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65500000003

第3章 分寸有度,把话说得滴水不漏

第一节 什么都说不如不说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谨防祸从口出。比如,一时口没遮拦,讲了不该讲的话,使得对方没面子,从此怀恨在心;比如话说得太满,被人抓住了把柄,害得自己一时下不来台;再比如,话没有说清楚让对方产生了误解,闹得大家不欢而散……可见,讲错话常常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何掌握分寸,把话说得滴水不漏,就成了语言沟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大嘴巴”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会受欢迎,因为没有人相信一个“大嘴巴”会严守秘密,而每个人都不想多生是非。

口无遮拦危害无穷

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笑话:一条高速公路通车,第一位通过的司机将获1000元奖励。凌晨,警察拦下第一辆经过的汽车。

警察表达了祝贺,并将奖金交给开车的丈夫,随口问道:“你将如何使用这笔奖金?”

丈夫:“哦,我将马上去考一个驾照。”

旁边的妻子忙说:“警察先生,别听他的,我丈夫喝醉了总是胡言乱语。”

坐在后排、耳聋的老母亲忍不住抱怨:“瞧,我早说过偷车要被逮住的。”

笑话里的丈夫和妻子、母亲就因为口无遮拦暴露了没驾照、酒后开车、偷车等种种罪行。虽然这是一个反面教材,但是从中我们也能总结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分,不要口无遮拦。

古人一贯提倡出言谨慎,君子从来不会口不择言。那些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人,是没有交际意识、没有修养的表现,在交际中不会受到他人尊重。只有三思而慎言的人,说话才有真水平。所以,在日常的社交活动中,每说一句话之前,都要考虑一下你要说的话是否适当,管好你的嘴巴,以免祸从口出。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大嘴巴的人,遇到事情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要说出来,所以,不管他到哪儿,总是被人赶走。这样,他变得一贫如洗,无处栖身。

后来,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进去。修道院长见过他问明了原因以后,觉得他也挺可怜的。于是,把他留在修道院里安顿下来。修道院里有几头牲口已经不中用了,修道院长想把它们卖掉,于是,他就叫这个人把两头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上去卖。

当有买主来询问的时候,这个人就会在买主面前一通说:“尾巴断了的这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巴;这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骡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长就不会把它们卖掉啦!”可想而知,这几头牲口一头也没卖出去。这个人再一次被人赶走了。

“大嘴巴”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会受欢迎,因为没有人相信一个“大嘴巴”会严守秘密,而每个人都不想多生是非。

话多容易出纰漏

在现代这个商业社会,更是要懂得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以下这则故事可以引以为鉴。

保罗是美国鼎鼎有名的大亨,资产超过10亿美元。某年,他与商业伙伴约翰从纽约飞到中国某大城市,准备在那里投资建厂,因此,他需要寻找合作伙伴。经过多方努力,三天后,保罗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和他谈判的是我国某一大型企业的领导。这位领导之所以能坐到谈判桌前,就是因为他的精明能干和通晓市场行情的本领令保罗颇为欣赏。特别是当保罗听了这位领导对合资企业的宏伟设想后,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合资企业的光辉前景。可是正准备签约的时候,忽听这位领导又颇为自豪地侃侃而谈道:“我们企业拥有2000多名职工,去年共创利税700多万元,实力是绝对的雄厚……”

听到这儿,保罗立刻停顿了一下,他暗暗地掐指一算:700万元人民币折成美元是100万左右,一个2000多人的企业一年才赚这么点儿钱;而且,这位领导居然还表现得十分自豪和满意,看来合作以后这个企业肯定会令保罗非常失望,因为离自己预定的利润目标差距实在太大了。还好合同还没有签,于是,保罗决定立即终止合作谈判。

这次合作谈判的失败就在于国内企业的领导多说了一句话,他本来的意思是想坚定保罗签约的决心,对以后的合作放心,没想到事与愿违,多说出的话自暴其短,让大客户白白溜走。

嘴边没有把门的,有很多害处,相信有许多人都在这方面吃过亏,所以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都要在脑子里面多绕几个弯子,心里有数。如果什么话都说,还不如闭紧嘴巴,什么都不说。

直言也应有分寸

有一则笑话是这样说的:有一位长得略胖的妇人一进服装店,售货小姐就对她说:“大娘,你太肥了,我们这里可没有你能穿的衣服。”

这位太太正想反驳,小姐又加了一句:“你不用自卑,你这么老了胖一点也没关系。”

这位妇人气得七窍冒烟,找到店里的老板娘告状:“你们店里的人怎么回事?怎么我才进店,就被她说成又胖又老。”

老板娘很不好意思地赶紧赔不是,说:“实在对不起了!我们这店员是刚从乡下来的,特别不会说话,但是人不会撒谎,她说的都是真话。”这些话无疑对妇人是二度伤害,她当场晕了过去。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性格是心直口快,没有城府,从不拐弯抹角。有时候这样的人会很受欢迎,因为人们觉得他率直,交往起来很轻松,可是大多时候这样的人却很让人头疼,因为他总是无意中伤害别人,常常把人弄得下不来台却毫无察觉。说话直来直往的人可能要辩解说自己只是习惯说真话,并没有什么恶意。但是这样讲话确实让人恼火,这样的人也让大家纷纷避之不及。

第二节 犯忌的话不要讲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话要谨慎。说话的时候,一定留心不要说到对方忌讳的事情上了,否则,后悔也来不及了。

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小家贫如洗,他少年放过牛,讨过饭,做过和尚,结交了一帮穷朋友。做了皇帝后,他很怀念过去的穷朋友,总想找机会与他们叙叙旧。

有一天,他的一位儿时伙伴听说了,赶紧从乡下赶来,一直跑到皇宫门外,要求求见朱元璋。朱元璋听后很高兴,吩咐传进来。那人生怕朱元璋忘了自己,一见面便指手画脚地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放牛。有一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实在饿得发慌,就躲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了一地的豆子,汤都洒在泥地里,你只顾顺手从地上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卡住喉咙。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把青菜叶子一口吞下,才把草叶子顺进肚子里去……”

堂堂九五之尊,被当着百官的面暴出以前的窘事,朱元璋怎么会不生气?他没等那人说完,就喝令左右:“哪来的疯子在这胡说八道,给我轰出去!”这位皇帝的穷朋友没有掌握说话的方式,不懂得人情世故,触动了朱元璋的忌讳,结果落得个被轰出去的结果。

而另一跟人听说了此事,也来见朱元璋,他进来后就下拜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着你大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你却捉住了豆将军,红孩儿挡在了咽喉之地,多亏菜将军击退了他,那次战斗我们大获全胜……”同样一段往事,此人却说得动听、含蓄,让朱元璋心里很高兴,他不由得回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有乐共享、有难同当的情景,心情很激动,而且从这人的说话也可以看出是个识时务的家伙,所以,立即下令封他为御林军总管。

中国古代有所谓“逆鳞”的说法,传说龙的咽喉下方约一尺的部位,长着几片逆鳞,全身只有这个部位是逆向生长的,万一不小心被触摸到这些逆鳞,再温驯的蛟龙也必定变得暴怒。

其实,人的身上也都有“逆鳞”存在,即使性格再好的人也不例外。只有小心观察,不触及对方的“逆鳞”,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来去自如,左右逢源。

