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6900000021

第21章 秦良玉 载入“将相列传”的巾帼英雄

一 成长在烽烟四起的多事之秋

秦良玉,字贞素,公元1574年出生于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父秦葵,明朝贡生出身,长于兵法。秦良玉自幼与兄弟一起随父学习文韬武略、兵法战术,尤善骑射。公元1595年,秦良玉嫁土司、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公元1613年,马千乘去世,秦良玉袭任石柱宣抚使,创建所部“白杆兵”。此后,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率“白杆兵”参加援辽、勤王、抗清、讨逆(张献忠)等重大战役,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累功至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死后南明朝廷追谥曰“忠贞”。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之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

明万历二年,即公元1574年,秦良玉出身于四川忠州一个岁贡生家庭。其父秦葵乃明朝贡生,育有三子一女,长子秦邦屏、次子秦邦翰、三女秦良玉、四子秦民屏。秦良玉成长的年代,正是明朝封建统治末期,各地民变不断,叛将四起,分裂割据成风。与此同时,后金在东北崛起,不断侵扰北部边境。身为知识分子,秦葵预感大乱将至,致力研习兵书,舞剑论兵,经常向子女们称赞忠臣烈士之义和感身报国之情。他教育子女“天下将有事矣,尔曹能执干戈以为社稷者,方称为吾子也”。所以,秦良玉自幼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熏陶。

秦葵对儿女一视同仁,让秦良玉与其兄弟一起读典籍,学骑射。根据现藏于重庆博物馆的秦良玉蓝缎平金绣蟒袍来推断,此袍长171厘米,袖长96.5厘米,秦良玉身高约186厘米左右,像男子汉那样威武雄壮。而且,比起兄弟来,秦良玉操练武艺,演习阵法,胆大心细,仪度娴雅,“驭下严峻”。秦葵曾叹息道:“你的兄弟都不如你,但可惜孩儿你是女流,否则,日后定能封侯夺冠。”秦良玉慷慨言道:“倘使女儿得掌兵权,应不输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之女)和冼夫人(隋唐岭南的少数民族首领)。”

公元1595年,20岁的秦良玉嫁与22岁的石柱土司马千乘。石柱位于今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因东部万寿山上有一对巨石酷似少男少女,分别称“男女石柱”,因而得名。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土家族聚居区,今名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简称石柱县。当时,石柱隶属忠州,居民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马千乘时为石柱土司,也就是当地的最高首领。这位马土司虽是一方土酋,但其祖宗大大有名,乃是“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二人郎才女貌,神仙伴侣。婚后不久,秦良玉生下一子,取名祥麟。秦良玉与马千乘夫唱妇随,伉俪情深。

秦良玉激励丈夫马千乘,说:“现在天下动荡不定,石柱位于黔、楚、蜀交界地区,极易为乱兵所扰,不能不练兵以保境安民。你是男子汉大丈夫,应当为国立功,为民造福,要继承先祖英雄气概。”马千乘认为妻子言之有理,遂精选数千土家族男丁,建立了一支“戎伍肃然”“远近所惮”的白杆兵。

所谓“白杆”,就是根据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制的武器,它用结实的白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崇山峻岭作战。

秦良玉和马千乘一起练兵,夫妻同心协力,治军一丝不苟,很快练成了一支适合山地作战的劲旅。

虽然秦良玉成长于烽烟四起的多事之秋,但因为秦良玉和丈夫马千乘拥有这支数千人马的白杆兵,威镇四方,保境安民,使得石柱一带很少受到滋扰,长年太平无事。

二“平播”战役,“女中丈夫”

公元1597年,四川播州世袭土司播州宣抚使杨应龙联合当地九个部落举旗反叛。播州在现在贵州省遵义一带,地势险峻,山高水险,叛军依仗着天然屏障,猖獗一时。朝廷派遣李化龙总督四川、贵州、湖广各路地方军,合力进剿。马千乘率领三千白杆兵、秦良玉另外统领500精卒,自备军粮马匹,也参加平叛战争。在平叛战争中,秦良玉与副将周国柱一起在邓坎(今贵州凤岗)扼守险地。

