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08100000004

第4章 中国的城市在哪里(3)

另一方面,上海也因吸收外来移民而获益,包括吸收我们在内。我父亲在1958年被吸收进一家仪表厂,成为技术骨干。以后转入军用工厂,因技术革新立功受奖。我从1965年起当了十三年中学教师, 977年被评为市教育先进工作者,当选为市人大代表。1978年考上研究生,1991年起任复旦大学教授。一百多年来,上海这座城市就是随着大批移民的迁入而飞速发展的,无数像我们父子这样的移民构成了上海人口的基础,为上海带来了活力和动力,造就了上海的繁荣。

要说上海那时没有准入门槛,也未必。我父亲刚来上海时,就不敢将我们接来,至少得自己解决了住房和生活费才行。我的弟弟和我一起办了转学证书,但经过考试没有被虬江路小学接受,只能返回南浔,过了一年再转来。我的同学中就有人随父母由上海迁回家乡,因为他父亲失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生计无着。

其实,很多移民与我有类似的经历。记得以前看过一些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大多是在农村被工厂招收的,或者是由农村迁入城市的。但那时只要进了工矿企业,或者在城市找到工作,或由临时工转正,就可以在当地迁入户口,在单位加入工会,不会像现在这样长期保持“民工”“农民工”的身份,始终被拒于城市之外。

所以,一座城市、一个行政区对外来移民可以设置门槛,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城市的承载能力调整门槛的高低,但前提是要打开大门,而且这个门槛必须公开,对任何人都是同样的高低宽窄。如果门是关着的,那么门槛有无或高低就毫无意义。

2006年4月2日

你是哪里人?

你是哪里人?这是中国人常问人或被人问的一个问题。但至少有三种答案:一是指一个人的实际居住地,一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一是指一个人的籍贯或祖籍。

在中国古代,甚至上世纪50年代,一般只有一个答案,即籍贯。例如,明清时的徽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并非居住在徽州,也不一定出生在徽州,有的家族在扬州等地已经生活了好几代,但他们的籍贯都还是徽州,一直没有改变。因为他们与徽州保持着联系,例如,或每年或隔几年回家乡过年、祭祖、扫墓,即使无法经常回故乡,至少要将自己和直系亲属的名字登记在族谱上。维系着游子与故乡的纽带与其说是乡情,还不如说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宗族关系。

如果再往上追溯,籍贯的重要性就更大了。从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开始,政治活动与社会风尚越来越讲究门第,形成了地位相差悬殊的高门士族和寒门素族。高门大族世代显贵,子孙即使是白痴,也能凭门第当官,门当户对地婚配。而寒门子弟即便偶然有机会入仕,或者文治武功显著,也无法改变门第。由于常用的姓各地都有,人数也很多,证明一个人或一个家族是否属于某一高门的唯一途径,是核对他的籍贯,即他的户籍是否登记在这一高门所在的郡县。当然同一郡县的同一姓未必就是一家人,但在大家都改变原籍的前提下,不是同一郡县的人就肯定不是一家人,哪怕姓相同。所以要冒充出自高门的人,首先得冒用该高门的籍贯。籍贯是如此重要,自然备受重视。永嘉之乱后南迁的北方大族,绝大多数没有机会返回原籍,子孙就在南方繁衍,但直到二百多年后的南朝后期,其后裔都沿用原来的籍贯。琅玡氏出了王导这样的东晋开国功臣,以至一度有“王与马(司马氏),共天下”的说法。但太原王氏的门第更高,更受世人重视。陈郡谢氏南迁后也是名人辈出,但不管出生或居住在哪里,陈郡的籍贯都未改变。李白出生在今四川江油(郭沫若以为出生于中亚的碎叶),父祖辈举不出什么显贵,但他一直自称“陇西布衣”,因为唐朝皇室认凉武昭王为祖先,籍贯是陇西。果然,李白凭这陇西籍贯与陇西李氏攀上本家,沾上了远支皇族的光。

