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91200000007

第7章 食育之实践(2)

做饭的乐趣,最妙之处还是最后的品尝。大家一边回顾做饭的情景,一边快乐地品尝。对于大人来说,吃是人生的一大乐趣。而对孩子来说,午餐未必是乐趣。因为午餐有被动吃饭的一面。因此,对孩子们来说,做饭是不可缺少的活动,自己做的饭一定比其他的任何饭菜都好吃。

通过感觉和体验了解食材

我本身不太挑食,也尽量做到不介意别人挑食。我注重食物中的三大营养要素,是作为一种体感来掌握的。现在,在我们保育园里,把食物中三大营养要素的绿色(可以调整身体状态)、红色(可以变成血液和肉)、黄色(可以变为热量和体力)贴在墙上的挂毯上,再把午餐中出现的食材做成卡片贴上。每天摆好饭菜,在孩子们说“我开始吃饭了”之前,值日的孩子和老师一起,把当天午餐中出现的食材贴上。比如青椒和圆白菜属于绿色(可以调整身体状态),米饭和炸豆腐属于黄色(可以变为热量和体力),贴到不同的颜色下面。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就可以区分几乎所有的食材。即使开始不知道,但是后来在别的菜中出现了同样的食材,孩子们就记住了。

做明确食材的意义以及三大营养要素这种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知道,不爱吃绿色食材中的青椒,你可以吃绿色的菠菜,即使有一点挑食也不要紧。这样做的结果,孩子们就可以体验自然摄取三大营养要素的感觉。

3~5岁孩子在挂毯上贴上食材卡片,开始介绍食材。2岁的孩子围坐在桌子旁边听。当老师问“胡萝卜是什么颜色”时,3~5岁的孩子有的回答“是绿色”,有的说“胡萝卜才不是绿色的呢!是橘黄色的!”小哥哥和小姐姐及老师之间这样的对话听上1年,2岁的孩子也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这不是死记硬背下来的,而是通过亲身体验记住的。保育园指针中所说的“通过感觉及体验”,指的正是这样的感觉和体验。希望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游戏,自然地找到均衡的感觉。

食育专栏③

梅干是万能药吗

我们保育园每年都腌制梅干。据说每天吃梅干可以“远离医生”,这种传统健康食品有增进食欲及杀菌作用。那么,梅干到底有什么效果呢?

有关梅干的作用有多种说法。首先,人们认为梅干可以治疗感冒,是一种民间疗法。最近经过科学研究,证明了梅干确实有预防流感的作用。梅子中含有多酚“南烛木树脂酚(lyoniresinol)”化合物,具有抑制病毒增殖作用。

以前总是听人说“用加了梅干的茶水漱口可以预防感冒”,看来是有科学依据的。其次,据说梅干还有预防胃癌的效用,因为梅干中含有可以抑制引起胃癌的幽门螺杆菌运动能力的物质。第三,据说梅干还有预防糖尿病的功效,因为梅干里含有可以阻碍容易造成血糖值升高和肥胖的酵素“N-糖苷酶”。

另外,梅干中还有抑制食物中毒菌增殖的“抑制细菌作用”,可以预防食物中毒,调整有血管紧缩作用的荷尔蒙,控制血压上升以及防止动脉硬化。

梅干中所含的柠檬酸可以形成降低血液黏稠度的酸性,净化血液,使血液变得通畅。梅干中含有大量酸味源的柠檬酸可以控制引起疲劳的乳酸,梅干的酸味可以刺激身体的消化器官,促进唾液等消化酵素的分泌,增进食欲。梅干中还含有抑制引起龋齿的变异链球菌等,真可以说“梅干是万能药,对所有的病均有效。”

可是,现在日本的年轻人却在远离对身体好、与米饭绝配的梅干。日本一个家庭年购买梅干的数量,已经从2002年的1053克降至2008年的778克。此外,日本人也开始远离米饭,2005年每人每年的大米消费量为60公斤,是1960年的一半。米饭和梅干这些日本的传统食品是否已经成为梦幻?

