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99000000214

第214章 治学的方法与材料(1)

科学的方法,说来其实很简单,只不过“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同样的材料,无方法便没有成绩,有方法便有成绩,好方法便有好成绩。

现在有许多人说:治学问全靠有方法;方法最重要,材料却不很重要。有了精密的方法,什么材料都可以有好成绩。粪同溺可以作科学的分析,《西游记》同《封神演义》可以作科学的研究。

这话固然不错。同样的材料,无方法便没有成绩,有方法便有成绩,好方法便有好成绩。例如我家里的电话坏了,我箱子里尽管有大学文凭,架子上尽管有经史百家,也只好束手无法,只好到隔壁人家去借电话,请电话公司派匠人来修理。匠人来了,他并没有高深学问,从没有梦见大学讲堂是什么样子。但他学了修理电话的方法,一动手便知道毛病在何处,再动手便修理好了。我们有博士头衔的人只好站在旁边赞叹感谢。

但我们却不可不知道这上面的说法只有片面的真理。同样的材料,方法不同,成绩也就不同。但同样的方法,用在不同的材料上,成绩也就有绝大的不同。这个道理本很平常,但现在想做学问的青年人似乎不大了解这个极平常而又十分要紧的道理,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有郑重讨论的必要。

科学的方法,说来其实很简单,只不过“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在应用上,科学的方法只不过“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在历史上,西洋这三百年的自然科学都是这种方法的成绩;中国这三百年的朴学也都是这种方法的结果。顾炎武、阎若璩的方法,同葛利略(Galileo)、牛敦(Newton)的方法,是一样的。他们都能把他们的学说建筑在证据之上。戴震、钱大昕的方法,同达尔文(Darwin)、柏司德(Pasteur)的方法,也是一样的:他们都能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参看《胡适文存》初排本卷二,《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页二○五——二四六)。

中国这三百年的朴学成立于顾炎武同阎若璩;顾炎武的导师是陈第,阎若璩的先锋是梅。陈第作《毛诗古音考》(1601-1606),注重证据;每个古音有“本证”,有“旁证”;本证是《毛诗》中的证据,旁证是引别种古书来证《毛诗》。如他考“服”字古音“逼”,共举了本证十四条,旁证十条。顾炎武的《诗本音》同《唐韵正》都用同样的方法。《诗本音》于“服”字下举了三十二条证据,《唐韵证》于“服”字下举了一百六十二条证据。

梅是明正德癸酉(1513)举人,着有《古文尚书考异》,处处用证据来证明伪《古文尚书》的娘家。这个方法到了阎若璩的手里,运用更精熟了,搜罗也更丰富了,遂成为《尚书古文疏证》,遂定了伪古文的铁案。有人问阎氏的考证学方法的指要,他回答道:不越乎“以虚证实,以实证虚”而已。

他举孔子适周之年作例。旧说孔子适周共有四种不同的说法:

(1)昭公七年(《水经注》)

(2)昭公二十年(《史记·孔子世家》)

(3)昭公二十四年(《史记索隐》)

(4)定公九年(《庄子》)

阎氏根据《曾子问》里说孔子从老聃助葬恰遇日食一条,用算法推得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食,故断定孔子适周在此年。(《尚书古文疏证》卷八,第一百二十条)

这都是很精密的科学方法。所以“亭林、百诗之风”造成了三百年的朴学。这三百年的成绩有声韵学,训诂学,校勘学,考证学,金石学,史学,其中最精彩的部分都可以称为“科学的”;其间几个最有成绩的人,如钱大昕、戴震、崔述、王念孙、王引之、严可均,都可以称为科学的学者。我们回顾这三百年的中国学术,自然不能不对这班大师表示极大的敬意。

然而从梅的《古文尚书考异》到顾颉刚的《古史辨》,从陈第的《毛诗古音考》 到章炳麟的《文始》,方法虽是科学的,材料却始终是文字的。科学的方法居然能使故纸堆里大放光明,然而故纸的材料终究限死了科学的方法,故这三百年的学术也只不过文字的学术,三百年的光明也只不过故纸堆的火焰而已!

