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66900000043

第43章 尾声 北上(2)

那儿每班只有一二十个学生,与我们在德国和意大利参观过的那些学校差不多。老师带这么少的学生应该是很从容的,是能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看上去那还是一个尊重孩子们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又有爱心的地方。当然,最打动我的还是校长的一句话:‘不放弃一个孩子’。他是台湾人,从美国回来,我想他会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过来。最起码,小明在那里不会成为‘陪读’的对象吧。”

小弟说:“千万别相信他们嘴巴上讲的。私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的弊端,比如资金不充足,教师的流动性大,这些你们都要考虑清楚。”

我说:“我知道,公办和民办的学校各有利弊,但囿于中国目前的户籍制度,我们的户口不在北京,小明进京读书也只能选择民办学校。”

小弟劝慰道:“你们也不要太为小明担心了。根据我的观察,小明虽然现在有些厌学,但他长得漂亮,人很聪明,还是一个有想法的孩子。退一万步讲,即便他以后读书没有读出来,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还能让一个脑子没有问题,各方面都健健康康的小伙子找不到事做,攒不到一碗饭吃?”

我笑道:“如果能这样想问题,那还有什么心放不下来,还能有什么烦恼呢?”一直在闷头喝酒的老公,这时突然激动起来:“我认为小弟讲得很有道理。

哈佛大学的老师卡尔夫妇到我们家作客时,我们曾谈到了目前中国的这种教育状况,他们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不快乐的艺术家和一个快乐的送货员,谁是最幸福的人?这是中国人没有想清楚甚至是不愿意去想清楚的问题。’这话对我触动很大。我和你姐姐现在也都想明白了,以后我们一切都会尊重小明自己的选择,让他去获得属于他的生活与幸福,而我们只会力所能及地为他快乐、健康的成长提供一些便利,也可以从旁给他一些建议,或是启发,但不再自作主张地设计他的未来。要说希望,只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一个健康、善良、有爱心、快乐但决不怕困难的人。”

我羡慕地对小弟说:“看来咱们家的几个孩子,也只有玉儿是个读书的人。你对玉儿的培养是不错的,她以后是会有前途的。”

小弟摇了摇头,说:“这话还说得太早,毕竟玉儿才读完小学。初中和高中又会怎么样,还很难说。在当今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一个好学的孩子变成厌学的孩子是很快的,小明不就是个典型吗?即便玉儿初中高中都能成为学校的尖子生,能顺顺利利地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最后也无非是能够较顺利地就业,能够养活自己而已,要谈理想,谈事业,那是遥不可及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讲,读大学与不读大学又有什么区别?最近我看了北大教授钱理群的一篇文章,感慨很多。他认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贪官污吏更可怕。你说,培养出这样的大学生又有什么意义?”

对钱理群这位教育专家,我们大家都不陌生。他认为中国教育的改革是失败的,而失败之症结,是没有社会体制的变革;他还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出了大问题,正因为他发现了问题,所以在他从北大退休之后,便雄心勃勃地花了十年时间去投身于中国的中学教育,试图“改变人心”,最后却得到一个屡战屡败的悲惨下场。他用“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八个字来形容中国应试教育的坚固。他说应试已成为中国中学教育的全部目的和内容,而不仅教育者校长、教师以此作为评价标准,而且也成为学生、家长的自觉要求,应试教育的巨网笼罩着中国中学校园,一切不能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育根本无立足之地;而应试教育恰恰是反教育的。他甚至非常悲观地说,今天的大学教育已经被绑上就业的战车,也迟早有那一天,凡是与就业无关的教育都进不了大学的课堂!

钱理群教授说的虽然只是中国的大学和中学教育,他没深入到小学调查过,其实,中国的小学不也如此吗!