与食材“相会”

“不爱吃”某种食材,是因为味道、食感、手感、外观等某种感觉受过伤害,还是因为哪种味道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或者是不喜欢那种食感?如果有过这些经历,除非找到能够消除这些因素的超凡替代品,否则无论你如何鼓励都是无法根本改变挑食的。还有,人“不喜欢”某种食材,多数是因为吃了状态不好的东西,或者当时的心情不想吃却被迫吃掉,多半是因为这些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开始时吃了不好吃的东西,之后就会讨厌这种食材。比如不喜欢吃海胆的人,总是说海胆“腥”,而真正新鲜的海胆是不腥的。我真心希望孩子们能够与更多的食材有幸福的相会。虽然我们不可能在午餐时总是给孩子提供最高级的食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加工,给孩子们提供与食材幸福相会的机会,提高孩子们的食欲。重要的是孩子们的感觉,也就是五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我们不可能在孩子面前把东西烤得吱吱响,给孩子们留下好的听觉,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好的味觉以及其他的感觉,让孩子感觉到“好吃”。

我们保育园的食谱是半个月一换,一个月换两次,这是有原因的。在短时间内重复2次食谱,可以验证第一次食谱的结果,在第二次进行改进,以更合乎孩子们的口味。促使我们这样做的原因是某个月食谱中的“芝麻汁调料”。第一次使用的是黑芝麻,不知为什么,剩了好多。后来,我们分析认为可能是黑芝麻比较黑,视觉不好,是颜色的问题。于是,第二次就试着用白芝麻做汁,结果成功了,几乎一点也没剩。仅仅因为颜色,结果就大不相同。玉米汤的情况也一样,同样的味道,只是颜色不同,结果也大不相同。我们做的绿色豌豆汤与平时做的玉米汤的味道很相似,却剩了很多。孩子们似乎还不太习惯绿颜色的汤。孩子们出现“不爱吃”的反应时,肯定有各种原因。为了找出原因并加以验证,要再做一次。

与颜色同样重要的是食感。比如西红柿,有的孩子不喜欢西红柿嚼在嘴里出水的感觉,有的孩子却喜欢吃西红柿里面的汁,有的孩子喜欢西红柿的果肉部分。如果孩子不吃,不要单纯地认定孩子不喜欢,而是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因此,在我们考虑食物时,不要片面地从“吃”来考虑,而是要考虑五感的“感觉”以及使用五感的重要性。当然,不仅是对食品,在孩子们的所有活动中,这一点都非常重要。

使用五感的重要性

我们保育园曾经开展过“树果活动”。就是大家一起捡树果、种树。在种树之前,让孩子们通过五感了解树果,让孩子们看、闻(基本没什么味,只有一点森林草木香)、摸(光光的,尖的那头有毛茸茸的感觉),让孩子们摇一摇,听听声音,最后是味觉,试着用树果做饭。

树果中最好是用椎树果,但我们用苦槠树果试着给孩子们做了点心。

通过五感让孩子们了解树果(的感觉)之后,我们开始和孩子们一起种橡树。通过五感了解树果之后再种橡树,与单纯地种橡树是不同的。这样,孩子们捡树果,找树果,自由自在,十分活泼。可以让孩子们自然地充分运用五感。现在,人们开始重视孩子们使用五感体验的重要性,而在普通的保育中,除了吃饭以外,使用五感的活动很少。

尤其是使用味觉、嗅觉的体验更少。在保育中培养五感,特别是体验味觉和嗅觉非常困难。这样,午餐则成为弥补味觉和嗅觉的宝贵体验。保育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意识、有计划地让孩子充分运用五感。

给孩子讲当天午餐的内容时,不要单纯地告诉他们,“这是胡萝卜”,还要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颜色,听一下咬的声音,闻一闻味,摸一下看。通过这些让孩子们感觉食材,在运用五感的过程中吃东西,才是真正的“品味”。

现在有一种倾向,即重视“吃”(=结果),而轻视运用五感的“品味”(=过程)。人们过于拘泥营养价值,却轻视品味的过程,只是往嘴里塞。我们的食谱是不是过于考虑了营养价值,切得过细,谁都能送进嘴里。如果只考虑营养,不论多少种食材,都切得碎碎的,饭菜则成了排列整齐的营养片剂。听说现在城市里的许多年轻人三餐都用营养剂代替,只重视营养价值,缺失了其他的感觉。

