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85000000006

第6章 治海撷英(4)

明清什刹海周围更是京城中的“海天佛国”,其中“九庵十刹”最负盛名。

明清佛教寺庙中以广化寺规模最大。广化寺始建于元末(1342年前后),元代高僧溥光之曾在这里住持寺院。明初寺院荒废。据碑文记载,成化与万历年间寺院进行二次重修,重修后的广化寺成为净土宗寺庙,规模宏大。禅宗临济派大德自如和尚接任方丈后,广化寺得到中兴。清代,广化寺“殿堂廊庑,规模宏大”,成为京城有较大影响的净土宗佛刹。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了殿堂僧舍。清末民初,广化寺一度成为京师图书馆,即北京图书馆的前身。不久迁馆它处,广化寺又得到恢复。1989年8月,广化寺举行了佛像开光及修明方丈升座仪式。2001年,广化寺创办了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

佛教文化遗存,也成为什刹海地区重要的文化景观。

北京从历史上看一直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交往、文化融合的城市。仅从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五都算起,至封建王朝灭亡,已近千年。其中经历了契丹、女真、蒙古、汉、满不同民族统治时期,只有明朝统治者是汉族。其余各朝代均为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各时期虽均有不同程度的民族歧视政策,但都因当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生活上的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各民族的交往中,推进了早已形成的中原农耕文化、汉学政治理想与各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习俗与优秀文化的碰撞、包容与融合,日益深化了中华各民族大家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文化。北京是近千年来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形成的核心地区。另外,还有一个不可不提的重要因素,那就是什刹海的漕运文化。什刹海的漕运文化,包含与漕运有关的各种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什刹海从最早的泊船码头功能起,到“舳舻蔽水”的鼎盛元代,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北端点和漕运的目的地。在进行孜孜不断的文化交流的同时,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漕运文化。明清什刹海虽然不再停泊漕船,但仍然是通惠河的供水水库。漕运是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行的生命线,是北京作为首都的经济保障。从这个角度说,没有漕运就没有古老的、享誉世界的北京城,更不用说北京的文化。元明清三代北京的漕运文化积淀更加深厚,漕运的所有建筑、工程及其管理上规章制度等的庞大系统,见证着什刹海乃至北京城发展史,展示着“什刹海人”、“北京人”乃至中华民族的智慧、劳动所创造的丰功伟绩,其中这种共同文化的形成推动中华大地的繁荣与发展,其影响深远成为世界中华民族凝聚、团结的巨大动力。

五、民国时期什刹海水域的治理

1914年北京成立京都市政公所,管理全市市政,由民国临时政府内务总长兼任督办。市政公所开始设四科,1916年改为七科,测量科后改为内务部土木工程处,掌管全市道路、桥梁、水道、沟渠等工程建筑修缮。

1928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北京改称北平,置特别市。中南海也先后开辟为公园。什刹海不再把保障中南海供水为最重要的任务,即使湖水污染也不会遭到最严厉的革职查办等处罚。当时管理城市河湖的北平市卫生局,难以支撑什刹海全面管理任务。后海水面自清末至民国一段时间由白家和秦家管理,更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治理。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什刹海水面狭小,污染严重,水域杂草丛生,四周社会秩序混乱,商业衰落。

根据1929年北平特别市工务所调查资料:“积水潭、什刹海以东及李广桥之河渠,尚属齐整,惟河心间有浅垫。自李广桥经恭王府后身至三座桥河身均计淤垫,系倾倒垃杂煤灰所致。”同时,规划疏浚治理西压桥至西海河道。

另外,根据1934年北平市政府经过一个月调查:“城内水道,几乎完全淤塞。自铁棂闸至李广桥之一段,尚略有水;李广桥以下至北海一段,河底高于现时水面甚多,中间且被秽土壅塞,致欲使水流入三海,非将上游水面提高不可。……至由什刹海荷塘流出之御河,地安门桥附近之一段,几被垃圾填平,更无流水之可言矣。……现时承水之水面面积约记如后:什刹海荷塘、积水滩(潭)等四十公顷。”

晚清出名的荷花市场,要追溯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开始有人在前海北沿开设茶楼,可以品茶赏荷,生意兴隆。以后四城其他商人和艺人都聚在这里,十分热闹,“荷花市场”的名称逐渐誉满京城。《天咫偶闻》记述其情境为:“都人士游踪,多集于十刹海,以其去市最近,故裙屐争趋。长夏夕阴,火伞初敛。柳荫水曲,团扇风清。几席纵横,茶瓜狼藉。玻璃十顷,卷浪溶溶。菡萏一枝,飘香冉冉。”

1916年荷花市场正式登记为“临时市场”,1920至1936年间是荷花市场最繁华时期,1937年因“卢沟桥事变”停办,1939年重张,到1948年关闭。

六、新中国成立初期什刹海的治理与发展

(一)20世纪50年代对什刹海治理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整体保护了北京城,什刹海随之获得新生,开始疏通淤塞不通的月牙河,恢复了什刹海对北海、中南海的供水。

