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25000000002

第2章 绪论(2)

关于当下的文化生产体制,可以作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影视剧的上映或播放是一场球赛,官方审查机构就是赛场的把门人,消费大众是裁判,而评头论足的批评家与作为消费者的大众相比则成了无关紧要的看客。没有把门人的放行,一部影视作品就进入不了市场,接触不到裁判;可进入赛场后被裁判罚下场照样达不到比赛的目的。至于看客是喝彩还是喝倒彩,虽然有时会影响到裁判的标准,但有时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况且对于革命历史剧而言,政府这个把门人有时还是买单的主顾或球赛的赞助者,它通过设立基金或奖项的办法,直接左右赛事。1987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立。该领导小组受辖于中宣部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全国有关影片的规划、审查和资助。在这种体制下,大多数的重大革命题材影片都得到了几十万到数百万不等的基金补助。文化主管部门对影视剧的生杀予夺大权足以使越位的冲动望而却步。须知,影视作品不同于作家在书斋里创作的小说,它常常是成百上千人协作完成的浩大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因政治原因被否决而不能进入市场,所有的投资将血本无归,这对于制片单位来说后果是灾难性的。另外,政府还掌握着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传媒——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各级电视台,以及一些大型的国有控股院线,不入主流法眼的影视剧是不可能得到这些传播单位的青睐的。按照2003年的统计数据,中央电视台节目全国人口覆盖率达到94.4%,观众超过11.15亿人,在国内收视市场中,中央电视台的收视份额基本保持在全国收视市场的30%左右。所以,能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是广大电视剧制片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而中国大陆的第六代导演,长期以来一直以独特的生命体悟和离经叛道的色彩与主流相抵牾,只能维持体制外的小规模创作,不再享有第五代导演的辉煌。在这代导演的创作中,“国外电影节和国际资金的赞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电影节拍片’甚至成为人们责难新一代导演的说辞。”姜文的《鬼子来了》和娄烨的《苏州河》等一大批影片长期被禁,连私自参加戛纳电影节都要受到文化主管部门的一再警告。据观察,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最近一些第六代导演已经温和了许多,表现出向主流妥协的趋向。

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虽然强大,但是与“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相比毕竟宽松了许多。首先,政府主管部门早已不再直接干预影视节目的生产,而是改为立项审查和控制市场准入的方式进行管理;其次,在国家的精心培育下,文化市场的力量逐步壮大,对影视剧的生产和传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没有哪一个制片人会无视文化市场的规律而盲目上马投拍新片,相反,对市场的趋奉心理倒常常助长了媚俗的倾向。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影视行业对于改革的渴望和振兴民族文化的梦想,表现出一种无限的急迫。政府主管部门不断推出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各种政策、规定,甚至在条件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先推出所谓的“暂行规定”,希望通过降低影视行业的准入门槛,开放影视产业和市场,有限地改善审查尺度和环境,促进其发展。随着政策环境的日益优化,影视行业多方面地吸收社会资金乃至外国资本以改善其生产和运营方式。同时,为了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即使有着雄厚的国有资金扶持的重大革命历史影片也不得不考虑文化市场的需求和观众的审美趣味,采取贴近普通百姓日常情感(比如《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等一大批影片)甚至类型片的叙事策略(比如《邓小平:1928》就拍成了惊险片),否则影片与观众之间的解释性“契约”关系建立不起来,大量资金投入的结果成了无意义的自说自话。没有市场就没有发言权,就谈不上文化影响力,这日益成为影视界人士的共识。

与主流和大众相比,精英阶层的文化影响在市场中正日益被边缘化,不再享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那种荣耀。况且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和转型期思想的复杂化,精英知识分子阵营发生裂变,各种思想派别争论不休,无法对正在崛起的影视文化发出统一的声音,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文化影响力。但是,并不能因此说精英话语已经退场,而是以微观和隐秘的方式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与转型期的各种利益话语和思想潮流纠结在一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众的审美认知。电视剧《走向共和》与《亮剑》的热播中都有精英的灵魂存在。相关内容在上一节已经论及,此处就不再赘述。

