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08500000035

第35章 萧华上将的情感诗篇(2)

“新兰!新兰!”这急促的叫声,既熟悉又陌生。是他来了!

等他走进屋子,王新兰调皮地举手敬礼,说:“报告司令员,无线电报务员王新兰前来报到!”

萧华激动万分,他没有想到王新兰会用这样的语言和他见面。他冲上去把王新兰揽在了怀里,说:“兰,你长大了……”

第二天,挺进纵队的政治部主任符竹庭同志专程跑到后姜家来看王新兰——他们是老熟人了,在红四方面军时他们在一起工作过。

一见面萧华就问:“符主任,我们结婚还得写个报告吧?”

“毛主席都同意了,还要报告谁?”符竹庭同志反问说。

想想也是,萧华不说话了。

符主任又说:“这样吧,我和组织部说一下,今天打牙祭,就是你们的婚礼。”

萧华率部跨海,王新兰一路同行,冰天雪地伉俪情深当日历翻到1945年的时候,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9月的一天,正在胶济路前线指挥反攻战斗的萧华接到了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罗荣桓的电报,要他立即回山东军区。

萧华星夜兼程赶到了莒南县的大店,见到了正在带病坚持工作的罗荣桓。

罗荣桓没有多说什么,把一份中央发来的电报给了萧华:

为利用目前国民党及其军队尚未到达东北(估计短时间内不能到达)

的时机,迅速发展我之力量,争取我在东北的巩固地位,中央决定从山东抽调四个师十二个团共25万至30万人分散经海道进入东北活动,并派萧华前去统一指挥。

等他看完电报,罗荣桓说:“中央派你去东北,这是毛主席党中央对你的信任,也是革命的需要。东北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地方,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着眼,都是举足轻重的,我们就是不能让国民党抢占了这块重要的地盘。”

萧华问:“什么时候出发?”

“三天之内。”

……

萧华回到住处,和王新兰一说,王新兰当然没有二话,但她放心不下的是女儿小雨。

萧华告诉她,为了更好地工作,罗荣桓同志已经做了安排,派王新兰去出任电台台长,孩子就留在林月琴身边。

这还有什么说的,他们匆匆收拾行装,就准备上路。罗荣桓还专门叫人买了一只鸡,为这对夫妇饯行。

他们骑马上路了,人们送到村口,他们刚刚学说话的孩子却哭了起来,连叫着“爸爸妈妈!”平时这孩子叫爸爸、妈妈是分开的,今天却连着叫。

这叫声使萧华勒住缰绳;

这叫声让王新兰翻身下马;

他们从林月琴手里接过女儿,亲了又亲,林月琴也流下了热泪。

他们含泪踏上了征程。

经过艰难的海上航行,他们从大连进入东北,向东北局汇报之后,便很快展开了工作。那些日子他们真是忙得不可开交。萧华可谓日理万机,王新兰担任电台台长,也时常忙得吃不上饭,睡不好觉。

他们的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在冰天雪地里,萧华虽然顾不上更多地照顾新兰和孩子,但只要有机会,他就要和新兰坐一会儿,哪怕是几分钟也好。

辽东剿匪,大战鞍山,激战本溪,坚持南满……

人们都说,萧华、王新兰真是伉俪情深啊!

《长征组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人们都知道《长征组歌》,却不一定知道这部不朽的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

1964年萧华将军积劳成疾,得了肝炎。不得不放下手里的工作,到了杭州养病。

这一年,是红军开始长征三十周年,不少人想约他写点东西,他自己也一直想动笔。他和王新兰商量,利用这次休养的机会写点东西出来。

王新兰是同意他的这种安排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作为幸存者,有责任把过去的革命经历写出来,告慰战友,也教育来者。

萧华工作起来是不要命的,写东西也如此。每天除了服药他就是看书写字。

桌上的资料照样像工作时一样堆得像小山。

《长征组歌》的构架刚刚搭起来,跟他们一起到杭州的医生来找王新兰了:

“新兰同志,情况不好,萧主任的转氨酶升高了。”

“我提醒他不要太累,他就是这个样子!”

“你要劝劝他,不能让他再这么干了。”

“咱们一块和他说。”

他们一起找到萧华,要求他停止创作,萧华说:“那怎么行,没有关系,死不了人的。”

医生说:“萧主任,这可不开玩笑,你的身体要是不能康复,我们可是没有办法向军委交代。”

经过一番“斗争”,萧华答应注意休息。

谁知没有过两天,他半夜又起来写东西了。

王新兰生气了,对他说:“这样下去,别说医生,就是我也没法交代,来之前,总理专门对我说,到了杭州就是要你好好休息,你去向总理说。”

萧华见她真生气了,就说:“新兰,你应该能理解我,只要一想起长征时的经历,我就想落泪呀!”