营养剂虽然有营养,但是既没有味觉,也没有触觉。营养剂可能会补充营养,但是却代替不了吃的体验,我们应该从食育的角度重新思考。

什么是感谢的心情

什么是感谢的心情?对于这一点,以前有过许多争议。有的家长反对在学校午餐前说“我开始吃了”。其理由是,“我们自己付了餐费,没有必要对谁说感谢”。这个理由有些奇怪。基于在保育园中自己的体验,我对此进行了思考。我认为,不应该让孩子机械地说“我开始吃了!”更重要的是要有对食物的感谢的心情。

有一次,我去参加培训会,有机会和保育园的职员一起住木屋别墅,一起吃饭。我对房东说:“你做的饭真的很好吃。”如果不是习惯,这样的话还很不好意思说出口。

我在自己家里,曾经有过这样一次体验。

有一天,餐桌上摆着玉米汤,有一点点煳味。我不由得问道,“是不是有点煳味?”儿子当时还是小学生,他对我说:“爸爸,你在好吃的时候什么都不说,在不好吃的时候却说不好吃,这可不好。好吃的时候你就应该说好吃。如果你在好吃的时候说了好吃,在不好吃的时候你才可以说不好吃……”我狼狈地说:“全部吃光了就是好吃呀!”这就是日本人做父亲的貌似有尊严的回答。但是,这是不对的。

在保育园里也一样,应该在大家快快乐乐地吃完饭后说:“真好吃,谢谢!”有这样一个大家能够诚实地表达自己心情的环境。当然,不一定每天的饭菜都好吃,但应该诚实地说出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感谢的心情。

这种感谢是对食材的感谢,是对饭菜的感谢,是对给自己做饭的人的感谢,以及对食材生产者的感谢。从这些实际感受出发,在吃饭之前才能够真实地表达感谢的心情,说出:“我开始吃了!”在饭后说出:“真好吃,谢谢!”这才是最重要的。

了解不同的文化

我们保育园曾经连续两年开展了以“世界”为主题的食育活动。

第一年的题目是“了解世界”,第二年的题目是“保护世界”。在开展这项活动时,炊事员制订了计划,就是在每月的生日会上,推出世界各国的料理。在品尝各国料理之前,用那个国家的语言说出“我开始吃了!”有一个月,做的是芬兰料理,吃饭之前用芬兰语说:“我开始吃了!”又有一个月,做的是柬埔寨料理。我那天出差没在保育园,回来后问炊事员:“柬埔寨料理的反应如何?”据说,因为是第一次吃柬埔寨料理,平常没有见过,好像反应比较强烈,不习惯的孩子比较多。

我又问:“‘我开始吃了’柬埔寨语怎么说?”炊事员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柬埔寨语中没有这句话!”后来,我查了一下,“我开始吃了”

这句话通常是宗教语言,很多国家没有这句话。听说孩子们用了任何国家都使用的语言“真好吃”代替了。据说,吃过饭后,真实地表达出“真好吃,谢谢!”这是世界各国都有的语言。我们经常是无意识地说出:“我开始吃了”“真好吃,谢谢!”我从自己的感受中体会到,吃了好吃的东西,发自内心地表达出“好吃”十分重要。

我们一直住在日本,过着普通的生活,而当我们了解了世界之后,就会发现很多不同的事情。饮食环境也是一样,不仅仅是食材,包括料理方法以及吃饭时的问候语,各国都有所不同。饮食环境的范围很广,与保育环境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食材、料理以及餐桌礼仪等方面,不必被一个固定观念束缚,应该自由地运用各种方式。

吃是运用五感的食育

在保育过程中,我们需要知道每个孩子处于哪个发育阶段?生来就具备哪些能力?现在处于什么状况?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很好地引发孩子所具备的能力。那么,在食育方面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需要引导孩子充分运用五感体验食物,而运用五感体验食物就是“饮食行为能力”。

今后,在保育园里孩子们一起吃午餐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必须让孩子们体验吃饭及集体吃饭的快乐。集体吃饭中感受大家一起吃饭的快乐,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着增进食欲的作用。保育园的饮食环境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摒弃以往只重视“摄取”“摄取量”以及“摄取方法”的思维模式,以食育这种崭新的思维模式来开展实践。

