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8500000012

第12章 传奇悲壮的海上探险(6)

北纬85°是个什么样子呢?人们面前出现了冰山群峰。冰层之厚度足能托起“北极”号。群峰阻拦着破冰船前进。眼下,“北极”号既无直升机领航,又不能用船体本身重量压碎冰山。

决不能半途而废,不到“极点”决不罢休。船长审时度势毅然做出决定:“北极”号开足马力后退100~150米,然后,以全速冲向冰山。果然座座冰山经不住核动力的冲力,终于分崩离析了。

破冰船越过86°,到达北纬88°5′,离极点只有100海里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结冰厚实的广漠冰区,洋面上再也见不到任何冰层裂缝。虽然8月中旬是北冰洋的冰融化期,但丝毫见不到冰化的痕迹。

船进入北纬89°以后,当向船艉模糊不清的航迹看去时,你才相信船是在奋力破冰前进。如从船艏看,既看不到冰缝,也看不到冰碴飞溅,无法感觉到船在前进,周围没有一点参照物,始终好像在原地。

到了北纬89°4′时,离极点只有37海里,冰层厚度达4米。此时,能见度极低,直升机完全无法领航,破冰船再也找不到较易通过的航道,只能全力靠破冰船冲压,航速慢极了。

1977年8月17日早晨4点35分钟,“北极”号核动力破冰船终于成为第一艘到达北极点的水面船舶,开创了水面船舶征服北极的新纪元。

极地探险的壮举

在20世纪初的南极探险活动中,英国著名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和他的探险船“持久”号是令人难忘的。虽然沙克尔顿不是首次登上南极点的勇士,也没有实现他横穿南极大陆的理想,但是,他和他的同伴进行的那次失败的南极探险旅行,在人类征服南极的历史上堪称为一次壮举。

1874年沙克尔顿出生在爱尔兰的一个富有的农场主的家庭。中学毕业后,曾在一家海事船运公司做见习水手,从此便深深地爱上了航海,并决心终生从事航海事业。后来,他参加了著名探险家斯科特的探险队,乘“努力”号赴南极探险。这次探险活动的目标是,向南极点逼近,不过,年轻的沙克尔顿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因为他途中染上坏血症,不得不离开探险队,回到了英国。沙克尔顿壮志未酬,但他确立了一个信念:总有一天,他要率领探险队去征服那个令人神往的冰雪世界。

1907年,沙克尔顿身体已经完全恢复健康。他凭着曾做过斯科特船长的探险队员,自行组成了一支探险队。1909年1月,沙克尔顿探险队向南极挺进。一路上,猛烈的极区暴风雪几度使探险队陷入绝境,加之食品不足,队员们体力不足,又有人受伤,只好收兵回师。这次探险虽然没有到达目的地,但他们在南极大陆上顶风冒雪,忍饥挨饿,向南极腹地跋涉了2700千米,这在当时探险家的行列中是成绩最为显赫的。

1911年12月14日,当沙克尔顿听到阿蒙森探险队首次成功地到达了南极点后,确立了新的探险目标,他要率领探险队徒步横穿南极大陆,从南极大陆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1914年10月,沙克尔顿率领他的探险队员到达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他计划从这里出发,实现他多年的夙愿。探险队乘坐的是一艘坚固的木壳帆船,船名叫“持久”号。船长弗兰克沃斯利有丰富的航海经验。探险队先乘船到达大西洋的威德尔海,在那里登陆,开始穿越南极大陆的探险旅行。他们计划用五个月完成探险任务。11月,“持久”号抵达福兰克群岛中的南乔治亚岛,经过几天补给休整,继续前进。航行第三天,“持久”号进入浮冰海域。起初,“持久”号还能左闪右躲,在浮冰中挤出一条航道,慢慢前进。但是没多久,越来越密集的冰块堵住了前进的道路。最后,被大块大块的浮冰紧紧地围困住,无法航行,只好随冰漂流。这时,“持久”号离登陆地点只有25海里,但因被浮冰围住,无法行动。沙克尔顿意识到,船再也无法航行了,唯一的办法是就地准备越冬。就这样,原先还在海上航行的“持久”号,现在成了探险队的“越冬船”。

由于探险队带的食品、燃料比较充足,队员们的身体也还好,南极的冬季总算平安度过了。第二年四月,“持久”号开始随着浮冰向南漂移,不久,冰面上随着噼噼啪啪的爆响声,裂开了一道道裂缝,解冻的季节终于来到了。然而,冰的解冻带来了新的麻烦:船的周围冰越来越薄,人无法在冰上行走,也无法狩猎获取食物。船四周的冰块磨碾挤压,船体在冰块挤压下,出现裂缝、漏洞,直至后来人员已经无法继续留在船上,被迫弃船到较厚的冰块上安营扎寨。

