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06700000036

第36章 持理灭欲: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3)

私心杂念和道德伦理并存是很矛盾的,人必须拿出毅力恒心控制私心杂念,并且当机立断地把这种欲念扭转到合乎道德的路上。这个扭转只能在平时注意磨炼自己,那才可能操之在我。一念之间上可登天堂,下可堕地狱。人不能总是到事后才悔恨自己,当生机在握时,当幸运来临时,决不可轻易放过。

【原典】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译释】

获得名利的事情不要抢在别人前面,积德修身的事情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对于应得的东西要谨守本分,修身养性时则不要放弃自己应该遵守的标准。

宠利毋前,德业毋后

只有具有良好品德,方能显出人格的伟大

人的品质修省是从实际的利益中体现和磨炼出来的。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一种传统的优良的人生态度。现在提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表现的同样是“宠利毋前,德业毋后”的境界。在名利享受上不争先,不分外;在德业修为上时时提高,是个人走向品德高尚的具体表现。

在“苛政猛于虎”、百姓不堪重负的元代,董文炳在县令任上,敢于“为民获罪,设法隐实不报实际户数,使百姓大为减少赋敛的负担。后又拒绝府臣的贪得无厌,以“理终不能剥民求利”的情怀,弃官而去。

董文炳出任县令,逢朝廷开始普查百姓的户数,以便按户数征收税赋,并且下令敢于隐瞒实际户数的,都要处以死刑,没收家财。董文炳看到百姓的税赋太重,要百姓聚居一起,以减少户数。众官吏认为不能这么做,董文炳说:“为百姓犯法而获罪,我心甘情愿。”百姓中也有人不太愿意这样做,董文炳说:“他们以后会知道我要他们这样做的好处,会感谢我而不会怪罪我的。”由此,赋敛大为减少,百姓因而富足。董文炳的声誉传及四周,旁县的人有诉讼不能得到公正判决的,都来请董文炳裁决。董文炳曾到大府去述职,旁县的人纷纷聚拢来看他,有人说:“我多次听说董县令,无缘一见。今看到董县令也是人,为何明断如神呢?”当时的府臣贪得无厌,向董文炳索取钱物,董文炳拒不肯给。同时有人向府里进谗言诋毁董文炳,府臣便欲中伤陷害,董文炳说:“我到死也不会剥削百姓去得利益。”当即弃官而去。

董文炳不仅“终不能剥百姓求利”,而且处处为百姓谋利,除上述他冒死罪要百姓聚居一起减少户数,以减轻赋税外,他还多次慷慨地为百姓捐私产。《元史·董文炳传》载:当地十分贫穷,加之干旱,蝗虫肆虐,而朝廷的“征敛日暴”,百姓更是难以生存,董文炳自己拿出私粮数千石分给百姓,以使百姓的困境有所宽解。又因为前一任县令“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索取利息数倍,县府没办法还贷,欲将百姓的蚕丝和粮食拿来偿还。这时,董文炳站出来说:“百姓实在太困苦了,我现在位任县令,义不忍视百姓再遭搜刮,由我来代偿吧!”于是将自己的“田、庐若干亩,计值与贷家”,同时“复籍县间田以民为业,使耕之”,使得流离失所的百姓逐渐回来安居乐业,数年间便达到“民食以足”。

后被重用的董文炳,在领兵进入福建后,《元史·董文炳传》记载道:“文炳进步所过,禁士马无敢履践田麦,曰:‘在仓者,吾既食之;在野者,汝又践之,新邑之民,何以续命。’是以南人感之,不忍以兵相向。”后来,“闽人感文炳德最深,高而祀之”。不仅百姓不忘记这样的良吏,历史也同样不会忘记。

人生的一切欲望,归纳起来是两种:精神欲望和物质欲望。为了满足这两种欲望,相应地就产生了两大追求: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庸人、小人把物质欲望当做人生的全部,所以没有多少精神的追求。君子、贤人的精神欲望特别强烈,而在物质欲望上,他们比庸人、小人能够承受更多的痛苦。所以,他们能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典】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译释】

完美的名誉和节操,不要一个人独占,必须分一些给旁人,才不会惹引他人嫉恨招来祸害而保全生命;耻辱的行为和名声,不可以完全推到他人身上,要自己承揽几分,才能掩藏自己的才能而促进品德修养。

名不独享,过不推脱

让名可以远害,引咎便于韬光

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知道居功之害。同样对那些可能玷污行为和名誉的事,也不应该全部推诿给别人。