这时,我把目光转向了二弟,转向了这位我一直看不起的弟弟。我忽然感觉到,二弟肯定很清楚小欣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在自己并不宽裕的经济状况下,在现有的教育体制面前,他对孩子采取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做法,也许是一种明智之举。

两年后的一天,当我坐下来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正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时期,没想到,二〇一三年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全国六百九十九万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仅有三成,北京地区九十六个大学生须角逐一个岗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但是,就在众多大学毕业生在“史上最难就业之年”为找一份工作跑得焦头烂额之时,河南叶县河道管理所一个小小的股级所长,却公权私用,将自己只有十五岁还在读着初中的儿子纳入编制,捧起了“铁饭碗”,开始领取工资并享受到政府津贴。

中国当前面临的就业形势不仅有总量的压力,有结构性的矛盾,也确实存在着严重的公平公正以及透明的问题,现在严峻的现实是,即便你考上了大学,即便考上的是一所重点大学,指望孩子仅靠读书已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离开萍城的那一天,我分别接到了黄女士、杨女士和邓女士的电话,她们在和我辞别的同时,也告诉我:

王东东被分到了离他家最近的重点初中--八中;王小天则考取了萍城实验学校,虽然学费不菲,这点钱杨女士还是能够承受的;丁大鹏最让我意外,他平时的学习那么差,是周小萍宣布放弃的一个“差生”,一文钱没花却是和玉儿一样地进了重点的九中。我想到邓女士说过她老公有个亲戚在教委工作,想让大鹏上九中的话,当时我还认为她这不过是说说而已--现在被证实我的判断是错的。

小明的几个比较要好的朋友全都心想事成了,只有李响杳无音信。直到一个月之后,在北京城南的一个小区里,我终于收到李响妈妈的电子邮件,想不到收到的却是一封“求助信”--小明妈妈,您好!前几天在街上碰到黄女士,才知道你已经带着小明离开了萍城。

听到这个消息,我除了敬佩你的果断,敢作敢为,就是被你那种为了孩子可以放弃一切的巨大母爱所感动。在你面前,我只有惭愧。

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会爱自己的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呵护他们,不抱成见,不循私情,不以家庭门第、衣裳面貌以及个人好恶取人,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地成长。可是,李响在南小六年,却从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变成了“问题”孩子,是周小萍她那沉重的的作业负担和一味的惩罚,严重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葬送了我的儿子。后悔的是,当你发现了问题,希望我们以家长联名的方式请求学校更换班主任,我竟没有站出来,最终还是害了自己。

李响最后一年已经出现严重的厌学,虽然我们为他请了辅导老师,已无济于事,让他去报考实验学校,却又因两分之差没被录取,最后只好去了十中。你也知道,像十中这种一般化的学校,学生将来想考一所普通的高中都很困难。李响现在变得非常自卑,有些自暴自弃,对学习已心生倦怠,对周围的世界更丧失了应有的热情,他甚至说他已经“看破了红尘”,让我们痛苦不堪。我和他爸爸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了,只有向您求助:希望小明能给李响写写信,开导他,鼓励他,让李响振作起来。小明是李响的好朋友,我相信,有些父母和老师办不到的事,朋友能办到!

读了李响妈妈的“求助信”,我竟不知道如何表达当时的心情。我很震惊,才知道原先学习最好的李响,却成为小明朋友中进了最差中学的一个。我也很犹豫,我没有立即就把这封信拿给小明看。因为我觉得小明同样需要有人来“开导”和“鼓励”。我甚至觉得,李响妈妈把一切问题都归结在周小萍一个人的身上,也是有失公允的。离开萍城,忽然听别人谈起萍城的是非,就好像在听很遥远的火星或是月球上的故事。但是我是一定要给李响妈妈回这封信的。现在为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倍受煎熬的,是成千上万个中国的家长啊!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其实早就被鲁迅先生远在“五四”时期已经说过了,他好像不是在说,而是在呐喊。这就是:

救救孩子!救救中国今天的孩子吧!

