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70500000011

第11章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及其漕运(3)

至于通行漕船的河道,当时主要有流经河南北部、河北东南部的旧黄河、漳水(向东北流为御河),有流经河北中南部的滹沱河、拒马河、沙河以及山东的北清河等。通过这些河道顺水而来的运粮漕船,都汇集于霸州信安镇一带的水泊,然后循着潞水下游河道(即北运河)逆水而行,北至通州。到通州后,漕船再转入闸河,十多天后便到达京师中都。“然自通州而上,地峻而水不留,其势易浅,舟胶不行,故常从事陆挽,人颇艰之。世宗之世,言者请开卢沟金口以通漕运,役众数年,竟无成功,事见卢沟河。其后亦以闸河或通或塞,而但以车挽矣。”《金史·河渠志》的这段记载,透露了金室为了将河南、山东、河北南部即中原地区诸多州县的税粮运往中都的主要漕运水道。

在这些漕运水道中,最主要的有三条:其一,是御河,即隋永济渠的主要河段,也就是如今人们所称的“南运河”。其二,由信安海壖泝流至通州的河道。所谓“信安海壖”,是指信安附近特别是以东的水泊。从不同方向经御河、衡水、滹沱、拒马等河漕运而来的米粮,先会集于信安海壖,然后泝流而至通州。这“泝流而至通州”的漕道,只能是潮白河下游河道。因为溯卢沟河、凤河、龙河等河道而上,不能到通州。《金史·河渠志·漕渠》指出,金代漕河所经之地涉及三府、十二州、三十三县。其中,与今北京地区相关的是大兴府、通州及潞、武清、香河、漷阴等一府、一州、四县。潞县即通州,金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升潞县为通州,领三河县;漷阴县、武清县与香河县都直属大兴府,漷阴县城在今通州南大、小北关与前、后南关之间,武清县城在今武清(杨村)西北邱古庄一带,香河县城即今地。从金代漕渠通过这几个县来判断,当时的漕道大致就是今北运河河道。

换句话说,从天津到通州的今北运河河道于金代已是重要的漕渠了。其三,是从通州到中都的闸河。金海陵王迁都于燕京后,为了通山东、河北之粟,故由燕京东到潞水(潮白河)之间开渠修闸,以调节高梁河、白莲潭(即今什刹海、北海、中海等水泊)等水,以便漕运,这就是闸河。闸河是连接通州与金中都城的漕运河道。《金史·河渠志》记载:泰和八年(1208)六月,通州刺史张行信说,船自通州入闸河,要十多天才能到京师(中都),而官府只支给五天的转脚费。张行信说的这种情况,表面上是埋怨官府支给的转脚费太少,但也反映了通过闸河向中都城转运漕粮的艰难和辛苦。尽管如此,因为闸河的开凿,使金中都与大运河有了直接的联系,也使大运河与什刹海的前身白莲潭有了直接的联系。

显然,在金代由御河、白河、闸河所构成的漕运水道,与今华北地区的大运河基本相同了。在金代的漕运事务中,因为地处闸河与白河交汇处的潞县城为漕粮转运的枢纽,所以完颜亮便升潞县为州,取“漕运通济”之意,命名为通州。从此,通州因漕运而出名。

(八)元代京杭大运河的贯通

上面分别简要介绍了连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连通淮河与黄河的通济渠,连通黄河与海河的永济渠(御河),连通长江与钱塘江的江南运河,连通天津与通州的北运河(白河),连通通州与中都城的闸河。这样,南起杭州、北到北京的京杭大运河就基本成形了。

因为中国早期的国都多在长安或洛阳,所以这条南北大运河在今安徽、河南省境先从东南斜向西北奔洛阳而去,而后又从洛阳东边折向东北奔幽燕而来,也就是说,在中原大地上向西绕了一个锐角形的大弯儿。但是,自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改名中都之后,后来兴起的元、明、清三朝相继定都幽燕之地,元号大都,明、清称北京或京师。金代只拥有中国东部淮河以北的半壁河山,中原的粮食利用通济渠、永济渠(御河)运往中都尚没有路途遥远之嫌。但元、明、清三代就不同了。特别是元朝统一中国并建成大都城后,对江南的米粮和财富的需求急剧增加,大力发展漕运以供京都与国家的需要,是刻不容缓的国家大政。元初曾试行过海运,但因海运路途遥远,风浪险恶,还是不如河运安全,能有保障。