独孤皇后是隋文帝的妻子。她身为皇后,而且家族世代富贵,但她却并不仗势凌人、爱慕虚荣,而是努力做到以社稷为重。突厥与隋朝通商,有价值八百万的一箧明珠,幽州总管阴寿准备买下来献给皇后。皇后知道后,断然回绝,她说:“明珠不是我急用的。当今敌人屡犯边境,我军将士疲劳,不如把这八百万分赏有功将士。”皇后喜爱读书,待人和蔼,百官对她敬重有加。有人引用周礼,提议让皇后统辖百官妻室。皇后不愿开妇人扰政的先例,没有接受。大都督崔长仁是皇后的表兄弟,犯了死罪,隋文帝碍于皇后情面,想免他的罪。皇后却能从维护国家利益出发,顾全大局,她说:“国家大业,焉能顾私。”崔长仁终于受到律法的严惩。

我们不妨细细分析独孤皇后这些举动的高妙之处:独孤皇后不收明珠,却把它分赏将士;表兄弟违法犯罪,她却不因权徇私,因此,她也远离了许多祸害,同时也保持了名节。

做人不能只沾美名,害怕责任,应当敢于担责任,担义务。从历史上看,一个人有伟大的政绩和赫赫的战功,常常会遭受他人的嫉妒和猜疑。历代君主多半都杀戮开国功臣,因此才有“功高震主者身危”的名言出现,只有像张良那样功成身退、善于明哲保身的人才能防患于未然。

所以君子都宜明了居功之害,遇到好事,总要分一些给其他人,绝不自己独享,否则易招他人怨恨,甚至杀身之祸。完美名节的反面就是败德乱行,人都喜欢美誉而讨厌污名。污名固然能毁坏一个人的名誉,然而一旦不幸遇到污名降身,也不可以全部推给别人,一定要自己面对现实承担一部分,使自己的胸怀显得磊落。只有具备这样涵养德行的人,才算是最完美而又清高脱俗的人。

【原典】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译释】

如果能够抛弃功名富贵之心,就能做一个超凡脱俗的人;如果能够摆脱仁义道德之心,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放得心下,脱凡入圣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有一段《好了歌》,十分精彩。“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结果是“荒冢一堆草没了”。说到底,只有“好”,才能“了”,关键在于“了”字。这个“了”看似容易,但做起来却极难。许多人都说荣辱如流水,富贵似浮云,但老是在功利、虚名、荣华中解脱不开,身受束缚,结果身名俱损。

严子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隐士,会稽余姚人。他的本名叫严光,子陵是他的字。严光年轻时就是一位名士,才学和道德都很受人推崇。当时,严光曾与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一道游学,二人是同窗好友。

后来,刘秀当了皇帝,成为中兴汉朝的光武帝,光武帝便想起了自己的这位老同学。因为找不到严光,所以就命画家画了严光的形貌。然后派人“按图索骥”,拿着严光的画像到四处去寻访。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齐国那个地方有人汇报说:“发现了一个男人,和画像上的那个人长得很像,整天披着一件羊皮衣服在一个湖边钓鱼。”

刘秀听了这个报告,猜疑这个钓鱼的人就是严光,于是就派了使者,驾着车,带着厚礼前去聘请。使者前后去了三次才把此人请来,此人果然就是严光。刘秀高兴极了,立刻把严光安排在宾馆住下,并派了专人伺候。

司徒曹霸与严光是老熟人了,听说严光来到朝中,便派了自己的属下侯子道拿自己的亲笔信去请严光。侯子道见了严光,严光正在床上躺着。他也不起床,就伸手接过曹霸的信,坐在床上读了一遍。然后问侯子道:“君房(曹霸的字叫君房)这人有点痴呆,现在坐了三公之位,是不是还经常出点小差子呀?”侯子道说:“曹公现在位极人臣,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已经不痴了。”严光又问:“他叫你来干什么呀?来之前都嘱咐你些什么话呀?”侯子道说:“曹公听说您来了,非常高兴,特别想跟您聊聊天,可是公务太忙,抽不开身。所以想请您等到晚上亲自去见见他。”严光笑着说:“你说他不痴,可是他教你的这番话还不是痴语吗?天子派人请我,千里迢迢,往返三次我才不得不来。人主还不见呢,何况曹公还只是人臣,难道我就一定该见吗?”