避开犯忌的字眼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很讲忌讳的国家,比如,名字不能同当政的皇帝相同或相近,凡是遇到忌讳的词儿,要想办法把它变一变,用别的词儿来代替,这就叫避讳。虽然现在需要避讳的内容少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习俗需要注重的,例如,大年初一不能说病、死、破、败等不吉利的字眼,喜庆的场合不能说丧气话,也不能在别人悲痛的时候说喜庆的话,否则会使当事人心里别扭,甚至恼怒。

某山区有个老太太去世了,亲属们一起商量操办后事。老太太生前嘱咐要土葬,但是现在土葬已经不合时宜了,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发表个人看法。老太太的大孙子说:“这样吧,老太太死了不是埋掉就是烧掉。现在尸体放在家里,人来人往的,总不是个事儿,我看烧掉最好,省钱省事!”这番话大家听得十分恼火,恨不得上去打他一巴掌。本来老人去世就是一件悲痛的事,他还要上来就什么“死了”、“埋掉”、“烧掉”、“尸体”之类让人难以接受的字眼,最后还说了句“省钱省事”,显得自私无情不懂世故。

这时候,二孙子上来说道:“奶奶走了我很难过。现在遗体放在屋子里得赶紧料理才行。奶奶生前有土葬的愿望,可土葬现在已经不行了,我看还是赶紧火化好。我是晚辈,只是提个建议请大家考虑,大主意还是长辈们拿比较好!”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在情在理,而且刻意避开了一些犯忌的字眼,大家听得自然舒舒服服,长辈们也愿意听从他的建议,把老太太火化了事。

避开禁忌的话题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话要谨慎。说话的时候,一定留心不要说到对方忌讳的事情上了,否则,后悔也来不及了。因为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即使事后解释,也无法完全消除对方心灵上造成的创伤,难以完全挽回影响。如果因为说话不顾忌讳而多招冤家对头,那更是不值得了。因此,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留神,不要触到对方的忌讳。

每个人都有不愿让别人知道的秘密,每个人也都有不愿别人提起的忌讳,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想与人们愉快地交谈,每说一句话之前,都要考虑一下你要说的话是否合适,不要口无遮拦,给其他人造成不快,导致大家不欢而散。

谈话中有一些普遍的禁忌话题,接触这些话题容易导致谈话失去和谐的气氛,产生不良效果。

(1)健康状况。除非是熟识的亲友,不必多谈对方的健康问题,很可能勾起对方的愁绪。

(2)有争议性的话题。除非很清楚对方立场,否则应避免谈到具有争论性的敏感话题,如宗教、党派等易引起双方对立的话题。

(3)个人隐私。许多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尤其对女性而言,年龄是她们的秘密,不愿被人提及。另外,对钱等涉及个人收入的一类私人问题的询问通常也是不合适的,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4)个人的不幸。不要和对方提起他所遇到的不幸,例如他的亲人生病或是去世等。当然,若是对方主动提起,则要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问不休。

(5)一些不同品味的故事。一些低级趣味的笑话,在房间内熟人之间说可能很有趣,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效果就不好了,容易引起他人的尴尬和反感。

第三节 得饶人处且饶人

你把他逼进了死胡同,他别无选择,只能与你死战到底。结果,双方剑拔弩张,到头来两败俱伤。这并不是我们与人交谈的目的。

留有余地皆大欢喜

有句俗话说得好:得饶人处且饶人。应该控制攻击的力度,不要一棍子将人打死,一句话把人噎死。在有理的时候不能咄咄逼人,抓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进攻时应为对方留一点余地,掌握说话的分寸。与人争辩,以严密的辩论将对方驳倒固然高兴,但也没必要将对方批驳得体无完肤。就像下棋一样,赢一个子是赢,赢一百个子也是赢,只要能赢就好了,何必让人家满盘皆输,颜面扫地?因为大多数人都爱面子,给对方留有余地,实质上是为了缓和彼此间的冲突留下回旋的空间,也为自己留一步台阶。否则,你把他逼进了死胡同,他别无选择,只能与你死战到底。结果,双方剑拔弩张,到头来两败俱伤。这并不是我们与人交谈的目的。

《孙子兵法》中也说过,对敌时要留一条退路给敌人,若是把敌人团团围住而不留一条活路,敌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决一死战,全力反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能深刻理解这个道理,似乎觉得越狠越好,实际并非如此。

从前有一个大官,很喜欢下棋,自负是国手,他门下养了很多食客,其中有一位也很擅长下棋。有一天两人开始较量,食客一出手便咄咄逼人,气势强盛。比赛到后来,竟逼得大官无处下子,急得满头大汗。食客见此情景,十分得意,心想这下可以大展拳脚,显示我的本领高超了。他故意留一个破绽,在大官以为有了转机可以转败为胜的时候,食客突然发难,胜负一下子就清楚了。可恨的是食客的嘴里还念念有词:“你还想不死吗?”

大官一开始就遭此打击,心中本来就很不高兴,听到食客的最后一句话更是怒火高涨,但碍于身份,也没有发火,只是站起身离开了。虽然这位大官素来很有修养,胸襟宽大,但也受不了这种刺激,因此对食客就有了成见。而食客却不知道原因,只是纳闷为什么大官不再与他下棋,反而疏远了自己。食客只好郁郁不得志,到死的时候还是默默无闻。也许他到死也不明白,自己得理不饶人、爱出风头的行为伤害了大官的自尊心,以至于让自己的前途毁在了自己的好胜心上,可以说是小过失铸成了终身的大错。

如果你不懂得给对方留些余地,对方表面上可能表现得很宽容,匆匆地随便找个台阶下,但内心的煎熬却不像表面的那样,这种屈辱有机会他一定会讨回来。你让人一步,别人心存感激,也会让你一步,一条小路对你来说也是坦坦通道。你事事不肯让人,一味得理不饶人,这样不但于事无补,也伤了感情。别人心怀怨恨,就会设法阻碍你,损伤你,即使是一条大路,对你来说也充满了险阻。

争强好胜两败俱伤

在一条河水湍急的独木桥上,两只山羊在中间相遇,桥很窄,只能容一只羊通过。可是,两只羊谁也不愿意退回岸上,最后用角顶撞起来,双方谁也不甘示弱,拼命相抵,最终双双跌落桥下,被河水吞没。

对于争斗,我们永远无法满足,胜利之后还想再胜,失败之后想着翻身。在狭窄的路口,不妨退让一步,让别人先行,表面看来是自己吃亏,实际上如果彼此都不相让,势必会两败俱伤。说话也是相同的道理,有些人不仅在正式的场合喜欢和别人争个面红耳赤,就是在闲聊时,也喜欢和别人争辩,非要把别人说服、驳倒。这种人个性好强,往往对自己没有信心,希望通过争论的胜利来说明自己的水平,维护自己的尊严。实际上,那些争强好胜,凡是不懂退让的人,虽然表面上是赢了,实际上是输了,因为他的赢是用损害人际关系换来的。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指出:“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办法可以从争论中获得好处,那就是避免它。”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一天晚上,卡尔在伦敦学到了个极有价值的教训。有一天晚上,卡尔参加朋友为推崇他而举行的宴会,宴席中,坐在卡尔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并引用了出自《圣经》的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卡尔纠正他说此话出自莎士比亚。那位先生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圣经》。”