《元史·河渠志·御河》记载:至元三年(1266)七月六日,都水监建言:运河二千余里,漕运公私货物,于国于民为利甚大。自从兵兴以来,未得修治,清州(今河北青县)之南,景州(今河北景县)以北,坍塌的堤岸30多处,河道淤塞有15里。癸巳年(元太宗五年,1233),朝廷征调民夫4000人,修筑塌堤,疏浚淤河,就又重新行驶漕船。到今天又过去30多年了,但没有官员主管这个事。

另有史籍记载:当伯颜率领蒙古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时候,亲眼见到江南美好的风物民俗,所以在至元十三年(1276)五月,他押送南宋恭宗皇帝赵到元上都(开平)去见元世祖时,当面对元世祖说:江南城郭郊野,街市与市场连属,都有河渠相通,凡是货物都用舟船运载,比用车载车拉,运的货多而且省力。现在南北统一,应该开凿河渠,让四海之水相通,远方向京师朝贡的,都通过河道到达,这真是国家永久的好处。

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是重视运河漕运的。但发展运河漕运的关键是改造已有的运河,开凿某些地段的新运河,并对旧有的运河河道加以疏浚整修。于是,元代新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又在金代闸河的基础上,新辟水源,增建水闸,改造河道,变成新的通惠河。

《元史·河渠志》记载:“济州河者,新开以通漕运也。”《元史·世祖纪》也记载:至元十三年(1276)正月,“穿济州漕渠”。所谓济州河(漕渠),是指南与徐州黄河相接,北与大清河(古济水,今山东境内黄河河道)相通(连接点在安山),中间流经济州的一条河渠。济州就是今山东西南部的济宁市。在济州南北有微山湖、昭阳湖、南阳湖、独山湖、蜀山湖、安山湖等一系列自然形成的湖泊。此外,发源于鲁中丘陵西南部的汶水(大汶河、小汶河)、泗水(河)、洸河、小沂河等由东向西、转而向北或向南流经鲁西平原东部,成为济州河(漕渠)的主要水源。看来,元初开凿的济州漕渠就利用了已有的这些河湖的有利条件。

至元二十年(1283)八月,新开凿的济州河竣工,遂于济州设立漕运司。二十二年(1285)二月,增加济州漕舟3000艘,为此征用船夫12000人,平均每只船上有4人。这些人都按军队编制,称为运军,属漕运司管理。

起初,每年从江淮地区向大都漕运米粮数以百万石,其中,由海道运10万石,由胶莱河运60万石,由济州河运30万石。因为济州河水浅舟大,常常不能顺利通达。而且装载百石的船,每船用四人,所以用的运军人数增加很多,《元史》中“增济州漕运司军万二千人”的记载就是明证。

至元二十五年(1288)二月,“改济州漕运司为都漕运司”,主管济州南、北的漕运事务。济州漕运司升格为都漕运司,反映了济州河(漕渠)的重要。当每年有数十万石的漕粮通过济州渠向北运到大清河南岸的东阿县的时候,有一部分漕船由大清河顺流而下,东北至山东利津河口处,转入渤海海道至直沽(天津),再转河运至通州和大都。所以,元代曾在山东利津(在今山东省滨州市东北、黄河北岸)置有“海道运粮万户府”。另有一部分漕粮则改由陆路向西北转运到临清,再装漕船由御河运到通州和大都。显然,只开凿济州河还是不行的。

《元史·世祖纪》记载:至元二十四年(1287)三月,“命都水监开汶(水)、泗水,以达京师”。什么意思呢?就是元世祖皇帝下令,让郭守敬主管的都水监通过实地踏勘、周密规划,进一步开发山东汶河、泗河等河流的水利,使漕渠直接通到京师大都。这年十月,颇得元世祖赏识的桑哥建议:安山(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黄河南岸)北至临清有265里。如果开凿河渠,估计可用300万个工,需耗用3万锭银子、4万石米、5万斤盐。河渠开成后,在其间陆路转运漕粮的运军1.3万户都可遣回老家为民。这些人种地缴纳的赋税及粮草等,估计能有2.8万锭银子,与他们陆路转运漕粮时所耗费的银两差不多。但是,当河渠开成之后,那可是万世之利。请朝廷在今年冬天准备粮食经费,明年春天开工。