侯子道请他给自己的主人写封回信,严光说:“我的手不能写字。”然后口授道:“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庚顺旨要断绝。”侯子道嫌这回信太简单了,请严光再多说几句。严光说:“这是买菜吗?还要添秤?说清意思就行了嘛!”

曹霸得到严光的回信很生气,第二天一上朝便在刘秀面前告了一状。光武帝听了只是哈哈大笑,说:“这可真是狂奴故态呀!你不能和这种书生一般见识,他这种人就是这么一副样子!”

曹霸见皇上如此庇护严光,自己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刘秀劝过曹霸后便下令起驾到宾馆去见严光。

大白天的,严光仍是卧床不起,更不出迎。光武帝明知严光作态,也不说破,只管走进他的卧室,把手伸进被窝,抚摸着严光的肚皮说:“好你个严光啊,我费了那么大的劲把你请来,难道竟不能得到你一点帮助吗?”

严光仍然装睡不应。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张开眼睛看着刘秀说:“以前,帝尧要把自己的皇位让给许由,许由不干,和巢父说到禅让,巢父赶快到河边洗耳朵。士各有志,你干什么非要使我为难呢?”光武帝连声叹道:“子陵啊,子陵!以咱俩之间的交情,我竟然不能使你折节,放下你的臭架子吗?”严光此时竟又翻身睡去了。刘秀无奈,于是只好摇着头登车而去了。

又过了几天,光武帝派人把严光请进宫里,两人推杯换盏,把酒话旧,说了几天知心话。刘秀问严光:“我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没有?”

严光说:“我看你好像比以前胖了些。”

这天晚上,二人抵足而卧,睡在了一个被窝。严光睡着以后,把脚放在了刘秀的肚子上。第二天,主管天文的太史启奏道:“昨夜有客星冲撞帝星,好像圣上特别危险。”刘秀听了大笑道:“不妨事,不妨事,那是我的故人严子陵和我共卧而已。”

刘秀封严光为谏议大夫,想把严光留在朝中。但严光坚决不肯接受那种做官的束缚,终于离开了身为皇帝的故友,躲到杭州郊外的富春江隐居去了。后来光武帝又曾下诏征严光入宫做官,但都被严光回绝了。严光一直隐居在富春江的家中,直到80岁才去世。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后人把严光隐居钓鱼的地方命名为“严陵濑”。传说严光钓鱼时蹲坐的那块石头,也被人称为“严陵钓坛”。

由于严光不屈于权势,不惑于富贵,颇合于孟子所提倡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精神,所以便成为儒教所推崇的隐士型的典范。

【原典】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故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物之陶铸。

【译释】

别人拥有富贵我拥有仁德,别人拥有爵禄我拥有正义,如果是一个有高尚心性的正人君子,就不会被统治者的高官厚禄所束缚;人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自然力量,意志坚定可以发挥出无坚不摧的锐气,所以君子当然也不会被造物者所局限。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

一切唯心造,自力创造非他力

一个活得洒脱的人,不应为身外物所累,不受富贵名利的诱惑,具有高风亮节的君子,胜过争名夺利的小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君子保持自我的人格和远大的理想,超然物外,不为任何权势所左右,甚至连造物主也无法约束他。所以佛家才有“一切唯心造,自力创造非他力”一语。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隐士管宁到辽东避乱时拒绝公孙瓒授予的高位,不住公孙瓒为他准备好的华丽住宅,而决定到人迹罕至的深山定居度日。当时,来到辽东避难的士民百姓多居住在辽东郡的南部,以随时关注中原局势,准备在中原安定之后,返回故乡。独管宁定居于辽东北部深山,以表明终老于此地,不复还家之志。他在入山之初,居住在临时依山搭建的草庐之中。然后,马上着手凿岩为洞,作为自己的永久居室。

管宁道德高尚,名闻遐迩。他在深山定居不久,许多仰慕他的人都追随他而到山中垦辟田地谋生。不久,在管宁定居的地方,居然鸡鸣狗叫,人烟稠密,自成邑聚。

同类推荐
  • 反经(国学大书院)

    反经(国学大书院)