1950年北京市卫生工程局建立“四海施工所”,自6月4日起至11月26日止,全面整治积水潭、前海、后海和西小海,总投资91亿元(旧币),用工30万人次。整修条石护岸111米,新砌护岸6.4公里(混凝土砖斜坡护岸2.58公里,浆砌石直岸3.82公里);在德胜桥建闸两座,控制西海水位高出后海0.5米的流通;改建地安闸(原澄清闸)与西压闸;新建桥二座;修筑桥闸码头9处,排水涵洞12座。各海疏浚水深至2米左右;共挖淤土29万方,部分废田还湖,完工后水面积扩大到34万平方米,比疏浚前面积扩大17%;将月牙河拆去原来的桥,改建为暗沟,在上面铺筑柏油路,起名李广桥街,即今柳荫街。金丝套原来岛的状态变成半岛了;西海水可以直接连通后海、前海了。1950年还对什刹海的进水控制工程进行改造。由市卫生工程局组织疏浚北护城河时,拆除了古老的松林闸。另在其上游约100米处,建成手摇启闭机式的新松林闸(新闸设3孔,每孔宽1.7米)。1950年4月始,历时半年,疏浚积水潭、六海、筒子河。

1951年6月将什刹海西小海建成人民游泳场工程完工,面积达3.35万平方米,可容纳4000人。彭真市长出席揭幕式并讲话。

1952年修建了海岸栏杆和滨湖路灯,并广植花卉树木;将西小海全部填平建成什刹海体育馆,水面全部消失。

1954年为疏导城市交通,拆除地安门。

1955年,北海公园管理处将后海养鱼场移交给西四区政府管理。

在新中国成立初开始大力整治环境加强政权建设的同时,执行了保障供给、发展生产的方针。在发展生产过程中,于1956年迅速完成公私合营任务,也出现了占用文物古迹、大型民宅的问题。1958年“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发展生产,无序占用文物古迹建街道小工厂、发展服务性小企业,没有考虑过对环境影响问题,其中对恭王府破坏较为严重。

1960年,市政府决定撤销护国寺庙会。

(二)20世纪60至70年代的建设对什刹海的严重影响与改进

1961年10月24日,周恩来总理对破坏严重的恭王府进行视察,当即指示要恢复,要保护好,等将来有条件时进行修缮对外开放。

1966年至1976年,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对文物古迹、街巷四合院肆意占用破坏。“文革”中不少单位、居民任意围占绿地、空地、道路,建仓库堆放材料,盖防震棚(房),毁坏林木绿地,无控制的排放污水,天灾人祸造成对什刹海水质的污染,自然、文化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1970年,在地安门西大街改造工程中,将西压桥拱脚以上部分全部拆除,将河道改成暗沟。镇水兽现保存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1971年前后修建地铁,将汇通祠拆平建地铁站,同时将太平湖填埋作为地铁车辆段,太平湖消失。

1977年开始,德胜门西护城河改造,将向什刹海输水的铁棂闸东移200米,中间设300米暗沟连接,并开始对北护城河上段进行改建。由于太平湖改成地铁车辆段后,其进出轨道将北护城河拦腰截断,北护城河只好改道。新河道改到第一轧钢厂北侧,西接长河下游暗沟,东行穿过地铁车辆段,入北护城河明河,至德胜门全长1877米。因铁棂闸与地铁线路交叉,拆建东移200米,到松林闸前,形成了一个水利分水枢纽。松林闸为单孔平板闸门,铁棂闸原为铁篦子闸,后改为单孔平板闸门,闸后有280米的暗渠与什刹西海相通。工程于1977年2月4日开工,1978年6月15日竣工。

七、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4年)对什刹海水域的保护性治理与建设主要脉络简介

本书是什刹海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研究成果的回顾、检阅、梳理、归纳和再认识的文集,冀图体现存史、传承、借鉴作用。全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79年1月邓小平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式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什刹海水域真正得到保护性的治理和合理的开发与建设。

(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什刹海的全面治理

1980年4月2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对首都北京市的城市建设工作作出“四项指示”,指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明确了首都建设方向与要求。第一,要把北京建成为中国、全世界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第二,要把首都变成全国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第一流城市,也是世界上比较好的城市;第三,要把北京建成全国科学、文化、技术最发达、教育程度最高的一流城市,并且在世界上也是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第四,要使北京经济上不断繁荣、人民生活方便安定。要着重发展旅游事业、服务行业、食品工业、高精尖的轻型工业和电子业。(以下简称四项指示)

当年9月,市政府决定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及区级机构,西城区政府也成立了文管部门,对全区文物古迹进行管理。

1981年1月中央决定段君毅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2月市委工作会议认真贯彻中央书记处“四项指示”。同年再次对德胜门及东北角的北护城河进行治理。治理河道长度近5公里,河道宽度26米,直墙混凝土护岸,泄洪流量96立方米/秒。工程于1985年竣工。