“那也要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呀!”

萧华只管按他自己的思路往下说:“我和你说过,我们少共国际师的师长吴高群的死。那天敌人的飞机来轰炸,一颗炸弹下来,大树被炸飞了,我抱起他来,他浑身是血,对我说:‘老弟,我是不行了,你要把咱们的师带好,你可要为我报仇啊……’他就这么死在了我的怀里,多么好的同志啊!只要一想起他,我就全身发抖……”

说着说着,萧华泪流如注。

王新兰也被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我也和你说过,我们的一位排长,在反围剿的时候,一场恶战,把肠子都打出来了,他把肠子塞回去,用衣服裹住,还带着战士往前冲,硬是把山头给攻了下来……想起他们,我能不快些写出来吗?新兰,你怎么就是不理解我呢?”

王新兰被他说得没词了,只能说:“我同意你写,可今天不能再写了,听我的好吗?”……

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萧华又坐在了桌前。

……

在写《长征组歌》的过程中,萧华的转氨酶升高了四次,王新兰不知和他吵了多少次。到后来,王新兰再说他,他就吟起诗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新兰真是哭笑不得。

《长征组歌》几经修改才得以定稿,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音乐家们又谱写了非常出色的曲子,结果是一炮打响,成为举国上下传唱的曲目。

当他们坐在台下看着艺术家们的演出时,萧华的眼睛湿了,王新兰也热泪盈眶。

七载磨难,夫妻同心

“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是他们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多少年来,他们对毛泽东的决策是没有怀疑的。因为跟了毛泽东我们的事业就从胜利走向胜利,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他们也是很想跟上毛主席的战略部署的。

谁知没有多久,他们自己竟成了革命的对象。

江青得到一份简报,上面说,萧华的儿子在银川杀了人。她别有用心地在简报上批示: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并叫人把这份简报送给了萧华。

萧华的儿子萧云就在北京,根本没有去过银川,所以他很是气愤地写道:“江青同志,我只有一个儿子,就在北京的清华大学,从未离开过我身边。”

江青只好作罢。

紧接下来的1月19日的军委碰头会,就发生了众老帅同“四人帮”的斗争。也正是在这个会上,他们对萧华进行了突然袭击,说他把人民军队带到了资产阶级军队的边缘,说他破坏“文化大革命”……

萧华努力抗争着说:“我参加革命几十年,缺点错误不少,但不反党更不会反对毛主席,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

江青不让他说完,而是冷笑着说:“你不要再说了,今晚到工人体育场去说吧!”

萧华回到家里,王新兰问他,会议开得怎么样?

萧华没有说话,走进卧室,坐在床上,对妻子说:“今天的会开得很突然,他们说我是资产阶级军队的代表,说我走资本主义道路,叫我今晚到工人体育场去和群众说清楚。”

王新兰也觉得很是突然:“那怎么办?”

“我看这次凶多吉少,他们要是不让我回来,你一定要坚强,孩子们还小,你一定要带好他们。”

“怎么这样呢?”

“要相信毛主席,相信党,一切都会清楚的。”

还说什么呢,他们跟随毛主席干革命,现在革到了自己的头上,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你先休息休息。”

萧华太累了,连鞋也没有脱,就倒在了床上,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就要到来。

窗外在落雪,时间一分一秒地走着,王新兰和秘书等候在办公室,等着开会的电话铃声,一直等到11点多,还是没有消息。

他们哪里知道,当天下午参加会议的叶剑英和聂荣臻给总理打了电话。总理不同意召开这个会,向毛主席作了报告,毛主席也不同意,会议才没有开成。

但刚过午夜,他们的家被找来的造反派包围了。

情况不好!他们是来抓萧华的。王新兰快步走进卧室,拉起萧华,说:“快走,他们来抓你了!”

“我不走,有什么可怕的?”萧华自认为枪林弹雨都过来了,这些造反派又能怎么样?

