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20000000013

第13章 我看见幽灵从空中飞过

月亮鸟

再说想象能力的培养。什么是想象能力呢?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材料经过加工改造所形成的,就是说有母题、依托。

比如,我让孩子想象一位站在奶牛旁边提着奶桶的农家少妇,那么他必须是见过“桶”,见过少妇,也见过牛,要是没有见过真实的牛,电视上见过也行。桶、牛、少妇就是他想象的依托或者母题。把这些依托、母题经过一番改造,就组合成“站在牛旁边提着奶桶的农家少妇”。假如我们要去青海湖旅游,要带着汽油炉和其他野炊用品,你的大脑里立刻就会浮现出蓝蓝的湖水绿绿的草地,同伴们在烤羊肉串,怎么吃,怎么说,一片欢歌笑语,你一定会想象出这样的情景。但是这个想象得有一个条件,你有过野营的经验,如果你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就很难想象出来那样的情景。

再比如,红头发安妮在想象仙女的时候,必须得有一个神秘的花园,里面有许多花跟树,顺着小路进去,看见一位裙子飘飘的美丽仙女在五彩缤纷的树下来回走动,进而,想到自己如果是那位仙女,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她是通过依托想象出这些情景的。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人能够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想象内容还是与客观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我让孩子画一只月亮鸟,这只鸟总是不能完全脱开地球鸟而凭空想象,最终还是要有母题的影子。用心理学上的术语来讲,前一种属于创造想象,后一种属于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的新形象必须利用已积累的知觉材料作为基础,再造想象只有些许依托就成。在利用母题、依托方面,前者是必须的,后者可有可无。

哈利·波特的扫帚

其实这就有点儿接近创造了,尤其是再造想象。创造是首创前所未见的事物,比如,飞机的发明。还有,想象并不一定非要把“想”出的“象”变成现实,创造必须变成现实。创造创造,一个是“创”,一个是“造”,二者合起来才能称之为“创造”。那个“创”几乎可以归属到“想象”的范畴之内,如果你的创造没有成为实际的产品,那只是创造性思维或者是想象,而不是创造了。

比如,“我在宇宙中”,是创造课,其实里面想象的成分很多。想象与创造是关联着的,有时候你甚至不能说这个课题只适合想象能力的培养而不适合创造能力的培养,只能说在想象能力培养的时候老师偏重于想象的因素,培养创造能力的时候偏重于创造的因素。

那么,想象与形象思维有什么区别呢?形象思维,首先是“形象”的,但因为还有个“思维”加入其中,所以它会有一个上升到“理性”的过程,从而达到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只是一般地不脱离具体的形象而已,所以,它与逻辑思维并不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形象思维必须凭借具体的感性材料,以及想象、联想与幻想,并伴随着强烈的情感色彩。

形象思维因为有个“思维”在,所以与想象还有个不同之处,是形象在大脑里按一定的逻辑方式运行,带有空间和时间的程序。想象要不要这个程序呢?一般不要,它几乎没有思考过程,大脑里立刻涌现出一个形象,一个情景,比如,午后的大海上面升起大朵大朵的白云,这就是想象。但是,如果我把它想象成孙悟空、牛魔王,他们在打架,这个过程,就成了形象思维。

除了想象、创造、形象思维,还有联想、幻想等,其实这些因素常常是搅在一块儿的,有时候你很难分清哪个是哪个。有时候是几个因素掺在一起同时作用的,你很难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比如,创造能力,我们说创造必须首创前所未见的事物,但也不尽然,就是飞机的创造也还有鸟的启示,这时候你不能说绝对地没有利用母题,它也是在母题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使母题改变了原来的面貌与性能。所以在培养孩子创造能力的开始阶段,你不给孩子一个母题,不给他提供一个可以进入的平台,他就会无所适从。如果提供了这样的平台,那他是想象呢,还是创造?

再比如,“手的联想”这课,我们提供了“手”作为母题,孩子会把它画成树、画成鸟、画成组合图案,这时候联想、想象、创造、形象思维,甚至逻辑思维几种因素全在起作用,你怎么分别?

