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34100000015

第15章 国民文化与学术(1)

学问的生长是有机体的生长,必须有一个种子或幼芽做出发点,这种子或幼芽好比一块磁石,与它同气类的东西自然会附面上去。联想是记忆的基本原则,所以知识也须攀亲结友。一种新来的知识好比一位新客走进一个社会,里面熟人愈多,关系愈复杂,牵涉愈广,他的地位也就愈稳固。如果他进去之后,不能同任何人发生关系,他就变成众所同弃的人,绝不能久安其位,或是尽量发挥他的能力,有所作为。

1.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胡适

取人之长,补我之短;扫除旧日的种种“遗形物”,采用西洋最近百年来继续发达的新观念,新方法,新形式,如此方才可使中国戏剧有改良进步的希望。

去年我曾说过要做一篇《戏剧改良私议》,不料这一年匆匆过了,我这篇文章还不曾出世。于今《新青年》在这一期正式提出这个戏剧改良的问题,我以为我这一次恐怕赖不过去了。幸而有傅斯年b 君做了一篇一万多字的《戏剧改良各面观》,把我想要说的话都说了,而且说得非常明白痛快;于是我这篇《戏剧改良私议》竟可以公然不做了。本期里还有两篇附录:一是欧阳予倩c 君的《予之戏剧改良观》;一是张穆子君的《我的中国旧戏观》。此外还有傅君随后做的《再论戏剧改良》,评论张君替旧戏辩护的文章。后面又有宋春舫先生的《近世名戏百种目》,选出一百种西洋名戏,预备我们译作中国新戏的模范本。这一期有了这许多关于戏剧的文章,真成了一本“戏剧改良号”了!我看了这许多文章,颇有一点心痒手痒,也想加入这种有趣味的讨论,所以我划出戏剧改良问题的一部分做我的题目,就叫作“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

我去年年初回国时看见一部张之纯的《中国文学史》,内中有一段说道:

是故昆曲之盛衰,实兴亡之所系。道咸以降,此调渐微。中兴之颂未终,海内之人心已去。识者以秦声之极盛,为妖孽之先征。其言虽激,未始无因。欲睹升平,当复昆曲。《乐记》一言,自胜于政书万卷也。(下卷一八页)这种议论,居然出现于“文学史”里面,居然做师范学校“新教科书”用,我那时初从外国回来,见了这种现状,真是莫名其妙。这种议论的病根全在没有历史观念,故把一代的兴亡与昆曲的盛衰看作有因果的关系,故说“欲睹升平,当复昆曲”。若是复昆曲遂可以致升平,只消一道总统命令,几处警察厅的威力,就可使中国戏园家家唱昆曲,--难道中国立刻便“升平”了吗?我举这一个例来表示现在谈文学的人大多没有历史进化的观念。因为没有历史进化的观念,故虽是“今人”,却要做“古人”的死文字;虽是二十世纪的人,偏要说秦汉唐宋的话。即以戏剧一个问题而论,那班崇拜现行的西皮二簧戏,认为“中国文学美术的结晶”的人,固是不值一驳;就有些人明知现有的皮簧戏实在不好,终不肯主张根本改革,偏要主张恢复昆曲。现在北京一班不识字的昆曲大家天天鹦鹉似的唱昆腔戏,一班无聊的名士帮着吹打,以为这就是改良戏剧了。这些人都只是不明文学废兴的道理,不知道昆曲的衰亡自有衰亡的原因;不知道昆曲不能自保于道咸之时,决不能中兴于既亡之后。所以我说,现在主张恢复昆曲的人与崇拜皮簧的人,同是缺乏文学进化的观念。

如今且说文学进化观念的意义。这个观念有四层意义,每一层含有一个重要的教训。

第一层总论文学的进化:文学乃是人类生活状态的一种记载,人类生活随时代变迁,故文学也随时代变迁,故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周秦有周秦的文学,汉魏有汉魏的文学,唐有唐的文学,宋有宋的文学,元有元的文学。《三百篇》的诗人做不出《元曲选》,《元曲选》的杂剧家也做不出《三百篇》。左丘明做不出(水浒传》,施耐庵也做不出《春秋左传》。这是文学进化观念的第一层教训,最容易明白,故不用详细引证了(古人如袁枚、焦循,多有能懂得此理的)。

