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70500000018

第18章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4)

在永乐间营建北京宫殿城池时,于永乐十七年(1419)十一月,“拓北京南城,计二千七百余丈”。所谓“拓北京南城”,是指将当时的北京城南城墙向南移建。原来大致在今长安大街南侧,即元大都和明初北平城的南城墙。向南拓建2700余丈后,于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宣武门东西一线新建北京城南城墙。在未拓展北京南城之前,通惠河自元大都文明门(大致在东单十字路口南侧)西边的水关(应在正义路北口处)流出城内,然后斜向东南,大致经北京市政府院内、台基厂二条南、崇文门内船板胡同、北京火车站等地,下与东便门外的大通河(即通惠河)相接。拓展北京南城之后,原在元大都或明初北平城文明门外的一段通惠河被圈入北京城内。旧日北京内城东南隅(北京火车站下)有一段河道,人称泡子河,是明、清北京城内的一处风景名胜地。这泡子河就是明永乐间被圈入北京城内的一段通惠河。由于这段通惠河被圈入北京城内,由通州至北京的漕船便只能到城东南角外的大通桥下,已进不了北京城内了,积水潭(海子)也就失去了漕运码头的功能。原在元大都文明门西边的通惠河,由出城处(大致在正义路北口)向南延伸,至明北京内城崇文门西流出城外,与北京内城的南护城河相接。明初通惠河向南延伸的这段河道,于民国间被正义路当中的绿化带所遮掩。

但是,这并不是漕船不能驶入积水潭(海子)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是,据《明实录》记载:宣德七年(1432)六月十七日,明宣宗朱瞻基皇帝嫌皇城东安门外在通惠河畔居住的很多居民,距皇城东墙太近,整天喧嚣之声响彻大内,不得一时安静,所以让行在(永乐皇帝驾崩后,明室曾准备还都南京,故称北京为行在)工部负责将皇城东墙改筑于河的东岸,即将皇城东墙外的一段通惠河包入皇城之内。在皇城西南角墙外,有大片的空闲地,原来在皇城东墙外沿河居住的居民都要搬迁到那里去。为此,让锦衣卫指挥、监察御史、给事中各一员,共同去考察度量要迁居人家的旧居占地多少,房屋多少,如数划给人家土地,让他们另建新居。凡官吏、军民、工匠都给假二十天,以便盖新屋,治新居。

这年六月十八日,行在工部请求:修筑东安门外皇城墙需要65000人,民夫不足,请以成国公朱勇所统率的士卒35000助役。宣德皇帝说:“现在正是夏天,如此炎热,怎么能够开工呢?等秋天天凉以后再说吧!”所以,于这年八月十三日,“移东安门于(通惠河上)桥之东。”这标志着于通惠河东岸新建皇城东墙的工程基本告竣。明宣德年间,皇城东墙的外移将原在皇城东墙外的通惠河也圈入皇城东墙内。皇城绝对是一般人不得入内的皇家禁地,这就使北京城内的通惠河再也不能行船,彻底失去了航运的价值。

虽然漕船不能驶入积水潭(海子)了,但积水潭仍然是大通桥以下通惠河的水源地,即通过北京城内一段通惠河向大通桥以下的漕运河道供水。这一功能使积水潭仍然与京杭大运河保持着密切关系。但是,明代的积水潭多是专指德胜门内以西的水域(即西海),而其他水域主要是叫什刹海了。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名称。

关于什刹海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是因为积水潭边有十座佛刹。已故故宫博物院老专家单士元先生在1992年撰写的《对什刹海的感情》一文中说:“儿时生于什刹海,不识什刹海名称之渊源。传说在大片湖泊周围有古刹十,因而得名。……早年在什刹海畔德胜桥有‘什刹海禅林’古庙一座,其碑为明代万历年间建。据此,什刹海之名在明代已有矣。在什刹海广化寺得见一碑,为清朝咸丰二年(1852)记重修庙宇之事。碑文是清代督抚巨臣徐继畲所撰写。去岁,三晋名流为徐继畲先生举行纪念会,在纪念文册中刊有影印碑文。碑文首曰:‘都城西北隅有巨浸曰什刹海,以环海有丛林十,故名。广化寺者,十刹之一’。”