第二天一早,沙克尔顿组织探险队员们把船上的救生艇卸下来,然后利用救生艇把船上的物品搬运到约九海里之外的一块又大又厚的浮冰上,建立营地。根据经验浮冰越老就越结实,沙克尔顿判断,这块浮冰起码形成两年以上。大家给这个新“家”起了个新名字,叫它“大洋营地”。人们一次又一次地从“大洋营地”返回“持久”号,希望把更多的补给品搬到“大洋营地”去。总算走运,他们把好几桶黄豆、果酱和猪油等生活用品运回到“大洋营地”。终于,“持久”号因进水太多而沉没了。

没有过多长时间,“大洋营地”所占据的浮冰也开始破裂。到12月底,浮冰破裂得愈加厉害,沙克尔顿决定撤离“大洋营地”。探险队员们只好带着能带走的物品开始了艰苦的冰上跋涉。后来,终于又找到一块较老的浮冰,暂定为自己的新营地,大家叫它“大西洋营地”。但是,好景不长,“大西洋营地”周围的情况越来越不妙了。浮冰挟带着碎冰块发生互相错动,浮冰上的裂口越来越大,看来,把救生艇放到水里已是刻不容缓了。沙克尔顿把队员分成三组,分别乘三只小艇,开始了茫茫冰海上的漂流。1916年4月的一天,探险队员们登上了象岛。到此,沙克尔顿和他的探险队在南极冰海上已整整漂流了497天。这在人类航海探险史上最为罕见的。

在象岛上,探险队员们不能坐以待毙。看起来,要想获救,只能靠自己。沙克尔顿挑选了四名身体强壮的队员,经过两个星期的海上颠簸,找到一个海湾,又经过长途跋涉,看到一艘捕鲸船。在智利政府的帮助下,人们用了100多天时间,分几次把其他遇险人员全部救了出来。这次举世瞩目的远征虽没达到目的,却向世人证明:一个人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强烈的求生愿望,就能战胜种种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摆脱厄运。正是沙克尔顿的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使得他们成为那个时代传奇式的英雄。他们不畏艰险的品格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在沙克尔顿的身上,人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一个近乎悲剧的事件,最终变成了一个辉煌的胜利。

南极大陆的发现

早在公元前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希帕库就提出,已知的大陆极其广袤,且都在北半球,南半球绝大部分是海洋。因此,他推断南半球也应该有块大陆,否则,地球无法保持平衡(地球其实并无这种平衡的必要)。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地理学家庞蓬尼·麦拉赞成关于南大陆存在的设想,指出南大陆地区与北极地区一样,因严寒而无人居住。公元二世纪时,埃及的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革老丢·托勒密把这块大陆绘入了地图,注出的拉丁文地名为TerraAustralisloeognita,意为“未知的南方大陆”。托勒密认为,南方大陆非常大,几乎填满了南半球。文艺复兴开始后,托勒密的地球学著作被重新“发现”,译成各种文字,激起了人们寻找南大陆的热情。这是探讨南大陆的早期阶段。

地理大发现开始并取得最重大的成就后,法国地图学家让·斐纳在1531年绘制出版的世界地图中重新画出了南方大陆,并把“未知的”一词删去。此后,许多航海探险家不断去寻找这块南大陆。17世纪初,欧洲人逐步抵达和发现了澳洲。不过,最初人们都以为它就是近两千年来一直推测的南方大陆,并以为南方大陆一直延伸到南极。在澳洲的发现过程中,荷兰航海家塔斯曼的贡献最大。他在1642~1644年的航行和探险中,基本上环绕澳洲大陆进行探险航行,查明澳洲不是南极大陆的一部分,也不靠近南极大陆,而是一块独立存在的新大陆。此前人们在这一海域发现的海岛和陆地,都是这块新大陆的组成部分。由于荷兰人在发现澳洲过程中的作用和在这一带的殖民扩张,荷兰人所取的“新荷兰”一名与“南方大陆”一名并存了很久。1802~1803年间,英国海军军官弗林德斯完成了环绕澳洲航行,进一步证明了新荷兰是一块完整的独立的大陆,他于1814年建议,把这块新大陆定名为“澳大利亚”,将表示大陆的“特拉”也简化掉。他的建议被英国驻澳总督采纳。于是,原来表示南大陆的“南方”称谓作为地名——“澳大利亚”,这是当时人们发现的最南面的陆地,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是一个误称。因为南极洲尚未被发现。以上近三个世纪的航海探险考察构成探索和寻找南大陆的第二阶段。