文学进化观念的第二层意义是:每一类文学不是三年两载就可以发达完备的,须是从极低微的起原,慢慢地,渐渐地,进化到完全发达的地位。有时候,这种进化刚到半路上,遇着阻力,就停住不进步了;有时候,因为这一类文学受种种束缚,不能自由发展,故这一类文学的进化史,全是摆脱这种束缚力争自由的历史;有时候,这种文学上的羁绊居然完全毁除,于是这一类文学便可以自由发达;有时候,这种文学革命只能有局部的成功,不能完全扫除一切枷锁镣铐,后来习惯成了自然,便如缠足的女子,不但不想反抗,竟以为非如此不美了!这是说各类文学进化变迁的大势。西洋的戏剧便是自由发展的进化;中国的戏剧便是只有局部自由的结果。列位试读王国维先生的《宋元戏曲史》,试看中国戏剧从古代的“歌舞”(Ballad Dance,歌舞是一事,犹言歌的舞也),一变而为戏优;后来加入种种把戏,再变而为演故事兼滑稽的杂戏(王氏以唐、宋、辽、金之滑稽戏为一种独立之戏剧,与歌舞戏为二事。鄙意此似有误。王氏引各书所记诙谐各则,未必独立于歌舞戏之外。但因打诨之中时有谲谏之旨,故各书特别记此诙谐之一部分而略其不足记之他部分耳。元杂剧中亦多打诨语。今之京调戏亦可随时插入讥刺时政之打诨。若有人笔记之,后世读之者亦但见林步青、夏月珊之打诨而不见其他部分,或亦有疑为单独之滑稽戏者矣);后来由“叙事”体变成“代言”体,由遍数变为折数,由格律极严的大曲变为可以增减字句变换宫调的元曲,于是中国戏剧三变而为结构大致完成的元杂剧。但元杂剧不过是大体完具,其实还有许多缺点:(一)每本戏限于四折,(二)每折限于一宫调,(三)每折限一人唱。后来南戏把这些限制全部毁除,使一戏的长短无定,一折的宫调无定,唱者不限于一人。杂剧的限制太严,故除一二大家之外,多只能铺叙事实,不能有曲折详细的写生功夫;所写人物,往往毫无生气;所写生活与人情,往往缺乏细腻体会的功夫。后来的传奇,因为体裁更自由了,故于写生,写物,言情,各方面都大有进步。试举例为证。李渔的《蜃中楼》乃是合并《元曲选》里的《柳毅传书》同《张生煮海》两本戏做成的,但《蜃中楼》不但情节更有趣味,并且把戏中人物一一都写得有点生气,个个都有点个性的区别,如元剧中的钱塘君虽于布局有关,但没有着意描写;李渔于《蜃中楼》的《献寿》一折中,写钱塘君何等痛快,何等有意味!这便是一进步。又如元剧《渔樵记》写朱买臣事,为后来南戏《烂柯山》所本,但《烂柯山》中写人情世故,远胜《渔樵记》,试读《痴梦》一折,便知两本的分别。又如昆曲《长生殿》与元曲《梧桐雨》同记一事,但两本相比,《梧桐雨》叙事虽简洁,写情实远不如《长生殿》。以戏剧的体例看来,杂剧的文字经济实为后所不及;但以文学上表情写生的功夫看来,杂剧实不及昆曲。如《长生殿》中《弹词》一折,虽脱胎于元人的《货郎旦》,但一经运用不同,便写出无限兴亡盛衰的感慨,成为一段很动人的文章。以上所举的三条例,--《蜃中楼》、《烂柯山》、《长生殿》--都可表示杂剧之变为南戏传奇,在体裁一方面虽然不如元代的谨严,但因为体裁更自由,故于写生表情一方面实在大有进步,可以算得是戏剧史的一种进化。即以传奇变为京调一事而论,据我个人看来,也可算得是一种进步。传奇的大病在于太偏重乐曲一方面;在当日极盛时代固未尝不可供私家歌童乐的演唱;但这种戏只可供上流人士的赏玩,不能成通俗的文学。况且剧本折数无限,大多数都是太长了,不能全演,故不能不割出每本戏中最精彩的几折,如《西厢记》的《拷红》,如《长生殿》的《闻铃》、《惊变》等,其余的几折,往往无人过问了。割裂之后,文人学士虽可赏玩,但普通一般社会更觉得无头无尾,不能懂得。传奇杂剧既不能通行,于是各地的“土戏”纷纷兴起:徽有徽调,汉有汉调,粤有粤戏,蜀有高腔,京有京调,秦有秦腔。统观各地俗剧,约有五种公共的趋向:(一)材料虽有取材于元明以来的“杂剧”(亦有新编者),而一律改为浅近的文字;(二)音乐更简单了,从前各种复杂的曲调渐渐被淘汰完了,只剩得几种简单的调子;(三)因上两层的关系,曲中字句比较的容易懂得多了;(四)每本戏的长短,比“杂剧”更无限制,更自由了;(五)其中虽多连台的长戏,但短戏的趋向极强,故其中往往有很有剪裁的短戏,如《三娘教子》、《四进士》之类。依此五种性质看来,我们很可以说,从昆曲变为近百年的“俗戏”,可算得中国戏剧史上一大革命。大概百年来政治上的大乱,生计上的变化,私家乐部的消灭,也都与这种“俗剧”的兴起大有密切关系。后来“俗剧”中的京调受了几个有势力的人,如前清慈禧太后等的提倡,于是成为中国戏界最通行的戏剧。但此种俗剧的运动,起源全在中下级社会,与文人学士无关,故戏中字句往往十分鄙陋,梆子腔中更多极不通的文字。俗剧的内容,因为他是中下级社会的流行品,故含有此种社会的种种恶劣性,很少如《四进士》一类有意义的戏。况且编戏做戏的人大都是没有学识的人,故俗剧中所保存的戏台恶习惯最多。这都是现行俗戏的大缺点。但这种俗戏在中国戏剧史上,实在有一种革新的趋向,有一种过渡的地位,这是不可埋没的。研究文学历史的人,须认清这种改革的趋向,更须认明这种趋向在现行的俗剧中不但并不曾完全达到目的,反被种种旧戏的恶习惯所束缚,到如今弄成一种既不通俗又无意义的恶劣戏剧。--以上所说中国戏剧进化小史的教训是:中国戏剧一千年来力求脱离乐曲一方面的种种束缚,但因守旧性太大,未能完全达到自由与自然的地位。中国戏剧的将来,全靠有人能知道文学进化的趋势,能用人力鼓吹,帮助中国戏剧早日脱离一切阻碍进化的恶习惯,使他渐渐自然,渐渐达到完全发达的地位。