依据单先生文章中的观点,什刹海是因为环海有十座古刹而得名。这不只是单先生的观点,还引证清咸丰年间重修广化寺碑文为证,尤令人信服。那么,明代什刹海周围有哪些古刹呢?据明万历十八年(1590)出任宛平县知县的沈榜所撰、万历二十一年(1593)刻印的《宛署杂记》记载:仅在围绕什刹海的日中(忠)坊就有:

(1)碧峰寺——古刹,一名碧云寺,正统初太监夏时等建。

(2)大悲寺——嘉靖四十一年(1562)建。

(3)积善寺——隆庆二年(1568)建。

(4)龙华寺——成化二年(1466)锦衣卫指挥万贵在古刹旧址上建。

(5)寿明寺——天顺初太监段信等在古刹废址上建。

(6)净业寺——嘉靖三十七年(1558)建。

(7)兴德寺——正统十二年(1447),太监阮某修宅,掘地得元至正二年(1342)碑,知其地为元至正间所建的龙泉寺。阮太监遂改建殿宇,赐名兴德寺。(8)千佛寺——万历九年(1581)建。

(9)万寿寺——正德十五年(1520)建。

(10)海藏寺——元皇庆二年(1313)建,明成化三年(1467)重修。

(11)天寿万宁寺——元至正五年(1345)建。

(12)慈善寺——万历十四年(1586)建。

(13)广化寺——古刹,弘治初重修。

(14)观音寺——正统三年(1438)建。

(15)瑞云寺——成化二十二年(1486)建。

(16)广济寺——成化十六年(1480)建。

按原文共列举了18个寺,其中有海印寺,元初建,万历时已废。龙泉寺,元建,明正统中太监改建为兴德寺,故未录入。这16个佛寺都在日忠坊内。明代日忠坊地处什刹海周围,北至德胜门东西城墙,南至今新街口东街、羊房胡同、柳荫街、地安门西大街,西至新街口北大街,东至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外大街。上列日忠坊内的明代佛寺,足以说明这里佛教兴盛。或许因为这十几个佛寺中,有十个香火最盛、最为有名,于是当地居民就因这十座佛刹而称其所围绕的湖水为“十刹海”了,后演变为“什刹海”。“十”、“什”同音又同义。这样的解释与上文所引清咸丰年间广化寺碑碑文所说相合。

第二,是因为积水潭边有座十刹海寺得名。晚明成书(崇祯八年,1635年刊印)的《帝京景物略·十刹海》条说:“京师梵宇,莫十刹海若者。”意思是说,十刹海寺是北京城里最好、最重要、最有名的寺。十刹海寺在后海的西北岸畔。和尚修懿写的《十刹海》诗,说:“十刹海非刹,凝然古德风。市居岩壑里,门向水田东。耆宿推三藏,师资事遍融。乞随瓢偃仰,立俨岳衡嵩。听法俱高衲,执巾无侍童。直言等贵贱,醒语破愚蒙。僧不骄恩帑,佛宁藉像工。平平数椽屋,密密六时功。哀悯西山寺,游观额大雄。”这首诗概括地介绍了十刹海寺的特点及住持僧人的品行、功德。有人认为,什刹海的得名就是因为水边有这样一座十刹海寺,说白了就是水因寺而得名。这种观点近年来比较流行。但是,先有十刹海寺而后有“什刹海”之名,在逻辑上似乎说不过去,这就好比说先有了“石景山区”、“房山区”政区名称之后,才有“石景山”、“大房山”山名一样,有颠倒主次、混淆因果之嫌。如果说“什刹海”是因“十刹海寺”而得名,那么,“十刹海寺”又是因何而得名的呢?显然,这与该寺门临海子,而海子周围又多佛刹有关系。如果说这样解释“十刹海寺”的得名不无道理的话,那么问题就比较清楚了,是十刹海寺因什刹海而得名,而不是什刹海因十刹海寺而得名。

第三,什刹海有人题为“石闸海”。清末着名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字香涛,又字孝达、香岩,谥号文襄),家住什刹前海的白米斜街。在其着作《广雅堂诗》中,将什刹海写作“石闸海”。虽然不知道他称为“石闸海”有没有文献根据,但是考虑万宁桥处有澄清石闸,称为“石闸海”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石闸海”与“什刹海”音相近,故而混用了。也就是说,这第三种说法也值得重视。