我们试回头看看西洋学术的历史。

当梅的《古文尚书考异》成书之日,正哥白尼(Copernicus)的天文革命大着出世(1543)之时。当陈第的《毛诗古音考》成书的第三年(1608),荷兰国里有三个磨镜工匠同时发明了望远镜。再过一年(1609),意大利的葛利略(Galileo)也造出了一座望远镜,他逐渐改良,一年之中,他的镜子便成了欧洲最精的望远镜。他用这镜子发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的黑子,金星的光态,月球上的山谷。

葛利略的时代,简单的显微镜早已出世了。但望远镜发明之后,复合的显微镜也跟着出来。葛利略(1642)死后二三十年,荷兰有一位磨镜的,名叫李文厚(Leeuwenhoek),天天用他自己做的显微镜看细微的东西。什么东西他都拿来看看,于是他在蒸馏水里发现了微生物,鼻涕里和痰唾里也发现了微生物,阴沟臭水里也发现了微生物,微菌学从此开始了。这个时候(1675)正是顾炎武的《音学五书》成书的时候,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还在着作之中。

从望远镜发现新天象(1609)到显微镜发现微菌(1675),这五六十年之间,欧洲的科学文明的创造者都出来了。

我们看了这一段比较年表,便可以知道中国近世学术和西洋近世学术的划分都在这几十年中定局了。在中国方面,除了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部奇书之外,都只是一些纸上的学问;从八股到古音的考证固然是一大进步,然而终究还是纸上的工夫。西洋学术在这几十年中便已走上了自然科学的大路了。顾炎武、阎若璩规定了中国三百年的学术的局面;葛利略、解白勒、波耳、牛敦规定了西洋三百年的学术的局面。

他们的方法是相同的,不过他们的材料完全不同。顾氏、阎氏的材料全是文字的,葛利略一班人的材料全是实物的。文字的材料有限,钻来钻去,总不出这故纸堆的范围;故三百年的中国学术的最大成绩不过是两大部《皇清经解》而已。实物的材料无穷,故用望远镜观天象,而至今还有无穷的天体不曾窥见;用显微镜看微菌,而至今还有无数的微菌不曾寻出。但大行星已添了两座,恒星之数已添到十万万以外了!前几天报上说,有人正在积极实验同火星通信了。我们已知道许多病菌,并且已知道预防的方法了。宇宙之大,三百年中已增加了几十万万倍了;平均的人寿也延长了二十年了。

然而我们的学术界还在烂纸堆里翻我们的斤斗。

不但材料规定了学术的范围,材料并且可以大大地影响方法的本身。文字的材料是死的,故考证学只能跟着材料走,虽然不能不搜求材料,却不能捏造材料。从文字的校勘以至历史的考据,都只能尊重证据,却不能创造证据。

自然科学的材料便不限于搜求现成的材料,还可以创造新的证据。实验的方法便是创造证据的方法 。平常的水不会分解成轻气养气;但我们用人工把水分解成轻气和养气,以证实水是轻气和养气合成的。这便是创造不常有的情境,这便是创造新证据。

纸上的材料只能产生考据的方法;考据的方法只是被动的运动材料。自然科学的材料却可以产生实验的方法;实验便不受现成材料的拘束,可以随意创造平常不可得见的情境,逼拶出新结果来。考证家若没有证据,便无从做考证;史家若没有史料,便没有历史。自然科学家便不然。肉眼看不见的,他可以用望远镜,可以用显微镜。生长在野外的,他可以叫他生长在花房里;生长在夏天的,他可以叫他生在冬天。原来在人身上的,他可以移种在兔身上,狗身上。毕生难遇的,他可以叫他天天出现在眼前;太大了的,他可以缩小;整个的,他可以细细分析;复杂的,他可以化为简单;太少了的,他可以用人工培植增加。

同类推荐
  • 九十思问

    九十思问

    《九十思问》一书是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教授对九十余年人生及学术的回顾,也是对中华文化未来走向的思问。第一部分“归途——我的哲学生涯”着重记述了作者在西南联大时的故人往事,兼及各个重要时期作者的求学历程及其时代背景。第二部分“随想漫谈”是近两年来的学术随笔,主要内容是讲自我的独立自由和个性解放。
  • 孟子全书

    孟子全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于《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可见,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 中华国学精典

    中华国学精典

    我国千百年来,所有读书人的启蒙教材无非是流传至今的经、史、子、集,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化等中国文化。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读古典诗词,通圣贤经书,那么这些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会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下,自内百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
  • 百善孝为先(大学卷)

    百善孝为先(大学卷)

    本书由六十多万份青少年学生写给父母的家信和感言精选而成。这些发自学生肺腑之言的心声,抒发了新一代青少年学生对父爱、母爱的情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读后令人震撼,很受教育。这是一部青少年学生用自己的感悟唤醒更多学子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怀,树立祖国未来建设者优良品质的励志教材,也是一部创意新颖、构思独特,由青少年学生用爱心和激情编写出来的德育教科书。《百善孝为先》的出版,对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教师、家长以及青少年都值得读读这本书。本书是《大学卷》。
  • 人生不过俯仰进退

    人生不过俯仰进退

    《人生不过俯仰进退》是一本教年轻人涵养心性、收获淡定人生的智慧书!它囊括《孟子》、《老子》、《庄子》、《易经》、《传习录》、《小窗幽记》等数部国学经典中折射出的修心智慧,为现在社会疲于奔命的人们,打开一扇心灵之窗,告诉大家如何修炼一颗淡定洒脱的心,收获通透自然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北朝论稿