时间久了,各姓都形成了自己的“郡望”,即本姓最烜赫的发源地,如李氏认陇西,赵氏认天水,郑氏认荥阳,柳氏认河东,崔氏认清河等。由于人口的迁移相对越来越频繁,范围越来越广,由于改朝换代或重新登记,户籍的登记地会随之而改变,所以不少家族的籍贯无法保持不变,往往随着一位始迁祖而产生新的籍贯。如徽商家族的郡望基本都在北方,但到了某一位始迁祖南迁到徽州并入籍定居后,其后裔的籍贯成了徽州。

但改变后的籍贯还是相当稳定的,因为政治、经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籍贯。如科举考试必须在籍贯所在地报名,因为录取的名额是按行政区分配的。由于各地的文化水准不一,而名额相对固定,对落后地区、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还有照顾,“科举移民”应运而生。但一旦冒用其他籍贯考上,就无法再改回来,否则不但保不住已经获得的功名,说不定还会被治罪。从清朝末年筹备立宪起,议员的选举往往也是按地方分配名额,候选人必须在籍贯所在地登记。所以在相关的法律中,对籍贯登记有具体规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全国人大代表选举,部分中央领导还是在原籍参加选举,如朱德在四川,宋庆龄在上海。但到了今天,虽然有些表格中还需要填写籍贯,但由于籍贯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在法律法规上已经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民众各行其是:有的严格采用父母的籍贯,世代不变;有的却将出生地当作籍贯,两代人不同。

今天再问你的籍贯在哪里,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你自己确定就是了,实际上却没有那么简单。

最近,与一位朋友一起核对个人简历,他发现自己的籍贯一项成了浙江宁波,而他以前一直是填浙江镇海的。那改一下不就行了吗?改不了,原来这类表是电子版,其中籍贯一项内只能选择现行的行政区划名称,而今天浙江省内已经没有镇海这个县级名称了,现有的镇海区并不完全等于原镇海县,并且已是宁波市的辖境,所以只能选原镇海县所属的上一级政区宁波市。

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名称和辖境变化频繁,其中两项因素对籍贯影响最大。一是政区的名称,一是政区的隶属关系,而两者往往相互联系。如镇海,清朝是浙江省宁波府的属县,由于明清以来,一般人讲籍贯只举省、县,所以只要说“浙江镇海”就可以了。之所以不列入县与省中间的府一级名称,固然是为了简单明了,但更主要是由于府一级的变化比较大,而且与县之间未必有隶属关系,而省、县这两级都相当稳定,一二百年甚至数百年间不会改变。所以民国初废宁波府,以后设立专区(行政公署),都不会影响“浙江镇海”的说法。但等到宁波撤区建市,官员和市民都逐渐习惯于只称宁波市了。

还有些政区已经不复存在,有的连名称也改过几次。由于分并撤建频繁,具体改动复杂,除非与当地保持密切联系,一般人已找不到自己原籍所在,也不知道它今天属于哪个政区。长此以往,多数人只知道自己的出生地和户籍所在地,而对本人、本家族籍贯的记忆将完全消失。

所以我希望政府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时,应规定每人的户籍登记应包括祖籍和出生地两项。对祖籍的登记,应有明确的规定,如长期沿用,或追溯到祖父一代等。籍贯登记应使用原政区名,即该籍贯产生时的行政区划。如与今天的行政区划不同,应括注“今属何地”。当然,在设计相关的电子表格时,行政区的选项中应包括那些旧地名。如果这样,我会登记为:祖籍浙江绍兴,出生地浙江吴兴(今属湖州市南浔区)。我那位朋友的籍贯可写为:浙江镇海(今属宁波市)。

2009年5月3日

中国的城市在哪里?

十年前,在八届五次全国人大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后不久,一家通讯社向全世界发布了一条消息:重庆市超过上海市,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接着有人补充,新设的重庆市有三千多万人口,不仅超过上海市,而且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然而稍具地理知识的人不禁为之愕然,因为新设置的重庆市面积达八万多平方千米,辖境包括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大多数地方是山区农村,哪里是什么城市!甚至连该市一位主管官员也说:“什么直辖市,直辖农村!”显然,发布这条消息的记者和编辑都没有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在中国,直辖市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只是在它的名称中有“市”这个字,却并不是一座城市。重庆直辖市范围内的三千多万人口中,大部分生活在城市之外。被用来与重庆市相比的上海直辖市也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尽管上海市的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城市内,但还有一部分生活在农村,所以作为城市的上海也并不拥有上海直辖市的全部人口。