公元1600年正月初二,明军由于连克连捷,上下松懈,置酒高会,庆祝新春佳节。洞晓古今兵法的秦良玉预料叛军会乘夜偷袭,告诫丈夫马千乘命令“白杆军”严禁饮酒,持矛裹甲,连夜分守险隘。半夜时分,明军官兵大部分醉醺醺地沉入梦乡,叛军果然突然发动袭击。醉梦中的官军一时间四处奔逃。所幸的是,早有准备的秦良玉夫妇所率“白杆兵”发起反突袭,叛军先胜后败,惶骇间被长矛捅倒无数,其他转身奔逃。秦良玉夫妇紧追不舍,连破金筑寨、明月关寨等七寨,直抵杨应龙叛军老巢的天险桑木关下。

明军诸军喘息后集结,齐攻桑木关。由于山险关峻,甲胄满身的明朝官兵一时束手无策。“白杆兵”此时顿显神威,这些士兵的攀援能力本来就高超,又有特别矛钩互相搭连,使得他们在短时间内像演杂技一样互相搭持攀挂,与酉阳土司等地方兵配合,一举荡破险关。关口拿下,明朝官军夺门而入。

于是,众人合兵,直捣叛军老巢,杀得叛军血流成河。杨应龙骇然无奈,慌乱中自缢而死,播州之乱平息。这就是历史上的平播战争。

秦良玉和马千乘的“白杆兵”初出茅庐,便引人注目。从此,秦良玉开始了数十年的戎马生涯。此次平乱,秦良玉、马千乘夫妇“为南川路战功第一”,为当地诸土司之先,朝廷为此给予银牌及色缎等物作为奖励。

在平播战争中,秦良玉表现英勇,又充满机智,使得明朝总督李化龙大为叹异,他命人打造一面银牌赠予时年26岁的秦良玉,上镌“女中丈夫”四个大字,以示表彰。

通过平播战役,秦良玉夫妇和石柱白杆兵威名远播。

平播战争结束后,秦良玉夫妇回到石柱。不久,朝廷派来监税太监丘乘云。丘乘云向石柱索取贿赂,马千乘自恃有功,不予行贿。这下丘公公羞恼了,他指使手下捏造罪名,把已生暑病的马千乘逮捕入狱。因在狱中得不到治疗,同时受到不断折磨,马千乘病重而死,时年仅41岁。

秦良玉悲痛万分,她一边忠于职守,一边为丈夫鸣冤。朝廷念秦良玉夫妇有功,加上马千乘并无大罪,仍旧保留了马家任石柱土司的世袭地位。同时因为马家的继承人马祥麟年纪尚幼,而秦良玉作战有功,文武兼备,特授命秦良玉继任丈夫的官职。

秦良玉强忍住失去丈夫的悲痛,毅然接过丈夫遗留下的土司职位,继续率领白杆兵,承担起保境安民的重任。

这一年是公元1613年,秦良玉39岁。

三 兄弟子侄上战场,北上抗金威名扬

万历四十四年,即公元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建立“大金”,史称“后金”。随后,后金不断南下侵扰明朝东北边境。两年后,即公元1619年3月,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岸)一战,明军惨败。自此之后,驻辽明军几乎是闻警即逃,明朝东北防线全面告急,对后金的战略态势由主动变为被动。

公元1620年夏,后金兵再侵辽东,岌岌可危,朝廷诏令各地派兵北上援辽。秦良玉派遣其兄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率五千白杆兵先行,随后自统三千白杆兵与儿子马祥麟跟进。此时,秦良玉已经46岁,儿子马祥麟已经20多岁。史载马祥麟穿银铠,骑白马,高大威猛,彪悍英武。

