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99000000027

第27章 佛教的禅法(1)

我们现在研究古代所谓“禅法”是些什么东西,应该用敦煌、关中、庐山三处所出的禅经作研究资料;三世纪以前所译的禅书太简单了,不能应用。

我们现在研究古代所谓“禅法”是些什么东西,应该用敦煌、关中、庐山三处所出的禅经作研究资料;3世纪以前所译的禅书太简单了,不能应用。A《坐禅三昧经》说五门对治法,我们用作禅法的纲要:

(1)多淫欲人,不净法门治。

(2)多瞋恚人,慈心法门治。

(3)多愚痴人,思惟观因缘法门治。

(4)多思觉人,念息法门治。

(5)多等分人,念佛法门治。

“等分”二字不明,辞典也没有说明。细看文义,似是指那些兼有淫欲,瞋恚,愚痴,思觉各病,成分略相等的人。经文又言“治等分行及重罪人求索佛,如是人等当教一心念佛三昧”。故知“等分”是兼有上种种病的重病。

先说“不净观”。《禅经》云:修行爱欲增,应往至冢间,取彼不净相,还来本处坐。所见诸死尸,我身亦复然。一心内观察,如彼冢间相。彼为我作证,由是得真实。已得真实相,不复起邪念。(卷三第九)这是很浅近的说法。

又如教人观察:从足至发,不净充满:发毛爪齿,薄皮厚皮,血肉筋脉骨髓,肝肺心脾肾胃,大肠小肠,屎尿涕唾汗泪,垢脓脑胞胆痰水,微肤脂肪脑膜,身中如是种种不净。(《三昧经》上),(此名三十六不净)不净观为印度宗教的一个发明;其说有粗有细,粗者略如上说;细者分析人身一切骨节,筋脉,九十九万毛孔,每一毛孔内八万侵食细虫,——这样分析,不是为生理及医学,乃是要人了知人身不净,“生死内外,都是不净”。《禅经》云:五欲亦五坏,随病而对治;相对真实相,修行正观察。“色变”若“离散”,“威仪容止灭”,“羸朽”及“磨碎”,是名五种坏。

此则自身中,无量诸境界;修行正忆念,悉能得自在。

不净观有时发生厌患,便可用“净观”对治,使人于不净中看出净相,“除肉观骨”,“白骨流光出”,以至于“种种微妙色”,“处处庄严现”。《禅经》说:佛说不净念,一切诸种子。世尊说贪欲,利入深无底;正受对治药,当修厌离想。一切余烦恼,悉能须臾治。(卷三,十一)次说慈心法门。《修行道地经》云:修行道地建大弘慈,当何行之?

设修行者在于暑热,求处清凉,然后安隐;在冰寒处,求至温暖,然后安隐;如饥得食,如渴得饮,如行远路疲极困甚而得乘车,然后安隐;执心不乱,所可爱敬,亲亲恩爱,父母兄弟妻子亲属朋友知识皆令安隐;一切众生诸苦恼者,亦复如我身得安隐;十方人民,悉令度脱,身心得安。欲使二亲宗族中外悉得安隐。次念凡人等加以慈。普及怨家,无差特心,皆令得度,如我身安。(第六)

此经在别处(第八)说慈有四品: 一曰父母宗亲;二曰中间之人无大亲疏;三曰凡人众庶;四曰护于怨家,仁心具足。

《修行道地经》有“忍辱”及“弃加恶”二品,与“慈心法门”有关,附录于此:设使有人挝骂行者,尔时修道当作是观:所可骂詈,但有音声;谛惟计之,皆为空无,适起即灭。

譬如文字,其名各异,一一计字,无有骂声。譬如夷狄异音之人虽来骂我,譬如风响,是声皆空。(《忍辱品》十三)

假使行者坐于寂定,人来挝捶,刀杖瓦石以加其身,当作是观:名色皆空,所捶可捶,悉无所有,本从何生?谁为瞋者?向何人怒?(《弃加恶品》十四)

次说思惟法门。思惟是观因缘。十二因缘之观省,分为三步:若初习行,当教言:生缘老死,无明缘行:如是思惟,不令外念。

若已习行,当教言: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如是思惟,不令外念。

若久习行,当教言: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如是思惟,不令外念。(《三昧经》上)次说安那般那三昧法门,即数息门。安那(ana)是入息,般那(p na)是出息。亦译为安般。