文学进化的第三层意义是:一种文学的进化,每经过一个时代,往往带着前一个时代留下的许多无用的纪念品;这种纪念品在早先的幼稚时代本来是很有用的,后来渐渐地可以用不着他们了,但是因为人类守旧的惰性,故仍旧保存这些过去时代的纪念品。在社会学上,这种纪念品叫作“遗形物”(Vestiges or Rudiments)。如男子的乳房,形式虽存,作用已失;本可废去,总没废去;故叫做“遗形物”。即以戏剧而论,古代戏剧的中坚部分全是乐歌,打诨科白不过是一小部分;后来元人杂剧中,科白竟占极重要的部分;如《老生儿》、《陈州粜米》、《杀狗劝夫》等杂剧竟有长至几千字的说白,这些戏本可以废去曲词全用科白了,但曲词终不曾废去。明代已有“终曲无一曲”的传奇,如屠长卿的《昙花梦》(见汲古阁六十种曲),可见此时可以完全废曲用白了;但后来不但不如此,并且白越减少,曲词越增多,明朝以后,除了李渔之外,竟连会做好白的人都没有了。所以在中国戏剧进化史上,乐曲一部分本可以渐渐废去,但也依旧存留,遂成一种“遗形物”。此外如脸谱,嗓子,台步,武把子等,都是这一类的“遗形物”,早就可以不用了,但相沿下来至今不改。西洋的戏剧在古代也曾经过许多幼稚的阶级,如“和歌”,面具,“过门”,“背躬”(Aside),武场等。但这种“遗形物”,在西洋久已成了历史上的古迹,渐渐地都淘汰完了。这些东西淘汰干净,方才有纯粹戏剧出世。中国人的守旧性最大,保存的“遗形物”最多。皇帝虽没有了,总统出来时依旧地上铺着黄土,年年依旧祀天祭孔,这都是“遗形物”。再回到本题,现今新式舞台上有了布景,本可以免去种种开门,关门,跨门槛的做作了,但这些做作依旧存在;甚至于在一个布置完好的祖先堂里“上马加鞭”!又如武把子一项,本是古代角柢等戏的遗风,在完全成立的戏剧里本没有立足之地。一部《元曲选》里,一百本戏之中只有三四本用得着武场;而这三四本武场戏之中有《单鞭夺槊》和《气英布》两本都用一个观战的人口述战场上的情形,不用在戏台上打仗而战争的情状都能完全写出。这种虚写法便是编戏的一大进步。不料中国戏剧家发明这种虚写法之后六七百年,戏台上依旧是打斤斗,爬杠子,舞刀耍枪的卖弄武把子,这都是“遗形物”的怪现状。