那位先生坐在右首,卡尔的老朋友弗兰克·格蒙坐在他左边,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二人都同意向他请教。格蒙听了,在桌下踢了卡尔一下,然后说:“卡尔,这位先生没说错,《圣经》里有这句话。”

那晚回家路上,卡尔对格蒙说:“弗兰克,你明明知道他是错的。”“是的,当然。”他回答,“可是亲爱的卡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呢?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给他留点面子?他并没问你的意见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见,为什么要跟他抬杠?说话的时候要有尺度,要避免和别人发生争执和冲突。”

第四节 话不能说死,给自己留条后路

说话绝对的人看起来盛气凌人,很高傲,会让人有意识地躲避他。所以,绝对的话要少说,否则会降低你的威望,有损你的形象,使你的人际交往陷入僵局。

说绝对的话容易失去信任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说话很绝对,只要是他说的话,就是绝对正确,一点儿也不需要质疑,说话绝对的人看起来盛气凌人,很高傲,会让人有意识地躲避他。所以,绝对的话要少说,否则会降低你的威望,有损你的形象,使你的人际交往陷入僵局。

现在的人们考虑问题都喜欢相对思考,对于绝对的东西,在心理上有一种排斥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相信自己,如果自己没有来得及思索,而就在他人面前那么有把握地讲,就会感到自己落后,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反感情绪。他们会在心里说:“我不相信这么绝对的事情,我讨厌这样的人。”所以如果我们连自己都还没有彻底弄清楚的事情,或者是代表个人看法,就更不要用那些表示绝对的字眼。

商店里推出了一个新的产品:螺旋状的袜子,有两个推销员负责推销工作。为了表明这种袜子的透气性,第一位推销员随手拿起一只袜子,让一位顾客拿住袜子一端,使劲儿拉,袜子的韧性的确很好。然后他又随手拿起一根长长的针,在拉得绷直的袜子上来回划动,袜子也没有损伤。紧接着他又拿起打火机,在袜子下面轻快晃动,火苗穿过袜子,而袜子也未受到损伤。他满怀信心地对顾客说:“看看,我们的袜子太完美了!”可大家亲自试的时候,就能划出洞,也能把袜子烧坏。原来如果顺着皱纹理划不易划破,并不是划不破。最后大家明白了怎么回事,消费情绪一下子受到影响。

第二位推销员也是一边演示一边说,但是他的一番话说得很有余地:“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科学性,袜子怎么会烧不着呢?我只是证明它的透气性好,它也并不是穿不破,就是钢也会磨损的。”这番介绍没有给天性爱挑刺的顾客留下可乘之机。接下来,他一边给大家传看袜子,一边讲解促销的优惠价格,销售业绩明显好于前一位推销员。

对于说不能太绝对这一点,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有一段很实用的道理:“我在约束我自己的言行的时候,在使我日趋合乎情理的时候,我曾经有一张言行约束检查表。当初那张表上只列着十二项美德,后来,有一位朋友告诉我,我有些骄傲,说这种骄傲经常在谈话中表现出来,使人觉得我盛气凌人。于是,我立刻注意到这位友人给我这难得的忠告,我立刻意识并想到这样会足以影响我的发展前途。随后我在表上特别注意到列出‘虚心’一项,专门注意。我所说的话,一定竭力避免一切直接伤害别人情感的,甚至我自己禁止使用一切确定的词句,如‘当然’、‘一定’等,而用‘也许’、‘我想’来代替。说话和事业的关系,是成功与失败的关系。你如果出言不慎,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取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帮助、别人的支持、别人的赞赏。”

说话有余地避免留口实

说话时,如果说得太满而最后办不到,就会给别人留下口实。因此,在谈话时,要记住话不要说得太满,给自己留出回旋的余地。

王某是某企业的副总,在一次聚会上,他听到朋友李某说自己的表弟毕业快一年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拍着胸脯说:我们公司的公关部正缺人,让你表弟来我们公司吧!李某一听非常感激,王某很得意,又接着说:“这事包在我身上了,叫你表弟放心吧!”李某一见王某这么有把握,马上打电话叫表弟来见面。等王某见到李某的表弟时,又为难起来:“何必这么着急呢?我回去跟人事部商量一下再说吧,毕竟招聘是人事部说了算。”李某听完瞪了王某一眼,拉着表弟就走了。

王某一开始就不应该把话说得太满,而且大包大揽,拍着胸脯表态,给了朋友很大的希望,最后又狠狠打击一下,自然会引来招来朋友的反感,对自己自然没有任何益处。

在谈判场合,我们更不能把话说得绝对,要留出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对方周旋。1949年,国共谈判时,毛泽东分别接见了一些国民党政府代表,当刘裴和毛泽东谈起共同关心的问题时,表现出对于和谈的前景尚有怀疑,就试探着问毛泽东:

“您会打麻将吗?”

“晓得些,晓得些。”毛泽东回答道。

“您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

“平和,只要平和就好了。”毛泽东听出了刘裴话中有话,笑着回答道。

在这里,我们听到了毛泽东使用一连串模糊语言,既显得彬彬有礼、十分中肯,又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这些话正所谓,进可攻,退可守,一旦发现形势不对,又可及时撤回,让自己始终都能处于主动地位。

我们在谈话时时刻都要提醒自己,要给自己留余地,这好比在战场上一样,使自己可进可退,将来如果出现话不逢时,可以从容自如地收场。虽说未必就是战无不胜,但也不会出现一败涂地的现象。

第五节 怎样说话避免误会

交谈时要周密安排对话,前后关联,不要一时兴起,忘了斟酌语句是否含有歧义,造成误会收场。

把话说全很重要

从前,有个国王让使臣给邻国的国王捎去一个口信:“给我送一头黑尾巴的兰猪来,要不然……”话没说完就让使臣走了。邻国国王听完口信,就说道:“我没有这样的猪,如果我有的话……”同样没有说出下面的话就让打发使臣回去了。那国王听后顿时大发雷霆,立即宣布对邻国开战。战争持续了数个月,最后两国国王终于同意坐下来谈判。

在谈判桌上,邻国国王先问道:“您说:‘给我送一头黑尾巴的兰猪,要不然……’这是什么意思?”

