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59400000043

第43章 实 战 篇(36)

相关知识链接:

1.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一些地区和部门出现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以下简称“三乱”)的情况,曾多次发布文件严加制止。各地区、各部门虽进行了一些清理整顿,但总的来说,效果不明显,问题仍相当严重。不少地区和单位继续违反国家规定,任意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名目繁多,标准过高;有的随意对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罚款,甚至乱设关卡,敲诈勒索;有的搞建设、办事业不量力而行,强制集资摊派;有的财务管理混乱,监督检查不严,违法违纪现象经常发生。“三乱”屡禁不止,日趋严重,已成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群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在当前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同时,必须下大决心对“三乱”进行综合治理,坚决加以制止。

2.“三乱”的出现,有体制改革不配套、经济过热、法制不健全的原因,也有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但更主要的还在于有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缺乏全局观念、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对“三乱”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管理不严,清理整顿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致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坚决制止“三乱”,关键在于各级党政领导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三乱”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必须看到,“三乱”不仅加重了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的负担,造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和浪费,而且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助长了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挫伤了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的积极性,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案例8:《行政强制法》78

材料一:行政“法典三部曲”

《行政强制法》与《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并称行政“法典三部曲”,行政处罚法解决的是乱处罚,行政许可法解决的是乱审批,两部单行法对规范政府权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相比于这两部法律,行政强制法的制定并不那么顺利。行政强制法早在1999年前后纳入了立法者的视野。当年3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开始了起草工作,并于2002 年形成了行政强制法的征求意见稿。

2005 年12 月26 日, 行政强制法草案第一次审议时, 不少委员就对立法时机是否成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些争议既包括立法部门内部的意见分歧,也有行政部门“扩权”的诉求与规范、制约权力的立法目的之间的矛盾。其中,立法部门内部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行政强制法的认识上,有的人认为该法是规范行政强制权力运行的,支持立法;有的人则认为该法是给行政权力赋权,因而反对立法或另寻适当的时机立法。

一审后,该法即因各种分歧而进入漫长的立法过程。根据立法法规定,搁置审议满两年的法律案将终止审议,因而在2007年和2009年的两次审议,都属于避免该法律案成为“废案”的审议。由于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因此,对于公民而言,要防止强制措施对其权益的过度侵犯;对于行政机关而言,这些强制措施意味着权力,意味着行政管理的手段。

这样,如何平衡“公民权”和“行政权”的任务,就交给了立法部门。这是因为行政权强大,公民权弱小,需要通过立法规范行政权、制约行政权,保护公民权。这种平衡贯穿着强制法12年的立法过程,也使得这部法律的制订被打上了“命途多舛”的标签。

直至2011年4月的第四次审议,立法部门内部才基本上对立法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2011年6月30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行政强制法,并将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从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酝酿制定该法,到如今表决通过,前后历时12年,才最终成为法律。

材料二:行政强制法与行政强制权

行政强制法是继《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之后,我国在行政法领域出台的重要法律,与行政机关关系重大。其宗旨是通过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以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目前,我国行政强制制度存在问题有二:一是“滥”,包括滥设行政强制和滥用行政强制,侵害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二是“软”,行政机关的强制手段不足,对有些违法行为不能有效制止,有些行政决定不能得到及时执行。

在总结了我国多年行政强制实践的基础上,行政强制法确立了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规定了行政强制的种类和方式、行政强制设定、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实施行政强制的法律责任等重要制度。这些原则和制度,对行政强制作了系统规范和全面调整,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行政强制“滥”、“软”等问题。

在设定权上,此法明确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这正是该法律的核心内容。过去由于行政强制的设定权不明确,不仅法律设定行政强制,法规、规章也在设定行政强制,甚至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也可设定行政强制。

在实施主体上,各地、各部门亦将进行集中清理,凡是行政机关没有法定依据实施行政强制、行政机关内设机构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非行政机关未经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授权行使行政强制权的,都将予以纠正。并将依法防止不同行政机关重复实施行政强制现象的再次出现。同时,对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人员,法律规定是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对于不具备资格的人员,将坚决调离执法岗位。

同时,行政强制法既规定了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机关强制执行和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一般程序,又对查封、扣押和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以及加处罚款和滞纳金、代履行等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作了专门规定。

案例分析提示与思考:

1.政府行政部门与执法人员实施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剖析《行政强制法》的审议与通过历经12年之久的深层次原因。

3.《行政强制法》的颁布与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与作用?