联想有时候是用在形象思维上的,有时候是用在逻辑思维上的,有时候是建立在想象甚至创造之上的。有些人从一个公式联想到另一个公式,从一种化学分子式联想到另外的化学分子式,所以说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出别的事物。其实所有有母题的创造与想象都有联想在起作用。我拿起一个拖把,问它像什么?孩子说像一个疯子,一个头发很长、身子很细的人,是哈利·波特骑着飞的那把扫帚……不论怎么联想都离不开“拖把”这个依托。

我看见幽灵从空中飞过

在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时,你用不着挖空心思地想着让他知道自己有想象能力,你只要提供平台让他想象,他就能发现自己有这个能力,找到自信,从而发现想象的伟大。

所以,想象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有依托,要提供一个可供想象的平台,刚开始这个平台可以具体一些复杂一些,后来要简单,不然就会侵占孩子的想象空间。

想象能力培养之初的平台怎样提供?比如,让孩子画一幅有关哈雷彗星在太空中的画,这个概念太大了,太丰富了,你不能说今天来画哈雷彗星,你们想象吧。你应该说:这个哈雷彗星啊,当我看见它的时候,就像看见幽灵从空中飞过,它东晃一下西晃一下,很像你们身边某个又可爱又调皮的男孩或者女孩,还拖着一条漂亮的尾巴。你只需说出可爱、漂亮的尾巴就行,这个“可爱”、“漂亮”的词说出之后,孩子就会按照他们认为的漂亮画了。要是不这样说,你描述的哈雷彗星很调皮,东晃一下西晃一下就会被孩子画得既不可爱也不漂亮,因为他们可能认为这是个令人讨厌的家伙。这就是情感暗示,没有情感暗示的平台等于去掉了灵魂。

如何表达呢?表达要进行必要的技术输入。这时候老师的语言传导就显得十分关键,比如,孩子调色盒里的颜色都要使用,你只要这样说,孩子就会这样做。但是如果全部心思集中在使用所有的颜色上面,还能表达他心中的哈雷彗星吗?这堂课就会上得一塌糊涂,到了下课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一幅画的画面全是五颜六色的颜色,除了颜色什么都没有。就一堆颜色。因为孩子太喜欢使用各种各样的颜色了,这就会忘了目的,这堂课就上跑题了。你要是说可以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孩子就会自由地表达。如果老师修养不够,一句话就会造成很大的问题。你想让课堂活跃、丰富,你可能就会胡说八道。有一位经过国家“新课程”培训的老师想在我们中心当老师,我让她上了一课,她上来就说:我们与传统的教育不一样,在这里是自由的,如果我讲课讲得好你们可以赞扬,讲得不好就可以骂我,怎么骂都行。她想让课堂活跃,想给予充分的民主,由于修养不够,结果误导了孩子。

所以,老师的语言应该是闲散、轻松、美好、智慧、有很高文化含量的,每句话都是课程所需要的、对孩子有帮助的。明确地知道该怎么说,会产生什么影响,不会造成问题,不会偏离你的目标。在你表达的时候,你的思路会不会抛锚?拐弯?短路?什么样的环节正好在你思维的链条之中?这一点十分重要。

天狼星

我举一课作为例子,那是一堂用音乐培养孩子想象能力的课,课名叫“天狼星”。这是一部既写实又超越地球感觉的现代音乐,音乐一开始由远而近传来机械振动的声音。当第一声音乐响起时,我将手指贴在嘴唇上面,说“听--”,教室立刻一片肃静,孩子们露出紧张而惊奇的神情,侧耳倾听。这样的音乐重复了四次。我小声问孩子们:感觉到了什么?他们也小声地说:飞行器。

这个时候,音乐里面有一个男高音突然“噢”的一声,我立刻站直,两手向空中举起做出巨人状,又一次小声问他们感觉到了什么?他们说:从飞行器里面下来一个男人。有的还说是个宇宙人。

接下来,是一个颤动的女高音,也是那种超越地球、具有宇宙空间感的声音。我看见孩子们的目光早已游离出了教室,进入了忘我状态,心被带进了宇宙之中了。我便弯下腰来,悄悄地离开了讲台,坐在一个最不起眼的地方。除了音乐之外,教室里再没有其他声音。

