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54000000011

第11章 游历列国(6)

“那舜拥有天下,是谁给的呢?”万章不解,继续问道。

孟子告诉他说:“是天给予的。”

万章又问:“天给予的时候,郑重说明是给他的吗?”

孟子说:“天不会说话,不过,根据舜的德行和事业,天就把天下给他了。”

万章说:“这话怎么说?”

孟子说:“天子能向上天推举贤人,但是不能让上天把天下给他,和诸侯能给天子推荐人才,但是不能使天子让他做诸侯是一样的道理。从前帝尧把舜推荐人才给上天,上天接受了;舜的贤才表露在人民面前,所以人民也都愿意接受他。所以说,天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就舜的德仁和事业暗示着把天下给了就是了。”

万章又问道:“请问老师,推荐给上天,上天就接受了,贤才表露在人民面前,人民也接受了。这怎么说呢?”

孟子说:“派舜主持祭祀,而神明们都来歆享,就说明上天接受了他;让舜去治理天下大事,天下从此太平,百姓安心服从,这表示人民也都接受了他。就是因为天给予他,人民也给予他,所以说,天子不能把天下给人。

“舜辅佐尧28年,但是帝尧崩逝。三年丧礼完毕后,舜就自己隐居到南河的南边去了。但是天下的诸侯没有去尧的儿子那里,而是去了舜这里。打官司的、告状的不去尧的儿子那里,而到舜这儿来。人们没有歌颂尧的儿子的功德,而是歌颂舜。这时,舜回到了中国帝都,登上了天子的位置。如果舜在帝尧死后便住在尧的宫殿里,逼走尧的儿子,那就是篡夺,而不是上天给的了。

“《书经·泰誓篇》说:‘天的视察是依人民而定,天的听闻是依人民而定。’就是这个意思啊。”

这段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的天子地位,是以人民的意志为依据的。2000年前,有这种尊重民意的进步思想,着实令人敬佩。

孟子曾告诉齐宣王:“假如国君把臣属看成是自己的手足去尽心爱护,臣属也会把国君看成是自己心脏,竭力保卫。假如国君对待臣属如同犬马般不尊重,那臣属对国君也会像陌生的路人一样漠不关心。假如国君把臣属看做泥土一样任意践踏,那臣属也会把国君视同仇敌。”

宣王被孟子这么一说,不由得冷汗直流,深感警惕不已。片刻后,宣王继续说道:“依照礼仪,对去世的国君,旧臣要穿三个月丧服。什么样的国君,旧臣才真愿意为他服丧呢?”

孟子说:“能够接纳臣子的劝谏,如果有建议可以实行,君主就把恩泽加在人民身上。如果臣子因故要离开本国,国君要派人护送出境,并在他要前往的地方宣扬他的贤能。臣子去了三年,还没回来,才能收回他的住宅和田禄。国君以周到的礼节对待臣属,旧臣就愿意为他服丧了。

“而现在的臣属们,劝谏不被采纳,建议不见听从,恩泽也加不到人民身上,一旦他们有事要离开本国时,国君便想法阻挡抓捕他们,抓不到就在他即将去的地方毁坏他的名声,破坏他的名誉,让他无路可走。一旦离去,便立刻收回他的田禄和住宅,简直把他们当仇敌看待,有谁会给仇敌服丧?

“君臣关系是对等的,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当然即使是暴君,在其左右也会有一些谄佞、奉承的臣属,但他们不是心悦诚服的拥戴,而是有所求或有所惧,才会如此。”

一天,齐宣王问孟子:“商汤把夏桀放逐到南巢,武王出兵在牧野讨伐殷纣,这些事是真的吗?”

孟子说:“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说:“桀、纣是天子,汤、武是诸侯。一个君,一个臣,难道可以以臣弑君了吗?”