相关知识链接:

1.所谓行政强制,是指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者不履行生效的行政决定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权利予以限制或者处分,直接执行或者迫使当事人履行由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法律上的义务。

2.行政强制法是一部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一部重要法律。

3.行政强制立法的指导思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赋予行政机关必要的手段,保证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另一方面,对行政强制进行规范,避免和防止权力的滥用,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4.行政强制法的调整范围,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两方面内容。其中,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案例9:《行政诉讼法》79

材料一:行政诉讼维权的主要障碍

2004年,据某地中级人民法院调查发现,虽然《行政诉讼法》已经实施十多年,但许多当事人对行政诉讼缺乏了解,不知道自己有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在行政机关作为与不作为之间,一片茫然,特别是在信息闭塞的农村,情况更为严重。

“每年,我们和基层法院都要到比较偏远的地方去普法,当地老百姓向我们咨询的纠纷中,很多都是可以通过起诉来维权的,可是他们对行政诉讼一窍不通,根本就不知道还可以告官,更不知道怎么告。”

但即便是了解了这些法律知识,大多数当事人还是不愿意通过诉讼解决问题,最大的一块心病就是怕行政机关事后报复,怕法院司法不公,官官相护。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民不与官争”的思维惯性,令很多人在发生争议时选择委曲求全。由于畏惧权力,一些人把希望寄托在上访上,认为只要事情闹大了,政府就会出面解决,从而彻底放弃行政诉讼这条救济途径。

另一方面,调查还发现,有些部门和领导不习惯接受司法监督,认为行政诉讼是给政府“找麻烦”,与政府作对。一些行政部门拒绝接受法院司法审查,对法院送达的法律文书不愿意签收,还经常指示法院审判。而行政部门一旦涉诉,不是积极应诉,而是通过各种方式给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施加压力。一些行政部门的领导甚至在案子没有审结的情况下,越过审判程序找上级法院或其他领导反映,给承办法官施加压力。

尤其是在基层,政府对行政案件的干预是很严重的,轻者表现为批条子,严重的甚至直接抓走当事人,要不就是对行政诉讼不加理睬。典型的例子是,东部某市曾有一个统计,在全年2000多件“民告官”的案件中,无一位行政长官出庭。政府消极应诉的原因是,认为我是代表人民的政府,政府机关不可能做错事,做错事也不应该用这种方式对待。

因此,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现实:一方面当事人知告、不敢告的情况仍很普遍。如果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他们就会认为行政审判是“官官相护”,愚弄百姓,不仅增强维权意识成为空话,而且建立法治社会的目标也将渐行渐远。另一方面,政府消极应诉也给行政审判带来很大影响。行政机关应该认识到,建立对行政权的制约监督机制,并不是要剥夺、削弱和否定行政权的功能,而是基于对“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腐败”的深刻认识。

材料二:行政案件的依法审理和裁判

2005年10月1日,在《行政诉讼法》实施15年之际,记者从某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全省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40520件,已结案39704件。其中,2003年受理3027件;2004年受理4081件,比2003年上升34.82%;受理非诉执行行政案件228860件,已执行226691件,已执结标的金额97752.75万元。