那国王回答说:“很清楚,我是说一头黑尾巴的兰猪,要不然其他颜色也可以。现在该我问你了,你说我没有,如果我有的话……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很简单,我是说要是我有的话,我当然会送去的。”

“哎呀,瞧,我们说话多么糊涂呀!”两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道。

于是双方讲和了。后来,这个故事被写进了两国的史书里,作为对后人的告诫的话:话一定要说得明白完整,避免用歧义语气的词。

显然,两国的国王都是急性子,或者都是懒人,明明可以好好说清楚的话,偏偏留半句让别人去猜,造成误会也是咎由自取。

所以,在谈话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话说得全不全,意思是否明确,这样才能确保对方顺应我们原本的意图行事,取得预期的谈话效果。

有歧义的话容易得罪人

说出的话是否合适,能否取得意想中的最佳效果,有一部分取决于说话人用语的精确度。如果说话人在运用语言时没有注意上下文的配合照应,那么,听话人就无法辨别说话人究竟表达了哪种思想,容易引起理解上的歧义。因此,交谈时要周密安排对话,前后关联,不要一时兴起,忘了斟酌语句是否含有歧义,造成误会收场。

几位“送温暖”慰问团的干部来看望一位退休老工人。一开始,谈话的气氛非常好。健壮的老人满面笑容。慰问团的干部也是对老人尊敬有加,家常唠得很顺利:“您老的身子骨真是硬朗,今年高寿啦?”“七十九啦。”“人生七十古来稀,这里就数您老最长寿吧?”“哪里,张老三活到八十四啦!”“那您老也称得上长寿亚军呀。”“不过,张老三去年归天了。”“那这回可轮到您老了。”谈兴正浓的老人听了这句话,脸色陡变,全场气氛一下子降到冰点。毛病就出在了“那这回可轮到您了”这句话里,轮到老人什么呢?是轮到当“长寿冠军”,还是轮到“归天”呢?意思不清,可能说话的人意思指向前者,但是,最容易让人理解为后者。老人听了这样的话,能高兴得起来吗?没有当场打人就不错了。事后,那位干部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话让老人产生了误解,赶忙解释。可是,这样的局面反而越描越黑,老人的脸一直拉得很长。

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在北京,乘坐公共汽车时,行李超过规定标准应额外买票已是众所周知,但外地人却未必了解这一规定。一位肩扛大包的外地人上车后,因购买行李票同乘务员争执起来。他似乎也挺有道理,责问乘务员道:“我坐火车走了几千里都没因行李多交费,单就你这公共汽车就该多交费?什么道理!”一句话一下子把乘务员已到了嘴边的话给噎了回去,不知如何反驳。过了半天,她似乎自言自语道:“就这帮没素质的外地人把北京给搞乱了。”谁知,这趟从北京站开出的公共汽车上,乘客中三分之二是外地人。她这一句话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乘客们纷纷质问乘务员:“我们这些外地人难道都没买票?难道都不讲道理?”这位老乡初来北京,是他不了解北京的规矩还是他故意蛮横无理?这位乘务员依照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本没有什么过错,开始时她完全受大家支持,但她因反击时语言的准确度没有把握好,才使自己一步跨入了困境当中。这是我们在进行谈话时应吸取的教训,话语出口之前应该先掂量一下会不会造成误解。否则,话语出口如覆水难收,后悔也来不及了。

说话不留神容易引起误会

有一天,几个同事在办公室聊天,其中一位姓王的小姐提起她昨天新配了一副眼镜,于是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她戴眼镜好不好看。大家不愿扫她的兴,于是都说不错。这时同事小张因此事联想到一个笑话,便立刻说了出来:有一个老小姐走进皮鞋店,试穿了好几双鞋子,当鞋店老板蹲下来替她量脚的尺寸时,这位小姐是近视眼,看到老板光秃的头,以为是自己的膝盖露出来了,连忙用裙子将它盖住,立刻她听到了一声闷叫:“混蛋”,店老板叫道,“保险丝又断了”。

接着是一阵哄堂大笑。谁知以后竟从未见到王小姐戴过眼镜,而且再也不和小张说话。其中原因可想而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小张想来,他只是联想到一则关于近视眼的笑话而已,可是在王小姐看来,是这样:这人不但笑我戴眼镜,还影射我是老小姐。

所以说话之前先想一想会不会引起别人的误会,像小张这样说出的话严重地伤害到别人的自尊,引起王小姐的反感,还不如不说,如果他提前想到了这一点,也不会选择把这个笑话说出来。

有位王小姐找到了一份在咖啡馆做服务生的工作,没想到第一天上班就被解雇了,就是因为她不小心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那天,王小姐刚上班,店里就进来了三位客人,她随即拿着酒水单去让这三位客人点餐,第一位客人点的是冰红茶,第二位客人点的是冰咖啡,第三位客人点的也是冰咖啡,但是,他特别强调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

很快,王小姐将这三位客人所点的饮料,用盘子端了出来,一边朝他们坐着的方向走来,一边还大声地向这三位客人问道:“你们谁点的冰咖啡是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

就凭这一句话,老板当然会毫不客气地炒了她的鱿鱼,因为这样说话会被客人误解,认为有的杯子是不干净的,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说话之前要仔细地思考,怎样说出不让人误解的话。

第六节 含蓄的讽刺更有力度

如果运用含蓄讽刺的方式,让对方自己领悟存在的问题,这样心理“阻抗”要小得多,人际摩擦亦小得多。

含蓄的讽刺更有力度

有的时候,难免会有不得不斥责对方过分的举动的时候,可是也会遇到对方毫不理会、依然我行我素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就让人有点为难了,再更加严厉地指责,恐怕稍有不当就会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让彼此下不来台。所以,应该设法让他们愿意,自动自发改正。这就需要培养自己讽刺的技巧。

曾任法国总统、世界闻名的戴高乐将军也是一位讽刺高手。当时在戴高乐的内阁中,有一名迟到成癖的阁员。有一天,开内阁会议,这名阁员又迟到了。虽然该阁员有理由要说,但戴高乐却斩钉截铁地阻止了他,平静地说:“不用说了,反正你迟不迟到,跟内阁会议无关。”据说从此以后该阁员再也不敢迟到了。

可能再也没有话比这句更有讽刺力度了吧,它一下子让那位经常喜欢迟到的阁员警醒,这句话包含着很多层意思,可以理解为他对内阁会议不重视,对戴高乐自己不尊重;他对内阁会议没有什么实质的贡献,才能有限;戴高乐对他不器重,觉得有他没他都一样;以后他有可能被请出内阁会议……把这样一句话应用到他身上,他迟到的现象,当然会马上改正。

当然含蓄的讽刺跟讲笑话是不同的。一般的笑话,或许会博人一笑,可是除了引人发笑之外,在说服、辩解上丝毫不会有效果。而含蓄的讽刺,在事后会让听者有如梦初醒的顿悟,警醒的作用不言而喻。

不管是在哪一个时代,指责别人总是一件很难的事,而现在的人对此好像感到特别棘手。现在的人很少有斥骂或指责别人的事,这就是一种证明。现在,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那种直白、刺耳的怒骂声已经是少之又少了。人们正朝着更文明、更有效的方式转变。含蓄的讽刺之所以被人们热衷,相信也是因为这个优势。

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不满

在一家餐馆里,一位顾客正把饭中的沙子一粒一粒地拣出来摆放在桌子上。服务员见了不好意思地说:“净是沙子吧?”顾客笑笑,摇摇头说:“不,还有米饭。”这位顾客没有直接批评饭的质量,而是通过一粒粒拣出沙子摆在桌上来吸引别人注意。当服务员说“净是沙子”的时候,他再含蓄地说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还有米饭”,通过否定的形式来肯定米饭中有沙子,就显得非常含蓄,这样既表达了自己对米饭中沙子过多的不满,又不至于引起对方的反感。

当着众人之面赤裸裸地批评人家的不是,或者直白、单调地批评,揭人短处,不仅会引起别人的仇视,攻击力度也不强。而且只会一味地怒吼大骂,也太没有情趣了。如果对方的恶行恶状,实在令人不吐不快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含蓄地讽刺。

有一位顾客来到某酒店喝酒,店主以半杯酒当满杯卖给他。他喝完第二杯后,转身问老板:“你一星期能卖多少桶啤酒?”