孟子正色说:“失去仁道的人,叫贼;失去义理的人,叫残。贼仁残义的人,一定会众叛亲离,所以称他们为独夫,但是没听说武王杀死君上啊。”

孟子的堂堂正义之词,让齐宣王不由得凛然而惧。孟子还进一步劝谏齐宣王对选择人才和使用刑罚要十分慎重,才能立国久远。

孟子说:“历史悠久的国家,不是说他们有高大的树木,而是要拥有累世勋旧的臣子啊。现在的君王,不但没有这样的臣子,甚至连亲信的臣子都没有,因为昨天选用的人,今天已经逃走,还糊里胡涂地不知道。”

宣王说:“我想知道,怎样才能预知一个人没有才干而舍弃不用呢?”

孟子说:“国君选用贤人,到实在不得已的时候,一定会让位卑的超越位尊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这种事一定得慎重处理。左右近臣都说某人贤能,不要马上相信;满朝大夫说某人贤能,也不能相信;如果全国的人都称赞某人贤能,就要亲自审察一番,确认他贤能后才可录用。

“如果左右的人都说某人不可用,也不能马上听从;满朝大夫都说某人不可用,也还不能听从;全国的人都说某人不可用,再亲自审察,发现某人确实不可用,才可免去他的职务。

“用刑同样要慎重。左右的人都说某人该杀,不能马上听从;满朝大夫都说某人该杀,也不能听从;要等全国的人都说某人该杀时,再亲自去审察,判明某人确实该杀,才能杀他。这是全国人都要杀他啊。能够如此,才可以做人民的父母。”

孟子既然已经在齐国出仕为官,就会竭尽忠诚辅佐宣王。一有机会,他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及时规谏。有一次,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他问孟子:“贤明的君主,也能享受这种台池鸟兽的快乐吗?”

孟子回答:“可以,与民同乐的贤君确实有。如果不与百姓同享,百姓们就会非议他们的国君。因为不能同乐就非议君上,是不对;但是身为君上,不能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以百姓乐为乐的国君,百姓自然也会把君上的欢乐当成欢乐。以百姓忧愁为忧愁的国君,百姓当然也会把君上的忧愁当成自己的忧愁了。作为一个国君,为天下百姓的欢乐而欢乐,为百姓的忧愁而忧愁,那他一定会称王天下的。

“从前,齐景公问晏子:‘我想去游览转附和朝儛两座名山,再沿海向南,一直到东南边境的琅玡。我要怎么做,才能比得上古代帝王的壮游呢?’晏子回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天子12年周临诸侯一次,叫巡狩。巡狩就是巡查诸侯所守的地方。诸侯每6年朝见天子一次,叫述职。述职就是陈述自己所受的职事。这样的一来一往,都是正经大事。就说天子巡狩,春天是想要看看百姓的耕种情况,看看他们缺什么农具;秋天是要看看百姓的收获,给那些粮食不够的人帮助。所以,夏朝有谚语说:我们的君王不出来巡游,我们就得不到恩惠;君王不出来游览,我们就得不到救济。所以君王每一次怎么能受到恩惠呢?我们的君王每次出行,每次游览,都可以给诸侯们做模范了。现在的诸侯可不一样,大国的国君,军队一开拔,就要人民供应粮食,不管人民是否饥饿,能不能得到休息。官员们都怒目相向,相互诽谤,人民自然也跟着做起坏事来了。诸侯们都违背圣王的教命,残害百姓,挥霍无度,到处游玩,不但做不了附庸小国和县邑长官的模范,反而让他们感到忧虑。古代的圣王对游玩、打猎、饮酒作乐是不会这么执著的。是学习古代的圣王还是学习现在的诸侯,全凭君王自己选择。’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心里很高兴,于是发出告示,告知人民他准备实施补助人民的措施,然后亲自出城住在郊外,表示对人民困苦的体恤。从那时景公便开始大行仁政,打开粮仓,把粮食分配给贫民。景公还召见了乐官,叫他作君臣和乐的歌曲,这就是留传到今的《征招》《角招》两章。歌词里有一句‘阻止国君的私欲,有什么罪过?’因为阻止国君不让国君做错事,正是敬爱国君的表现。”

齐宣王只问了一句贤明君主是否有台池鸟兽之乐,却引来了孟子的大篇道理,而且还把自己的先人拿出来作陪衬,分明是在讽刺自己,他心里自然有些不高兴,但又不好发作。于是齐宣王以“园圃”为话题,问孟子:“周文王养鸟兽的园子,方圆70里,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古书上是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说:“这么大一片鸟兽园,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孟子说:“百姓们还认为小呢!”