    《反经》是一本实用性韬略奇书,由唐代赵蕤所著。它以唐以前的汉族历史为论证素材,集诸子百家学说于一体,融合儒、道、兵、法、阴阳、农等诸家思想,所讲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领域,并且还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逻辑体系严密、涵盖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是丰富、深厚的汉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思想学派的源头,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恢宏历史的结晶,塑造独立性格,传承灿烂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研习先秦诸子应注意:汲取各家学说要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史记》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拜读应谨记:一、读史学做人,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二、读史学智慧,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不是高中低档各式心灵鸡汤,而是严肃的心理学书籍;不是数理类心理学教科书,而是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不是超级难读的学术书,作者文笔流畅,通俗易懂,是写给普通读者的心理学书籍。《寻求灵魂的现代人》是精神分析大师荣格的代表作之一,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心理学经典著作。现代人的精神苦闷、对科学文明的厌倦与抵抗等现象,荣格在《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一书里都有非常精辟与独到的见解。荣格不但为文明指出了这些现象,而且为现代人开出了一帖解救精神痛苦的良方。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本书通过采撷《庄子》原书言论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与自我修炼的法门。包括“只有行动才算数”、“认识你自己是人生智慧的开端”、“让你的反对者有说话的机会”等42章。
  • 老子试读

    老子试读

    本书对老子《道德经》的原文进行了试读和注释,在“破”的学术意义上,排除了对老子消极遁世的误解,驳斥了把《道德经》视为卜巫之术的行径,摈弃了认为老子的权诈功利的想法在“立”的创见上,说明了老子的哲学足以破解唯物辩证法的迷惑,为心灵生命境界开创出超然的立场和出路。
热门推荐
  • 问武道

    问武道

    几千年前的封神榜,让正派与魔教之间的旧仇宿怨愆过。经过岁月的流逝,武功没落,却在21世纪的今天迎来再次崛起的辉煌。而几千年前的正派的封神与昔日落败的魔教却早已安排好后续的战争。——你是魔教的人还是正派的人?吴一凡:都不是!——那你是什么?吴一凡:我亦正亦邪——你是先祖武道传承继承者?吴一凡:对!我是!——那如何为亦正亦邪?吴一凡:我传承的是魔教先祖的武道!但我势要走出一个正派大道!——不可能!你不可能逃脱命运给与你的安排,你是封神后落魄的魔教后裔,是魔教意志的继承者!将来你的走向将是与黑暗并存!吴一凡:那就打破命运,为自己证一个菩提大道吧!
  • 365天追爱记

    365天追爱记

    刘婷婷是本文的主人公,易玺煜是他的哥哥,而他们互相喜欢着对方,可是中间还有许多的阻挠,想知道更多吗?那就快来读这本书吧!
  • 翼行纪

    翼行纪

    数百年前,两位界神境强者在上位面开启了天域之战,最终以一死一伤结束。数百年后的今天,一代天骄之子降世与下位面,并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 快穿之老婆最大

    快穿之老婆最大

    白牡丹,是一个专门替正宫太太抢老公的小花妖,在挽回了99对夫妻后,绑定了一个“老婆最大”的夫妻系统。那是一个崩坏了的三千界面……官配女主总是被各路妖艳贱货给逼宫,恶毒女配混的风生水起,哪怕男女主最后在一起,也是被男主冷落,无视,最后孤苦一生。白牡丹的任务目标一是“打败各路妖艳贱货,稳坐正宫太太。”二是让男主爱上自己,并且给他一个教训“从前你看我不起,往后我是你的高攀不起。”三是隐藏任务,陪男主幸福过完这一生。偏偏,白牡丹是一个有洁癖和有暗恋对象的人,对大猪蹄子什么的毫无兴趣,隐藏任务从不做。当有朝一日,小花妖飞升上天,发现那个暗恋了几百年的清河上神,竟然是被她一直抛弃的界面男主时……她才叫一个后悔“虐夫一时爽,追夫火葬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候时光

    候时光

    峥峥岁月,爱与不爱,幸与不幸,乱世浮沉,却也身陷爱沼。侯问贤:人同此心,他能为我做的,我一样能为他做。陆时照:喏,我给你这粒糖,换你头上的玻璃珠儿,你瞧,像一颗心的形状,沉甸甸的,正好给我打水漂。陶玙:咱们两人,从一开始便立在长河的两端,遥不可及,如果一定得有人淌水过河,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呢?细雨斜来,静候时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去看戏

    穿越去看戏

    两位在现代并列第一杀手的穿越到要修炼的异界大陆,会掀起怎么样的风浪呢?你看了就知道了(^O^)
  • 古剑奇谭之生死契约

    古剑奇谭之生死契约

    晴雪为了救屠苏自己的生命只剩3年,屠苏怎么挽回,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