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91800000031

第31章 毛泽东读《封神演义》(3)

皇后为万国母仪,未闻有失德;陛下乃听信妲己之谗言,断恩绝爱,剜剔其目,炮烙其手,致皇后死于非命,废元配而妄立妖妃,纵淫败度,大坏彝伦。罪之二也。

太子为国之储贰,承祧宗社,乃万民所仰望者也;轻信谗言,命晁雷、晁田封赐尚方,立刻赐死;轻弃国本,不顾嗣胤,忘祖绝宗,得罪宗社。罪之三也。

黄耇:大臣,乃国之枝干;陛下乃播弃荼毒之,炮烙杀戮之,囚奴幽辱之,如杜元铣、梅伯、商容、胶鬲、微子、箕子、比干是也。诸君子不过去君之非,引君于道,而遭此惨毒,废股肱而昵比罪人,君臣之道绝矣。罪之四也。

信者人之大本,又为天子号召四方者也,不得以一字增损;今陛下听妲己之阴谋,宵小之奸计,诳诈诸侯入朝,将东柏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不分皂白,一碎醢其尸,一身首异处,失信于天下诸侯,四维不张。罪之五也。

法者非一己之私,刑者乃持平之用,未有过用之者也;今陛下悉听妲己惨恶之言,造炮烙,阻忠谏之口,设虿盆,吞宫人之肉,冤魂啼号于白昼,毒焰障蔽于青天,天地伤心,人神共愤。罪之六也。

天地之生献身有数,岂得妄用奢靡,穷财之力。拥为己有,竭民之生?今陛下惟污池台榭是崇,酒池肉林是用,残宫人之命,造鹿台广施土木,积天下之财,穷民物之力,又纵崇侯虎剥削贫民,有钱者三丁免抽,无钱者独丁赴役,民生日促,偷薄成风,皆陛下贪剥有以倡之。罪之七也。

廉耻者乃风顽惩钝之防,况人君为万民之主者;今陛下信妲己狐媚之言,诓贾氏上摘星楼,君欺臣妻,致贞妇死节,西宫黄贵妃直谏,反遭摔下摘星楼,死于非命,三纲已绝,廉耻全无。罪之八也。

举措乃人君之大体,岂得妄自施张;今陛下以玩赏之娱,残虐生命,斮朝涉者之胫,验民生之老少,刳剔孕妇之胎,试反背之阴阳,民庶何辜,遭此荼毒!罪之九也。

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流连忘反。今陛下夤夜暗纳妖妇喜媚,共妲己在鹿台昼夜宣淫,酗酒肆乐,信妲己以童男,割炙肾命,以作羹汤,绝万姓之嗣脉,残忍惨毒,极今古之冤。罪之十也。

周武王伐纣时,发表了两篇檄文式的文章,即《尚书》中的《泰誓》《牧誓》。《牧誓》中批判纣王说:“今殷王纣唯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昏弃其家国;遗其王父兄弟不用,乃唯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

后人对纣王的评价,大多源自上面这些材料,普遍认为纣王是个暴君,是个“万恶无道”的人。

二、看待纣王要“一分为二”

毛泽东熟读历史,有很广泛的历史知识,他惯于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常常发表与常人不同的看法。他对《封神演义》中所写的纣王的看法就与众不同。

1958年10月,毛泽东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把商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他说,史书上把纣王描写得如一个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恶人,太过分了。连孟子也为他打抱不平地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桀纣之恶未有为此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均归焉。”纣王宠爱妲己、剖开比干心,这两件坏事,使他得到了一个大暴君的恶名,于是天下之恶就都归结到纣王头上了,好像他什么善事都没有做。其实纣王这个人聪明能辩,尚武能文。他打起仗来是很有英雄气概的。商朝晚期,江淮之间的夷人强盛起来,威胁商朝,纣王的父辈曾经几次对东夷用兵,获得了胜利,但没有击退东夷向商朝的扩张和冒犯。纣王当政后亲率大军东征夷人,打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俘虏了“亿兆夷人”,由此击退了东夷的扩张,保卫了商朝在东南方的安全。而且纣王对东南的经略,使中原文化渐渐发展到了东南,这对我国历史是有贡献的。毛泽东说,“商”这个字就是做生意的意思,它标志着商朝已开始有了商品贸易,到纣王时已成为当时最富强的、文化程度最高的奴隶制国家。

