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20600000003

第3章 揭开被掩盖的真相和谎言(2)

我们习惯说谎,并且习惯遗忘说过的谎。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内心的防御机制会有效地过滤有关说谎的记忆,以至于使我们确信自己真的极少说谎。我们需要利用这个固定“程序”,把谎言中的消极成分剔除,从而使谎言变得不像谎言。所以,要让说谎者认识或者坦白自己说谎,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只有当我们愿意睁开被内心所蒙蔽的双眼时,那些微不足道但又切切实实的谎言才会浮现出来,比如:对女友的奉承和对自己事业的炫耀;给客户介绍新车时,对新车的耐用性的允诺;一个老朋友突然来访时所表现出的夸张的兴奋;等等。

总结起来:我们习惯骗人,也习惯被人骗。

3.你以为诚实很容易吗

发明善意谎言的人,热爱和平甚于真相。

——[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见光死”的谎言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谎言等同于欺骗,谁对我们说谎,就是在侮辱我们。谎言让我们害怕,也让说谎者自己苦恼。对信任的渴望、对真诚的期待,使我们并不待见谎言。谎言一旦被揭穿,我们会感到震惊、失落、无措,信任的大厦摇摇欲坠。我们相信,自己宁愿大吵大闹、呼天抢地,也不愿意被骗。

你很确定在市区看到了一个朋友,她正和一个陌生男人逛街,但那位朋友却说“我没去过市区”。

一个朋友说自己曾在贵族寄宿学校上学,并分享了很多当时的趣事,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然而有一天,他的谎言被一个老乡戳穿了——“我们是市立文理中学的同学,在快毕业时,一起被学校开除了。”

你和一个熟人看完话剧,一起畅快淋漓地批评了一通,但是没过几分钟,你却听到那个熟人正和另一个人热情洋溢地赞美同一场话剧。

好友信誓旦旦地保证会替你保守所有的秘密,于是你什么都告诉她,结果在一次舞会上,她玩得太HIGH,把你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糗事都说了出来,弄得你窘迫万分。

上司一而再、再而三地说给你涨工资,但是一年过去了,你仍然只拿着最初的底薪艰难度日。

一位女同事经常在办公室炫耀男友又给自己买了新衣服、新鞋、新包、新首饰,惹得大家都有些眼红。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你发现她所说的那个“慷慨的男友”根本不存在,而那些光鲜亮丽的东西,其实都是她自己掏腰包租来的。

以上这些都是常见的生活和工作场景,类似的情节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我们也很清楚,有些是无关紧要的小谎,有些是半真半假的敷衍,有些可能只是“无心之失”,但仍会在内心拉起一条防线:这个人不是特别可信,要小心。

谎言就像那些习惯生活在深海之中的细菌,如果见了光,不仅自己会死亡,还有可能拖累寄生的载体。

我们可以多诚实

我们总是用批判的目光去看待别人的欺骗,但其实,就连我们自己也经常不得不玩点儿小花招。

闺密打电话给阿斯特丽德,一个劲儿地夸自己的新裙子多么多么好。但是,当阿斯特丽德亲眼看到那条裙子时,顿时傻了眼——真老土!不过,她没有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评价,而是委婉地说:“太复古了,以前的话,我可能还敢穿出去,不过现在恐怕没那个勇气了。”

当然,也有几个朋友脱口而出:“这裙子真丑!”但她们立刻注意到闺密的表情变了,于是大家笑着开始讨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在某些场合,这条裙子还是可以穿的,比如化装舞会、狂欢节等,能很好地融进气氛中。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多直率,并不是只取决于双方关系的质量,还要根据对方的精神状态及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对方看起来情绪不太稳定,则表示其内心正处于易受伤的阶段,这时,就算关系再好,也要避免直言不讳。但是,如果不指出问题所在,对方就有可能因此出洋相,所以,作为好友,我们应该小心翼翼地劝其改变主意。

就裙子这件事而言,阿斯特丽德没有直接否定闺密的选择,而是通过强调传统的审美观来表达自己的感想,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谎言都是一项绝对重要的社交技巧。很多人都喜欢在背后对别人品头论足,这带点儿小坏的消遣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乐事之一。但如果有人把真相告诉那个人,这种乐趣就会被带走,我们伤害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敌对。

一个朋友向你坦白,他和一个你也认识的有夫之妇有暧昧关系。除非你答应绝对保密,否则他不会告诉你对方是谁。你是阻止他继续说,还是发誓“一定守口如瓶”?——即使你很清楚自己并不是能够保守秘密的人。

一个宴会拖拖拉拉地进行了三个小时,你不想继续忍受这个无聊的夜晚,想去一家熟悉的酒馆和老板聊聊天儿,你会找怎样的理由离开?

