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54000000005

第5章 执著于礼仪(4)

“当初唐尧时候,天下没有平定,洪水溢出了河道,到处泛滥成灾,五谷不能成熟,但是草木生长得很茂盛,畜禽也繁殖得很兴旺,到处都有野兽作怪咬人。尧心里发愁,就举用舜去治理。舜派他的臣子伯益去放火驱兽,伯益就找到草木茂密的山泽,纵火焚烧,逼得禽兽逃走躲避。又派禹疏通了九河,挖深了济水和漯水,让它流入大海。同时还开浚了汝水和汉水的河床,排除了淮水和泗水的淤积,使它流到大江里去。这样一来,好多地方才能够种五谷,人民生活也安定下来了。

“那个时候,禹在外面八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像他这样因私忘公的忙碌,就是想和人民一起耕作,也没办法呀。等水患平了以后,舜又派后稷教人民耕种的方法,种植五谷,五谷成熟后,人民的生活也安定下来了。

“尧、舜想到做人得有一定道理,如果只知道吃饱穿暖,安逸嬉游,不懂礼教的话,与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尧舜为此忧愁,于是,派契做司徒官,教导大家做人的大道。要他们懂得父子感情,君臣有相敬礼仪,夫妻有内外分别,长幼要有大小次序,朋友要讲诚信。

“尧还吩咐契说:‘如果明白了做人大道的就奖励他,不明白的就引导他,匡正他,帮助他们树立心志,扶持他们奉行礼教,让他们领悟做人的道理,并时时提醒他们,常常施恩惠于他们,免得懈怠。’古时的圣人,为人民如此忧心,哪有空闲去亲自耕种?

“尧忧虑的是,怕得不到像舜这样的人;舜忧虑的是,怕得不到像禹和皋陶这样的人;但是忧虑一百亩田地能不能种好的,是平常农夫。把财物分散于人,叫惠;用善言教导别人,叫忠;替天下人求得一个治理人才,才能称为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容易,替天下求一个圣明的治理人才,才难呢!

“孔子说:‘尧真是个伟大的君长,天道最崇高,也只有尧的德量能取法天道,与天道相齐。天道是最崇高的,他的德量是广远的,人民形容不出来,所以无从称道。虞舜才不愧是君长呢!品德崇高完美。尧舜治天下,难道一点也不用心思吗?他要从大处着想,怎么能把心思用在耕种一类的小事上?再说,我只听说过用文化去教化、改变蛮夷的风俗,却没听说反而会被蛮夷风俗同化了的。你的老师陈良出生在蛮荒的楚国,因为悦服周公、孔子的道理,来到北方研究学术。北方学者,没一个能超过他,他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人了。你们兄弟两人,以师礼侍奉他几十年,如今师长一死,就背弃他,违背他所教的道理。从前孔子死了已经三年,弟子们在墓旁守心丧的孝期满了,大家准备收拾行李回去,他们去向子贡揖别,大家还相对痛哭,泣不成声地分别离去。子贡送走他们,还不忍离开,便在墓旁另建了一间小屋,独自一个人住在那里又守了三年,然后才回家。过了些时候,子夏、子张和子游三个人,因有若的相貌和举止很像孔子,就想用侍奉孔子的礼节去侍奉他,当他们征求曾子意见时,曾子坚决反对。他说,这不行!老师的德行,是无人能比的。

“现在,这个南方的蛮子许行生了一个伯劳鸟的恶舌,根本不懂古代圣王的道理。你却背弃自己的老师,跟他学习,这种行为恰恰与曾子相反。譬如鸟儿筑巢,只听见它们从黑暗的山谷飞出来,迁移到高大的树木上,却听不见它们从高大的树上飞回到黑暗的山谷里去。

“《诗经·鲁颂篇》上说:‘没有文化的戎、狄,应该给予打击;没有礼义的荆国、舒国,应该给予惩戒。’这种没礼义的蛮夷,周公要积极惩处,你却赞成那种南蛮邪说,还想跟他学习,你的这种转变,实在让人遗憾!”

陈相仍辩解说:“如果能够按照许先生的办法去做,市场上的货物就没有了高低价格的差别,全国人民也不会有欺诈行为,即使一个小孩子去市场买东西,也没人会欺侮他。一切货物,只问量多少,不管质好坏,不论布匹绸缎,只要长短相当,价钱都是一样。不论粗细、蚕丝或丝线,只要轻重相同,价钱也一样。五谷也只论多少,不分价钱。鞋子也不分大小,一样的价钱。”

孟子说:“说到货物的精粗、好坏,本来就是货物原有的情形,所以彼此价值有的相差一倍到五倍,有的相差十倍或百倍,甚至千倍万倍。但是你却把它们用长短、轻重比齐划一起来,这不是扰乱天下嘛!你想想,大鞋小鞋、粗麻鞋和细麻鞋都是一样的价钱,谁还肯去做大鞋或细麻鞋呢?如果照许行的办法实行,那就是率领着天下人做欺诈行为,那还能治理国家吗?”