音乐结束后,我再一次来到讲台,问孩子:你们感觉到了什么?他们激动地七嘴八舌,根本听不清说的是什么。于是,我做一个暂停的手势,说:请把你们刚才听到的感觉画下来……就听一片运笔声,一会儿,他们就完成了作品。从那些迷人的画上,我知道孩子真正地进入了想象,而且带着美、带着情感……午后大海升起白云这样培养一段时间之后,老师要简化平台上的内容,依托一定要明确、单纯,不然会侵占孩子的想象空间。比如,午后大海升起一片白云……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中午过后,在平静的大海上升起了一片白云,我们把它画成一幅画。在这里,老师只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单纯的依托,没有细节,留下了很大的可供发挥的空间。

另一种:午后大海升起了一片白云,海边是沙滩,沙滩上有一行孩子踩过的脚印,还有一个刚刚做成的城堡,海浪哗哗地拍打着海岸,把一些贝壳冲上岸来。白云在海天交界处,阳光普照,白云泛着黄白色的光辉……这就是情节了,我这样说孩子会有什么感觉?他们会对着画纸发愁。

这两个的区别,一个是可以填充的,另一个是不可填充的。所以说,想象能力培养其实很简单,就是怎样提供平台的问题。

第一个描述直接就是一个画面,孩子能够自己填充,是老师给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后一个是我自己把楼房盖起来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一定不要把楼房盖起来,提供一个平台就可以了,而且一定让孩子把美、把形象与内在的情感结合起来。带有情感因素的想象依托,能使孩子明确单纯地要简化平台上的内容,依托一定要明确、单纯,不然会侵占孩子的想象空间。

与内在的情感发生共鸣,这样才能使想象同样也带有强烈的情感因素和美的因素。这是高品味的想象,就像一首诗或者一幅画。红头发安妮想象树林里出现了一位仙女,这个画面就非常单纯清晰,毫不掺杂其他的因素,而且情感色彩很浓。

如果你用语言为孩子提供了想象的平台,并给他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不能再拿实物进行对照,因为实物无论如何比不上他们的想象。这就像那个童话中的小王子,他要飞行员给他画一只羊,怎么画都不满意,没办法,只好画了只箱子,这一下他高兴了,满意得不得了。箱子给了他一个想象的空间,他把大脑中的“羊”与箱子里的“羊”对应起来,而画出的羊总是与他的想象产生距离。

这就像在社会上宣传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文章家长看了,说哎呀,这么美好的教育,赶紧送孩子去吧,有的父母一看就大失所望。一个是他们可能不了解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不好的教育;另一个是想象,人的想象是没有边界的,他或许把这个教育想象成了天堂一样的东西,想得太高,跟他们心中的距离太远。

大胡子叔叔

再比如,“大胡子叔叔”这一课,如果我说:有一个大胡子叔叔,他长着两道微微上竖的眉毛,双眼皮,形状像杏仁;鼻子短短的,肉肉的;胡子两边从耳朵一直拖到肩部,而且弯弯曲曲的;衣服是黑颜色的,领子竖得很高,裤子上头宽下面细,裤脚装在陆战靴里,走路时两只手插进裤兜。好,请大家想象吧。怎么想?所有的东西全说了,没有可想的了。

如果我说:今天我们要画一位长着大胡子的叔叔,他形象很酷,当他走到街上的时候,无论有多少人,大家一眼就会注意到他。结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大胡子叔叔,没有一幅是雷同的。

其中一位留着长长的马尾辫,穿着短短的夹克,清瘦的脸庞,满不在乎的神色,问作者大胡子叔叔是干什么的,他说是艺术家。

另一位,戴着墨镜,胖脸,高个,黑风衣,黑礼帽,帽沿压在脑门上面,几乎遮住了眼睛。问他的职业,原来是个保镖。

还有电影演员,有出租车司机,有搞地下工作的,还有……特务、匪徒。脸形、高矮、胖瘦、气质、穿着全都五花八门,背景也不一样。有的站在桥上,就像《廊桥遗梦》中的那座桥,很有诗意,大胡子叔叔一只手扶着木质栏杆,一只手朝天举着,还伸着两根指头,画面上散发着诡异的气息,一股大师蒙克的意味。有的站在大楼的过道里面,阴森黑暗,神情诡秘。有的站在绿草地上,手里捧着一束鲜花,脸上笑嘻嘻的。