同类推荐
  • 中国之旅

    中国之旅

    15年前,余秋雨先生因困惑于书斋著述与实际发生的文化现象严重脱节而走出书房。在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后,在行走中洞察,在触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在烛照中叙述……本书收集了余秋雨先生在中国各地旅行考察时撰写的散文,这些文章集中于对中国文化景观的反思,图文辉映、情景交融。
  • 最是元曲销魂

    最是元曲销魂

    由文舒所著的《最是元曲销魂》用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通过一个个曲人和一首首元曲,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它以浪漫的文笔漫谈古今人事沧桑,写作视角独特,语言则更加洗练柔美,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读。
  • 瓷月亮:严阵诗选

    瓷月亮:严阵诗选

    严阵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以诗驰名,他的诗作明亮激越,朗诵性很强,代表了曾经在当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一类诗的风格。本书汇集了其自写作至今诗歌篇章的精华。历史上,我社曾经出版过的他的诗集。此番重新申报选题,为着响应近年对我社有巨大贡献的作者严歌苓的要求。
  • 大冲动

    大冲动

    《大冲动》以东南沿海另一个小镇为背景,延续九十年、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直至一零年代前叶生活在小镇上的人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演绎出的有声有色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展示出了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内心产生的一波又一波不止歇的“冲动”。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萌妻从天降

    重生之萌妻从天降

    自从洛伊从天而降掉入了某腹黑的怀里,轩辕王朝就彻底变了天“墨墨,我要吃天下楼的烤鸡”“来人把天下楼买下来”“我要那顶凤冠”“来人,去告诉皇上,皇位我要了”“我不要生小孩”“这可由不得你”
  • 读者·卷首语

    读者·卷首语

    读者卷首语,在编辑看来,每期都是钻石之于珠宝,在读者看来,卷首语则是精华之于精品。通过阅读《读者》卷首语,您可以看到《读者》真、善、美的阳光主题和亲切自然的人文关怀;您也可以了解《读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追求,以及在喧嚣市井中保持一方精神净土的风格。
  • 秦皇开眼看世界

    秦皇开眼看世界

    秦皇,时代第一人,但对世界,并非像他想象的那般了解……其实,真的,我们都一样!
  • 细说中国园林

    细说中国园林

    编者应用“细说”理念,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园林历史、结构布局、文化意境、特色景点等多种角度,全面地、深层次地解析中国园林,立体地展现中国园林的外在秀丽景观和内在精神特质,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帝者无双

    帝者无双

    “小易啊,师傅老了,也没有多少时间可活了,师傅打算云游四海去了,振兴门派的重大任务,就交给你了。”就这么一句话,师傅远走,留下只有懵懵懂的十岁少年陆易,他成为了神农门第999代掌门,也是唯一的门人。随后被最好的朋友出卖,拥有诸神净土的陆易,遭到各大门派追杀身亡,却带着诸神净土,穿越到了荒芜大陆。十年如一梦,在梦中,他见到了很多奇异的画面。一个老头子,佝偻着身子,漫步于田园间,随手播种下去,会打人的功法,举霞飞升的仙子,毁天灭地的神兵,都从土地里生长了出来……本书Q群:214732913
  • 欲都集团"冷少的复仇前妻"

    欲都集团"冷少的复仇前妻"

    他是死神,人人惧怕!虽然像雕塑一般完美无缺,但完美男人的内心往往是最缺憾的!甚至是最冷酷嗜血的一个。她拥有纯净的容貌却足以触动人心……其实,冷权从第一眼看到覃纯的时候就摩擦出了爱的火花!他爱她!勇敢地爱着,不愿意她受到一点伤害!其实我也爱他,如果不是因为复仇!我想我应该是他最完美的终身伴侣人选!一方是仇恨,一方是爱情。我最后会选择哪一方面?还是选择默默地离开_
  • 快穿之位面行者001

    快穿之位面行者001

    不知何时,世界开始异样不断,天灾地祸,搞得人心惶惶。三更半夜,陆玥玥正肝着游戏,谁知一声轰鸣,世界陷入黑暗。“旅途,开启。”
  • 超越生命的选择

    超越生命的选择

    本书是萨特哲学及生活的通俗汇编,全书内容是从萨特大量的哲学著作、戏剧、散文、随笔、传记的精选摘录而成的,并将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贯注其中,重点突出萨特的人道主义情怀及高昂的人生态度:对抗任何可能压制我们生命本身的外部力量,实现我们自由的选择并承担。本书在保留原作思想深刻的同时,力求行文浅显易懂,与读者的现实人生紧密联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