澳洲被发现后,欧洲的地理学家认为,澳洲最南端才达到南纬38°,距南极极顶还有52个纬度,在如此浩瀚的水域里,应该还有新大陆。于是学者们在“北极”,即arctic的面前加上反意前缀anti,写成Antiarctica,表示这块未知的大陆,意为“北极的对面”,即南极洲。当时还有人传说,南极洲地下蕴藏着许多金银宝藏。于是,探险的精神,求知的欲望,猎捕鲸、海豹、海象等南极海洋动物的经济利益和开发南大陆的理想,推动着各国航海探险家不断向南大洋——南冰洋(实际上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汇合后的大洋)挺进。从而开始了探寻和发现南大陆的第三个阶段。

1821年1月,俄国航海家别林斯高晋和拉札列夫率领的两艘探险船首次在南纬66°半的南极圈内发现了面积为250平方千米的彼得一世岛。接着,他们又在南纬、西经约70°地带发现了大片陆地。他们以当世沙皇的名字命名,称为“亚历山大一世之地”。但是,美国人却认为,美国捕鲸船船长巴梅尔先于俄国人50天发现了该地。俄国和前苏联学者对此说法断然否认。而大多数学者,包括《大英百科全书》1974年15版“南极洲”词条的作者均认为,别氏等人很可能最先在南极地区实实在在地看见和发现了这块陆地。最初,人们都以为“亚历山大一世之地”是南极大陆的一部分,125年后的1946年经美国人考察,才弄清楚它是南极洲的一个大岛,面积约4.37平方千米,它与南极大陆边缘还隔着一条好几十千米宽的海峡。

不管怎样,在南极圈内发现大片陆地的喜讯激励着航海家探险家们冒着严寒,不避艰险,继续向南进军。1840年,英国探险家罗斯第一次看见、发现了南极大陆,1898年,挪威探险家鲍尔赫格列文第一次登上了南极大陆。1911年12月至次年一月,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相继到达南极极点。至此,绵延了两千年的重大地理疑案终于完全了结。南大陆——南极洲水落石出,“冰化”地现,显露出庞大的身躯,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块大陆(亚洲、非洲、北美、南美、澳洲、南极)和第七个大洲(亚、欧、非、北美、南美、澳、南极)。人们两千年来对南大陆的探讨和寻觅胜利结束。

诺登舍尔德——东北航通的开辟者

诺登舍尔德生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当时芬兰处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下,由于政治原因他被流放到瑞典。1858年定居斯德哥尔摩,参加了北极岛斯匹茨卑尔根的探险,成为瑞典国家博物馆馆长和矿物学教授,开始筹划北冰洋航线的开拓。

为了做好北冰洋航线探险的准备工作,他从1858年至1876年先后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格陵兰岛、喀拉海等作了8次探险考察,取得了丰富的北极地区科考资料。

在瑞典富商奥斯卡·迪尔森的资助下,1878年7月4日,他率领“维加”号和“莉娜”号两艘轮船,从瑞典的哥德堡出发,计划发现一条“东北通道”。

众所周知,16世纪初,达·伽马开拓了欧洲到印度的航道,麦哲伦又开辟了从欧洲经大西洋穿越麦哲伦海峡横渡太平洋前往亚洲的航道。这两条航道的开辟,对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活动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打开世界地图时,会发现这两条航道都很长,能否找到一条从欧洲通往亚洲的更近的航线呢?

当时,欧洲地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认为有两条从欧洲通往亚洲的更近的航线;一条是沿北美洲北岸走,称为“东北航道”;另一条是沿亚欧大陆北岸走,称为“西北航道”。寻找从欧洲通往亚洲更近的航线,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探险者把目光投向了北极。

诺登舍尔德一行顺利穿过了喀拉海,绕过了亚马尔半岛,一直行进到东经80°20′、北纬75°30′处;同年8月中旬,帆船停泊在叶尼赛湾入口处的一个小岛附近,并把小岛和对岸的港口分别命名为迪克森岛和迪克森港。

1878年8月10日,诺登舍尔德离开迪克森岛,开始了北冰洋航道的漫漫征程。9月28日,探险船驶进楚科奇海之后,意外发生了,海上气温骤降,海面很快冰封,“维加”号被冻在海面上丝毫不能动弹。面对一片茫茫坚冰,全体船员只得忍受着难以想象的严寒和风暴袭击艰难度日,直到第二年7月18日,被封冻了近10个月的海面才开始解冻。完好无损的航船得以向白令海峡航行。

这次航海探险,诺登舍尔德不仅实现了人类首次发现北冰洋航线的梦想,而且他率领的探险船还创造了人类航海探险史上船员无一人伤亡、船体完好无损的奇迹。

在这条以前没人航行过的航道上,诺登舍尔德一行战战兢兢,不断修正海图上的错误和纰漏,小心翼翼地绕过水下浅滩和无名海岛;另外,他们还认真记录着天气变化、浮冰漂流等自然现象。之后,他们取道日本横滨、中国广州、印度锡兰,穿过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于1880年4月24日回到瑞典。