你邀请一些朋友来家里做客,他们想再带一个人来,而你却完全接纳不了那个人,你会多明显地把自己的不满表现出来?

闺密的新对象实在不讨人喜欢,但人家就是如胶似漆地腻歪个没完,你会没头没脑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破坏甜蜜的气氛吗?

一个朋友想卖掉自己的汽车。当他向一位感兴趣的人宣扬自己的汽车多么经济适用时,你会告诉那位买主,其实朋友卖车的真正原因是那车油耗之大让人恼火吗?

女邻居新买了一条狗,而在你眼里,那就是条没毛的癞狗,你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那个满脸幸福的女邻居吗?

一位老朋友再婚了,未婚妻是个喜欢吵嘴的女人,简直叫人无法忍受,但你会因此就反对朋友再婚吗?朋友花大钱买了一幅特别拙劣的画,你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吗?

过于纠结真相,往往会使自己搞砸某种关系,或者失去某些机会,甚至毁掉自己在众人面前的形象。

法国著名演员让·伽本(Jean Gabin)对人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曾说过一句引人思考的话:“当所有人都直言不讳时,地狱将降临人间。”

“是否说谎”和“是谁说谎”

有一个二手车买卖商,人很热情。他曾向我们推荐一款车,那款车的马达噪声很大,可他却说:“这款车绝对是低耗油的!”尽管如此,我们和他依然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因为想从商人口中听到百分百的真话,那只是痴人说梦。而在更早之前,也有一位车商企图骗我们买车,当时我们很生气地离开了。

可见,两个相似的谎言很可能得到不同的评价。如果是喜欢的人说了谎,我们最多把它当作一个无伤大雅的小怪癖;但如果讨厌的人也拿相同的谎言来糊弄,他在我们心里瞬间就会变成骗子。因此,和“是否说谎”相比,“是谁说谎”更重要。

当然,我没有让那位车商朋友太得意,而是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不过,在很多事情上,谎言能够实现“双赢”,比如就这件事而言,如果正好有人享受这种超大的马达声,并且不介意油耗问题,那么将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的结局。

4.变化中的真相

就像有很少的百分之百的酒一样,也很少有百分之百的真相。

——[奥地利]弗洛伊德

自然科学的真相

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人都知道,从自然科学的意义上来说,根本没有所谓的“真相”。为了尽量接近事实,自然科学家们总是会勾画出新的、更复杂的“真相”。一旦“真相”被实践推翻,那就必须做出“修改”。自然科学家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准确地理解这个世界。

自然科学家们往往从结论出发,提出一种假设,例如“核能是由更微小的粒子组成的”,然后经历非常非常漫长的研究,这个结论终于被证实了。但是,在阐释这个结论的过程当中,难免也会出现戏剧性的“意外”——譬如,这些粒子究竟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相互作用?对于这些问题,即使最具才智的科学家也未必能如实回答。

为了让你更清楚地了解这一点,我们再看一个小小的“注解”。

我们知道,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做有规律的运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空间不存在其他物质。但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后,在我们今天认为空无一物的空间里,说不定就会出现很多新的东西呢!谁知道呢?

连自然科学都不存在“真相”,更不用说人文科学了,因为试图通过假设而得出关于人类和生活的理论实在太可笑。无论是人类的思维,还是社会构造的复杂性,都不是公式能够推算出来的。因此,人文科学家们选取了非常小的一部分,尝试着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例如“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采取某种行为是因为欲望的驱使”、“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等。

但是,具体到单个的人以及某个事件时——例如某人为什么去波罗的海度假,而不是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这些理论显然无法给出完美的解释,因而显得空泛而多余。

眼见为实的谎言

黄昏中偶然出现的阴影、黑暗中某个未知的东西,有时会让我们突然心跳加速、冷汗涔涔。我们坚信:“那里肯定有什么!”但当视角或光线发生变化时,我们才明白,那只是树枝和树叶的剪影,或者只是灌木丛的阴影,但仍心有余悸。

感觉是一种很含糊的东西,我们“看”到的未必是事实,有可能是对事物或环境的自我诠释。

有人觉得,如果事物在明处,存在的争议就会少一些吧。然而,这也是一种幻想,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击者们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尽管他们都精确而详细地把自己看到的事情说出来了,但分歧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一场车祸中,肇事者逃逸了,面对警察的询问,目击者对车的颜色、速度、行驶方向,肇事者的外貌、年龄、着装、特殊标志,很难形成完全统一的说法,可以说,如果有十个目击者,就有可能产生十个版本,甚至更多。因此,“眼见为实”很多时候也是一个谎言。

这幅画同时展现了两个女人:一个戴着项链的年轻女孩和一个鼻子上长着肉瘤的老妇人。只要变换视觉的焦点,我们就能发现,老妇人的大鼻子就是女孩的脸和眼睛,而女孩的项链则成了老妇人的嘴巴。

大脑能够将收取到的信息经过筛选、重组,进行合理的组装,因而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解读这种重影画。

但是,我们无法同时看清这两个人。当你把焦点放在女孩身上时,老妇人就会变得模糊,反之亦然,也就是说,我们只能看到重影画的一个“版本”,为什么呢?