“35桶。”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

“那么”,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星期卖掉70桶啤酒的方法。”

老板很惊讶,忙问:“什么方法?”

“这很简单,只要你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了。”聪明的顾客开始的时候不露声色,利用店主唯利是图的心理,巧妙地设下一个圈套,让老板不知不觉地钻进去,然后出其不意地揭露了店主的半杯酒充一杯酒的恶劣行径,表达自己对这种做法的不满。这种方式比起一般的斥责要有力得多,也深刻得多。

事实上,很多的辩论都是以含蓄致胜的。否则,出口的辩词就会显得平淡无奇,达不到效果。人们还多用含蓄的方式来揭露弊端、讽刺卑俗与愚蠢,不但不会锋芒毕露,相反还会委婉地指出人们的缺点,让人们在话语中领悟到自己的过错,因为羞愧而悔改。

对特殊人物要含蓄讽谏

当你发现领导或长辈确实犯了错误,又不便直接指出时,借助含蓄语言可以起到讽谏、劝导的作用。

齐景公滥用酷刑,百姓怨声载道。晏子一直想借机劝谏。一天,齐景公对晏子说:“先生的房子离集市太近,狭小潮湿,喧闹又多尘土,我想给你换一处好房。”晏子推辞说:“离集市近,也有好处,买什么东西出门就到,再说怎么敢烦劳众乡里帮我盖房搬家呢。”景公笑了笑,说:“你住得离集市近,那你了解市价行情吗?”晏子点点头。景公说:“那你说现在市场上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贱?”于是晏子趁机说:“踊贵履贱。”因为当时齐景公对百姓采用的惩戒方法就是砍掉双腿,所以国内断腿的人比较多,这样市场上卖假腿的就很多。市场上假腿需求量增大而不断涨价,而鞋却十分便宜。齐景公从中意识到自己滥用刑罚的过错,从此免了砍腿等多种酷刑。

为防止产生对方反感,造成情感疏远,也为了让对方接受劝谏,对一些特殊人物可采用含蓄讽谏的技巧。

谁都希望自己能够劝服别人。但是,用大声吼叫或急促说话的方式来降服对方,是很难成功的。因为当人在说服别人或对人提出异议时,往往会很冲动地把情感赤裸裸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情感投射到对方身上,就很容易造成逆反心理,反而坏了事。如果运用含蓄的方式,让对方自己领悟,改正起来就容易得多。

第七节 开玩笑不要过了头

开玩笑的过程,是感情互相交流传递的过程。但是,开玩笑的时候也要有个轻重,分寸适度,才不会适得其反。

开好玩笑能够与人为善

俄国文学家契诃夫曾经说过:“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这样的人即使额高七寸——聪明绝顶,也算不上真正有智慧。”

钢琴家波奇一次在美国密西根州的福林特城演奏时,发现全场有一半座位空着,他当时很失望。但是他最后还是大步走到台前,向听众表示谢意。并对听众说:“朋友们,我看到你们福林特这个城市的人们都很有钱,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二三个座位的票。”于是这半屋子听众放声大笑,使劲儿鼓掌。波奇这句无伤大雅的玩笑话使他顷刻之间赢得了听众的同情与尊重。

开玩笑的过程,是感情互相交流传递的过程。开好玩笑不仅给对方启迪和愉快的精神享受,同时也是对自己美好形象的有力塑造。

在开玩笑时,要注意别损害别人的自尊心。别人的隐私、忌讳之处,别人的生理缺陷等都不要作为取笑的对象。有一则笑话是:三个斜眼的囚犯站在一个斜眼的法官面前。法官怒视着第一个犯人厉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克兰茨。”第二个囚犯答道。“我不是跟你说。”法官大怒。

“我什么也没有说呀!”第三个犯人大嚷道。

这则笑话虽然也能逗人一笑,但是显得不厚道,别人笑过之后,就会以为说笑者思想格调低下,人品高尚者是不屑与之为伍的。所以最好选择一些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笑料。

与人为善,是开玩笑的一个原则。法国作家、伦理家拉罗科说:“嘲笑是一种最诱人的、恰恰也是最危险的智慧品质。巧妙的俏皮话虽然总是拿别人开心,但是被取笑的对象同样有办法对付只爱取笑的人。”

如果借着玩笑对别人恶意攻击,发泄内心厌恶、不满的感情,那么除非对方是傻瓜才不会计较。也许你觉得自己口齿伶俐,处处能占到上风,但是从交际的平等原则考虑,别人会认为你不尊重他人,不值得获得别人的尊重,也就没有人愿意跟你交往。

不分场合的玩笑害处多

开玩笑需要尺度,在我们的周围,能掌握开玩笑的尺度的人却太少了。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有一次在国会开会前,为了试试麦克风好不好使,张口便说:“先生们请注意,五分钟之后,我们将对苏联进行轰炸!”话一出口,在场的人喧哗一片。

作为总统,里根在错误的场合和错误的时间里,开了一个错误的玩笑。这样的玩笑无法让在场的听众清楚地判断真假。为此,作为玩笑里面主角的苏联政府也提出了强烈抗议。

任何玩笑的效果都和当时的环境紧密相连的,在特定的场合,有些玩笑是不能乱开的,如出席重大会议、参加追悼会等庄重严肃的场合,还是不要开玩笑为好。

在公开的场合开一些无聊的玩笑,很可能会让人产生误会,觉得你太轻浮,不识大体,被开玩笑的一方也会觉得很困扰。

小赵和小杨是一对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玩,互相还经常开一些别人看来是“不正经”的玩笑。有一次,两人都应邀参加一位老同学的婚礼,婚礼上自然有好多人。小赵一看见小杨,又想逗乐了,说:“老兄,你怎么不把‘小蜜’带来呢?”

小杨见场上人这么多,怕影响不好,可不想开玩笑,支支吾吾地说:“你这是什么话,我哪有什么‘小蜜’。”

小赵哈哈笑道:“我跟你是什么关系,你那点事还能瞒得过我?”