行政审判有效地保护了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15年来,全省法院通过对行政案件的依法审理和裁判,判决行政机关败诉或部分败诉的7358件,占结案总数的18.53%。行政机关改变不合法或部分不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后,原告申请撤诉的4632件,占结案总数的11.67%。法院判决行政机关胜诉的9063件,占结案总数的22.83%。经过审理和法制宣传,原告主动撤诉法院准许的10243件,占结案总数的25.8%。

同时,《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行政案件类型日趋多样,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案件类型也不断增加,过去数量最多的是公安、农民负担、计划生育等案件,现在城建、交通、土地、工商案件居前几位。尤其是近几年来,因城市拆迁、企业改制、社会保障、土地征用等引发的行政争议较多。法院通过依法审理和公正裁判,将这些争议的解决纳入法制轨道,维护了社会稳定。

材料三:《行政诉讼法》修改研讨会

2011年10月,最高法院在北京市高级法院召开了《行政诉讼法》修改研讨会,最高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出席会议并讲话。目前,最高法院在对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和《行政诉讼法》实施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行政诉讼法》修改的立法建议。本次会议旨在邀请专家学者就最高法院的立法修改建议进行论证和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最高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指出,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实施20余年,总体来说在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行《行政诉讼法》对行政相对人权益救济的有效性不够,相当的行政争议游离在制度设计之外,为行政审判功能的发挥带来负面影响,在体例、结构、表述等方面的科学性上仍存在不足。

江必新指出,本次《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时代背景和国家法治发展进程,应当着重解决三方面问题:首先,如何实现解决行政争议的有效性问题。居高不下的行政案件申诉、上诉率说明,目前的行政诉讼制度设计和行政审判运作机制在保护行政相对人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合法行使职权方面尚显不足。如何从立法修改层面进一步增强化解行政争议的有效性,更好的发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是《行政诉讼法》修改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其次,如何解决行政诉讼救济的广泛性问题。《行政诉讼法》的受理条件有十几个之多,每个要素都具有改造的空间和必要。如何同时关注这些要素,在适度改造的前提下对救济的广泛性问题加以改善是本次立法修改的重要课题。

同类推荐
  • 伟大号角

    伟大号角

    本书介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正式确立的有关情况,内容包括:确定目标、贯彻实施、付诸行动。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以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为背景,力图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分为时局与对策、发展与改革、政党与政府、思路与对策、决策与战略五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改革进入新周期、加紧构筑社会建设和管理升级版、法治政府建设三大“样板间”等。
  • 施米特文集:合法性与正当性

    施米特文集:合法性与正当性

    《合法性与正当性》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三种:《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合法性与正当性》、《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主题围绕施米特作为宪法学家的思考与命运。《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尖锐提出议会民主制的法理学和政治学困难,既立足于现实政治问题,又具有思想史视野。《合法性与正当性》为宪法学和政治学的经典文献,是施米特在魏玛宪政危机关头书写的法学名作,堪称挽救魏玛民国宪政的“绝望尝试”,明确主张对反魏玛宪法的政党(纳粹)实行党禁。然而战后,施米特却吊诡地被贴上“第三帝国桂冠法学家”的标签,1945年被盟军当局拘押近两年。其间,施米特写作六篇随笔,结集为《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出版,篇幅虽小,但在施米特研究中征引率却很高,因为从中可以看到施米特因欧洲法学传统的彻底崩溃而深感无奈。
  • 解放思想论: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解放思想论: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了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原点;第二章论述了批判思维是解放思想的根本方法;第三章从非执政党建设角度提供了一个思想僵化、亡党失政的反面例证;第四章仅以必然性的三个环节为线索,对包含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科学体系作了一个纲要式说明。
热门推荐
  • 幽明无常

    幽明无常

    于尸山血海中重生,以无常之名穿梭娑婆三千浮世,睥睨无量众生。邪祟、僵尸、山精鬼魅、驱魔灵族、无常夜叉、幽明修罗……我们脚下的这片世界,究竟充当着怎样的角色?释题:幽为死界,明为生界,而无常则是穿梭于生死两界之人,这是一个充满无限流色彩的灵幻故事。
  • 江湖群艳传