毛泽东认为,纣王的失败,自然有他的教训。他认为纣王亡国的教训,一是对周文王、周武王励精图治,吸纳商人文化,促进周朝社会的发展,积极准备推翻商朝的统治,对此,纣王完全丧失了警觉性。他根本不听商朝大贵族微子、箕子和比干的不断进谏,结果,比干被杀,箕子被囚禁为奴,微子见势不妙逃走了。纣王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二是纣王不会做俘虏工作,把大量战俘集中于京畿;而周人在纣王的战俘中却做了卧底工作。当周武王率领的大军距离商都七十里的地方,商王宫廷才得到消息,赶忙停止为庆祝胜利而举行的歌舞和酒宴,开始讨论应敌的策略。这时商朝的主力军还远在东南战场,一时征调不过来,纣王只能把大量东夷战俘武装起来开向前线。结果,俘虏纷纷起义,调转矛头,联合周军进攻商纣。纣王见大势已去,登鹿台自焚而死。“纣克东夷而殒其身”,这就是商朝的结局,纣王的悲剧。

1958年11月,毛泽东组织几个人一起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发表谈话,再次讲了他对纣王的看法,他说: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史书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这是虚张的说法。孟子不相信这个说法,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1959年6月22日,毛泽东在同吴芝圃等人谈话时说: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比干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微子反对他。纣王去打徐夷(那是个大国,就是现在的徐州附近),打了好几年,把那个国家灭掉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他这个国家为什么分裂?就是因为这三个人都是反对派。而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作代表到周朝请兵。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后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通外国。给纣王翻案的就讲这个道理。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不投降。微子是汉奸,周应该封他,但是不敢封,而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后来武庚造反了,才封微子,把微子封为宋,就是商丘。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的大方面,看主要点,看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实际作为,这是毛泽东的一贯看法。毛泽东并不否认纣王存在重大错误甚至罪过,他评论纣王的话,中心意思是讲:对纣王要一分为二;纣王本人,也是一个聪明能辩,尚武能文的人,是个有本事的人,他做的不少事,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对于纣王的失败,毛泽东也作了独特分析:主要原因是内部有反对他的力量,而纣王在策略上的失策是,在战事紧急的情况下,把东夷战俘武装起来开向前线。结果,俘虏纷纷起义,调转矛头打纣王。

第六节要从《封神演义》中发掘古人智慧

无论是明代、清代、民国年间,还是新中国建立后,都有一部分人对《封神演义》有看法,认为它宣扬封建迷信,情节怪诞,对青年人有不良影响。

20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撰写的《中国小说史》中就说:“《封神演义》总的倾向是反动的”,不主张人们,特别是青年人阅读。其实,这是一种拘泥于那个时代的偏见,神话与封建迷信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或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就如“古希腊的神话和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美丽的事,具有永恒性的魅力。”高尔基在谈到神话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时,曾经说:“神话是一种虚构。虚构就是从既定的现实总体中抽出它的意义,而且用神话体现出来——这样我们就有了现实主义。但是,如果既定现实中所抽出的意义上面再加上——依据假想的逻辑加以推想——所愿望的,可能的东西,这样来补充形象——那么我们就有了浪漫主义,这种浪漫主义是神话的基础,而且它是极其有益的,因为它帮助激起对现实革命的态度,即实际地改变世界的态度。”

毛泽东也一直是这样的看法。他在和身边警卫员谈论读书时,主张要看看《封神演义》。一次,毛泽东问身边警卫人员看过《西游记》没有,接着问看过《封神演义》没有。当警卫人员回答看过《西游记》,没有看过《封神演义》时,毛泽东说:“要看看《封神演义》,那本书虽然是神话,但其中有不少道理。”

毛泽东也从来没有批评过贬斥《封神演义》的人。他认为,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书,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强求统一认识。各种不同认识,可以各自保留。

毛泽东本人坚持认为《封神演义》可以读,但要有分析地读。有分析地读这部书,是毛泽东讲的另一面道理。不仅对于《封神演义》是这样,对其他任何书籍,毛泽东都主张要有分析地阅读。如果阅读时不加分析,不仅不能真正了解书中道理,还容易误入歧途。

毛泽东对工作人员讲上面这些话,一是鼓励他们多读书,积累广博的知识,二是引导他们对古典名着要分析,要从中悟出道理。他与对《封神演义》持贬斥态度的党内干部看法不同,认为这部书值得读,但读这本书,不要陷入其中的神话而走火入魔,也不是为了看个热闹,而应该从中发掘古人智慧,了解故事中的道理,用于对当今事物的认识和分析。