这些所谓的大胡子叔叔其实就是他的爸爸、叔叔、爸爸叔叔的朋友、街上见到的某个男人的替代品,或者是好几个男人形象的集合。

冲出围城

我把画全部贴到墙上,开始与孩子讨论,看谁画得最酷。正讨论着,突然,有个女孩站起来喊道:老师,那幅画画的不是叔叔!我一看,画上的人果然没长胡子,而且还扎着两条小辫。

我想试试孩子们能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就说:现在,也有叔叔扎小辫嘛。全班一下子炸了,孩子们七嘴八舌,有个男孩干脆跑到讲台上来,冲着我说:老师说得不对,叔叔的辫子是这样扎的。说着两手紧贴头皮往后一撸。马尾辫?我说。他点头说是。我故意说道:也可能这位叔叔太特别了,专扎这样的小辫。孩子们“噢”的一声,纷纷做晕倒状。

我尽量保持中立,这样才能引发他们激烈辩论。我叫起作者,问她对此有何解释。这位五岁的小姑娘一脸冤屈,大声喊:我画的不是叔叔,是姐姐!她的声音立刻被一股嘲笑的洪流淹没了。小姑娘脸憋得通红,我知道她有话要说,就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她说:我画的是叔叔剪了胡子,放在一个罐子里,姐姐觉得很好玩,拿出来粘在自己的脸上……我仔细一看,人物旁边果然有个罐子模样的东西,后面还有个蚂蚁大点的男人。我问全班:大家说这样可不可以?孩子们说不可以。我问为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跑--题--啦!再问小姑娘:你觉得怎么样?同不同意大家的意见?她不吭气,倔强地摇着脑袋。

作为老师,这个孩子出其不意地打破你的格局,你怎么办?所有的孩子都认为她画的不对,跑题了,你作为老师该如何评价?如果你认为这样做是可以的,又用什么样的说法纠正孩子心中的误区?

我们在教育中鼓励孩子大胆,鼓励他们勇敢探索,我们说想象应该限制在依托的范围之内,那么,这个孩子出没出这个范围?跑没跑题?就算是真的跑了题,我们是肯定呢,还是否定?

其实这个孩子并不完全丢弃了依托,只不过改变了形式,发展出独特的思路,她这就上升到创造了。老师不能把孩子只禁锢在“大胡子叔叔”里,应该鼓励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们的教育给孩子从小到大灌输着不要跑题的观念,他的思维永远都在直奔主题,所以永远都在人云亦云,毫无创造性可言。

所以我说:这位同学是咱们中间唯一一位敢于冲出围城的勇士,她很伟大,非常了不起,请大家用掌声鼓励她的勇敢行为!

同类推荐
  • 父母送给青春期男孩的枕边书

    父母送给青春期男孩的枕边书

    为什么我开始长出了喉结?为什么会有阴毛出现?自己的睾丸正常吗?我那可爱的童音怎么没有了?为什么我满脸是痘痘……这些问题都无时无刻烦恼这些少不更事的男孩子。其实,这些正是青春期来临和你长大的标志,你要明白,青春期是你从孩童时代过渡到成人时代的重要阶段,你要全面认识成长中的自己,遇到这些问题不要烦恼,父母是过来人,可以一一帮你解答,可以帮你了解到人体生理结构与功能的奥秘、青春期男孩生理发育与保健、青春期性生理健康指导,以及青春期的运动与健康、营养与睡眠这些知识,因此,你不要烦恼,平静地接受身体的这些变化,你才能安心地渡过青春期!
  • 婴幼儿营养全书

    婴幼儿营养全书

    很多父母不知如何给宝宝制作辅食。通过吴莹编写的《婴幼儿营养全书》可以帮助父母解决这一烦恼,比如,何时开始给宝宝喂泥糊状食物,哪些食物此阶段可以吃,哪些食物此阶段不可以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婴幼儿营养全书》都有详细的解答,会让父母以自信、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各种宝宝喂养问题。
  • 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本书是美国育儿专家西尔斯夫妇集30多年儿科研究及实践经验而撰写成的儿童早期家庭养育百科全书。西尔斯夫妇不仅是8个孩子的父母,而且也是儿童养育问题的专家。在书中,他们从孩子出生起,从如何培养良好的品行入手,描述了关于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等方面的事例,同时也为父母们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 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