转型期的文化生态和影视生产传播体制,是革命历史剧意义定位的依据。主流意识形态对传播效果的重视和消费大众的娱乐诉求,深刻地影响着此类影片的文本策略和意义编码。而精英阶层的文化追求,也常常通过新接受环境下的革命历史剧淡化意识形态的努力与对红色经典改编剧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批判浮现出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流与大众文化逐步由原先的对抗转向协作,“一方面影视工业常常借助政治力量来扩张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主旋律’也常常借助大众文化逻辑来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于是娱乐电视主旋律化和主旋律电视娱乐化成为制片方的首要选择。然而,大众文化对宏大叙事的颠覆倾向和革命历史叙事中的过度娱乐化色彩,也会遭到主流和文化精英们的批评。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就是在官方召集北京一些高校的专家学者座谈后发出的,这个事件标志着主流与精英在长时间的疏离之后找到了新的契合点,使得长期以来的历史剧“戏说风”开始降温。因此,通过转型期革命历史剧各类典型文本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当下文化的复杂症候。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对于革命的不同解释,直接关系到“后革命”时代在中国的定位。狭义的革命是指通过暴力——主要是战争——来实现政权的更替的行为。毛泽东在1927年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革命有一个描述性的定义:“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在这个意义上,1949年以来的中国历史都应归之于“后革命”时代。这种定位无论是当下的学术界还是毛泽东本人都无法认同。在他看来,“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当权派发动的另一场革命斗争,虽然后人并不赞成这一说法。广义的革命是指一种意识形态,正如别尔嘉耶夫所说的:“真正的、深刻的、根本的革命是意识结构的改变,是改变对待客观化世界的态度”。因此,中国最早也是在“文革”后,特别是在“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性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全党工作的重点应该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才进入后革命社会的。这与德里克在《后革命氛围》一书中的定位是一致的。其实,把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当做“后革命”还不如“准革命”更为确切,在世界冷战体制解体前,革命化的旧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在中国社会仍然高昂,“当代保尔”张海迪的崇高精神还在激励着一代青年,80年代的革命历史电影和电视剧的主调也还是对革命意识形态的高扬。鉴于此,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虽然涉及“文革”后的所有革命历史剧,但重点却是80年代末以来的影视现象。

按照主流历史观的划分,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主要包括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两部分。“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叙述的几乎全是后者,而80年代以来反映前一种革命历史的影视剧也不在少数,比如《非常大总统》《孙中山》以及电视剧《走向共和》等。因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后革命”时代革命文化的影响,而不是关于具体历史事件的叙事,所以主要的研究对象虽然仍是叙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影视剧,若前一种革命历史剧进入了本论文的学术视野,也会作一并考察。由于与当下的国家政权的相关性较为疏远,这类影片有时反而容纳了更丰富的文化信息。对于1949年以后的青年来说,他们的革命记忆更多的集中于“十七年”和“文革”时期,他们所理解的革命是与青春激情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王蒙的少共情结。本文把这种生命体验的叙述也一并纳入考察范围。

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后革命转型,中国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依然延续了五、六、七十年代的表象体系和话语模式,……但其作用的方式、意义和效果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遗产在全球化的市场空间里播散,既强大有力,又似是而非。原有的革命理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适应历史的模棱两可的含混性。庞大的革命能指体系投放进市场经济的现实中去,其所指不是被消解就是被篡改。但革命的遗产代码无止境地再生产、再播散,它蔑视意义的被消解和变形,它的力量依然源源不断。”革命历史影视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文本意义与叙事策略。在这样的研究思路下,本论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阐述现代化语境下革命意义的坚守与撤离。在“文革”后的政治和文化反思过程中,影视剧对革命历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写。在主流视阈内,这种改写的目的主要是在拨乱反正的政治路线下树立革命历史形态的正确标本,并配合新的政治形势对革命概念重新阐释,以与“极左”路线划清界限。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影响下,由真实人物构织的革命正史取代“十七年”时期的革命野史并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文化反思的深入和影视观念的更新,基于人文立场的革命影像叙事也开始出现,它们对于革命与人、集体与个体、革命与现代性等命题在新的价值维度上进行了阐发,力图在肯定革命历史合法性的基础上,尽量拓展个性的生存空间并使人性完美得到想象性的解决。正是基于这样的叙事策略,20世纪80年代的革命历史剧开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诗化特征。另外,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港台娱乐文化和类型影片的进入,类型化的影像叙事技巧开始在革命历史影片中浮现;不过,在当时严肃的文化气氛与严格的审查制度下,这种类型化实践开展得很不充分,基本上还局限于具有惊险悬疑因素的特务侦察片上,如果放在新世纪以来的红色原创剧和红色经典改编剧中这些类型片相形见绌。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勃拉姆斯生平与作品鉴

    课外雅致生活-勃拉姆斯生平与作品鉴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课外雅致生活-陶艺设计漫谈