198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做了十项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其中进一步明确了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服从和充分体现这一城市性质的要求”,并决定成立包括中央党政军群各部门在内的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同年11月,北京市政府扩大会议依据批复精神,批准了西城区政府制定的《什刹海风景区第一期整治方案》,并成立包括驻区的中央党政军群各部门和东城区政府、团市委及市有关机关在内的西城区什刹海风景区整治指挥部。中共西城区区委书记陈元任指挥,中央、市、区有关部门领导任副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从此,景区整治指挥部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社会各个方面力量,参加到对什刹海及周边地区治理活动中,为什刹海改革开放后的保护与发展明确了方向。

1983年11月至1984年2月主要工作是开始破冰清淤拆除什刹海周边违章建筑、腾退绿地、打通沿湖道路,为全面治理什刹海的大规模群众性活动做好准备拉开序幕。《北京日报》刊登消息并发表了“这个头带得好”的短评。

同类推荐
  • 秦腔名家

    秦腔名家

    陕西地方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我极赞同王绍猷先生的论点。他在《秦腔记闻》里对秦腔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作了极为精辟的概括。他说:“考诸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盛行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在国剧上可为开山鼻祖,有屹然独立不可磨灭之价值。”
  • 大盆地生命的记忆:巴蜀文化与文学

    大盆地生命的记忆:巴蜀文化与文学

    本书立足于全球化浪潮荡激下中国文化的坚守和再造,主要以人类文化学、地域文化学的视角。梳理巴蜀大盆地生命产生以来,在物质、精神创造上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并于中揭示大盆地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生命记忆。同时把巴蜀文化文学历程中一些重要时段和重大现象置于当时全国乃至于世界格局中去透视,从考古、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揭示文学的发生发展诸多动态原因,透视人类精神活动及其外化表现的一些规律,以此思考中国文化与文学盼重构和未来发展的问题。
  • 风流不见使人愁——北京的名人与往事

    风流不见使人愁——北京的名人与往事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描摹着北京这座迷人城市值得缅怀和追忆的名人与往事。
  • 老北京古宫殿与内廷

    老北京古宫殿与内廷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文学名著

    文学名著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独宠兰无颜

    独宠兰无颜

    兰无颜!一个心机特别重的后宫嫔妃,拥有聪慧的大脑得皇上喜爱
  • 末世至尊道统

    末世至尊道统

    “一将功成万骨枯,你不是那个将。”“可那又如何呢,那刹那而永恒的记忆,我泯灭不了.......她在等着我,我没理由不回去。即便千世轮回,即便粉身碎骨,我的抉择还是一样......”“想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笑话。”“天行健,但,莫欺少年穷。”......这是一个奇幻的大陆,在这个大陆上生存着一种变态中的变态——修仙者。他们分为十二个等级,(巩基、开光、融合、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洞虚、大乘、渡劫。),一名杰出的修仙者具有光芒万丈的灵根,灵脉和仙脉魂兽。灵根的强弱与生俱来,取决于他们的天赋。
  • 空僧劫

    空僧劫

    异世大陆光怪陆离,人妖魔三族鼎力,百万年平宜相像,传言十年前三族禁区试炼,人族得到异世遗宝灵光氤氲无法窥测,原本百万年和平因禁区试炼导致三族黑暗劫难开始,直到一位少年的崛起开启了一段拯救异陆破预言打开新大域的传奇之路....然而最大的黑暗将会等着他
  • 天禅境

    天禅境

    要问世间大道,到底什么是正,什么是邪,论正中有邪,邪中亦有正,一个小儿天赋异禀,逆天意却行真理,以练毒功《万毒幻镜法》而明天理,看破生死,再以《天地禅境》而窥得天机,一袭青衣早已逃离轮回,他就是胡显,从黑到白,从残破不堪到完美无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一视角修仙

    第一视角修仙

    全网唯一一本连载中的第一人称仙侠文。文笔保证,三观正常,绝不小白,绝不后宫。第一视角的修仙经历。第一视角下的修真世界究竟是怎样?且和我一同看看。书友群:1087095919欢迎各位加入
  • 吟我一人心

    吟我一人心

    吟我一人心,白首不分离。遇见你之后,我的蜜饯只做给你吃。遇见你之后,我只要你,因为你比蜜饯还甜。
  • 我的老师是魔君

    我的老师是魔君

    正魔大战结束四百二十九年后,他醒来了。“师兄师兄,有人上山挑衅本门!”“放着我来。”“院长院长,西边山里发现异宝,我们取不出!”“放着我来。”“道友道友,这世界灵气即将枯竭,可不能不管啊!”“放着,我来!”……就算失忆了,他也是神州宇内、正魔两道的第一高手!都放下,让专业的来!
  • 一场爱的旅途

    一场爱的旅途

    三十年的岁月在忙碌中度过,本以为一切就这样了,可生活就会无意间给你些惊喜,出现的人和发生的事,尽管你不想面对但逃避不了,红颜的突然离去,一场大山的生死经历,一场对于他的阴谋算计,最后的他能剩下什么呢?
  • 名侦探柯南之咸鱼人生

    名侦探柯南之咸鱼人生

    一个对生活失去了方向的宅男,穿越后发现自己来了日本东京,嗯~,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咸鱼宅男在二次元拯救不开心,猥琐发育的的事情!PS:新人写手,柯南粉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