同类推荐
  • 我从来不感到孤独

    我从来不感到孤独

    沈从文一生中给自己“眼中最美的女子”张兆和写了很多书信,这些广为人知。然而,张兆和从20世纪30年代起,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写给沈从文的书信和日记却不为大众所知。本书以精选的30多封张兆和写给沈从文的书信为主体内容,反映了张兆和与沈从文从相识、结婚、分离、相聚到相濡以沫的一生。这些细腻、平实的文字,充分反映了张沈二人在半个多世纪里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让当下读者感受到跨越时代的情感力量。
  • 我的河山(幕后)

    我的河山(幕后)

    “抗战八年,多少事件和人物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详述它的全过程。2011年,一部纪录片唤起了人们对那段岁月的记忆。《国军抗战全纪实》创下了点播超亿次的纪录,充分证明有太多人想要了解这段历史。2年后,由该纪录片改编的《我的河山》重磅推出,满足大家对于正面战场的期待。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感动的力量

    感动的力量

    CCTV《感动中国》十年回顾,幕后团队首次出镜,揭秘《感动中国》如何诞生,筹备之初经历哪些波折;历年感动人物如何选出,评选标准是什么;推选委员会由哪些人组成,每年评选有何内幕;那些网上呼声很高的候选人物,为何最终落选;那些曾经感动中国的人物,如今有何变化;节目组近距离接触100多位感动人物时,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节目成功背后有什么奥秘,制作和传播方面有何独特理念;金庸、成龙、张艺谋、韩红等名人明星,与《感动中国》又有哪些不得不说的故事……刘凯编著的《感动中国》巧妙结构,将制作团队和感动人物两个群体,围绕《感动中国》节目展开故事,处处表达“感动”和“尊重”的主题。
  • 东京大审判

    东京大审判

    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东京审判》无论就故事的流畅度和书本的结构来讲,都十分精妙,而它对日本人的刻画也遵循了客观、人性化的描写,没有顺着偏激的民族主义的观念走向一味泄愤的地步。
热门推荐
  • 越过星河才见你

    越过星河才见你

    “荷尔蒙的萌动都有期限,期限过了怎么办?”“能有什么办法,再对你心动一次呗”“就一次吗?”“一次就一辈子了”
  • 南辞顾辞兮

    南辞顾辞兮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 墨竹无痕:盼朝朝

    墨竹无痕:盼朝朝

    墨竹无痕,为情所困;暮暮朝朝,何寻佳人;期期艾艾,盼在朝朝……但愿有朝解铃,佳人依旧如昔,了却往日错事,抚却往日伤……【墨竹无痕,盼在朝朝】
  • 开唐教坊

    开唐教坊

    一段传说中如锦的盛世华年,一曲传承自久远的韶华舞韵。一位上不容于君亲师友、下不见谅于江湖草莽的落魄王孙,却牵动着从九重金阙至玉门关外的整部盛世涡流。生不许出玉门关一步——而玉门关外,就是整个天地的自由!网络原名《玉门遮》大陆新武侠一代宗师金古温黄梁之后的椴,继《杯雪》《洛阳女儿行》后,再创史诗巨著,一幅远比历史华丽的初唐画卷,一场云光韶影流转的旷世绝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妃,还朕太子!

    爱妃,还朕太子!

    这是个萌萌哒现代宠文。这是个由公交车痴汉引来的爱情。【片段一】“是你?你......你为什么要欺负我!”“因为我爱你啊!”他说的是爱,不是喜欢。【片段二】“停下,不要了!”“乖,马上就好。”【片段三】“我爱你。”“我也爱你。”他早就说过他爱他。
  • 脑洞大开的梦

    脑洞大开的梦

    一个每天梦境不断的家伙记录一大堆脑洞大开的梦
  • 圣骑奈克瑟斯

    圣骑奈克瑟斯

    被敌人称为不死的噩梦的圣骑成为了奈克瑟斯的人间体,从此,一名穿着奥特板甲的圣骑士诞生了。
  • 荒芜的童话

    荒芜的童话

    一个永远不能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却遇到了童话般的王子,面对王子的爱,她幸福但又恐惧,所有的美好会不会有一天突然消失,留她一人在原地孤独的悲伤……
  • 替嫁公主:娘子爱装傻

    替嫁公主:娘子爱装傻

    重生和毁灭往往在一瞬间,我跨越千年而来,这千年的距离能让我找到真爱吗?南丰嫁过去的是一个傻傻的公主,大燕得到的却是一个战神,一人耀眼的让人无法移开目光的战神。夏闪星,在大燕做了许多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她一箭征服了冷情风多年无法征服的垮尼族人。她以少胜多平定北疆叛乱……她更征服了,一个帝王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