二十年前,安徽省的徽州地区改设为黄山市。本来黄山是中国一座名山的名称,至此兼了一个行政区的名称,而这个政区又选择了“市”字,这自然使不明就里的人产生了一座城市的联想,而黄山市和黄山难免不被混淆,何况在黄山市下还设有黄山区和黄山风景区!本来,徽州专员公署驻地在屯溪,现在的市政府也是驻于屯溪,历史上屯溪还设过市,现在则设有屯溪区,当地民众称之为老屯溪。这可苦了不知道那么多的外地旅客,明明想到市府所在地的“黄山”,出租车司机却送到了黄山风景区的黄山;而兴冲冲在“黄山”下火车的游客,想到真正的黄山还得另外换汽车。整个黄山市面积9807平方千米,人口只有一百五十多万,其中市府所在的屯溪区只有十多万人,所以在黄山市的大部分地方,是不会有城市的感觉的。

几年前我应邀担任中央电视台“十大魅力城市”的评委,在观看各参选“城市”的录像片时发现,原来这些“城市”一部分是县级市,大部分则是由“地改市”而产生的行政区划的“市”,而不是一座城市。所以我看到的景观,根本不在同一城市。如我的出生地浙江省湖州市,在展示片中不仅有湖州城里的街景,还有南浔镇的小莲庄、长兴县的竹林等,而这些景点离湖州城都有数十上百里,只是因为都在同一个行政区“湖州市”。即使是县级市,也包括县城外的整个政区。显然,所谓“魅力城市”,实际上是“魅力市级行政区”。幸而这项评选只限于省以下,否则还得加上中央直辖市和省会所在的“市”。

看来,在当今的中国,多数人已经将城市与带“市”的行政区完全混淆了,而这多数人中包括政府官员、主流媒体的记者和编辑、不少专家学者,甚至包括主管各类“市”的官员。在中国,一位“市级”领导——书记或市长,最低的级别是正处级(副市长还得降至副处级),最高的级别则是正省部级,甚至是属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因为同时存在着县级、地级和省级三类市。

先师谭其骧先生一辈子研究历史地理,对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了如指掌。他曾多次感叹:“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的通名那么多,为什么用来用去都是‘市’?”他举日本为例,东京称都,大阪和京都称府,北海道称道,其他都称县。而“市”只用于真正的城市,无论其大小,而都、府、道、县下都可以设市,名称却不会混淆。他曾建议,将直辖市的名称改掉,如北京可称都,上海和天津(那时还没有设重庆市)可称道,而北京、上海、天津所辖的城市部分才可称市。可惜他的建议至今未被重视。

不过,即使他的建议被采纳,还是无法解决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市”的内部,究竟哪里是真正的城市?

到2006年底,中国大陆共有二百八十三个“地级市”,而不称市的地方只有十七个地区、三十个自治州和三个盟,主要集中在新疆、西藏、青海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多数省已经全省皆“市”,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也已全区皆“市”了。要是“市”等于城市的话,那么这些省到2006年底已经百分之百城市化了。可是,有些统计数字却只能使人啼笑皆非:西藏拉萨市面积31662平方千米,只有四十多万人口。其中城关区的人口虽不足二十万,但面积也有523平方千米,显然也不全是城市。但拉萨还算不上全国面积最大的‘市’,青海的格尔木市只是县级,人口只有十万余,面积却大至123460平方千米,比有些省还大,而其中真正的城市占百分之几呢?

一般认为,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在40%左右,不久前的一项统计数字称,上海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政区,已超过80%。但城市化的标准是什么?是指实际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百分比,还是指城市或城镇户口占当地总人口的百分比?如果是前者,那就首先得划定城市或城镇的范围,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原有城区的扩张和新城区的出现,已经很难与现行行政区划相一致。一些被称为“城中村”“城中乡”的地方,无论从景观和内容看都已与城市无异。而处于城市边缘之外的一些地方,尽管已属不同政区,却已与城市连成一片。如果是后者,同样无法反映实际,因为在城市里生活了一二十年,已经成家立业的人、生儿育女的家庭,可能都还是农村户口,而一辈子保持城市户口的人已经迁入位于乡村中的别墅或“农民房”。

