瓶颈,情况很简单。但是到了事业部,我们必须面对的是衡量指标、政策、作业程序,许多都牵涉到行为模式的问题。”

我不赞成他的话:“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同。我们在工厂里也需要面对你说的这些问题。想想看,即使在工厂里,制约因素从来都不是机器。对,我们到现在还是称锅炉和NCX—10为瓶颈,但是假如它们真的是瓶颈的话,我们怎么可能使它们的生产量倍增呢?我们怎么可能在不投资扩充产能的情况下,就提高了有效产出呢?”

“但是我们几乎改变了这两个设备所有相关的作业方式。”

我说:“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改变了哪些作业方式呢?”我学他说话的腔调,“衡量指标、政策、作业程序,许多都牵涉到行为模式的问题。刘梧,你不明白吗?即使在工厂里,真正的制约因素都不是机器,而是政策。”

“对,我明白,但是还是不太一样。”他固执地说。

“有什么不一样?举个例子。”

“罗哥,你一直把我逼到死角,又有什么用呢?你难道看不出其中一定有很大的差别吗?假如没有的话,究竟什么是事业部制约因素的本质,我们怎么会毫无头绪呢?”

他的话使我哑口无言。“对不起,你说得对。你知道吗,也许我们真的很幸运。实物的制约因素帮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的政策制约因素上。事业部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那里,我们有多余的产能,我们有多余的工程资源,却完全被浪费掉了,而且我相信市场需求一定也很充分。我们只是不晓得该如何整合我们的行动,好好利用所有的资源。”

平静下来以后,刘梧说:“这就把我们带到真正的问题上了,我们该如何找出系统的制约因素?我们要如何针对最严重的错误政策开刀?或是用你的话来说,我们该如何找出核心问题,也就是找出带来所有恶果的唯一根源呢?”

我同意:“没错,就是这个问题。”

我看着白板,补充了一句:“这里写的东西还是有效。第一步是找出系统的制约因素。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是,我们也必须晓得找寻制约因素的技巧。就是这个,我们找到了。”

我兴奋地站了起来:“要回答钟纳问的问题,这就是答案。我现在就要打电话给他。你可以想象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钟纳,我想请你教我找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我正准备转身离开,刘梧说:“罗哥,我恐怕你还是高兴得太早了一点。”

“为什么?”我问,我的手已经放在门把上了,“还有什么好怀疑的,你觉得这不该是我第一个要学的事情吗?”

他说:“不,这点我倒是相信。我只是觉得,你可能应该多问他一些问题。只了解核心问题,可能根本不够。”

我冷静下来:“你又说对了。只是我找答案找得太久了,所以一下昏了头。”

“我明白,相信我,我明白。”他微笑着说。

我坐下来:“好,刘梧,你觉得我还应该请教钟纳什么?”

他回答:“我不知道,但是假如这五个步骤还有效的话,也许你应该请他教我们实现这五个步骤的技巧。我们已经发现我们需要其中一个技巧,何不继续讨论其他四个步骤呢?”

“好主意。”我兴致勃勃地说,“我们继续讨论下去。下一步是,”我读着白板上的字,“‘决定如何挖尽制约因素的潜能’听起来没什么道理,为什么要试图挖尽一个错误政策的潜能呢?”

“假如制约因素是一件实物的话,就有道理,但是既然我们也处理过政策上的制约因素,我们最好继续往下看。”刘梧同意我的话。

“其他的一切迁就上述决定。”我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我对这点也有保留。假如制约因素不是实物的话,这个步骤也毫无意义。第四个步骤是:‘给制约因素松绑’。嗯,我们该拿这个步骤怎么办?”

刘梧问:“有什么问题呢?假如我们找到了错误的政策,我们就应该改变政策。”

“多棒啊,你说得倒简单。”我冷嘲热讽,“改变政策!改成什么政策?要找到适当的替代方案真那么容易吗?也许对你来说是如此,对我来说可不是。”

他笑着说:“对我来说,也不容易。我知道成本会计是错误的,但是这并不表示我现在很清楚该用什么方法来代替成本会计。罗哥,我们应该如何改正错误的衡量指标或政策?”