我们再来引用一段新保育园保育指针中的内容:“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生活和玩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意欲积累吃的体验,体会吃的快乐,体会集体吃饭的快乐。”与这里的“吃”并列,在幼儿时期的生活中,还有“睡”“玩”。只有这三个支柱(玩、吃、睡)兼备,孩子的生活才会完美。其中,保育园的午餐起到了“食育”的作用。2008年以前的旧保育园保育指针中,并没有涉及“食育”的内容,也就是说,在保育中并没有重视“食育”。修改后的保育园指针,明确提倡“推进食育”。保育园的炊事员不仅做饭,同时也承担着食育的角色。与其他保育相比,吃是运用五感进行体验的行为,食育是运用五感进行体验的一种学习,食育直接关系到生活整体。

那么,食育具体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做?其实,食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只能大致描绘。那就是在保育过程中,根据当时的情况,临场发挥,在整个保育过程中实践。新保育园保育指针中所倡导的“推进食育”,只能是在保育现场日常努力的积累。因此,我们在今后实践“食育”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食育保育”的意识,努力去理解孩子、守护孩子。

同类推荐
  •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本书是家庭教育类图书。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应该从儿童抓起。本书便是对南老关于儿童经典教育的诸多真知灼见的总结,书中不仅选录了南老推荐给孩子诵读的经典篇章,而且以生动鲜明的案例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让孩子在阅读古代经典著作中领悟传统文化的智慧。
  • 让孩子积极快乐起来

    让孩子积极快乐起来

    善良的父母往往能造就善良的子女,优秀的子女往往拥有让人尊重的父母,他们做人成功,他们言传身教,他们宽容大度,他们诚实坚毅。这样说也许有点绝对,但却有大量事实作为佐证。本书在综合众多名人成长经历的基础上,提炼了名人的22种教子方法,这些多是理念型的方法,舍弃了说教,强调用事实说话。读者在体会这些故事和观点的时候,不妨和中国当代的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与伟人父母的差距,也许就决定了未来我们的子女与伟人的差距。庸人和伟人的差距很大,而二者的父母其实都是普通人,所不同的是,一个注意了身教的细节,一个没有注意到。那么,建议你翻开本书吧,它会告诉你弥补差距的办法。
  • 拯救男孩

    拯救男孩

    本书是中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风云人物孙云晓最新力作。该书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男孩成长中的问题,深刻详尽的揭示了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书中强调:教育应尊重男孩的性别差异、父亲对男孩教育的影响、捍卫童年还是摧残童年以及男孩怎样承担压力和责任等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男孩教育的必读作品。
  • 怎样对孩子说话最有效

    怎样对孩子说话最有效

    父母的话,植入孩子心中的一粒种子,会深深影响孩子的一生。有效的亲子对话,对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的学业进步大有帮助。本书以大量鲜活的实例,详尽介绍了父母在各种情况下与孩子说话的方法和技巧,是一本家庭常用、实用的教子必备书。
  • 戴牙箍的孩子

    戴牙箍的孩子

    本书从普通读者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以牙齿矫治的程序为主线,分别介绍牙齿矫治前、中、后,家长和孩子该了解些什么及做些什么,并将口腔正畸学的基础知识、技术特点、患者顾虑和注意等问题融合其中。
热门推荐
  • 山寨大帝

    山寨大帝

    不以才华动世人,就以抄袭闻天下。抄到极致,这就是道。大道三千,各有各道。山寨大帝,因抄抄证道。(昨天到湘潭韶山去了一趟,见了毛大大,老兄说我有出息,用实际行动支持我创作,然后亲自给我题的书名,嘿嘿,我,我真的没有乱说话。不过,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认识毛大大的字?这可是名家手笔,收藏一下,值钱的。)
  • 大佬定律

    大佬定律

    大佬不愧是大佬,这一次当幕后玩家,下一次是戏中戏计中计,又是深藏不露扮猪吃老虎,又是霸气侧漏啪啪打脸不带停。再来观众纷纷叫嚣:“我们已经看透你们的所有骚操作,再来也不怕全盘接受!所以请开始你大佬的表演吧!”结局啊,大佬却深藏功与名,徒留一片掌声。对的,大佬就是要保持这个高冷艳的调调。
  • 倾国倾城·晚镜の恋