宣王讶异地说:“哦?寡人的园圃方圆才40里,百姓们还是觉得太大,这是什么道理?”

孟子当然不肯放过机会,他告诉宣王:“文王的鸟兽园虽方圆70里,但割草砍柴的人都能进去,猎野鸡打野兔的人也能进去。因为文王和百姓在共同享用,所以百姓觉得它小,这不是很正常吗?我来齐国的时候,先在边境打听了齐国的最大禁令,然后才敢入境。我听说在城外郊边有个方圆40里的园圃,如有人杀了园内的麋鹿,同杀人者同罪。这方圆40里的地方,就像是在齐国境内给百姓挖了一个大陷阱一样,难怪人民会嫌它大呢!”

这么一说,宣王脸上有点挂不住了,孟子便乘机告退了。

有一天,齐国一位叫庄暴的大夫告诉孟子说,齐宣王曾和他谈起过音乐的问题,他一时无以作答,所以来请教孟子。孟子认为宣王如果真的喜欢音乐,那齐国就可以平治了。

过了几天,孟子去见齐宣王,特地把这件事提出来。宣王觉得有点惭愧,羞赧地分辩说:“我哪里能欣赏古代帝王的高尚音乐,只不过是喜欢一些世俗流行的音乐罢了。”

孟子说:“君王如果很喜欢音乐,那齐国差不多就可以平治了。现在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实际上都是一样的。”

宣王马上高兴地问:“可以说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一个人独自欣赏音乐和与别人共同欣赏音乐,哪个更让人快乐呢?”

宣王说:“当然是和大众一起欣赏更快乐。”

孟子说:“那我们就来谈谈欣赏音乐的道理吧。如果君王现在在这里奏乐,百姓们听到敲钟击鼓的声音就感到头痛,皱着眉互相告诉:‘我们的君王这么爱好音乐,怎么让我们却落到了如此穷困的境地呢?弄得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四方。’”

“反过来,如果现在君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吹管吹箫的乐音,都很高兴,个个面带喜色地互相告诉:‘我们的君王身体一定很健康,没有疾病,要不然怎么会奏乐呢?’这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君王能与百姓共同享乐啊。只要君王能与百姓共同享乐,就能称王于天下了。”

攻伐要顺应民意

公元前316年,北方的燕国发生内乱。因为燕王决定把王位让给宰相子之,子之是一位实力派人物,但国内的人不服,所以引起了内乱。

这时齐宣王觉得有机可乘,想出兵伐燕。有位叫沈同的大臣私下问孟子,可不可以伐燕。

孟子说:“可以。现在的天子还在位,燕王子哙不应该像逊位似的把燕国私下让给别人,燕国的臣子子之更不应该像受禅一样从子哙手上接受燕国。例如这里有个热心做官的人,你很喜欢他,你没有禀告齐王,却私下把你的官爵和俸禄让给了他,而他没有等待齐王的命令,便私下接受你的官爵和俸禄,这样子可以吗?现在,燕国的子哙和子之两人私下相授受,跟这种情形有什么两样?”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派匡章做元帅,率军攻燕,大获全胜,子哙和子之都被杀了。宣王志得意满,希望把燕国吞并,但担心其他国家干涉,于是便召孟子进宫,向他请教:“有人建议我不要占领燕国,也有人建议我占领。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去攻伐兵力相当的燕国,50天就能把它征服。只靠人力是不可能这么快的,如果不占领它,就是违背天意,那会有灾难的,干脆把它占领了,好不好?”

孟子说:“占领后如果燕国人民很高兴的话,那就占领好了,古时候周武王伐纣就是这样的。如果占领后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古时候周文王之所以不肯伐纣就是这个原因。攻伐兵力相当的大国,如果他们的人民主动拿了饭菜、酒肉迎接,主要是他们想避开水深火热的暴政统治。如果水更深,火更热,人民更痛苦的话,他们只能去别的国家逃生了。”

孟子的意思是是否攻伐要以百姓的意向为依据,如果以暴制暴的话,人民还是会反抗的。

宣王找孟子来谈这件事,无非是想找个借口达到他吞并燕国的目的。他根本听不进孟子的这套理论。

宣王不顾一切地吞并了燕国土地。但是正如孟子所料,燕人起来反抗了。一年后,燕国立太子平为君,也就是燕昭王,正式起来与齐对抗。列国诸侯也因为齐破坏了各国间的均势,准备出面干涉。这下齐宣王慌了,他又与孟子商量:“许多国家都想出兵助燕攻打我国,该如何对付?”