这种“遗形物”不扫除干净,中国戏剧永远没有完全革新的希望。不料现在的评剧家不懂得文学进化的道理;不知道这种过时的“遗形物”很可阻碍戏剧的进化;又不知道这些东西于戏剧的本身全不相关,不过是历史经过的一种遗迹;居然竟有人把这些“遗形物”--脸谱,嗓子,台步,武把子,唱工,锣鼓,马鞭子,跑龙套等等--当作中国戏剧的精华!这真是缺乏文学进化观念的大害了。

同类推荐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多维视角下的汉语修辞学

    多维视角下的汉语修辞学

    在现代社会,运用语言的第一要求应当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最佳的表达效果。简言之,就是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优美、妥帖永远是修辞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语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 专业建设与评估(电子信息类)

    专业建设与评估(电子信息类)

    本书为中国电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2007年电子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汇编,共收录了26篇论文。论文就如何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结合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论证和研讨,反映出近几年我国电子高等教育的改革状况。
  • 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体育,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家长不要对孩子们娇生惯养,而应该主动引导让孩子们锻炼出强健的体魄第二部分论述德育,洛克认为,在人的各种品行中,德行应占第一位,洛克指出,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第三部分论述智育,洛克认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他主张在读、写、算之外,还要学习天文、地理、历史、法律、几何等,也要学点儿工农业、园艺的知识和技艺。
  • 中国新闻报道

    中国新闻报道

    本书的宗旨在于分析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历史、现状以及报道原则、报道方式等相关问题,研究和探讨中国如何向外部世界传递发生在中国的事实信息,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从而向世人澄清事实,减少误会,提升中国软实力。
热门推荐
  • 诱惑与谎言的游戏

    诱惑与谎言的游戏

    (本作品所述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许多项目运作,总会因包装过度、故事离奇而变成“肥皂泡”的。虚幻的,常常会被认为是美好的。这又被人们称为“诱惑与谎言的游戏”。三十多年前的一个科学发现,被美国人雪藏了十年。三十年后,适逢中国改革开放,这一仍未成熟的科研成果受到了国内的热捧,成为天使投资人的“摇钱树”,政府官员为之倾倒,地方土豪盲目加盟,投资集团跃跃欲试……。人们在期盼中兴奋,在等待中沮丧,在真相大白时愤怒。惨痛的政治代价、经济代价令人痛心疾首。他们是如何运作的?怎样把国家和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钱?作品将为您揭示答案,读者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 一个未来与现在特别的故事

    一个未来与现在特别的故事

    许蒽与傅尘的小概述,强调概述,里面融合了本人的某些生活感受……
  • 流落古代种田养崽崽

    流落古代种田养崽崽

    这是一个甜宠文哦,很甜很温馨的那种。林倩再睁眼时,发现自己重生在了架空时代的小寡妇身上。家徒四壁,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包子。幸好上天还是比较眷顾她的,听得懂兽语,识得了药草,最后还给她送来了一位忠犬相公,上打的了猎物,下打的了极品,实乃居家必备款啊!小剧场一“这位大哥,我看你打的猎物还挺多的,可以先借我一点嘛吗?我可以给你打借条,以后一定还你”。“可以”只是这以后还得是什么那就不好说了。小剧场二“娘子,你可还记得你当初给我打的借条,你什么时候还为夫呢?”“你不要太过分了,我都把自己还给你了,你还想要我还你什么!!”
  • 帅气总裁霸道妻:做你无数的女友