秦邦屏和秦民屏以及他们的儿子秦翼明、秦拱明率白杆兵五千人昼夜兼程,抵达辽阳后奉命镇守沈阳西南浑河地区。公元1621年3月,后金兵围困沈阳,秦氏兄弟奉命督军疾驰往援。兵至浑河,获悉沈阳已经失守,后金大军正前往浑河对岸。众军同仇敌忾,稍作准备,便即渡河。秦氏兄弟所率白杆兵一马当先,勇渡浑河。渡过浑河,尚未结营,即与后金先头部队相遇。随即展开激战,秦氏兄弟不畏强敌,率白杆兵奋勇作战,杀敌数千人。双方正在恶战,后金主力数万人赶到。此时,明军总计万余人,后金兵数万人。后金兵将明军团团包围。明军寡不敌众,且战且退。激战中,秦邦屏和所率白杆兵一千余人捐躯沙场。秦民屏身负重伤,在亲兵血战护卫下,拼死突围。正在危急之时,秦良玉率白杆兵三千抵达,立即加入战斗,抢出哥哥秦邦屏的尸体,救出正在拼死突围的弟弟秦民屏。

激战中,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斩敌无数,被军中誉为“赵子龙”、“小马超”。但马祥麟不幸被敌军的流矢射中一目,他忍痛拔出箭镞,援弓搭箭向远处的敌人射去,连发三箭,箭无虚发,后金兵大惊,纷纷后退。

史载此次血战为“辽左用兵以来的第一血战”,时称“浑河血战”。此战,秦良玉和哥哥秦邦屏、弟弟秦民屏所率的白杆兵合计阵亡两千多,但与友军共同杀敌数千人。

浑河血战,秦良玉等参战明军与五倍于自身的后金兵血战不退,使得轻易攻取沈阳的后金意外遭遇劲敌。秦良玉等以少敌多,以步抗骑,死战不退,虽然因兵力悬殊,最终败退,却震慑了后金兵,努尔哈赤深感“川兵之劲厉”。

明朝兵部尚书张鹤鸣向明熹宗奏称:“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柱、酉阳二土司功。”石柱土司即指秦良玉和秦邦屏、秦民屏兄弟。酉阳位于武陵山区,现属重庆,居民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浑河血战中,由土家族和苗族组成的酉阳土司兵也极为英勇。

浑河血战后,后金兵稍作整顿,再次南下掩杀,明朝各路官军纷纷败退。危机之下,秦良玉率白杆兵残部迅速抢占榆关(今山海关)布防,与随后赶到的明军一起阻住了后金攻势,避免了后金兵破关而入。

浑河一战,秦良玉和白杆兵名震朝野,明熹宗御赐马祥麟“忠义可嘉”匾额,授马祥麟为指挥使。同时赐秦良玉为诰命夫人,进二品服。由于白杆兵英勇善战,朝廷命秦良玉回川再征兵二千赴援辽东。秦良玉遂率白杆兵返抵故乡,准备大举扩军,以便再次驰援辽东。

公元1621年秋,秦良玉率军回到石柱,恰逢四川永宁(今叙永)土司奢崇明发动叛乱,围攻成都,滋扰重庆。时成都只有两千守军,遭奢崇明优势兵力包围,岌岌可危,旦夕可下。秦良玉率白杆兵主力赶到,奢崇明赶紧派使者送去金银,企图与秦良玉结盟,秦良玉斩杀来使,决心平息奢崇明叛乱。经两年多转战,至公元1623年,秦良玉终于彻底击败奢崇明,平定全川。明朝廷叙功,授秦良玉为都督佥事,拜为石柱总兵官,兄弟和子侄皆获擢升。都督佥事相当于四川都督的助手,主要负责军队的训练、军纪的整肃等,秦良玉的都督佥事职责主要是负责石柱地区白杆兵的扩军、训练,兼领民政等。总兵为镇守一方的统兵官,下设副总兵,是所镇守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兵无定员,职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事毕缴还将印。

秦良玉被授都督佥事和被拜石柱总兵,由原来的土司上升为朝廷石柱地区的军政最高首脑。一代女杰,从此成为独当一面、镇守一方的朝廷军政长官。

四 再次北上抗金,御笔赋诗赞之

崇祯二年,即公元1629年,后金可汗皇太极攻榆关(山海关)不入,采用汉奸高鸿中的建议,率十万辫子军绕过抗金名将袁崇焕驻防的辽东,远道绕行长城喜峰口入侵,攻陷遵化后,进抵北京城外,连克永平四城。北京城危急,明朝廷大震,下诏各地火速进京勤王。

