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54000000014

第14章 授业解惑(1)

决心返乡树人

公元前311年,孟子终于离开待了七年之久的齐国。在这几年间,世局曾发生过剧烈变化。公元前312年,燕国在诸侯的帮助下,驱走了齐军,立太子平为君,即燕昭王。同年,秦、楚两国交兵,在丹阳开战(湖北秭归),结果楚军大败,主将屈匄被虏。楚怀王又发动国内兵力,与秦战于蓝田,又大败,从此楚国衰落了。

第二年,张仪任秦相时,以连横游说楚、韩、齐、赵、燕等五国,五国均听命。

孟子从公元前322年开始,先后到过齐、宋、滕、梁等地游说诸侯,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1年。他满腔热忱,本着仁义理想,倡导王道政治,希望能将仁政施行于天下。可是11年过去了,自己的抱负仍未能实现。各诸侯国之间都以强凌弱,以大并小,战争与攻伐不断,世局越来越乱。孔子晚年时叹息:“没有人知道我!”孟子也体会到了这种心情。

落寞的情绪油然而生,他顿感身心倦怠,不想再去游说诸侯了。孟子的弟子陈代希望老师继续鼓起勇气,再到别的国家去试试。

他说:“老师不愿见诸侯,是不是太拘小节了。现在去见诸侯,一旦有机会,往远了看,能够让仁政得以实施,让他们称王天下;退一步讲,也能改变局面在诸侯中称霸。古书上记载:‘委屈一尺,就能伸张八尺。’所以可以试试嘛!”

孟子说:“从前齐景公打猎时,用旌旗召唤管理苑圃的人,管理之人因景公不按礼法,不用打猎时戴的皮冠去招呼他,所以就不肯来。景公大怒,准备杀了他。孔子知道这件事,十分赞扬那管花圃的人。因有志之士,始终坚守节操,即使被弃尸沟壑;勇敢的人见义勇为,纵然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孔子敬佩他哪一点呢?就是他不肯呼应不合礼法的召唤啊。如果诸侯没有依礼招聘,我就自动去求见,这算是什么呢?

“至于委屈一尺可伸张八尺的说法,本是从谋利方面说的。如果以谋利的观点来说,委屈一尺可伸张八尺,难道只要有利可图,就要去做吗?

“从前晋国大夫赵简子命令王良替他宠爱的家臣奚驾车去打猎,但是一整天也没射到一只鸟。奚回来后对赵简子说,王良是个最糟糕的驾车人。王良听了这话,表示愿意再给他驾一次车试试,奚勉强答应了。结果仅一个早上,就射了10只鸟。奚高兴地在赵简子面前夸王良是最高明的驾车人。赵简子说,那就让王良专门给你驾车好了。

“对简子的命令,王良不肯,他说:‘我第一次给他驾车,是依规定驾驶,他一整天都射不到一只鸟。第二次没有按照正式的驾车规则,横着向飞鸟赶去,所以一早晨就射获了10只。可是,我不习惯给这种不守法度的小人驾车,这样的差事,我不干。’一个驾车人尚且不愿和不善射箭的人合作,即使能得到很多的猎物,他也不干。现在如果让我枉屈正道,去依附那些无礼的诸侯,这成什么话!而且,你的话根本就是错误的,自己枉屈了正道,就不能矫正别人,这才是必然的道理。”

禽章也曾这样问过孟子,孟子也用上面的说法解释给他听。

陈臻问道:“请问老师,古时候的君子,要怎样才肯出来做官?”

孟子说:“就任官职,有三种情形;辞去官位,也有三种情形。如果接待时既尊敬又有礼貌,并且说明将采取他的建议,那就可以出任官职。如果有礼貌,但是不采纳执行建议,就应该辞官而去。次一等的,虽没有采用他的建议,但接待时还比较尊敬,合乎礼节。如果没有礼貌相待,就要辞官而去。最下一等的,最初没有得到君王的照顾,以至于都快要饿死了。国君知道后说:‘我既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也没有实行他的谏言,但让他在那里挨饿,我也感到十分惭愧。’然后给予周济,这时也可以接受,以免被饿死啊。”

孟子的意思是做官本是为了行道。言听计从为上,礼貌次之,因为困难避免饿死而委屈迁就是最下。

孟子一行人离开了齐国国都后,当晚在齐国西南的昼邑歇息。有人想为齐王挽留孟子,他恭恭敬敬地坐在孟子歇宿的旅舍里,对孟子说着挽留的话。孟子没有理会,只管趴在桌子上打盹。