明代除了出现十(什)刹海的名字之外,什刹海不同的区位还有其他一些名称。例如,《帝京景物略·水关》条说:“京城外之西堤、海淀,天涯水也。皇城内之太液池,天上水也。游,则莫便水关。《志》有之,曰积水潭,曰海子,盖《志》名,而游人不之名。游人诗有之,曰北湖,盖诗人名,而土人不之名。土人曰净业寺,曰德胜桥,水一方耳;土人曰莲花池,水一时耳。盖不该不备,不可以其名名。”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北京城西郊的西湖玉河、海淀的水,对于北京城内的居民来说,犹如天涯之水,离得太远了。皇城内的太液池,是皇家御苑,百姓禁地,犹如天上之水,难以涉足。而人们游览,最方便的去处还是德胜门西的水关。这里的水,志书称为积水潭、海子,这都是志书中的名字,游人不这么叫。游人写的诗文中,称为北湖,这是诗人的称呼,而当地居民不这么叫。当地居民叫净业寺,叫德胜桥,是专指德胜桥之西一方的水;又叫莲花池,是专指夏天莲花盛开时的水。这些名称都应该有,人们也都应该知道,但是不能以这些名称作为水关之水的正式名称。

由《帝京景物略》的这段记述,人们得知在明代什刹海还有积水潭、海子、北湖、净业寺、德胜桥、莲花池等名称。此外,从其他相关史书及文人游客的诗文中,得知什刹海还有海子套、西涯、北海子、西湖、后湖等名称。

因为明代的什刹海,水面宽阔,水质明净。深处,鱼群竞游,水鸟聚集;浅处,荷花片片,蒲苇丛丛。沿岸柳荫杨影间,那些佛寺道观,园林别墅,楼阁亭台,与湖光水影相融合、相衬托,使什刹海的风光格外优美,春如西湖,夏比秦淮,秋似洞庭,更有南方各处名胜而没有的冬天冰雪之景。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无不使人陶醉,令人流连。因此,明代在什刹海地区有不少的私家园林,如太师圃、镜园、刘茂才园、方园、漫园、湜园、杨园、王园、泌园、濯园等。明朝的文人游客留下了大量的歌咏什刹海美景的诗文。仅据《帝京景物略》《长安客话》等书的记载,选录几首如下,以飨读者。

湖北公安人袁宏道的《暮春游北门临水诸寺,至德胜桥水轩待月》诗:“一曲池台半畹花,远山如髻隔层纱。南人作客多亲水,北地无春不苦沙。熟马惯行溪柳路,山僧解点密云茶。满川澄月千条缕,踏踏苍波过几家。”

山东东阿人于慎行的《雨行北安门外湖上》诗:“湖上朱栏依画舟,一天凉雨汉宫秋。平桥芦荻萧萧冷,别浦鸥凫泛泛流。雾色迷茫三苑树,波光隐见五城楼。由来仙掌多浓露,十里芙蓉接御沟。”

江苏长洲人周光祚的《过德胜桥净业寺看荷花》诗:“客久江南梦,朝寻城北游。芦穿湖绿黛,柳匝幙青油。拥寺千花艳,巡堤一鹭幽。为生车马色,从未试扁舟。憩向无尘处,过桥得水庄。雨愁荷柄弱,风喜柳丝长。乍入暑全去,言归身满香。缓行堤不已,只此似吾乡。”

湖南茶陵人李东阳曾在什刹前海西边居住,这里地名称西涯,故他取“西涯”以为号。他有着名的《西涯杂咏》十二首,盛赞什刹海的美景风情,如其中一首咏《海子》:“海子西入城,中与龙池连。高楼河口望,正见打鱼船。”后来,李东阳迁居西单的李阁老胡同,故有《再经西涯》诗一首:“新筑湖堤面面平,乱桥敧岸石纵横。轻鸥着水惊还去,老马缘溪恋复行。旧日邻家今几在,别来光景共谁争。匆匆不尽逢僧话,刚说无生便有情。”

明代的文人游客歌咏什刹海的诗文还有很多,举不胜举。有以上数则,足以说明明代什刹海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类推荐
  • 诗意村庄