这一建议得到元世祖的批准。至元二十六年七月,“开安山渠成”。河渠官礼部尚书张孔孙、兵部郎中李处选、员外郎马之贞等评论说:开魏博(借指中原地区)之渠,通江淮之运,古所未有。元世祖颁布诏令,对新开漕运渠道赐名会通河,设置提举司加以管理。会通河是南起山东须城县(治所在今东平县东须城镇,元属东昌路)安山(在东平县西)的西南,向西北经寿张(安山西有寿张集)到东昌路(今聊城),又西北至于临清接御河,长250余里,主要水源来自汶河。根据地形高低和远近,中建31座闸(《元史·河渠志·会通河》下所列会通河的闸为30座),用以蓄泄调节水量,以便漕船顺利通过。会通河开凿成功后,经济州渠南来的漕船可通过该河渠继续北上,直接驶入临清御河,无须再顺大清河经利津转走海道,也无须再由东阿向临清陆路转运。所以,于至元二十七年(1290)四月,原设在山东利津的“海道运粮万户府”撤销,于临清改置“临清御河运粮上万户府”。运粮万户府的改名与移治,反映了临清在大运河沿途及漕运事业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功能凸显出来。

因为会通河与济州河南北相接,斜贯鲁西大地,总长922里多,其水源主要来自源出鲁中丘陵西部的汶河、泗水等,所以后来就把从徐州到临清间的原济州河与会通河统称为会通河。《元史·河渠志·会通河》下所记会通河上的闸,北从临清的会通镇闸南至徐州的三汊口闸共30座,就囊括了会通河与原济州河上所有的闸。至治三年(1323)四月十日,都水分监的奏折称“会通河沛县(在徐州西北、微山湖西侧)东金沟、沽头诸处,地形高峻”云云,都说明会通河已将济州河吞并,济州河的名称消失了。但是,南北大运河进一步统一了。

元代南北大运河的进一步完善、贯通是因为通惠河的开凿。上文已经说过,金代曾从中都到通州开凿一条闸河,引高梁河、白莲潭之水以济漕运。但正如《金史·河渠志》所说,自通州向西,因为地形高差较大,水的流速快,河中留不住水而变得水浅,漕船难以通行。所以,金代闸河的效益很不理想,以致金世宗时曾开金口河,想借用卢沟河水以济漕,但也失败了。

《元史·郭守敬传》说:至元二十八年(1291),郭守敬向元世祖陈述与水利有关的十一件事。其一是大都运粮河不用一亩泉(在今海淀区西北部)旧源,别引北山白浮泉(在昌平东南)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的前身),自西水门(在西直门北)入城,环汇于积水潭(今什刹海、北海、中海等),然后再东出,折而向南,流出南水门(在今正义路北口),合于旧运粮河(指金代闸河)。每隔十里地建一座水闸,从大都到通州,共建水闸七座。在每座水闸上游约一里地处,再设置斗门,漕船来了,斗门打开,放水过船;漕船过去后,关闭斗门以蓄水。《元史·河渠志》也说:世祖至元二十八年,都水监郭守敬奉命兴举水利,因而建议疏凿通州到大都的河道。将含泥沙很多的浑河(卢沟河)水改引灌溉田地,不让它流入行船的河道,而在旧日行船的闸河里导引清水,从昌平县南的白浮村引神山泉水,使水先往西流,然后转而向南,通过双塔河、榆河、一亩泉河、玉泉等水,至大都西水门流进都城,汇入积水潭。然后从积水潭东出南转,流出文明门(大都南三门最东边的一门,大致在今东单十字路口南侧)西的水门,再向东流至通州南的高丽庄,注入白河。总长164里104步。可堵塞清水口12处,共长310步。修坝闸11处,共24座,赖以节水通漕。这对漕运来说,实在是大为方便、大有好处的。

对郭守敬的这个建议,元世祖忽必烈十分赞同,高兴地说:“当速行之”,即应当尽快施工。结果,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八月开工,于三十年秋竣工。主持该工程的是昭文阁大学士、中奉大夫、知太史院、领都水监的郭守敬。参加施工的军卒有19129名,工匠542名,水手319名,囚徒172名,总计用了285万个工,花费钱152万锭,吃了粮食3870石,所需用的木材、石材等物料尽管用,充足供应。施工期间,元世祖要求丞相以下的官员都亲自手操铁锸、畚筐,带头参加劳动,按照郭守敬的指挥干活儿。