孟子回答道:“我听说商汤仅凭很小的一片土地就统一了天下,却没听说过纵横千里的大国恐惧别人的攻伐。”孟子又把《书经》关于商汤征伐的故事给宣王说了一遍。

而后他指出了宣王的错误,说:“燕王虐待百姓,君王去征伐他,百姓们本以为君王能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暴政中解救出来,所以拿着饭菜酒浆来迎接君王的军队。如果君王进入燕国反而杀了他们的父兄,擒了他们的子弟,拆毁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的宝器,只会让他们很失望。天下的诸侯本来很畏忌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又占领了燕国,增加了一倍的土地,如果不施行仁政,一定会引来天下兵士的讨伐。君王要赶快下达命令,把虏获的老少都放回去,不要再搬运他们的宝物;再真诚地与燕国人民商议,让他们立一个贤君,然后撤军离开燕国,那还能来得及阻止诸侯们兴兵围攻。”

孟子的一番逆耳忠言,齐宣王是听不进去的。结果燕国人民奋起反抗,在列国军队的协助下,齐军大败。这时宣王才后悔没听孟子的劝告,落得如此下场。齐国的大夫陈贾在一旁安慰:“君王不必忧虑。君王认为自己在仁和智的方面与周公相比,谁强一些呢?”

同类推荐
  • 连锁巨人:沃尔顿成长日记

    连锁巨人:沃尔顿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沃尔顿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沃尔顿白手起家,从岳父家借贷2万,专攻农村市场,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用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迅速占领了美国的乡镇。沃尔玛终于成为世界连锁超市第一帝国。沃尔顿有过人的智慧和良好的习惯,从一路的成长中,我们可以见证沃尔顿的过人之处。他给后人留下的经营哲学是很多商家的宝典。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沃尔顿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张居正评传编著

    张居正评传编著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八章,每章又有不同的小节,以叙述为主,详尽生动的记叙了张居正的成长经历和主要事迹;张居正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内阁首辅地位,并逐步操纵朝政大权,进行自己的改革的。
  •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从福特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创立福特汽车公司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现了亨利·福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世界级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中汲取他那种对自己的理想执著不懈的追求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勇闯难关的坚定信念。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同时他又是被公认的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其所著家书,涉及的内容广泛,本书特选取其中150余篇,编为修身劝学、持家理财、治军为政、交友处世四个部分。编者为每封家书注有准确的日期,并进行了现代文全译,以便读者能够深刻地了解道光、咸丰、同治三个不同时期的曾国藩,了解其真正智慧之所在,读者从此书中可见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深刻体察和感悟。
  • 言畅心品

    言畅心品

    翻开《言畅心品》,第一篇“畅言视界”,里面充满了“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与发现,企业的生命莫不如此”、“人生在世,需能在出世与入世之间行走自如”之类深刻的警句和段落。关于时代进步与企业发展,关于企业家成长,关于为人之道与经营理念,关于时局与历史,关于文学与艺术,关于情感与宗教,它们如此沉重,而言畅却如此轻盈。第二篇“言畅诗书画”,我见到了作为诗人的全晓畅。关于诗,关于诗人,关于女诗人,话题太大,一言难尽。似乎我们的时代,诗人已经消失了,消失在日渐稀薄的空气和斑谰的时光之中,了无痕迹……
热门推荐
  • 异世游天陆