    课外雅致生活-陶艺设计漫谈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走向人文关怀的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走向人文关怀的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运用后现代课程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深入探讨了如何开发凸显人文关怀的高中美术系列校本课程,针对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发适应本校发展和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构建人文性的师生关系,主动探索个性化的教学形式,把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推向人文关怀的境界。
  • 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阐释。懂艺术的人,人生不寂寞;会欣赏艺术的人,生活无处不诗意。林丹环编著的这本《生命的舞蹈》精选了中外艺术家谈论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章,让您跟随他们一起走进艺术殿堂,领悟艺术之美。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欣赏篇·近代变迁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欣赏篇·近代变迁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热门推荐
  • 异时空:逆天邪妻谁敢要

    异时空:逆天邪妻谁敢要

    连环女童失踪案,竟牵扯出一个巨大的阴谋,神秘人物带着各自的秘密一一登场,百年恩怨情仇就此点燃。究竟谁是幕后黑手,漫长岁月中,是谁俯在黑暗里反复窥探?它擦干嘴角的血迹扯出狰狞的笑容,嘲笑苍天嘲笑苍生,最可笑的,不过人间的命运跌宕。爱与恨,俱化作风中尘土?
  • 总裁有点坏之娇妻逮捕令

    总裁有点坏之娇妻逮捕令

    男女主身心干净(本书一切皆为虚构)“顾先生,请问您觉得最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收服了我老婆,傅梦昕。”要问顾北川此生最大的乐趣是什么,当然是推到媳妇使劲办。某女第二天跳脚大喊:“顾北川我们离婚!”
  • 蜃棺秘闻之北洋诡案

    蜃棺秘闻之北洋诡案

    我出生的时辰正好在龙年的年尾、蛇年的年头,并且恰恰又在子时和丑时的交界点上。听我奶奶讲,懂阴阳的接生婆当时就说子为阳、丑为阴,龙蛇相会;这孩子是头顶阴阳降世、脚踏龙蛇到人间,绝对不是一般的造化。我以前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迷信而已。直到我亲身经历黄鼠狼犯禁忌那件事以后,我才明白一个人的生辰八字有多重要......
  • 修真我说了算

    修真我说了算

    那些意外觉醒特异能力的修真者以为即将开启上天入地的潇洒修真之路,却没想到那只是个玩笑。直到有一天,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人突然出现……
  • 无限之现实梦境

    无限之现实梦境

    本来只是想泡个马子的姬无伤,眼睛一睁一闭就进入生化危机的世界了!“没人能给我解释一下吗?或者至少给个提醒也行啊,魂淡!”好吧,被丢进恐怖片的世界也就算了,至少咱不是第一个倒霉蛋。但剧情世界里的人物怎么还能反穿到“元”世界,我真的凌乱了呀!“究竟是世界进入了我的梦,还是我就身处梦的世界中,谁能告诉我啊!”
  • 管竹笙笙粼水澈

    管竹笙笙粼水澈

    景笙怎么也没想到,如果她想活下来,必须要去古代完成一个任务,不过这个小包子太子真的太可爱了!景笙和赵澈也算是有三世情缘了。第一世:皇后和太子(只有朦胧的感情)第二世:皇帝和大臣之女第三世:小作者和大boss
  • 笨蛋学生的青春

    笨蛋学生的青春

    这是在学校发生的一些故事!望大家喜欢!认为总有一些人,他们看上去整天都很开心,嘻嘻哈哈的,没有烦恼,像个小孩,他们会说玩是我最大的乐趣,我很喜欢玩,我什么都会玩人多的时候他们脸上总挂着笑容,好多人都会羡慕他们,然而这其实是他们最悲哀的地方,他们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难过的一面,更没有能力一个人独处,但事实上他们长着世界上最脆弱的心灵,只是长期的伪装使得别人很难发现他们内心深处的创伤。他们其实非常孤独,虽然看到他们时都是在跟一群人谈天说地,那是因为他们实在不能承受一个人时的折磨!--
  • 江山帝都

    江山帝都

    一座帝都看风云变化,品历史沧桑,国士与乱臣,忠义与谋逆,都掩盖在血染的古卷之下,只有后人看到的假象。天下大势,是天道循环还是英雄逐鹿,只有当时之人可知。
  • 鹿晗,你是我的一切

    鹿晗,你是我的一切

    三年前,鹿晗为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他最爱的人,三年后她犹如女王般重新回归,娱乐圈当之无愧的女王,世界第一集团盛世集团的总裁,当他再次找到她,向她下跪,可是,她却说:“鹿晗,你认为,多少爱可以重来?”他哑口无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