同类推荐
  •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茶酒文化是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其中的载体,不仅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茶酒的历史,文化,名茶名酒等各方面做了系统的介绍,方便读者学习与参考。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爱国奉献(上)

    爱国奉献(上)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 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是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古代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其中不少都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木乃伊的魔咒、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复活节岛上的巧合、地球禁区百慕大……一次次巧合,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惊叹不已。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引发我们的好奇,激发我们的大脑风暴,提升我们的文明进程。我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活?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个百慕大,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巧合,这些巧合让人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们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范围,可是它们却又真实的存在着。伽利略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要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探索那些未被认识的事物。”
热门推荐
  • 星际狩猎者

    星际狩猎者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br>妖兽纵横,星际猎人也迎来了自己最辉煌的时代。<br>众多渴望在这个时代里留下名字的芸芸众生中,我便是其中之一……人类与妖兽的战争,人类与异族的战争,人类与人类的战争,混乱时代,英雄辈出。拥有一头S级驯化妖兽、体内封印着神秘射线的主角又该何去何从。本书的宗旨是:绝不让读者感到乏味,决不让老套情节折磨大家的思想。
  • 天际穿越

    天际穿越

    茫茫宇宙,银河穿梭。放眼星空,仰望苍穹。天际破裂,一行人踏上科幻的旅行,从现实穿梭在星空天际,找寻生命中的真谛!每个人心里多有一片空间,用来承载宇宙和星空。这是一本开启你心灵的科幻,带你在浩瀚的星河中成长智慧!
  • 万古第三道主

    万古第三道主

    传说中只有两人超脱于世成为道主,又传说这两人都是获得了神血才得以超脱。而就在刚才,我这个废材也获得了神血……
  • 校园小道士

    校园小道士

    懵懂小道士,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打着‘入世’的名号,身无分文,来到了校园,希望展开人生中充满青春的一页。只是面对坑徒弟的师父,不近人情的师妹,还兼任着保镖的职责,小道士最后明白了,青春就是挥洒汗水。
  • 并蒂红颜

    并蒂红颜

    汝曰:子与汝同在。闹学院,闯禁地,上战场,改朝换代~我们一起,笑看风云。蝴蝶双飞桃园忙,起舞偏偏追逐玩。花开朵朵尽绽艳,峰采花蕊两情愿。红花飘香月也圆,良辰美景定情缘。
  • 史上第一宝典

    史上第一宝典

    一本能够召唤怪物的宝典,一群成天嚷着要统治世界的狗头人,一个只对年轻小寡妇感兴趣的猪脚……终于有一天,猪脚怒了,大吼:“你这召唤不给力啊,总是召唤出一群牲口围着我,俺要本能召唤妹子的……”遥远天际回荡着低沉的声音:“你脑袋掉水里了,这书咋不能召唤妹子……”于是,一群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狼族混血美女出现了……这本宝典,能召唤狗头人,到达五级之后能召唤出猛禽,十级以后能召唤出九头黄金圣龙看大门这本宝典,能召唤美女,达到五级之后能随意设定召唤美女的性格,十级之后自己家的仆人都是天界圣女。(求推荐!求推荐!求推荐!求推荐!求推荐!求推荐!)
  • 我的掌门有点强

    我的掌门有点强

    一位曾经默默修炼的弟子心酸回忆:“哎,想当初,要不是迫于掌门的淫威,我也不可能做他的弟子啊!曾经梦想中的掌门就是那种不怒自威,霸气侧漏,一个冰冷的眼神秒全场的上位气质。谁曾想,谁曾想的到他竟然是那种人,早知道的话,我宁死也不会加入~~~”那名弟子一脸苦涩的说着,随后看向被自己一拳轰碎的山脉,低声喃呢:“恩,真香!”
  • 我穿成了反派

    我穿成了反派

    一朝醒来成为了名反派,陈晨该怎么做活下来呢?
  • 次元游历日记

    次元游历日记

    “朋友,你会写日记吗?”“我当然会··”“那你喜欢旅行吗?”“当然不喜欢,怎么了?”“不喜欢你也得喜欢!”于是那个男人不得不开始了他的旅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