    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

    本书的故事,能让你体味温暖的亲情,犹如受伤后避风靠岸的港湾;能让你感受命运的坎坷,却又像是幸运女神处处在垂青。读后又是怎样一种心情呢?温暖、贴心、美好,令人深思。
  • 告诉女儿:你真好——如何把女孩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

    告诉女儿:你真好——如何把女孩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

    本书独辟蹊径地把培养女孩成才作为家教主题,书中既有对西方国家先进的家教理念的介绍,又有独生女孩家庭教育成功案例的列举;既有女孩成才理论研究成果的征引,又有各个领域成功女孩成长轨迹的深度剖析。
热门推荐
  • 小甜叔

    小甜叔

    我住在经济落后的乡村我是被抛弃的孩子听爸爸妈妈说是小叔打猪草时听到我的哭声捡回了我。我是为什么会被丢掉呢?在这个家会过得怎么样呢?
  • 美丽校花:疯狂追爱记

    美丽校花:疯狂追爱记

    校花也霸道求爱?對!霸道校花對内向小子的求爱,會是甚么画面了?
  • 娇宠萌妃

    娇宠萌妃

    她,身为华夏隐世竺家的嫡长女,拥有庞大的家族与绝世的容貌。在家人的眼里,她傲娇,可爱,正义,坚韧,睿智,如同一颗璀璨耀眼的新星般让人不自觉地想要追随她的脚步。在外人的眼里,她奸诈,狡猾,好胜,恶劣,狠辣,却如同一轮冷傲的皎月般群星捧照却无一亲近。然而,一次不知名的意外却令她葬身火海。是凤凰涅槃,还是可怜之辈?敬请关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道溺宠:首席的失忆萌妻

    霸道溺宠:首席的失忆萌妻

    六年前,她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六年来他从未放弃寻找……消失了六年的她突然出现却说不认识他!该死的女人!这一次,休想在逃出他的手掌心,势必将她囚禁的自己的身边,一生一世……
  • 圣者神域

    圣者神域

    圣墟之下,硝烟弥漫。圣武世界,弱肉强食。熊熊燃烧的烈火中走出的青年,能否复兴圣殿,傲视群雄?
  • 所有荣耀归于你

    所有荣耀归于你

    【国服第一打野X一线游戏主播】“儿子,周末记得去相亲!”“不去!”“你也老大不小了,别老抱着手机!”刚过完20岁生日的江屿:我老了?哼,去就去谁怕谁!----------江屿:“你是林千裳?”林千裳尴尬道:“是.....是啊,哈哈...哈”江:“林晨滢?小丫头,不带这样玩的。”林千裳:我也没想到男神会记住第一次见面……
  • 昏前婚后与你相遇

    昏前婚后与你相遇

    花花和男朋友泽斌在一起3年,本来约好了要一起出去,可是刚一起出门怎么就倒下了?在醒着的时候花花已经穿上了美丽的婚事,仿佛一切都在做梦一样,她的泽斌要娶她了吗?这样的求婚还真的是很突然呢?她在父亲的陪伴下向新郎走起,可是这身材怎么好像不是泽斌啊?她脑海里有1000个为什么,她怀疑自己是在做梦?那男子转身,他的世界观就崩塌了,这是谁啊?怎么回事,我为什么在这?他是谁,我在结婚吗?这和她想象的婚礼也差太多了吧?她被这男子整治的时刻开始了!
  • 我记得曾有你相伴

    我记得曾有你相伴

    随着丧尸数量的增加,人类陷入恐慌,为了保护人类,各国成立了猎尸队,猎尸时间开始!而沈云逸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自己的猎尸队里遇到十五年前的师父,而她竟然一点也没变,不仅性格,连外貌也和十五年前一模一样,但她却不认识他!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 暴君的旅途

    暴君的旅途

    轮回十几世,但我依然记得自己最初的名字——吾名帝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