如今普遍被接受的解释是,感觉不是事实的直接反映。神经传导和信号整理的过程,与相机的工作机制完全不一样。我们所感受到的“事实”,是在大脑里经过复杂的组合而成的,尽管原本可以有多个“版本”,但我们往往只接受自己最愿意接受的那个。

重要的是“有意义”

有人说,理性能让我们清楚地还原出事实,那些推理大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真的吗?当我们看到一张脸时,能百分百地断定那个人是在笑吗?面对一堆凌乱的信息,理性固然可以帮我们构建出一个合理的框架,至于细节,就只能靠自己附加的“阐释”了。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为了使一件事“有意义”,我们甚至会对现实做出新的解释。

来看一个实验。

实验组织者让实验参与者看一幅模糊的地铁场景图。图片中有很多人,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其中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物品,看不清楚,可能是刀、水杯、一本小书或者其他东西。当组织者告诉参与者们“那个拿不明物品的人是有色人种”时,大多数参与者都认为,他手里拿的应该是把刀。而当组织者说“那个拿不明物品的人是白人”时,参与者对那个不明物品有很多种解读,但很少有人认为那是刀。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实验是失败的。不过,这至少说明了,眼睛看到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最终会成为对个人而言“有意义”的解释,也就是主观想象的“事实”。

可见,真相不是某种确定了的东西。当我们企图在好与坏、对与错之间做出选择时,就已经陷入了某种困境,因为很多事情,也许今天是对的,到了明天就必须另眼相看了。而且,所谓的好与坏、对与错,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大脑决定的,而不是由“事实”决定的。

“事实”、“确实”、“现实”,这些词其实跟真相没什么关系。真相就像复杂的字谜画,有着多种解读。即使我们竭尽所能去了解,也不能理解透彻。

“短命”的真相

“你为什么这么做?”

受了委屈或者欺骗时,我们会心急火燎地质问。就算不能得到具体的回答,至少也要知道一些线索,似乎这样能减轻些什么。

有时候,我们气呼呼地指责一通,然后才会认识到这样的指责根本没有根据,也许是小小的不顺心,也许感觉自己被忽视了……我们暴躁,可能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连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它是怎么来的,更别说弄清自己自己是如何迷失在这种情绪中的。我们总是希望认识“为什么”背后的真正原因,可惜这个愿望常常落空。

决定是否维持一段关系的问题有:

“你支持我吗?”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会依然陪伴我吗?”

通常来说,这种问题很少有清晰的、明确的、长期稳定的答案。也许在那一瞬间,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真诚”的,但随着时间和场合的变化,行为却违背了当初的答案。忠诚比真诚更容易检测,忠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男人为了寻找刺激而和别的女人发生一夜情,但当他病重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的只有妻子。

同类推荐
  •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巅峰之作,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心理学读物。作者指出,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会和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追求事业成功、社会价值肯定及婚姻幸福时,人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自身的不自信。作者将本书献给所有对生活感到挫败、焦躁、迷茫的现代人:自卑不是一件羞耻的事,它具有一种强烈的反弹力量,妥善利用,就会成为你不断突破的动力。找到自卑的根源,正确理解生活,并懂得合作的价值,你也可以实现从自卑到超越的惊人蜕变。
  •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有病,心理疾病尤其如此。你是否经常无意识重复同一行为?你是否每天郁郁寡欢、无所适从?你是否总是认为自己身体有问题?难道得了绝症?你是否怎么吃都觉得不饱,还是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比自己胖?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他总是真诚地说着一个又一个谎言?你有没有发现原本熟悉的世界突然间变得无比陌生?你已经身处危机边缘,请对号入座。
  • 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

    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

    你失眠是病吗?失眠了,数羊、喝牛奶有用吗?30年来,失眠界流传这样一个研究成果哈佛大学研究员写给想睡却睡不着的你治疗失眠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并直面,那个无法面对的自己!系列图书销量100万册,畅销近30年有过失眠经历的人,都会大喊:我就是这样啊!拯救无法安眠的内心寻找失眠背后的自己
  • 缺失的心理教育课