这时,院子里的喊声一阵高过一阵。如果萧华被抓走将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不由萧华再分说,司机把棉衣给萧华披上,警卫参谋找来了后门的钥匙……

萧华被机智的司机用傅钟副主任的车子送到了西山叶帅的住处。

家里已经乱作一团,造反派翻遍了屋里屋外,没有找到萧华的影子。他们开始围攻秘书和王新兰,要他们交出萧华。

王新兰只回答三个字:“不知道。”

当晚她也被抓到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关在了一间小黑屋子里。

此时,她最惦记的还是萧华,他到了什么地方,有没有被造反派抓走?

王新兰被抓走后,秘书想法和周总理取得了联系。在总理的干预下,他们只得把王新兰放了出来。

萧华到了西山,也很惦记着家里的人,当他得知王新兰已回家,马上让秘书来接她和孩子。

王新兰赶到西山,萧华很是高兴,但他告诉妻子:“你们先休息休息,我还要去京西宾馆开会。”

分手时,他们握了握手,一句话也没有说,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接下来的斗争更加尖锐和复杂。在周总理和老一辈的保护下,萧华又坚持了一段时间,但林彪、江青等人利用“五一三”演出活动,彻底剥夺了萧华工作的权利。

他们住进京西宾馆后不久的一天,造反派来了,乱哄哄地对王新兰说:“收拾一下东西跟我们走!”

这都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萧华知道,这次分手就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了,他把王新兰送到了门外,站在走廊里看着她一步一步远去。王新兰知道,自己不能回头,她怕看见萧华那期待的目光。

后来当说起那一天的情景时,萧华说:“我是多么希望你回一下头看我一眼啊,你就那么走了……”

王新兰说:“我真是不愿让你难受……”

从那一天开始,他们就失去了联系,孩子们也相继下放了。原本一个好端端的家四分五裂……

萧华被关进了一个四合院里,几乎每天都要受到专案组的批斗。他抗争着,坚持着,等待着历史的公正。然而这一天却迟迟不肯到来,而他的处境却越来越坏,白天不给吃,晚上电灯照,24小时被管制……

王新兰被关了3年以后,又下放到农场劳动。直到林彪事件以后,情况才有所好转,但她却一直不知萧华的下落。

1973年5月,王新兰突发心脏病。她躺在病床上口述了给周总理的一封信,说死之前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见萧华一面。

几经周折这封信转到总理的手上。在总理的干预下,他们终于有了7年多来的一次见面机会。

萧华被拉到京郊装甲兵的一间营房里,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妻儿。他真想搂住他们痛哭一场,但他没有这样,他毕竟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一位铁打的将军。

他只是对亲人说:“我很好,别担心。”

王新兰非常理解萧华,她也努力克制住眼泪。他们的儿子萧云利用上厕所的机会,把林彪摔死的消息,告诉了爸爸……1974年的国庆节前,在周总理的努力下,在毛泽东的过问下,萧华又可以登上天安门了。但是将军非要专案组的人给他一个说法:“当初为什么关我?7年了,你们总要给我一个结论。”

专案组不给他结论,他就是不肯出来,大有要把牢底坐穿的精神。

专案人员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找到王新兰,请她把萧华请出来。王新兰对外面的形势了解多一点,知道硬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所以,当她来到关押萧华的地方以后,第一句话就说:“出去吧,毛主席叫你出去,你就先出去,别的事情以后再说。”

萧华看到了王新兰那深情的目光,站起了已经很是虚弱的身体,向着光明走去。

同类推荐
  •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当前,社会发展矛盾与机遇并存,各种矛盾集中凸显。热点舆情事件如何推动公众诉求表达?“微能力”如何促进执政方式变革?特殊人群融入社会“难”在哪里……本书综合权威机构、专家、媒体的前沿观察和深度解析,并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用老百姓关注的视角全方位解读当下热点问题。对于读者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各类问题、提高执政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 欧盟东扩视野下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问题研究

    欧盟东扩视野下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问题研究

    本书以欧盟东扩为背景,对欧盟东扩前后中东欧国国家在少数民族保护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其进步与存在的问题看欧盟东扩对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发挥的作用和局限性,以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决策。由此,拉开了全党和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学习的序幕。用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武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形成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已经成为全党和广大领导干部的共识。党政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他们理应成为学习的楷模。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今天,没有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不可能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 常识(译文经典)

    常识(译文经典)

    《常识》,本书内容确实如书名所言,全是常识,但这些常识是就今天而言的。在莱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之后的1776年1月,这本书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作用是今人所不可想象的,可以说它就是促使美国从不列颠帝国中独立出来的出版物,本书的出版深刻揭露了英国的黑暗与压迫本质,使得很多人最终下定决心与英国决裂,极大地鼓舞了人们谋求独立的士气。
  • 中华腾飞的一百道难题