“首先,我想你需要灵感,有一些突破性的想法。钟纳谈到的管理技巧,一定就包括了激发这种灵感的能力。否则这些技巧不可能为凡人所用。你知道吗,刘梧,茱莉说我慢慢会发现我面对的不只是技巧问题,而是一种思考过程。”

刘梧同意:“现在的确越来越像是如此。但是单单能提出创意本身还不够,更大的阻碍是要证明这个想法真的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而且没有制造出新的问题。”

“真的有可能吗?”刘梧很怀疑。

“一定有可能,假如我们希望能事事都预先规划,而不是只等到出事的时候才被动地反应的话。”我一面说,一面想到了更好的答案,“对,刘梧,一定有可能。看看我们争取销售量的解决方案吧,结果如何呢?由于那笔法国来的订单,我们让整个工厂有两个星期没有好日子过,而且扼杀或至少延迟了两个很好的促销计划。假如我们在执行计划以前,就先有系统地思考,而不是只靠事后之明的话,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不要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其实已经掌握了所有的事实,我们需要的只是有个思考过程逼迫我们,同时引导我们去预先研究我们的做法。”

“我们要朝什么方向改变呢?”刘梧说。

这句话让我险些坐不稳:“对不起,你说什么?”

“假如第一个思考过程能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改变哪些事情?’第二个思考过程就应该让我们回答:‘要朝什么方向改变?’我已经知道第三个思考过程应该是什么了。”

“对,我也知道了。‘应该如何改变?’”我指着第五个步骤,又加了一句,“由于我们可以预期事业部的惰性一定很强,最后一个步骤可能是最重要的步骤。”

“对。”刘梧说。

我站起来,开始踱步。“你明白我们现在要求的是什么吗?”我兴奋得不得了,“我们要求的是最根本的事情,但同时我们要求的几乎是整个世界。”

“我听不懂。”刘梧静静地说。

我停下脚步,看着他说:“我们要的是什么?我们要的其实就是能回答下面三个问题的能力——‘应该改变哪些事情?’‘要朝什么方向改变?’‘要如何改变?’根本上,我们要的是经理人最基本的几项能力。想想看,假如一个主管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他还能被称做主管吗?”

刘梧的表情显示他明白了。

我继续说:“同时,你能想象即使在非常复杂的环境里,都有能力一针见血地指出核心问题,代表什么意义吗?能够拟订能真正解决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总结分析,而不会制造出新的问题,代表什么意义?更重要的是,能平稳地进行像这样的重大改革,而且不但不会引起抗拒,反而激发改革的热情?你能想象拥有这种能力,会是什么景象吗?”

“罗哥,你已经做到了,你在我们工厂已经都做到了。”

“你的话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我回答,“对,我们都做到了。不对,刘梧,假如没有钟纳的指导,我们今天可能都得另外找工作了。现在我明白为什么他不愿继续当我们的顾问。钟纳明白地告诉我,我们应该学会在没有外力协助的情况下,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我必须学会这些思考过程,只有到了那时候,我才真正尽到了我的职责。”

“我们可以,也应该当自己的钟纳。”刘梧一面说,一面站起来,然后这个自制力很强的人吓了我一大跳,他以双臂环住我的肩膀,然后说,“能为你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

同类推荐
  • 世界地理全知道

    世界地理全知道

    本书为读者打开一扇快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世界地理知识的工具书。《世界地理全知道》分为非洲、亚洲、大洋洲、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欧洲等几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属地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习俗、交通、教育、旅游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多角度解读世界自然和人文地理。对世界地理知识加以延伸拓展,力图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学习掌握。让地理知识变得亲切,陪伴读者开始一次愉快的读书之旅,轻松获取世界地理知识。
  • 基因和转基因

    基因和转基因

    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一个基因组中包含一整套基因。相应的全部细胞质基因构成一个细胞质基因组,其中包括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等。原核生物的基因组是一个单纯的DNA分子,因此又称为基因带,通常也称为它的染色体。
  • 求知文库-人体的奥秘