    北朝论稿

    北朝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结束了我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战的局面。后世的隋唐两朝都是继承了北朝,他们的开国皇帝们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并且又从军事和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都沿袭北朝并加以更好的发展和创新。本书围绕北朝政治与社会做了深入讨论,颇具学术价值。
  • 坠凡尘为成仙

    坠凡尘为成仙

    上古年代修士入凡尘,一场宏伟的史诗开启叶辰一生。
  • 三国人物召唤系统

    三国人物召唤系统

    东汉末年,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看后世少年张云附身三国寒门小地主,随身带着人物召唤系统与曹操,刘备,袁绍等人斗智斗勇…
  • 白日梦工作站的梦幻生活

    白日梦工作站的梦幻生活

    一群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因为白筱白突发奇想做的一个创业尝试性社团,自己做着白日梦的同时,帮其他人实现或破坏一些他们的白日梦。从组建工作站开始集齐人员开工后,笑话伴着成长,间或感伤的真情流露,各自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人生经验。最终是否敌得过毕业的分散?
  • 醉汐颜

    醉汐颜

    【推荐新书《星辰大海皆是你》】康元三十一年间,有“太安第一美人”之称的南宫汐瑶被迫嫁给正夏王朝的四皇子,本以为今后自己的命运会坎坎坷坷,挫折不断,谁奈,所谓的四皇子简直把她宠到天上去了,两人日久生情,不,应是一见钟情! 【片段欣赏 “瑶儿。”慕容君墨抚摸着南宫汐瑶柔顺的发丝,轻轻唤着。“怎么了。”南宫汐瑶擦了擦嘴,露出满足的笑容,仰着小脸看向慕容君墨。“无事。”慕容君墨宠溺地捏了捏南宫汐瑶肉乎乎的小脸,“你最近倒是胖了不少。”“有吗?”南宫汐瑶眨了眨眼,伸手捏了捏自己的小脸,随后露出有些苦恼的表情,“好像是有点胖诶……” “不是有点吧?”慕容君墨靠近南宫汐瑶,微笑道,“你胖了不止一圈。”南宫汐瑶让慕容君墨说得小脸通红,戳着手指道,“你嫌弃我啊……”闻言,慕容君墨低笑一声,把南宫汐瑶搂进怀里,在她耳边轻声笑道,“怎么会?瑶儿就算是胖了,也是最美的。”南宫汐瑶双眸一亮,“真的?”慕容君墨一脸理所当然,“自然是真的。”】 【原书名《墨染朝夕:为汝倾天下》】
  • 许我灿烂时光

    许我灿烂时光

    她七岁被接到了一个新家,受母亲感情的影响高中时的她文静内敛爱上了哥哥的好友沈梦阳,纯粹简单的爱情却被男孩复杂的家庭联姻打败。出国留学的她认识了热情似火的女孩萨拉。她爱萨拉的热情与自信后来她替死于癌的萨拉继续热情自信的活着。回国后认识了忆万公司总裁李亦辰,李亦辰自由奔放的爱情给了她一段难忘的回忆可这重重爱情考验与误会。最后她们还会走在一起吗?是选择身边稳重成熟的知己顾墨还是继续追求自由奔放的爱情?
  • 烽烟起兮战三国

    烽烟起兮战三国

    跨国公司总裁穿越至三国,开启他的争霸之路。戏志才、郭嘉、徐庶、庞统为他出谋划策;赵云、典韦、黄忠、太史慈为他保驾护航;曹操、袁绍、刘备、孙策对他无可奈何,鲜卑、东瀛、匈奴、高丽对他俯首称臣。治下吏制清明,万民富足,百姓交口称赞;麾下兵精将广,战无不胜,群雄纷纷退避。
  • 猎心之巧画江山

    猎心之巧画江山

    他踏月而来,跃窗而入,只为亲睹她的睡颜。“渊……对不起,对不起……平定天下后,我去陪你可好?”她的呓语令他一震,他执她的手,呢喃,“不好,小玉。我尚在人间……我以另一个身份活着,就在你的身边……”
  • 重生之鬼王特工妻

    重生之鬼王特工妻

    林浅川,世界顶级特工,医毒双绝,没想任务结束后一场事故将她送到了灵越大陆,穿越成了将军府的跋扈大小姐。北冥暮影,明面上是北冥国的残疾王爷,实际上是人人闻之色变的幽冥域鬼王,修为之高深不可测。当跋扈大小姐遇到残疾王爷,当顶级特工对上腹黑鬼王,且看他们如何强强联合,笑看天下.
  • 一曲前尘

    一曲前尘

    为了你,我想站在巅峰,只想保护你。重生后,他说千山万水,只想和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