看来要弄清中国的城市在哪里,要弄清一座城市具体的范围有多大,有多少人口,实在并非易事。

同类推荐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酷短信之至理名言

    酷短信之至理名言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对于其本质、目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又都知之甚少。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步步深化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有重大突破的。
  •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本书分为“捆绑与自由”、“欲望与进步”两篇,内容包括80后的前世今生、生命是一个美丽的“悲剧”、懂得摇摆着走路、其实我是一条龙、压力中的孤独感、我们是个大家族等共9章。
热门推荐
  •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她只是冥界曼珠沙华花丛中的一朵,却不自量力恋上了那转身风华的天界太子。好嘛恋上了就恋上了,可是为毛线这太子没事拎了姐们下界历劫还硬是要收银家为徒?等等他不是才刚历劫回来吗又下界,这是闹哪样?于是,绯君幽带着自己的小宠物跟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太子殿下的身后奋力前行,无奈太子殿下一个转身她有眼没看路直接撞了上去,太子殿下圈住她一双眼睛黑不见底:“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绯君幽抬眼看着这风华绝代的男子,心慌意乱表面却淡定道:“我在想,我恋你一生,你可爱我一时?”
  • 重生之长伴君侧

    重生之长伴君侧

    上一世,她本为一国圣女,也曾和当朝十一王爷真心相爱,可最可悲的是兜兜转转,她的结局竟是因自己心上人而死。而那个她忽略的、不爱的、算计的人,最后为她放弃一切,又带着她的尸骨去了她心心念念的江南,为自己守冢三十余载……这一世,重回豆蔻时,她只愿,常伴君侧陪君老!
  • 胖子别想跑

    胖子别想跑

    “胖子!放开那个女孩!”“你说放就放?那胖爷岂不是那么没有面子?”……“胖子!放开那株灵药!”“天下之宝,体胖者得之,此药与胖爷有缘!”……“胖子,你够了,这可是我祖传的神兵!”“这位兄弟,此兵并未刻有你的名字,怎能说是你的?现在他在胖爷手上,那她就是胖爷的!”……“我最恨胖子了!看到一个我要打死一个。”“别让我看到肥肉,老子恨肥肉!”“那个死贱的胖子,卑鄙无耻下流!那么不要脸!”……对于此,方小白只是憨厚一笑,脸皮算什么?能当灵石用么?几块钱一斤?灵石在手,天下我有!脸皮要厚,天下任我走!
  • 灵煞九天

    灵煞九天

    我本轻狂书生,笑看世间百态!何谓灵?何谓煞?苍天可知否?踏破荆棘路,驭兽闯天涯!我宁乱生死,破轮回,百劫炼心!只愿佳人梦醒,再舞罗裙,伴我长相守!
  • 篮球之盐

    篮球之盐

    一个连篮球都买不起的少年,意外从他人那里获得一个系统。可系统有些缺陷,只能附身在一个普通的橡胶篮球上。少年不知道,每晚陪伴自己入眠的廉价篮球,将成为他抗衡这个世界唯一的底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家娘子种田记事

    当家娘子种田记事

    醒来便重生在陌生王朝的陆卿云,看着那个胖墩墩儿似的小肉丸子,再看看那位冷眼看着她的便宜俊俏的夫君。怎么办?好想入洞房!!什么?入洞房之前,还要斗极品,下地种田?好吧!!自己,不,前身招回来的夫婿,就由她来宠吧!让她拖着包子,睡着相公,一路打怪升级!“相公,孩子都这么大了,咱是不是该给他添个弟弟妹妹啥的?”“不着急!先赚钱吧!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之超级回收系统

    末世之超级回收系统

    末世来临,世界遍布感染者,墨渊手握回收系统称霸天下
  • 生活旁观者

    生活旁观者

    本书共有六篇,前五篇写的是游历美国、印度、摩洛哥等国家的游记,第六篇写的是作者生活中的随感。作者在写事的同时穿插了自己对这些身边事和人生的感悟。有种置身于纷繁世界之外,旁观生活,审视内心的感觉。这是一本充满趣味又引人思考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