那位前来挽留的先生心里很不自在,他说:“弟子是斋戒过,诚心诚意才敢向老师说这些话的,老师却只管打盹不理我,我只好走了,以后再也不敢来见老师了。”

孟子抬起头,对他说:“你先坐下,我明白告诉你。从前鲁缪公尊敬子思,如果他不经常派人伺候子思,转达诚意,是不能把子思留下来的。又比如鲁国的贤士泄柳和子张的儿子申祥,贤能比不上子思,如果没有人时时在缪公身旁称赞他们的贤能,他们也就不能安然留住在鲁国了。你替我这个长者着想,却不想想缪公是如何对待子思的,你不去劝齐王改变态度,拿这几句空话就想留住我,是你拒绝长者呢,还是长者拒绝你呢?”

孟子走出齐国国境后,齐国有一位名叫尹士的人,他对别人说:“如果孟子不知道齐王不可能成就商汤、周武王的事业,那是他的糊涂。如果明明就知道,却还要到齐国来,那就证明他只是贪求富贵。他大老远跑来,因意见不合又离去,但是在昼邑就停留了三天,干吗这样慢腾腾的?我最不喜欢这一套了!”

孟子的弟子高子把这些话原原本本地说给了孟子听。

孟子说:“尹士怎么知道我的心意呢?我大老远来见齐王,这是我自愿的。至于因意见不合而离去,难道是我愿意的吗?实在是不得已啊!至于说我在昼邑停留了三天,我自己还感觉太快呢。我是希望齐王或许能改变态度,齐王如果悔改,那一定会追我回去,如果等我走出昼邑齐王也没有派人来追,这才如流水般无所留恋了,便可以决心归去。

“即使这样,我也不忍完全放弃齐王。齐王天资朴实,还能说教他推行一些善政。如果齐王愿意用我,那何止是齐国人民能得以安定,连天下人民都能得以安定太平了。我天天盼望着齐王能悔改,有些人向国王劝谏,国王不听,就大发脾气,一脸的不高兴,离开的时候还一口气地奔跑,不到精疲力竭不止,我不是那种气量小的人。”

尹士听了孟子的一番话,深深悔悟地说:“我真是一个没有见识的小人啊!”

孟子虽然盼望齐王能够觉悟悔改,但事实并没如此,孟子也只好继续前行了。

路上,弟子充虞见孟子显得有点颓丧,心里有些不安。他说:“老师脸上好像有些不高兴的神色。以前我曾听老师说过:‘君子遇到困难,既不怨恨天,也不责怪人。’现在为什么会想不开呢?”

孟子说:“那是从前,这是现在啊。自古以来,大约每隔500年,就会出现一个圣王,而且在此期间一定会有一个名传当世、辅佐圣王的贤人。从周朝开国到现在,已过去700年了,比起圣王兴起的500年已超出很多。照现在的时势观察,也该有圣贤出世,拯救万民了。可是,我还没有看见,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如果上天不想让天下太平,那就罢了;如果想要天下太平,那在当今时代,除了我还有谁,我为什么不高兴呢?”

孟子认为齐宣王的目光局限于当时的情势,满脑子都是富国强兵、称霸天下的功利思想。但本质上,他还是很朴实的,是位能够有所作为的国君,孟子自然会对他寄予殷切期望,如今事与愿违,内心深处不禁兴起一股圣贤寂寞感,这是可以理解的。

孟子从50岁便开始游历诸侯各国,迄今已有11年,他遍历了大小六七国,他期望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不在乎高官厚禄,所以他绝不愿出卖理想迁就人君。他对那些枉屈自己、降格以求、迁就妥协的人充满了厌恶,尤其是一些玩弄技巧诈术,使战争频繁、民生疾苦的纵横家,更是深恶痛绝。

有个喜欢纵横术的人名叫景春,他曾问孟子:“公孙衍和张仪这两个人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只要他们一发怒,就能游说诸侯让他们彼此攻伐,天下人都畏惧他们;相反,如果他们安居在家里,天下便太平无事了。”

孟子驳斥道:“这怎么能算得上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礼记》上说,男子到了成年,举行加冠礼时,父亲一定会训导一番。女子到了出嫁年龄,母亲也要把做媳妇的道理教给她。女子临走时,母亲送到门口,还一再叮咛:‘到了夫家后,一定要孝敬公婆,时时警惕,不要违背丈夫的意思。’这么说来,以顺从为原则本是妇女之道。公孙衍和张仪这种人,就是顺着国君的意旨而取得的尊位,这怎么能算得上是大丈夫呢?