    异世游天陆

    异世争雄,又有谁能憾我,我语天下语,我怒山河柒
  • 诸天漫步

    诸天漫步

    我领略过大唐盛世,风华无限。也感受过大明江湖,步步杀机。未来也许危险,也许精彩,但我总会一步一步走下去。
  • 美人心计诱总裁

    美人心计诱总裁

    她是娱乐圈第一贱货!他是富豪界第一公子!她坑、蒙、拐、骗,无恶不作!他忠、孝、礼、仁,翩翩公子!一朝相遇,火星撞地球,天雷勾地火。…她是只外表华丽内心脆弱的花孔雀。在外,盛世妖艳,绝代风华,风流贱货。在内,母亲病危十万块一瓶的药吊着,奇葩亲戚天天围堵勒索!她才十八岁就不相信亲情,不相信友情,不相信爱情,不相信幸福!直到遇到他,这个傻子,愿意承担她的伤痛,愿意包容她的不堪,更愿意携她之手,面对本该由她独自承受的疾风暴雨!所有的所有,只不过因为她是他第一个女人。可,那只是她一开始的精心设计!他如果知道真相,还愿意守护她吗?……女主:外冷内萌,妖孽小可爱男主:外谦内冷,笑面大老虎让我变成行星守护你,解开寂寞星河中你的谜底。————选自歌曲《行星》每个人的童年都该被守护。————极度超想
  • 金库密码

    金库密码

    一个神秘金库,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正邪对垒只为打开它,而这一切都将在孤儿金勒破解照片上的密码并于14生日那天打开金库,究竟是打开金库天崩地裂,还是让它伴随秘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 鬼宝匠事

    鬼宝匠事

    鬼宝匠这是民国之后的大白话称呼,民间野史记载的摸鬼气这门大手艺就是如今的这个,这摸鬼气讲的是个机缘,没机缘,就是硬挤,这道儿你挤不来。鬼宝出世有很多预兆,鬼火镜,鬼香号,鬼面笑,,,我本因为这些就够玄乎的,可是之后我才明白,这些是最普通的了,鬼宝匠,穿梭在鬼维世界跟我们世界的最神秘手艺人,听我真实讲述这些年摸过的鬼宝!
  • 难终了

    难终了

    追星群体中幸运又可悲的个体,圆梦后又破裂的虐恋故事。粉丝滤镜下的爱情套路,谁也逃不掉。
  • 刘法慈心解“大学”

    刘法慈心解“大学”

    《刘法慈心解<大学>》介绍了《大学》是“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有的人把它定义为“四书”之首。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大学》,并不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所注的版本,所用的是《大学》原本,来自于西汉戴圣编撰的《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原文,它的顺序没有经过改动,是最初的那个版本。
  • 有暗香

    有暗香

    前世的傅明萱,真是把一手天生好牌打的稀烂啊……她从无知任性的懵懂少女,一路成长为面寒心冷、手腕强硬的世家掌权人。但她年少时的心酸悔恨,却在心头盘旋了一辈子,始终无法释怀……一次偶然,她重生到豆蔻年纪,前世恨的牙痒痒的那些人,又出现在了眼前……那就新仇旧恨,一起清算吧!!
  • 梦国乱

    梦国乱

    几百年前,两颗小行星经过地球,使中国和欧洲分别诞生了盗梦族。他们虽然都拥有强大的造梦术,却有正义和邪恶之分。人类未来某一天,梦游症忽然肆虐了整个世界,人类在慢慢消亡。为揭穿西方盗梦族阴谋,拯救世界,中国盗梦族最后的传人——顾立秋为了拯救人类,深入梦境寻找梦游症解药,却不小心遭到暗算,沉陷进梦境迷失域。他在梦境迷失域,遇到一个美丽的女子,并一起生活了很多年。直到后来不得不离开那个梦境。他终生都想回到那个梦境里,却注定痛苦一生。要想解救梦里的深爱的女人,他想尽办法找到并杀死梦里那个恐怖恶魔,在现实中的化身。
  • 慕芸:连枝共冢

    慕芸:连枝共冢

    “错了吗!”“错了!”“还敢吗!”“不敢了!”谁也没想到一手遮天的慕琛居然怕老婆,第一次偶然的遇见让慕琛的眼睛无法从夏芸诗身上挪开,第一次感受到心跳加速的感觉,于是,一次次的情不自禁让这两位有情人最后终成眷属!慕琛成为了宠妻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