明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率兵来援,辽东巡抚袁崇焕、驻守锦州的祖大寿也领兵进山海关入援京城。其中袁崇焕率所部两昼夜急驰三百余里,以九千士兵与后金左翼大军对决,亲披甲胄,临阵督战,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奋力杀敌,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取得广渠门之战、左安门之战、南海子袭营三战的胜利,延缓了皇太极进攻北京城的时间。公元1630年春,皇太极实施反间计,使崇祯帝误信皇太极引兵入京乃是袁崇焕串谋所致,遂以通敌罪将袁崇焕下狱。

秦良玉得到十万火急的勤王诏书之后,即刻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作为军饷,提兵赴难,星夜兼程,直抵宣武门外屯兵。此时,袁崇焕已经下狱,闻诏而至的各路勤王官军共二十万有余,但都畏惧后金兵,无人带头出战。接替袁崇焕担任兵部尚书的孙承宗,向各军晓以大义,安定军心,其后协调各路军队,联合行动,共同抗敌。秦良玉坚决服从孙承宗调遣,率所部白杆兵踊跃请战。

秦良玉“白杆兵”人数虽然仅有数千人,但一直为后金兵所忌惮。55岁的秦良玉激励部属忠心报国,拼死杀敌,并提枪跃马,亲自上阵。数千白杆兵在秦良玉带领下,向后金兵勇猛出击。昔日浑河血战,让后金兵再也忘不了这些身体矮小手持白杆的士兵。因此,白杆兵呐喊冲杀之际,后金兵心自发怯,再加上孙承宗协调有力,各路明军开始出击,给后金兵以很大压力,即便攻至北京外城德胜门,也无法逼近北京内城。而皇太极的另一支后金兵久攻山海关不下,皇太极见各地勤王明军源源不断而来,担心遭到首尾夹击,最终无奈放弃所占领的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撤围而去。

北京解围之后,崇祯帝派特使携酒肉犒劳参战各路兵马。当崇祯帝听说女将秦良玉老当益壮,率白杆兵奋勇杀敌的事迹后,大加感慨,特意在北京平台召见秦良玉。

崇祯帝召见秦良玉时,看到眼前这位飒爽英姿的巾帼英雄,感慨万千,称赞不已,遂“优诏褒美,赏赐彩币羊酒”,并当即御笔赋诗四首赠送秦良玉,以彰其功:

其一: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其二: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其三: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其四:凭将箕帚扫胡虏,一派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崇祯皇帝享国十七年,遭逢多难,虽然昼夜勤勉国事,但无奈天下大乱,力不能挽,很少有闲情逸致吟诗作赋,除赠秦良玉诗外,仅有赠杨嗣昌的五绝诗传世。迢迢西南边陲一位女土司,竟能得到皇帝面见赐诗,秦良玉当属古往今来第一人。

巾帼英勇退敌,皇帝平台赐诗,京城顿时轰动,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前往白杆兵驻军之地,一睹秦良玉巾帼英雄风采。

秦良玉盛名之下,并没有放松军纪。她下令所属白杆兵不得滋扰百姓,史载她“驭军严,秋毫无犯”。现在北京宣武门一带的四川营胡同,就是当年秦良玉勤王屯兵住所,门上刻有“蜀女界伟人秦少保驻军遗址“12个大字。白杆兵驻扎北京期间,为节约军资,秦良玉还令部下与女眷一起纺纱织布,自给自足。现在,在北京的四川营胡同附近还有棉花胡同,就是当年秦良玉所部白杆兵赶制军衣之处。