“一个堂堂男子汉,居心于仁道中,那才是天下最广大的住宅;立身于礼法上,那是天下最正确的位置;行的是义理,那是天下最宽阔的道路。得志的时候,就把正道推行到众人身上;不得志的时候,也要独自实行所得的正道。他们不为富贵动摇心意,不为贫贱改变节操,不为权势改变志气,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大丈夫。”

孟子明白地告诉他,让他知道权大势大并非大丈夫,德业隆盛的人才算得上是大丈夫。

年龄逐渐增长的孟子,在道德修养和学问进修上,已达成熟境界,他坚持仁义之道,没有失去自信,但是对于他的仁道能否在世上施行,他归咎于“命”。他不消极,也不强求。炽热的情怀渐趋平淡,如同树木从春天的绚烂渐进入肃穆的秋季了。

孟子已是60多岁的垂垂老人,他知道时不我与,但是他还可以掌握一件事,那就是继续他百年树人的教育事业。他准备把余生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培育英才的神圣事业上。于是,孟子率领弟子们回到了故乡——邹。

教育方针

经过十多年的游说,孟子竟没找到一个可以实现他政治理想的地方,他痛心地感觉到,时运不济,这是他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左右的。

当年,孟子在鲁国受臧仓阻挠未能见到鲁君。孟子说:“我见不到鲁君,这是天意。臧仓那种人又能把我怎么样?”不只是鲁国的臧仓,这是孟子在内心对各国诸侯因失望而发出的哀叹。

61岁的孟子,看清楚了当时的现实世局,他不愿再把有限的精力耗费在徒劳无功的游说生涯中了。他要把自己的余生贡献在教育事业上,完成自己百年树人的大计。他还曾说过:“君子有三件乐事,但是不包括称王天下。第一件乐事便是父母健在、兄弟相亲;第二件乐事是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第三件乐事便是得到天下英才并教育他们。”

孟子所列的三件事,分别是家庭安康和睦、个人修养、教育下一代英才。世俗的人都认为称王天下的人,他们权势显赫、生活奢华,最值得羡慕。但孟子却说,君子三乐,不包括称王于天下。

孟子率领弟子们离开了齐国,后经过宋国,返回邹,便集合门人弟子,从事讲学教育,著书写作,过上了平静的教学生活。

孟子的教育方法,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启发式教育,因为孟子向来主张人性本善说,他主张顺着人的本性进行教育,不支持矫揉造作,他注重于让弟子建立完美的人格。所以他总是勉励弟子努力修德,找回并扩充自己的善性。

孟子说:“修养自己的本性,知道了自己的自然本性,就能知道天理了。守住自己的本心,培养自己天赋的本性。不顾及生命的长短,一心一意等待机会,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教导弟子们,应该用务本的道理去影响别人,先求诸己,而后责人。他说:“越是浅显的预言,包含的意义越深远,这是最好的语言。最好的办法是遵守简约的原则并将其扩大施行。君子的话都很浅近,但其中的道理却很深远。君子的操守,是修养自我身心,就能治国平天下。大凡一个人最易犯的毛病,便是荒芜了自己的田地,却去铲除别人田里的杂草。对别人要求很严格,而自己所负担的却很轻。”

孟子对弟子们说:“君子与众人的不同就是存心,存心的重点就是要自省。君子要用仁道、礼法省察自己的内心。仁德的人,能爱护别人;有礼法的人,能敬重别人。爱护别人的人也会受到别人的爱护;敬重别人的人,别人也很敬重他。假如有个人以强横无理的态度对待我,我就要自己反省,想自己一定是先有不仁或者无礼的地方,否则这种无理的事也不会落在我身上。如果自己反省后,确实认为自己的做法没有缺失仁道,也合乎礼法,但是对方态度依然强横无礼,君子要再度反省,想自己是不是有待人不忠的地方。如果反省后,君子发现没有不忠实的地方,而对方态度仍照旧,君子这才可以感叹,说他是一个不明事理、胡作非为的人。有这样行为的人与禽兽没什么区别,何必与禽兽计较?所以说,君子只有一种终生都存在于内心的忧愁,那就是自己有没有处处反省,而不是忧愁从外面来临的祸患。

“但是君子还有一件事值得忧愁,那就是譬如虞舜是人,我也是人,虞舜可以成为天下的榜样,流芳百世,我却仍然是一个平常的人。唯这一点,是值得忧愁的!忧愁又该怎么办?那就努力让自己像虞舜一样。

“至于祸患,对君子,确实没有。因为从不做不合仁道的事,不合礼法的事也不肯做,即使一时有外来的祸患,君子也能坦荡对待,因这不是自己的过错,就不必去担心计较。”