孟子的农业政策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鳌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认为劳心与劳力者,理应有所区别,圣王治理天下,整日竭思殚虑,哪有时间去耕种?他又何必要亲自耕种呢?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的受别人供养,被治的要供养治人的人,这才是天下的正道。

治理天下的事情本来就很多,哪里是许行想象得那么单纯啊?而且社会上贤与不肖的各色人等都有,怎么能使他们个个都诚笃、敦厚呢?所谓的大鞋小鞋一样的价格,让天下人一起虚伪,这就是“农家”学说的偏颇。

孟子对许行那一套依托神农的异端邪说毫不留情地予以驳斥。

“名家”是由墨家产生的“别墨”派演变而来,战国时代,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孙龙。到了汉朝,他们才被称为“名家”。

《庄子·天下篇》里曾列举了几篇惠施的辩说。公孙龙则稍晚于惠施,他有“白马非马”、“坚白同异”、“狗非犬”、“卵有毛”等理论,其实,这些全是诡辩。通常一般人认为对的,他们认为是错;常识上认为错的,他们却认为是正确的。

《汉书·艺文志》中载“小说”十五家,共计有1380篇。

清代博览多通的举人陈澧说:“齐东野人语,非君子之言。”

孟子说这些道听途说、街谈巷语的捏造故事都是无稽之谈,不足以信服。

一次,咸丘蒙(齐国人,孟子的弟子)问孟子:“古语说:‘德行高的人,国君不会把他作为臣子,父亲也不当他是儿子。当舜面向南做天子的时候,尧率领诸侯向北朝见,舜的父亲也面向北方朝见他。舜看到父亲,皱了皱眉头,显出一副不安的样子。’孔子批评说:‘这个时候,人伦颠倒,天下简直要乱了!’请问,这些话是真的吗?”

孟子告诉他:“不,这不是君子所说的话,而是齐国东边那些乡野人所说的。”至于“伊尹曾以割肉烹羹的手艺要求汤任用他”、“百里奚卖身于秦国养牲畜的人家,得到了五张羊皮,便替人家牧牛,来要求秦穆公任用他”、“孔子在卫国时曾住在痈疽的家里,在齐国时住在太监瘠环家里”等传说,孟子一概呵斥其妄为,他不容许小说家捏造故事、颠倒是非。

斥驺衍

《汉书·艺文志》中列有“阴阳家”二十一,有369篇文章。

驺衍是齐国临淄人,与孟子生在同一时代。《史记》上记载说,驺衍眼看国君更加淫靡奢侈,没有道德,便写了十多万字的报告。当时,驺衍声名很大,他周游列国时受到的礼遇不同凡响。驺衍在自己的国家深受重视,当他到了梁国时,惠王亲自到郊外欢迎,执宾主之礼。去赵国时,平原君侧行撇席,以示尊敬。到燕国时,燕昭王亲自用扫帚给他扫衣服上的尘土,还修了一座石宫,并拜他为师。这与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时所受的冷落比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驺衍提倡五德终始之说。五德就是五行,这五种天然力量相克相生,循环不息。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进展,就是因为这五德势力的消长,所以政教也要合天地而行。

孟子并不同意驺衍这套理论。孟子曾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坚信天道远而人事近,为什么要舍掉人事而图天道?孟子说过,以德行治理天下的王,不一定有多广阔的土地,汤以七十里(古代单位)、文王以百里的土地称王于天下。尊敬天下贤能、杰出的人,那他们都愿意侍奉朝廷。不征商人的税,那天下的商人都愿意做你的臣民,好好经营。不征收各种关税,那天下旅行的人都愿意走你的路。耕作者,帮助他并减少赋税,那天下的农民都愿意耕种你国家的土地。如果能做到这些,那邻国的人民,都会把你看做父母,哪有带着子弟攻打父母的?那么你就天下无敌了,天下无敌的人,自然会称王于天下。

孟子认为,人定胜天。治理国政,就是要靠“仁”、“德”,而不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天命,更没有所谓的鬼神主宰一切。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伟大的人物