五 巾帼英雄,千古流芳

后金兵退出北京后,秦良玉率石柱白杆兵返回家乡,留下儿子马祥麟、儿媳张凤仪,以及侄子秦翼明(秦邦屏之子)留守京师。后儿子马祥麟奉命驻守襄阳。

由于当时农民军张献忠、罗汝才等九路人马自湖广进攻四川,明朝廷诏令秦良玉不用再出兵援京,“专办蜀贼”,负责守御川地。此后十余年,秦良玉督军与张献忠、罗汝才等农民军反复搏战,互有胜负。至公元1644年,张献忠、罗汝才联军进入四川,夔州一战,因众寡悬殊,秦良玉不敌张、罗联军,退回石柱,专守石柱地区。

张献忠占领蜀地,只有遵义、黎州及秦良玉的石柱地区未归于张献忠的“大西”政权统治之下。慑于秦良玉威名,张献忠部无一兵一将敢于入犯石柱。投降张献忠的明朝官员向各地土司送去“大西”政权印信,各地土司大多畏惧接受。秦良玉接到印信,马上当众毁之,慷慨言道:“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地步,怎能以残余之年以事逆贼!石柱一地有敢从贼者,族诛之!”

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明朝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进军中原。秦良玉获悉后,率部众披麻戴孝,恸哭不止。自此之后,秦良玉以明朝“遗老”自居,终日蜗居于玉音楼,面对崇祯帝御诗,睹物思人,夜不能寐,发誓效忠故明,不与清朝合作。

公元1646年,清军大举南下。南明隆武政权赐封秦良玉“太子太保忠贞侯”封号和“太子太保总镇关防”官印,令她在四川继续抗击清军,保境安民。已经72岁高龄的秦良玉,毅然接受了风雨飘摇中的南明隆武政权的上述封号。

恰在此时,坚守襄阳的儿子马祥麟城破殉国的消息传来。

原来,清军入关后,李自成农民军于公元1645年初退出北京,放弃潼关、襄阳,向陕西流窜。南明隆武政权命令马祥麟督军协守军事重镇襄阳,阻遏清军南下。马祥麟知道清军势如破竹,襄阳兵力单薄,难以防守,因此抱定为国捐躯之志,致信母亲秦良玉道:“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见儿子绝笔血书,秦良玉泪如雨下,心如刀割,但她回信只有一句:“好!好!真吾儿!”

儿子的战死,更加激励了秦良玉抵御清军的决心。她在石柱地区招兵买马,举起抗清大旗。清军入川后,狼烟四起,遍地干戈,所过之处,明军纷纷投降。但秦良玉威武不屈,以万寿山的万寿寨为据点,坚持保境安民,绝不向清军投降。

公元1648年,在西南颠沛流离的南明永历帝派人加封75岁的秦良玉为太子太傅,授四川招讨使,令据守四川。久卧病床的秦良玉闻之瞿然而起,拜伏受诏,感泣道:“老妇人朽骨余生,实先皇帝(崇祯)恩赐,定当负弩前驱,以报皇恩!”秦良玉将族人召集到一起,告诫他们以后不得降清,并做出征讨伐入川清军的准备工作。

几日之后,75岁的秦良玉抱病检阅白杆兵,准备出征。但当她手握跟随她征战几十年的白杆银枪,踏上马背后,便身子一歪,倒在马背上。副将上前探她的鼻息,发现秦良玉已经逝去。众将士见秦良玉病逝马背,无不失声恸哭。

一代巾帼女杰,就此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秦良玉死后,其孙马万年把他葬于石柱县东3公里处、龙河北岸的回龙案(今石柱县大河乡鸭桩村),其墓碑题刻为:

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挂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夫人墓在那烽烟四起、干戈不断的时代,秦良玉保境安民,心向朝廷,忠贞不渝,数次破家为国,共赴国难,为此失去丈夫、侄儿、独生儿子、儿媳,至死不叛国,不降清。其忠贞爱国之心,巾帼英雄之举,一直为后世所赞颂。

清代纂修《明史》,虽然秦良玉至死不降清,但感念秦良玉忠君爱国义举,清朝政府主持纂修的这部官修《明史》,为秦良玉特别列传,并在传末给予秦良玉极高的评价:

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

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二十四史》加载“将相列传”的女性。

同类推荐
  • 中国大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科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李白生于盛唐时代遥远的西域,随父母跋涉万里来到四川。自少年时代,他就热爱祖国的大自然,决心报效国家。他三次到长安,却每一次都失望地离开。他暮年从军,希望扫平安史之乱,却被诬为“从逆”,险些被杀害。李白一生多次漫游山川,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他和杜甫真诚的友谊更是千古传诵。李白的诗超凡脱俗、飘逸潇洒、气势磅礴、豪放优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学遗产。《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讲述了李白的故事。《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的作者是尹国宏。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马歇尔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马歇尔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Catlett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高尔基

    高尔基

    刘明山编著的《高尔基》内容介绍:高尔基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俄国文学空前繁荣的时代,然而,高尔基却以他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走进俄国文坛。由于他出身于社会底层,所以他特别了解广大的人们群众生活的疾苦,在世界文学历史中,他的作品第一个在创作中真实而生动地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群光辉的英雄形象,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一起来翻阅《高尔基》吧!
热门推荐
  • 我的四朵金花

    我的四朵金花

    五个姐妹的爱恨情仇,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匪夷所思,这个现实的社会亲情爱情友情你会选哪个?
  • 南康记

    南康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河滚滚你是理想

    星河滚滚你是理想

    “你说你爱我一辈子,我真傻,忘了问是这辈子,还是下辈子”小时候,他对她是单恋,长大后,第一次遇见,一见钟情还是她,他对他说”我可能是你生命中一个过客,但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他告诉她,不要那么辛苦,他可以养她,她却说”这是我的热爱“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挽一帘幽梦,许一世倾城,写一字决别,言一梦长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择一人深爱,等一人终老,痴一人情深,留一世繁华,断一根琴弦,歌一曲离别,我背弃一切,共度朝夕。这是她们的誓言……
  • 豪门爱晶生缘勇世爱

    豪门爱晶生缘勇世爱

    她?普通平凡的小市民一个?他?身价亿万的豪门总裁一个,本没有交集的他们。第一次见面:他厌恶的把她狠狠地推在地上,头也不回的走了。第二次见面:她撞到他与一个女人闹感情戏,他大半夜把她一个人丢在公路上。第三:他竟吻了她?她说:他的吻让她很恶心。第四:她不小心摔坏了一个东西?他痛苦不堪的让她滚,她怒:一定会赔他。只是那是独一无二的,怎么赔?最后究竟是谁先丢了心,造就了这场豪门爱情。一纸合约,让九个月后的她,几乎丢了性命,血淋淋地离开,无论是身还是心。只是中途怎么冒出来了一个权威滔天哥哥是怎么回事?(《豪门爱晶生缘勇世爱》正式开始啦!求推介,求收藏,求评论,喜欢此书的书友们动手吧)
  • 状元今日披花红

    状元今日披花红

    野马村四代为农的老封家,是大厉朝最常见的耕读世家,说白了就是不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从封老太爷的爷爷辈起家里就梦着能出一个文曲星文状元,可这大厉朝立国二百年来止出过六十八个状元老爷,这还是开放恩科之后的结果!封明路自从儿子们都近而立之年后,便将希望放在孙辈儿上,封聿珏作为二房长子(次女),自然要抗下光耀二房门楣的重任。可是前有大房大哥封聿玧,二哥封聿琦,后有三方四弟封聿璃,只觉得自家老娘属实坑儿子(女儿)!特别是当她真正成为新科状元被某无礼莽夫视为死对头之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都市大少

    最强都市大少

    踩纨绔,泡美女,一路无敌,肆意纵横都市,成就最强大少!
  • 武掌轮回

    武掌轮回

    陈风右手执黄金色古剑,穿梭于混沌时空之中,只为寻她。
  •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

    《和老外聊文化中国(升级版)》除了适用于旅游专业学生和英语导游,还可以成为外企员工、涉外工作者和高校学生的工具书,读者可以此书来学习如何用英语讲解中国文化,用中国文化的内容来练习英语口语。
  • 我i写作文

    我i写作文

    随便写的作文。biubiu啦啦啦biubiu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