诺登舍尔德因成为北冰洋航线的开拓者而享誉全球。以他的姓氏命名的有位于今俄罗斯喀拉海东南的诺登舍尔德群岛,新地岛西北部的诺登舍尔德湾、诺登舍尔德角,北美洲加拿大的诺登舍尔德河,北欧挪威的诺登舍尔德半岛;另外,北冰洋的拉普捷夫海也曾一度称为诺登舍尔德海。

2008年10月20日,格陵兰邮政与芬兰邮政联合发行小全张,纪念诺登舍尔德开通东北航线130周年。

同类推荐
  • 必解的数学密码

    必解的数学密码

    《必解的数学密码》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热土凝香

    热土凝香

    本书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兴隆香料饮料研究所成立五十五年艰苦创业历程的写真,其创建、发展与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几乎是同步的。
  • 善待我们的家园

    善待我们的家园

    本套系列丛书推出10辑,主打科技牌。少年儿童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热点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
  •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连·化学经纬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连·化学经纬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
  • 科学奥秘丛书——矿产资源

    科学奥秘丛书——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矿产资源分布、开发和利用的情况。
热门推荐
  • 破晓者的旅途

    破晓者的旅途

    原名:稀里糊涂的异界冒险生活曾经的虚幻忽然化为真实,演变为这个刀剑与奥术交错的奇幻世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灵魂,齐齐交汇于此,又会引发何种故事?
  • 双重人格呀里人格

    双重人格呀里人格

    “py管好你家里人格!”“滚!老子不叫py!”“滚!谁是他家的!”
  • 霸道校草:独宠我

    霸道校草:独宠我

    甜雪第一天上学报道,不小心拉错了人。结果那个人还侮辱她,甜雪气得狠狠的踩了他的脚,他发誓让她总有一天来求他。结果甜雪发现那个少年竟然和她一个班,想再教训一下他时,却发现那个少年竟然是全国首富的公司董事长的儿子钟景皓。“那个······大人有大量,之前是在开玩笑。”“开玩笑?我可没有开玩笑!”从此之后,甜雪就被这个又霸道又烦人的校草钟景皓所缠住。有一天某人说:“听说最近新出一个冰激凌叫甜雪。”甜雪眨了眨眼睛,“甜雪?和我同名哎!你想吃吗?”某人狡猾的笑了一下,把甜雪拉到怀里说,“嗯,我特别想吃!”说完,贴在她的嘴唇上。“你……唔唔……”
  • 记忆术师

    记忆术师

    一觉醒来忘记一切,但身体本能告诉林觉,自己是一个善于操纵记忆的大师。超能力者,位面生物,多重空间,面对这个疯狂的世界,林觉只能试着保护自己所爱的一切。
  • 仙路漫漫之恒月

    仙路漫漫之恒月

    秦曼本是大秦国的十大金牌杀手之一,因一次刺杀任务被同伴背叛,导致任务失败被追杀至死,死后灵魂穿越到了修真界一个废材的身上,从此踏上了修仙之路!且看一个废材如何在一次次的奇遇、一次次的生死边缘中突破自我,最后羽化成仙!
  • 剑破苍穹之三界传说

    剑破苍穹之三界传说

    传说盘古开天之后力竭,遭混沌魔神偷袭,无奈身化万物。魔神不甘失败,意图卷土重来,鸿钧于是与其大战,身受重伤,于是取出诛仙四剑镇压魔神。此四剑原本为盘古大帝开天斧破碎残片,后被鸿钧炼化,铸成四剑,赠与通天。并取来九天息壤,集众神之力、创造大陆?名为苍穹。时间流逝,转眼万年已逝。某日鸿钧算到,天地大劫将至,苍生危矣。
  • 美丽的心情

    美丽的心情

    文科生余亚强进了理工类学校,热爱文艺的他,在学校认识了几个美丽可爱的同学,他在热爱文艺和勤工俭学,为爱痴狂中辗转反侧。暗自立誓挣钱和其中一位美女同学林莺续写前缘,但毕业后在一份工作中又遇到几个美丽可爱的同事,美女排行榜的出榜很偶然,爱情的诱惑很难抗拒,情缘路很曲折,只留下了美丽的心情!
  • 阳光心态,幸福人生

    阳光心态,幸福人生

    本书通过洒满阳光的心灵、我的人生由我设计、知足者才能常乐、爱让生命如此美好、宽容是世间最美的花朵等章节内容,讲述了人生要保持积极心态才能收获幸福的道理。
  • 三国公孙天下

    三国公孙天下

    一时想不开跌落山崖,原以为自己会英年早逝。没想到穿越到了三国幽州!从时空通道跌落出来时,被他当垫背的两个路人不幸遇难了。摇身一变,身份变成了路人甲,开始在群雄逐鹿的时候,争夺中原以及扩大疆域之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