    伟大的人物

    《伟大的人物》“在所有成功励志书籍中,是最有力量的读本。”作品写到了爱因斯坦、甘地、丘吉尔、哥伦布、莎士比亚、迪士尼、海伦·凯勒等世界名人,永远塑造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经卡耐基的精彩描述,他们的奋斗精神十分耐人寻味。卡耐基在此教学期间,他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全新的成人教育领域,主要包括为人处世、人际关系、智力开发、口才演讲、成功推销等问题,并创立了自己的成人教育机构传授这些全新的知识。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耿耿忠心效桑梓

    耿耿忠心效桑梓

    王竹溪,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被业界称为“百科学者”。我国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是王竹溪先生的学生之一。本书以时间为坐标,用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从从王竹溪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生涯两个方面,叙述他光辉灿烂的一生,使读者对王竹溪先生有全面的了解。回顾先贤所走过的历程,继承王竹溪先生作为优秀知识分子代表的爱国传统,发扬他坚强的信念和钻研的精神,继承他严谨求精的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励志类作品,百科学者王竹溪的人生轨迹更值得当代国人认真学习和研读。
  • 虚怀若谷——晏婴

    虚怀若谷——晏婴

    本书讲述了晏婴的生平事迹:晏婴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热门推荐
  • 时空之旅——在这个王朝时代

    时空之旅——在这个王朝时代

    少女奇幻穿越,遇见了身为皇帝却又十分任性的他,俩人会如何发展?身上太多秘密而又毫不知情他和她,命运之轮又将如何转动?他们会在一起吗?(一切都是变数…)
  • 仙女太难当

    仙女太难当

    千年前,无父无母的花落误打误撞救了因渡劫而晕厥的王母一命,所以十分幸运的成为了一名小仙女!当然这些都是她来到天宫后听别人说的。至于为什么是听说,花落表示她也不知道,她也不敢问呐!不过她唯一知道的是,自从成为了小仙女之后,似乎她的运气就一直不怎么好啊…………
  • 方术本源

    方术本源

    用一双慧眼,探索这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秘闻。用一双巧手,记录这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神话。
  • 玄皇于世

    玄皇于世

    苍穹天大武皇子叶玄,本有万年难遇的圣龙气运,却惨遭敌国齐王以大武无数子民为要挟,蟒雀吞龙,夺其圣龙气运。叶玄入祖地,遇上官曦言,重开七窍。少年握枪,龙蛇舞动,劈开乱世,搅乱乾坤。气掌苍穹,必一血前耻,夺回圣龙气运。
  • 都市仙居

    都市仙居

    在失恋失业的打击下,平凡少年酒后坠湖,几月后以无敌身姿重回都市。至此,世界各地都流传着一段歌谣:泱泱大国唯华夏,华夏香湖有仙府,仙主一怒天地颤,唯有华夏雄世间。仙居书友群①:417771314
  • 情丝劫红尘

    情丝劫红尘

    乱世浮沉,人生飘零。活下去是个大问题,还得拖着油瓶活下去!那么抱大腿应该是最佳方案!清竹峰带回一个小徒孙,一向清净的清竹峰热闹起来了。半夜三更引气入体,掀翻了他的屋顶。没事,反正清竹峰人少房多,挪一下窝。“师尊,苍松峰长老打上门来了,他家小女儿被师侄女打了。”某弟子来报。“嗯。”萧澈淡定应了一声。打了就打了。“师尊,师侄女把师妹爱宠给祸害了。”“嗯。”祸害宠物而已,随她。………………某日,小徒孙出走了,第二日才发现,萧澈不淡定了。“你们都给我去找,人丢了第二日怎么才发现,找不回来你们也不要回来了!”………………不入红尘,红尘自来找你,红尘情丝绕指柔。
  • 你的心灵是一座花园1

    你的心灵是一座花园1

    一朵花避不开世间的风雨,但历经风雨之后,花朵才能更加鲜丽而芬芳。一个人不能阻挡尘世的苦难,而历劫苦难之后,心灵的花园才能万紫千红,馨香远扬。
  • 顾禹航我还是喜欢你

    顾禹航我还是喜欢你

    喜欢一个人就要去虐待她嘛?不虐待她就比较喜欢了是嘛
  • 重生之名门贵妻

    重生之名门贵妻

    顾若瑾,前世号称商界女王的她被未婚夫抛弃,好友背叛,最后惨遭母亲毒害,带着真相含恨而终,重生后,她是人人鄙夷,家族厌弃的恶女,姐妹们算计仇视的对象,可她既然获得重生,那就势必要独揽大权,不再重蹈前世覆辙,名、利、权,她尽握在手之时,定要掀起家族、商界新一轮风暴!
  • 王俊凯你看看我吧

    王俊凯你看看我吧

    “王俊凯,看看我,请你驻足看看我。”张素雅眼泪朦胧的看着眼前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