    帅气总裁霸道妻:做你无数的女友

    两种可望不可即的恋情,到最终,究竟如何收场?上一輩子,他们是最令人羡慕的爱人。可惜,求婚当天他为了救助别人,牺牲了自己。这一辈子,他们是最波折重重的情侣。他们,到底该如何再续前缘。两世的爱恨情仇,这一刻,是否得到解决?两个与众不同的人,如何产生爱的火花?当一场充满血腥的风暴即将掀起,那被尘土掩埋的记忆破图重生之时,他是否一样,待她如初恋?他是否依旧,将她护在心头最深最深的角落?他是否还会抱紧她,接受现实?
  • 从虐歌开始的诸天世界

    从虐歌开始的诸天世界

    烟雨朦胧,湿冷的街道,一蓝裳道人手持青色油伞,寒风拂过,长发飞舞,露出他淡漠的眼瞳……冰冷的纯阳宫飘荡着风雪,夜晚的长安城内焰火滔天,剑三中的爱恨情仇。神话中千年不变的等待。盗墓里生死相依的感情。西游里的大圣与四师徒……下面是废话,【妖妖比较喜欢听歌,想把歌里的故事写出来,我喜欢古风,虐的居多,如眉间雪,参商,拂雪,画地为牢等等,后面的话,神话,盗墓,西游也算吧!虐的居多,嗯!就这样,,不要对妖妖的节操有多余的想法。】
  • 杀手黑天使

    杀手黑天使

    [花雨授权]躲避追杀的林汐无意间撞到了杀手的枪下……雪菲尔德伯爵,曾是黑道有名的杀手——黑天使,无情如他,人称“面具”。这天夜里,他遇见了这个叫做林汐的东方画者。黑杀手救得了自己的天使吗?且看那一场嘉年华舞会……
  • 寒山尽

    寒山尽

    这个乱世里,英雄从草莽发家,王侯从马背上被拉下,所有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你敢拿起刀,你就能在这世上为自己争一条不一样的路。
  • 亿万妻约,总裁慢点追

    亿万妻约,总裁慢点追

    十五岁丑不堪言的她是恶魔少爷莲家三少的小妻,更是他的小保姆。那年,恶魔少爷终于有了挚爱的女孩。那年,她离开,不带半点留念。一转身,就是整整十年。十年后,再见。她二十五岁,一场商业谈判,凭借她过人的实力,征服了在场所有营销谈判高手,却同时也让莲家三少眼前一亮。这女人为什么看起来眼熟?女子走上前来,莲总,申允夏,往后还请多多关照!”有些人,永远以高贵的姿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让人想了又想,念了又念。而她申允夏,永远以最卑微的姿态,活在他莲晏商的世界!存如鸡肋,厌如糟糠。如果只是这样,离别不见,可好?却孰不知,她申允夏这根鸡肋,漫漫十年间,竟早已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他的肋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民穿越记摄政王爷请自重

    全民穿越记摄政王爷请自重

    这都21世纪了,自己就帮闺蜜讨个医疗费怎么就穿了,穿越就穿越了吧,这又怎么样凭自己的能力还是个不受宠的相府小姐,原因是不能修炼,这又怎么样凭自己的能力,逆天改命分分钟的事。这个看样子牛逼哄哄的摄政王是怎么回事,整天游手好闲,动不动一脸我很帅,你不喜欢我就亏了的样子,真的好欠揍……
  • 男神你要往哪跑

    男神你要往哪跑

    她,是本市唯一逃学多过上课的人,也是全市最优秀的理科生,拥有着异于常人的大脑,过目不忘的技能。当然她的这种技能,多半用于记住各种小鲜肉!身边却从来没有哪个男生能留在她身边超过一天。他,崔氏集团唯一继承人,却也是K国最年轻的富豪,逆天颜值、身兼数职,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她勾着他的脖颈,扬言要嫁入豪门。他冷漠回应:“醒醒吧,做梦不是在白天。”数小时后,他主动缠上她:“如果非要我马上结婚的话,既然可以是陌生人,为什么不能是你呢!反正你也喜欢我的钱!”她微愣:“你很有钱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