“你瞎编什么呀,我对我老婆忠心耿耿,怎么会找‘小蜜’呢?”小杨说完就找个借口溜到一边去了。

可是小赵还是不依不饶,非追着继续纠缠,说得跟真事似的。当时在场有很多人。一来二去,传到小杨妻子的耳朵里,结果,两人打闹了大半年才弄清楚是小赵的玩笑话。

不分轻重的玩笑伤感情

一些玩笑开过了头,很容易招来对方的埋怨甚至报复。一天,在外地出差的周先生接到好友电话称:“你爱人掉进下水道了,被我送进了省医院,你赶快回来。”周先生接到电话后,急急忙忙赶回。回到家中,见爱人正在看电视,才知道自己被骗。“太气人了,玩笑开得太过分了。”周先生告诉妻子,接到好朋友的电话后,根本没有想到他是在骗人。于是他找到朋友老于,老于不但不对自己的行为道歉,反而说:“愚人节开玩笑很正常。”他听后十分生气,于是暗暗决定报复。

又是一年愚人节,老于在办公室接到周先生打来的电话,电话那端语气急促地说:“你快点回家来!你儿子在玩刀子的时候把手指弄断了。”闻听此言,老于急忙跑出办公室,等不及电梯,一口气从十楼跑到了一楼。途中,他的手机又响了,周先生对他说:“老兄,你现在哪里?”“我刚出楼,马上就打车过来。”周先生轻松地说:“你回去上班吧,不用来了。”老于忙问:“不去医院行吗?”周先生笑着回答:“不用了,今天是愚人节,拿你开开心!”老于马上火冒三丈,他从十楼跑到一楼,全身衣服都湿透了,担心儿子的情况真是心急如焚,但事后再想想,谁让自己也这样捉弄过人家呢,真是自食其果,只能自认倒霉了。

熟悉的朋友之间,大家相互之间开开玩笑,是感情深的表现,也会让周围人的生活变得轻松愉快,增添许多交往的乐趣。但是,把握不好开玩笑的尺度,很容易乐极生悲。因为开玩笑过了头而使朋友不欢而散的事情经常发生,有的甚至因为几句玩笑话而大打出手,老死不相往来。

在开玩笑的时候也要了解玩笑的对象,有的人喜欢和大家开玩笑,平时你怎样取笑他,他都好脾气地接受,不会动气,但是一旦涉及他在乎的人或事,就不一样了,像拿亲人的人身安全开玩笑的做法就很容易招致怒火。还有一些人,一旦被别人取笑,就会立刻还击,如果无力还击,就会恼羞成怒,大家不欢而散。所以,开玩笑的时候也要有个轻重,分寸适度,才不会适得其反。

第八节 怎样说话不伤和气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希望能有收获一份好的心情。而当人在心情好的时候,一切也都变得好商量。

顺耳的话让双方顺心

一个国王梦到自己的牙齿全掉了,便叫来两个大臣为自己解梦。一个大臣说:“国王啊,这就说明在你死之前你的亲人都会死掉的。”国王听了龙颜大怒,说:“你竟敢诅咒我的亲人,简直是胆大包天!”马上下令把这个大臣处以极刑。另一个大臣说:“尊敬的国王,这个梦预示着一个好兆头,您将是最长寿的。”国王一听龙颜大悦,立刻重赏了这位大臣。

对于同一梦,两个大臣有着相同的解法,都是预言国王的亲人会死在国王前面,只不过第二个大臣比第一个大臣说得顺耳,不但保住了性命,还得到了重赏。国王做了梦,让专业人士来解,自然是希望听到好听的,这是人之常情。既然有些话能够说得让人高兴,也能够让人生气,那为什么不拣让人高兴的方式说呢?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希望能有收获一份好的心情。而当人在心情好的时候,一切也都变得好商量。四千年前,古埃及阿克图国王在一次酒宴中对他的儿子说:“圆滑,它可使你予求予取。”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总会遇到一些不便说、不忍说,或者是由于语境的限制而不能直说的话,可以采取曲折隐晦的方式表示本意,让听者心理舒服,使本来也许有些困难的谈话,可以顺利地进行。

冬天,有一家父子在镇上卖便壶,父亲在街南卖,儿子在街北卖。不久,儿子的地摊前来了一个看货的人,这个顾客见有久违的便壶上市,而且质量很好,造型别致,就开始挑选,但选来选去,总感到太大,便自言自语道:“好是好,就是大了些!”那儿子一听马上接话:“你不懂,大了好哇!装的尿多。”人们听了,觉得很不顺耳,便扭头离去。在街南的父亲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但他只是笑着轻声地接了一句:“大是大了些,可您想想,冬天夜长啊!”好几个顾客听罢,都会心地笑了,开始跟他讨价还价一番,最后都掏出钱买走了便壶。

父子两人在同一条街做同一种生意,结果却大不相同。儿子的话也没有错,就是太粗俗、难以入耳,令顾客感到不自在。一开口就是“你不懂”也会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自然不会买你的东西。而父亲却是个很会说话的人,他先赞同顾客的话,以认同的态度拉近与顾客的距离,然后,又以委婉的话语说“冬天夜长啊”,这句意味深长的话说得很到位,意思是说:冬天天冷夜长,夜解次数多,便壶大了正好。这句既含蓄又得体的善意提醒,顾客听了顺耳,买下来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言语暗示让大家都有面子

对有些棘手的问题不便明言,为照顾对方的面子,维护自己的尊严,当众讲话时可含而不露,让听众去自己体会。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下榻在钓鱼台国宾馆。尼克松与基辛格等人员被安排在18号楼,而国务卿罗杰斯等人住在不远的6号楼,基辛格以前两次来访时曾在这幢楼住过。尼克松从住处的安排就觉察出周恩来很熟悉美国国情,知道美国权力设置的“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制度。

晚上,在欢迎尼克松总统一行的酒会上,周恩来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20多年……”

在座的人们都知道造成这话里的“原因”就是美国对新中国的封锁和干涉,这样一暗示,让美国代表收敛一下,既不伤美国人的面子,又能使谈判顺利进行。听到这一席话,在场的美国人和中国人都心照不宣,相视一笑。

有位营业员接待了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大娘,老大娘选好了两块布料,由于营业员忙着又去接待另一位客人,老大娘道声谢后就抬脚走了。这时候,营业员才想起钱还没有给。营业员一看,老大娘就在柜台不远处,便稍微提高了声音,十分亲切地说:“大娘——您看——”老大娘以为自己有东西落在柜台上了,就又走了回来。营业员举着手里的包装袋说:“大娘,对不起!您看,我光顾着忙了,忘了把您的布料包起来了,让您这么拿着,容易招惹灰尘。”说着,接过大娘手里的布料包了起来,边包边说:“大娘,这布料,每块十元,两块一共是二十元。”

老大娘这才想起来:“哎呀,忘了给钱了!”

“没关系,大娘,我妈也跟您一样年纪,她也什么都爱忘!”

这个营业员只用了暗示的方法解决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她先是暗示老大娘落下了东西,把老大娘又叫回了柜台,然后暗示要收的价钱,提醒老大娘她还没有付钱。相反,如果他大声叫喊:“你还没付钱呢!”这样做就有可能让对方很难堪,伤了生意人的和气,以后老大娘再也不会来这里买东西了。

第九节 长话短说胜过喋喋不休

抓住要点,长话短说,是赢得听众喜欢的一件法宝,也是一种说话的谋略。不拐弯抹角,不旁生枝节,所以能抓住精髓,一语中的。

有重点的讲话吸引人

说话的力量是无穷的,但也要注意说话的分寸。说话一定要简练,太啰嗦了反而说不到点子上。只有抓住重点,理清思路,把话说到点子上,你的话才能发挥出比做事更有效的作用。有些人说话起初也许有个主要意图,但一旦打开了话匣子,往往是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有过什么就扯到什么。这就显得节外生枝、杂乱无章了。话不说到点子上,就算你说到唾沫都枯竭了,听话的一方也不会明白你到底要怎样。所以话一定要说到点子上,否则不如就选择不说。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有一次他去听一位牧师传教,开始很有好感,准备捐献身上所有的钱。过了一小时,他听得厌烦,决定留下整钱,只捐些零钱。又过了半小时,他决定分文不给。等到牧师说完了,他不仅不给,还从捐款的盘子中拿出两元钱作为浪费他时间的补偿。这是对说话冗长而说不到点子上的人的绝妙讽刺。