同类推荐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 麦克阿瑟传

    麦克阿瑟传

    杰弗里·佩雷特著的《麦克阿瑟传》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传记,是关于美国历史上一位最独特的人物——麦克阿瑟将军动荡的军旅生涯和破灭的总统梦想的第一部翔实和准确的记录,具有无可匹敌的坦率和权威性。大量关于麦克阿瑟的官方军事文献、报告、书信和日记的首次披露,极富感染力!《麦克阿瑟传》将一代名将是如何从不断战胜自我到战胜日韩,最后被总统逼退的心路历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 关汉卿传

    关汉卿传

    全书分25幕,将我国四大元曲大家之一关汉卿的一生从出生到从事戏曲创作的曲折人生做了荡气回肠的叙述,他的家庭遭受变故,他的创作几次枯竭,他的爱情温婉凄美,他的医术更胜一筹,他的作品不断变化,他,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古代文人气质典范。
  • 广告大王大卫·奥格威传奇

    广告大王大卫·奥格威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大卫·奥格威一生的传奇故事,告诉人们,只有忠实·勤奋努力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
  • 尼采传

    尼采传

    《尼采传》以时间为线围绕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永恒武君

    永恒武君

    王轩恒,一个普通的人,机缘巧合之下竟来到异世界。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经历千辛万苦,终于达到世界之巅······
  • 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

    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

    吾有三把剑,一曰天子剑,二曰诸侯剑,三曰庶民剑。吾有三条道,一曰王道,二曰臣道,三曰侠道。天子剑,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为王道。诸侯剑,攻城略地,报国尽忠,为臣道。布衣剑,十步杀人,千里不留,为侠道。
  • 冰天雪地:雪灾与低温灾害的防范自救

    冰天雪地:雪灾与低温灾害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惊,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灾害的防范常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爱为黄土

    爱为黄土

    时代的推进和变革富裕了很多人,让很多人享受着经济发展的成果,也让很多人背井离乡,为生活打拼而成了所谓的农民工,他们放下了妻儿远赴他乡。而他们的孩子,所谓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天真,他们的泪水,这一切都在本书波澜壮阔的呈现。本书作者在说到本书的写作初衷时,说到这本书是写给农民工看的,希望激起他们顾家的心;这本书写给城里人看的,同在苍穹下的他们也有情,也有苦涩与泪水。书中的主题是“人梯”,因为相对于进城民工而言,他们的孩子未来会有好的生活,他们孩子的孩子会有更好的生活,需要几辈人作为梯子撑起后代的幸福。多么苦涩的解释,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人梯的苦涩!
  • 我的老公是天王巨星

    我的老公是天王巨星

    一个刚毕业的菜鸟化妆师,一个红透半边天,本是怎么都不会交集在一起的两个人,却因为一场乌龙相亲,凑成了一对,可是说好的温暖男神呢?怎么到我这却变成了傲娇的霸道总裁!
  • 邪王的娇俏医妃

    邪王的娇俏医妃

    她穿越异界,以为自己只是单纯的穿越没想到一切只是开始,体内的恐怖力量,据说能够颠覆三界,她的存在只是为了不让封印体内的神荒出世,因为一个神荒,她眼看着自己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却无能为力,而这一切都只是一场阴谋,人妖魔三界将会迎来怎样的故事,苦苦找了好久的哥哥居然会是魔君
  • 纪先生的心上娇

    纪先生的心上娇

    (1v1双洁)初次见面。秦婉一眼锁定了管护站里的纪教授,放肆的百般挑衅、步步紧逼:“纪教授,我缺男朋友,你没女朋友,咱们搭伙,互补~”男人隐忍冷漠脸:“不缺!”在一起后。收养的奶团子嚣张的打小报告:“粑粑!婉婉麻麻不乖!她亲戚在家还打赤脚、吃冰淇淋!”纪教授一个皱眉。秦婉,败!(禁欲系胡杨林护林员×美艳张扬徒步旅行摄影师)
  • 诡墓冥妻

    诡墓冥妻

    我本是已死去的人,却活到了现在!在我生命中隐藏着多少秘密?为寻找答案,我坐上火车。开启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故事……
  • 极武魔仙

    极武魔仙

    蝼蚁翻身,废体修真!苏彻重生修真界,以武入道,以魔证心,掌阴阳,夺造化。待我武臻造极,定要逆转这不公的仙道!本书不小白不脑残,各位看官放心收藏!
  • 无双城主

    无双城主

    当此乱世,群雄逐鹿,无双城主带你笑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