《三昧经》也分三步:若初习行,当教言:一心念数入息出息,若长若短,数一至十。

若已习行,当教言:数一至十,随息入出;念与息俱,止心一处。

若久习行,数,随,止,观,转观清净。

《禅经》分“数,随,止,观”四步。上文第一步“数一至十”即是数。第二步“随息入出,念与息俱,止心一处”即是“随,止”两步。

第三步即是四步合修。罗义与罗什皆以“止观”为一步,而以“还净”为最后一步。数息甚易明,不须细说。“随”者,《禅经》云:内外出入息,去则心影随。修行出入息,随到所起处。

原注云:出入息所起处同在脐。随只是“念与息俱”,跟着气息,跟到他所到处。“止”者,“止心一处”;《禅经》云:安止极风处。原注云:极上下风际。风即是气息。“观”者,《禅经》云:修行止住已,种种观察风。

诸书说“观”,各有长处,不易合在一块。《修行道地经》云:修行者已得相随,尔时当观;如牧牛者,住在一面,遥视牛食;行者若兹,从初数息,至后究竟,悉当观察。

此即是“止观”,近于《禅经》所谓“止”。《道地经》接着说:修行者已成于观,当复还净;如守门者,坐于门上,观出入人,皆识知之;行者如是,系心鼻头,当观数息,知其出入。(二十三)此即罗什所谓“转观清净”,即《禅经》所谓“观”。

《禅经》分“止观”二事甚明白。他说:修行观3若增,制之令以止。修行若止3增,起之令从观。

又说:出息入息时,正观无常相。息法次第生,展转更相因,乃至众缘合,起时不暂停;当知和合法,是性速朽灭,法从因缘起,性羸故无常;一切众缘力,是法乃得生,虚妄无坚固,速起而速灭。

修行如是观,此则决定念。譬如运行天,息变疾于彼。决定无常想,修行趣涅盘。

于息能觉了,具足众苦相。如是谛思惟,说名为决定。(第七)《修行道地经》于《数息品》之外,也另有《观品》,也是以无常一念为主(第二十四)。《观品》列举“五十五事”,明“身则本无”。

如云:是身为聚沫,不可手捉;是身如海,不厌五欲;是身如江,归于渊海,趣老病死;是身如粪,明智所捐;是身如沙城,疾就磨灭……《观品》又云:修行者当以四事观其无常:

一曰,所生一切万物皆归无常。

二曰,其所兴者无有积聚。

三曰,万物灭尽,亦不耗减。

四曰,人物悉归败坏,亦不尽灭。

颂曰:人物虽有生,不积聚,不灭,亦不舍众形;虽没而不灭。

虽终相连续,皆从四因缘。

观万物如是,超越度终始。

佛教本重智慧,故“观”为极重要的一步。数息法门中所谓“观”,范围尚小;因息而推知万法无常,便不止“如守门人坐于门上观出入人”的观法了。

梵文Samatha,译言止;Vipasyana,译言观。《大乘义章》十曰:“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于法推3求3简择,名观;观达称慧。”后来天台宗用“止”来包括数息法门的前三步,用“观”来指后一步,而推广“观”义,包括智慧思惟。

天台宗又有“六妙法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这是强分《道地经》,四步为六步:还是“反本还源”,净是“体识本性清净”。次说念佛法门。《三昧经》分三步:若初习行,令往观佛像,相相明了,一心取持,还至静处,心眼观佛像,令意不转;系念在像,不令他念。如是不已,心不散乱,便得心眼见佛像相,光明如眼所见,无有异也。

是时当更念佛初降神时震动天地,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小相;以至后来成正等觉,初转法轮,得至涅盘,佛身如是,感发无量。专心念佛,不令外念……如是不乱,便得见一佛,二佛,乃至十方无量世界诸佛色身:——以心想故,皆3得见之。既得见佛,当复念佛功德法身,无量大慧,无崖底智,不可计德。尔时复念……无量尽虚空界皆悉如是。尔时惟观二事:虚空佛身及佛功德,更无异念,心得自在,意不驰散,得成念佛三昧。念佛法门大概是晚出的。然而这里的念佛还与净土一派不全同。这也是可以注意的。以上述五法门,完了。次说习禅的结果,所谓“四禅”的境界。

(1)初禅

行者呵弃爱欲,灭断欲火,一心精勤信乐,令心精进,意不散乱,观欲心厌,除结恼尽,得初禅定。(《三昧经》下)初禅相有多种,如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等,是为十功德。(《辞典》八0九)