    诗意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一说,最早见于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顾名思义,“国学”就是中国之学,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文化。国学堪称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是增加传统文化素养的学问。已故有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广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华各民族很好传统文化学术思想的总称。国学汇通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礼仪民俗,蕴含国脉、国魂、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在。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学热再次兴起,如今方兴未艾。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哈,日本

    哈,日本

    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日本情结,对日本是既熟悉又陌生,要理清它的文化,还有一些障碍。本书是对日本的深入解读,分别谈日本人的民族精神、文化现象、历史渊源、社会百态、衣食住行、文学艺术……几乎涉及到你想了解的各方面。作者娓娓道来,幽默机智,对读者来说是一种享受,从一个个细节里读懂一个真实的日本。
热门推荐
  • 第四千四百四十四张照片

    第四千四百四十四张照片

    一个小小的意外,一个少年无意间发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秘密,至此少年踏上改变世界的旅途。
  • 神仙之西元纪

    神仙之西元纪

    一个来自另一个文明,不过他即是出生地球,在很久以前,他得道飞升到另一个世界文明里。在那里有许多神仙,而许多神仙都拥有自己的法宝。而楠星的法宝就是一艘宇宙飞船,还有一把来自别一个文明的神兵。说到这一把神兵,不如是说楠星走了狗屎运在一个古墓里拾到的!
  • 聻原罪前传

    聻原罪前传

    前传主要讲述了几位主角的故事,为以后的书做铺垫。
  • 我又把男主虐惨了

    我又把男主虐惨了

    来自21世纪的超级天才心理医生钟灵郗,有着超高的智商外加那一副遗世独立的绝世容颜,怎样看都是小说女主的标配(也的确如此('?'))却没想到英年早逝,这时,天外飞来一个系统(后面你们懂的*罒▽罒*)[因为作者大大本人还是个小萌新,所以如果写的不好还请多指教。]
  • 我家师弟超级慎重

    我家师弟超级慎重

    一觉醒来,林轩来到一个强者为尊,可怕无比的玄幻世界。为了活下去,他必须得慎重啊。某天才:好小子,你果然够强大,不过我的底牌不是你能够想象的。林轩:我也隐藏了实力。某魔王:果然够谨慎!看来我只能拼命了!林轩:哼,想拼命,那我只能施展第二底牌了。某老祖:竟然有两个底牌,真是谨慎到几点的家伙!不过很可惜,本老祖要施展全力了。林轩:不愧是老祖,果然够强!在我遇见的敌人中,你是最强的一个,我也会全力以赴的。说完,林轩施展了百分之二十的实力。
  • 没关系我依然爱你

    没关系我依然爱你

    我爱你所以没关系,无限的宠溺是我最真诚的内心。李小小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进入『帝豪集团』,虽然只是财务部打杂的一个小小人物。突然一天,她收到了父亲的信,信里提到了她从未听说的婚约,莫名其妙的婚约已经使她感到震惊,但更令她震惊的是她的结婚对象,居然是『帝豪集团』的总裁。她这像是踩到狗屎的心情是怎么回事。。。。。。
  • 乱世妖妃之权倾天下

    乱世妖妃之权倾天下

    一朝弃儿重生,千万世间人情,皆是一团雾像。金牌特工二十一号,浴血而生,重生国公府嫡小姐,白洛泱,亲情血融,府中独宠,跋扈设定深入某妖孽男子心。上世心悸,今生难免,不谈信任,只谈利益,见山是水,见水是山,看乱了人心。沉沦其中,忘却自我,亲情为饵,权谋为真,风平浪静背后是险象环生。再看某妖孽男子,玩弄掌权,浪迹朝野,以利益名义,伴女主左右,在一切即将揭开鬼魅的序幕,某男轻道:“你,可要我让这皇城为你作嫁妆了。”这天下风景千万,皇城之境我从不惊羡,可若你欢喜,这皇城为你做衬,我便为你铺下这千里红毯,某妖孽男心中喃喃道...
  • 野予

    野予

    一朵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败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你一点也不差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启旅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创世录之腾皇

    创世录之腾皇

    仙道苍!鬼道茫!生死道!古无常!顺者昌!逆者亡!登仙道!号腾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