说话首先要做到有的放矢,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应当讲究章法,思路严密,把每一句话都说到点子上。与主题无关的废话,言之无物的空话,装腔作势的假话,只会引起听众的厌烦。

正如任何一个行动都会有目的一样,人只要说话也总有一定目的。这就决定了话题的中心思想。每一句话都说到点子上,就是围绕着中心思想展开,体现说话的集中性、连续性和条理性的问题。所以,日常谈话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要主旨明确、要言不烦,要能以尽可能少的话语表达出足够的意思来。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如果有个人说起话来废话连篇,这就说明他自己也不甚明了他说些什么。

2000多年前,马其顿国王率领军队远征印度,时值盛夏,将士们口干舌燥。国王无奈,派人四处找水,结果只找来一杯水。国王高举水杯,对将士们喊到:“现在已经找到一杯水,有水就有水源,为了找到水源,前进吧!”说完,便将那杯珍贵的水倒在地上。将士们受到鼓舞,群情激奋,顽强地向前线冲去,夺取了战斗的胜利。试想,倘若国王自己把水喝了,再发一通冗长的训示,恐怕是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功效的。抓住要点,长话短说,是赢得听众喜欢的一件法宝,也是一种说话的谋略。只说一句话,不拐弯抹角,不旁生枝节,所以能抓住精髓,一语中的。

当然,长话短说必须针对特定的对象。假如对方跟你并不是很熟悉而你则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势必让人感觉唐突,那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喋喋不休让人厌烦

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多说话到底有没有好处?”

墨子回答说:“池塘里的青蛙,整天整夜地叫着,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喜欢听,但是,雄鸡只是在天亮时叫几声,大家就知道天亮了,多说话有什么好处?而在说得有用处。”

墨子的话形象、生动。的确,在谈话的时候,没有人喜欢说话啰嗦、没完没了的人。可是,对于自己存在的这些缺点,有的人却意识不到。他们喜欢在交谈中垄断“话语权”,不论到哪里,都滔滔不绝地讲话,总以为自己比别人懂得多,不给别人讲话的机会,所以十分容易招怨。这种人人际交往意识不强,不懂得尊重他人。怎么可能受欢迎?

德国著名诗人和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就非常讨厌那些冗长单调而又没有多大效果的讲话。

一次,有人请他参加一个作家的聚会,并让他致开幕词。布莱希特公务缠身,不想参加,便委婉地拒绝了。哪知,举办人并不罢休,他们想尽办法,直至布莱希特无可奈何地答应为止。

开会那天,布莱希特准时到会,悄悄地坐在最后一排。主办人看到他,把他请到了主席台就座。

一开始,主办人讲了一通很长却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贺词,向到会者表示欢迎,然后,高声激动地宣布:“现在,有请布莱希特先生为我们这次大会致开幕词!”

布莱希特站了起来,快步走向演讲的桌子前。

到会的记者们赶紧掏出笔和小本子,照相机也接二连三响个不停。

不过,布莱希特只讲了一句话:“我宣布,会议现在开始!”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重要的是说出你要谈论的主题,其余的客套话尽量少说或不说,这样你的听众才不会感到心烦意乱。其实,真正有号召力的讲话,是用不着长篇大论的。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发动了大泽乡起义。但是,在这样名彪青史的壮举中,陈胜只讲了短短几句话:“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其中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最有分量,掷地有声,直指人心。不需要再说太多言语,周围人早已热血沸腾。

第十节 说话避免自以为是

一个真正懂得说话的人,不见得满口含玉,字字珠玑,但是,他总是能去领会对方的意图,说出对方想听到的话,而不是自以为是,只顾自己痛快。

说话只顾自己痛快招人厌恶

三国时期的杨修,在曹营内任主簿。他为人才思敏捷,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之一,但是由于恃才自傲,屡次说话太随意而得罪了曹操。

曹操建造一所花园,竣工后,曹操四处观看,不发一语,只提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想和手下人打个哑谜。众人看了都不解其意,只有杨修笑着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是嫌园门太窄了,想扩宽它。”于是,手下再筑围墙,改造完毕又请曹操前往观看。曹操看了非常高兴,一问之下,知道杨修毫不费力就解出自己出的谜题,嘴巴上虽然称赞几句,但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又有一天,塞北送来一盒酥饼,曹操看着喜欢,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字来命名。杨修看到盒子上的字,眼珠一转,竟然等曹操走后,径自取来汤匙与众人分吃了那一盒糕饼。

事后杨修得了便宜还卖乖说:“盒子上的字拆开就是‘一人一口酥’,我怎么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呢?”

曹操听了,虽然勉强保持风度、面带笑容,心里却十分厌恶杨修。

曹操率大军攻打汉中,迎战刘备时,双方于汉水一带对峙很久。曹操由于长时间屯兵,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此时,恰逢厨子端来一碗鸡汤,曹操见碗中有根鸡肋,感慨万千。

刚好夏侯惇在这时进入帐内问夜间口令,听到曹操说:“鸡肋!鸡肋!”夏侯惇便把这“鸡肋”当做口今传了出去。

行军主簿杨修听了这事,便叫随行的部众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问其中的原因,杨修解释道:“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进不能胜,退恐遭人笑,在此有何益处?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夏侯惇觉得有道理,于是,下令营中将士打点行装,好鸣金收兵,准备撤退。曹操得知这种情况,气愤异常,指责杨修造谣惑众,犯扰乱军心罪,毫不留情地把他杀了。

杨修自以为是,只想一味夸耀自己的机智,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好恶,尤其得罪的是当时最有权势的人,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落了个悲惨的下场。

一个真正懂得说话的人,不见得满口含玉,字字珠玑,但是,他总是能去领会对方的意图,说出对方想听到的话,而不是自以为是,只顾自己痛快。

无视别人的感受让人怨恨

说话,主要是说给别人听的,既然如此,我们又怎么能不去考虑一下别人听了这些话,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在美国,一个颇有名望的富商在路边散步时,遇到一个衣衫褴褛、形同瘦骨的摆地摊卖旧书的年轻人在寒风中啃着发霉的面包。有着同样苦难经历的富商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便不假思索地将8美元塞到年轻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没走多远,富商忽然觉得这样做会让年轻人以为自己是在施舍,对方可能觉得被羞辱了。于是连忙返回来,从地摊上捡了两本旧书,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书,希望年轻人不要介意。最后,富商郑重其事地告诉年轻人说:“其实,您和我一样也是商人。”

两年之后,富商应邀参加一个商贾云集的慈善募捐会议时,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书商迎了上来,紧握着他的手不无感激地说:“先生,您可能早忘记我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我一直认为我这一生只有摆摊乞讨的命运,直到你亲口对我说,我和你一样都是商人,这才使我树立了自尊和自信,从而创造了今天的业绩……”

富商万万也没有想到,两年前一句普通的话竟能使一个自卑的人树立了自尊心,一个穷困潦倒的人找回了自信心,一个自以为一无是处的人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价值,终于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获得了成功。