(2)二禅

初禅得力于“思力”居多,如不净观,慈心观,念佛三昧皆是。此等名为“觉观”,“因善觉观,而生爱着”,故已得禅者,当除却觉观,始可入第二禅。《要解》云:觉观恼乱,如人疲极安眠,众音恼乱。觉观乱心,如风动水。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于二禅。以无觉观故,内心清净,如水澄净,无有风波;星月诸山悉皆照见。如是内心清净,故名贤圣默然。定生喜乐,妙胜初禅。

(3)三禅

二禅已除觉观,还有喜心。《要解》云:得二禅大喜,喜心过差,心变着喜,生诸结使。以是故,喜为烦恼之本。喜是悦乐,甚为利益,滞着难舍。以是故,佛说,舍喜得入三禅。复次,喜为粗乐,今欲舍粗乐而求细乐,故言离喜更入深定,求异定乐……第三禅身受乐世间最乐无有过者。

Eliot(I.314)译喜为joy,乐(Sukham)为Ease。

同类推荐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中国人向来有追溯历史的传统,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流淌在民族的血液里,根植在国人的心灵中。我们追记历史,其实就是关怀当下,就是想从遗风遗俗中窥见前人的智慧,寻求当下问题的解决之道。正因如此,那些名噪一时、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才总是凝聚着后人探索的目光。也因此,《鬼谷子》受到世人追捧,逐渐浮出水面。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思想大师谈天才的激情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思想大师谈天才的激情

    本书讲述了人生不仅仅是活着、爱是种理性、生命的召唤、人生的意义、真正的幸福、人的品质、关于罪恶、论经验、论哲理、论青春、论友谊、论爱情等等。
  • 哲学的童年——让人讨厌的苏格拉底

    哲学的童年——让人讨厌的苏格拉底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热门推荐
  • 末世重生:进击的软妹

    末世重生:进击的软妹

    一场月食爆发了生化病毒,大学生杜郁怜在逃亡中与朋友失散,结果被人利用含恨而死,重生一次,这次的逃亡中,她不会再被利用,她发誓要在末世坚强地活着。
  • 围困的城市

    围困的城市

    这是一座孤独的城,同时也是一座有趣的城。
  • 一人之江湖术士

    一人之江湖术士

    “叮,你的新手大礼包已到,是否接受”“亲,首充一百送神秘大礼包一份哦”王玄一面震惊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一面破口大骂道“干,好歹给老子件衣服啊!!!”ps:一人之下的同人小说,有点慢热
  • 临天玄神

    临天玄神

    风尘大帝,一代强者,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凌霄大陆。在家族禁地中找到逆天功法“混沌玄天诀”。“这一世,我一定要再次登临武道巅峰。”“这一世,我一定要找到当初那个让我穿越的原因。”“这一世,我不负天下所有人。”
  • 碎裂天宇

    碎裂天宇

    浩劫降临,人心惶恐,神秘上天即将降临而下,出手灭亡放逐之地之人,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在这大劫降临之时,一位从禁区末日峡谷之中走出的神秘少年开始了他踏上巅峰的路途!横扫四域!战龙谷!灭亡灵!踏碎天空!联合精灵!混乱一统!手握天下,征战上天,成就不朽传奇!
  • 花心拽校草的调皮小妹

    花心拽校草的调皮小妹

    她,堂堂的唐家小姐,被自己哥哥硬拗作他的的“女朋友”来挡花痴,好吧好吧,是就是呗,没啥大不了的,但是!这个男的是谁?竟敢说我是花痴八卦偷听,看本小姐不整死你。后来才知道他竟然是花心拽校草。
  • 妾在书中

    妾在书中

    一睁眼,她竟然在一本书中!不得了不得了。
  • 清清修仙记

    清清修仙记

    在众仙女们的眼里,这不过是她们设置的一个大型的‘修仙游戏’而已,一个穿越异世的女子,幸运地成为了游戏中的一个‘神子’,做为‘神子’,她得到了相应的福利,自然要肩付起做为‘神子’的责任-----
  • 木叶之三神

    木叶之三神

    因为懒的爆肝,所以,主角开挂了。开挂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不用修炼,真爽。没人打得过,真爽。没人能骑到头上,真爽。“我是宇智波云,专治花里胡哨,莽就完了。”
  • 陆少的隐婚夫人

    陆少的隐婚夫人

    他多金帅气,追逐一个女人多年却从不曾转身。她温柔美丽,是夏家千金却几年如一日的喜欢着他,甚至愿意为了他委身一个不能公诸于世的婚姻,他伤她至深,她却从未反悔过。直至另一个女人再次出现在他们的生命当中,原来,她一直都在自欺欺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