    求知文库-人体的奥秘

    我们知道,人类是由灵长类动物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而根据生化理论和生物考古学的证实,任何高一级的生命形态都是由低一级的生命形态进化而来的。
  • 科技探秘

    科技探秘

    这里有神秘诡异的百科知识等你阅读,这里有扑朔迷离的背后玄机等待你的发现,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惊险内幕等待你的探索,这里有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等待你的追寻。
  • 植物探秘之最

    植物探秘之最

    本套书主打科技牌。少年儿童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热点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
热门推荐
  • 碧海云洲记

    碧海云洲记

    碧水蓝天,云雾缭绕。海之中央,几十片岛屿如繁星罗布,承受日光雨露,形成美丽的大洲,名为“云洲”,所立之海,唤曰“碧海”。碧海云洲记,述说这一片灵地的侠义柔肠之人,千奇百怪之事,和动人心弦之情。
  • 我是分位

    我是分位

    东艾西科,南麦北卡掀起了分位时代辉煌的浪潮,随着他们的老去,韦德的伤病缠身,谁能扛起分位的大旗,让辉煌继续?是哈登,还是汤普森,还是他?“我只是一个分位,一个带着前辈的期望走下去的分位。”罗伯特如是说。
  • 枫叶谷后传

    枫叶谷后传

    古语说得好:“人贱定会有天收。”落魄小子王飘龄,在一次危险事件中私立逃生,阴差阳错的遇到世外高人张一山,从而习得一套失传已久的可以提升自身感知能力的绝技,使自己变成千里眼、顺风耳,洞察世界一切动静,并且获得变态能力"透视眼",从此美女全都完美呈上,王飘龄仰天长叹:我不是故意当流氓的!
  • 追文游戏中

    追文游戏中

    牧笙很郁悴……她喜欢的作者南大居然扔下一堆读者跑去玩游戏了,作为盟主的她进游戏求更新。“卖萌加100字,打滚加200字,叫一声夫君加一章。”南风离不要脸地打出这句话。牧笙:……你到底想做什么?南风离:你不知道我喜欢你吗?牧笙:……(书里的群号作废,已解散那个群,新群号:640082027)
  • 褪化危机

    褪化危机

    未来,科技不断进步,人类时刻进化,同时衍生出新的东西,终有一天,人类将面临自己的危机——人类自身的缺陷。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一本科幻书,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是一本都市。
  • 魔君来临夫人快跑

    魔君来临夫人快跑

    她是呆萌带一些小腹黑的倾城花神,有仇报仇,没仇编仇;他是威震六界的邪魅魔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自落汐荷穿越以来,她就发现,魔君真是死活和她不对盘!两人是不死不休的宿敌冤家,可这么两位活宝,偏偏互生情愫,直到最后,才发现,这世的缘分,是前世就早已定好的……墨绝殇:“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本君的小奴婢!”落汐荷:“少得意,姐早晚要跑!”……墨绝殇;“夫人,你喜欢本君吗?喜欢本君就放开你,你敢摇头本君就折磨你!”落汐荷:“喜!欢!”墨绝殇:“喜欢本君那点?”落汐荷:“喜欢你离我远一点!”墨绝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he Deion of Wales

    The Deion of W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封神演义

    重生之封神演义

    定海神针任他千江万流,岿然不动;混沌钟一声轻吟,万籁俱寂;翻天印能把天砸出一个窟窿;谁能想到世上还有背生双翅的可爱铜钱,竟是落尽天下法宝的凶残煞星?这是封神的世界!且看重生而来的李燕北,如何在封神榜之中啸傲神州!***********************书友群:285527046,欢迎喜欢本书的朋友加群。
  • 你好不高兴先生

    你好不高兴先生

    “你早就知道我不是她?”“当然。”“那你为什么……”“有什么关系呢?我只需要一个有用的妻子,又不会爱上她。”……一场饱含阴谋与算计的无爱婚姻,谁也不知道,最后会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