不难想象,这位富商如果当初不是顾虑到年轻人的感受,只是给他很多钱,年轻人也断不会出现人生的剧变。

北宋时期的寇准,是我们所熟悉一位清官、忠臣。他忧国忧民,在处理本职事务时游刃有余,但是对那些与他性格不合、政见不同的同僚,却极尽挖苦讽刺,毫不顾虑对方的感受。《资治通鉴》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丁谓任中书官职时,对寇准非常恭谨。一次会餐,寇准的胡子不小心沾了汤汁,丁谓站起来慢慢替他擦干净。寇准当众讽刺说,你身为国家大臣,就是替领导擦胡须的吗?寇准的话看上去是玩笑,但实际上却是一种过于直接的讽刺挖苦。官场中下级拍上级马屁本是平常事,但是如果上级当众不领情,甚至讽刺挖苦,下级便觉得扫面子。丁谓从此开始对寇准怀恨在心。

丁谓于是全力诋毁寇准,并且和王钦若、曹利用等同样受过寇准谩骂、讽刺、挖苦的大官结成同盟,共同对付他,经常在皇帝面前说寇准的坏话。最后连皇帝也觉得寇准不会讲话,渐渐疏远了他。最终寇准一再被流放,直至客死雷州。

寇准的悲剧,就在于说话时只注重自己的痛快,而不顾听话人的感受。

同类推荐
  • 口才投资课

    口才投资课

    即使你担心投资房产楼市钱还不够、炒股票会被套牢、开公司风险太高,你也还可以拿起本书,彻底改变你人脉、财路、官运的简单秘诀。轻松掌握一套零风险、高收益的“口才投资”本领!
  • 左学冰鉴右学官箴

    左学冰鉴右学官箴

    《左学冰鉴·右学官箴(精华版)》内容简介:当今社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即会深陷人际旋涡。所以,行走社会理应时时有所防范,掌握识人技能,学会防备谋略。《左学冰鉴·右学官箴(精华版)》惟古为鉴选取的《冰鉴》、《官箴》两书,实为千古识人为官之精华,极富现实意义的解读,对今人辅以丰富的借鉴意义。
  • 回家的欲望:时间最有力量

    回家的欲望:时间最有力量

    对于时间的利用和支配,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方式,但这些方式有的却不是很合理,而科学的利用时间不但可以让我们更轻松的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和使命。相对于人生那匆匆几十年的光阴,看似很长其实真的很短,我们所浪费的时间就足够让一个人的梦想成真。
  • 你该拿多少薪水

    你该拿多少薪水

    工作是人人都要做的,薪水也是人人都要拿的。商品有价,人在职场也有价。你应该拿多少薪水,就是你职场价值大小的表现。职场价值,即你的能力大小,并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就能决定的,它包括了你的学历、经验、特长、人脉、所处地域、所在行业等因素。薪水其实不仅仅表现在你银行账户上不断增加的零,同时还有你用肉眼看不到的其他东西。薪水有很多种,人民币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需要说明的是,书中所说的规律目前仅适于商业公司,不适于国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非商业环境的公司——那有一套更复杂的游戏规则。
  • 厚黑学与犹太人经商智慧

    厚黑学与犹太人经商智慧

    本书从犹太商人的敛财之道、经商之道、管理之道、竞争之道、经营之道、谈判之道、投资之道、讨债之道、投机之道、处世之道等方面,解析了犹太商人的超人之处。本书语言幽默诙谐、辛辣尖锐;说理鞭辟入里、深入浅出;举例广征博引、触类旁通,是睿智商家驰骋商场不可多得的一部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轩总何时才退婚

    轩总何时才退婚

    对未婚夫不满意,玖卿决定去退婚,为了不让父母对自己失望。玖卿决定,千方百计,劝男主退婚。 ……轩总:阿姨,我来退婚了。 云家父母:理由? 轩总:我有喜欢的女孩子了。 云家父母气得想打人。 …… 前脚刚离开,轩总开始准备新的婚事:杨特助,帮我查小玖,最好今天查出她父母所在地。 杨特助:已经查出来了,小玖姓云,是总裁您的未婚妻,不对,是前任未婚妻! …… 立马回头,再入云家 轩总:岳母大人,刚才是不是有个跟我长得很像的人来过了?如果他说了什么不好的话,岳母大人千万不要相信! 云家父母:滚! 云家大哥,磨刀霍霍向轩云。
  • 男神当道:不乖萌妻快回家

    男神当道:不乖萌妻快回家

    “顾惜,爷爷问我们什么时候办婚礼?”“唔,不想那么快,我还没玩够呢。”顾惜的确是还没玩够,才在一起一个多月就被求婚了,她才不要那么快升级,这样就不好玩了。顾程瑞听到这句话眯起眼睛,眼里闪过一丝危险的信息,慢慢起身解开自己身上的浴袍,慢条斯理地走到床边,一把扯开被子。“顾程瑞!你干嘛!”顾惜惊地想下床把被子捡起来,奈何被顾程瑞禁锢在怀里,她紧张地吞了吞口水,眼睛不敢乱放。“当然是干爱干的事。”说完低头封住了顾惜的嘴唇。简介无力,不喜慎入。
  • 校花的极品白痴

    校花的极品白痴

    逆天改命的医术,战无不胜的武功,大唐的一代天之骄子,穿越到现代,他却显得格格不入。空有一身武艺他又如何横扫都市,俯瞰天下?
  • 巅峰明月

    巅峰明月

    在江湖,武林,这些熟悉的仿佛有特指的名词里,我们看惯了太多的故事。武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学问?什么样的高度才是真正的战无不胜?究竟何为武?武,“止戈”为“武”!如何去止“戈”,没有人有标准答案……
  • 大唐养妖人

    大唐养妖人

    穿越大唐,喜提妖怪养成系统。陆小开表示我真是一个人。
  • 玄幻瓦罗兰

    玄幻瓦罗兰

    一本泛黄的厕纸,被泰达米尔的师傅郑重的赐予他修炼,并告知,修成此功,天下间你的对手将不再超出一手之数。后来的卡特琳娜、盖伦、斯维因,却教会了泰达米尔怎样做人。只是泰达米尔依旧不会放弃他追寻至强的梦想,只为跟上他的脚步....
  • 云破沧澜

    云破沧澜

    一个山村平凡少年,体内封印着一个未知的邪恶。偶遇大陆之上传奇一般的人物,误入一个神秘的遗址,得到了旷世神兵,养母的死,身世的真相,让他内心更加坚定,从此踏上了艰难的修炼之路...........
  • 踏破云霄

    踏破云霄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王者留其名!这是一个废柴少年一步步成长为神境高手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界求生:来自西方的吸血鬼

    异界求生:来自西方的吸血鬼

    伊姿是从西方落入东方的吸血鬼,她冷血无情,杀人如麻,嗜血成命,但却被深爱着她的男人簇拥着。不管做什么,她都会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无论是人还是事。不管有没有人在意她,她都会把想要让她死的人通通除掉。赵允墨:“我喜欢你,可否嫁给我?”封玄奕:“你杀了这么多人,总有一天我会亲手除掉你!”云庭:“能呆在妖界当我的伴侣吗?”赫连:“如果你不呆在我身边,你早晚有一天会死!”她没有一颗炽热的心,因为吸血鬼的心是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