    倾国倾城·晚镜の恋

    胭脂红水朦胧,冬雪融歌浅诵,桃花浓人去也楼空,叶分飞雨垂泪,风湮埋泣葬骸,断徘徊情殇惹尘埃。月光水如醉,暮色归落映辉,空悲切生死也离别。
  • 越域天堂

    越域天堂

    人类是地球适宜条件下的物质元素的结合自我进化,还是神魔文明的创造,亦或是未知智慧生命的试验品?无法证明生的起源,怎么能够定论死的归宿?无垠的宇宙,没有起点的时间,自我定义的百万年的人类文明,对于没有起点的时间而言,仿若长河中的一粒微尘。短暂的生命之旅是自然的奇迹,还是灵魂的一段旅程?生,就珍惜这辈子吧!
  • 又被捉回娱乐圈

    又被捉回娱乐圈

    从外国回来的鸿宇,在系统的帮助下,得到了可以咸鱼一生的资产后,准备过醉生梦死的生活,没想到,刚回国就被盯上了。。
  • 你好国民校草

    你好国民校草

    【已完结】初见,他全副武装出现在她家网吧,还点了豪华单人包厢。谁知她起身煮个泡面的功夫,这家伙就逃之夭夭了。再见,他出现在北学院引起骚乱。南希一眼便认出这是逃跑没给钱的家伙,直接把他挂在了校园通缉榜。谁知这样的举动意外引起全校女生众怒,导致南希被全校通缉。什么?他竟然是当红明星——赫连漠?!不过管你是不是明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电竞少女催债明星校草,这场战斗中,你赌谁赢?【1v1治愈向甜宠文,电竞少女vs明星校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相思恨

    相思恨

    夏枯草一生的命运似乎早就已经注定好了,报父仇,平母恨,练神功,斗美男;那颗冰冷的心让人不寒而栗,偏偏如同罂粟般让人上瘾殊不知,他为了她早已堕入地狱,“好哇,你来到冥界就跑不了了!”看着地狱里的他,夏枯草露出了一个满足的笑容“既然来了,你就赶不走我的!”
  • 情道献仙

    情道献仙

    万年思念,盼来今生的一次邂逅;匆匆一眼,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他无意修仙,却步入仙道;他无意成为至强者,却不得不踏上强者之路;他无意有所作为,却不得不建万世功勋。
  • 顾爷家小可怜又凶残了

    顾爷家小可怜又凶残了

    身为邪神的韶九歌人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搞事情。但身为大佬的她每次搞事情总有人出来阻止,而且每一世的结局都是惨死。这次的韶九歌直接穿到了一个被逼嫁给小傻子的没落世家私生女身上,凄凄惨惨戚戚。韶九歌这次不打算忍了,她抄起刀子就打算去做掉欺负小可怜的那些人,然而——“叮!恭喜你绑定了天道归正系统!完成任务有奖励!请宿主收起杀心,每天都要做好事!想知道你为什么会一直穿越还惨死吗?想让你的傻丈夫恢复正常吗?想虐渣打脸不费吹灰之力吗?欢迎宿主来玩呀!”有奖励的任务当然要做,不过好事?——惊!想不到韶家懦弱无能私生女把父母姐妹都给打了!惊!想不到韶家狂霸酷炫私生女就是那个把娱乐圈搞得鸡飞狗跳的全能影帝!惊!想不到全世界公认大佬顾修晏的师弟就是韶家无所不能无恶不作私生女!韶九歌冷笑,你们想不到的多了,这个大佬就是她家小傻子!但是为什么白天乖巧温暖小天使一到晚上就变成了偏执病娇大魔王?“师弟,你又穿越了?”夜深人静,某个眸色幽深缱绻的大魔王嗓音低沉而蛊惑,身为无恶不作毁天灭地的韶九歌很没骨气的怂了。【1v1双洁甜宠,微玄幻,伪无限流,主线为现代虐渣打脸搞事情,女强男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