    中华腾飞的一百道难题

    翻阅全书,我认为这本书较为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和宣传了邓小平理论。从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以来,有关学习、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的著述不胜格举。该书在大量吸收学术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推进。其最引人注意之处就是把邓小平理论放在马克思主义近150多年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近20年跌宕起伏、空前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紧密结合我国近20年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宏伟实践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你是我的小甜心

    霸道总裁你是我的小甜心

    场景一:“乐火乐火,我腿痛”岑希悠闲的坐在沙发上吃水果“来了来了,是这么是这么?”边揉边问“嗯嗯”场景二:“欧景焕”岑希在欧静焕的办公室叫着“嗯”眼皮都不台“欧景焕明天和我去走红毯”“不去”“不去?!乐火!”“……”“不好使了是不是呜呜呜我就知道,我去找学长”擦着没有的眼泪看着欧景焕“好使好使,快坐快坐,一会就去买礼服,别哭别哭”霸道总裁不霸道,温柔娇妻不温柔宠宠宠文!啊忘了还有只包子呢包子“……”
  • 千断

    千断

    “一念间,沧海桑田;一念间,生死别离;一念间,诸天各地颤动;一念间,尸山血海,一念间成神,一念间成魔······”那是谁的清唱细语,竟让我混沌中醒来,忽然间睁开眼,沉默间细闻,却不知不见,也迷茫困惑,这眼中的天地,这心中的孤寂······
  •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本·忏悔录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本·忏悔录

    忏悔主题从来都是西方文学中最动人的篇章,西方有写忏悔录的传统,圣奥古斯丁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认为只有活在忏悔中的自我才是真实的自我。这些忏悔录的作者们是真正认识自己的人,因着他们对自己的深刻认识,使他们也由此真正认识了人类。奥古斯丁在书中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从出生到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写出了作者著述此书时的思想情况,并通过诠释《旧约·创世记》第一章,瞻仰天主六日创世的工程,在歌颂天主中结束全书。
  • 变身女生的我

    变身女生的我

    "好困啊~"清明伸了一个懒腰打着哈欠,"药效好像还没过"。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闹钟,"6:00分,还早,7点再起来,继续睡"说完就翻了一个身,睡着了。"滴,检测到低级生命""滴,开启系统,滴,加载基础模板1%........89%.....100%""滴!开启系统,开启成功""滴,检测到宿主身体发生巨变,滴!无法检测,滴!进行接受模式........解释完毕"一连串的声音打扰的清明更本无法入睡,"谁啊"带着一点睡意的声音道。过来一会儿,没有声音发出,清明以为是幻听,
  • 遗弃和乔黎

    遗弃和乔黎

    遗弃,原谅我好不好?哥,我只剩下你了'''''我不会离开你的,遗弃请相信我。好。为什么要骗我?你怎么能忘记我?不要死,你说你还爱他,好,我放你们走''''''''你只是我的妹妹我不会再爱你是你杀了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我嫁给你你就会放过他我等了你四年,你终于说爱我了'''如果你死了,我就让全世界和你陪葬''''''
  • 师兄看剑

    师兄看剑

    恢宏世界,科技发展到极致,研究出长生之秘法,放弃肉体,创建第二虚拟世界,精神进入其中,不死不灭。
  • 独傲九天

    独傲九天

    地狱归来的男子如何在这块大陆上面征服少女、斩杀仙人,让人闻风丧胆的魔在他看来也就只是蝼蚁,而让人崇拜的神也只是他的奴隶。强大的技能,强悍的身体,逆差的时间修炼,坚定的毅力,让人疯狂的法宝......
  • 重生从熊孩子开始

    重生从熊孩子开始

    唐元一觉醒来,回到了小学课堂之上,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熊孩子……郑重声明:本书志在揭露熊孩子恶行,请勿随意模仿,熊孩子请在家长陪同下阅览,否则后果自负。
  • 亘古相思终相遇

    亘古相思终相遇

    一朝重生,人人爱的召唤女王重生为废柴纨绔?啧,虐渣打脸她最爱,美男排队来告白,迷倒众人怪她风华太绝代。可……为什么,某位夜殿应抢她风头,还非要把她打包带走?喂,不要影响她独出风头好不好!【女扮男装、打脸、甜宠、爽文】
  • 我从什么开始不活着了

    我从什么开始不活着了

    出生到终生,究竟是我来到了世界还是世界吵醒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