    缺失的心理教育课

    舒以编著的《缺失的心理教育课》这是一部关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书,写给所有孩子的爸爸妈妈,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这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又容易看懂的心理学读物,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阅读和使用。《缺失的心理教育课》由认识孩子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暗示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当孩子的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自卑与自卑情结、儿时阴影与心结决定孩子的一生、情绪压抑与心理问题的层次等六大部分构成,讲述了目前少年儿童成长中存在的种种心理障碍,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全球最强势的神秘力量,你不可不知的超级潜意识!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之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在16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了这种神秘的力量。近十年以来,它在180多个国家流行开来,它风靡全球,改变世界!它就是潜意识!
热门推荐
  • 政体简论

    政体简论

    《政体简论》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总论”。主要对政体的概念、政体的类型、政体的决定因素和政体的理论进行论述。指出政体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指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无论何种类型的政体,都是源于公共权力对社会统治和组织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国家权力职能作用在组织结构上的有形体现。所谓政体,实际上是根据国家权力职能分工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一套相互关联的组织机构。政体的实质是“特殊的公共权力”职能组织的内部结构。在介绍政体理论中,强调指出: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共和国是无产阶级进行统治的现成政治形式;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式,必然会随着国家的消失而消失。
  • 战天屠神

    战天屠神

    修炼一途乃扭乾坤、逆造化、转生死。姜羽,一个平凡的山村少年,一场意外被迫踏上了修炼之路!血腥残酷的修炼世界,胜者为王,强者为尊,执行的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血,让他从不放弃,不断突破,踏上巅峰!血,让他从一个任人宰割的蝼蚁成为一个人人景仰的无上存在。问一声天地,天地间唯有战王。
  • 妃本纯良:双面夫君杀手妃

    妃本纯良:双面夫君杀手妃

    新文已发《萌宠龟妃:狐王大大请爬开》求支持。一跳跳入蛇窝,某女不由风中凌乱“如玉,即便是死赖,我也要嫁你为妃”!“无耻的人类!”某女微笑,争宠是个技术活,会争宠的娘子才是好娘子--某男微笑“你确定?”"自然确定!“本王喜欢原型入睡,为本王妃者,须夜夜与蛇同眠。本王喜生食,为本王妃者,必欣赏本王的优雅。某女皱眉,欣赏尼玛!那,我不嫁了行不行?某男微笑,卷女子入怀,轻言道。“陌陌,在你赖上我的那一刻,你已逃无可逃。”
  • 霸道校草:恋上甜心丫头

    霸道校草:恋上甜心丫头

    璎珞贵族学院内,一个并不起眼的女生,却能轻易俘获六大校草的芳心,她没有让人惊羡的出身,却才艺出众,她没有无与伦比的美丽外表,却让校草为她神魂颠倒,她是整个学院排名第一的数学天才,她第一次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拿了个第二,她不甘心,此后的半年里她专攻数学,在第二次参加全国奥数比赛的时候拿了第一,得分创下了最高分记录,她是学院文笔最好的女生,全校女生的手里都有一本她写的小说或者散文,她的笔名是烟花易冷,她的英语无人能及,就是这样一个女生,无与伦比的学霸,在学院的知名度却很低,她在学院里没有朋友,性格却很好,她的身上还有无数的谜......
  • 寒山尽

    寒山尽

    这个乱世里,英雄从草莽发家,王侯从马背上被拉下,所有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你敢拿起刀,你就能在这世上为自己争一条不一样的路。
  • 霍格沃兹的德思礼

    霍格沃兹的德思礼

    被遗迹的陷进卷入未知时空,倒霉的小法师学徒变成了麻瓜达力.德思礼!感应不到魔法?为了重新接触力量,达力搏命的选择血脉移植!将表弟哈利的血脉液植入自己的心脏!无意中看到未来,成为表弟哈利的替死鬼?达力献祭自己的天赋换取未知存在的帮助也要寻找到生机!创立DSL,在霍格沃兹创办校刊,进入德姆斯特朗当魔法学习黑魔法。达力带着德思礼这个姓氏彻底响彻魔法世界。其实我要的不多,只是你拦了我的路。——达力对着伏地魔的尸体低声说。
  • 婉歌短篇小说集

    婉歌短篇小说集

    这里收集许多婉歌的古代故事,喜欢可以收藏,点赞打赏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能给你的只有陪伴

    能给你的只有陪伴

    第一次见你是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虽然我们通过一些聊天工具偶尔聊过,但是并不算真正认识你;新生报到那天,你打我电话说:“学长我到学校了,你在哪儿?我在大门口。”
  • 山海心鉴

    山海心鉴

    你们要的是我的骨,我的血,你们可曾在意过我的心?抛下这副皮囊,那无处安落的灵,可会被你捧在手心?只要你要,那我就化作血蝶,唯愿你忘记我生而为人的模样和那颗早已托付于你的心。做为人类,我要如何在妖的世界里求生、求存、求爱……