    江湖群艳传

    相忘于江湖,还是相濡以沫。这个世界到底是由谁来主宰,她们誓要以一己之力改变这个世界,但是她们能成功么?我们拭目以待。
  • 以迢迢

    以迢迢

    从北京有一列开往莫斯科的火车,这列火车编号k3,一路穿过蒙古和西伯利亚,最后抵达莫斯科,全程136个小时。我想和爱的人坐一次从北京到莫斯科的火车,挤在狭仄的铺位里把一百多个小时慢慢浪费掉,熄灯以后偷偷接吻,被发现也没关系,反正四周只有旅人窗外只有林海,权当这个世界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认识我们
  • 我未曾拥有的治愈者

    我未曾拥有的治愈者

    也许治愈你的那个人也伤痕累累,满目疮痍。你以为他在治愈你,其实你们在相互救赎。
  • 我和校草有个娃娃亲

    我和校草有个娃娃亲

    回国,“订婚,和谁你就这么把你女儿出卖了吗?”和我订婚又让你丢脸吗?
  • 三国之最强仁者之师

    三国之最强仁者之师

    “小子?你信不信我让你魂飞魄散?居然敢跟我谈条件?”黑无常。“大老黑,你别唬我,你勾错魂儿的事儿我还没跟你闹呢!信不信我搞事情!”主角。“嘿嘿,哥,开玩笑的。这样吧给你一些可以给你吧补偿可以吧!”穿越东汉末,曹操打袁绍之时,河北正要一统。自己却没有根基,发现黑白无常给的外挂百科都只有一科!我丢,这样该如何抗衡曹操,一统天下!?
  • 乱世入歌

    乱世入歌

    她在铜锣巷的三尺戏台演遍人生的生离死别怨恨痴。她在紫禁城的四方天里苦苦挣扎,当她们发现这世上彼此的存在的时候,该做何表情
  • 假面骑士之混沌

    假面骑士之混沌

    假面骑士世界混乱,骑士之力外露真实世界出现假面骑士
  • 纪大佬的小祖宗

    纪大佬的小祖宗

    她是没有规矩的混世魔王,他却是校园里的高岭之草“丫头,求求你喜欢我”“滚开,碍事的男人”果然,她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眼里是高岭之草,她眼里却是烦人的扫把星:牛奶要37℃刚刚好,喜欢我也是
  • 豪门宅女

    豪门宅女

    夏雨雪她5岁那年,母亲带着自己回到了她从未见过的外公面前,她不曾想过自己的母亲竟然是A市酒店界龙头老大的白氏家的独女白妙妙。这位外公的出现让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本破旧的教职工安置房变成富丽堂皇的私人山庄,她被转学到私人贵族学院,原本放学后与伙伴玩耍的换了时光,变成为这种私人教授的家庭教学……她一直很乖,因为她的母亲告诉她“听外公的话,他是为了你好”。夏雨雪也慢慢熟悉这样的变化。一晃就是两年……这两年,夏雨雪经常不见母亲的身影,每个月与母亲的相见成为她最期待的时光,但是母亲日渐苍白的脸庞与瘦弱的身体让夏雨雪愈发不安。终于有一天,当夏雨雪流着汗练习着击剑的时候,外公给她安排的管家出现她面前“小姐,您的母亲……去世了”。第二天,各大媒体疯狂报道,“白氏集团私家医院失火,董事长白秋坤意外身亡”“白氏集团第一继承人白妙妙因病去世”。后来,他的父亲接管了白氏集团,娶了另一个女人,还带了一个跟她年级相仿的“妹妹”。这接二连三的亲人去世让夏雨雪备受打击,再后来,因为继母容不下她,她的父亲把她放逐到了国外,一个集团酒店国外的分公司。夏雨雪以为这辈子都会在这样的国家度过,直到16岁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